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导学案
《写作__审题立意导学案》

《写作__审题立意》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掌握审题立意的重要性,了解如何正确理解题目要求,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深度。
一、导入引导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简要复习审题立意的观点和作用。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审题立意在写作中如此重要?”3. 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审题立意对写作的影响。
二、理论讲解1. 定义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指在写作之前,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和思考,确保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2.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每个关键词的含义;- 分析题目标要求,确定写作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思考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确保内容紧扣主题;- 在写作过程中,时刻回顾审题立意,保持主题的一致性。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篇文章,让学生分组进行审题立意分析,比较不同组的审题立意结果。
2. 让学生讨论各自的审题立意过程和结果,发现问题并进行订正。
3. 引导学生总结有效的审题立意方法,分享给全班同砚。
四、实践演练1. 给学生几道写作题目,让他们进行审题立意,并展开写作。
2. 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息回顾审题立意,确保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清晰明确。
3.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效果,互相评判并提出建议。
五、教室总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重审题立意,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深度。
六、作业安置1.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审题立意,并写一篇短文。
2.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注重审题立意,确保文章贴合主题,内容充实有深度。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写作 审题和立意 导学案

写作审题和立意导学案【目标导航】1.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学以致用,能较为精准地审题、立意,进一步提高写作实战能力。
[来源:Z。
xx。
k.]3.养成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材料的好习惯,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从以下作文题中任选一到两个,仔细审题,写出你对题目的理解。
1.寻找2.长大的感觉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4.其实很简单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老人,他喜欢坐在小镇外的林荫道边。
一位风尘仆仆的旅行者问他:“这个镇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慨,乐于助人。
”“那太好了,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
”过了一天,另外一位旅行者经过小镇,走到老人跟前问他:“镇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个愿意帮助别人!”“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
”老人冷冷地说。
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作文。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不少于500字。
三、给苦药加点儿糖,它会更方便服用;做蛋糕时加点儿糖,它会变得更甜美。
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也要“加点儿糖”呢?以《给生活加点儿糖》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航行大海,掌好舵则无惧;车驶道路,掌控好方向盘则无险;下笔千言,审准题则无畏。
只有审准题,才不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所谓立意,即指写作时确定的中心思想,文章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好比人没有主心骨,所以立意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写作要求】1.文题一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审题的方法。
2.文题二审题时要注意理解老人态度的变化,品味两个“也”字的含义,并适度联想,表达你真实的看法,抒发真情实感。
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作文——审题立意【知识窗】审题立意是写作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审题,加之对写作目的的深刻理解,才有可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一定要明确的是,我们不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而是要通过写作,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
因此,同学们在做作文题时,不要急着去想该写些什么故事,而最先该考虑到我想表达什么,这样,作品才有更深层的意蕴。
一、审题方法和步骤(1)辨明词义,确定中心。
当题目是一个词,我们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或将之与等同义词进行比较,辨析词义的轻重、大小、搭配、感情色彩等,深入理解题意,然后再选材、立意。
例如:《礼物》这个题目,我们很容易判断这个词的意思,但是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礼物”是我们送出的还是接收的,这个过程有哪些让你难忘的,从而确定写作内容。
(2)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眼是作文题目中,能够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出重点的词语。
审题时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
题眼在哪里,怎样抓住题眼呢?①句子型。
例如:《我的家乡美》《这件事真有趣》《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少年》这三个题目,都是由一句话组成的。
它们的题眼,就是各个句子中回答“怎么样”“是什么”的关键词语,即“美”、“真有趣”、“乐于助人”。
抓住了这些词语,也就抓住了这些题目的题眼,抓住了这几篇作文的中心。
②词组型,题眼一般在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语上。
例如:《生动的一堂语文课》《闲不住的爷爷》《美丽的小山村》这三个题目,都是由词组构成的。
它们的题眼就是题目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即“生动”“闲不住”“美丽”。
在这三篇作文中,突出了这三个内容,就是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③作文题目如果是一个词,它的题眼一般在这个词的重点字上。
例如:《春游》《巨变》《晨读》《后悔》这些题目都是用词构成的。
它们的题眼分别在这些词的重点字上,即“游”“变”“读”“悔”。
作文紧紧地围绕它们去写,就会做到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④两个文题仅一字之差,要求就明显不同。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目录•引言•中考作文审题技巧•中考作文立意方法•典型案例分析•学生实战演练与点评•课程总结与展望01引言教学目的与意义01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0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中考作文取得高分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重点掌握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针对不同类型作文进行审题立意。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题目内涵,提炼出独特、深刻的主题和立意。
1. 导入新课通过举例或故事引入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选取几篇典型的中考作文题目,进行示范分析,让学生明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审题立意。
3. 示范分析4. 分组讨论5. 练习反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作文题目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审题立意的思路和想法。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030201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02中考作文审题技巧仔细阅读作文题目,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
确定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时间限制等。
审清题目要求分析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关键词语,构思作文的立意和中心思想。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揭示了作文的主题和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确定作文的写作范围,即需要讨论或描述的具体内容。
根据写作范围,选择恰当的材料和例子进行论证或描述。
初中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二、深入思考,抓住本质,做到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导入审题立意活动一:说说关键词。
学生展示课前所写“在等待中希望”所写的关键词解说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学会审题立意。
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的意思和题目的要求,包括问题、题材、中心、写作对象、字数等各方面的要求。
有的题目规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审题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择适合要求的材料,并分析材料,使中心思想具体化;有的题目规定了材料范围,审题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题材,并在题材中提炼出思想意义。
什么是“立意”:立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巧用妙招,准确审题1、给题目分类中考作文以命题作文为主,那么命题作文的题目有哪些类别呢?独词类:出错、纪念、宽容、弯路、尝试;短语类:改变一点点、奖励自己、其乐融融;句子类:我学会了珍惜、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跨过那道坎。
2、审题三问谁?过程如何?有什么认识和感悟?即审题=问题,指的是:确定写作对象——写作内容——文章主旨。
以“出错”为例:第一问:谁出错?确定写作对象是谁。
第二问:出错的过程是怎样的?确定写作内容。
第三问:有什么认识和感悟?确定文章主旨。
3、审题小妙招举例:1>独词类:出错、纪念、宽容、弯路、尝试。
审题:近义词比较法:出错——犯错、错误;纪念——怀念、想念;化大为小:加前缀,“尝试”——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加后缀,尝试投稿、尝试自理、尝试做饭、尝试做义工……2>短语类:改变一点点、奖励自己、其乐融融。
审题:拆解短语法:改变+一点点,奖励+自己,其乐+融融;问题追问法:谁改变?改变什么?怎么改变?3>句子类:我学会了珍惜、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跨过那道坎。
审题:揣摩关键词:“学会”、“衔过”、“跨过”重点要写出经历的过程;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青橄榄”、“跨过那道坎”意指困难、挫折、逆境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教师版)

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审题立意的内涵和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够运用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中心思想,并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区分不同题型,处理抽象题目,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以防止偏离主题。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活动一:读教材抓要点阅读教材第40页,标注课文强调的重点,填空。
1.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确立主题。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2.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的要求。
3.审题时,还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析探究其中的含义。
4.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在审题之后再立意。
无论是哪种情形,首先要做到立意明确,思想健康。
同时,要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
活动一:理解审题的内涵再次阅读课文,二次批注,理解明确审题的内涵。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的题目,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下笔角度及感情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活动二:学会审题的方法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审题要注意什么?(文中画出即可)①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
②审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
2.小组讨论一个作文题目可能给我们哪些限制条件?时间、地点、人物、人称、事件数量、写作对象性质、体裁、环境、题目含义。
活动三:实战训练一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两个思考:这个题目在时间、地点、人物、人称、事件数量、写作对象性质、体裁、环境、题目含义方面有限制吗?如果有,是什么?1.A.那一瞬间的感动 B.花开时节2.A.那件事让我难忘 B.阳光灿烂的日子3.A.我了解了他 B.我了解他4.A.瞧我们这个班 B.瞧这一家子5.A.真好 B.有你相伴,真好6.A.翻过那座山 B.生活如登山明确:第1组:“那一瞬间的感动”时间限制在“瞬间”,无论写一件事还是写多件事,都要写“瞬间”的事;事件的性质是“让人感动的事”;“花开时节”中的花可以真正花,也可以比喻义,无论写什么,事件的性质是让人感觉“美好”。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篇的写作思路批导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篇的写作思路批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内涵和深度。
二、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立意的重要性2. 立意的基本原则:正能量、贴近生活、突出个性3. 立意的方法:抓关键词、抓题目中的指令词、抓提示语、抓生活体验、抓情感共鸣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立意。
2. 讲解:讲解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尝试进行立意练习。
4.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考作文立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独立进行立意练习的情况。
3. 学生作文的思想内涵和深度。
五、教学资源1. 历年中考优秀作文集。
2. 作文题目库。
3. 教学PPT。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作文的思想内涵和深度。
【教学内容】1. 中考作文立意的重要性2. 立意的基本原则:正能量、贴近生活、突出个性3. 立意的方法:抓关键词、抓题目中的指令词、抓提示语、抓生活体验、抓情感共鸣【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历年中考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立意。
2. 讲解:讲解中考作文立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原则:正能量、贴近生活、突出个性方法:a. 抓关键词:确定作文的主题词,围绕主题词进行思考和表达。
b. 抓题目中的指令词:理解题目的要求,按照题目的指令进行立意。
c. 抓提示语:根据提示语进行联想和拓展,形成独特的立意。
d. 抓生活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e. 抓情感共鸣:触动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
3. 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尝试进行立意练习。
题目:以“变化”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4.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给出指导意见。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理解审题和立意在作文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并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并熟练使用在写作实践中。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明白审题立意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安排学生自读教材第40页提供的讲解材料,提炼说明要点。
3.教师总结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适时安排练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注重平时的思考和积累,训练学生使用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来审题立意,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克服写作时的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审题立意,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懂得审题立意的重要性,明白审题要准确到位、立意要深刻新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宋代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有考生画了山林、古寺,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基本符合题意)有考生画完连绵起伏的群山后,只露出寺庙一角。
(符合题意)有考生画了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
(有新意)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的“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所以,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审题立意。
二、文题展示1.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
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
”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能够了。
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2.在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很多于600字。
3.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导学案
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
主备:审核:使用人:时间:
【学习目标】
掌握中考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准确、快速地捕捉各种文题信息的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知识链接】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立意的要求。
其一,正确:思想健康,表达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求真崇善爱美的思想感情。
其二,集中:一篇文章表明一个思想观点,讲清楚一个问题,而这个思想观点必须贯通首尾,统率全篇。
其三,较为深刻:文章能揭示出人物的精神和事情的意义。
【全命题作文】
1.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
(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如:《分享》、《抉择》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
如:《这也是一种美》《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2. 审题方法:逐词推敲,抓住关键词。
(1)重点分析“题眼”;
如:《温暖的时刻》《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如:《这也是课堂》《其实很简单》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如:《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心中的彩虹》
(4)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如:《我拥有,我快乐》《我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5)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如:《下雨天,真好》《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各显身手】
2019年江西卷真题再现: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半命题作文】
1.补题,要细察“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