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立意学案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好的作文题目是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立意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捕捉素材。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有效思考和创意表达。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作文题目来源和创意方法。
3. 思维导图在作文审题立意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明白如何抓住题目核心。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4. 创意练习: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题目的创意练习。
5. 总结: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题目,让学生从中学习。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题目的创意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审题立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进行作文题目创意的能力。
3. 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敏感度,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作文题目。
3. 定期组织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4. 结合写作课程,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提高作文创作的水平,写出有思想、有感情、有创意的优秀作文。
初中写作审题立意教案

初中写作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审题立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好的立意是文章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立意的能力,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3.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审题立意的定义和作用2. 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3. 实例分析与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出本课主题——审题立意。
2. 讲解:详细讲解审题立意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a. 定义:审题立意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基本框架。
b. 作用:好的立意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c. 方法与技巧:i.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找出文章的关键词。
ii. 从题目出发,思考与题目相关的社会现象、人物、事件等,寻找写作的切入点。
iii. 通过对比、举例、解释等方式,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文章,找出它们的立意亮点,让学生认识到好的立意对文章的重要性。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题目,运用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总结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审题立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讨论、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提升。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
2. 教师在实例分析和实践环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修改、多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写作课立意教案

初中写作课立意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立意的概念与作用2. 立意的方法与技巧3. 立意实践与评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写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决定着文章的价值和高度。
二、什么是立意(10分钟)1. 教师讲解立意的概念:立意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文章主题、思想、观点的确定。
2. 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三、立意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立意的作用:决定文章的走向,体现作者的价值观,吸引读者。
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四、立意的方法与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立意的方法与技巧: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联想和想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立意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要求学生现场进行立意,并简要阐述自己的思路。
2.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立意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立意评价。
2. 教师总结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立意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立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立意的概念、作用、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明白了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立意,并能够对自己的立意进行评价。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立意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教师版)

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审题立意的内涵和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够运用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中心思想,并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区分不同题型,处理抽象题目,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以防止偏离主题。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活动一:读教材抓要点阅读教材第40页,标注课文强调的重点,填空。
1.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确立主题。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2.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的要求。
3.审题时,还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析探究其中的含义。
4.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在审题之后再立意。
无论是哪种情形,首先要做到立意明确,思想健康。
同时,要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
活动一:理解审题的内涵再次阅读课文,二次批注,理解明确审题的内涵。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的题目,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下笔角度及感情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活动二:学会审题的方法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审题要注意什么?(文中画出即可)①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
②审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
2.小组讨论一个作文题目可能给我们哪些限制条件?时间、地点、人物、人称、事件数量、写作对象性质、体裁、环境、题目含义。
活动三:实战训练一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两个思考:这个题目在时间、地点、人物、人称、事件数量、写作对象性质、体裁、环境、题目含义方面有限制吗?如果有,是什么?1.A.那一瞬间的感动 B.花开时节2.A.那件事让我难忘 B.阳光灿烂的日子3.A.我了解了他 B.我了解他4.A.瞧我们这个班 B.瞧这一家子5.A.真好 B.有你相伴,真好6.A.翻过那座山 B.生活如登山明确:第1组:“那一瞬间的感动”时间限制在“瞬间”,无论写一件事还是写多件事,都要写“瞬间”的事;事件的性质是“让人感动的事”;“花开时节”中的花可以真正花,也可以比喻义,无论写什么,事件的性质是让人感觉“美好”。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篇的写作思路批导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篇的写作思路批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内涵和深度。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立意的重要性2. 立意的基本原则:正能量、贴近生活、突出个性3. 立意的方法:抓关键词、抓题目中的指令词、抓提示语、抓生活体验、抓情感共鸣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立意。
2. 讲解:讲解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尝试进行立意练习。
4.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立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独立进行立意练习的情况。
3. 学生作文的思想内涵和深度。
五、教学资源1.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集。
2. 作文题目库。
3. 教学PPT。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内涵和深度。
【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立意的重要性2. 立意的基本原则:正能量、贴近生活、突出个性3. 立意的方法:抓关键词、抓题目中的指令词、抓提示语、抓生活体验、抓情感共鸣【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立意。
2. 讲解:讲解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原则:正能量、贴近生活、突出个性方法:a. 抓关键词:确定作文的主题词,围绕主题词进行思考和表达。
b. 抓题目中的指令词:理解题目的要求,按照题目的指令进行立意。
c. 抓提示语:根据提示语进行联想和拓展,形成独特的立意。
d. 抓生活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e. 抓情感共鸣:触动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
3.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尝试进行立意练习。
题目:以“变化”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4.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初中作文立意名师教案

初中作文立意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合作的机会,体验合作的快乐。
4.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合作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合作的过程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合作的机会。
3.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合作的过程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
2. 新课:讲解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在生活中的作用。
3. 实例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合作机会,并分析合作的过程和结果。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合作的机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合作的好处。
5.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6. 作文指导:讲解如何写一篇关于合作的作文,包括作文的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
7. 作文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体验,写一篇关于合作的作文。
8. 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实例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发现合作的机会,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
同时,在作文指导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表达出合作的过程和感受,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获奖教案

教案: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获奖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2. 如何在作文中体现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文题目。
2.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作文题目库。
2. 相关作文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作文写作技巧。
2. 提问:作文写作中,你们觉得最难的是什么?二、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15分钟)1. 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
2. 介绍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a. 抓关键词:找出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其含义和关系。
b. 分析题目背景:了解题目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
c. 思考题目内涵:深入思考题目的内涵,挖掘其深层意义。
d. 选择角度:根据自身经验和兴趣,选择一个独特且有深度的角度进行写作。
3. 举例讲解:以实际作文题目为例,演示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三、创新思维在作文写作中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创新思维的概念:与众不同、有独到见解的思考方式。
2. 介绍如何在作文中体现创新思维:a. 选材新颖:选择鲜为人知的素材,与众不同。
b. 观点独特:提出独到的见解,敢于挑战传统观念。
c. 结构新颖:打破常规的结构,如采用寓言、小说等形式。
d. 语言独特:运用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3. 举例讲解:以实际作文题目为例,演示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写作。
四、练习与指导(15分钟)1. 发放作文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审题立意。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审题立意过程。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次课程所学内容。
2. 提问:你们觉得作文审题立意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哪里?3. 鼓励学生在日后的作文写作中,运用所学方法,提高作文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作品的质量。
初中作文如何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如何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立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好的立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立意的定义与作用2. 作文立意的方法与技巧3.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成功的作文为例,让学生分析其立意的好处,引发学生对作文立意的兴趣。
2. 讲解作文立意的定义与作用:立意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所要表达的主题、观点、情感等方面进行明确和坚定的决定。
好的立意能使得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更能打动读者。
3. 讲解作文立意的方法与技巧:a)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题目通常是作文的出发点,关键词往往是作文立意的核心。
b)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可以找到独特的立意。
c)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文的艺术性,使立意更加生动有趣。
d) 结合自身经历与感受:真实的经历与感受能使作文更具说服力,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实例分析与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题目,运用所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立意,然后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尝试、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同时,可以推荐一些关于作文立意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立意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作文立意的认识。
2. 学生的立意能力:通过课后作文练习,观察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立意的方法与技巧的情况。
3. 学生的作文水平:长期跟踪学生的作文成绩,了解立意教学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用。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结合学生实际,举例生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文,从中学习借鉴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4. 加强课后练习与指导,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作文是这样“炼”出来的——立意篇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__ 备课人:秦文静立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要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
以“窗”为话题,5分钟内你能从哪些角度立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立意方法攻略(一)、虚实相错法所谓虚实相错法,具体而言,就是虚题实作法,实题虚作法,即由实写虚,由虚写实。
一般说来,虚题都是比较大的题目,实题都是比较小的题目,因此,这种审题方法又被称为大题小做法或小题大做法。
方法一:实题虚作例1(2008年江苏南通)命题作文: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表面看,这个题目实实在在,范围小,可以说是典型的实题和小题。
如果就风景写风景,有的同学会感到困难;但如果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大家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
采用实题虚作的办法,无论写散文还是写议论文,立意都应该是歌颂生活中美丽的景致,如爱的景致,青春飞扬的景致,个性张扬的景致。
如此将“亮丽的风景线”虚化,文章也就有了丰富的思想,也就有了诗意。
方法二:虚题实作例2(2008年浙江金华)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
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
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
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从字面上看来这个题目很虚很大,同学们在审题立意时往往不知该如何下手。
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碰到虚题,文章要写到实处。
如果将很虚很大的题目落到实处,就好写了,同学们可以写一个退休教师的心,集市上一个菜农的心,林则徐、杨靖宇的坚强之心……如此虚题实作,文章具体实在。
大家也可写“上帝的心”,写上帝期盼人们珍惜生命或爱护环境或心存感恩,或写期盼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坚持自己内心的澄净与平静。
看似在虚写,其实在反映现实,文章也就有实在的内容了。
方法三:先实后虚例3(2008年浙江宁波)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等。
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目自选题材,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面对此题,同学们可实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可虚写人间真情,生活场景。
但写前者,往往会留滞于对风光或景观表面的描写。
如是,没有表达对生活的品读与感悟,文章也往往缺少思想的丰富内涵,无法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
如果先实后虚,从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中获得人生的感悟,文章也就能扩大意境,丰富内涵。
(二):多角度思维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材料,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看法。
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有新奇独立的感受和心得。
例如,同是看赛跑,人们总是赞美跑在最前面的人,嘲笑跑在最后面的人。
但是鲁迅先生却赞美“那虽然落后而非跑至终点不止”的人。
他把着眼点放在“不耻最后”者身上,发掘出他们身上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生活中可供思考、挖掘的事物比比皆是,即使是普通的生理现象,只要我们深入挖掘,也能感悟出深刻的哲理。
方法一:逆向审思例7(2008年浙江温州)命题作文:下雨天,真好这个题目,如果大家从字面上理解,可实写,也可虚写,若实写,从正面思考,就只能写下雨天的美好感受,这样写来有点枯燥。
但是在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如果运用逆向审题,眼前便会骤然一亮,就会睹“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景。
其实,“下雨天,真好”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未下雨的日子是那样的炽热,心情是那样的浮躁,于是今天的一场大雨,我感觉真好,它带来清凉,带来我内心的宁静,让我感受到自然的诗意、生命的诗意等。
于是文章思路开阔了,思维就不再滞塞。
方法二:假设审思例8(2008年福建福州)呵护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孝敬父母,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学生的责任……生活中缺了一份责任心,失败与罪恶就容易与你相伴;学习中少了一份责任心,进步与成功就往往离你远去……请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这个题目,可写学生应有责任心,努力学习,不抛弃时代社会赋予我们青春的责任;写儿女应有责任心,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但如果作个假设,文章也就更好写了,思路也就更新鲜了。
我们可以写假如学生没有责任心,我们就会虚掷光阴,学业无成,走入社会方悔恨;写假如史铁生没有为母亲减少心理负担的责任心,心里记住“自己车辙走过的地方,都有母亲的脚印”,他就没有如此坚韧执著,或许他就像某些残疾人一样,乞求社会或政府的同情与施舍,或许也就草草了结自己的生命。
文章这样假设审思,也就新鲜脱俗了。
(三)、以小见大法有的话题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使作文变得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
小题大作,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艺术效果。
二、确定立意的角度1、人、物任何一则材料、一个话题、一个全命题或半命题,都可以从“人、物”角度构建与众不同的立意。
人(古今、亲疏、高贵普通、个体群体……)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川河流、风云雷电……)2、情感肯定立意,从歌颂、赞美人、事、景、物的真、善、美的角度立意,从肯定、赞成某种思想、行为、潮流的正确性、正义性、积极性的角度立意。
否定立意,就是着重从贬抑、鞭挞人、事、景、物的假、丑、恶的角度立意,从否定、批判某种思想、行为、风气的错误性、消极性、反动性的角度立意。
3、思维逆向思维立意: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来确立中心。
(1)、班门弄斧:(顺向思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
(逆向思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样可以使人少走弯路,大大提高自己的技艺,更快地向别人推销自我,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华罗庚(2)、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顺向思维):做事不思进取,消极度日。
(逆向思维):撞钟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们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地做着枯燥而平凡的工作,正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应该大加褒奖。
满分作文是这样“炼”出来的——立意练习篇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__ 备课人:秦文静(二)立意练习:注意:第一次作业只写第一步的答案,不需要写全文,五个练习,都要做。
练习一:话题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刘欢唱的歌词大意: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第一步:审题清楚,立意明确。
请写出文章主题:第二步:组织材料,熟悉深刻。
请写出准备使用的材料。
第三步:设计结构,新颖清楚。
请写出文章的结构。
第四步:开头展示,直奔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开头。
1、2、3、第五步:有序展开,紧扣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段落。
第六步:文章结尾,呼应深化。
请写出文章的结尾。
练习二:半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____》第一步:审题清楚,立意明确。
请写出文章主题:第二步:组织材料,熟悉深刻。
请写出准备使用的材料。
第三步:设计结构,新颖清楚。
请写出文章的结构。
第四步:开头展示,直奔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开头。
1、2、3、第五步:有序展开,紧扣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段落。
第六步:文章结尾,呼应深化。
请写出文章的结尾。
练习三:“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
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中,好与坏,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
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一步:审题清楚,立意明确。
请写出文章主题:第二步:组织材料,熟悉深刻。
请写出准备使用的材料。
第三步:设计结构,新颖清楚。
请写出文章的结构。
第四步:开头展示,直奔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开头。
1、2、3、第五步:有序展开,紧扣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段落。
第六步:文章结尾,呼应深化。
请写出文章的结尾。
练习四:半命题作文《站在____门口》第一步:审题清楚,立意明确。
请写出文章主题:第二步:组织材料,熟悉深刻。
请写出准备使用的材料。
第三步:设计结构,新颖清楚。
请写出文章的结构。
第四步:开头展示,直奔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开头。
1、2、3、第五步:有序展开,紧扣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段落。
第六步:文章结尾,呼应深化。
请写出文章的结尾。
练习五:踮起脚尖第一步:审题清楚,立意明确。
请写出文章主题:第二步:组织材料,熟悉深刻。
请写出准备使用的材料。
第三步:设计结构,新颖清楚。
请写出文章的结构。
第四步:开头展示,直奔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开头。
1、2、3、第五步:有序展开,紧扣主题。
请写出文章的段落。
第六步:文章结尾,呼应深化。
请写出文章的结尾。
[典型文题一]人的一生是不断获取的过程,获取生命,获取健康,获取知识,获取财富,获取经验,获取教训,获取友情......人们对“获取”往往有不同的追求,“获取”的途径也不尽相同。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获取‘也是我姿多态的,”获取“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人生态度,而且包含着人生哲理。
请围绕”获取’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