血液透析中突发故障论文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过程中空气报警的预防与处理

血液透析过程中空气报警的预防与处理

血液透析过程中空气报警的预防与处理【摘要】透析中的警报系统是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安全的保证,空气报警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事件之一,如处理措施不当,轻者影响透析质量,重者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护士应对能力不强,处理不及时较易引发护理纠纷,通过探讨发生空气报警的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找出快速安全处理空气报警的方法,对预防空气栓塞和因空气报警引起的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空气报警预防快速处理血液透析中运转正常的透析机在治疗期间常需监测各项压力、漏血、气泡等来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当任何一项出现异常情况时,透析机均会根据监测器提示停止血泵运转,暂停治疗,同时还会通过报警和闪灯音来提示和呼叫护理人员及时处理,如处理措施不当,则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体外凝血、空气栓塞,轻者影响透析质量,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临床上常有护理人员应对能力不强,处理不及时而引发护理纠纷。

我院护理人员对透析中发生空气报警原因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透析病例,透析过程中发生空气报警35例,患者分别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均使用Fresenius 4008S,透析器为FreseniusFX100,每周透析治疗3次,625/次。

32例空气报警原因如下:液面过低,血流量相对过快产生湍流引起静脉回路端形成微气栓13例,动脉流量不足产生气泡7例,体滴注完毕末能及时发现导致空气报警10例,动脉端泵前补液口夹子夹偏导致液体走空2例。

无一例空气栓塞发生,无一例体外凝血发生。

二、引发报警的因素1.与材料相关因素:1.1 泵前血路管有裂缝或破裂。

透析管路质量粗糙,遇到冷天时,透析管路易变形,硬化,易断裂[1]。

1.2 动脉端管路与穿刺针衔接处脱落或闭合不严。

2.与操作者相关因素:2.1 静脉壶液面放置低于报警线以下。

2.2 未能及时发现透析过程中的静脉用药导致液体走空,空气随血泵运转进入管路及透析器。

血液透析患者突发心律失常1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突发心律失常1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突发心律失常1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单位受到破坏而减少,致使肾脏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造成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终末期肾衰患者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期间主要的并发症及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死亡率。

本文就我科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期间突发心律失常的护理进行报道。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6岁。

原有慢性肾小球肾炎10余年,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

右前臂高位内瘘,透析3次/w,12h/w,血流量220ml/min,2012年11月8月行血液透析上机1h后突感胸闷、心悸,听诊心率166次/min,心音强弱不一,心律绝对不规则,血压170/92mmHg,立即予心电监护,吸氧,减血流量180ml/min,急诊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心室率150次/min,遵医嘱予0.9%生理盐水+去乙酰毛花苷0.2mg缓慢静脉注射,推注至50%时患者心律转为窦性,予停止注射,继续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进入维持性透析后状态,每年大约有20%的患者死亡,90%的患者死于心、脑血管事件,其中42%为猝死,心律失常为猝死的常见原因。

所以,心律失常的防治是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重要基础[1,2]。

我们对透析患者实行个体化透析方案,根据每个患者的原发病、血压、体重变化、尿量、饮食、心血管功能状态、传染病疫情等情况,由专门血透医师制定患者的透析器、肝素或其他抗凝剂剂量、血流量、透析液流量、超滤量(超滤速度)、透析方式(血液透析、透析滤过或血液灌流)、时间等等,透析过程也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对患者的任何不适能及时对症处理,因而透析质量较好。

2 心律失常的处置心律失常的表现及伴随症状多种多样,部分患者没有任何自觉症状。

分析血液透析装置突发技术故障及处理方法

分析血液透析装置突发技术故障及处理方法

分析血液透析装置突发技术故障及处理方法摘要: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下降的多系统综合征,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防治病因、控制并发症以及肾脏替代治疗等。

血液透析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实践治疗中可达到血液净化会输的目的,不仅能够减轻肾脏负担,还能改善患者身体素质,延长其寿命。

血液透析装置作为血液透析的重要工具,一旦出现突发技术故障,将会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需要对血液透析装置突发技术故障进行分析并总结详细的处理方法。

本文以费森尤斯5008S血液透析机为例,总结常见的突发技术故障,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方法,希望能为临床血液透析顺利进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血液透析装置;突发技术故障;处理方法引言:血液透析是临床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利用血液透析装置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再经由一个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将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置于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

完成血液透析的血液透析装置主要包括血液透析机、透析器以及水处理器等装置。

研究显示,保障血液透析装置运行顺畅是保证良好血液透析效果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血液透析装置出现的突发技术故障实施对应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对血液透析装置出现的突发技术故障进行研究并分析相应的处理方法,具体研究内容见下文。

1、常见血液透析装置突发技术故障1.1费森尤斯5008S血液透析机供水压报警血液透析装置中有一个减压阀,其主要作用在于控制供水压力,即通过降低外部供水的压力,来使血液透析装置的供水压维持在45~50kPa范围之间,进而为血液透析装置中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提供保证和前提[1]。

当外部水流从减压阀进入血液透析装置后,血液透析装置可自行调节供水压,当供水压升高时,减压阀的膜片会向上移动,阀芯的锥面在此时可通过调整进水口来达到降低水压的目的[2];而当压降低时,血液透析装置的减压阀膜片以及阀芯将会出现与供水压上升时完全相反的变化。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1.监护员在给患者进行血透时没有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导致错误操作。

2.护士在插入针头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导致患者出血较多。

3.血透室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故障引发患者不适。

4.护士在患者进行血透期间没有照顾好患者的身体姿势,导致患者疼痛不适。

5.血透室没有正确记录患者的血压、体重和其他相关指标,导致医生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护士在换药时没有严格按照消毒程序执行,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7.血透室护士在患者进行血透时未及时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和水分摄取,导致患者的营养和水电解质失衡。

8.血透室护士在治疗结束后没有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导致患者感染风险增加。

9.控制血透液流速的泵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液流不均匀,导致患者的透析效果不理想。

10.护士在进行血透穿刺时没有选择合适的针头,导致患者出血或者针头脱落。

11.血透室没有制订完善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导致患者易受到感染。

12.护士在进行血透操作时没有佩戴手套和口罩,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增加。

13.血透室护士在通知患者前来进行血透治疗的时候没有进行适当的沟通,导致患者误解或者拒绝治疗。

14.控制血透时间的计时器出现故障,导致护士无法准确掌握血透时间。

15.护士在血透操作过程中过于粗暴,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或者皮肤损伤。

16.血透室护士在患者进行血透治疗时没有适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问题,导致医生无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7.控制血透透析液温度的温度计出现误差,导致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

18.护士在进行血透操作时没有洗手或者消毒,导致患者易受到细菌感染。

19.没有进行血透液透析膜和管道的定期清洁和消毒,导致水质不合格或者污染。

20.护士在拔出针头时没有采用正确的止血措施,导致患者出血过多或者不能及时止血。

硕士毕业论文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

硕士毕业论文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血液透析并发症多是急性并发症,病因有:1.首次使用综合征,2.失衡综合症,3.透析低血压,4.透析中高血压,5.心律失常,6.发热,7.肌肉痉挛,8.溶血。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

方法选取106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措施。

结果全部患者共接受1250次血液透析治疗,375次发生了急性并发症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30.0%,其中低血压占30.13%(113/375),高血压占54.93%(206/375),心律失常占5.07%(19/375),肌肉痉挛占6.93%(26/375),凝血占1.60%(6/375),出血占1.33%(5/375)。

结论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存在一定的急性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需要针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原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临床护理;急性并发症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肾功能衰竭患者清除多余体液和盐分,以及血液中毒素,从而维持氯化物、钠、钾等化学物质平衡的临床治疗方法,也是多种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患者最为常用的维持生命治疗措施[1]。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存在一定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会对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2]。

本次医学研究就对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病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血液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4.5±13.2)岁,血液透析治疗时间1~10年,平均治疗时间(6.2±1.7)年,每周透析次数2~4次,平均透析次数(2.3±0.4)次,患者疾病类型包括: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90例,急性肾衰16例。

1.2处理方法1.2.1出血出血是一种透析治疗常见并发症,包括体外循环管道漏血和体内出血两种,其中,血液透析导入期的新患者常容易出现体内出血现象。

血液透析中心跳骤停的处理

血液透析中心跳骤停的处理
患者风险评估不足
在透析治疗前,对患者的风险评估不够充分,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 高危因素。
未来改进方向和目标
加强监控预警
优化监控设备设置,提高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敏感度,同时加强医 护人员的培训,提高观察能力和责任心。
增加应急预案演练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熟练度和 自信心。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确定无 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后,立即开
始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 处,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深度为5-6cm。
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 呼吸,确保气道通畅。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 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救
援人员到达。
除颤仪使用注意事项
透析操作相关因素
透析液成分与温度
01
透析液成分异常或温度过高过低,可能刺激心血管系统,导致
心跳骤停。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
02
部分患者对透析膜材料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心血管系统不稳定
,易发生心跳骤停。
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快
03
超滤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心脏灌注不足,引发
心跳骤停。
医疗设备与环境因素
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需要密切监测脑 功能。
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策略
01
02
03
04
心血管系统支持
维持血压稳定,改善心肌供血 ,纠正心律失常。
呼吸系统支持
保证呼吸道通畅,给予机械通 气支持,改善氧合。
肾脏功能支持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
神经系统支持
给予脑保护药物,降低颅内压 ,预防脑水肿。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在进行血透治疗时,护理不良事件是不能忽视的。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期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人为或系统性因素而产生的未能达到预期的护理结果或造成患者受到损害的事件。

在血透室中,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对血透患者的误操作、感染、输液反应等。

二、案例分析某医院血透室发生了一起护理不良事件。

患者王某(化名)因慢性肾脏疾病需要进行血透治疗,先前在该医院进行治疗良好,但近期在一次治疗中发生了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

在一次血透治疗中,护士将输液管连接到了错误的管道上,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输液管连接错误造成了血透机器无法正常运转,无法进行有效的血透治疗。

接着,输液管连接错误还导致了患者血液透析液的异常回流,造成患者出现了输液反应,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最终,患者因为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一问题,导致了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甚至最终还导致了感染。

这起案例反映出了在血透治疗中护理不良事件的严重后果。

护理不良事件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确保血透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三、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1.人为因素:护士的工作疏忽和不细心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忙碌的工作环境中,护士可能会因为疲倦或分心而犯错,导致输液管连接错误等问题。

2.系统性因素:血透室的设备和流程设计不合理也可能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之一。

比如,设备标识不清晰、护理操作流程不规范或不完善等都可能给护士带来误操作的机会。

四、预防和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措施1.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血透室应建立完善的护理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流程、消毒流程、输液管道连接等,确保每一位护士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原因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原因分析
外 科 杂 志 ,2 0 0 2 , 2 5 ( 2 ) :1 0 6 — 1 0 7 .
瓣修复的同时 , 应最大限度恢复感觉功能。缺点 : ①在修复 甲
『 5 1 王澍寰. 手外科 学『 M 1 l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5 : 1 2 7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0 6 )
实用 医技杂志 2 0 1 4 年4 月第 2 1 卷第 4 期
J o u r n a l 0 f P r a c t i c a l M e d i c a 1 T e c h n i q u e s , A p r i l 2 0 1 4 , V 0 1 . 2 1 N - 4
皮瓣 的旋转点不 能超过拇指指 间关 节 ,以确保皮瓣 的血供 。
②皮瓣设计成水滴 状或 网球拍状 , 游离 蒂部 时应 携带适量筋
膜组织。静脉回流 主要依赖拇指指深静脉 、 指背静脉 、 拇指背 和掌指背浅静脉 的相互 交通支 , 明道转移 , 以防止 蒂部受压 ,
筋膜蒂足够长度 、 无扭转 、 无张力 , 避免影 响血供 。③逆行皮 瓣需要吻合皮神经 时 ,皮瓣近端 的皮神经应保 留足够长度 ,
以便和指神经吻合。 参 考 文 献
『 1 1 胡鸿泰. 拇 指尺 背 侧动 脉为 蒂 的逆行 皮瓣 [ J ] .中华手外科杂
志 ,2 0 0 2 ,1 8 ( 4 ) :8 0 3 — 8 1 1 .
合。拇指桡侧指背动脉在 鼻烟壶处 自桡 动脉主干发 出 , 位置
较恒定 , 发 出后斜行穿 过拇短 伸肌腱 下方 , 沿该 肌腱桡 侧下 行, 终止于拇指近节桡背侧。
发事件有 明显 的负相关 。
2 . 4 突发事件 与透析支付 状况的关系 : 医保 支付 费用 者突发 事件发生率低 占 1 0 %, 而非医保支付费用 占 9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中突发故障的探讨
[摘要]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同时血液透析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血透护士应具备处理突发故障的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又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才能沉着果断、有条不紊地处理透析中的突发故障,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突发故障;探讨
[中图分类号] r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029-01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血液透析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 人为故障
多表现为透析开始前透析器及管路连接不良,透析时间的设定、透析前后的体重、血流量、抗凝药的种类和使用量不准确,患者血压下降时观察不及时,输液结束(泵前)忘记关夹致空气误入等。

其对策是护士在透析工作中坚持“三查七对”原则,严守操作规程,严密观察血透中机器的运转和患者病情变化,做到勤观察、勤调整、勤思考、严肃认真地做好透析中的各项工作。

2 透析器及回路发生凝血
主要原因是:透析器及管路预冲不充分,透析过程中追加肝素用量不足、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液流速慢、透析膜材料的不同、
静脉回流不畅、无肝素透析等。

凝血前的征兆:静脉压力逐渐升高,空气捕捉器内血液分层,泡沫增多,外壳变硬,透析器颜色变深。

其对策是:应在透析开始前做好透析器及管路的预冲,使其肝素化,对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应及时复查血常规,根据出凝血时间加大肝素用量。

静脉回流不畅时,要检查回路有无梗阻、打折及血栓堵塞静脉滤网。

血流量不足时,检查穿刺针位置是否合适,保证充分的血流量,无肝素透析时根据凝血情况每30~60分钟阻断一次血流,用100~200 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冲洗量计算在超滤总量内。

透析器已发生凝血时,要及时更换。

3 透析中的失血
透析过程也是一种体外循环的过程,由于透析器及管路系统连接口较多,加之循环血量较大,200~300 ml/min,任何部位发生松脱都可以造成大量出血而致患者在数分钟内死亡,透析结束时不注意压迫止血也会引起失血,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约失去220 ml全血,给病人造成极大的损失。

透析结束回血时操作要熟练,使血液损失减少到最少。

我们要注意每个细小的环节,各个接头要拧紧,透析中经常巡视,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压迫止血时有告知的义务,以取得配合,避免意外发生。

4 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
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主要原因是脱水过多或速度过快引起的血容量下降,部分患者同时有血管顺应性差。

低血压前兆:出汗、打哈欠、恶心呕吐、有便意等。

预防对策:测量体
重要准确,避免透析脱水过多过快,体重增长过多时要适当延长透析时间。

出现血压下降时即刻给予生理盐水、高渗糖等静脉滴入,减少机器上的脱水,减少血流量,抬高下肢增加回心血量。

经常出现透析低血压的患者可给与低温透析,并抬高na值。

5 透析中的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也是透析中较严重的医疗事故,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空气栓塞常见原因有:动脉管路连接不紧或有裂缝空气随之进入血液;输液输血时观察不周,液体滴完了不及时夹住侧支;回血操作时失误或血泵失控气体进入体内;静脉壶液面低;血流量不足;动脉压产生气泡、静脉壶不再探测器内等。

如大量空气逸入,患者可迅速死亡。

混入空气时的症状有: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绀、血压下降、气喘,严重者引起昏迷和死亡。

此时护士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左侧卧位,拍背部,报告医生及时对症处理,必要时送高压氧舱治疗。

无论何种处理,最有效的是事前预防极为重要,预防对策:体外循环各接头要衔接紧密,及时查对;输液或输血应从动脉端给入,并注意观察;静脉壶一定要夹在探测器内且静脉壶液面高于空气探测器。

6 电、水源中断
在透析中可能发生意外如水、电中断,使透析不能正常进行。

因此,我们在积极寻找原因的同时要采取必要德措施。

断电:断电时血泵不转,时间较短时需要手摇,防止凝血;时间较长就要暂时先回血,将动静脉穿刺针盖上的小帽固定好。

病人可以活动,待来
电时继续接通循环治疗。

断水:断水原因有水泵故障,水管断裂,水源不足等,此时透析液电导率报警停止供液。

可以采取单纯超滤,时间较长则要终止透析。

如果水箱的水有一定存量可以将透析液流量调至250 ml左右,可以暂时不回血,待供水充足时继续治疗。

7 护理体会
血透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及对患者有高度德责任心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外,还必须具备应对紧急意外故障的处理技能。

在繁忙德工作中尤应注意,稍有疏忽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在工作中应不断地学习探索,刻苦钻研专科技术,提高专科水平。

提升自身素质,增加服务内涵,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推动血液净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咏梅,吴云霞,方梅红.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4(6):77.
[2] 鲍群梅,李智婷,张伟英,等.血液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5,2(12):88.
[3] 毕文华.临时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
保养[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4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