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教案新人教版2020012214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教案新人教版20200122142

《卖油翁》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以”“而”的用法。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诵法阅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二、预习展示1.字词注音展示咨zī矜 jīn 圃pǔ睨nì矢shǐ颔 hàn 忿 fèn 酌zhuó沥 lì杓sháo2.作家作品展示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代表作品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诗话》等。

3.课文内容展示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通过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这两件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

三、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谈谈《卖油翁》这篇文章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自渎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

(3)、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4)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第一印象。

2.引导学生体会这篇文章的朗读基调。

(学生朗读,师生评价)3.再次走进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射者)(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静中有动)四、研读品味1、朗读课文,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明确:陈尧咨队卖油翁的态度变化是:自矜--忿然--笑而遣之,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的变化说明他已有所醒悟。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卖油翁》教案(含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卖油翁》教案(含两课时)

), 惟(
)。”康肃(

之。
六、课后作业
背诵原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原文
通过复习上
2.串讲故事
节课所学内容、复
请你讲讲欧阳修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复述故事) 述 故 事 等 导 入 新
古代有一个叫陈尧咨的人非常擅长射箭,并以此为傲。某天, 课。
一个卖油翁看到他射箭,并未对他的箭法感到惊奇,因此他十分
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2.课文出处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
著的别集,共 153 卷,附录 5 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
宗治平四年 (1067 年),欧阳修再次遭人语言中伤,自请外任,
这一卷是在出使毫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
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
生气,并询问卖油翁原因,卖油翁以自己的沥油本领来展现“惟
手熟尔”的道理,最后陈尧咨苦笑着让卖油翁离开。
二、内容理解
1.第一段分析。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先
概括他的特点?
明确:善射;自矜(在讲到“当世无双”时可以用“举世无
双”、“首屈一指”、“无与伦比”进行对比)。暗示情节发展,然后
意,初识人物。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
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
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
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
(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卖油翁学案 新人教版

卖油翁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言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1作者名片: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家,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 生字词注音:自矜圃睨颔忿然3 利用注解理解词语:自矜:善射:圃:释担:无他:睨:颔:忿然:安轻吾射:酌:覆:徐:杓:遣之:4 问题导学: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哪些人物?1.检查预习。

学生练习复述课文,翻译课文2.再读课文,简要概括文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陈尧咨:骄傲自满、能够认识错误。

卖油翁:身怀绝技、大巧若拙。

3. 找出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的词语,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词语:射、释担、睨、微颔、忿然等等。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自矜——忿然——笑而遣之陈尧咨对卖油翁前后的变化说明他已有所醒悟。

4. 读了这个故事,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道理:熟能生巧启示:(1)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执着,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做好每一件事;(2)“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

主体阅读(一)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未倒眦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氅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兵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学习内容
知识链接
预习前测
一、简介 作者及其作品
《卖油翁》选自《 》,欧阳修,北宋著名、。字,号,晚年又号 ,谥号文忠,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尧咨() 自矜()家圃()睨之()杓()
颔之()酌油()忿然()沥()
个案补充
正确、熟练熟朗读课文。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翻)吾射不亦精乎?
(3)尔安敢轻吾射?
质疑交流
1、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陈尧咨:
卖油翁:
2、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词句,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3、卖油翁用冷静的评语和短暂而精湛的表演,让陈尧咨明白了什么道理?
个案补充
积累多义字:以、而、之、尔、射、其
通假字:尔杓
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基础达标
1.背诵课文
2.注音:咨()矜()圃()睨()杓()
矢()颔()忿()酌()覆()
3.解释字词:
善:矜:尝:释:睨:
去:颔:精:汝:但:
忿然: 安:酌油:置:覆:
徐:沥:遣:
板书
陈康肃卖油翁(欧阳修)
善射善酌惟手熟尔熟能生巧
12卖油翁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领悟“熟能 生巧”的道理。
2、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了解本 文以主要人物衬托次要人物的写法。
3、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做到有长处、优点不自夸,善 于向他人学习
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教学案(表格式,2课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教学案(表格式,2课时)
2、重点实词。
善射:擅长射箭。善,擅长,善于。 自矜:自夸。矜,夸耀。
圃:园子。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
颔:点头。忿然:气愤的样子。
3、一词多义
之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道理)
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边听边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教学案(表格式,2课时)
课题
12卖油翁(一)
课时
1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2、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3、能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复述故事情节。
4、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情感目标】
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引导学生领悟文言的魅力。




12卖油翁
















课时计划
课题
12卖油翁(二)
课时
1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2、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
3、能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复述故事情节。
4、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
【情感目标】
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引导学生领悟文言的魅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教案新人教版

第12课卖油翁【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掌握“善、尝、矜、睨、释、颔、但、遣”等字的含义。

2.复述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情境导入】同学们,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但是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熟能生巧”造就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我们一起走入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卖油翁》,去感受这位卖油翁高超娴熟的技艺。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认真地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矜(jīn)圃(pǔ)睨(nì)颔(hàn)矢(shǐ)忿(fèn)酌(zhuó)沥(lì)遣(qiǎn)2.难读句的停顿。

多媒体显示: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多媒体显示: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清楚。

明确:地点:陈尧咨的家圃人物:卖油翁陈尧咨起因: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经过: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

结果: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将卖油翁打发走了。

二、深入探究——疏通文意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全文,然后分组展示。

教师强调重点文言词汇。

重点字词: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以.此自矜(凭借) 以.钱覆其口(用)善射.(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射术)但手熟尔.(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你)睨之.久而不去(代词,代指康肃公射箭)但微颔之.(助词,无意义)释担而.立(顺接连词,不译)而.钱不湿(转折连词,但是)康肃笑而.遣之.(表修饰连词,不译;代词,代指卖油翁)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点头)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译文: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自己也凭借这一点而自夸。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卖油翁》教学设计设计一、教材解析说明:1、教材说明:《卖油翁》是一篇短小干练的文言文,经过卖油翁以自钱孔沥油而钱不沾湿劝说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说了然技艺专长,全在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不值得骄傲的道理。

特别是对人物的描述,寥寥几个字,人物的神态、动作、性格特点活龙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文章短小干练,寓事于理,详略适合,是一篇含义深刻的小古文。

2、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章的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学习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掌握人物描述的方法。

3)懂得“熟能生巧”、技艺有专长,不值得骄傲的做人道理。

3、学习重点:领悟过对人物的容颜、语言、动作描述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4、学习难点: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5、授课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思疑法、合作研究等授课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字词的劝导,可采用思疑法,让学生利用说明,借助工具书。

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思疑问难,经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在此基础进步一步研究所获得的道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6、教具准备:多媒体二、导教学设计设计《卖油翁》欧阳修课前热身:欧阳修( 1007 年 8 月 1 日- 1072 年 9 月 22 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 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后辈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查)1、本文出自。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卖油翁(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 卖油翁(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汝:你。知:懂。尔:你。乃:就,于是。置:放。以:用。因:于是。惟:只,不过。
译文: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能懂得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用勺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4)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
(5)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而(1)释担而立(表顺接,不译)
(2)久而不去(表转折,“却”)
(3)而钱不湿(表转折,“却”)
(4)康叔笑而遣之(表修饰,可译“着”)
以(1)公亦以此自矜(因为)
(2)以我酌油知之(凭、靠)
(3)以钱覆其口
(4)徐以杓酌油沥之(用)
射(1)尧咨善射
(2)汝亦知射乎(动词,射箭)
(3)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术)
尔(1)尔安敢轻吾射(你)
(2)惟手熟尔
(3)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二、文言词语归类
1、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以杓酌油(同“勺”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3、古今异义
尝射于家圃(曾经)
久而不去(离开)
4、一词多义
之(1)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
(2)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⑨〔无他〕没有别的(奥妙)。⑩〔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⑪〔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⑫〔安〕怎么。⑬〔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⑭〔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指倒入。之,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⑮〔覆〕盖。⑯〔徐〕慢慢地。⑰〔杓〕同“勺”。⑱〔沥之〕滴入(葫芦)。沥,下滴。之,指油。⑲〔遣之〕让他走。遣,打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




第三单元(章)第12课(节):卖油翁 (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

2.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自学分、导课分、交流展示分、小结分、巩固分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理清思路,分析情节。

(1)本文共有两个段落,试概括每段的意思。

【交流点拨】指生回答,教师明确:第一段:写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态度。

第二段:写两人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

(2)齐读第一段。

①找出描写陈尧咨特点的词语。

【交流点拨】善射、自矜
②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微颔。

由卖油翁“但微颔之”,引出陈尧咨的发问,以此推动故事情节向下发展。

这一段是故事的开端。

(板书:开端)
(3)分析第二段。

默读第二段,指出两个人物的不同表现。

【交流点拨】指生回答,教师板书:
康肃公卖油翁情节
吾射不亦精乎?但手熟尔发展
忿然酌油高潮
笑而遣之惟手熟尔结局
2.复述课文,巩固知识。

【交流点拨】本文情节思路清晰,请同学们根据板书提示,准确复述课文。

(四)再读课文,体会思想内容
1.体会详略对中心的作用。

(1)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交流点拨】卖油翁。

因为事件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进而“愤然”;接着又是他以自己酌油技术
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

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把握这一点,即卖油翁是主要人
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2)既然卖油翁是主要人物,文章哪部分属于详写?哪部分属于略写?
【交流点拨】对卖油翁酌油是详写,对陈尧咨的射技是略写。

2.领会思想内容。

(1)以射技自矜的陈尧咨在看到卖油翁高超的酌油之技后,也不得不“笑而遣之”。

请问:“笑”字在这里有何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学生讨论(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也很大,而且文武双全,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因为卖油翁指出的道理他辩驳不倒,因此只得“笑而遣之”。

他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确实不
大容易。

“笑”,既是有所领悟、惭愧的笑,也是自我解嘲、尴尬的笑,自是
“传神之笔”。

(2)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交流点拨】通过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也告诉了我们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要精益求精。

(五)课堂总结,梳理收获
【交流点拨】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板书设计
卖油翁
欧阳修
人物陈尧咨(略)←───→卖油翁(详)
开端:善射,自矜睨之,微颔
情节发展:吾射不亦精乎但手熟尔
高潮:忿然酌油
结局:笑而遣之惟手熟尔
——————————
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段话,并和《卖油翁》比较,完成练习
山西稷山骨髓炎医院院长杨文水,是一位来自田野乡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左手残疾、只剩下一个小手指的农村医生。

为使残疾的左手仅剩的一个小手指发挥五个手指的作用,杨文水开始苦练“一指功”。

为练习小手指的力量,他每天用小手指勾着一桶水来回走,直到一次能提起20公斤重的水桶走500米;为了练习小手指的灵活性,他用小手指捡大头针,直练到能用一个手指灵巧地捡起地上的针和线,终于达到了使这个残剩的手指能熟练的配合右手进行手术。

读了《卖油翁》和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收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试写下来,字数不限。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