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课件5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解析与探究] 1.邮票《京剧脸谱》中的角色各属于哪一类行当? 提示:上排从左至右为孟良、李逵、黄盖、孙悟空;下排 从左到右为鲁智深、廉颇、张飞、窦尔敦。其中孙悟空虽勾脸 谱,属于武生行当,其他属于净行当(俗称“大花脸”)。
的中心,为满足贵族
和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四方艺人荟萃一堂,争奇斗艳。 2.形成: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献艺,徽班 兼收并蓄、
融会贯通 吸取了 汉调 、 昆曲 、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
表演形式,字韵上也受京城文化的熏染,更加规范考究。后经
过各大名家不断的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的新剧种。
3.特点:角色分为生、旦、净、丑 四大行当;艺术手段主
探究:两则史料体现了京剧的哪些特点? 学生试答: 提示:京剧是在吸收了其他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的 基础上形成;主要唱腔有西皮和二黄;艺术表演的虚拟性和夸 张性。
[史论升华] 京剧的艺术特色 (1)在内容上,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在分工上,包括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化 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3)在动作上,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动作,虚实结合,形 神兼备。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
课前自主 基础梳理
梳理 点拨 巧记剧等剧种产生 和发展的历程,说明 艺术成就。
1.知道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 2.掌握中国京剧的发展历程。 3.分析京剧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一、戏曲的起源
1.傩戏:先民头戴面具装扮成神灵、野兽,载歌载舞,通
要点二 京剧的特点 [史料探究]
史料一:1845 年前后,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谭志道 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黄终于交融在一起,皮黄戏正式形成, 京剧终于诞生了。最早的京剧就从西皮和二黄中各取一字,称 为皮黄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优质课件(38张)(共38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优质课件(38张)(共38张PPT)
C A.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统治者的重视 C.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D.民间艺人的努力
第5题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 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 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在 这 里 也 很 感激负 责监督 的管理 能及时 发现我 所犯的 错,给了 我一次 知错改 过的机 会 ,以 后 要 多 向他学 习、对 工作的 负责、 认真。 我并不 想为自 己找什 么所谓的借口, 我 明 白 ,一 旦 犯了错 无论处 于什么 原因和 情况下 都不应 该再多 说些什 么,错了就是错
课标: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 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授课人:王 欢
环节一:认识梨园
“梨园”唐玄宗与杨贵 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 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 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 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 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 后世 将唐明皇奉为梨园鼻祖。
将梨园戏曲界习称为 “梨园界”或“行”,戏 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皇帝梨园弟子)。
第一关:必答题
1
2
3
4
5
6
规则:六组轮流作答,答对得分, 答错不得分。
第1题
下图是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青铜面具,这一文物 与哪一古老的戏剧形式相关?
A.傩戏 B.南戏 C.皮影戏 D.傀儡戏(木偶戏)
第2题
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 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黑色 红色 白色
忠勇正直 愚蠢奸诈 铁面无私、猛直
脸谱调色板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课件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10课 梨园春秋课件 岳麓版必修3
——摘编自《中国戏剧史》 互动探究(1)依据史料,探究京剧艺术是怎样形成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剧艺术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7
提示:(1)清朝前期,在徽剧的基础上吸收了京、秦二腔。道光年间徽剧与汉调互 相融合形成。
(2)京剧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 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10
12345
1.《永顺县志》载:“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至晚,演□。敲锣击鼓,人各 纸面一……”其中□处最可能是 ( ) A.傩戏 B.南戏最可能是傩戏。 答案:A
11
12345
2.元杂剧作家众多,名剧迭出,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其中关汉卿的 《窦娥冤》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 ( ) A.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 B.反映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C.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D.把元杂剧艺术推向顶峰 解析:《窦娥冤》体现的是封建统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腐朽。 答案:A
第10课 梨园春秋
1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理解掌握:知
道南戏的产生
和发展;了解元
杂剧的特点和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 灵笑哈哈……”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说唱脸谱》的 歌词。歌词描绘的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化妆方法。
3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 (1)特点: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 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2)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自主思考南戏与杂剧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南戏与杂剧属于两个不同的剧种,它们以南曲与北曲为根基,分头形成、 成熟,构成南北两个戏剧圈,但是继而又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交融,共同刻画出宋元 戏曲史的发展轨迹。 2.昆曲 (1)形成与发展:明朝中叶兴起于江南昆山。明朝中后 期,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2)特点: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 (3)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共39张)PPT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0课《梨园春秋》(共39张)PPT课件
角色:生、末、净、旦、丑
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13
广胜寺元代杂剧壁画
画面表现的是一个 戏班10个人物集体亮相 的场面,生、旦、净、 末、丑齐全,脸谱构画 生动;笏板、刀、宫扇 等道具的运用,鼓、笛、 拍板等乐器的演奏,反 映了当时戏剧的规模。
这幅壁画为我国目 前发现的唯一元代戏剧 壁画。
14
京剧: 徽班进京 徽调 融合吸收京剧(国粹)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原始时代,人们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形 成了一种巫术仪式——“傩”
“傩”的发展
三星堆铜人面具

先秦汉唐祭祀中傩仪 傩戏
7
彝族傩戏——撮泰吉(变人戏)
思考: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傩怎 样演变成戏曲?
穿戴绚丽服饰、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 共同点。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 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这 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
四、昆曲——百戏之祖
• 鼎盛时间:明中叶到清中期
• 地点:江南昆山
• 特点: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 吐字讲究格律,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 特色,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 腔中,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 (42页)
代表: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
发展:明中叶后全国性剧种 影响:对都京产生剧深、远川影剧响、,湘被剧称、为越百剧戏、之黄祖梅戏15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京剧行当》 人”与“千军万马”“六七 史料三 。 对联: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 步”与“四海九州”
遍四海九州。
【史料应用】 1.史料一表明京剧中的脸谱对人们认知有何作用?
【提示】 京剧艺术的脸谱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识。 2.史料二、三中京剧表演有何特点?
【提示】 拟化。
适应剧情和表演的需要,要求演员适应各类角度;表演带有虚
[误区警示]
京剧≠北京的戏曲
京剧不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而是徽、汉剧在京城合流,吸取了 昆曲、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形 成的。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 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 展而来。 2. 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 推向了成熟。 3.乾隆末年, 随着徽剧戏班进 京 , 吸取众多戏曲的表演形 式,形成京剧。
2.昆曲 (1)范围:江南昆山。 (2)特色 ①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 ②发音吐字讲究格律 ____板眼。 ③主要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 ________。 (3)影响 ①明中后期 ________,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发展成全国性剧种。 ②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影响深远。
百戏之祖”。 ③被誉为“________
教材整理 3 1.背景
“国粹”京剧
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外因:明清时期,____
(2)内因:清乾隆 ____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献艺。 2.形成 徽班吸取了湖北汉调、昆曲 ____、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 韵上受京城文化 ________的熏陶浸染,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2)唐代
梨园”。 ①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____
②歌舞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________。 3.形成——南戏 (1)背景:宋代经济发展出现了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2)特点:两宋之际“南戏 ____”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 完备的戏曲形式。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不穷其态。”这是说元杂剧( )
A.产生的背景复杂
B.反映的内容丰富
C.演出的情态逼真
D.刻画的人物生动
B [本题考查元杂剧的特点。材料中的信息主要反映了社会各阶层、
各色人物都会在元杂剧中有所表现,B 项符合题意;A 项和题意无关,排
除;C、D 两项流于表象,排除。]
4.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在江南,不仅城乡公
A.坊市 B.勾栏 C.舞坛 D.瓦舍 D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产生,故 选 D 项。]
3.(2018·安徽师大附中高二期中)关于元杂剧,元人胡祗说:“上则
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
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惰,
2.昆曲 (1)时间:明中叶到清中期。 (2)地点:江南昆山。 (3)代表作:汤显祖的《牡丹亭》。 (4)特点 ①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 ②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5)地位 ①明中后期,发展成全国性剧种。 ②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
表演艺术
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
艺术手段
综合运用 唱、念、做、打
渲染气氛
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
4.地位: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在
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
合作探究 攻重难
京剧的特点 史料 对联一:①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②冷暖人情,自足成③五伦 天性;④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⑤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 对联二:抬起头来,看几个仁人义士⑥或全忠、或全孝,当场奉为师 表;转回身去,想那些贼寇奸臣,谁报迟、谁报速,归家说与子孙。 [解读] 从②④⑤中看表现内容,从①③⑥中看价值观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基础知识导学
一 戏曲的起源
梳理·识记·点拨
1.萌芽:古代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的“ 傩 ”,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2.发展: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唐代 梨园 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 ,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 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3.形成: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 所—— 瓦舍 。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起一种戏曲,称“ 南戏 ”, 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戏班。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后受乾隆帝所宠爱。因
为臣下有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
广受欢迎。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京剧人物类型与明清小说的关系。
解析答案
1
2
3
4
5
6
(2)阅读材料二,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道路?京剧在新中国成立后长 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注意艺术要想有生命力必须有广大的群众支持与喜爱。 答案 京剧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渐流行于民间,在广大人 民群众中流行。京剧艺术的大众化是京剧长盛不衰的原因。
3
4
5
6
2.下列关于南戏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南戏是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B.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 C.南戏主要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 D.南戏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答案
1
2
3
4
5
6
3.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
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B )
知识拓展
答案
方法总结 1.结构图示
2.识记方法 戏曲发展的“四大步骤”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春秋课件岳麓版必修3

4.形成:“南戏” (1)背景 ①宋代 5 _社__会_经__济__迅速发展。 ②出现许多喧闹的 6 __集__市____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7 ___瓦__舍___。 (2)地点:浙江温州一带。 (3)特色 ①用多种 8 _表__现__手_段__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 ②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 (1)特点 ①将诗词、 9 __歌__唱____、对白、 10 ___音__乐___、舞蹈等多种表演形 式结合起来。 ②有完整的 11 _故__事__情_节__和 12 __角__色____配合。 ③用演员 13 _虚__拟__动_作__表现剧中时空场景的更替。
9.京剧脸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化妆方法,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如下图), 京剧中的包拯、曹操的脸谱是( B )
A.白色、黄色 C.黄色、白色
B.黑色、白色 D.黑色、黄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因为黑色象征刚烈正直、铁 面无私,白色象征奸臣、坏人,而在京剧中,包拯象征铁面无私,曹操 则象征着大奸臣,故包拯、曹操的脸谱是黑色、白色。
10.电影《梅兰芳》的热映,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 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 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形成
解析: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A 不正确,B 项中的 “可靠”表述不严谨,D 项中的时间“乾隆年间”不正确。道光年间, 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 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梅兰芳饰演“旦角”,故选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艺术特征——综合性
锣鼓 、京胡等各种乐器配合
京胡

弦子
琴Leabharlann 单皮鼓大锣小锣
K12课件
14
艺术特征——综合性与写意性
•根据不同的脸谱勾画,区分人物的忠、 奸、善、恶,表现人物不同性格。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K12课件
15
京红剧色有脸谱表示忠勇,如关羽
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粗率
如包拯、张飞、李逵、项羽、杨七郎
K12课件
18
艺术特征——写意性 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
K12课件
19
●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难以反映 当前的现实生活,也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所以观 众越来越少,只能日渐衰亡。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深 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但是它也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 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 人的欣赏口味。 对以上的不同观点,你比较倾向于哪一种意见,为什么?
4、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是: A、傩戏的形成 B、南戏的出现 C、元杂剧的出现 D、京剧的形成
K12课件
24
5、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成熟,主要 是指:
A、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 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 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与要求
23、 、来形京式约源成形剧 是:成的 道开形大正 光端成::基成形所乾 道础的成以隆光上。并被晚年博因最称期间采为初为、众它在“四长是北京大逐在京剧徽渐北流”班形京行。进京吸 曲 等收 、戏了 秦曲昆 腔剧 4、特二点十年第(一1个84繁0年盛)期:同光年种间优点和特长而成
5、地以位后的事
K12课件
唐诗、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
K12课件
4
四、进一步发展——昆曲
1、时间、发源地:
2、特公点元: 1790年,为 3、代庆表祝: 乾隆80寿辰
道光年间,汉调 进京,徽汉二腔
京剧 五41、、、地条鼎徽位件盛戏:(—进1—)京(京2剧)京而(剧是3不在)是众(北多4京地)的方畅座年地戏音戏。方曲阁台戏的是,合 为 成紫始京 的流禁 建剧 基,城 乾形 础此中 隆最 三大 十一 七
三栉、比,成常熟常—营—业元到杂三更剧。
元代1、知特识分点子:的傩(地仪1位):很(先低2,秦)—蒙时—古,灭岳发金麓源后版,民教停间材止的科必傩举修为考二试国《将家经近礼8济0仪年成吸,长收文历人程入仕》
的机2、会背相对景地:说(要1少)多(了2,)九(儒3十)丐,他们的地位仅高于乞丐,被打入了社 会和推动的情3、了底 感代元层 ,杂, 体表剧使 会:的他底((元文们层王12学有人曲))实艺机民四城市甫术会的大市民《水接 痛家经阶西平触 苦:济层,下和厢使层愿关繁壮记之社望、荣大》逐会。白渐的他、演群们马变众较为,高、一有的郑种机文成会化熟了修而解养完底、美层广的群博艺众的术的学形生识式活,。 元代杂剧的出现(是3我)国知文识学分艺子术史的上地的位一低个下重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
第10课梨园春秋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K12课件
1
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 苑中与枣园、桃园、樱桃 园并存的一个果木园。园 中设有酒亭球场等,是供 帝后、皇戚、贵臣宴饮游 乐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 李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 由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 逐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 园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 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 一座集音乐、舞蹈、戏曲 K12课件的综合性“艺术学院”。2
内容概述: 一、戏曲的源头——傩 二、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三、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四、戏曲的进一步发展——昆曲 五、戏曲的繁盛——京剧
K12课件
3
一、起源
1、原始社会:傩 2、春秋战国、汉代:傩仪、傩戏 3、唐代:梨园、歌舞戏
二、形成——两宋之际的南戏
1、地点: 汴 人23、、京。背特梁纵景点家贯::瓦南子北(((的13戏御))场街城出)两市现有侧经专大,济门小酒繁娱勾楼荣乐栏、;场茶5所(0馆瓦余2)、舍座市商。,民店最阶、大层香的的药可兴铺容起等纳;鳞数次千
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
K12课件
10
毛净
副净
丑 “丑”指属相,丑属牛,牛性笨。而
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 聪明,所以反其名为“丑”。
K12课件
11
孟良
李逵 黄盖 孙悟空

鲁智深
廉颇 张飞
K12课件
窦尔敦
12
艺术特征——综合性
京剧唱、念、做、打作为艺术手段




K12课件
5
京剧
结合下列一系列 图片和课文内容,总 结京剧的特点?
K12课件
6
艺术特征——综合性
京剧的四大角色行当
K12课件
7
“生”,是生疏的意思。而生角的演出老练成熟, 故反其义为“生”

K12课件
8
旦 “旦”指旭日东升。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
故反名为“旦”。
K12课件
9
武净
正净
副净

“净”,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
黄色的脸谱表示彪悍、凶狠残暴
•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狡诈的坏人,如曹 操、严嵩、赵高、秦桧、司马懿等。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
犷、桀骜不驯的K人12课物件 ,程咬金
16
艺术特征——写意性
舞台行动的写意─表演丰富性,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舞台行动的写意──
K12课件
17
艺术特征——写意性 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
珍惜和保护,与时K12课俱件 进,推陈出新 20
一、源头—傩 二、形成—宋南戏
作业布置
复习第10课,做完学 案第9、10课习题
三、成熟—元杂剧
四、进一步发展——昆曲
五、繁盛—京剧
K12课件
21
1、原始时代的人们戴起凶恶 面具,口中高呼“傩傩”, 主要是为了:
A、占卜凶吉
B、部落战争前先进行誓师
C、辟邪消灾,惊吓驱逐恶魔
D、驱除寒冷,热身抗寒
K12课件
22
2、发源于民间的“傩”逐渐为国家礼仪吸 收,成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在:
A、先秦时代
B、秦汉时代
C、魏晋时代
D、隋唐时代
K12课件
23
3、宋朝南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 B、娱乐场所——瓦舍的出现 C、傀儡戏、皮影戏、杂技、说书等表演的盛行 D、民间艺人的推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