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_高考地理复习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我国的农业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我国的农业【主干知识】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区及商品农业基地主要影响条件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谷物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原有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但人均耕地少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但热量条件不足、复种指数低经济作物棉花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棉区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油料作物花生山东丘陵沙质土壤、排水好油菜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大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形平坦、雨热同期其他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光照好,作物耐旱糖料作物甜菜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甘蔗台、闽、粤、桂、滇、川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水果苹果北方地区的丘陵区暖温带气候柑橘南方地区的丘陵区亚热带气候花卉西南地区、城郊农业地四季如春的气候、市场需求量大3.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如下。
商品粮基地优势劣势三江平原(A)、松嫩平原(B)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肥沃的黑土、黑钙土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成都平原(C)、江汉平原(D)、洞庭湖平原(E)、鄱阳湖平原(F)、江淮地区(G)、太湖平原(H)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旱涝灾害频繁珠江三角洲(I)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三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人均耕地少,受市场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洪涝灾害较频繁4.我国三大棉区棉区优势劣势新疆南部光照充足,晴天多,灌溉便利;长绒棉产区水源限制;土地少;距市场远黄河流域冀中南、鲁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降水适中;中、低产田多,旱涝、风沙和西北、豫北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盐碱黄淮平原长江流域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秋季多雨,不利于收摘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类型名称分布区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东北商品农业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夏季日照时间长,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重工业基地可提供农业机械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旱作农业区华北平原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旱夏涝,低湿地、盐碱地比重大,风沙天数多南方水田农业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劳动力充足;邻近商品粮基地和工业基地、海港,市场广阔夏季的伏旱和洪涝灾害对早稻生产不利西北灌溉农业区新疆绿洲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价低水源紧缺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与高原相比,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与我国东部相比,热量不足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1.我国的粮食问题①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②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③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④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农业知识最全整理

中国的农业一“土地奉献”的产业(1)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1)新中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3)农业科学技术大量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延长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三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1. 自然因素:主要从气候(光照、热量、日较差、降水等)、水源、地形(平坦的地形对种植业发展有利)、土壤(肥力、酸碱、厚度、质地)。
2.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技术、市场、劳动力、偏好、政策、历史、工农业基础、产值与地价等。
四种植业1. 主要粮食作物(1)水稻:喜温喜湿。
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以北是单季稻,以南是双季稻,甚至三季稻(海南)。
北方也有零星的分布,如东北的长白山区、华北的天津等地。
双季稻,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
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11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
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
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
(2)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秦岭—淮河至古长城主要种植冬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末夏初收;冬小麦生长周期较长,且不同地区生长周期差异较大,中国南方冬麦区为120天,北方冬麦区为270天以上,西南部高海拔地区可达330天以上),而古长城以北地区主要种植春小麦(春小麦分布冬季很冷的地方,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当年夏、秋收获,春小麦生育期短,通常为80-120天)。
(3)玉米:喜高温、需水较多,适宜疏松的土壤;分布广,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的丘陵地区、河北和东北等地,东北中部的松嫩平原形成我国的“玉米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的农业

太湖平原
d农业“新,特,优”产品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历史、加工工业、爱好、技术)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饲料充足;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绿洲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 地位: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 地位,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我 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区位条件? •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
饲料充足;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畜产品的市场 需求量大;饲养技术较先进
国家奶牛良种补贴
积极建设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改良畜禽品种;推广 科学养畜的先进方法;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开拓国际 国内市场;走养殖——销售——加工——信息服务一 条龙的产业化道路
如何加快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四、水产业
• 水产业: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采集,或者人工 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业。根据生产方式 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
•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 在海洋方面:有广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浅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和新疆四省区。(中温带)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地
主区要分分布在布黑龙江最、吉广林、的内蒙古油料作物。是世界上
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的产量最多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
高二地理中国农业知识点

高二地理中国农业知识点中国农业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农业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农业发展模式。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中国农业的主要知识点。
一、农业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和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在耕地分布上,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地带;在水资源方面,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大河流域是重要的灌溉区。
二、农业生产方式1.传统农业中国自古以来就采取了小农经营的传统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以家庭农场和农民个体为基本单位,种植、养殖和农业劳动力的配置主要由家庭自行决策。
2.现代农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正逐渐转向现代农业体系。
现代农业注重大规模、规范化、高效益的农业生产,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三、农作物种植1.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
稻谷主要产于江南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而玉米主要种植在东北地区。
2.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是指商业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如棉花、油料作物、茶叶、糖料作物等。
这些作物的种植区域比较广泛,但以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的种植较为集中。
四、农牧业畜牧1.畜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畜牧业主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养殖业。
猪肉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牛肉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而羊肉则以北方草原地区为主。
2.渔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国之一,拥有广大的渔场资源和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体系。
渔业以海水养殖和捕捞为主,分布在东海、南海等沿海地区。
五、农业发展挑战与现状1.农田面积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用地的扩张,中国的农田面积逐渐减少,这对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2.环境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水土流失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3.农村劳动力流失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需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农业_高考地理复习

④西北区: 长绒棉.甜菜.小麦
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三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耕作方式
北方:旱地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
南方:水田
水稻及小麦的生长与分布
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一定要提高森林覆盖率。每年3月 12日为全国植树节。
牧区以及畜物
中国水产业分为两种:海上水产与淡水水产。其中 淡水水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带。
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
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山东产量最多
油
料 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作 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 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 辽、黑及华南地区
中国的农业
二、种植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种 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 农业的主体。地形平坦;
1、影响条件 (自然)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思考:农业生产特点是什么?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分布
茶: 热带、亚热带排水好的低山丘陵区,酸性土壤
40o
桑蚕生 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最大) 麻 成都平原
亚麻(中) 蕉麻(菲) 黄麻(孟) 剑麻(坦)
出口商 品基地
太 湖 平 原 以进入国际市
场为目标
珠 江 三 角 洲 种植花卉、蔬菜、
水果,发展塘鱼
闽南三角洲地带 禽畜生产。
高三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农业 复习课件(共19张ppt)

农业
3.农业分布及影响因素
东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 丘陵为主,地势较平坦,利于耕作;河流较多,灌溉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为主
农业
3.农业分布及影响因素
西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或高原、高山气候为主,地 形以山地、高原为主,草场面积大,适合发展畜牧业。
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为主
农业
3.农业分布及影响因素
农业
3.农业分布及影响因素
海水稻(海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 一种生长于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的特殊水稻。中国可用来 种植海水稻的盐碱地有2亿多亩,按照未来亩产200-300 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
2017年秋天,袁隆平主持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 心的海水稻最高亩产近620.95公斤 。2018年在全国五大 类型盐碱地大范围试种。
农业
3.农业分布及影响因素
分布: 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农业
3.农业分布及影响因素
水稻是好暖喜热的短日照作物, 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 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 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
1500毫米以上。
小麦喜欢阳光,适应环境的能力极 强。自18°N-50°N之间都是小麦的生 长地,从平原到海拔4 000米的高度 (如 中国西藏)都能栽培。
农业
3.农业分布及影响因素
在常温下,火龙果可保存15天以上, 若装箱冷藏,贮藏温度在15℃左右,保 存时间可长达一个月以上。但在高温季 节,火龙果收获后必须置于阴凉处晾凉 散热,并进行冷藏以利于保鲜。
海南刚从地里摘下来的火龙果四天 左右时间即可到达北京新发地市场。
中国农业高考地理复习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中国农业地理概述 • 中国农业地理的主要类型 • 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 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实践 • 中国农业高考地理复习的重要知识点
01
中国农业地理概述
农业的分类与特点
种植业的特点
以土地为基础,需要适宜的气 候、土壤和水源条件,生产周 期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水资源丰富
湖区地区水资源丰富,有利于 农业灌溉和水产养殖。
易受洪水影响
由于湖泊地区地势低洼,易受 洪水影响,需要加强防洪措施
。
03
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
农业资源短缺
01
02
03
耕地资源紧张
中国耕地资源有限,且存 在严重的土地污染和荒漠 化问题,导致农业生产面 临严峻挑战。
水资源短缺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且 利用率低,使得农业用水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农业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农田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防治农业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村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 质量。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创新驱动的农业发展
1 2
农业技术的创新
林业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其中东北地 区以森林为主,西南和东南地区以经济林为主
畜牧业分布
畜牧业分布广泛,其中草原牧业主要分布在北方 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牧业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农耕区畜牧业则与种植业分布密切相关
渔业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大江大湖地区, 其中海洋渔业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东海和南 海沿岸地区,淡水渔业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 黑龙江等河流及湖泊中
中国农业_高考地理复习共77页文档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牧业 新疆细毛羊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牦牛 高寒牧业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
3.渔业
⑴分类:①按生产方式分为捕捞(采集) 业和养殖业 ②按生产水域分 淡水渔业和海 洋渔业. ⑵分布:东南部季 风气候区和沿海 大陆架海区. ⑶生产条件:水域 广阔.市场广大. 交通便利.生产 水平和加工水 平高.有食鱼爱好
课后练习 读我国商品粮 商品棉基地分 布图回答 3、简述丁省商 品粮食基地不 断丧失的原因?
1、人口大幅增多,人均粮食少;2、城市化水平上 升快,城市、交通占用耕地;3、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世界粮食安全
国际粮食价格飙升。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预警, 全球正在走出粮食供应丰富期,进入短缺时期。世 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2008年报告,更将“粮食安 全”作为影响未来一年全球经济社会的四大风险之 一。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国中,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分布区 东北商品 农业基地 华北旱作 农业区 三江平原、 松嫩平源、 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地广人稀、机械 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 冬季温度低, 热量不足,水 源不足 改造措施 温室、培育良 种
节水农业、跨流 域调水、兴修水 利、鱼塘—台田、 排灌结合、引淡 淋盐、生物措施
世界粮食安全
2.有关图中四国应对粮食安全情况的叙述,正确 的是 A.A国大量进口小麦,提高粮食安全存量 B.D国为促进使用生物转化能源,减少粮食出口 量。 C.C国管制小麦出口,保证本国需求和储备
• (三)农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三个重点区域
• ①西南岩溶地区。西南地区的岩溶面积42万平方公 里,占全国岩溶面积的22%和本区国土总面积的 31%。自然资源丰富,但自然地质和地貌条件恶劣, 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方“石漠化”呈扩大趋势。 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一半,是国家扶贫攻 坚的重点地区。
九大商品粮基地和五大商品棉基地
三 江 平 原
松 嫩 平 原 南疆棉区
图例 商品粮 基地: 商品棉 基地: 商品粮 棉基地:
冀东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洞 庭 湖 平 原 黄淮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 洲
二、林业.牧业.渔业 二、林业.牧业.渔业
中国的农业发展
1.发展成就:
⑴产量大.品种多. ⑵生产条件大幅改善:水利工程机械化. ⑶发展速度快.
2.问题和对策
问 题 对 策
种植业比重大.作物品种 加强宣传.依法管理.植 种植业 质量不高.中低田产面积 树造林.采育结合. 大.水旱灾害频繁等. 林业比重太小.毁林开荒. 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农业 林 业 乱砍乱伐.采育失调.皆伐 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科技 兴农.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等.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 辽宁等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 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 出产椰子—高温多雨的热带。 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1.林业:⑴三大林区和主要树种
胡杨 林 三北防护林 分界线 ①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 天然林区.主要 树种有小兴安 红松和大兴安 的兴安落叶松 ②东南林区:人 工林区.主要树 种有樟树.马尾 松.毛竹.茶叶树. 油茶树
③西南林区:垂直分异显著.
⑵.森林的效益
①环境效益: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持水
土、涵养水源、保护海岸、吸烟滞尘、消除 噪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①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②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④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⑦立体农业 横断山区
⑥基塘农业
珠江三角洲
③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棉花与油菜的种植
中国油料作物还有分布较广泛的花生作物。
甘蔗与茶叶种植
中国糖料作物还有分布于偏北的甜菜作物。茶叶主要分 布于秦淮以南的丘岭地区。
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 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 陵区。
练习:根据分析找出正确的一幅图
4.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5.耕作方式
①北方:旱地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 ②南方:水田
6.农业特色
2.牧业
牧区畜牧业:
①四大天然牧区: ②主要畜牧业品种 ③饲养方式: 放养为主. ④牧业特色: ⑤地位:牧区畜 牧业是牧民生 活和经济收入 的主要源泉.也 是国民经济中 皮毛.肉奶的重 要供应者.
⑴分类:①牧区畜牧业. ②农区畜牧业. 农区畜牧业:
草原牧业 三河马三河牛 内蒙古牧区 ①分布:东部 季风气候区 ②主要畜种:猪. 牛.鸡.鸭. ③饲养方式: 圈养为主. ④地位:在我国 国民经济中占 主要地位.是我 国城乡人民食 用肉.禽.蛋的主 要来源.
400毫米
牧区 种植业区
秦岭—淮河线
长绒棉 棉花
甜菜
甜菜 花生 油菜 甘蔗
4、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解 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 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 决 地; 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我 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 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 国 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 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粮 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 食 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 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 问 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 题 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 的 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 主 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要 途 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 径 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水源紧缺
植树造林、节 水农业
与我国东部相比, 培育良种.大棚 热量不足
课后练习 读我国商品粮 商品棉基地分 布图回答 1、甲乙两商品 粮食基地所属 农业地域类型? 甲:商品谷物农业 乙:水稻种植业
课后练习 读我国商品粮 商品棉基地分 布图回答 2、与丙相比, 甲商品粮基地 发展农业的区 位优势有哪些? 降水多,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 机械化耕作;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接近发 达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业科技发达机械 化水平高。
②经济效益:用材林可以作各种材料.
经济林:生产各种林果.食品和药材: (茶叶.水果.橡胶 .竹笋及各 种中药材) 薪炭林:可以解决燃料不足.
3 .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①“三北”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降 低旱涝发生, 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④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畜牧业
过度放牧.开荒种地.
合理放牧.培育良种. 种植优质牧草.
缺水
分布?
热量 不足 旱涝 盐碱 风沙 土贫 地少 冬低温
热量
不足
分布? 缺水 土贫
冬低温
荒漠化 土地、 盐碱地
沼泽地
涝洼地 盐碱地 风沙地
红壤地 水土流 失地
水土流 失地
改造措施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植树种草、节水农业 水源紧缺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改造措施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光热 三大障碍:旱涝、盐碱、 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 灌溉水源;地广人稀,地 改造措施 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充足,地形;地形平坦,土 风沙 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改造措施 兴修水利、鱼塘—台田、 价低。 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 冬季温度低,热量不足, 大棚.培育良种 温室、培育良种 与我国东部相比,热量不足 壤:土壤肥沃 与高原比较,海拔较低, 排灌结合、引淡淋盐、生物措施 沃,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交通便利。 气温较高,地势平坦,水 源充足。
③青藏高原区: ④西北区:
长绒棉.甜菜.小麦
耕作制度:
⑴概念: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⑵分布情况: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耕作方式
北方:旱地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 南方:水田
水稻及小麦的生长与分布
农业生产特色
⑤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 甘蔗
糖 料 作 物 甜菜 分 分
生长期长。 布:台湾、广东、福建、四 川、云南、海南是主要 产区(热带、亚热带) 生长期短。 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
茶: 热带、亚热带排水好的低山丘陵区,酸性土壤
40
o
珠江三角洲 桑蚕生 产基地 长江三角洲 (最大) 麻
④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⑤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③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①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②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
一、种植业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粮棉油糖麻丝茶)
①北方区: 小麦(东北春小麦 华北冬小麦) 甜菜 棉花 花生 小米(黄土高原) ②南方区: 水稻.甘蔗.油菜.棉花.丝.茶 青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