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恐惧”辨

合集下载

社会道德观念辩论辩题

社会道德观念辩论辩题

社会道德观念辩论辩题正方,社会道德观念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社会道德观念可以促进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自律,从而减少犯罪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例如,美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曾说过,“道德规范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没有它,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这表明了道德规范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另外,社会道德观念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助合作。

比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观点,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这种道德观念可以帮助社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反方,然而,社会道德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道德观念是因文化、宗教、历史等因素而异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可能存在差异,难以统一。

比如,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而东方社会则更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

因此,强行推行某种道德观念可能会引发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

另外,道德观念的传播和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和干扰,道德观念的传承和弘扬面临一定的挑战。

正方,尽管社会道德观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其重要性。

相反,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促进社会道德观念的发展和传播。

首先,教育是培养和传承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其次,媒体和网络平台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传播正能量和正面价值观,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最后,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对道德观念的引导和规范,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促进社会道德观念的发展。

反方,然而,即使我们认识到了社会道德观念的重要性,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和挑战。

在推行道德观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多元文化,尊重个体差异,不能一刀切地强加某种道德标准。

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道德观念的过度宣扬和强制,避免走向道德教条主义和道德绑架。

只有在充分尊重个体选择和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道德观念体系。

“道德恐惧”辨

“道德恐惧”辨

“道德恐惧”辨【摘要】道德恐惧是指在道德冲突情境下,个体由于担心做出不道德的行为而产生的恐惧感受。

道德恐惧在个体的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促使个体遵守道德准则,维护社会秩序。

道德恐惧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内部道德标准的冲突和外部社会压力的影响。

克服道德恐惧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提高道德自主性。

道德恐惧与个体的道德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促进个体的道德成长。

在未来,对道德恐惧的研究应关注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领域,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和管理个体的道德恐惧情绪。

道德恐惧是道德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道德恐惧、重要性、定义、产生原因、影响、克服、道德发展、结论、应用领域、研究方向、未来、关系、引言、正文1. 引言1.1 什么是道德恐惧道德恐惧是一种通过内在的伦理标准和道德观念来引导行为的心理现象。

当个体违背或违反自身或社会对道德规范的期望时,便会产生道德恐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道德恐惧是一种内心的警示机制,帮助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或违背社会伦理。

在道德恐惧的引导下,个体会更加谨慎和理性地思考自己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道德恐惧并不单单是由外部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约束所构成,更主要的是个体内心深处对于善恶的认知和评价。

道德恐惧的产生源于个体内心的道德标准和理念,以及对于行为后果的担忧和责任感。

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与道德准则相悖,便会产生内心的焦虑和矛盾情绪,这就是道德恐惧的内在机制。

通过建立健康的道德观念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道德恐惧,实现自我成长和社会和谐。

1.2 为什么道德恐惧如此重要道德恐惧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遵守道德准则和规范。

道德恐惧如此重要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道德恐惧可以有效地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避免做出违背道德的选择。

在社会交往中,道德准则是保持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道德恐惧可以激励我们遵守这些准则,从而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正方,社会道德应该是相对的。

首先,社会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变化的,因此社会道德应该是相对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在过去,同性恋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同性恋,并认为他们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其次,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也会对社会道德产生影响,导致社会道德的相对性。

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裸体是被接受的,而在一些东方国家,裸体则被视为不雅观。

这说明社会道德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下是不同的,因此应该是相对的。

此外,伦理学家康德曾说过,“行为的道德性不在于行为的结果,而在于行为的动机。

”这说明道德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图。

因此,社会道德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反方,社会道德应该是绝对的。

首先,社会道德的绝对性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

如果社会道德是相对的,那么人们就无法建立起共同的道德标准和规范,这将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比如,如果没有绝对的道德规范,那么人们就无法达成共识,无法建立起社会秩序和法律体系。

其次,社会道德的绝对性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约束和规范。

如果社会道德是相对的,那么就无法建立起持久的文明,这将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严重的阻碍。

此外,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道德并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习惯。

”这说明道德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而不是随意变化的。

因此,社会道德应该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综上所述,社会道德是一个复杂而且深刻的话题,无论是相对性还是绝对性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

但从社会秩序和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道德应该是绝对的,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职业道德辩论辩题

职业道德辩论辩题

职业道德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职业道德在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道德是必须被严格遵守的。

首先,职业道德可以建立信任和可靠性。

当人们知道一个职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时,他们会更加信任和依赖该职业人员。

例如,医生是一个需要高度职业道德的职业,当患者知道医生具备专业知识和道德操守时,他们会更加放心地接受医生的治疗。

此外,职业道德还可以保护公众利益。

当职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时,他们会优先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

例如,律师在代表客户时必须遵守职业道德,以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司法系统。

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许多名人和经典案例的支持。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品德是一种习惯。

”这意味着职业道德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培养而形成的,它应该成为每个职业人员的习惯和自觉遵守的准则。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企业家华特·迪士尼,他曾说过,“努力工作,诚实守信,是成功的基石。

”这表明了职业道德对于个人和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是必须被遵守的,因为它能够建立信任和可靠性,保护公众利益,并且得到了名人和经典案例的支持。

反方辩手观点:职业道德并非是绝对必须遵守的,因为职业道德准则可能会对个人自由和创新造成限制。

首先,职业道德可能会限制个人的自由表达和行为。

某些职业道德准则可能会禁止职业人员在特定话题上表达个人观点,这可能会限制言论自由。

例如,新闻记者可能会受到职业道德准则的限制,无法报道某些敏感话题。

此外,职业道德准则可能会限制创新和变革。

某些行业的道德准则可能过于保守,阻碍了新技术和创新的发展。

例如,医疗行业的道德准则可能会限制新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从而延缓医学的进步。

此外,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受到一些名人和经典案例的质疑。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不要让学校教育毁掉你的教育。

”这句话暗示了职业道德准则可能会限制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另一个例子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他曾违反了一些商业道德准则,但他的创新和颠覆性思维使得他成为了成功的企业家。

辩论辩题的道德伦理

辩论辩题的道德伦理

辩论辩题的道德伦理正方辩手:道德伦理对于这一辩题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从康德的“绝对的道德规则”出发,即我们应该以人类尊严为中心,而不是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对动物的虐待是否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

伦理学家彼得·辛格也提出了“利益平等”的概念,即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受到影响的个体,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虐待动物是违反道德伦理的行为。

其次,我们可以从实际案例来看。

比如,2017年爱尔兰一家兔肉加工厂被曝光虐待兔子的视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愤怒和谴责。

这表明人们对虐待动物的行为是极为不满的,这也反映了道德伦理对于这一辩题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还可以引用伟人的名言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我关心的是不问我们是否有权利对待动物,而问我们是否有权利这样对待他们。

”这句话表达了对动物权益的关注,也呼吁我们应该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反方辩手:虽然道德伦理对于这一辩题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情况和人类利益。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差异。

人类是拥有理性和道德意识的生物,而动物则是没有这些能力的生物。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对待动物的道德标准和对待人类的道德标准等同起来。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人类的利益,我们可能需要对动物进行一定的控制和利用,这并不违反道德伦理。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比如,许多农场主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能需要对动物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

如果我们过分强调道德伦理,可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最后,我们也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例如,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经说过,“只有人类才有能力去创造道德规范,而动物是没有这种能力的。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动物和人类之间差异的认识,也呼吁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对待动物的道德伦理。

你会怀疑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吗?

你会怀疑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吗?

你会怀疑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吗?一、道德判断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但有时候我们会怀疑自己的道德判断是否正确。

这种怀疑可能源于我们对困难情况下的决策是否得当,或者是我们与他人的观点不同所致。

- 当我们面临困难选择时,可能会出现道德困境,这时候我们需要权衡利弊,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有时候我们的决策可能会影响他人的利益,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思考我们的道德判断是否符合道德伦理的标准。

- 与他人的观点不同也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道德判断。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多元化,各种观点并存。

当我们的观点与他人相左时,我们可能会开始反思自己的道德标准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调整。

二、怀疑自己的道德判断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种怀疑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审视自己的道德准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 怀疑自己的道德判断可以促使我们更加谨慎地对待各种选择。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可能存在缺陷时,我们会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避免因为主观判断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 怀疑自己的道德判断也可以促使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道德标准可能有偏差时,我们会更愿意接受不同观点的挑战,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丰富自己的道德认知。

三、如何处理对自己道德判断的怀疑?- 面对怀疑,首先要冷静分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怀疑。

是因为困难选择还是他人观点不同?分析背后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

- 在怀疑中寻求他人的意见。

如果自己的道德判断遇到困境,不妨向身边有经验的人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或许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不断学习和反思。

道德判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

在怀疑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伦理学和道德哲学,加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

四、结语在人类社会中,道德判断是我们做出各种选择的指导原则。

怀疑自己的道德判断并不是一种软弱,而是一种智慧。

通过怀疑和反思,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准则,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正方辩手:社会道德辩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因为社会道德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首先,社会道德的提升可以带来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

例如,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遵守道德规范,那么社会中的矛盾和纷争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同时,社会道德的提升也可以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率。

一个道德水平高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就会更加频繁和深入,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社会道德的提升也可以带来更加公正的社会秩序。

只有在一个道德水平高的社会中,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正义。

因此,社会道德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名人名句,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说明了道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只有遵循道德,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反方辩手:社会道德辩题固然重要,但是道德并不是可以一概而论的。

首先,道德标准因文化、地域、时代而异,不同的人对于道德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求整个社会都遵循同一标准的道德是不现实的。

其次,道德并不是可以强制执行的。

即便是制定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也无法完全保证每个人都会遵守。

人性的自私和自利本性使得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会违背道德。

因此,要求整个社会都遵循道德是不现实的。

经典案例,历史上有许多例子都表明,即便是有严格的道德规范,也无法完全杜绝人们的违背行为。

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虽然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人违反礼仪规范的情况。

这就说明了道德并不是可以强制执行的。

综上所述,社会道德辩题固然重要,但是要求整个社会都遵循同一标准的道德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道德问题。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

社会道德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社会道德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社会道德是指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它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将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来阐述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道德对个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认可的基础。

当个体遵循社会道德准则时,他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例如,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一个人应该用道德的标准来判断他的行为,而不是用法律的标准。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在个体行为中的重要性。

此外,道德行为还有助于个体的内心成长和自我完善。

康德则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该是基于道德的义务,而不是出于自私的动机。

”这表明道德行为可以培养个体的良好品格和道德意识。

其次,社会道德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

道德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当每个人都遵循道德准则时,社会将更加和谐和平稳。

例如,尼采曾说,“道德是社会的基石。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此外,社会道德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个体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时,他们会更加注重公共利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反方观点,社会道德的重要性被过分夸大。

虽然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和社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其重要性被过分夸大。

我将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来阐述反方观点。

首先,个体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道德来获得认可和支持。

个体的行为和品质不仅仅由道德准则来决定,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能力、才华和成就等。

爱因斯坦曾说,“道德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教条性,而在于它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这句话表明,道德并非个体获得认可的唯一标准。

其次,社会道德并非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唯一因素。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科技进步等。

马克思曾说,“道德是社会的产物。

”这句话强调了道德是受到社会条件和环境影响的。

因此,单纯依靠社会道德来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是片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的恐惧 。 亚 里 士多 德认 为 , 选 择 必定 出于 意愿 和 预 先
考虑 ; 明 智 作 为 实 践理 性 之 德 性 , 使 人 在 具 体 环
境 里善 思对 自己总体 上 是善 的事 情 。…透 析见 义
本刊网址・ 在线杂志 : w w w . j h h . n e t . c n
“ 道 德恐 惧 ” 在 伦理 学 界 似乎 尚未有 人 探讨 。
“ 道 德恐 惧 ” 概念 , 实 指道 德 主体 因基 于各种 可 能 的压 力 、 风险或威胁 , 尤 其 担 心 自身 或 者 家 人 遭 受重大伤害 , 胆小怯懦 . 失 去 道 德 勇 气 和 道 义 良
知, 逃避、 放 弃本 应承 担 的道 德 责任 。必须 强调 的
由上辨 析 可见 ,道 德 恐惧 具 有 自身特 殊 性 ,
不 同于一 般 的心理恐 惧 。
{基 金 项 目 : 国家 社 科 基 金 研 究 项 目 ( 1 2 A Z X 0 1 0 ) ; 江 苏省 教育 厅 2 0 1 3年 度 高 校 科 研 创 新 计 划 项 目( C X L X1 3 . 3 2 1 ) ; 江 苏 省 社 科 研 究 ( 青年精品) 课题( 1 3 S QB 一 0 4 7 )
“ 道德恐惧 ” 辨木
周 维 功
( 南京 师 范 大 学公 共 管理 学院 哲 学 系, 南京 2 1 0 0 4 6 )
摘要: 当下知善不行、 见 义 不 为 等 道 德 现 象 主 要 由于 道 德 主 体 的“ 道德恐惧” 。从 道 德 心 理 学 和 道 德 哲学 维度 尝试 提 出 “ 道 德恐 惧 ” 概念, 辨 析道 德 恐 惧 与 心 理 恐 惧 、 道 德 敬 畏 的关 联 和 殊 异 , 反 思 道 德 恐 惧 的 当代 伦 理 学 启 示 : 道 德 恐 惧 尤 其 在 中 国具 有 深厚 文化 基 因 和存 在根 源 , 弘 扬 道 德 主 体 性 精 神 和 完 善 正
作者简介 : 周维功 ( 1 9 6 9 一) , 安徽淮北人 , 副教授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哲 学 系 博 士生 , 主要研究方 向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伦
理学 。
1 o 4
“ 道德恐惧” 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首先 . 在构成要素上 , 道 德 恐 惧 至少 具 备 两 个 心理 特征 : 其一 , 知行 不一 ; 其二 , 意 志软 弱 。这 里 的“ 知行不一” 、 “ 意志软弱” 不 是 在 个体 性 格 特 征 意 义 上而 是 在道 德 意 志力 、 道 德 勇气 意义 上 而 言 的. 它 意 味着 道 德 主体 虽 有 明确 的 善恶 是 非 意 识、 基 本 的 价值 立 场 , 知 道如 何 具体 行 为 , 但 是 意 志力薄弱 . 胆小怕事 , 虽 想选 择 善但 又 缺少 道 德 勇气 , 不敢行善 , 不 能 坚定 地 秉 持 基本 价值 立 场 和道德原则 。 最终抛弃道德责任 . 蜕 变 为 现 实 的 不 作 为 。所 以 , 道 德恐 惧 是一 种 特 殊 的无 立 场 的 道 德立 场 。杨 国荣 指 出 , 从知 行关 系看 , 意 志软 弱 主要 表 现为 “ 知其 当行 却 未行 ” 或“ 知其 当止 而 未 止” ; 从 理 性 与 意欲 的关 系看 , 意 志 软弱 则 更 多地 关 乎 理 性 与 意 欲 等 之 间 的张 力 :在 形 而 上 的层 面。 它 则 以现 实 境 域 中可 能性 及偶 然 性 的存在 为
张 焦 虑所 形成 的性格 意 志懦 弱 等均 可 导致 “ 道 德
度 尝试 提 出 “ 道德 恐惧 ” 概念 , 辨 析 比较 其 与 心理
恐惧 、 道 德 敬 畏 的关 联 和 殊 异 , 反 思 这一 道 德 恐 惧 的 当代 伦 理 学 启 示 , 以 回应 知 善 不行 、 见 义 不 为等 现实道 德 困惑 。
不 为等 事件 , 其 中一个 最 突 出的直 接 问题 就 是 救
助者 无不顾 虑一 旦 自己费心救 人 、 做 了好 事 , 能 否
得 到 回报暂且 不论 . 反而极 可 能被骗 上 当 、 诬 陷讹
诈。 由此可见 , “ 见义 不为 ” 首先直接 缘于 道德主 体 基于安 全 自保 的恐惧 心理 .道 德主体 产生道 德恐 惧 并 非仅 仅 出于 自私 , 而是 出 于避 害 自保 。 特 别 是 担 心本 身 或 亲人受 到 重 大伤 害或 灭 顶 之灾 , 在 特 定 情 境 之 下 并 还 可 能基 于经 济恐 惧 、精 神 恐 惧、 社 会恐 惧 等 多种 恐惧 共存 时的 一个 综 合性 理 智 权 衡 与忌 虑 , 在无 奈之 下 选择 置 身度 外 从 而 表 现 出一种 “ 理 性算 计 ” 的恐惧 。一般 说来 , 对未 知 不确定性风险的恐惧 , 对 可 能 后 果 的恐惧 , 对 人 际 交 往 的恐 惧 , 对 正 义 缺 失 的恐 惧 , 以及 长 期 紧
义 机 制是 祛 除 道 德 恐 惧 的 有 效路 径 , 可 以 回应 知善 不 行 、 见 义 不 为 等 现 实 道德 困惑 。
关键词 : 道德 恐 惧 ; 心 理恐 惧 ; 道 德敬 畏 ; 知 善 不行 ; 见 义 不 为
中 图分 类 号 : B 8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是, 笔者定义的“ 道 德恐 惧 ” , 既 不 同于 一 般 心 理
恐惧 。 又 区别 于传 统 意 义上 的道 德 敬 畏 : 既 不 是
泛 指人 对 道德 的恐惧 , 也 不 是 指 由道 德所 引发 的
恐惧” 。这可 谓是道 德恐 惧产 生 的心理要 素 。
道德 恐惧 与心 理恐 惧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6 2 X( 2 0 1 5 ) 0 5 一 叭0 4 — 0 0 5
苏 格拉 底 说无 人 有意 作 恶 ,美 德 即知识 , 意 为 知善 之 人必 能 行善 , 作 恶 之人 必 因无 知 。当下 中国知 善 不行 、见义 不 为等 道德 现 象 日益 凸显 , 见义 不 为 者往 往并 非 无 知却 常 “ 无人 有 意 为善 ” 。 这究 竟何 故 ?本文 拟从 道德 心理学 和道 德哲 学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