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教案

合集下载

学习心理描写片段教案与记忆技巧的完美结合,打造学生

学习心理描写片段教案与记忆技巧的完美结合,打造学生

学习心理描写片段教案与记忆技巧的完美结合,打造优秀学生在当今时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学习心理描写片段教案与记忆技巧的完美结合,打造优秀学生。

通过心理描写片段教案,让学生能够自我认知、认识自我,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记忆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

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走向成功!一、学习心理描写片段教案心理描写片段教案是指通过阅读和思考,提取和总结出深层次的学习心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习潜能的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心理描写片段教案的实践:1、提前准备:在教学备课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心理描写片段教案。

2、情境营造: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认知,达到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效果。

3、反馈机制: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修正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心理描写片段教案的调动作用。

心理描写片段教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全面发展,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觉,更加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记忆技巧记忆技巧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更好地把知识点掌握,牢记在心里。

以下是几个记忆技巧的介绍:1、联想记忆法: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联想,从而记忆更牢固。

2、反复记忆法:通过不断地重复学习,让学生牢记知识点。

3、图像记忆法:将知识点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记忆。

通过这些记忆技巧,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成绩。

三、心理描写片段教案与记忆技巧的结合心理描写片段教案和记忆技巧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教学手段,但如果结合起来使用的话,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优秀学生。

如何进行心理描写片段教案和记忆技巧的结合呢?1、将学习内容分成适合学生的小块,通过图像记忆法形成联想,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2、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和老师互动,完成心理描写片段教案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营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心理描写教案

心理描写教案

心理描写教案【篇一:小学作文之心理描写教案】心理描写写作指导胡老师【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师: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在我们文学殿坛里面,其实像雨果那样能关注人的心灵,并用他们手中的笔精彩地描绘出各色人物和丰富多彩内心世界的例子多得数不清。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尝试一下打开心扉,让心灵说话。

(板书课题)希望通过这堂课的探讨,我们笔下的心理描写会更出色。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的课堂,与以前不同,多了很多来听课的老师,你能够用一句话或用一个词来说出你的心情?(紧张、担忧??)二、赏析范文,初步感知好的心理描写应具备的条件师:其实,老师今天上课的心情也不能平静。

所以我也写了一段文字,想表明自己在上公开课之前的心理活动。

请同学们读读我的心声,评评我的心理描写写得好不好。

(幻灯片展示:我的心情很复杂。

可是上一堂公开课,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我既高兴又担心,这堂课能否上好?左思右想,最后,我还是有了信心。

)师:同学们分享了我的心声,那能否评价一下我的心理描写写得怎样?生1:好!师:很开心听到同学表扬我了,好在哪里?生1: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情。

师:确实是老师真实地展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毫不保留告诉大家我的心情。

不过,有没有同学给我提点建议,我还有哪些写得不够好的地方?生1:不够具体。

师:换一句话来说,老师这段文字更多是用概括叙述来代替一些具体和细腻的描写。

那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评价,能否总结出好的心理描写应该具备那些方面?生1:真实。

生2:具体。

师:还需要?生1:细腻。

师:一段好的心理描写需要真实、具体和细腻这三方面同时兼备,缺一不可。

那同学们当一回老师给我这段文字评分。

如果按照这三个标准,我这段文字能得多少分?生1:80分生2:70分师:我不敢再问下去了,估计分数是越来越低的。

其实,我也觉得这段文字不好,于是再把它进行修改。

修改后,我觉得自己进步了。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心理活动描写教案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叫心理活动描写。

2、认识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方法。

3、能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来写作。

二、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老师今天跟你们学习的内容是心理活动描写。

板书课题:心理活动描写,生读课题2、在学习新的知识前,我先考考大家:六年来,你们积累了那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3、出示收集的描写心理的好词,学生读词语。

4、回想一下往事,结合实际,你有过那些难忘的心理活动,请选择相应的词语说一句话。

5、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出人的心理活动往往表现在喜、怒、哀、乐几方面,板书:喜、怒、哀、乐(二)教学新知1、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内心的喜怒哀乐进行具体地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2、怎样进行心理描写(1)内心独白法出示片段描写一: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a读句子b质疑:这是什么描写从哪看出是心理活动描写上面的描写里,你能看出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段话是采用第几人称写的c小结:我们把这种作者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的心理描写叫做“内心独白”法,常常用“我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等词语引出。

(2) 幻觉描写法出示片段描写二: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a读句子b质疑:这一节表现了怎样的心情我是真的被网网住了吗我又没有真的看见了老师生气和父母的叹息c小结:我们把种借助幻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叫做幻觉描写法。

八年级语文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的教案

八年级语文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的教案

八年级语文心理描写作文指导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心理描写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概述:介绍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及其在作文中的作用。

2. 心理描写方法:分析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如内心独白、心理分析、动作表情等。

3. 心理描写技巧:讲解如何细腻地描绘人物心理活动,包括情感、想法、感受等。

4. 优秀例文解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写心理描写片段,教师点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使心理描写更具细腻感和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优秀例文进行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动手写心理描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4. 点评: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和技巧。

2. 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思考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

3. 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加入更多心理描写元素。

4. 准备下一节课的心理描写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写作中的心理描写经验,互相学习借鉴。

3. 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评价他们的心理描写作品,指导他们不断提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 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情况,检查他们对于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长期进步:关注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进步,综合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成长。

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

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

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一、作文需要以情感人,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

因此,要想写活人物必须着力描写人的心理活动。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一)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

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地,另外,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同一问题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往往是不同的。

即使年龄相仿,身份一样,由于各人的兴趣爱好,性格上的差别,遇到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

(2)写心理活动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

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心理活动也有所不同。

因此,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注意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只有这样,写出的心理活动才能真挚感人。

二、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高兴]快活开心快乐喜悦快慰愉悦愉快畅快大喜欣喜喜洋洋喜滋滋兴冲冲乐融融乐陶陶乐呵呵乐悠悠甜滋滋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兴趣盎然手舞足蹈欢天喜地称心如意心满意足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形于色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洋洋自得满面春风自得其乐[悲哀]悲伤悲痛悲切悲叹悲观哀愁哀怨哀鸣怅然痛苦伤心伤感心如刀割痛不欲生痛心疾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乐极生悲慷慨悲歌[忧愁]忧虑忧伤郁闷焦虑顾虑重重满腹疑虑坐立不安惴惴不安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心烦意乱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急如焚心急火燎五脏俱焚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满面愁容[愤恨]愤然愤慨愤恨憎恶怨恨痛恨仇恨愤愤不平深恶痛绝令人发指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深仇大恨抱恨终身[发怒]激怒怒火中烧恼羞成怒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拂袖而去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怒形于色面有愠色满面怒容怒目圆睁[惊恐]惊慌惊吓害怕恐慌恐怖心惊胆战胆小怕事提心吊胆做贼心虚心有余悸惊慌失措张皇失措如坐针毡惊魂未定惊恐万状战战兢兢面如土色失魂落魄心惊肉跳胆颤心惊不寒而栗心胆俱裂魂不附体横眉冷对憨态可掬面红耳赤喜上眉梢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勃然大怒开怀大笑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前仰后合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怒气冲天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心急如焚燃眉之急垂头丧气气宇轩昂欣喜若狂左顾右盼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满面红光精神焕发。

仿写心理描写作文教案初中

仿写心理描写作文教案初中

仿写心理描写作文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意义,能够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心理描写。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丰富写作手法。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心理描写的练习和修改。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示例:分析名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

5. 修改:引导学生互相批改,给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2. 示例法:通过分析名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魅力。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4. 互相批改法:引导学生互相批改,给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练习的效果。

3. 学生互相批改的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名篇心理描写片段。

2. 写作练习纸。

3. 批改用的红笔。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10分钟):讲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示例(10分钟):分析名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魅力。

4. 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

5. 修改(5分钟):引导学生互相批改,给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6.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为课后写作奠定基础。

九、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的作文,注意运用心理描写表达人物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 教案

心理描写 教案

心理描写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心理描写能力的教学活动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心理描写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心理描写的定义和特点。

2. 如何观察和思考心理描写。

3. 如何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心理描写。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

2. 学生练习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人物心情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心理描写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是心理描写?为什么心理描写在写作中很重要?步骤二:讲解心理描写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呈现心理描写的定义和特点。

2. 强调心理描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步骤三:观察和思考心理描写(15分钟)1. 展示一段包含心理描写的文本,让学生仔细阅读。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了人物的心理状态?你能否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3. 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步骤四: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心理描写(20分钟)1. 提供一些常用的心理描写词汇和句式,如"忧心忡忡"、"眉头紧锁"等。

2. 让学生在小组内创作几个句子,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进行心理描写。

3.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心理描写,以展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步骤五:写作实践(15分钟)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如家人、朋友或偶像。

2. 学生以这个人物为主题,写一段包含心理描写的短文。

3. 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描绘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步骤六:分享和反馈(10分钟)1. 邀请学生将他们的写作作品分享给全班。

2. 学生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心理描写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富有心理描写的作品,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技巧。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2. 课程类型:写作指导课3.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在作文中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解释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和效果。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写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并进行修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片段2. 写作情境3. 评价标准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练习的表现2. 学生作品的内容丰富程度和描写细腻程度3.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五、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专业编辑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心理活动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心灵说话
——细腻的心理描写指导
指教者:王前保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人物心理描写的五种方法。

2.让学生运用五种心理描写的方法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运用五种方法:内心独白法、状态描写法、梦境幻觉来描写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运用神态动作的方法和环境烘托法,从侧面展现出人物内心的活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状态描写法、神态动作表现法和以景寓情法,以表现人物心灵世界。

教学设想:
以课本中的名著为蓝本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老师示范、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设置情境
师:同学们,要上公开课了,后面坐了这么多老师,你们心情怎样?猜猜老师心情怎样?(紧张、担忧……)
师:紧张、担忧还不足以表达我此刻的内心。

我心里想了很多,请看看灯片
2.出示范例一
看看时间,离上课还有5分钟,一会儿就要给我们可爱的同学们上课了,又有和我的同仁们切磋的机会了,似晨露滋润花朵,丝丝喜悦浮上心头。

可某种难以言明的东西像蛛丝一样轻轻地缠绕我的心间,淡淡的担忧也涌入心间。

面对这么多老师,在公开教室里,同学们会不会还不适应呢?这堂课会不会成为我的独角戏呢?如果同学们不配和我,上砸了,怎么办?那么前几天我辛辛苦苦备的课和做的课件不就白费了呀!哦,老天!千万别这样。

要相信同学们,他们思维那么敏捷,他们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他们一定会和我一起努力的。

是的,要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的!
二、技法指导
1.明确定义。

心理描写定义:为了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精神情感加以描绘。

心理描写能直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2.心理活动的要求:
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

3.心理描写的种类
心理描写主要分两大类:直接描写心理活动、间接描写心理活动。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心理状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神态、动作描写和环境烘托、。

4.学习内心独白的描写方法。

(1)出示范例二
如: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羚羊木雕》
(2)学生训练一:
把下面的叙述语言用直接倾吐的方法进行描写。

语文老师把昨天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心里很紧张。

老师示范:语文老师把昨天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让我得一次高分,好让父母高兴高兴。

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5.学习心理状态的描写方法。

(1)出示范例三:
①郑屠大怒,两条忿气从脚底直冲到顶门,心头那一把无名业火焰腾腾地按捺不住。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出示范例四:
②一看旁边的同学用三角板作一条平分线,我好似暗夜里亮起一道闪光。

作平分线,不就可以证明左右线段相等吗?
(3)学生训练二
我接到试卷,缓缓地翻过试卷,一看只69分,心里顿时难过极了。

老师示例:
我接到试卷,缓缓地翻过试卷,一看只69分,顿时泪水模糊双眼,那“69”好像两个口吐着长蛇的魔鬼向我扑来,将我的心撕咬血淋淋,让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

提示:心理状态的描写,往往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形象表达。

6.学习用梦境、幻觉来描写心理。

(1)出示范例五:
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驿路梨花》
(2)出示范例六:
②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
(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3)学生训练三。

听说老师要打电话告诉我爸爸,说我上课玩手机,我害怕极了。

老师示例:
听说老师要打电话告诉我爸爸,说我上课玩手机,我心里害怕极了。

仿佛看到爸爸愤怒地朝我跑来,猛地朝我脸上“啪啪”地抽打。

在一旁围观的同学哈哈地大笑。

7.学习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反映心理的方法
(1)出示范例七:
他的脸上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藤野先生》(2)出示范例八: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故乡》
(3)出示范例九
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4)学生训练四。

看到爸爸打工回来,我高兴的迎上去。

(5)老师范例:
听说爸爸快到家了,我忙理了理衣领,拉了拉衣角,跨出大门。

远远地看见提着行李疾驰的爸爸,飞快地向爸爸奔去。

爸爸张开嘴,挥动右手,哈哈大笑:“孩子,你好吧!”我张开双臂扑向爸爸,抱着他,脸紧贴他的胸前。

爸爸丢开行李,双手捧着我的脸,朝我额头狂吻。

8.学习景物烘托反映心理的方法。

(1)出示范例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出示范例十一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芦苇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芦花荡》
(3)学生训练五。

期中考试后的一个晚上,我到了家门,却不敢进家门。

(4)老师示例:
天色渐渐暗下来,远处的小鸟纷纷归巢了。

周围的一切静下来了,只有树叶发出簌簌的声音。

我徘徊在门前,月光照在我的身上,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抬起头,一轮孤月高悬,寂寞千年的嫦娥何时能逃离寒宫?忽然我听到家门“吱“地开了,粉红色的灯光向我迎来。

9.总结:
直接心理描写:1.内心独白 2.心理状态 3.梦境幻觉
作用:直接倾吐人物的心情,它抒情性强,感染力大。

间接心理描写:1.以神态动作反映心理 2.以景寓情
作用:范围广泛,运用灵活,语言含蓄,生动感人。

内心独白,仔细表达;心理状态,借用修辞;梦境幻觉,联想想象;
神态动作,反映心理;景物描写,烘托心情。

三、真题演练:
审题,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