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评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熙评传
清圣祖康熙(1654年~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
清朝入关后第二代皇帝。
八岁登基,由索尼、苏克萨克、遏必隆、鳌拜四大臣共同辅政,年号康熙。
康熙六年亲政。
康熙八,年仅16岁的康熙暗结内大臣索图等人智捕鳌拜,夺回大权。
亲政后,宣布停止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又奖励垦荒。
任用靳辅,平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之了尚之信、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紧接着把精力放在攻取台湾上。
1664年,他接受了福建总督姚启圣举荐的郑成功旧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负责攻占事宜,且用人不疑。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后,康熙又接受了施琅的建议。
排斥了部分大臣要求放弃台湾和将台湾赐给荷兰人的主张,决定设台湾麻府,隶属于福建。
台湾府下设三县—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
派总兵一员、率兵八千,驻防台湾,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他亲临塞北,指挥清军平荡准噶尔部噶尔丹。
维护了大清王朝的威严与统一,又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反击战,沉重打击沙俄势力。
派索额图、佟国纳赴尼布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行前确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领土“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弃之于俄罗斯”的原则,本着此原则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发展,他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改良稻种,薄赋轻税,爱民如子,提拔奖励廉
吏,打击贪官污吏,实行科举,提倡满汉平等。
另外他还废除圈地,实行更名田。
并把向手工工匠征收的“班匠银”归并于田赋,压缩官营手工业,使宫廷和官府需用物品大半改向商人购买,放宽对私人纺织业机户拥有机张数额的限制,禁止内地税关溢额征税。
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正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
以康熙为开端,全国不少工商业城镇日益兴盛起来。
他一生苦研儒学,倡导程朱理学,开博学鸿词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
同时,屡兴文字狱,残酷镇压有反清议论的人。
康熙六十一年死于畅春园,葬于清东陵之景陵。
康熙大帝是中国历史上300多个帝王中的一颗特别璀璨夺目的明星。
他一生勤于政事,殚精竭虑,崇尚节约,雄才大略,好学敏求。
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由于他文治武功,中国的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
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