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初二第一期中模拟考试试卷数学
人教新课标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题(10套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1)1.(2分)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大陆总人口为人,横线上的数读作,约亿人.2.(3分):24=24÷=0.375= %3.(2分)米2=公顷 6060立方厘米= 升毫升.4.(1分)一张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最多可以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个.5.(2分)把10米长的圆木,锯成同样长的小段,共锯5次,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如果锯成两段需4分,锯成5段共需分.6.(2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下午5时38分成功发射,于6月26日上午8时05分顺利着陆,其间共经过了日时分.7.(2分)一辆汽车行驶a千米路耗油b升,它耗油1升可行驶千米,它行驶1千米耗油升.8.(2分)小亮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输入… 1 2 3 4 5 …输出……当输入数据是9时,输出的数据是.如果输出的数据是,则输入的数据是.9.(1分)妈妈让笑笑烧开水给客人沏茶,洗热水壶要2分钟,烧开水要15分钟,洗茶壶要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拿茶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最少要分钟.10.(1分)停车场里停放着4个轮子的汽车和3个轮子的三轮摩托车共30辆,这些车共有100个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有辆.11.(1分)六年级有480名学生,至少有名学生在同一天生日.12.(1分)五(1)班为为学校艺术节书法和绘画展选送作品,要从4副书法作品中选出2副,3副书法作品中选出2副.一共有种选送方案.13.(1分)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判断对错)14.(1分)两个质数的积一定不是质数..(判断对错)15.(1分)(2004•南长区)直径一定,圆的周长与π成正比例..16.(1分)衣服标签:羊毛70%,棉30%,说明羊毛含量比棉多40%..(判断对错)17.(1分)(2014•岚山区模拟)如果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判断对错)18.(1分)(2011•资中县)估计一下,下面最接近自己年龄的是()A.600分B.600时C.600周D.600月19.(1分)一个三角形(边长为整厘米数)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则第三边的长度共有()种可能.A.4B.5C.620.(1分)钟面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A.12倍B.C.60倍D.21.(1分)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米,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用去的长B.第二次用去的长C.无法确定哪次用的长22.(1分)5个小朋友在一起打雪仗,如果每人都向其他每个小朋友掷一个雪球,那么一共掷出()个雪球.A.10B.15C.2023.(8分)直接写出得数.132.2﹣19.9= 1÷1.25= 49×81≈ 1÷﹣÷1=2.5×2.4= 0.32﹣0.22= 23.9÷7.7≈ ×÷×= 24.(9分)简便计算.3.68﹣+6.32﹣2.15×7.5+×58.5(+)×26×17.25.(9分)解方程.(10+x)×=124.5:x=2.5×6﹣3x=3.26.(6分)(1)画出图A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2)画出图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C,再将图形C向下平移2格.27.(5分)学校组织为灾区捐款活动,五年级学生共捐款1850元,比六年级学生捐款数的少150元.六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28.(5分)小华的身高是1.6m,他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8m,这棵树有多高(用比例知识解答)29.(5分)如图,由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图形,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0.(5分)一个圆锥形沙堆,高1.5米,底面周长为12.56米,每立方米沙子约重1.8吨,这堆沙子约重多少吨?31.(6分)明明和聪聪强赛跑情况如图.(1)先到达终点.(2)赛跑初,领先,然后领先.(3)两人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2.(6分)(2012•宁德)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25个,就完成了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33.(6分)班级组织活动要买50瓶矿泉水,有甲、乙、丙三个超市可以选择,三个超市矿泉水的品牌和质量完全相同,原价都是1.5元/瓶,但采取了以下不同的促销手段.甲店:一律九折;乙店:购物每满70元返还现金10元;丙店:购买4瓶送1瓶,不满4瓶按原价出售.到哪个商店购买最节省?通过计算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1354040000;十三亿五千四百零四万,1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解:13 5404 0000读作:十三亿五千四百零四万;13 5404 0000≈14亿.故答案为:1354040000;十三亿五千四百零四万,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2.9,64,37.5.【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375,把0.37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8,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3就是9:2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有关系=3÷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8就是24÷64;把0.3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37.5%.解:9:24=24÷64=0.375=37.5%.故答案为:9,64,37.5.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3.3500,6,60.【解析】试题分析:把公顷换算为平方米,用乘进率10000;把6060立方厘米换算为复名数,用6060除以进率1000,商是升数,余数是毫升数.解:3500米2=公顷 6060立方厘米=6升 60毫升;故答案为:3500,6,6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4.12.【解析】试题分析:正方形可以密铺在长方形中,12÷2=6(个),5÷2=2(个)…1,可以剪2排,每排6个,由此得解.解:12÷2=6(个),5÷2=2(个)…1(厘米),6×2=12(个),答:可以剪出12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拼组,注意要尽量的密铺.5.、、16.【解析】试题分析:锯成同样长的小段,共锯了5次,则可将这根圆木平均分成5+1=6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段占全长的1÷6=,每段长10×=(米);将这根圆木锯成5段需要锯5﹣1=4次,锯成两段即锯一次需4分钟,则锯4次需要4×4=16分钟.解:1÷6=,每段长10×=(米);4×(5﹣1)=4×4=16(分钟).故答案为:、、16.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锯的次数=段数﹣1.6.1,14,27.【解析】试题分析:先把时间化成24时计时法,然后利用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即可.解:下午5时38分=17时38分,上午8时05分=8时5分24时﹣17时38分+8时5分=6小时22分+8时5分=14小时27分故答案为:1,14,27点评:本题考查经过的时间:利用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即可.7.,.【解析】试题分析:(1)用行的路程除以耗油量就是每升汽油可以行多少千米;(2)用耗油量除以行驶的路程就是每千米的耗油量.解:(1)a÷b=(千米)(2)b÷a=(升)答:1升汽油能行驶千米,平均每千米耗油升.故答案为:,.点评:求平均每千克汽油可行多少千米,是把路程进行平均分;行1千米路程要耗油多少千克,是把耗油量平均分.8.、1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输入和输出的数据表,可得输出数据的分子等于输入数据,分母等于输入数据的平方与1的和,据此解答即可.解:根据输入和输出的数据表,可得输出数据的分子等于输入数据,分母等于输入数据的平方与1的和,所以当输入数据是9时,输出的数据是:,如果输出的数据是,则输入的数据是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中的规律问题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输出数据的分子等于输入数据,分母等于输入数据的平方与1的和.9.17.【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先洗水壶用2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可以节约2+2+1=5分钟,需要一共需要2+15=17分钟.解:洗水壶用2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一共需要:2+15=17(分钟)答:最少需要17分钟.故答案为:17.点评:此题属于合理安排时间问题,奔着每道程序不相互矛盾冲突,又能节约时间的思想进行设计.10.20.【解析】试题分析:假设全是三轮摩托车,则应该有30×3=90个轮子,比实际少100﹣90=10个轮子,因为每辆三轮摩托车比每辆汽车少4﹣3=1个轮子,所以汽车有:10÷1=10辆,进而可以求出三轮摩托车数量.解:假设全是三轮摩托车,则汽车有:(100﹣30×3)÷(4﹣3),=10÷1,=10(辆);摩托车有:30﹣10=20(辆).答:三轮摩托车有20辆.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采用假设法即可解答.11.2.【解析】试题分析: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即使是闰年,将366天当做抽屉,480÷366=1人…114人,即平均每天有一个学生过生日的话,还余114名学生,根据抽屉原理可知,至少有1+1=2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解:480÷366=1(人)…114(人)1+1=2(人)答:至少有2人是同一天出生的.故答案为:2.点评:在此抽屉问题中,至少数=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的商+1(有余的情况下).12.18.【解析】试题分析:要完成这件事,需要分两步:第一步先从4副书法作品中选出2副,有4×3÷2=6(种)选法;第二步从3副书法作品中选出2副,有3×2÷2=3(种)选法;这样一共有6×3=18(种)选送方案.解:4×3÷2=6(种),3×2÷2=3(种),一共有6×3=18(种),答:一共有18种选送方案.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中的分步计数原理,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13.正确【解析】试题分析:假设是上、下两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即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其它四个面的面积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高,因为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长方体的高不变,所以它的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面积相等.解:由分析知: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面积相等;故答案为:正确.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长方体的特征,可画图进行分析.14.正确【解析】试题分析:两个质数的积的因数有这两个质数、这两个质数的积和1,根据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解: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即一定不是质数.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15.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因为π是定值,π是不变化的,如果圆的直径一定,那么周长也是一定的;所以,直径一定,圆的周长与π不成比例关系;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16.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百分数的意义,知羊毛占衣服总质量的70%,棉占衣服总质量的30%,则羊毛的含量比棉多(70%﹣30%)÷30%,计算即可得解.解:(70%﹣30%)÷30%=40%÷30%≈133%即羊毛含量比棉多133%,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及应用.17.正确【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所以如果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据此解答即可.解: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所以如果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要结合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判断.18.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用到时间单位分、时、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用到的进率有1时=60分、1日=24时、1年=12个月、1年≈52个星期. 600分=10时,600时=25日,600周≈11 年,600月=50年,由此做出选择.解:600分=10时,600时=25日,600周≈11 年,600月≈50年;根据实际情况,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时间单位时、分,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19.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7﹣3<第三边<7+3,所以4<第三边<10,即第三边在4厘米~10厘米之间(不包括4厘米和10厘米),第三边的长为:5、6、7、8、9,五种可能.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0.A【解析】试题分析:把钟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2个大格子,时针一小时走一个大格,针一小时走12个大格;由此求解.解:在相同的时间内,时针走了1个大格,而分针走了12个大格;12÷1=12;答:钟面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路程的比等于它们的速度的比.21.A【解析】试题分析:将这根铁丝的长度当做单位“1”,由于第一次用去它的,则还剩全部的1﹣=,>,所以第一次用去的长.解:1﹣=,>,所以第一次用去的长.故选:A.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分数的意义.只比较两次用去所占的分率即可,正确区分两个分数.22.C【解析】试题分析:每人都向其他每个小朋友掷一个雪球,那么每个人就要向其它4人掷雪球,需要掷4个雪球,一共就是掷5×4个雪球.解:5×4=20(个)答:一共掷出20个雪球.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甲掷向乙,与乙掷向甲是不同的,所以不用除以2.23.112.3;1;4000;2;6;0.05;3;;【解析】试题分析:运用小数及分数的加减法及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132.2﹣19.9=112.3 1÷1.25=149×81≈4000 1÷﹣÷1=22.5×2.4=6 0.32﹣0.22=0.05 23.9÷7.7≈3 ×÷×=点评:计算49×81时把49看作50,把81看作80,然后再相乘即可,23.9÷7.7把23.9看作24,把7.7看作8由此进行计算即可.24.9;60;120;【解析】试题分析:(1)两小数结合,两分数结合可使计算简便.(2)7.5看作0.75乘10,把0.75化成分数,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简便.(3)应用乘法分配律,用括号外的26×17分别乘括号内的,再求和.解:(1)3.68﹣+6.32﹣=(3.68+6.32)﹣(+)=10﹣1=9;(2)2.15×7.5+×58.5=21.5×+×58.5=(21.5+58.5)×=80×=60;(3)(+)×26×17=×26×17+×26×17=68+52=120.点评:此题是考查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5.5;7.2;3.75;【解析】试题分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再减去10求解;②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x=4.5,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5求解;③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x,再同减去3,最后同除以3求解.解:①(10+x)×=12(10+x)×÷=12÷10+x﹣10=15﹣10x=5②4.5:x=x=4.5x÷=4.5÷x=7.2③2.5×6﹣3x=315﹣3x+3x=3+3x3+3x﹣3=15﹣33x÷3=11.25÷3x=3.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对齐.26.如图所示:【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直线mn)的下边画出上图的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2)图B中除旋转中心O外的两个顶点为关键点,先找出这两个关键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图C;图形C的三个顶点为关键点,先找出这三个关键点“向下平移2格”后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将图形C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作轴对称图形以及旋转作图及平移作图,解题关键是确定关键点及其对应点的位置,另外还要求学生理解轴对称、平移及旋转的性质,才能准确作图.27.2500元.【解析】试题分析:五年级学生捐款的钱数加上150元就是六年级捐款钱数的,把六年级捐款的钱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就是(1850+150)元,由此用除法求出六年级捐款的钱数.解:(1850+150)÷=2000÷=2500(元)答:六年级学生捐款2500元.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28.3.2米.【解析】试题分析: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的比值相等,也就是小华的身高与影子的比等于这棵树的高与影子的比,设这棵树的高为x,组成比例,解比例即可.解:设这棵树的高为x米,1.6:2.4=x:4.82.4x=1.6×4.8x=7.68÷2.4x=3.2答:这棵树有3.2米.点评:此题考查用比例的知识解应用题,设出未知数,组成比例然后解比例.29.9个;1125立方厘米;800平方厘米.【解析】试题分析:(1)棱长为5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5×5×5=125立方厘米,观察图形可知,图中有7+2=9个小正方体,则这个图形的体积就是这9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之和;(2)棱长为5cm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5×5=25平方厘米,观察图形可知,图形的前、后2个面各有4个小正方体的面,左、右2个面分别是由5个小正方体的面组成的,上、下2个面分别是由7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由此即可求出这个图形的表面积.解:(1)观察图形可知,图中有7+2=9个小正方体,5×5×5×9=125×9=1125(立方厘米)(2)5×5×4×2+5×5×5×2+5×5×7×2=200+250+350=800(平方厘米).答:共有9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125立方厘米,表面积是800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不规则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30.11.304吨.【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知道r=C÷π÷2,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而要求这堆沙子的重量,先求得沙堆的体积,沙堆的形状是圆锥形的,利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得体积,进一步再求沙堆的重量问题得解.解:沙堆的体积:×3.14×(12.56÷3.14÷2)2×1.5=×3.14×22×1.5=3.14×4×0.5=6.28(立方米)沙堆的重量:6.28×1.8=11.304(吨)答:这堆沙子约重11.304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sh=πr2h的实际应用,注意运用公式计算时不要漏乘.31.(1)明明;(2)聪聪;明明;(3)明明平均每分钟跑177.8米,聪聪平均每分钟跑145.5米. 【解析】试题分析:从折线统计图看出:(1)明明先到达终点.(2)赛跑初,聪聪领先,然后明明领先.(3)求明明的平均速度,用800÷4.5解答.求聪聪的平均速度,用800÷5.5即可.解:(1)明明先到达终点.(2)赛跑初,聪聪领先,然后明明领先.(3)800÷4.5≈177.8(米)800÷5.5≈145.5(米).答:明明平均每分钟跑177.8米,聪聪平均每分钟跑145.5米.故答案为:明明;聪聪;明明.点评:本题考查从统计图中获得数据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了速度的求法.32.150个.【解析】试题分析:我们把这批零件的总量看做单位“1”,找出25个零件对应的分率,即的差,用25除以它就是零件的个数.解:25÷(),=25÷(),=25×6,=15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150个.点评:本题是一道简单的复合应用题,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3.到丙商店购买最节省.【解析】试题分析:甲店:打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90%,求出原一共要花多少钱,再乘90%就是在甲商店需要花的钱数;乙店:购物每满70元返还现金10元;先求出一共要花多少钱,再看这些钱里有几个70元,求出可返的现金,进而求出实际花的钱数;丙店:买4送1,如果买40瓶就赠送10瓶,也就是花40瓶的钱就可以,所以一共要花40×1.5=60(元);比较即可.解:甲店:1.5×50×90%=67.5(元);乙店:共应花1.5×50=75(元)返还现金10元,实际花75﹣10=65(元)丙:买40瓶就赠送10瓶,一共要花40×1.5=60(元);60元<65元<67.5元答:到丙商店购买最节省.点评:本题先理解各商店的优惠的办法,再根据这些办法求出在各商店实际花的钱数,进而求解.人教新课标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2)1.(3分)设a=,b=,则a+b= ,a﹣b= ,a×b=,a÷b= .2.(3分)用长短相同的火柴棍摆成5×1997的方格网,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为一根火柴棍长(如图),共需用根火柴棍.3.(3分)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重7千克,8千克,2千克.现要分别装入小瓶并无剩余,并且每瓶重量相等,照这种装法,最少要用个瓶子.4.(3分)一块长方形耕地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三块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5、16、20亩,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亩.5.(3分)(2013•蓬溪县模拟)现有大小油桶40个,每个大桶可装油5千克,每个小桶可装油3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装油24千克,那么,大油桶个,小油桶个.6.(3分)如图,把A,B,C,D,E,F这六个部分用5种不同的颜色着色,且相邻的部分不能使用同一种颜色,不相邻的部分可以使用同一种颜色,那么这幅图一共有种不同的着色方法.7.(3分)“123456789101112…282930”是一个多位数,从中划去40个数字,使剩下的数字(先后顺序不能变)组成最大的多位数,这个最大的多位数是.8.(3分)一水库存水量一定,河水均匀流入水库内.5台抽水机连续抽10天可以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抽8天可以抽干.若要求4天抽干,需要同样的抽水机台.9.(3分)如图,A、C两地相距3千米,C、B两地相距8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C地出发,甲向A 地走,乙向B地走,并且到达这两地又都立即返回.如果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那么当甲到达D地时,还未能与乙相遇,他们相距1千米,这时乙距D地千米.10.(3分)一次足球赛,有A、B、C、D四队参加,每两队都赛一场.按规则,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比赛结果,C队得5分,A队得3分,D队得1分,所有场次共进了9个球,C队进球最多,进了4个球,A队共失了3个球,B队一个球也没进,D队与A队比分是2:3,则D队与C队的比分是.11.一个人以相同的速度在小路上散步,从第1棵树走到第13棵树用了18分,如果这个人走了24分,应走到第几棵树?12.在黑板上写出3个整数分别是1,3,5,然后擦去一个换成其它两数之和,这样操作下去,最后能否得到57,64,108?为什么?13.有一根6厘米长的绳子,它的一端固定在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的长方形的一个顶点A处(如图),让绳子另一端C与边AB在一条线上,然后把它按顺时针方向绕长方形一周,绳子扫过的面积是多少?14.如图,四个圆相互交叉,它们把四个圆面分成13个区域.如果在这些区域上(加点的)分别填上6至18的自然数,然后把每个圆中的数各自分别相加,最后把这四个圆的和相加得总和,那么总和最大可能是多少?参考答案1.,﹣,,0.1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b的特征,求a+b时,a的最后一位上的4和b的最后一位上的5相加,和的小数点后面有1994个0;(2)根据a、b的特征,求a﹣b时,因为b>a,所以求出b﹣a,再在前面加上负号即可,差的小数点后面有1994个0;(3)a、b均是1996位小数,根据4×25=100,可得a×b的最后一位是1,1996×2﹣2=3990,积是3990位小数;(4)同时把a、b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996位,可得a÷b=4÷25=0.16.解:根据分析,可得a+b=,a﹣b=﹣,a×b=,a÷b=0.16.故答案为:,﹣,,0.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巧算问题,注意结果中0的个数.2.21972.【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有的火柴棍只有横向的和纵向的两种,横向长为1997根,纵向宽为6根;纵向长为1998根,宽为5根,由此分别求出后再相加即可.解:横放需1997×6根,竖放需1998×5根,共需:1997×6+1998×5,=1997×(6+5)+5,=21972(根);故答案为:21972.点评:先找到火柴棍摆放的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3.121.【解析】试题分析:7==,8==,2==,然后求出150和168和45的最大公约数,进而得出每瓶最多装多少千克,然后进行解答即可;解:7==,8==,2==,50=2×3×5×5,168=2×2×2×3×7,45=3×3×5,最大公约数是:3,所以1瓶是千克;需要:(7+8+2)÷=÷=121(个)答:最少要用121个瓶子;故答案为:12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每瓶最多装多少千克溶液,然后根据题意,进行解答即可.4.12【解析】试题分析: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等宽的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等于长的比,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得20和16所在的长方形的长的比是5:4.设要求的第四块的面积是x,则15:x=5:4,5x=15×4x=60÷5x=12;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是找到等宽的两个长方形,根据面积的比等于长的比进行解答.5.18,22.【解析】试题分析:设大油桶有x个,小油桶有y个,两种桶的总数为40,于是可得方程x+y=40;又由“每个大桶可装油5千克,每个小桶可装油3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装油24千克”得到方程,5x﹣3y=24;将这两个方程组成一个方程组,即可求其解.解:设大油桶有x个,小油桶有y个,由题意可得:,②+①×3得:8x=144,x=18;将x=18代入①,得y=22.答:大油桶有18个,小油桶有22个.故答案为:18,22.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条件,设出未知数,列方程,组成方程组,即可求解.6.960.【解析】试题分析:对于A有5种着色方法,B与A相邻,有4种着色方法;C与A相邻,它可以与B的颜色相同,因此C有4种着色方法;同理可以知D有4种着色方法,E有1种着色方法,F有3种着色方法,共有:5×4×4×4×1×3=960(种).解:5×4×4×4×1×3=960(种);答:幅图一共有 960种不同的着色方法;故答案为:960.点评:此题属于排列组合习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先通过分析,找出规律,继而得出结论.7.99627282930.【解析】试题分析:这个多位数共有9+21×2=51位数字,划去40个数字,还有11个数字.在划去数字时,前面尽可能多的留下9,才能保证剩下的数字最大,这个多位数只有3个9,所求数只能前两位是9,这时多位数还剩202122…282930这些数字,还要再留下9个数字,这时可以从后往前考虑,留下627282930.所以所求最大数为 99627282930.解:划去40个数字,还有11个数字.在划去数字时,前面尽可能多的留下9,所以去掉前面的1至8的8个数字;再去掉10至18的18个数字;再去掉19中的1共1个数字;再去掉20至25的12个数字;再去掉26中的2共1个数字.这样去掉了8+18+1+12+1=40个数字,则留下的数字是最大多位数为:99627282930.故答案为:99627282930.点评:从最大数字特点为切入点,划去前面较小的数字,再逐步划去各数段中的数,让留下的数字组合最大.8.11.【解析】试题分析:把一台抽水机一天抽水量看作单位“1”,1×5×10=50(单位)(第一种情况总的水量);1×6×8=48(单位)(第二种情况总的水量);50﹣48=2(单位)(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多的水量,即流入的水量);10﹣8=2(天)(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多的天数);2÷2=1(单位)(一天流入的水量);50﹣1×10=40(单位)(水库原有水量);40÷4+1=11(单位)(4天抽干,一天必须抽的水量);11÷1=11(台)(4天抽干,所用抽水机).解:①水库原有的水与20天流入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1×10×5=50(台)②水库原有水与15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1×6×8=48(台)③每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50﹣48)÷(10﹣8)=1(台)④原有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50﹣10×1=40(台)⑤若要4天抽完,需抽水机40÷4+1=11(台).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属于“牛吃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应一步步推理.9.2.【解析】试题分析:如图:A﹣﹣﹣﹣﹣﹣C﹣﹣﹣﹣D﹣﹣﹣﹣﹣﹣﹣﹣B.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千米,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走了一个全程多了回那一段,就是距B地的3千米,所以全程是12﹣3=9千米,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3+4)=2千米.解:①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共十套)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一)一.用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212+=+a ba b B .2623121cdd cd cd +=+ C .cba cba +=+- D .22)2(422--=-+a a a a 3. 如下图,△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如果AC=5 cm , BC=4cm ,那么△DBC 的周长是( ).A .6 cmB .7 cmC .8 cmD .9 cm4.下列因式分解结果正确的是( )A. )23(51015223a a a a a +=+B. )43)(43(492x x x -+=-C. 22)5(2510-=--a aD. )5)(2(1032-+=--a a a a5. 如图,用三角尺可按下面方法画角平分线:在已知的∠AOB 的两边上分别取点M 、N ,使OM =ON ,再分别过点M 、N 作OA 、OB 的垂线,交点为P ,画射线OP .可证得△POM ≌△PON ,OP 平分∠AOB .以上依画法证明 △POM ≌△PON 根据的是( ).A .SSSB .SASC .AASD .HL 6. 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
如果设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那么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x x 60690=- B. x x 60690=+ C. 66090+=x x D. 66090-=x x7. 如图,已知△ABC ,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是( ).A. 只有乙B. 甲和乙C.只有丙D. 乙和丙8.如图,点E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EC ⊥OA ,ED ⊥OB ,垂足分别是C ,D.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1)ED=EC (2)OD=OC (3)∠ECD=∠EDC(4)EO 平分∠DEC (5)OE ⊥CD (6)直线OE 是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9.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于点处,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与交于点,与延长线交于点.四边形的面积是( ).A. 16 B .12 C .8 D.4 10.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右图, ∠B =∠C = 90︒,E 是BC 的中点, DE 平分∠ADC, ∠CED = 35︒, 则∠EAB 的度数是 ( ) . A .65︒ B .55︒ C .45︒ D .35︒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 . 11.计算:2220132014-= . 12. 点A (2,-1)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 13. 如果分式25+-x x 的值是零,那么x 的值是 _________________ . 14.计算:2325--+x x =__________________. 15. 如图,AC 、BD 相交于点O ,∠A =∠D ,请你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OB ≌△DOC ,你补充的条件是 .16. 如图,点P 是∠BAC 的平分线AD 上一点,PE ⊥AC 于点E . 已知PE =3,则点P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1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2),B (5,5),C (5,2),存在点E ,baca cc aa丙72︒50︒乙50︒甲50︒CBA50︒72︒58︒ABCD A CD F CB E AECF B AO E DCE DCBA使△ACE 和△ACB 全等,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E 点的坐标 .18.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M 、N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 在对角线BD 上找一点P ,使△MNP 的周长最小, 则此时PM+PN= .三.用心做一做(每题5分,共35分) 19.因式分解: 643242+-a a20.计算: 112223+----x x x x x x21. 已知,如图,在△AFD 和△CEB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 AE=CF ,∠B=∠D ,AD ∥BC. 求证:AD=CB22.解分式方程: 114112=---+x x xMFDCB A ENMC D AB EMNab23.先化简: 44)44122(22-÷+----+x x x x x x x ,再选择一个恰当的数代入求值.24. 已知:如图,AB=AD ,BC=DE ,且BA ⊥AC ,DA ⊥AE . 求证:AM=AN25. a ,b 分别代表铁路和公路,点M 、N 分别代表蔬菜和杂货批发市场.现要建中转站O 点,使O 点到铁路、公路距离相等,且到两市场距离相等.请用尺规画出O 点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四.解答题(26题5分,27题各6分,共11分)26. 如图,已知∠1=∠2,P为BN上的一点,PF⊥BC于F,PA=PC,求证:∠PCB+∠BAP=180ºF C27. 如下图,在△ABC 中,AP 平分∠CAB(∠CAB<60°)(1)如图(1)点P 在BC 上,若 ∠CAB=42°, ∠B=32°,确定AB ,AC ,PB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 如图(2),点P 在△ABC 内,若 ∠CAB=2α, ∠ABC=60°-α, 且∠CBP=30°, 求∠APC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图(2)图(1)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二)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长度(单位:cm)的三根小木棒,把它们首尾顺次相接能摆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 1,2,3 B. 5,6,7 C. 6,8,18 D. 3,3,6 2.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A. 125°B. 120°C. 140°D. 130°3.下面四幅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一定能够重合D.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是50°,那么它的其它两个角的度数是() A. 50°,80°B. 65°,65°C. 50°,80°或65°,65°D. 60°,70°或30°,100°6.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A.六边形B.七边形C.八边形D.九边形7.如果AD是△ABC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有()①BD=CD;②AB=AC;③S△ABD =S△ABC.A. 3个B. 2个C. 1个D. 0个8.如图,小牛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如图△CDO≌△BA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A. AO B. CB C. BO D. CD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8,ED=2,AC=3,则AB 的长是()A. 5 B. 6 C. 7 D. 8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与△DEF关于直线m=1对称,点M、N 分别是这两个三角形中的对应点,如果点M的横坐标是a,那么点N的横坐标是()A.﹣a B.﹣a+1 C. a+2 D.﹣a+2二、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部分中国黑体汉字具有轴对称的美,如“口、干、非、…”,请你再写出几个具有这种轴对称美的汉字(至少写3个).12.如图,△ABC≌△EBD,点C在BE上,若CE=2,BD=3,则AB的长度是.1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2、8,它的第三边长为偶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14.如图,已知∠1=∠2,请你添上一个条件:,使△ABC≌△ADC.15.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1°,∠2=51°,那么∠3的度数等于.三、认真答一答(本大题共7题,满分5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过程.)16.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化简:|a﹣b+c|+|a﹣b﹣c|17.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E∥BF,AE=BF,AB=CD.求证:CE∥DF.18.已知A村和B村坐落在两相交公路内(如图所示),为繁荣当地经济,A、B 两付计划合建一座物流中心,要求所建物流中心必须满足下列条件:①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②到A、B两村的距离也相等.请你通过作图确定物流中心的位置.(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9.已知:如图,AE=AC,AD=AB,ED=CB,BC延长线分别交AD、ED于点G、F.(1)求证:△ADE≌△ABC.(2)如果∠CAD=10°,∠B=20°,∠EAB=130°,求∠EFG的度数.20.已知:如图,在△ABC中,∠C=90°,AE是△ABC的角平分线;ED平分∠AEB,交AB于点D;∠CAE=∠B.(1)求∠B的度数.(2)猜想:E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果AC=3cm,请直接写出AB的长度(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21.知识重现:“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理解应用:我们可以把4×4网格图形划分为两个全等图形.范例:如图1和图2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其中图3与图1视为同一种划分方法.请你再提供四种与上面不同的划分方法,分别在图4中画出来.22.已知:如图1,△ABC和△EDC都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上.(1)填空:∠AED= = 度.(2)求证:AD=BE.(3)如图将图1中的△EDC沿BC所在直线翻折(如图2所示),其它条件不变,(2)中结论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2.(3分)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5,11,6 B.8,8,16 C.10,5,4 D.6,9,143.(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50°B.50°或65°C.80°D.65°4.(3分)和点P(2,﹣5)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A.(﹣2,﹣5)B.(2,﹣5)C.(2,5)D.(﹣2,5)5.(3分)如图:Rt△ABC≌Rt△DEF,则∠D的度数为()A.30°B.45°C.60°D.90°6.(3分)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 的是()A.∠M=∠N B.AM∥CN C.AB=CD D.AM=CN7.(3分)如图所示,AB=AC,要说明△ADC≌△AEB,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A.∠B=∠C B.AD=AE C.∠ADC=∠AEB D.DC=BE8.(3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4 B.16 C.24 D.14或169.(3分)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10.(3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二、填空题(共30分)11.(3分)已知点(2,﹣3)与点(﹣2,y )关于y轴对称,那么y= .12.(3分)如图,PM=PN,∠BOC=30°,则∠AOB= .13.(3分)一个汽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则该车牌照号码.14.(3分)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度.15.(3分)已知点A(m﹣1,3)与点B(2,n+1)关于x轴对称,则m+n= .16.(3分)如图,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若使△AOP≌△BOP,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17.(3分)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过点D作EF∥BC交AB,AC于点E,F,若BE+CF=20,则EF= .18.(3分)小明沿30°的山坡从山脚步行到山顶,共走了400m,则山高为m.19.(3分)如下图,在△ABC中,AB=8,BC=6,A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AC 于点M、N.则△BCM的周长为.20.(3分)如图所示,点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出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P1P2=15,则△PMN的周长为.三、静心画一画.21.(8分)a,b分别代表铁路和公路,点M、N分别代表蔬菜和杂货批发市场.现要建中转站O点,使O点到铁路、公路距离相等,且到两市场距离相等.请用尺规画出O点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2.(12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B(3,1),C(﹣2,﹣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 1 B1C1(3)求△ABC各边的长.四、解答题(共40分)23.(8分)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CB=90°,CD⊥AB于点D,∠A=30°.求证:AB=4BD证明:∵△ABC中,∠ACB=90°,∠A=30°∴BC= AB∠B=又∵△BCD中,CD⊥AB∴∠BCD=∴BD= BC∴BD= AB即.24.(10分)如图,AB=AC,AD=AE,∠1=∠2,试说明△ABD与△ACE全等.25.(10分)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且DB=DC,求证:EB=FC.26.(12分)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1)求证:AB=DC;(2)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四)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5,11,6B .8,8,16C .10,5,4D .6,9,14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3、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可将其固定, 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条B. 6条C. 7条D. 8条 5.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6B. 18C.20D.16或20 6.用尺规作的平分线的方法如下: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于、,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则为的平分线.由作法得△OCD ≌△OCE 的根据是( )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7. 如图,已知MB=ND,∠MBA=∠NDC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 ≌△CDN 的是( ) A.∠M=∠N B. AM=CN C. AM ∥CN D.AC=BD8、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所示放置,已知,则的度数是 ( ) A.B. C.D.AOB ∠O OA OB D E D E DE 21C OC OC AOB ∠AE BC ∥AFD ∠45506075A OB第7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E 321GH F DCBA9.如图,三角形ABC 中,AD 平分∠BAC ,EG ⊥AD ,且分别交AB 、AD 、AC 及BC 的延长线于点E 、H 、F 、G ,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10.如图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AQ =PQ , PR ⊥AB 于R 点,PS ⊥AC 于S 点,PR =PS ,•则四个结论:①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②AS =AR ;③QP ∥AR ; ④△BRP ≌△QSP .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①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12、点M (a ,-5)与点N (-2,b )关于x 轴对称,则a +b = 。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试卷(9张)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一一、口算:(20题,每题0.5分,共10分)16÷4= 20÷5= 36÷9= 5 + 5 =7×8= 27÷9= 35+55= 86–35=48÷8= 54÷6= 7× 3= 5÷ 5=64+9= 17–9= 83–73= 42÷7=6×2= 32÷8= 21+3= 16÷2=二、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72÷(52–44) 7 × 8–15 5 + 9×6三、填空:(共34分)(其中第7小题占8分,其余每空占1分)1.24÷4=(),口诀:,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请在○里填上“+”、“–”、“×”或“÷”。
8○2=6 9○3=3 6○6=3635○7=5 6○4=10 18○2=93.请在□里填上适合的数:4×□=28 □×6=42 56÷□=749÷□=7 72÷□=9 5×□=204.有21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个5.的只数是的()倍。
6.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4×5 12÷2 8×1 72÷8 42÷6()> ()>()>()> ( )7.给“<、>、=”找家。
(每小题2分,共8分)32+9〇6×7 15-3〇12÷43+3〇3×3 7×9〇8×8四、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4分)(1)32÷8=4 读作32除以8等于4。
( )(2)拉抽屉是旋转现象。
()(3)小明有35元,我有5元,我的钱是小明的7倍。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数学试题(时间:11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第I卷第1页至第2页为选择题,30分;第II卷第3页至第8页为非选择题,70分;共100分.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装订线规定位置.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2cm,2cm,3cmB. 2cm,3cm,4cmC. 3cm,4cm,5cmD. 2cm,2cm,5cm3.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A B C D4.如图,图中x的值为().A.60 B.70 C.80 D.50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2倍,则多边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6.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它的周长是()A.13cm B.17cm或13cm C.17cm D.以上都不对=,将仪器上7.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 AD=,BC DC的A点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 ,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PRQ ∠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 ADC △≌△,这样就有QAE ∠=PAE ∠.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SSSB .ASAC .AASD .SAS8.如图,在△ABC 中,∠C =90°,∠B =30°,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接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 ②∠ADC =60°; 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若AD =2,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1; ⑤S △DAC :S △ABC =1:2.A .2B .3C .4D .59.如图,在△ABC 中,AB=AC ,∠BAC=90°,点P 是BC 中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EPF=90°.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PE ≌△CPF ;②AE=CF ;③△EA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2ABC AEPF S S ∆=四边形.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如图,△ABC 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P 是AC 边上一动点,由A 向C 运动(与A 、C 不重合),Q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与点P 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 延长线方向运动(点Q 不与点B 重合),过P 作PE ⊥AB 于E ,连接PQ交AB 于D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ED 的长为( )A. 1.5B.4C. 3D. 2(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已知点P(a-1,6)和点Q(3,b-1)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等于 .12.如图所示,一个角60°的三角形纸片,剪去这个60°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1+∠2= .13.某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75°,又继续航行7海里后,在B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60°,则此时轮船与小岛P的距离BP=________海里.14.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作射线AD,在线段AD及其延长线上分别取点E,F,连结CE,B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BDF≌△CDE,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不添加辅助线).15.如图,在ABC=,AD是BC边上的高,点E、F是AD的三等△中,AB AC分点,若ABC△的面积为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55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过程.∠=∠.16(6分)如图所示,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 A∠平分线DE,交BC于点E(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1)作BDC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判断直线DE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17(7分)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格点三角形(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的三角形)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 (﹣3,5),C (0,3).(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2)写出点B 1的坐标并求出△A 1B 1C 1的面积.18(7分).如图,已知:在△AFD 和△CEB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E=CF ,∠B=∠D ,AD ∥BC .求证:AD=BC .19(8分)如图,在△ABC 中, AD ⊥BC 于D ,AE 平分∠DAC ,∠BAC=80°,∠B=60°. 求∠AEC 的度数.20. (8分)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比它的内角和的41少9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4年九省联考模拟考试(新课标卷地区适用)数学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题卷共4页,四大题19小题,满分150分,作答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本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变量x和y满足关系y=-x+1,变量y与z正相关,则A.x与y负相关,x与z负相关B.x与y正相关,x与z正相关C.x与y正相关,x与z负相关D.x与y负相关,x与z正相关2、我们学过,复数z=a+bi(a,b∈R)的共扼复数=a-bi实际上,双曲线也有类似“共扼”这一定义: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叫做原双曲线的共扼双曲线。
则原双曲线的离心率与其共扼双曲线的离心率满足A.e+e’=1B.=1C.e2+(e’)2=1D.+=13、在2002年美国安然公司(在2000年名列世界财富500强第16位,拥有数千亿资产的巨头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电力、天然气及电讯服务提供商之一)宣布破产原因是持续多年的财务数据造假.但是据说这场造假丑闻的揭露并非源于常规的审计程序,而是由于公司公布的每股盈利数据与一个神秘的数学定理一-本福特定律严重偏离本福特定律指出,一个没有人为编造的自然生成的数据(为正实数中,首位非零的数字是1~9这九个事件并不是等可能的,而是大约遵循这样一个公式:随机变量是一个没有人为编造的首位非零数字,则P()=(k=1,2,...9)则根据本福特定律,在一个没有人为编造的数据中,首位非零数字是8的概率约是(参考数据:,)A.0.046B.0.051C.0.058D.0.0674、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数列的前10项和为A.65B.67C.61D.565、设P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上的动点,则平面PDB1与平面ADD1A1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的最小值为A.1B.C. D.6、已知A,B,C是单位圆上的三个动点,则的最小值是A.0B.1C.-1D.-7.在ABC中,,则(1-)(1-)(1-)=A.0B.1C. D.8.函数满足对任意构成三角形三边长的,,也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e, +∞)B.[1,+∞)C.[0,+∞)D.[-1,+∞)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复数z0=1-i和z,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A,若z满足|z-z0|=z0+,则其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轨迹是圆B.若z满足|z-z0|+|z0-|=3,则其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轨迹是椭圆C.若z满足|z-z0|-|z0-|=2,则其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轨迹是双曲线D.若z满足|z+z0+|=|z0-|,则其在复平面内对应点的轨迹是抛物线10.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B.<C.>D.<11.欧拉函数是初等数论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正整数n,欧拉函数表示小于或等于n且与n互质的正整数的数目。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用心 爱心 专心1AB ECD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数学试卷(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24-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16的平方根是 .2、如图,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图中所给条件,可得α= .3、若点A (n ,2)与点B (-3,m )关于x 轴对称,则n -m = .4、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看见某车牌的5位号码是 ,该号码实际是 .5、已知:=-+m ,m a a 则的平方根是与1523 .6、如图所示,矩形纸片ABCD ,AB=2,点E 在BC 上,且AE=EC ,若将纸片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C 上,则线段AC 的长为 . 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8、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9,那么第三条边上的中线长x 的范围为 . 9、已知=-+b a b ,a ,则小数部分是的整数部分是310 .10、已知∠AOB=45°,P 是∠AOB 内一点,且PO=4,M 、N 分别是OA 、OB 上的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1、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O 作DE∥BC ,若BD+EC=5,则DE 等于( )A .7B .6C .5D .4 12、在△ABC 和△A′B ′C ′中,①AB= A′B′ ②BC= B′C′ ③AC= A′C′ ④∠A= ∠A′ ⑤∠B=∠B ′,则下列条件不能保证△ABC ≌△A′B′C′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⑤C .①③⑤D .②④⑤13、央视“开心辞典”栏目有这么一道题,小兰从镜子中看到挂在她背后后墙上的四个时针如图所示,其中时间最接近四点钟的是( )14、点P (3-,2)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55°65°6 α65° 6第2题图 第6题图 第10题图· P M A OB ·ADBO E C 第11题图 第15题图HAEBC第16题图DA BCFE用心 爱心 专心2A .(3,2)B .(23--,)C .(3,2-)D .(2,3-)15、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CE 交于点H ,已知EH=EB=3,AE=4,则CH 的长是( )A .1B .2C .3D .416、如图,已知BC=6,AD 垂直平分BC 于点D ,且AD=4,E 、F 是AD 上的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24B .12C .6D .317、如图,已知∠1=∠2,AC=AD ,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 ②BC=ED ③∠C=∠D ④∠B=∠E,其中能使△ABC≌△A ED 的条件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18、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55-和 B .()3355----和 C .31255--和 D .()255---和19、如图,△ABE 和△ADC 是△ABC 分别沿AB 、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 )A .60° B.70° C.75° D.80° 20、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DE ⊥AB 于E ,有下列结论:①CD=ED ②AC+BE=A B ③∠BDE=∠BAC ④AD 平分∠CDE ⑤S △ABD ∶S △ACD =AB ∶AC,其中正确的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三、解答题(满分60分)21、(12分)①计算:()2242164272122232-+-⨯⎪⎭⎫⎝⎛---+-+-· A· B· C· D第17题图E BCA1 2第19题图AEDB C12 3α第20题图EBDCA用心 爱心 专心3②已知:32322y x ,x x y ---+-=求的平方根.22、(8分)如图,E 、F 是线段BD 上的两点,且DF=BE ,AE=CF ,AE ∥CF.求证:AD∥BC.23、(9分)如图,等边△ABC,∠1=∠2=∠3,求∠BEC 的度数.24、(9分)△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①作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并写出△A 1B 1C 1各顶点的坐标;②将△ABC 向右平移8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 2B 2C 2,并写出△A 2B 2C 2各顶点的坐标; ③观察△A 1B 1C 1与△A 2B 2C 2它们是否关于某直成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25、(10分)如图,在△ABC 中,D 为BC 的中点,DE ⊥BC 交∠B AC 的平分线AE 于E ,EF⊥AB 于F ,EG⊥AC 交AC 延长线于G. 求证:BF=CG. A D E FB C C B A E D F1 2 3 C GED AFB26、(12分)(1)如图①,已知C是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AC、BC为边长在AB的同侧作等边△A DC与等边△C BE,试猜想AE与DB的大小关系,并证明.(2)如图②,当等边△C BE绕点C旋转后,上述结论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EDA①DECA②用心爱心专心 4用心 爱心 专心5八年级期中试题数学答案1、432- 324- ±22、60°3、1-4、HB6985、496、 47、60°或120°8、81<<x9、312- 10、24 11—15、CCCAA 16—20、CBBDA 21、①434- ②()232223233=-⨯-=--==y x ,,y x ∴223±-的平方根为y x22、先证△AED ≌△CBF ,可得∠D=∠B ,故AD ∥BC 23、证△ABD ≌△BCE ≌△CAF ,得∠1=∠2=∠3,∴∠BEC=∠3+∠FA C=∠1+∠FAC=60°24、①如图,A 1(1,4) B 1(3,2) C 1(2,1)②如图,A 2(7,4) B 2(5,2) C 2(6,1) ③对称,如图25、连接BE 、CE ,证△BEF ≌△CEG ,可得BF=CG 26、(1)AE=DB ,证△ACE ≌△DCB ,可得AE=DB (2)成立,同法相同八年级期中试题数学答案1、432- 324- ±22、60°3、1-4、HB6985、496、47、60°或120°8、81<<x9、312- 10、24 11—15、CCCAA 16—20、CBBDA 21、①434- ②()232223233=-⨯-=--==y x ,,y x ∴223±-的平方根为y x22、先证△AED ≌△CBF ,可得∠D=∠B ,故AD ∥BCA 1 C 1 1B 2 A 2C 2用心 爱心 专心 623、证△ABD ≌△BCE ≌△CAF ,得∠1=∠2=∠3,∴∠BEC=∠3+∠FAC=∠1+∠FAC=60°24、①如图,A 1(1,4) B 1(3,2) C 1(2,1)②如图,A 2(7,4) B 2(5,2) C 2(6,1) ③对称,如图25、连接BE 、CE ,证△BEF ≌△CEG ,可得BF=CG 26、(1)AE=DB ,证△ACE ≌△DCB ,可得AE=DB (2)成立,同法相同A 1 C 1B 1B 2 A 2C 2。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期中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等边ABC 的顶点(1,1)A ,(3,1)B ,规定把等边ABC “先沿x 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这样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ABC 顶点C 的坐标为( )A .(2020,13)-+B .(2020,13)---C .(2019,13)-+D .(2019,13)--- 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ABC 的两边长为5,7,另一个等腰三角形ABC 的两边为23x -,35x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的值为( )A .5B .4C .4或5D .1033.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6,D 是AB 上的动点,过D 作DE ⊥AC 于点E ,过E 作EF ⊥BC 于点F ,过F 作FG ⊥AB 于点G .当G 与D 重合时,AD 的长是( )A .1B .2C .3D .4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它的顶角为( ) A .50° B .80° C .65°或80° D .50°或80°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x 轴的负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于A 点,B 点,分别以点A ,点B 为圆心,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P 点,若点P 的坐标为(m ,n),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m =2nB .2m =nC .m =nD .m =-n6.如图,在ABC 和△FED 中,AD FC =,AB FE =,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F ABC ED ≌△△的是( )A .BC ED =B .A F ∠=∠C .B E ∠=∠D .//AB EF 7.下列命题,真命题是( )A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如图,C 是∠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OC ≌△BOC 的是( )A .OA =OBB .AC =BC C .∠A =∠BD .∠1=∠2 9.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不能用它们搭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cm ,3cmB .2cm ,3cm ,4cmC .3cm ,4cm ,5cmD .5cm ,6cm ,7cm 10.正十边形每个外角等于( )A .36°B .72°C .108°D .150° 11.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的多边形是( ) A .六边形 B .五边形 C .四边形 D .三角形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x ay =,则x y =;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⑤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④⑤ D .②④⑤二、填空题13.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上一点,∠BAD =80°,AB =AD =DC ,则∠C =________14.如图,在射线OA ,OB 上分别截取11OA OB =,连接11A B ,在11B A ,1B B 上分别截取1212B A B B =,连接22A B ,……按此规律作下去,若11A B O α∠=,则1010A B O ∠=___________.15.如图,AC=BC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E=BD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16.如图所示,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点A 、F 、D 、E 在同一直线上.请添加一个条件,使BDE CDF ≌(不再添其他线段,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17.如图,AD 是ABC 中BAC ∠的平分线,DE AB ⊥交AB 于点E ,DF AC ⊥交AC 于点F .若28ABC S =,4DE =,8AB =,则AC =_________.18.如图所示,△ABC 中,∠BAC 、∠ABC 、∠ACB 的四等分线相交于D 、E 、F (其中∠CAD =3∠BAD ,∠ABE =3∠CBE ,∠BCF =3∠ACF ),且△DFE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DFE =60°、∠FDE =53°、∠FED =67°,则∠BAC 的度数为_________°.19.ABC 中,,AB AC 边上的高,CE BD 相交于点F ,,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若=125CGB ∠︒,则CFB ∠=______.20.一副直角,三角板有一个角的顶点如图所示重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①如图 1,若 AB ⊥AE ,则∠BFC=75°;②图 2 中 BD 过点C ,则有∠DAE+∠DCE=45°;③图 3中∠DAE+∠DFC 等于 135°;④保持重合的顶点不变,改变三角板BAD 的摆放位置,使得D 在边AC 上,则∠BAE=105°.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AB AC =.(1)尺规作图:作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结BE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6AB =,4BC =,求BEC ∆的周长.22.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1)请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B C ∆(其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应点,不写画法);(2)直接写出',','A B C 三点的坐标'A ( ),'B ( ),'C ( ), (3)求出'''A B C ∆的面积23.如图,Rt ABC 与Rt DEF △的顶点A ,F ,C ,D 共线,AB 与EF 交于点G ,BC 与DE 相交于点H ,90B E ∠=∠=︒,AF CD =,AB DE =.(1)求证:Rt ABC Rt DEF ≌;(2)若1GF =,求线段HC 的长.24.已知:如图,AOB ∠.求作: A O B '''∠,使A O B AOB '''∠=∠.作法:①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C ,D ;②画一条射线O A '',以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C ';③以点C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与②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 ;④过点D 画射线O B '',则A O B AOB '''∠=∠;A OB '''∠就是所求作的角.(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C D ''.由作法可知OC O C ''=,,,∴COD C O D '''≅.( )(填推理依据).∴A O B AOB '''∠=∠.∴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25.△ABC 中,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OD ⊥OB ,交边BC 于点D . (1)如图1,猜想∠AOC 与∠ODC 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2)如图2,作∠ABC 外角∠ABE 的平分线交CO 的延长线于点F .①求证:BF ∥OD ;②若∠F =35°,求∠BAC 的度数.26.如图①,ABC 中,BD 平分ABC ∠,且与ABC 的外角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 .(1)若75ABC ∠=︒,45ACB ∠=︒,求D ∠的度数;(2)若把A ∠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 ,如图②,猜想D ∠、M ∠、N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先求出点C 坐标,第一次变换,根据轴对称判断出点C 变换后在x 轴下方然后求出点C 纵坐标,再根据平移的距离求出点C 变换后的横坐标,最后写出第一次变换后点C 坐标,同理可以求出第二次变换后点C 坐标,以此类推可求出第n 次变化后点C 坐标.【详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3-1=2∴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1+3213=+2 ∴C(2,13+由题意可得:第1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1,31),即(1,13-,第2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231),即(0,13+第3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3,1),即(-1,1--第n 次变换后点C 的坐标变为(2-n ,1)(n 为奇数)或(2-n ,1+为偶数), ∴连续经过2021次变换后,等边ABC 的顶点C 的坐标为(-2019,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即翻折)和平移的特点求解点的坐标,在求解过程中找到规律是关键.2.B解析:B【分析】根据等腰ABC 的两边长为5,7,得到ABC 的三边长为5,7,7;或5,5,7;之后根据全等分2x-3=5,2x-3=7,3x-5=5,3x-5=7四种情况分类讨论,舍去不合题意的即可求解.【详解】解:∵等腰ABC 的两边长为5,7,∴ABC 的三边长为5,7,7;或5,5,7;由题意得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为23x -,35x -,且与等腰ABC 全等(1)当2x-3=5时,解得x=4,则3x-5=7,符合题意;(2)当2x-3=7时,解得x=5,则3x-5=10,不合题意;(3)当3x-5=5时,解得103x =,则2x-3=113,不合题意; (4)当3x-5=7时,解得x=4,则2x-3=5,符合题意;综上所述:x 的值为4.故答案为:B【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3.D解析:D【分析】设BD=x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60°,由垂直的定义得到∠BDF=∠DEA=∠EFC=90°,依次表示出BF 、CF 、CD 、AE 、AD ,然后根据AD+BD=AB 列方程即可求出x 的值.【详解】解:如图,设BD=x ,∵△ABC是等边三角形,∴∠A=∠B=∠C=60°,∵DE⊥AC于点E,EF⊥BC于点F,FG⊥AB,∴∠BDF=∠DEA=∠EFC=90°,∴∠BFD=∠ADE=∠CEF=30°,∴BF=2x,∴CF=6-2x,∴CE=2CF=12-4x,∴AE=6-CE=4x-6,∴AD=2AE=8x-12,∵AD+BD=AB,∴8x-12+x=6,∴x=2,∴AD=8x-12=16-12=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由50︒的角是顶角或底角,依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得出顶角的度数.【详解】当50︒的角为顶角时,它的顶角为50︒,︒-︒⨯=︒,当50︒的角为底角时,它的顶角为18050280∴它的顶角为50︒或80︒,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题意可知,点C 在∠AOB 的平分线上,∴m=-n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角平分线的作法及其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解析:C【分析】由AD FC =推出AC=FD ,根据已知AB FE =添加夹角相等或第三边相等即可判定.【详解】∵AD FC =,∴AC=FD ,∵AB FE =,∴当A F ∠=∠(//AB EF 也可得到)或BC ED =时,即可判定F ABC ED ≌△△, 故B E ∠=∠不能判定F ABC ED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添加一个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熟练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详解】解:A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本选项说法是真命题;B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C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但不一定全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D 、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是解题关键. 8.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AOC=∠BOC ,OC=OC ,然后即可判断各个选项中条件是否能判定△AOC ≌△BOC ,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已知可得,∠AOC=∠BOC,OC=OC,∴若添加条件OA=OB,则△AOC≌△BOC(SAS),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若添加条件AC=BC,则无法判断△AOC≌△BOC,故选项B符合题意;若添加条件∠A=∠B,则△AOC≌△BOC(AAS),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若添加条件∠1=∠2,则∠ACO=∠BCO,则△AOC≌△BOC(ASA),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9.A解析: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短边的和大于最长的边,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A、1+2=3,故以这三根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B、2+3>4,故以这三根木棒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3+4>5,故以这三根木棒可以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D、5+6>7,故以这三根木棒能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方法是看两个较小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10.A解析:A【分析】根据正十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每一个外角等于多边形的外角和除以边数,即可得解.【详解】︒÷=︒,3601036∴正五边形的每个外角等于36︒,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和、边数、外角度数之间的关系,熟记正多边形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分析】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为n 边形,由题意得(n-2)180°=360°,解得n=4,所以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多边形的外角和360°,熟知两个定理是解题关键. 12.A解析:A【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多边形的定义依次判断.【详解】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故①正确;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②正确;③若ax ay =,当0a =时,x 不一定等于y ,故③错误;④若A ,B ,C 三点共线且AB BC =,则B 为AC 中点,故④正确;⑤各角都相等且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故⑤错误.∴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理解能力,正确掌握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等式的性质、线段中点定义、正多边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25°【分析】先根据AB=A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 和∠ADB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 的大小【详解】解:∵AB=AD ∴∠B=∠ADB ∵∠BAD=80°∴∠B=∠ADB==50°解析:25°【分析】先根据AB=AD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 和∠ADB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C 的大小.【详解】解:∵AB=AD ,∴∠B=∠ADB ,∵∠BAD=80°,∴∠B=∠ADB =180802︒︒-=50°, ∵AD=DC ,∴∠C=∠ACD ,∴∠C=12∠ADB=25°, 故答案为: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4.【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用α表示出∠A2B2O 依此类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B1A2=B1B2∠A1B1O =α∴∠A2B2Oα同理∠A3B3O ∠A2B2Oα∠A4B4Oα∴∠AnBnOα 解析:512α.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用α表示出∠A 2B 2O ,依此类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B 1A 2=B 1B 2,∠A 1B 1O =α,∴∠A 2B 2O 12=α, 同理∠A 3B 3O 12=∠A 2B 2O 212=α, ∠A 4B 4O 312=α, ∴∠A n B n O 112n -=α, ∴∠A 10B 10O 95221αα==. 故答案为:512α.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图形的变化规律,依次求出相邻的两个角的差,得到分母成2的指数次幂变化,分子不变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5.∠A=∠B 或CD=CEAD=BE ∠AEC=∠BDC 等【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详解】解:因为AC=BC ∠C=∠C 所以添加∠A=∠B 或CD=CEAD=BE ∠AEC=∠BDC 可得△ADC 与△解析:∠A=∠B 或CD=CE 、AD=BE 、∠AEC=∠BDC 等【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详解】解:因为AC=BC ,∠C=∠C ,所以添加∠A=∠B 或CD=CE 、AD=BE 、∠AEC=∠BDC ,可得△ADC与△BEC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E,故答案为:∠A=∠B或CD=CE、AD=BE、∠AEC=∠BD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6.ED=FD(答案不唯一∠E=∠CFD或∠DBE=∠DCF)【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或AAS或ASA定理添加条件然后证明即可【详解】解:∵D是的中点∴BD=DC①若添加ED=FD在△BD解析:ED=FD(答案不唯一,∠E=∠CFD或∠DBE=∠DCF)【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或AAS或ASA定理添加条件,然后证明即可.【详解】解:∵D是BC的中点,∴BD=DC①若添加ED=FD在△BDE和△CDF中,BD CDBDE CDF ED FD=⎧⎪∠=∠⎨⎪=⎩,∴△BDE≌△CDF(SAS);②若添加∠E=∠CFD在△BDE和△CDF中,BDE CDFE CFDBD CD∠=∠⎧⎪∠=∠⎨⎪=⎩,∴△BDE≌△CDF(AAS);③若添加∠DBE=∠DCF在△BDE和△CDF中,BDE CDF BD CDDBE DCF ∠=∠⎧⎪=⎨⎪∠=∠⎩,∴△BDE≌△CDF(ASA);故答案为:ED=FD(答案不唯一,∠E=∠CFD或∠DBE=∠DCF).【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首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E=4然后由S△ABC=S△ABD+S△ACD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果【详解】解:∵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DF=DE=4又∵S△ABC解析:【分析】首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E=4,然后由S△ABC=S△ABD+S△ACD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结果.【详解】解:∵AD是∠BAC的平分线,DE⊥AB,DF⊥AC,∴DF=DE=4.又∵S△ABC=S△ABD+S△ACD,AB=8,∴12×8×4+12×AC×4=28,∴AC=6.故答案是: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线段的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要注意掌握应用.18.72【分析】由∠CAD=3∠BAD∠ABE=3∠CBE∠BCF=3∠ACF易得各角与∠ABC∠ACB∠BAC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AD解析:72【分析】由∠CAD=3∠BAD,∠ABE=3∠CBE,∠BCF=3∠ACF易得各角与∠ABC、∠ACB、∠BAC之间的关系,由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列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CAD=3∠BAD,∠ABE=3∠CBE,∠BCF=3∠ACF,∴∠CAD=34∠BAC,∠BAD=14∠BAC,∠ABE=34∠ABC,∠CBE=14∠ABC,∠BCF=34∠ACB,∠ACF=14∠ACB.∵∠DFE=60°、∠FDE=53°、∠FED=67°,∴1360 441353441367 44BAC ABCABC ACBACB BAC⎧∠+∠=⎪⎪⎪∠+∠=⎨⎪⎪∠+∠=⎪⎩,解得∠BAC=72°,∠ABC=56°,∠ACB=5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由外角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但在角的变化上稍显繁琐,一不注意就易失分,做形如此类题型时,牢牢把握等量关系是关键.19.1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GBC +∠GC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 +∠ACB 从而求出∠A 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得∠AEC=∠FDC=9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E解析:1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GBC +∠GCB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 +∠ACB ,从而求出∠A ,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可得∠AEC=∠FDC=90°,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E ,最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25CGB ∠︒∴∠GBC +∠GCB=180°-∠CGB=55°∵,ABC A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G ,∴∠ABC=2∠GBC ,∠ACB=2∠GCB∴∠ABC +∠ACB=2∠GBC +2∠GCB=2(∠GBC +∠GCB )=110°∴∠A=180°-(∠ABC +∠ACB )=70°∵,AB AC 边上的高,CE BD 相交于点F ,∴∠AEC=∠FDC=90°,∴∠ACE=180°-∠AEC -∠A=20°∴CFB ∠=∠FDC +∠ACE=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0.①②③④【分析】由可得:再结合:从而可求解于是可得可判断①;由可得:再利用:求解可判断②;由再利用角的和差可得:可判断③;由图4可得:可判断④【详解】解:如图1故①正确;如图2故②正确;如图3故③正解析:①②③④.【分析】由,AB AE ⊥可得:90BAC CAD DAE ∠+∠+∠=︒,再结合:2105BAC CAD DAE ∠+∠+∠=︒,从而可求解CAD ∠,于是可得BFC ∠,可判断①;由90ADB ,∠=︒可得:90DAC ACD ∠+∠=︒,再利用:180CAE E ACE ∠+∠+∠=︒, 45E ∠=°,求解DAE DCE ∠+∠,可判断②;由,DFC D DAF ∠=∠+∠再利用角的和差可得:135DFC DAE D CAE ∠+∠=∠+∠=︒,可判断③;由图4可得:105BAE BAC CAE ∠=∠+∠=︒,可判断④.【详解】解:如图1,,AB AE ⊥90BAC CAD DAE ∴∠+∠+∠=︒,60BAD BAC CAD ∠=∠+∠=︒,45CAE CAD DAE ∠=∠+∠=︒,2105BAC CAD DAE ∴∠+∠+∠=︒,15CAD ∴∠=︒,90ADB ∠=︒,901575BFC AFD ∴∠=∠=︒-︒=︒,故①正确; 如图2,90ADB ∠=︒,90DAC ACD ∴∠+∠=︒,180CAE E ACE ∠+∠+∠=︒, 45E ∠=°,90ACE ∠=︒, 180CAD DAE ACD DCE E ∴∠+∠+∠+∠+∠=︒,()()180180904545DAE DCE CAD ACD E ∴∠+∠=︒-∠+∠+∠=︒-︒+︒=︒, 故②正确;如图3,,DFC D DAF ∠=∠+∠9045135DFC DAE D DAF DAE D CAE ∴∠+∠=∠+∠+∠=∠+∠=︒+︒=︒,故③正确;如图4,6045BAD CAE ∠=︒∠=︒,,6045105BAE ∴∠=︒+︒=︒,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角的和差,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详解;(2)10.【分析】(1)分别以A 、B 两点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度为半径画弧,在AB 两边分别相交于两点,然后过这两点作直线即为AB 的垂直平分线;(2)由中垂线的性质得AE =BE ,根据△EBC 的周长=BE +CE +BC =AE +CE +BC =AC +BC ,进而可得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2)∵6AB =,∴6AC AB ==,∵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E=BE ,∴BEC ∆的周长=BC+CE+BE=BC+CE+AE=BC+AC=4+6=10.【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2.(1)所画图形见解析;(2)3,-3 ;-1,-3;0,4 ;(3)11【分析】(1)分别作出各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2)根据各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各点坐标即可;(3)作矩形DB EF ',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A B C S'''.【详解】解:(1)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A '(3,-3),B '(-1,-3),C '(0,4);(3)如图,作矩形DB EF ',则DB EF S S S S S ''''''''''=---△A B C △C DB △C FA △A EB 四边形1117417316411222=⨯-⨯⨯-⨯⨯-⨯⨯=, ∴11A B C S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见详解;(2)1【分析】(1)先证明AC=DF ,再根据HL 证明Rt ABC Rt DEF ≌;(2)先证明∠AFG=∠DCH ,从而证明∆AFG ≅∆DCH ,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1)∵AF CD =,∴AF+CF=CD+CF ,即AC=DF ,在Rt ABC 与Rt DEF △中,∵AC DF AB DE=⎧⎨=⎩, ∴Rt ABC ≅Rt DEF △(HL );(2)∵Rt ABC ≅Rt DEF △,∴∠A=∠D ,∠EFD=∠BCA ,∵∠AFG=180°-∠EFD ,∠DCH=180°-∠BCA ,∴∠AFG=∠DCH ,又∵AF CD =,∴∆AFG ≅∆DCH ,∴HC=GF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HL 和ASA 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4.(1)补全图形见解析;(2)OD O D ''=,CD C D ''=,SSS .【分析】(1)根据题意要求作图即可;(2)根据题意利用SSS 证明COD C O D '''≅即可.【详解】(1)作图:(2)连接C D '',∵OC O C ''=,OD O D ''= ,CD C D ''=,∴COD C O D '''≅(SSS ),∴A O B AOB '''∠=∠.∴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故答案为:OD O D ''=,CD C D ''=,SSS ..【点睛】此题考查作图能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确定对应相等的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5.(1)∠AOC =∠ODC ,理由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70°【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OAC +∠OCA =12(180°−∠ABC ),∠OBC =12∠ABC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AOC =90°+∠OBC ,∠ODC =90°+∠OBD ,于是得到结论; (2)①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BF =90°−∠DBO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ODB =90°−∠OBD ,于是得到结论;②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FBE =12(∠BAC +∠ACB ),∠FCB =12ACB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AOC =∠ODC ,理由:∵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 ,∴∠OAC+∠OCA =12(∠BAC+∠BCA )=12(180°﹣∠ABC ), ∵∠OBC =12∠ABC , ∴∠AOC =180°﹣(∠OAC+∠OCA )=90°+12∠ABC =90°+∠OBC , ∵OD ⊥OB ,∴∠BOD =90°,∴∠ODC =90°+∠OBD ,∴∠AOC =∠ODC ;(2)①∵BF 平分∠ABE ,∴∠EBF =12∠ABE =12(180°﹣∠ABC )=90°﹣∠DBO , ∵∠ODB =90°﹣∠OBD ,∴∠FBE =∠ODB ,∴BF ∥OD ;②∵BF 平分∠ABE ,∴∠FBE =12∠ABE =12(∠BAC+∠ACB ), ∵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 , ∴∠FCB =12∠ACB , ∵∠F =∠FBE ﹣∠BCF =12(∠BAC+∠ACB )﹣12∠ACB =12∠BAC , ∵∠F =35°,∴∠BAC =2∠F =7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30D ∠=︒;(2)()11802D M N ∠=∠+∠-︒,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定义,先求出∠D 、∠A 的等式,推出∠A=2∠D ,最后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CE A ABC ∠=∠+∠,ACD ECD A ABD DBE ∴∠+∠=∠+∠+∠,DCE D DBC ∠=∠+∠, 又∵BD 平分ABC ∠,CD 平分ACE ∠,ABD DBE ∴∠=∠,ACD ECD ∠=∠,()2A DCE DBC ∴∠=∠-∠,D DCE DBC ∠=∠-∠,2A D ∴∠=∠,75ABC ∠=︒,45ACB ∠=︒,60A ∴∠=︒,30D ∴∠=︒;(2)()11802D M N ∠=∠+∠-︒; 理由:延长BM 、CN 交于点A ,则180A BMN CNM ∠=∠+∠-︒,由(1)知,12D A ∠=∠, ()11802D M N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综合运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2∠D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分式》单元计算题大全新课标人教版(6)

⼋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分式》单元计算题⼤全新课标⼈教版(6)⼋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分式》单元计算题⼤全新课标⼈教版1. 计算:(1)11123x x x ++(2)3xy 2÷x y 262.2223189218a a a a a +-÷-+-+, 2221()2444x x xx x x x x+----+- 3. 计算题⑴22124a aa +-- ⑵22233mn mn n p p ÷ ?⑶112---x x x ⑷2222x y xy y x x x ??--÷-⑸ 121200523-??-+ ?⑹()()23323a b ab ----?(结果只含正整数指数幂)a cb ac ÷÷(4)42232)()()(abc ab c c b a ÷-?- (5)22233)()()3(x y x y y x y x a +-÷-?+5. 计算:x x x x -+--+11211 21211+++-+x x x xx x x x x x 13632+-+--)2122()41223(2+--÷-+-a a a aaa a a a a -?+--4)22( 6. 计算(1)3223322a b a c cd d a÷? ?-7. 计算:??+--- ++11111212x x x x x x 8. 22326123()()y y xy x x÷-.22234()()()x y y y x x ÷-, 9. 22222a b ab b a a ab a ?? -+÷+ ?-??10. 计算:()2222x 2xy+y x yxy+x xy x++÷-÷a a a 2122+-12.6532----x x x x x ; 211a a a +-+ 42()a a a a+-÷; 13. 计算:22()x y- 22)2(4yx y x -÷ 14. 计算(1)168422+--x x x x (2)mn nn m m m n n m -+-+--2 15. 计算:(1)232223(4)(2)x y z xy z -?- ;(2)9323496222-?+-÷-+-a a b a ba a .(3)2221()244x x x x x -+÷+--(4) 44()()xy xy x y x y x y x y -++--+16.化简:1441312-+-÷?--+x x x x x17. 22a b b a b a b a b a b --??÷ ?+-+??-18.2121()2a bca bc ---÷ 221()()x x x x ---÷- 30(0.25)(0.25)--+-332p mn p n n m ÷???? ??? ⑵2)22444(22-÷+-++--x xx x x x x (3)11141+-???? ??-+-a a a a a (4)()1632125.00 2+--?-?-π20. 计算:(1)222x y xy x y x y +--- (2)???? ??-÷??? ?-y x x y 1121. 22[()]33x y x yx y x x y x x +----÷+ 222212111a a a a a a a a --÷++++; 22.??-÷x y y x 346342;-y x x y x y x 22426438; 23. 化简:232224a a aa a a ??-÷ ?+--??. 24. 计算:(1)130)21()2()21(----÷- ;(2)329122---m m . 25.xy x xz xy x z y x y xy x z y x y x --+?--++÷---2222222222)(2)(; () yy y x xy xy -+?+-33212.27. 计算:)12()23()344(222222---÷++-?+--x x x x x x x x 28.215()()x xy x y x x x y x --+-÷- 42321()()x y x y y--÷29.(1+1m)÷22121m m m --+30. 计算⑴2332)2(2ab c d a cd b a ?÷-)((2)2228224a a a a a a +-??+÷ ?--??(3)44()()xy xy x y x y x y x y-++--+ (4)2233x y x y x y x x y x x ??+-??---÷ +? 31. 计算:()()()()()() c a a b b ca b b c b c c a c a a b ---++------32.222()111a aa a a ++÷++- 33.1)111(2-÷-+x x x34. 计算:(1))141)(141(+-+-+-a a a a a a (2) 1211111222+-+-÷??? ??---x x x x x 35. 计算:32)(y x y x --? 32232)()2(b a c ab ---÷)102.3()104(36- 2125)103()103(--?÷?36.624)373(+-÷+--a a a a 37. 计算下列各式:(1)22 33222)(b a ab ba b a b a ba -+--+÷(2)a a a a a a a a 444122)(22-+---+÷-38.计算(1)ab c 2cb a 22?(2)322542n m m n- (3)-÷x x y 27(4)-8xy xy 52÷ (5)39. 化简(1)2232129x y x y (2)222x x y xy -- (3)222221x x x --+ (4) 22 39m m m-- (5)()()2222x y z x y z --+-40. 计算: ()3322232n m n m --? 41.计算:33xx 1x 1+++ ⑵.计算:223x 1x 36x 6x x +-?-+ 42. 计算⑴5331111x x x x+---- ⑵22y xy x y y x -+- ⑶()432562b ab a ÷- (4)()113423-??--+--(5)(1a x -)÷22x a x -43. 计算:23011)31(64)3()1(4-+--?-+-π计算:y x yx28712÷ 44. 计算2222444(1)(4);282a a a a a a a --+÷-+--(2)0)1(213=-+--x x x x 45. 计算:(3)96312-++a a (4) 96-22; 46. 22211()961313a a a a a a -÷++++ 13(1)224a a a --÷-- 47.223252224x x x x x +??+÷ ?-+-??48. 计算:(1);(2)()2442444222-+-?-÷++-a a a a a a a(3)a b a ab ab a b a b a b a -+÷--?-2232 (4)2216168m m m -++÷428m m -+·2 2m m -+(5)(2b a )2÷(b a -)·(-34b a)3(6)a b ab a b a b ab a b 2222121121-+---÷---++49. 化简:221211241x x x x x x --+÷++-- 2121a a a a a -+?-÷50. 计算:(1)22424422x x xx x x x ??--+÷ ?-++-??(2) 121a a a a a --??÷- ,(3)()2111211x x x ??+÷-- ?--?(4)232224xx x x x x ??-÷ ?-+-??,51. 计算:(1)423223423b a d c cd ab ? (2)m m m m m --?-+-3249622 (3).(xy -x 2)÷xy y x - (4).24244422223-+-÷+-+-x x x x x x x x (5).12--x x ÷(x +1-13-x )(6).x x x x 3922+++969(8)x y y x y x y x y y x ----+-+2. (9).232323194322---+--+x x x x x 52. 计算:)2(121y x x yx y x x --++- 53.2243312()()22a a b a b b -÷- 2221644168282m m m m m m m ---÷++++,54. 计算:cd b a c ab 4522223-÷ 411244222--?+-+-a a a a a am m m 7149122-÷- 228241681622+-?+-÷++-a a a a a a a 55.计算3223322a b a c cd d a÷? ?-56. 计算:24424441622++++-÷++-m m m m m m m 57.11)1111(-÷--+a a a 58. 计算:(1) ()()322322y x z xy ---÷ (2) x yx y x xy x y x x -÷211111222+-+-÷??? ??---x x x x x 59. 化简下列各式1. 212312+-÷??? ??+-x x x2.2111a a a a -++-3. 22(1)b a a b a b-÷+-4.352242a a a a -??÷-- ?--??5.)2422(4222+---÷--x x x x x x6. (x 2+4x -4)÷ x 2-4 x 2+2x7. 1-aa a a a 21122+-÷- 8. 2211(1).a a a a--÷+ 9. 2112()x x xx x x +++÷+ 10. 6931x x x x --÷- ? ??11. 21(1)1xx x x x ??-÷+ ?--??12.39631122-+÷+---+x xx x x x x 13. 432112--÷??? ??--a a a 14. 1224422++÷--a a a a15.22444()2x x x x x x -+÷-- 16. ,1 11122--+÷-x xx x x 17. 260. 计算: aa --+242 61. 计算与化简:(1)222)2222(x x x x x x x --+-+- (2) 1- aa a a a 21122+-÷- 62. 2301()20.1252005|1|2---?++- ()3 22514-++-÷13-, 63. 2141326a a a -??+÷--64.(112-+a a +1)? a a a 122+-65. 计算与化简:(1)222x y y x ?;(2)22211444a a a a a --÷-+-;(3)22142a a a ---;(4)211a a a ---;(5)()()222142y x x y xy x y x +-÷-.66.计算43222??? ?-÷ - -x y x y y x 67. 计算 1、y x axyx y x y 2211-+- 3、1111-÷??--x x x 4、22224421y xy x y x y x y x ++-÷+-- 5、2 2221106532xyx y y x ÷? 6、m n n n m m m n n m -+-+--2 7、4412222+----+x x x x x x 8、x x x x x x x x 4)44122(22-÷+----+ 9.xx x x x x x x 4)44122(22-÷+----+ 10.2144122++÷++-a a a a a 68. 化简下列分式(1)232123ab b a - (2)232213n m nm - (3))1(9)1(322m ab m b a ---(4))(12)(2222x y xy y x y x -- (5)22112mm m -+- (6)222963a ab b aba +-- 69. 计算:(1)b a ab a b --- (2)324332??x y y x (3)()1302341200431-??--+- - (4)()()222234a a a a -÷-70. 211()(3)31a a a a +---- 71.计算:22121124x x x x ++?72. 计算:221.111x x x x x ??-÷ ?-+-?? 73. 计算(1) 22)2(4y x y x -÷ (2) 432221??--ab a b b a(3)2222255343m n p q mnp pq mn q ?÷ (4)??÷ - -a bc ab c c b a 223274. 计算:(1)(2x y )2·(2y x )3÷(-y x )4;(2)(2b a )2÷(b a -)·(-34b a)375. 计算:①3333x x x x -+-+-;②212211933a a a +--+-;③2111111x x x ++-+-. 76. 计算:(4a a -)÷2a a+.77.233()()()24b b b a a a -÷- 22136932x x x x x x +-÷-+-+ 78. 计算:①2114()22x x x x --?-+;②22214()244x x x x x x x x+---÷--+;③11x x x -?-;④211(1)(1)11x x x +---+;⑤342n m n m n m ÷-? (2)2324222263ab a c c d b b ??-??÷? ? ?-?80.??--+÷--252423x x x x 23111x x x x -??÷+- ?--??81. 计算:(1)1111-÷??? ?--x x x (2)4214121111xx x x ++++++- 82. 计算:11)121(2+-÷+-x x x 83.化简:(1-44822+++a a a )÷aa a 2442+-84. 计算:(1)222x y xy x y x y +--- (2)-÷ -y x x y 11 (3).)1(1aa a a -÷- (4). )(22ab b a a ab a -÷- 85.21(1)(2)x x x++÷+86. 计算:(1)44223x y c ??-(2) mn a a n m 4322? (3) 222 324835154b a n n b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初二第一期中模拟考试试卷数学
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81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一3)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2.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___。
3.如图1,∠ABC=∠EBD,AB=BE,要使△ABC≌△EBD,则需要补充的条件为__________。
(填一个即可)
4.点M(—2,1)关于x轴对称点是N,则直线MN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6°,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
6.如图2,△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5cm,△ABD的周长为l8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
7.5—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
8.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 ①140__________12; ②
31
5
__________0.5。
9.如图3,D是AB边上的中点,将沿过D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上F处,若∠B=50°,则∠BDF=__________度。
10.如图4,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3,△ABC的面积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有下列说法:
(1)无理数确实是开方开不尽的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4)无理数都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图5
2
.如图5,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同学小明明白只要带③去就行了,你明白其中的道理是( ) A .SAS
B .SSA
C .ASA
D .HL
3.如图6,已知MB=ND ,∠MBA=∠NDC ,下列不能判定△ABM ≌△CDN 的是( ) A .∠M=∠N
B .AB=CD
C .AM=CN
D .AM//CN
4.假如点P (a ,3)与点Q (—2,b )关于y 轴对称,那么a 、b 的值分别是( ) A .—2与3
B .2与—3
C .—2与—3
D .2与3
5.能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 A .整数
B .有理数
C .无理数
D .实数
6.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25的平方根是5 B .—22
的算术平方根是2 C .0.8的立方根是0.2
D .
65是36
25的一个平方根 7.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是(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 .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D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a 与2
)(a --相等
B .2
a 与2)(a -互为相反数 C .3a 与3a -是互为相反数
D .||a 与||a -互为相反数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5是0.5的一个平方根
B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
C .72
的平方根是7 D .负数有一个平方根
11.三角形内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
C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D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全等三角形一定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B .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对角平分线重合
C .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D .两个圆形的纸片随意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构成轴对称图形 13.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到等边三角形的是( )
A .有两个内角是60°的三角形
B .有两边相等且是轴对称的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60°且是轴对称的三角形
D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14.如图7,已知AC//BD ,OA=OC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D
B .∠A=∠B
C .OA=OB
D .AD=BC
15.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那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为( ) A .75°或l5° B .75° C .15° D .75°和30°
三、解答下列各题
1.运算:(每小题4分,共12分)
(1)154.053+-(精确到0.01) (2)求式子的x :81
252=x
(3)求式子的x :125)2(2
=+x
2.(4分)如图8,△ABC≌△ADE,∠B=40°,∠E=30°,∠BAE=80°,求∠BAC、∠DAC的度数。
3.(7分)已知:如图9,AB=CD,AD=BC.求证:∠A=∠C
4.(8分)如图10,B、C、E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差不多上正方形。
连接BG,DE。
观看猜想BG与DE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5.(5分)如图11,已知△ABC,点D,E分别在AB和BC上,请在AC上请作一个点P,使△DEP的周长最小。
(保留作图痕迹)
6.如图12,在△ABC中,AB=AC,点D、E、F分别在BC、AB、AC边上,且BE=CF,BD=CE。
(1)(4分)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2)(3分)当∠A=40°时,求∠DEF的度数;
(3)(2分)△DEF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什么缘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3 2.0、±l 3.BC=BD或∠A=∠E或∠C=∠D 4.x轴把MN垂直平分
5.62°、62°或56°、68° 6.28cm 7.2—5;5—2 8.<;> 9.80° 10.31.5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D D D D D C B A D B C A
三、解答下列各题
1.(1)解:原式≈1.732+2.236+0.154 (1分)
=3.968+0.154 (2分)
=4.122 (3分)
≈4.12 (4分)
2.解:△ABC≌△ADE
∴∠B=∠D=40°,∠E=∠C=30°, (1分) ∴∠BAC=180°—40°=30°=110° (2分) ∴∠BAE=80°,∠BAC=∠DAE=110° ∴∠BAD=110°—80°=30°
(3分)
∴∠DAC=∠BAC+∠BAD=110°+30°=l40° 3.证明:在△ABC 和△CDB 中
⎪⎩
⎪
⎨⎧===DB BD )(5 BC AD CD AB 分 ∴△ABC ≌△CDB (SSS ) (6分) ∴∠A=∠C (7分)
4.证明: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CEFG 差不多上正方形,
∴BC=CD ,∠BCG=∠DCE=90°, (6分) ∴△BCG ≌△DCE (SAS )
(7分)
∴BG=DE
(8分)
5.(5分)
6.(1)证明:AB=AC
∴∠B=∠C
(1分)
在△DBE 和△ECF 中
⎪⎩
⎪
⎨⎧=∠=∠=EC BD C B CF
BE ∴△DBE ≌△ECF (SAS ) (2分) ∴DE=EF
(3分)
∴DEF 是等腰三角形。
(2)∠A=40°,∠B=∠C ∴∠B=∠C=70°
∴∠BDE+∠DEB=110°(5分)
△DBE≌△ECF
∴∠FEC=∠BDE,(6分)
∠FEC+∠DEB=110°
∴∠FEC+∠DEB=90°
∴∠DEF=70°
∴∠BDE+∠DEB=90°
∴∠B=∠C=90°(7分)
(3)假设△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DEF=90°(8分)∴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相矛盾,
∴△DEF不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