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0《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0《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

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活动二:
小小老师我敢当
驱车 陌生 搁下
诚实 故障 破碎 车辆 超出 厘米 毕竟 责任 邮寄 地址
火眼金睛—— 你觉得哪些字容易读错?
友情提醒—— 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
学习活动三:
初读课文我作主
课题中的“诚实”主要指—— 课题中的“信任”主要指——
一、(1—3)“我”深夜驱车回家,撞碎 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在小红车上留下了 联系用的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二、(4—10)“我”和小红车主人在电 话中相互表示歉意和感谢,表现了讲究诚 实和信任的人间真情 。 三、(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 “我”的脑海里。
每 周 诵 读
(14)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 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 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 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
引出好的结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 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
学习活动四:
朗读课文我能行
学习活动五:
课堂反馈我不错
读写训练。
那天晚上,天真的很黑、又有点雾, 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没有桌子、 也没有凳子,写张字条是多么不方便啊, 你能帮“我”写一写吗?
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
惩处。
画眉鸟
【宋】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国。 ——孔子
没有比诚实更珍贵的遗产。
——莎士比亚
学习活动一:
生字新词我来学
认识,会读
zhànɡ suì liànɡ chāo

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导学案-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

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导学案-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

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导学案|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3.学会几种根据段落大意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对话无提示语等写作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概括大意的方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路,揭题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几乎每个同学都听过这个故事,老师小时侯也不止一次的地听过。

可以这么说,《狼来了》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这么广泛地代代相传吗?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课题中的诚是个生字,它与城市的城很容易混淆,你有好办法区分它们吗?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关于诚实与信任的故事,想听听这个故事吗?二、初读课文1.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通顺为止。

如有不会的,可用笔做个记号,待会请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2.检查自学情况:①有没有不会读的生字或词语?如有,请大家来帮助。

②同学们,请大家再认真看一看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中的生字,如果从字形结构上来分类,你能把这些生字分分类吗?(左右、半包围、上下结构)课件出示:左右结构:诚辆障碎址半包围:超厘上下:责寄这些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按类别说。

教师适时小结并引领学生写,如左右结构的碎,左窄右宽,两个人是好朋友,不能分开,最后一竖不上去。

半包围结构的超,两部分要稍紧些;上下结构的责,上下要匀称。

③老师这有三组词语,请大家来读一读。

(指名一组一组读)诚实故障一辆破碎地址能见度超出厘米责任寄信驱车布鲁塞尔④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驱车:本来指驾驶或乘坐车辆。

联系上下文,它在本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诚实与信任的有关概念,并能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3.增强学生对于诚信的重视和对于不诚实行为的警惕性;4.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诚实和信任的概念区分;2.人们为什么要诚实守信;3.轻信和背信的危害;4.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展现学生诚实和不诚实的区别;2.课堂讨论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3.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诚实与信任的概念;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引入“诚实”“信任”等概念,让学生对今天的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为什么需要诚实与信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为什么人们需要诚实和信任。

重点强调对诚实和信任的重视程度,通过示例呈现不诚实行为对于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危害。

3. 诚实和信任的区别(20分钟)教师给学生派发表格,并告知学生需要在表格中写出“诚实”和“信任”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并填写表格;•指定代表可以分享他们的答案,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听取并补充自己觉得缺失的内容。

4. 轻信和背信的危害(20分钟)教师介绍轻信和背信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恶劣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这些行为的发生。

5. 游戏环节(40分钟)教师设计课堂上的相关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诚实和信任的含义。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体验诚实的乐趣和背信的痛苦;•预先准备小报告,由学生讲述实施诚信和不诚信行为的例子,并说明这些行为的后果和原因。

6. 思考题(5分钟)•你认为这次的课程对你有哪些启示?•你认为有哪些场合必须要说如实话?•你认为诚实和信任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五、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了解了诚实和信任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不诚实行为所带来的危害。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20201110004802)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20201110004802)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一、故事引路,揭题导入1、师讲《三次逃票》的故事(1))现在大家猜一猜:为什么德国那么多家公司都拒绝这位中国留学生呢?(看不起中国人、专业不对口、留学生要价太高、公司人满为患、公司不景气等)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板书:诚实与信任)3、课题中的“诚”是个生字,它与“城市”的“城”很容易混淆,你有好办法区分它们吗?生说方法。

4、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篇课文读一读。

(请一生读要求)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一)学习1-3节的概括方法1、过渡: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出示生字,2生读,小组读。

生字分类。

2、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1)练习读准词语。

(个别小组读)(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驱车:本来指驾驶或乘坐车辆。

联系上下文,它在本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3)教学生字“碎”,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提示:这个字右边的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两个手拉手,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一竖写到上面把两个好朋友给分开。

跟老师一起写“碎”。

(4)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

(这就是故事的起因)3、出示第二组词语:超出、厘米、毕竟、责任、联系(1)练习读准词语。

(个别男女生读去拼音读)(2)你能自己用上一个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4、看来,用上关联词语说一个句子难不倒大家,现在,你能用上这两组词语说一段话吗?(出示:两组词语)(一天夜里,因为能见度很低,“我”驱车回布鲁塞尔时,不小心把停在路边的一辆红色小车一侧的反光镜给碰碎了。

“我”认为责任完全在自己,于是给车主留下了字条,希望他与我联系。

)5、你发现刚才我们说的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以及我当时的处理情况,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诚实与信任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学案

诚实与信任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学案

诚实与信任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学案诚实与信任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学案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导学案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3.学会几种根据段落大意的方法,了解描写人物对话无提示语等写作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概括大意的方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路,揭题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几乎每个同学都听过这个故事,老师小时侯也不止一次的地听过。

可以这么说,《狼来了》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

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这么广泛地代代相传吗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课题中的“诚”是个生字,它与“城市”的“城”很容易混淆,你有好办法区分它们吗?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关于“诚实与信任”的故事,想听听这个故事吗?二、初读课文1.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通顺为止。

如有不会的,可用笔做个记号,待会请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2.检查自学情况:①有没有不会读的生字或词语?如有,请大家来帮助。

②同学们,请大家再认真看一看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中的生字,如果从字形结构上来分类,你能把这些生字分分类吗(左右、半包围、上下结构)出示:左右结构:诚辆障碎址半包围:超厘上下:责寄这些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按类别说。

教师适时小结并引领学生写,如左右结构的“碎”,左窄右宽,两个人是好朋友,不能分开,最后一竖不上去。

半包围结构的“超”,两部分要稍紧些;上下结构的“责”,上下要匀称。

③老师这有三组词语,请大家来读一读。

(指名一组一组读)诚实故障一辆破碎地址能见度超出厘米责任寄信驱车布鲁塞尔④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驱车:本来指驾驶或乘坐车辆。

联系上下文,它在本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

《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

思考:
你们认为这件事责任 到底在谁?从文中找出依 据。
发生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1、天很黑,又有雾,尽管有路灯,还 是看不清。 (天气原因) 2、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 (车主违章停车的原因) 米…… 3、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 车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
(归心似箭,车速过快的原因)
诚信如歌
诚信是你的鼻子,没有它, 你享受不了木兰花的芳香。 诚信是你的眼睛,没有它, 你看不见那蔚蓝的天。 诚信是你的手,没有它, 你触摸不到你的心跳。 诚信是你的脚,没有它, 你感受不到祖国山川的秀美。 诚信是你的生命, 有了它,才能绽放出人生的煌辉。
生字书写:
厘 毕 寄 脑
作业:
1、生字抄写 2、课文朗读
金钱
更重要。
什么是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着诚实和信任 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读课文第1—3自 然段,边读边想: 你眼前出现怎样的一 个人?把印象深的句 子画起来。
责 任 字 条
比金钱更重要?

文章主要讲一天深夜,“我”在驱 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边一辆小 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 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字条。 三天后,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 解决。
“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 诚实、有责任心、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请看课文插图,思考: 假如你是小红车的主人,当你看到 这张字条时,你会怎样想呢?
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啊,在没人知道的情况 下,能主动承担责任,真让我敬佩! 虽然我的车子被撞坏了,可这位先生对我那么 尊重、信任,这是多么让我感动啊! 我的车子超出了停车线,也违规了,可这位车 主把全部责任承担起来,他的品格多么高尚, 我一定要谢谢他!

20《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案doc

20《诚实与信任》第一课时教案doc

20、老实与信任教材分析:金钱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老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老实与信任?一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深夜,“我〞在开车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撞坏了停在路口的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

在车主不在的情况下,“我〞写下了自己的姓名、,放在那辆车的雨刷下。

这令那位车主很感动,他不但不要“我〞承当损失,反而打向“我〞致谢。

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撞碎这起小事故,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老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很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初步体会老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和领悟结合,初步理解“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额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2、是啊,这个牧童不老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

只有老实,才能得到信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老实和信任的课文。

〔师生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两边。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初读课文,学习汇报〔交流展示〕1、检查预习导学的情况。

〔1〕检查读书情况,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句子停顿。

〔2〕你会读下面的词语吗。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老实..故障.超.出碎.了厘.米毕.竟责.任地址.脑.海邮寄.驱.车陌.生搁.下懊悔歉意环顾居然联系师借机指导书写:观察本课的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辆〞、“址〞左半局部最后一笔是提;“障、诚、碎、址、脑〞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厘〞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广〞字头。

〕〔3〕你能试试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老实与信任?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4〕读课文,按事情开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诚实和信任 第一课时-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诚实和信任 第一课时-

诚实和信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要内容。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练读“打电话”这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题目的含义。

2.在概括主要意思的过程中体会抓住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概括主要意思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你一定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再三欺骗大家,最后说的实话也没有人相信了。

看来,做人一定要有基本的诚信呀!揭题:(边说边板书课题)诚:一个人说真心话,做实在事,就是诚实。

信:一个人言而有信,就能赢得别人的信任;2.指名读好课题:当“诚实”与“信任”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它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联系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并标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2)想一想,课文围绕课题,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知道课文写的是发生在谁与谁之间的事吗?(板书:作者与小红车主人)3.投影: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

(1)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你的心中一定产生了很多疑问。

谁来说说看?4.再次认真练读课文的1-3小节。

(这段文字集中出现了本课的7个生字,朗读时可得用心啊!)5.检查读文情况:这三小节,你最想向大家展示哪一小节呢?预设一:第一小节⑴出示第一小节的内容:指名读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引导关注“尽管”与“仍很差”中的多音字。

⑵这小节中有个地名,我请位同学再读一下:布鲁塞尔;知道哪个国家吗?教师简单介绍:比利时首都,是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和通讯,被誉为“欧洲的首都”。

(配图介绍)⑶现在你有信心读好第一小节吗?先练习,再指读。

⑷读到现在,你知道了?预设二:第二小节出示第二小节内容。

这小节可是文中最长的一段文字,而且生字特别多,谁敢来挑战一下?(将所有生字用红色突出)练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邵海林[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9课[教学思路]《诚实与信任》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弄碎的故事,深刻揭示了诚实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富有发人深省的教育启迪意义。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文章语言、描写手法都极为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为一体,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经线,以语文基础训练为纬线,以重点突破的形式来展开教学,在扎实的语文基础训练中,在挖掘语言文字的涵义中,在学生情感的“感受-体验-升华”过程中,在浓厚的人文气息中品读课文、品悟哲理、品味生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主要内容。

3、研读文本1——3自然段,体会我的诚实与信任,并通过自己与作者思想的对比,感受作者品德的高尚,实现情感的升华。

[教学重、难点]研读文本,在学生情感经历“感受-体验-升华”的过程中,品悟人生道理,并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自我1、创设故事情景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吧!好,下面就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请注意听,看有什么发现?(故事大致内容:有一天深夜,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路上有路灯,但是仍然看不清楚。

有一个人开车从外地回家。

快到家时,汽车刚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就听到“咔嚓”一声。

这个人以为汽车出了故障,赶快停了车。

一检查,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

他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

这时,他才明白:原来是自己车子右侧的反光镜刮碎了小红车左侧的反光镜。

他向四周看了看,看不见一个人……)2、情景心理换位,感受真实自我同学们,听了故事有什么发现?故事还没有讲完,听得不痛不痒吧!那现在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呢?最想知道这个人后来是怎么做的,是吧?老师在说之前,先想问一问:假如你就是故事中的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做法)好,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在那种情况下的真实想法和真实做法。

那想不想知道故事中这个人的做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板:19、诚实与信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先听老师读课文,不过听有任务: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2、听老师读完,同学们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不过读有要求:首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遇到不懂的字、词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第三,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认读词语,理清脉络1、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2、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1)练习读准词语。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驱车:本来指驾驶或乘坐车辆。

联系上下文,它在本文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呢?布鲁塞尔:比利时的首都,如今已发展成为欧洲生活条件最好的城市。

能见度:眼睛能看见物体的清晰程度。

(3)你能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些词连成一句话吗?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

3、出示第二组词语:超出、厘米、毕竟、责任、环顾、联系(1)练习读准词语。

(2)你能自己用上一个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4、现在,你能用上这两组词语把老师刚才说的故事重新说一下吗?不过你们要说得比老师完整,加上故事中主人公的做法,行吗?5、你们真了不起!比老师说得完整,真厉害!其实我们刚才说的故事就是文中哪几小节的内容?对,文中1—3小节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以及我当时的处理情况,这就是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

6、同学们看看,4—11小节主要写了什么?你说这篇课文可分几段?怎么分?用“//”做上记号。

四、研读文本,引学生情感之体验1、同学们通过刚才自己讲的故事都已知道我当时的处理情况,下面我们共同再来看看这一节。

出示:“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

纸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跟我联系。

”(1)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感想。

(2)“环顾”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环顾?(3)字条上写了什么内容?假如是你,你会写什么内容?那作者为什么没有把当时刮碎反光镜的一些客观原因写清楚?(理解“毕竟”、“应该”,体会我勇于承担责任)(4)我在留字条时,有没有犹豫呢?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毫不犹豫)(5)我怎么敢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留给一个陌生人,难道不怕对方敲诈吗?(我信任小红车主人)(6)我给小红车主人留下的仅仅是一张字条吗?(留下了诚实与信任)(7)再来读一读这一节,还看出我是怎样的人?(细致,考虑问题周全)2、小结:“我”在大雾天撞到小红车之后,并没有逃跑,虽然小红车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终归是我碰了人家的车,我从心里认识到毕竟责任在我。

并用自己的行为,表明了自己的诚实,表明了自己对小红车主人的信任,表明了自己的勇于承担责任。

3、指导学生读一至三节,体验“我”诚实的可贵品质。

老师被文中“我”的诚实行为深深感染了,我相信也会感染同学们。

你们知道怎么读这一段吗?教师引导小结:对,应该读出我的诚实、读出我的勇于承担责任、读出我的细心周到、读出我对小红车主人的信任。

4、学生练习,指名读。

(1)、“毕竟”一词读得多好,读出了我的勇于承担责任。

接着读。

(2)、“压”的动作很轻,这就是既诚实又细心的我。

五、两“我”对照,促学生情感之升华1、同学们,上课开始,我们了解了假如是自己在事情发生之后的想法与做法。

刚才我们又学习了文中“我”的做法,体会了文中“我”诚实的可贵品质。

那把我们自己与文中“我”比一比,这时,你又有什么想法?如果你遇到这种事又会怎么做?请把你现在的真实想法与做法写下来。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的想法和做法真是好极了。

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这么深入的思考。

看来诚实与信任已经深入到你们的心里,融化到你们的血液中。

同学们,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人诚实守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古人提倡做人要懂得“仁、义、礼、智、信”,这“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实与信任是人起码的品质,是做人的根本。

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人的细微行为中。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才能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人生境界。

六、留下疑问,激学生学习之兴趣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第二天看到车上的纸条,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附板书设计:19、诚实与信任“我”诚信实任小红车主人[教学反思]《诚实与信任》一文融思想性与人文性为一体。

语文课程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遵循这一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遵循一个宗旨: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入文入境,让学生进入文中主人公的角色,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思考,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感受和体会人物的想法和感受,更好地理解文章。

本课一开始我创设故事情景,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景,并让学生进行情景心理换位,将自己看作是文中的“我”,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做法,感受真实的自我。

我想: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想法是:跑掉,反正四周没有一个人,谁也不知道是我撞的。

这种想法应是人的第一本能,它没有理会社会道德的约束,外在行为的规范,完全是一种本我。

这种本我肯定不可取,但这种本我是人人都有的,其实拥有这种本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清楚本我任由本我发展而不去控制,如果是那样,本我便成野兽。

认识本我可能有点残酷,但没有清醒地认识,哪有理性地剖析、情感地超越。

因此下面学习的重点就是品读文本,引学生情感之体验,体验文中“我”高尚的品德,从“我”的身上受到教育,受到启迪。

从而可控本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接下来进入初读感知,先是老师范读,为学生提供很好的示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另外,每次听或读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之后我利用词语拉动整篇课文丰富的语言材料,引领学生透过词语在课文内容上走个来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于是我先后出示了两组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生词,让学生认读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用上关联词语连词成句。

这里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第一组的关联词语由老师给出,第二组的关联词语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用上刚才的两组词语连句成段,说出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刚才说的故事其实就是书上哪几小节写的内容?然后讨论下面几小节主要说了什么意思,理清文章脉络水到渠成。

这样使课文的生字新词从认读理解,到练习说一句话,再到说一段话巧妙概括段意,最后到理清文章脉络,这一切显得融会贯通、一气呵成,在不知不觉中就巧妙地解决了两大教学任务。

在研读文本时,我抓住重点句进行突破,深入挖掘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涵义,引学生情感之体验。

我让学生围绕第三节进行探究,通过问题“假如是你,你会在纸条上写什么内容?我为什么只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而没有写其它内容?”让学生体会我已从心里边认识到虽然小红车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终归是我碰了人家的车,责任应该在我。

我并没有想推卸责任,而是勇于承担责任。

通过问题“我在留字条时,犹豫了吗?”让学生讨论体会我毫不犹豫,从而更加凸现了我的诚实。

通过问题“我怎么敢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留给一个陌生人?”体会我是非常信任小红车主人的,我相信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诚实与信任。

通过总结性问题“我给小红车主人留下的仅仅是一张字条吗?”再次让学生从整体感悟、体验我的高尚品质。

整个研读过程旨在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体情感体验,与文章融为一体,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

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我设计问题:“将自己与作者对比,说说自己这时的想法以及做法”以促学生情感之升华。

我想:学生感受真实自我、体验文中“我”的高尚品德之后,已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逐渐弘扬人性之美,鞭挞人性之丑。

因此,这时他们的想法与做法都已达到作者或我们的期望,甚至有的学生的想法和做法超过作者或我们的期望。

课堂结束时,我留下疑问:“如果你是小红车主人,第二天看到车上的纸条,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形成新的阅读期待,并为下节课学生情感的再次“感受-体验-升华”奠定基点、指明方向,课虽完而意无穷。

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是学生知识优化的过程,是学生心路的历程。

(本教学设计获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