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对不同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盐胁迫对野生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盐胁迫对野生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加入上述不 同浓度的 N a C 1 溶液 5 m L (此时种子不浸
在我 国现存 的大面积盐渍化 土地 中, 钠盐 是形成盐
土 的主要盐类 。 不 同作物或 同一种作物不 同品种 间的 耐盐性不 同 , 通 过挖掘作物本身 的耐盐 能力 , 筛选和培 育耐盐作 物品种 是开发利用盐碱地 的有 效途径之一I 3 1 。 野 生稻 中蕴藏着丰富 的抗逆基 因 ,是 我 国水稻育种研
D 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7 . 0 6 . 0 1 2
中 国 米 2 0 1 7 , 2 3 ( 6 ) : 6 0 — 6 3
盐胁迫对野 生稻种子 萌发及 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玉 兰 段开怀 李皖 张 国印 孙 堂玉 范文忠
1 . 2 试 验 方 法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8 — 1 1
基金项 目: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 划项 目( 2 0 1 4 0 1 0 1 1 4 6 J C) ; 吉 林 农 业 科 技 学 院作 物 遗 传 育 种 一 校 级 重 点 学 科
( 1 1 2 0 1 2 0 1 5 0 0 1 )
土壤盐 渍化是世界范 围内影响农 作物生产 的主要
非生物胁 迫 因子 之一 , 极 大 限制 了农业 生产 的发 展 l I _
3 1

理: 0 ( C K) 、 0 . 1 %、 0 - 3 %、 0 . 5 %、 0 . 7 %、 0 . 9 %、 1 . 1 %。
试验采用玻 璃组培瓶纸上发 芽法 , 在直径 为 9 e m 的玻璃组培瓶 中铺 6层滤纸 。 以蒸馏水 为对照组 , 分别

盐胁迫对苦豆子、大豆芽期和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盐胁迫对苦豆子、大豆芽期和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i
ng,ZHANGXi
n
s
heng,
j
pe
LIUYuq
i,CHENYanwe
n,WANG Qi
ng
i
ngwen
yu,YANFan,LIJ
(
P
l
an
tSc
i
enc
eCo
l
l
ege,
J
i
l
i
nUn
i
ve
r
s
i
t
Changchun130062,
Ch
i
na)
y,
Ab
s
t
r
a
c
t:
Sa
l
ts
t
r
e
s
si
soneo
3mL 处理溶液,大 豆 W82 每 皿 20 粒 种 子,加 5mL
处理溶液,每 24h 各 培 养 皿 等 量 补 充 处 理 溶 液,报 纸
和黑布进行遮光处 理,置 于 恒 温 气 候 室 中。 实 验 开 始
后每天记录种子发芽 数(胚 根 长 度 大 于 种 长 为 发 芽 标
准),连续 3d 无种子发芽时结束试验。
芽率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表 2)。不同时 间 段 盐 溶 液
处理下的苦豆子和大 豆 种 子 发 芽 率 对 比 发 现,苦 豆 子
和大豆发芽率有同样变化趋势,在0.
9% 盐溶液浓度下
苦 豆 子 发 芽 率 为 94.
52% ,大 豆 W 82 种 子 发 芽 率
,
为 41.
67% 在1.
2% 盐 溶 液 浓 度 下 苦 豆 子 发 芽 率 为
1.
2% 浓度下,苦豆子发芽率下降了 29.

盐胁迫对野大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盐胁迫对野大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11 材 料 .
本 试验 所 用 的野 大豆 种 子采 于 2 o 0 6年 秋 季 德州 市郊 区 , 千粒 重为 1 .3 0 1 。 2 + . g 5 0
12 方 法 .
活 力 指 数( I G x , 式 中 G 为发 芽 指 数 , V ) iS公 = i S为
胚 根 长 度
1 . 数 据 处 理 采 用 E C L软件 进 行 数 据处 .4 2 X E
选 取饱满 均匀 的种子 经浓 硫
1 . 种子 预处理 .1 2
理及 分析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对 发 芽 率 的 影 响 .
酸浸种 2 mi 0 n后立 即用 自来 水 冲洗干 净 , 用 。 备 1 . 溶 液 配制 .2 2 用 蒸 馏 水 分 别 配 置 浓 度 为
盐( a 0 溶 液 中的 萌发 情 况进 行研 究, 别 测 定 盐溶 液 对 发 芽率 、 芽 势 、 芽指 数 、 力指 数 等 指 标 的 影 响 。 N2 C 分 发 发 活
结 果表 明, 中性 盐(a 溶 液处 理 下,a浓 度 高 于 5 m l N O) N+ 0 mo L时, 生 大 豆 种 子发 芽 率 、 芽势 活 力指 数 随 N / 野 发 a浓 度 的 增 加 而 显 著 下 降(( .5, 芽指 数 在 10 m l p 0 )发 0 0 m o L时有 增 加 但 与 其 他 浓 度 差异 不 显 著; 性 盐 (a 0 ) 液 芽指 数 、 力指 数 影 响 随 N + 高 而 下 降, 下 降 幅度 大 于 中性  ̄(a 1 碱 性 盐 发 发 活 a升 且 N C) 。
时 补充蒸 发 的 水分 ,使各 处 理盐 浓 度保 持 一 致 。

盐胁迫对盐生野大豆生长和离子分布的影响

盐胁迫对盐生野大豆生长和离子分布的影响

图 2 盐胁迫对一年生栽培和野生大豆 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
F ig. 2 Effects of salt stress on electro lytic leakage% of leaves of annual cu ltivated
( T he N a tiona l C en ter of S oy bean Im p rovem en t, K ey L ab of C rop G row th R eg u la tion, M in istry of A g ricu ltu re, N anj ing A g ricu ltu ra l U n iversity , N anj ing 210095, C h ina)
Abstract In con t ra st w ith the annua l G ly cine m ax (L ee68, the sa lt2to leran t) and G ly cine so ja (N 23232, the sa lt2sen sit ive) , the g row ing ra te, elect ro ly t ic leakage, ion ic d ist ribu t ion and m echan ism of sa lt to lerance in sa lt2bo rn G ly cine soja (BB 52, the m o st sa lt2to leran t)w ere invest iga ted under sa lt so lu t ion and sa lt so il cu ltu re. T he resu lt s show ed tha t, the inh ib it ion of g row th and increa se of elect ro ly t ic leakage in BB 52 seed ling s w ere the lea st. T he N a+ and C l- ab so rbed by roo t s w ere less t ran spo rted to the upp er p a rt of the seed ling s, esp ecia lly to the leaves, bu t the select ivity of K+ w a s st ronger. T he rea son s fo r sa lt in ju ry o r sa lt to lerance in soybean w ere a lso d iscu ssed on the a sp ect of ion tox icity. Key words Sa lt st ress; G ly cine m ax ; G ly cine soja; G row ing R a te; Ion ic d ist ribu t ion

盐胁迫下野大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盐胁迫下野大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数及胚生长 的影 响进行测 定分析 。结果表 明 , 随盐溶 液浓度 的增加 , 野 大豆种子 的发 芽率、 发 芽速度 、 发 芽指数 均 呈下降趋势 , 而低 浓度的 N a 2 s 0 4 ( 1 0— 5 0 m mo l / L ) ,N a 2 C O 3 ( ≤1 0 mm o l / L ) 促进 种 子萌发 , 高浓度 的 N a C 1 (>2 0 0
m m o l / L ) 、 N a 2 S O 4 ( 92 0 0 m m o l f L ) 、 N a 2 C O 3 (> 7 5 m m o l / L ) 抑制种子萌发 ; 胚根和胚 轴对 不同种类盐胁 迫表 现 出不
同的 反 应 。 低 浓 度 的 盐分 促 进 了胚 根 和 胚 轴 的 生 长 。
第3 2 卷第 6 期
2 0 1 3年 1 2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9 6 9 0 . 2 0 1 3 . 0 6 . 0 0 8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C h i n e s e Wi l d Pl a n t Re s o u r c e s
Vo 1 . 3 2 No. 6 De C .2 01 3
盐 胁 迫 下 野 大 豆 种 子 萌 发 特 性 研 究
张 秀玲
( 德州学 院 生物系 , 山东 德州 2 5 3 0 2 3 )
摘 要 采 用 不 同 浓度 的 N a C 1 、 N a S O 、 N a 2 C O 及 三 者 的 混 合 盐 的 胁 迫 , 对 野大豆种 子的发 芽率 、 发 芽势、 发 芽 指
关键词
野 大豆 ; 盐胁迫 ; 萌发特性 ; 胚 生长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9 6 9 0 ( 2 0 1 3 ) 0 6— 0 0 2 1 — 0 4

盐胁迫对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盐胁迫对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盐胁迫对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作者:刘萌陈鹏王洪芹王红艳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05期摘要:研究了不同NaCl胁迫浓度(0、50、100、200、300 mmol/L)对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野生和栽培大豆的生长,但野生大豆在同样盐胁迫下所受影响较小,显示出较强的抗盐能力;两种大豆幼苗叶中的MDA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递增,且栽培大豆的增幅大于野生大豆,高浓度盐胁迫下尤其显著,说明栽培大豆受到的膜脂伤害程度更为严重;同时,野生大豆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均高于栽培大豆,显示出野生大豆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盐胁迫;野生大豆;栽培大豆;丙二醛;抗氧化酶中图分类号:S565.1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5-0038-04土壤盐渍化是当今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非生物环境胁迫因素之一,目前全球约有7%的土地、20%的耕地和近50%的水浇地受到盐渍化的影响[1~3],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水浇地面积的扩大,土壤盐渍化面积仍在逐年增加。

因此,改良和高效利用这些盐土资源对于解决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开发盐土资源和发展盐土农业的关键是耐盐经济植物的筛选和培育[4,5]。

栽培大豆属中度耐盐植物,盐胁迫条件下,其产量明显降低,所以进行栽培大豆的耐盐性研究以及抗盐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与栽培大豆相比,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属于一年生盐生植物,具有花荚多、结实多、繁殖系数高、产量性状突出、高蛋白、抗病抗逆性强等众多优良性状,是改良和选育抗盐栽培大豆品种的重要基因源,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6]。

本研究选取东营野生大豆BB52和山东栽培大豆ZH13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处理幼苗,研究盐胁迫对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对比分析其抗盐能力的差异及野生大豆的抗盐机理,从而为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改良栽培大豆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浓度盐_碱胁迫对野生大豆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不同浓度盐_碱胁迫对野生大豆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13 - 12 - 05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 编号: 2012135) 。 作者简介: 盖玉红( 1980—) ,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实验师,主要从事
植物生理与遗传 研 究,Tel: ( 0431 ) 84532849; E - mail: gyh0214 @ qq. com。 通信作者: 魏 健,博士,讲师,主 要 从 事 植 物 遗 传 研 究。E - mail: 148050459@ qq. com。
非盐生植物的主要渗透调节剂,对细胞膜、原生质胶体有稳定 作用,还 能 在 细 胞 内 无 机 离 子 含 量 高 时 起 保 护 酶 类 的 作 用[12 - 13]。Ott 等认为,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植物叶片 内可溶性糖浓度增加,并反馈性地抑制光合作用[14]。研究表 明,进入栽培大豆木质部液流中的 Na + 在向叶片运输过程中 可被木质部薄壁细胞重新吸收,跨膜横向运输至韧皮部,再运 送到根系,但对 Cl - 无此作用,所以茎基部 Na + 含量显著高于 叶片[15]。Kingsbury 等 研 究 表 明,1. 1 MPa 等 渗 胁 迫 下,单 Na + 、单 Cl - 、NaCl 对不同大豆品种发芽 率 均 有 明 显 抑 制 作 用,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 NaCl 处理 > 单 Cl - 处理 > 单 Na + 处理[16]。於丙军等从离子角度探讨了野生大豆及栽培 大豆的耐盐性[17]。本研究探讨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野生大 豆的光合作用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野生大豆的耐盐 碱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盐碱胁迫; 生物量; 光合作用; 可溶性糖; 脯氨酸 中图分类号: S565. 101; Q945. 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1302( 2014) 05 - 0089 - 04

盐胁迫对野大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盐胁迫对野大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2 0 0/ 0舰 11
是由于高浓度的 ( Z m 0L a 溶液延迟种 > o m F) C = NI 子发芽时间, 显著降低野大豆种子的发芽速度。 N厂 3 a 0 溶液处理的 2m 0L 5 m U 与对照之间差异显 著( 0 ) P. , < 0 其他浓度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 5 P . ) 当溶液浓度为 7m 0 时发芽势为 0 0 1, 0 5 m巩 。当 浓度为 Sm 0L O mU 时其发芽率显著降低, 可见这是 野生大豆对 NZ 3 a O 胁迫的一个敏感浓度, C 与发芽


对不同盐浓度处理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aI NC 溶液不同浓度与对照之间差异显著 (< P . , 0 ) 不同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a 0 溶液不 5 0 N多 3 同浓度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 0 ) P. , < 0 不同浓度 1 之间除 7m oL和 l m o 之间差异不显著 5 mF o m巩 外, 其他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伊 0 ) 此可以 < 0 。由 . 1
关键词: 野大豆; 盐胁迫; 发芽率; 中图分类号: 6 1 S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700( 8 1《 1 l e97 0 冲  ̄ 风 刁3 o 2 X
野大豆是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 在我国各地 广泛分布, 因其茎叶中营养成分较高, 饲用价值潜 力较大,是一种优质牧草资源。同时因其与栽培 大豆杂交亲和性高, 遗传物质易交流等特性, 而被
发芽率方面对 N O 溶液较 N I C z a 3 C a 溶液敏感, 这 种对相同N 浓度的不同反应说明这种差别与 + a N 浓度无关, + a 可能是与溶液p H值有关。 2 时发芽势及发芽速度的影响 2 . 发芽势是判别种子质量优劣,出苗整齐与否 的重要标志, 也与幼苗强弱和产量密切相关, 一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8
2. 5
电导率 ( sc ) m/m
0 02 .1 0 03 .1
005 .1 000 .8 0 15 .4 0 18 .9
P D比活力 O i) (.1 D g mn 00 AO /
497 5.
根系活力
[ g( ・ ) A 9 h ] /
03 .5 03 .0
表 3 不同野生大豆品种种子发芽指数的差异显著性
品种
从表 1 可以看出, 相同的盐胁迫环境中野生大豆 品种的发芽率、 发芽指数、O P D比活力、 根系活力均高 于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品种的电导率低于栽培大豆品 种, 而电导率与发芽率成反比 关系, 说明野生大豆品种
平均发芽指数
( %)
号次之 , 野生7 号最弱。 6
析, 如测定其发芽率、 发芽指数、 苗长、 电导率、O PD比 活力、 根系活力等, 初步探讨不同品种野生大豆之间耐
盐性的差异, 以期对野生大豆耐盐性生理研究等有所
裨益[。 ’ 〕
1 材料与方法
关键词: 盐胁迫; 野生大豆; 种子发芽; 耐盐性 中图分类号: 56. 551 文献标志码: A
处理好的砂子, 每个品种均设 4 个重复。在人工气候
箱中 行发芽试验[, 进 4 观察记录, ] 测定发芽率、 苗长,
计算发芽指数 。 电导率仪测定种子浸泡液电导 用
( 接上页) 参考文献:
[] 1马育华主编. 试验与统计方法〔 ]北京: 田间 M. 农业出版社,
19 . 91
[ a i K Te og pidp y a c wh 6 be R h b l r h il omt e i a ] l . i t c a f s p Gr p a s i r t 户- ci tpni l oet li J i a k, 1 rc ac pnn aas [ B m t a17 , ao o p o tn i m n ys . o r 9 ] i
内j
差异显著性
X 一 67 , 2 .8
1 . 7二 19
X 一 08 ; 3 .4
79 . . 1*
野生 1 号 8 野生 6 号 6
 ̄ 八 ,
Q 介 n
的耐盐性优于栽培大豆; 从外观形态的苗长来看, 野生 大豆低于栽培大豆, 但栽培大豆植株发黄且子叶部分
或全部脱落, 而野生大豆生长浓绿且几乎无子叶脱落 现象。在野生大豆不同品种之间, 就发芽率来看, 野生
2 18 6.
172 8 .
11 , } ‘
栽培 3 号
内、
率[, L 5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O ) l PD 比活
力〔 氯化三苯基四 6 1 氮哇( C 法测定根系活力〔。 T ) ’ 」
以上试验均重复3 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环境中不同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品种种子发 .
芽指标
品种 野生 1 号 8 野生 6 号 6
野生 7 6号
223 .. 3个不同野生大豆品种苗长的差异显著性
分析
表4 不同野生大豆品种苗长的差异显著性
品种 野生 1 号 8 野生 6 号 6 野生 7 号 6
28 . 25 .
平均苗长 (m c)
差异显著性
X一. ; 25
30 26 19
卜吕 4 7 R } 9 7
334 3.
483 0.
‘ J

 ̄、  ̄


气 ) 『、
02 .6
0. 1 2 0. 7 1 0. 1 1
栽培郑909 45
栽培周 4
口 气 乙 』、

g 内j
C U Cl
 ̄  ̄、 }
17
n 一
4. 0
4. 5
2 12 9.
WE Xuy g T N J -ag L Y - e I - n , G x n , uz n i i A ui U h
摘要: 采用室内 发芽盒模拟盐环境( 砂基) 进行发芽试验, 对野
6 号、 7 6 野 6号、 1 3个野生大豆品种和周 4 郑 909 野 8号 、 45 ,
的比较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本试验旨在通过对盐渍
6 号、 号、8 1 号 3 6 7 6 个野生大豆品种和周 4 郑 、 9093 个栽培大豆品种, 45, 号3 均由河南科技学院植 文章编号: 10- 0 (080- 6- 0 1 75 20 )1 08 3 4 0 0 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提供。硫酸镁( R级)由洛阳市 A , 化学试剂厂生产; 氯化钾( R 级, A ) 由洛阳市化学试剂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 土壤的盐渍化问题已 氯化钠(R 级, A ) 由北京化工厂生产。 日 威 人 趋 胁着 类赖以 生存的 土壤资 ’ 所以, 厂生产; 有限 源〔。 ] 采用室内发芽盒模拟盐环境( 砂基) 进行发芽试 作物耐盐性的提高和盐渍土的治理已成为未来农业的 验。首先将 M 4 I C三种试剂配制成浓度为 爵0, , NC K I a 重大研究课题。利用工程措施改造利用盐碱地耗资巨 0巧%的盐溶液, . 将砂子高温灭菌, 再用盐溶液处理 大且效果不能持久。采用生物方法, 如种植耐盐作物 ( 湿度以手握成团, 自 落地 然散开为宜)装人发芽盒 , 或筛选作物的耐盐品种并加以利用, 是一种行之有效 厚度为2 )然后将不同品种的种子分别在 3 c c ; m 0 C 的 措施(。 2 野生大豆抗盐性强也为许多研究所证实。 ( l
次是野生6 号; 6 野生7 号最低。野生 1 号与野生6 6 8 6 号、 野生7 号种子发芽指数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 6 水平; 而野生6 号与野生 7 号种子发芽指数间无显 6 7 著差异。说明盐胁迫下, 1 号与野生 6 号、 野生 8 6 野生 7 号种子发芽指数间差异较大; 6 而野生 6 号与野生 6 7 号种子发芽指数间差异不明显。 7
0 7二 .
0 3二 .
X 一. ; 28
0 4二 .
平均发芽率 ( %)
8 .0 15
差异显著性
X 一 55 .0 ; 7.0 X 一 85 ;7
i f 0 _ 30 .
注: 二 . 时LD_ = 8 5 00 时ID. . 0 a 00 5 S , 013 二 .1 S Of 028 , . ; a o二 7 a
但是, 前对盐胁迫下不同野生大豆品种间发芽能力 目
收稿日期: 0- - 2 795 0 02 基金项目: 河南省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51310 . 01010 ) 作者简介: 卫秀英(97 )女, 15 一 , 实验师, 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化研究。
的 温水中浸泡3 mn 再用小刀将野生大豆品种种子 0 , i 的 种皮轻轻划破; 分别播种(0 盒)盖上 15 5 粒/ , . c m
看, 1 号最高, 野生 8 野生7 号次之, 6 野生6 号最低。 6 22 盐环境中不同野生大豆品种间主要种子发芽指 . 标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221 个不同野生大豆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差异显 .. 3
著性分析
表2 不同野生大豆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差异显著性
5 :5 4 7 84 3一 6 .
[] 2严威凯, 盛庆来, 胡跃高, G E 等.G 叠图法一 分析品种 x 环境 互作模式的理想方法【]作物学报, 0 , ()2 一 8 J. 2 12 1 : 2. 0 7 1 [ a wCr ls , a a To s G b l 3 n o euP rsJ t w teoG E o ] , i LC s , . y f i t Y n o el p p f a li mle ine r daJ. r S 20 g t nr mnt l [ C p , , o nyn ui vo t a ) o c 01 r z a - i t a i
40 .4
野生 7 号 6
2 .8 67
注: 00 时LD_ = . 0 ; 二 .1 S O, 33 , a二 .5 S , 42 6+ 00 时ID_ = . 9 , 2 o 69
. 和. 巾 表示在00 和00 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1 .5 以下同) 。
1 号最高, 6 号次之, 8 野生 6 野生7 号最低。发芽指 6 数、 苗长、 根系活力也呈相同趋势。就 P D比活力来 O
4 :5 6 3 16 6一 6 .
[ a LMle C a S U obl ta le 7 n , r GYn H s f t azg - ] g c n , . io o y e W a g e p n n
o p ad r mnie co[ Si Tc Blt , nin et r tn . cad h en t e evo y n n ai J n e u i t ] 19 , ( ; 一 8. )21 26 97 1 5 8 3 [] W, L Gnia e in e c s og op 8 n Hn A eec nr mn a e e te Y a ut . t n vo t f y d u n 场 evo et r tn ie ha y l i n r m n ie co f w t wet d O t o nin r n a i o n r t r i n a e i []Co S , 1 11 2. c20 , : 一5 J.r i 0 4 9 p [] 9李殿荣. 杂交油菜秦油二号论文集【 ]北京: C. 农业出版社,
19 . 93
[ a W, n ioa li f s s tietn 4 n Rj IB l nys s i a rt is ] Y aa . t s ott n a rao c p a e t d l e os ba n a [] C p 2 24 1 2. iOt oJ. r S , 0 , : 一0 f e o n nr y i o c 0 21 i []a W, L B l a lioD ll [ C p 5Yn Hn A io nys i eda . r ut . t s f p a a a J o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