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_知识树1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点总结ppt

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知识点总结ppt 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知识点是我们初中化学学习的最后一章,也是让我们对化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阶段。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附上一份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的ppt供大家参考。
在开始具体的内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研究物质的变化过程,从而揭示出化学现象的规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组成的情况下,物质所具有的可观察和测量的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形状、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燃烧性、腐蚀性等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在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例如,水的沸腾、溶解等就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改变。
例如,铁生锈、木头燃烧等就是化学变化。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指由原子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不能分解成其他物质的基本物质。
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铝等。
非金属元素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氧气、氮气等。
半金属元素具有金属与非金属的某些性质,常见的半金属元素有硅、锗等。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物质,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通过电子转移形成,具有离子结构,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氯化钠、氧化铝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ppt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ppt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九年级化学上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一年。
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包括常见物质与化学变化、化学与能量、碳元素与碳化合物等。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们对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我将对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1.常见物质与化学变化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等内容。
我们了解到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种,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简单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复杂物质。
我们还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并学会了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2.化学与能量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能的利用等内容。
我们了解到化学反应会产生热量,可以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两种。
我们还学习了燃烧反应的特点和常见的燃烧反应方程式,并了解到燃烧过程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3.碳元素与碳化合物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碳的性质、碳元素的存在形式以及碳的化合物。
我们了解到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我们还学习了有机物的特点和常见的有机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我们了解到有机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学习,我们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学会了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并能够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我们了解到化学反应会产生热量,并学会了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我们还学习了碳元素的性质和存在形式,了解到碳的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化学是一门探究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同时,我们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学习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 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胆矾的研碎
2021/4/13
新课讲授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实验 1-1 实验 1-2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物质
的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液态的水
产生气泡,遇 冷凝结成水珠
水
无
块状的胆矾 变为蓝色粉末 胆矾
2021/4/13
新课讲授
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
物质
密度
水
1.0g/cm3
铁
7.8g/cm3
铝
2.7g/cm3
氧气 1.429g/L
二氧化碳 1.977g/L
2021/4/13
空气 1.293g/L
新课讲授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 酸性、碱性等。 如:(1)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2021/4/13
石灰石与稀盐酸 的反应
新课讲授
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
实验 序号
实验 1-3
实验 1-4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产 有无新物
物质
现象
生的物质 质生成
蓝色硫酸
蓝色的氢
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氧化铜沉 有
淀
颗粒状石 灰石
产生气泡,石 二氧化碳 灰水变浑浊 等
有
2021/4/13
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用途
体现 决定
性质
2021/4/13
新课讲授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性质
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4. 各种物质的分类和常见物质的特点
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2. 原子的核和电子的特性
3. 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周期表
4. 元素的周期性和化合价
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平衡常数
3. 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量的关系和摩尔计算
四、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1. 物质的热学性质和热量的传递
2.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热化学方程式
3.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动力学
4. 化学能、电能和光能的转化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
2. 酸、碱和盐的概念和性质
3. 酸碱中和反应和溶液的离子反应
4. 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的鉴定方法
六、常见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1.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和制备
2. 酸、碱和盐的制备和性质
3. 金属和非金属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4. 物质的电解和重要的电化学反应
七、溶液和溶液的浓度
1. 溶液的概念和性质
2. 溶质的溶解度和溶度
3. 溶液的稀释和浓度的计算
4. 溶质的鉴定和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8单元知识点复习 PPT

练习、为了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的CO2和水
蒸气,两位同学将混合气体分别通过下面两个
装置,最后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某同学设计如下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 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 回答问题: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④E中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5、制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 ①应用大理石或石灰 石,不能用碳酸钠
②应用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因为硫酸
与大理石反应会生成硫酸钙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 碍反应进行。若一定要用稀硫酸,则可用碳酸钙 粉末取代大理石。用稀盐酸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 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夹带氯 化氢气体。) ③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CO2溶于水)
1、元素在地壳、生物体、空气、海水等 中的含量:
①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 Si Al Fe Ca ②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O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a ③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④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Na
固体颜色 黑色
Fe粉、C、CuO、MnO2、Fe3O4
分液漏斗
优点:控 制滴加液 体的量,进 而控制反 应的速率
(3)注射器:
优点:控制滴加液体的 量
多孔隔板
优点:可以控制反 应的进行与停止
(2)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九年级化学上册 知识树1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一.教材内容
教材分析
编写意图
编
写
意
图
重视 学习 兴趣
重在学 习方法 的培养
立足 学生 发展
教材分析
体例安排
知识点标题 正文设计
单元
课题
辅助小栏目 插图
教材分析 体例安排
精彩导入
设置悬念 相似类比
教学策略
重视实验教学,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水中倒扣烧杯 滴管吸水入量筒 证明空气的存在 揭示实验原理
教学策略
探究实验
教学策略
如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
教学策略
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
教学策略
(三)整合教材,难点突破 整合教材,
辅助多媒体
展示插图
教学策略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要求
具体要求
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 常见的元素和重要的化合物, 理,常见的元素和重要的化合物,化学实验 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学习方法以 及关心自然社会的情感 。
式
能 知 识 深 化 力 提 升
巩固测评 展示提升 合作释疑 自主预习 运用创新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 合作 合作”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自主预习
燃 烧 与 灭 火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 合作 合作”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 模式 合作释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课件基础知识26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课件 基础知识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册课件全集(717张)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 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 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物理学家、化 学家—阿伏加德罗
讲授新课
三 化学发展史
观察与思考
1.古代化学 (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 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蔡侯纸”的发 明者—蔡伦
火药:万户飞天模型
中国精美的瓷器
讲授新课
。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九上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导入新课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一.教材内容
教材分析
编写意图
编
重视 学习 兴趣
写
重在学 习方法 的培养
意
图
立足 学生 发展
教材分析
体例安排
知识点标题
单元
课题
正文设计 辅助小栏目 插图
教材分析
体例安排
辅 助 小 栏 目
教材分析
氧气制取 和性质
空气成分 和用途 化学反应 类型
五个主题
催化剂
硬水和软 水
地球周围的空气
碳单质
水的净化
碳和碳的
水 身 边 的 化 学 物 质 化合物
二氧化碳制 取和性质
物质分类 水的组成
一氧化碳 甲烷
教材分析
物质 组成 分子和 原子 相对 分子 质量 化合 价 元素周期 表的运用
五个主题
使之关心科学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
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
感和责任感。
课程标准要求
三维目标
过程与 方法
课 程 标 准
情感态 度与技
课程标准要求
三维目标
过 程 与 方 法
课程标准要求
三维目标
情 感 情 态 感 态 度 度 与 和 价 价 值 值 观 观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要求
具体要求
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 理,常见的元素和重要的化合物,化学实验 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学习方法以 及关心自然社会的情感 。
课程标准要求 具体要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初步 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 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教育,
常见符号 元素 分类
元素 名称
认识化 学元素
物质三 态变化
物质分类
物质构 成的奥 秘
教材分析
催化剂及 其作用 基本 特征 定律 内容
五个主题
微观 解释
物质是 变化的
化学基 本变化 特征 物质 的化 学变 化
质量守 恒定律
化学方 程式
相关 计算
二.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总体要求
化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6.加强热爱祖国的情 感,树立为民族振兴、 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 的志向。
三.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 2、有一定的生活常识
3. 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没有
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一)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彩导入
设置悬念 相似类比
教学策略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水中倒扣烧杯 滴管吸水入量筒 证明空气的存在 揭示实验原理
教学策略
探究实验
教学策略
如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
教学策略
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
教学策略
(三)整合教材,难点突破
辅助多媒体
展示插图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三)整合教材,难点突破
自制教具 辅助多媒体
燃 烧 与 灭 火
谢谢大家!
教材分析
内容组成
情 境 引 入
实 验 探 究
讨 论 交 流
应 用 结 论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化学来 源生活,化学服务社会”的理念。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2. 体现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 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3.体现了“注重知识获得,注重能力培养”的理念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4.体现了“注重学科渗透”的理念
化学和物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教材分析 五个主题
增进对科 学探究的 理解
物质 构成 的奥 秘
发展科 学探究 能力
学习基本的 实验技能
九 上 化 学 教 材
教材分析
观察和描述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提出问题 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五个主题
(即实验课题,书上已给出) (书上给出详尽的实验步骤)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与观察) (书上给出明确的观察提问和记录 要求,且留有填空) 解释与讨论 (学生描述各自实验结果,后教师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书上给出学习化学的特点) 完成实验报告 (书上给出探究活动报告)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自主预习
燃 烧 与 灭 火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 模式 合作释疑
燃 烧 与 灭 火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展示提升
燃 烧 与 灭 火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巩固测评
燃 烧 与 灭 火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运用创新
展示插图
教学策略
(三)整合教材,难点突破
元素符号前移
CHKO PS
H2O KMnO4
看懂不要求书 写文字表达式
物质组成前置 文字表达式降难度
教学策略
(四)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化学课堂“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
式
知 识 深 化 能 力 提 升
运用创新 巩固测评 展示提升
合作释疑
自主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