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载体三相流化床催化氧化含氰废水的工艺理论研究
活性炭法除氰机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性炭法除氰机理尽管活性炭能吸附氰化物,但活性炭法除氰主要有三种途径:氧化、水解和吹脱,根据条件不同,可以主要由一种或两种除氰途径起作用,其中前两种途径的前提是氰化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
氰化物在活性炭上的氧化当活性炭同时与废水和空气接触时,空气中的氧就会吸附在活性炭上,其吸附含量高达10~40g/kg。
比水中溶解氧高数千倍,氧化学吸附在活性炭表面上,形成过氧化物和羟基酸官能团,与其它如酚醛、苯醌等官能团一道构成活性表面。
活性炭O2+2H2O+2eH2O2+2OH- 金属氰络物被吸引到这些活性表面上,便完成了氰络物的吸附过程,活性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一般达1000m2/g,孔隙率为0.6~0.9,所以能大量地吸附金属氰络物,文献介绍,各种金属氰络物的吸附顺序如下:Au(CN)2-Ag(CN)2- Fe(CN)64-Ni(CN)42-Zn(CN)42-Cu(CN)2- 活性炭对HCN 的物理吸附较明显,从而使废水中的氰化物得到较高的去除率。
由于活性炭吸附氧过程产生了H2O2,而且活性炭上氰化物浓度比废水中氰化物浓度高很多,在炭表面上发生过氧化氢氧化氰化物的反应,必然比在废水中进行反应容易得多。
活性炭催化氧化法的最佳条件自然与过氧化氢氧化法吻合。
废水中的铜离子在活性炭催化氧化法中起着很重要作用,一些文献认为,铜使CNO-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也有文献认为,铜离子的存在使氰化物首先形成络离子,更易吸附在活性炭上,活性炭用铜盐浸渍后,其处理能力提高几倍。
无论怎么说,铜的作用不可低估。
废水中的重金属氰络物在氰化物被氰化后,重金属与碳酸盐等阴离子,形成难溶物而留在活性炭上,久而久之,活性炭的活性表面被重金属杂质占满。
废水中的钙离子也会在活性炭上形成碳酸钙沉淀物。
铁氰化物和亚铁氰化物在炭上最终以氢氧化物形式存在,这。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一、碱性化学氧化法碱性化学氧化法是通过向含氰废水中添加氯气或次氯酸钠(NaClO)等氧化剂来将氰化物氧化为较安全的碳酸根(亚硫酸根)的方法。
在此方法中,氯气的氧化剂作用较强,能迅速将氰化物氧化为硫氰酸盐和氯化物,红外吸收波谱显示与碳酸盐特征吻合。
次氯酸钠较温和,可以在较低的pH值下进行氧化反应,但是需注意氧化剂过量的问题。
二、电解氧化法电解氧化法是利用电解的原理,通过电解废水中的氰化物,使其被氧化生成可溶性或无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还可以去除其他金属离子和杂质。
根据废水的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条件。
三、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将含氰废水添加沉淀剂,通过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含钙、铁、铝等离子的化合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但存在沉淀剂的耗费和处理后的沉淀物处理的问题。
四、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将含氰废水通过活性炭层过滤,利用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以保证吸附效果。
五、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氰化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通过培养和引入特定的微生物,利用它们的代谢作用将氰化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对于含有高浓度氰化物的废水、连续排水和大规模排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六、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分离和去除废水中的氰化物。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设备简单、操作便捷等优点,但对废水的成分和浓度要求较高。
以上是常用的含氰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加强废水的监测和控制,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一、引言含氰废水是一种具有高毒性和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其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研发和应用有效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是当今环境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并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处理效果和应用范围。
二、工作原理该技术主要基于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试剂,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毒产物。
常用的处理剂包括氯化铁、过氧化氢和活性炭等。
具体的处理过程如下:1. 氯化铁法:将氯化铁溶液添加到含氰废水中,氯化铁与氰化物发生反应生成氰化铁配合物,该配合物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氰化物浓度。
2. 过氧化氢法:过氧化氢能够与氰化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无毒的氰酸盐。
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含氰废水中,通过氧化作用将氰化物转化为氰酸盐,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
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氰化物。
将活性炭加入含氰废水中,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氰化物从废水中去除。
三、处理效果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处理:该技术能够有效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转化为无毒产物,处理效果显著。
2. 环境友好:处理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对环境无害。
3. 操作简便: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不同规模的废水处理。
4. 经济可行:该技术成本较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四、应用范围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电镀工业: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使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处理电镀废水。
2. 冶金工业: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如金矿废水、铁矿废水等,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处理。
3. 化工工业: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使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4. 制药工业: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氰化物,使用该技术可以将废水处理为无毒的产物。
五、结论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氰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含氰电镀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一般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法、活性炭法。
1碱性氯化法基本原理是在含氰废水中投加氧化剂(如漂白粉),将氰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
氧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第二阶段再将氰酸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
主要水处理构筑物需设氧化反应池两座、沉淀池一座以及相应的投药装置等。
反应池中设pH计及ORP计(氧化还原电位计)控制水质及投药量,并设搅拌装置。
第一阶段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0~15min,pH值控制在10~11,第二阶段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0~30min,pH值控制在8左右。
2电解法电解法处理含氰废水的实质就是次氯酸氧化法,其原理同样是基于氧化反应,与碱性氯化法不同的是其所投加的氧化剂是通过电解食盐水所产生的次氯酸根。
因此需设一套电解食盐水装置。
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无泥渣,可不设沉淀池。
缺点是耗电量较大。
3活性炭法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氰化镀铜废水处理。
基本原理:含有氰化物的废水在有足够的溶解氧和铜离子的条件下,通过活性炭的催化氧化作用,生成NH3及CuCO3·Cu(OH)2等物质,从而破坏氰化物的毒性,同时铜和氰构成的络合离子被活性炭吸附。
基本流程:废水→氧化剂柱→活性炭柱(两级)→排放或回收。
活性炭吸附达饱和后,用6%的硫酸铵和含有效氯为8g/L的次氯酸钠再生。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投资少,操作简单,费用低,水处理效果好。
缺点是再生废液难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
对于含氰废水,除上述处理方法外,还有离子交换法、薄膜蒸发回收法等。
离子交换法同样存在再生废液二次污染的问题,且投资大、成本高。
而薄膜蒸发回收法设备较复杂,且需消耗蒸气,辅助设备较多,运行管理不易掌握,因此在中小型电镀生产厂中很少使用。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之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向来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含氰废水的处理更是备受关注。
含氰废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废水,其含有氰化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如何高效处理含氰废水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含氰废水处理技术。
一、物理处理技术1.1 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2 吸附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氰化物,如活性炭、树脂等,将氰化物从水中去除。
1.3 沉淀技术:通过添加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二、化学处理技术2.1 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氧化氰化物,将其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如氰酸盐。
2.2 碱性氧化法:在碱性条件下,将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再通过中和等步骤将其处理。
2.3 光催化降解法:利用光催化剂催化氰化物的降解,将其分解为无毒的物质。
三、生物处理技术3.1 生物滤池法:利用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3.2 植物吸收法:利用植物对氰化物的吸收能力,将其从废水中富集到植物体内,实现净化目的。
3.3 微生物降解法:利用特定微生物对氰化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四、综合处理技术4.1 聚合物复合材料法:利用聚合物复合材料对氰化物进行吸附和分解,实现废水的净化。
4.2 聚电解法:通过聚电解技术将氰化物分解为无毒物质,同时实现水的电解和净化。
4.3 超滤技术:通过超滤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分离出来,实现废水的净化。
五、后处理技术5.1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废水中残留的氰化物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水质。
5.2 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氰化物去除,达到更高的净化效果。
5.3 膜生物反应器法:将生物降解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含氰废水的高效处理。
综上所述,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引言概述:含氰污水是指含有氰化物的废水,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
因此,对含氰污水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含氰污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一、污水预处理1.1 调整pH值:含氰污水通常具有酸性或碱性,因此,首先需要调整其pH值。
酸性污水可通过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来中和,碱性污水可通过加入酸性物质(如硫酸)来中和。
1.2 氰化物沉淀:通过加入适量的铁盐或铝盐等沉淀剂,可将氰化物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其去除。
1.3 氰化物氧化: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对含氰污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的氰酸盐或二氧化碳等物质。
二、生物处理2.1 活性污泥法:将含氰污水送入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生物菌群的代谢作用,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2.2 厌氧处理:将含氰污水置于无氧环境中,利用厌氧菌群对氰化物进行降解。
厌氧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并能产生可再利用的沼气。
2.3 植物修复:利用某些具有吸附和降解能力的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
植物的根系可以吸收氰化物,并通过生物降解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
三、化学处理3.1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含氰污水通过活性炭床进行处理,利用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吸附能力,将其从污水中去除。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3.2 高级氧化:利用高级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对含氰污水进行氧化处理,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高级氧化方法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
3.3 其他化学方法:如电解法、光催化等,通过化学反应将氰化物转化为无毒物质。
四、膜分离技术4.1 逆渗透:利用逆渗透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通过膜的选择性阻隔作用,将氰化物和其他杂质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4.2 超滤:通过超滤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将氰化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截留在膜上,得到清洁的水。
4.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膜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氰化物与其他离子分离,得到清洁的水。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

含氰污水处理方法含氰污水处理方法一、引言二、物理处理方法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将含氰污水与活性炭接触,使氰化物被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降低氰化物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活性炭。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含氰污水分离为浓度较低的废水和浓度较高的废液。
通常使用的膜包括超滤膜和反渗透膜。
膜分离法具有处理效率高、产生的废液少的优点,但成本较高。
三、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化合物的方法。
常见的氧化剂有氯气、高锰酸钾等。
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氰化物,但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处理后的废水中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质。
2. 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氰化物转化为易于沉淀的化合物。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沉淀法操作简单,但处理效果可能受到废水中其他物质的影响。
四、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是将含氰污水通过好氧微生物发酵代谢,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的化合物。
该方法对氰化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和较高的能源消耗。
2. 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是将含氰污水通过厌氧微生物进行分解,产生少量有机物和无毒的气体。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的优点,但操作较为复杂。
五、综合处理方法对于含氰污水处理,综合使用多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先进行活性炭吸附,然后通过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进一步处理,最终达到稳定的出水质量。
六、结论。
含氰污水处理

含氰污水处理含氰污水处理是指对含有氰化物的污水进行处理,以降低氰化物的浓度,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高的危害性。
因此,对含氰污水进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含氰污水处理的原理含氰污水处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污水中的氰化物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处理的目的。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氧化、还原、沉淀和生物降解等。
1.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水中的氰化物,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等。
通过吸附作用,将氰化物从污水中去除。
2.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高锰酸钾等。
氧化反应可以将氰化物转化为氰酸盐,再进一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无毒物质。
3. 还原法:利用还原剂将氰化物还原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硫代硫酸钠等。
还原反应可以将氰化物转化为氨气和碳酸盐等无毒物质。
4. 沉淀法:利用沉淀剂与氰化物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从而将氰化物从污水中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氯化铁等。
5. 生物降解法: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氰化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适宜的生物处理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和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二、含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含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对含氰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这可以通过过滤、沉淀或筛网等方式实现。
2. 调节pH值: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适应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这可以通过加碱或加酸来实现。
3. 氧化处理:将含氰污水暴露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使氰化物氧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氧化剂注入系统或通过曝气等方式实现。
4. 沉淀处理:将氧化后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使其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沉降到底部。
这可以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等设备来实现。
5. 生物处理:将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进一步送入生物处理系统,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残留的氰化物降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3mm 。 进气口分布板开孔率约为 0. 4 ,孔径为
0. 8mm。 (2) 其它设备 :水泵 、空气压缩机 、气体流
量计 、液体流量计 、激光测速仪 、蒸馏装置 、电 极法测氰装置等 。
(3) 活性炭的物理性能 粒径 2mm , 颗粒密度 0. 75g/ cm3 , 比表 面积 900m2/ g (B ET) , 真 密 度 2. 10g/ cm3 , 堆积重 400g/ L 。 3 试验及结果讨论 3. 1 流态化气速的确定
ABSTRACT On t he basis of study on t he process t heory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 of cyanide treat2
ed by t hree2phase fluidized bed as reactor ,working condition is determined by perpendicular testing and t he effect of related factor is analysed. Because of cyanide treated by using t hree2phase fluidized bed wit h activated carbon ,high velocity of mass transfer and sufficient dissolved oxygen available in any positions can increase t he velocity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tic oxidation obviously ,t he treatment of cyanide by acti2 vated carbon is more effective and treatment capacity is 46. 3 %higher t han t he one of fixed bed under t he same condition. This met hod can be applied to t he treatment of cyanide from synt hetic factories.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及处理效率低等缺点[1~3 ] ,重点研究三相流 化床催化氧化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理论 ,探 索流态化的操作特性 、条件优化等方面的问 题 ,从而指导实际废水的处理 。 2 处理流程和主要设备 2. 1 处理工艺流程
处理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经粗过滤后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颗粒的循环速度随气速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 。在 A 点之前 ,气速太小 ,活性炭颗粒 不能流态化 ,A 点至 B 点间为流态化操作区 , 在此区间随着气速的增大 ,炭粒在床内的速 度缓慢增大 ,根据活性炭填充量不同 ,可在此 区间内选择操作气速 。对于内套管式三相流 化床 ,可分别将 A 、B 点定义为临界流态化速 度和极限流态化速度 。
图 1 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1 —流化床反应器 ;2 、3 —水 、气流量计 ;4 —水泵 ;5 —气泵 ;
6 —原水集水池 ;7 —高位槽 ;8 —出水池 ;9 —接收瓶
2. 2 设备 、设计参数及活性炭的物理性能 (1) 内套管式三相流化床 反应器有效容积 : 0. 88L , 内 外 管 直 径
6
0. 99
7
3. 03
8
3. 03
9
3. 03
Ⅰ
4. 28
Ⅱ
1. 99
Ⅲ
5. 35
Qg / m 3·h - 1
0. 08 0. 04 0. 14 0. 08 0. 04 0. 14 0. 08 0. 04 0. 14 3. 97 3. 86 3. 79
表 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位级)
WAC /g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6
环 境 工 程
1997 年 2 月 第 15 卷第 1 期
( W Cu) 分别对处理效率 、活性炭损失率 、挥发 量及出水 CN 浓度的影响显著程度 。进水中 CN 的总浓度规定为 10000mg/ L 。表 2 为试 验的设计及结果 。表中 1 、2 、3 表示水平 , R 表示三水平间的极差 , 可以极差的大小来判
图 2 颗粒循速度与气速的关系
3. 2 流化床的性能试验 液体的循环速度 、充氧量和物料在床内
的分布状态等都会影响流化床的处理效率 。 实验测得操作气速与循环液量之间的关系如 图 3 所示 。可见 ,随着气速增大 ,循环液量增 大 ,当 Q g > 0. 08m3/ h 时 , 循环液量增加缓 慢 。处理过程中希望有较大的循环液量 ,但 气速过大不利于 O2 向水体的传质 。流化床
5
内填充了 80g 活性炭后 ,水中溶解氧随运行 时间的变化如图 4 所示 。因活性炭的吸附作 用 ,刚开始时溶解氧的浓度较低 。10min 后 接近于饱和 ,并保持很高的浓度 ,这有利于催 化氧化反应的进行 。
( GB ,亮绿) ,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出口水中示 踪物的浓度 ,在不同液速下其浓度随时间的 变化曲线如图 5 所示 。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数 回归求得浓度函数 C ( t ) 和分布函数 E ( t ) 并根据下列公式求得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 , 结果列于表 1 中 。
因为吸附和催化氧化反应的完成都需要 下传质速度快 ,反应速度高 。
一定的时间 ,故物料在床内较长时间停留是 3. 3 三相流化床操作条件的优化
有利的 ,能得到较好水质 。但此时离散程度
在研究流化床操作特性基础上 ,为探索
大 ,总处理较率低 。在选择操作液速时应同 各种操作因素对处理效果的综合影响 ,以便
Ql / L·h - 1)
4. 14
3. 03
1. 90
0. 99
浓度函数 C( t)
C ( t) = 75 . 128e - 0. 0678t ( r = - 0. 9944)
C ( t) = 92. 85e - 0. 0577t ( r = - 0. 9988)
C ( t) = 94. 42e - 0. 0445t ( r = - 0. 9988)
摘要 以三相流化床作为反应器处理含氰废水的工艺理论及操作特性 ,通过正交试验确立了工作 条件 ,并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活性炭作载体的三相流化床处理含氰废水因提高传质 速度和解决深层供氧问题而加快吸附速度和催化氧化反应速度 ,明显提高活性炭对氰化物的处理 效率 ,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容量比固定床法高 46. 3 %。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中小型电镀厂排出中高浓 度含氰废水的处理 。 关键词 氰化物 活性炭 吸附 催化氧化 三相流化床 处理
图 4 床内溶解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为了求得不同操作液速条件下物料在流 化床内的分布状态及有关参数 。首先在运行 状态下向流化床中注射一定量的示踪物
图 5 示踪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t
=
∫o∞t C ( t) d t ∫o∞C ( t) dt
σ2t =
∫o∞( t - t ) C ( t) d t ∫o∞C ( t) d t
Cu :CN ( 摩尔比)
处理容量 / m g·( g·h) - 1
( CN / A C)
挥发量 CN / m g·h - 1
80
1∶8
60
1∶41001∶12601∶12100
1∶8
80
1∶4
100
1∶4
80
1∶12
60
1∶8
1. 58 1. 74 0. 96 0. 69 0. 66 0. 64 1. 70 1. 46 2. 19
1997 年 2 月 第 15 卷 第 1 期
环 境 工 程 ENV IRONM EN TAL EN GIN EERIN G
February ,1997 Vol. 15 ,No . 1
水
污
染 治
活性炭载体三相流化床
理
催化氧化含氰废水的工艺理论研究 3
韦朝海 李步青
(华南理工大学环科所 、机电工程系 ,广州 510641)
C ( t) = 85. 05e - 0. 0281t ( r = - 0. 9981)
表 1 不同液体流量下流动状态参数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平均停留时间
E( t)
/ min
E ( t) = 0 . 0678e - 0. 0678t
14. 75
E ( t) = 0 . 0577e - 0. 0577t
图 3 循环液量与气速的关系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997 年 2 月 第 15 卷第 1 期
环 境 工 程
4
环 境 工 程
1997 年 2 月 第 15 卷第 1 期
的原水由水泵提升进入三相流化床 。氧气由 空气压缩机提供 。流化床底部设置分布板 , 使水和气体都能合理分布 。因气体和水上升 的携带作用使床内活性炭颗粒在内外管之间 作循环运动 。正常流态化后 ,活性炭颗粒在 床内均匀分布 。因此可以保证在充足溶解氧 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流态化改变了传 质过程而加速了吸附和催化氧化反应 ,流化 床顶部设有出气口 ,等量的 HCN 挥发逸出 , 可用 NaOH 接受液吸收 ,使整个处理工艺处 于封闭状态 ,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