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中加项目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国情 等 内容 的课 程 ” 。积 极 思 考 与 探 索 中 外合 作 办 学项 目思 想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是 规 范 发 展 中外 合 作 办 学 项 目的重 要保 障 。 1 纠 正 片面 认识 , 思 想 政治 理论 课 纳 入 培 养 方 案 和 课 程 建 设 将 体 系
人 的 重要 保 证 。 文从 纠正 片 面认 识 , 本 建设 师资 队 伍 , 革新 教 学 内容 , 新 教 学方 法 , 化 考 试 工 作 , 高 中外 合 作 办 学项 目思 想政 治理 创 优 提
论课 教 学质 量 几个 方 面进 行 了一 些探 索 。 关键 词 : 中外 合作 办 学 项 目 思 想 政 治 理 论课 教 学 思考 与 探 索
维普资讯
No. 7
堕
笪
TⅡ E EDUCATI ON
J l 0 8 uy 2 0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的思考与探索
张 漾滨
摘 要 : 想政 治 理 论课 教 学 是 中外 合 作 办学 项 目 坚持 “ 思 育人 为 本 , 育为 先 ” 培 养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事 业合 格 建设 者 和 可 靠 接 班 德 、
与 实 践 挂 职 锻 炼 提高 相 结 合 的方 式 提 高 教 学 力 。 职 教 师 由 实践 兼
经 验 丰 富 的党 政 领 导 干 部 、 职 政 工 干 部 组 成 , 职 教 师 由有 政 专 专 治 学 、 济 学 、 学 、 史学 教 育 背景 的专 任 教 师 组 成 。兼 职 教 师 经 法 历 结合工作实践 、 自身 成 才 经 历 及 极 强 的政 治 性 、 策 性 以 提 高 课 政 程 教 学 的 时效 性 和现 实 针 对 性 ; 职 教 师 负 责 拟 定 项 目 的思 想 政 专 治 理论 课 教 学 计 划 、 学大 纲 、 集 整 理相 关 教 学 参 考 资料 、 展 教 收 开 教 研教 改活 动 , 据各 自专 长 和 兴 趣 选 择 专 题 进 行 较 为 深 入 的研 根 究 , 计 划 的到 企 业 或 行 政 岗 位 挂 职 锻 炼 , 强 时代 感 与 实 践 工 有 增 作经验 , 以学 术 专 长 , 象 生 动 地 开 展课 堂教 学 。 形 3 革 新 教 学 内 容 。 强 思 想 政治 理 论 课 教 学 的 吸 引 力 增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 学 内容 只有 与 国情 相 结 合 、 时 代 发 展 同 与 进 步 、 人 民群 众 共 命 运 , 能焕 发 出强 大 的生 命 力 、 造 力 和 感 与 才 创 召 力 。 因此 , 思想 政治 理 论 课 教 学 内容 要 坚 持 与是 指 中 国 教 育 机 构 与外 国 教 育 机 构 以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得到普及和认可。
因此,建设一套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开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基于国际化的现代教育理念,构建课程体系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必须要有一套与国际现代教育理念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这个课程体系应该是注重实践和创新的,贴合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具体来说,应该打造一套贯穿整个课程的教育理念,将国际化教育贯穿在各类课程中,重视培养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其成功应对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二、结合市场条件和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该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未来就业。
在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时,应该结合合作高校所在国家的市场环境和行业需求,例如人才短缺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等,让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实用技能、案例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多元化师资力量,提升课程质量课程质量的好坏往往关键性地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应该构建一队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师资力量,包括国内外名师、海归教师、实务专家等。
这些师资力量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有超越教科书的思维视野和创造能力。
四、注重科技创新,推动课程内涵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应该重视科技教育,注重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教学实践,关注科技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更新课程内涵,推动课程质量的提高。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只有根据市场需求、行业趋势、国际教育理念来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和更好的就业前景。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大学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入手,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针对这些困境的解决方法。
具体包括加强师生交流、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估机制等。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如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举办国际交流活动等。
总结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未来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出这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条件、困境、解决方法、具体方法、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选择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以提升教育质量、增加国际影响力。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背景部分首先需要探讨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趋势,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中国政府提出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
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中国大学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研究背景还需关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随着社会转型和信息化进程加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价值观念也面临着多种冲击。
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深,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育模式。
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宣传探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宣传探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作者:李晓辉,雷妤,庄佩芬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8期李晓辉,雷妤,庄佩芬(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论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在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大背景下,以办学质量为根本,积极尝试新媒体和优秀校友口碑推荐,实现宣传关口前移,充分发挥招生宣传作用,以精准吸引优质生源。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宣传;福建农林大学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78-04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1]。
作为继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的第三股办学力量,近年来持续升温,受到国内高校的青睐。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核心是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高质量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生源。
为此,做好招生宣传以吸引优质生源是项目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探讨在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背景下,地方农林类院校如何持续改进招生宣传的方式方法,以在剧烈的竞争中精准识别并成功招收目标生源,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工作提供思路和案例。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面临的困境(一)案例的选取福建农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始于2003年,现有“园艺”(2+2本科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2+2本科项目)、“生态学”(3+2本科项目)和“风景园林”(3+1本科项目)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排名世界前50位)、戴尔豪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加拿大前15名大学联盟成员)等学校联合举办,教育部核定招生合计170人,均纳入福建农林大学计划内招生。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困境及解决路径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困境及解决路径作者:张晶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1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新征程,这意味着新时代新青年肩负起更重要更艰巨的新使命,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背负着时代和人民给予的殷切厚望。
因此,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背景中外合作办学就是外国教育机构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
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以培养具有国际先进理念、創新精神的国际化人才为导向,学生管理工作也是要实现双方办学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世致用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特点1.学生思想异常活跃,对新鲜事物更加开放包容在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显现了许多新特质,他们思维活跃、思想超前,他们讲个性、讲自主、讲平等;新科技信息时代,他们接受信息渠道多样化,他们乐意接收和创造新文化;他们对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倡导的“以德为先”认同感不强,他们被称为“叛逆的一代”。
2.学生家庭条件优渥,明显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家庭一般来说经济基础雄厚,他们视野开阔、见识广博,他们思想开放程度高,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化明显、喜求新求变,他们倾向于关注自己利益半径内的事情,对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保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明显的做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
3.学生课业任务繁重,多种原因导致压力过大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欠缺,但专业课业要求比较高,既要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且同时面对两种不同教育理念、授课方式、考核办法等,学习之余还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职业考证等,多种原因导致学生压力较重。
课题研究论文: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46124 政治其它论文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利用中外双方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战略。
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探讨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对构建和谐校园非常重要,而且对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学生特点分析1、学生有潜在优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使学生更多地接受了异域文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熏陶。
先进的教育使他们处在社会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碰撞的最前沿。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普遍家庭富裕,家长受教育程度高。
大多数学生知识面较广,视野相对开阔,接受新事物的主动性高。
另外,学生个人表现欲望强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加上他们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很容易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中崭露头角。
2、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入口较宽,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并呈现素质总体较低的特点。
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工作稳定,接触社会较早,社会化程度较高,但危机意识不足,散漫无规矩;有的学生单亲或父母离异,缺少父爱或母爱,性格孤僻,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或存在心理认知障碍;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经济负担比较重,但学生本人较成熟懂事。
这些复杂的家庭情况增加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3、学生学习基础差、难度大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学习基础不够牢固、成绩相对稍差,加上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差异,造成学生学习方面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比较富裕,依赖心理较重,学习吃苦精神不够,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这些学生一旦遇到学习困难,挫折感要重于一般学生,容易出现厌学症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逃课现象时常发生。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在上课过程中有的要求全英文教学,有的要求双语教学,学生学习难度很大。
另外,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和外教进行很多的交流和沟通。
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3)2.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4)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5)1. 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 (6)a. 教学资源与设施共享 (7)b.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 (8)2. 人才培养与质量提升 (10)a. 师资队伍建设 (11)b. 学生培养模式创新 (12)3. 创新驱动与科研能力提升 (13)a. 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 (14)b. 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改革 (15)4. 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 (16)a. 国际化课程与教材引入 (17)b.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18)三、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20)1. 政策法规与制度保障 (20)2. 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 (21)3. 文化差异与沟通协作 (23)4. 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24)四、国内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25)1. 国内高校的先进经验 (26)2. 国际高校的成功做法 (27)3. 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政策分析 (28)五、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0)1. 完善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31)2. 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32)3. 促进文化交流与国际化发展 (33)4.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34)六、结论与展望 (35)1. 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与影响 (3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6)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在此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其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新课题。
本书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中外合作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课程与教学改革:分析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探讨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下面就是一些方法来探讨如何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建立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
为了促进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设立公共论坛或者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机会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想和政治制度,并从中互相学习和借鉴。
第二,开设多元化的课程。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可以开设多元化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文化课程、国际事务课程等。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现状,从而增强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加强师生互动和沟通。
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思想政治知识和理论,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为了评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以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和面谈,了解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和建议,进而优化和完善教育方法和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需要通过建立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开设多元化的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和沟通以及建立健全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方法,来促进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 i . aigS oC nda op r o rg m vresE ua o oeeo ui g cl r dFrsyU i r t elwt Tkn i — aai co ea npor si O e a d ct nC Hg f j nA r ut ea oet n e i t h n n i t a n s i F a i u n r v sy
c o r to o r ms o pe a i n pr g a
Ta i g Si — n di n c o e a i n pr g a s i v r e s k n no Ca a a o p r to o r m n O e s a
LU0 ixo g Zh .i n
中外合作 办学 ( 括 中外合 作 办学 机构 和 中外 包
海 外学 作办 学项 目两 种类 型 ) 近年 来在 我 国 出现 的 一 招 收 6届 学 生 , 是 已输 送 12名 学 生 到 N A 2 S C学 习 ,
种新 的办学形 式 , 我 国教 育 事 业 中在 公 办 学 校 、 其 中 , 3 是 有 5人 已从 N A S C毕业 ,3人 ( 9人获 奖 学 3 2 进入 加 拿 大 、 国 的著 名 大 学 攻 读 硕 士学 位 。 美 民办学校 之 外 崛起 的第 三 支 办 学 力 量 。这 种 办 学 金 )
Ab t a t p o tn t sa d c a e g st d oo ia n h ia d c t n i i of r in e u ai n o p r t n p o r ms a e sr c :O p r i e n h l n e o i e lgc la d p t l e u a i n S n — eg d c t a c e ai rg a r u i l o c o o ol o
育 必 须 处理 好 的三 个 关 系。
[ 关键词] 中外合作 办学项 目; 学生 ; 大 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图分类号] G 4 61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编号] 17 -92 20 )60 8 -5 6 1 2 (0 9 0 - 90 6 0 Co lg t de t i o o ia nd p ltc le uc to n S n —o e g e c to l le e s u n s de l g c la o ii a d a i n i i o f r i n du a i na
中外合作办学项 目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探索与实践
— —
以福 建农 林 大 学海 外 学 院 中加 项 目为例
罗 志 雄
( 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 院 , 福建 福州 3 0 0 ) 50 2
[ 摘要 ] 分析 了中外合作 办学项 目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以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 中加合作 项 目为例 , 从 理念、 途径 、 课程 、 势、 色等方面研 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模 式 , 阐述 了中外合 作办 学项 目开展 大 学生思想政 治教 优 特 并
ia d c t n i io—fr in e u a in c o e ai n p g a r l sr td c e u a i n S n l o oe g d e t M o p rt rr ms a e i u tae . o o o l Ke r s i o fr i d c t n o p r t n p o a ;c H g t d n ;i e l gc n o t a d c t n y wo d :S n - eg e u ai a c e a o r g ms o e e su e t d o o ia a d p e il e u a o o n ol i r l c i
E u ain C l g f uinAg i l r n o ety U ies ya ae d c t ol eo j r ut ea d F rs nv ri sac o e F a c u r t s
( vr a dct nClg 。 ua gi l r a dF r t n e , uhu 如 洳n3 0 0 。hn ) O e es uai oeeFj nA r u ue n oer U i r F zo 。 s E o l i ct sy vs 50 2 C i a
a ae t o e f o ees d n i oo c dpli d ctnae n ye er ad f ocpi , poc Iu- sae - em d s l g t et d l a a oic e uao r a a zdi t e rso cnet n a rahc r s h oc l u s e gln i ta l i l nh g o p r u ,dat e n a r . aw i e he ltn hc ol e e —ade oees dns iel c n l・ il av a sadf t e Men h e h rer ao s ihs udb lh ldi cHg uet doo a adp i ca n g eu s lt t e i w h w n n t i gl o t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学 版 ) 20 。2 6 :9— 3 哲 。0 9 1 ( ) 8 9
Ju a o Fj nA r uueadFrs yU iesy( hl oh n oi cecs or l f ui gi l r n oet nvrt P isp ya dSca Si e) n a ct r i o l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