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零件的摆放
第7章零件的修改solidworks

1-4
7.1.4 剖面属性
通过【剖面属性】命令来获取所选模型面的面积、表面重心 和惯性矩等参数。欲使用【剖面属性】命令,单击【评 估】标签下【剖面属性】按钮(或者单击菜单栏下【工 具】/【截面属性…】命令),弹出“截面属性”对话框 。为“所选项目”选择框选择欲计算的模型面后,单击 【重算】按钮。
1-5
1-22
1-21
7.6 小结
本章介绍了零件在建模过程中的一些使用技巧,如查看尺寸 、质量、应用材料等,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如何更好 地、更方便地修改零件。可以通过SolidWorks的“回退 ”功能,来查看已有零件的建模过程,通常使用“回退 ”功能配合来修改零件。最后介绍了零件配置的知识, SolidWorks是一个人性化、灵活的三维建模软件,零件 的配置可以通过手动配置或者系列零件设计表来添加, 操作的步骤也不是固定的,二者也可以混合使用。编辑 零件是非常灵活的,需要通过多练习来积累经验。
1-9
7.2.3 编辑草图
在SolidWorks里可以通过修改特征草图的尺寸等参数来修改模型 。欲编辑特征草图,可以通过下列操作之一来进行:
在零件“特征设计树”里单击欲编辑的草图,弹出快捷命令菜单 ,单击【编辑草图】按钮。
在零件“特征设计树”里单击欲编辑的草图所应用到的特征,弹 出快捷命令菜单,单击【编辑草图】按钮。1Βιβλιοθήκη 107.2.4 编辑草图平面
机械制图 项目7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的识读和标注

上偏差
+ 0
-
公差带
+0.008 -0.008
下偏差
+0.024
+0.008 0
-0.006 -0.022
50 公称尺寸 φ50
例: 50±0.008
+0.024
50 +0.008
-0.006
50 -0.022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公差的大小及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极限与配合
2.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⑴ 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被推荐优先选用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OX为基准线
Y X
o
L
Ra数值越小,表面越平滑,加工成本也越高。 常用的Ra值为:25、12.5、 6.3、3.2、 1.6、 0.8、0.4、0.2等,单位是μm(微米)。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4.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尽可能标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 图上。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上, 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表面。
Ra Rz
一、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3.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含义 基本图形符号
扩展图形符号
有补充要求注 写的符号
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链条、齿轮等七个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

链条、齿轮等七个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一、链条一、链条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二、工艺流程说明a.带钢首先经冲床、压床冲压称成要的形状与尺寸经六角滚筒去除毛刺,然后热处理,之后用机油进行淬火,在经碱+水+工业砂对其表面粘附的油污进行清洗后备用。
b.套筒、滚子料经卷管处理,然后通过六角滚筒去除毛刺,在京哈热处理之后用水淬火,然后对其表面的油污进行去除。
c.轴料钢首先经轴销机处理制成需要的形状与尺寸,然后通过六角滚筒去除毛刺,再经热处理后用水淬火,然后对其表面的油污进行去除。
d.最后将个零件进行回火,最后装配成型。
经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
三、工艺1、热处理:在热处理设备中,在高温下采用各种辅助介质,改善零件的组织结构,提高各种物品性能。
2、渗碳:将零件置在热处理设备中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再通入含碳介质,将碳渗入零件表面,以提高链条硬度和耐磨性能。
3、淬火:零件在热处理设备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时间,然后按照要求在不同的介质中冷却,从而提高零件硬度。
4、回火:经过淬火后的零件在热处理设备中以一定的温度进行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
零件经过回火可以降低淬火硬度,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韧性。
5、发黑:采用高分子有机聚合原理,利用热处理工艺过程中回火余热成膜发黑。
发黑后工件带有光泽,耐腐蚀,防锈性能强;降低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
6、发蓝:把零件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后,经过化学水溶液冷却,皂化,使零件表面颜色呈现蓝色。
经过发蓝处理的链条外观美观,还有防锈的作用。
不足之处就是这些化学水溶液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7、磷化:将零件浸置在一定温度的磷化液内,使零件表面形成磷化层,可使零件表面颜色呈现黑色或灰色,提高链条美观的同时达到防腐的目的。
这些磷化液可循环利用,对环境污染较轻。
8、镀镍:采用电镀或化学镀镍的方法,在零件表面形成镀镍层,镀镍层既可以美观链条,又可以防腐。
镀镍链条一般用在露天场合。
9、镀锌:采用电镀或化学镀锌的方法,在零件表面形成镀锌层,镀锌层既可以美观链条,又可以防腐。
无砟轨道扣件(WJ-7、WJ-8)组装及铺设

50/82
错列式SFC型扣件系统
铺设顺序及要求
1、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运送到现场的轨枕/轨道板上预组装的错列式SFC 扣件,确保扣件系统没有出现零部件丢失或破损现象。 2)钢轨轨底应该清理干净,不带有任何泥污等杂物。
51/82
错列式SFC型扣件系统
铺设顺序及要求
2、安装顺序 1)铺设钢轨。将钢轨放置在预组装后的承轨槽中。
21/82
2.2 WJ-8型扣件系统
22/82
结构特征1
铁垫板上设挡肩,挡肩与钢轨之间设有绝缘块。
23/82
结构特征2
通过螺旋道钉与轨枕/轨道板中预埋的套管配合紧固弹条。
24/82
结构特征3
铁垫板与混凝土挡肩间设置轨距挡板,通过更换轨距挡板实 现钢轨左右位置的调整。
25/82
结构特征4
可垫入调高垫板实现钢轨高低调整。
第三章 无 砟 轨 道
第一节 无砟轨道结构及国内外使用情况 第二节 无砟轨道扣件 第三节 无砟轨道过渡段 第四节 无砟轨道的施工
第二节 无砟轨道的扣件
无砟轨道多用于无缝线路
要求扣件有足够的扣压力
无砟轨道基础刚度大
要求扣件具有一定的弹性
不能进行起道拨道
要求扣件能调整高低、水平、方向
2/82
第二节 无砟轨道的扣件
直列式SFC型扣件的预组 装,非常容易在轨枕/轨 道板厂实现机械化。完成 预组装后的直列式SFC型 扣件系统各部件均被牢固 地安装在轨枕/轨道板上。
62/82
直列式SFC型扣件系统
铺设顺序及要求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运送到现场的轨枕/轨道板上预组装的直列式
SFC型扣件,确保扣件系统没有出现零部件丢失或破损 现象。
机械制图第7章 轴套类零件的表达与识读演示文稿

断面图
断面图
1.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平面将零件的某处剖开,仅画出 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轴上键槽、小孔等结构形状用断面图表达, 形状清楚,图形简洁,并且便于标注尺寸。
断面图
2. 断面图的种类 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两种。
7.2.2 局部放大图和与轴套类零件有关的简化画法
1.局部放大图 用大于原图形所用的比例绘制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零件的细小结构在 视图中表达不清,或不便于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时,可采用局部放大图表达。局 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图或断面图。 局部放大图应尽量画在被放大部分的附近。 当同一零件有一处被放大时,应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标注所采用的比例。 如果同一零件有几处被放大时,必须用罗马数字依次标明被放大的部位,并 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标注出相应的罗马数字和所采用的比例。
第7章 轴套类零件
7.1 轴套类零件的结构分析 7.2 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法 7.3 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 求的标注 7.4轴套类零件图读图实例
知识目标
◎了解轴套类零件工艺结构的作用。 ◎掌握轴套类零件常见的表达方法。 ◎掌握轴套类零件的尺寸及技术要求的标注 方法。
技能目标
◎能识读常见轴套类零件图。
断面图的标注
区别
按 投 影 关 系 配 置
不必绘制箭头
配置在剖切线或剖切符号延长线上
区别
配 置 在 其 他 位 置
⑵ 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 重合断面图画在视图 内,用细实线绘制。重合断面图的图线与视图轮 廓线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应连续画出,不可 间断,如图所示。
3.常见的其他断面图
有些机件,如下图,常采用重合断 面图表示,这种表达方式简明扼要。 GB/T4458.6—2002规定,无论图形 是否为对称的重合断面图,一律省略 标注。 对称的移出断面可以配置在视 图中断处,如下图所示,并且省 略标柱。
工程制图讲义第七章-零件图5

三、视图选择举例
[例1] 倾斜支架的视图选择。
§7-6 零件的视图选择
三、视图选择举例
[例3] 支座的视图选择。
§7-6 零件的视图选择
§7-7 零件图中尺寸的合理注法
一、零件图中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零件图的尺寸,应注得符合标准、齐全、清晰和合理。 合理标注尺寸的要求: ⑴ 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机器的质量, ⑵ 满足工艺要求,以便于加工制造和检验。 要达到这些要求,仅靠形体分析法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 的设计、工艺知识和有关的专业知识。
二、尺寸基准的选择
2. 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确定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的装夹位置,以及测量零件尺寸时所 利用的点、线、面。
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尺寸,能保证设计要求;从工艺基准出发标注尺寸, 则便于加工和测量。因此,最好使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当设计基准和工 艺基准不重合时,所注尺寸应在保证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满足工艺要求。
§7-7 零件图中尺寸的合理注法
三、合理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2. 非功能尺寸的注法要符合制造工艺要求 钻孔、扩孔和阶梯孔的尺寸注法 用钻头钻出的不通孔和扩孔,其末端圆锥坑为工艺结构,画成120°, 图上不必注出此角度尺寸,孔的深度尺寸不应包括锥坑深度。用钻头扩孔是 先用小钻头钻出小孔,再用大钻头扩成大孔,因此,扩孔的深度尺寸也不能 包括锥孔,扩孔下面那个锥孔不需注尺寸。
所谓表达清楚一个零件的形状,就是要表达清楚该零件的每个组成部分 的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
二、其他视图的选择
§7-6 零件的视图选择
为了将零件的形状表达得完整、清晰,便于看图,所选用的视图之间必 须互相配合,有时还要考虑到视图与尺寸注法的配合。对于回转体,由于在
标注尺寸时要加上符号 “φ ” 或 “Sφ ”,一个带尺寸的视图 ( 平行于回转
机床工安全操作规范

机床工安全操作标准1.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应扎好袖口,不准围围巾、戴手套、女工发辫应挽在帽子内。
2.要检查设备上的防护、保险、信号装置。
机械、电气局部如没有牢靠防护设施,不准开动设备。
3.夹具、刀具及工件必需装夹结实。
4.机床开动前要观看四周动态。
机床开动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
以避开机床运动部位和铁屑飞溅。
不准接触运动着的工件、刀具、转动部位。
制止隔着转动部份传递或拿取工具等物品。
5.调整机床速度、行程,装夹工件和刀具及擦机床时都要停机进展。
6.机床导轨面、工作台小齿轮箱上制止放工具或其它东西。
7.不准用手直接去除铁屑,应使用专用工具清扫。
8.凡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台机床上工作时,必需有一人负责安全,统一指挥,防止事故发生。
9.觉察特别状况,应马上停车,进展检修。
10.不准在机床动转时离开工作岗位。
因故要离开时,必需停车,并切断电源。
11.在工作台夹或平台上工作,应留神,防止滑倒。
扳动螺栓时,用力要留有余量并防止扳手滑脱,造成损害。
1.制止戴围巾、手套,高速切削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2.装卸卡盘及大的工装夹具时,床面要垫木板,不准开车装卸卡盘。
装卸工件后应马上取下卡盘匙。
制止用手刹开。
3.床头、小刀架、导轨面不得放置工、量具或其它东西。
4.装卸工件要结实,夹紧时可用接长套筒,制止用手锤敲打。
滑牙的卡爪不准使用。
5.加工瘦长工件要用顶针,随行扶架。
车头前面伸出局部不得超过工件直径的20~25 倍,车头后面伸出超过300 毫米时,须加托架,必要时设防护栏杆。
6.用锉刀锉工件时,应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离开卡盘。
制止用砂布裹在工件上抛光,应比照用锉刀的方法,成直条状压在工件上,锉刀要安上木柄。
7.车内孔时不准用锉刀倒角,用砂布磨内孔时,不准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去打磨。
8.加工偏心工件时,必需加平衡铁,并要结实牢靠,刹车不要过猛。
9.攻丝或套丝必需用专用工具,不准一只手扶攻丝架〔或板牙架〕,另一手只开车。
g7的公差范围

g7的公差范围摘要:1.G7公差标准简介2.G7公差范围的分类与含义3.G7公差在工程中的应用4.我国G7公差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比5.G7公差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6.提高G7公差控制的方法与建议7.总结正文:一、G7公差标准简介G7公差,又称7级公差,是国际上通用的公差等级之一。
在我国,G7公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加工和制造领域。
它主要用于描述零件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的要求,以确保零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互换性和可靠性。
二、G7公差范围的分类与含义G7公差范围分为两类: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1.尺寸公差:指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允许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尺寸公差分为上限、下限和基本尺寸三个部分。
2.形位公差:指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允许形位误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形位公差包括位置公差、方向公差和形状公差。
三、G7公差在工程中的应用在工程领域,G7公差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造。
例如,轴类零件、齿轮类零件、轴承类零件等,都需要按照G7公差标准来控制尺寸和形位误差。
通过合理选用G7公差,可以确保零件在组装、调试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四、我国G7公差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比我国G7公差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数值和分类上基本一致,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标准更注重零件的功能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
五、G7公差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G7公差在制造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G7公差设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品率、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掌握G7公差的应用和控制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六、提高G7公差控制的方法与建议1.加强工艺过程控制: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提高机床精度和操作技能,降低零件加工过程中的误差。
2.选用合适的测量设备:采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严格把控检验环节: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尺寸和形位公差符合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零件的摆放
当把Netlist File正确的导入后,就要进行零件的摆放。
那针对零件的摆放Allegro提供了两种摆放模式:手动放置零件,自动放置零件。
摆放前格点的设定
要注意的是在摆放零件时要把格点设的大一定,这样摆放的零件可以比较整齐。
一般是设在50个格点。
如何设定格点?
点选菜单Setup >Grids…弹出下面的对话框
Placement 时所需要的格点是不需要电器特性的,所以在Non-Etch栏的Spacing 里输入所要的数字,如:50
手动Placement步骤:
点选菜单Place>manually…或者点击弹出下面的对话框:
Placement List下面是提供netlist带入的零件名称,点选后可以直接放置在PCB
板上,根据具体架构,及摆放规则放置零件。
这里是针对所有零件摆放前可以进行筛选,如按字母或者
按零件的类型进行筛选,然后勾选零件就可以摆放在
PCB板上。
是针对所选的零件的一个预览窗口,看到零件的外形。
点选Graphics可以看到零件的外形,点选Test可以了解零件的定义。
注:List出来的4个文件包代表4种类型的零件,其中Components by Refdes所有的零件是netlist本身所需要的零件,在database中存放。
Mechanical symbol 和Format symbol是存放在Library中的,供User调用。
快速Placement步骤:
1.点选菜单File>place>Quickpalce命令,弹出下面的对话框,进行参数选择,把PCB板上的所以零件全部调出到板框四周,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把零件一个一个调出来,加快了Placement的速度。
对用户来说一般需要做的动作就是在Edge里面选择快速放置零件的位置:
勾选选择放在板外框的左边还是右边,还是放在Top层还是Bottom层。
2.在设定完毕后,一定要点选Place,才能把零件叫出来,如果点选OK键,相当与把这个窗口关闭,没有执行这个命令。
这样执行完毕后,在工作区内就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情
况,把netlist内的零件全部调出到outline的四周。
然后按原理图把零件放在PCB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