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影响大豆种子萌发的因素

农 林科研
・ 2 8 3 ・
影 响大豆种子萌发 的因素
王 霞 ( 木 兰 县种 子公 司 , 黑龙江 木 兰 1 5 1 9 0 0 )
摘 要: 大豆( 学名 : G l y c i n e m a x ) , 中国古称菽 , 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 富蛋 白质 的豆科植物 。大豆呈椭 圆形 、 球形 , 颜 色有黄 色、 淡绿 色、 黑 色等 , 故 又有黄豆 、 青 豆、 黑豆之称 。大豆最常用来做 各种豆制品、 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 白质 。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程。现主要从外部 环境 因子和种子 自身结构进行研究 。 足, 胚 细胞 呼吸作用逐渐加强 , 促进酶的活动加快 。 含氧越多种子萌 1 . 1 外部环境 因子对种子萌发的影 响 发越快 , 当含氧量下降到 5 %以下时 , 多数种子不能萌发 。 种子的萌发 , 除了种 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 以及解 除休 眠 1 . 6土壤根机有 机化合物 和土壤真菌对 大豆种子 萌发的影 响 , 期 以外 , 环境条件也 是必需的 , 主要是适宜 的光 照 、 充 足的水分 、 适 是重迎茬 大豆根机土壤的醇提液对 大豆种子萌发 和胚 根生长产生 宜的温度 和足够 的氧气 。 有些种子萌发时对上述四因子之一要求很 定的抑制效应 ,其机理可能与根际土壤 中含有的化感物质有关 。 严格 , 其 中某一因子将 直接影响到有些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能否萌 报告指出 ,秸秆焚烧后 的土壤提取液可使大豆种子活力 明显 下降 、 发或 萌发率高低 。 根系发育受阻 、 脂肪酸含量 减少 、 子叶储藏物质的转化率下降 、 从而 1 . 2光对种子萌发的影 响 阻碍萌发。大 豆植株接种绿脓杆菌或哈茨木霉菌 , 可大大抑制种子 种子不萌发是 因为光照的原因叫光休眠 。 也就是说光休眠种子 萌发期猝倒病 的发生 , 提高种子萌发率。C a s s a n等将 固氮螺旋菌株 是光敏感 的种子 。 因光而使休眠的种子萌发的为喜光性或需光性种 A Z 3 9和大豆根瘤菌株 E l 0 9 接种 到大豆种子上 , 结果证明 , A Z 3 9和 子; 反之 , 因光 的存 在而助长或诱 导休眠的种子称 为忌光性 或需 暗 E l 0 9能 明显促进 大豆根长 、 长芽 , 能够 有效 的促进种 子萌发 , 其原 性种子 ; 还有些种 子是有没 有光 照都 能顺 利萌发的是对光不敏感种 因在于 A Z 3 9和 E l 0 9能够分泌植物生长激 素 I A A、植 物生长调节 子 。对 光 不 敏 感 的 种 子 包 括 很 多 栽 培 植 物 , 如 禾谷 类 种 子 和 许 多 豆 剂 G A 3 , 大豆植株 吸收的营养成分和浓度增加 , 从而使大豆 种子组 科植物种子等 。 织产 生相应 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 促进大豆种子发芽 。 由此 可见 ,我们在研究 种子萌发 时一 定要 了解该 种子是喜 光 2大 豆种 子 萌发 过 程 性, 忌光性还 是对光不敏感性 的种子 。按 照休 眠与萌发 的光作用简 在外界 条件适合 时 , 成熟的种子开始发芽 。这需要有个 生长过 单地进行分类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的 , 因为种子对光 的反应 除受遗传 程 , 首先种 子的胚根突破种皮 开始 生长 , 胚轴 的细胞也随之慢慢 长 因子控制外 , 还往往 因生长状态 、 种 皮完整性 、 成熟度 、 干藏后熟 、 氧 大 , 胚芽或胚 芽连 同子 叶会逐渐钻出土壤 , 慢慢变成绿色 , 经 过光合 分压 、 温度 、 酸度以及硝酸盐或其他化合物的有无而改变。 作用后 , 子叶会慢慢退去 , 此 时看 到的是一株可 以 自由生长的植物 。 1 . 3 水份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也就是幼苗 。 干燥 的种子含水量少 , 一般仅 占种子总重量 的 5 % 1 0 %, 这样 结 束 语 会使生理 活动不顺畅 , 水分保持充 足种皮会膨胀变 软 , 才能更好渗 导致大豆种子不萌发有很多原 因, 有大豆本身 的原 因影 响到种 透氧气 , 呼吸顺畅 , 更 容易 萌发 。 足够 的水分才能使种子 内贮 藏的营 子不 萌发 , 还有 就是 外界 因素 比如温度 、 水分 、 浸种时 间和 次数 、 电 养物质溶解于水并经过酶 的分解后才能转运到胚 , 胚在吸收利用。 场 以及一 些化学因素如化学气体 、 化学药剂 、 酸碱 、 金属离 子、 生 物 般种子 要吸收其 本身重量 的 2 5 %~ 5 0 %或更 多 的水 分才能 种衣剂 、 污灌 、 植物组织提取液 、 土壤 有机化合 物和土壤真菌等等这 萌发 , 种子萌发时吸水量的差异 , 是 由种子所含成 分不 同而引起 的。 些 因素都有可能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或 者推进萌发的作用 。 现在科 为满足种子萌 发时对水分 的需要 , 农业 生产 中要 适 时播 种 , 精耕细 技研究者 在物理 、 化 学等众多方面对如何使 大豆种子优质 、 正常 的 作, 为种子萌发创造 良好的吸水条件 。 发芽进行 了深入研究 , 并 且取得很大 的成绩 , 但研究方 向多集 中在 1 . 4温度对植物种子萌发 的影 响 单一影 响因素 , 对 于多因素机理的研究还很少见 , 有待 于进一步结 酶 是起到化解 的作 用 , 种 子内有很多物 质都需要各种 酶 , 才能 合 因 素效 应研 究 。 促 使种子正常 萌发 , 而酶是在适合 的温度才 会进行工作 , 因此温度 是影 响种子是否正常发芽 的关键之一。 种子萌发时有个最适合的温 度, 温度 过高或过低都会使 种子不萌发 , 温度高 于种 子发芽 的适 应 值, 视为最高温度 , 这时在这样 的温度下只有一少部分萌发 ; 相反温 度低 于种子发芽 的适应 值时 , 种子发芽速度缓慢 , 甚 至只有-I I , 部 分发芽 , 视 为最低温度 。 只有科学掌握种子发芽所 需条件 、 深入研究 才能使种子发芽率得到提高。
种黄豆的方法

种黄豆的方法黄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大部分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种植黄豆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种黄豆的方法。
1.外观健康:所选种子应看起来有活力,外观健康,无损坏、发霉等情况。
2.选择种类:选择适合你所居住地区和生态条件的黄豆种类。
在选种的时候要看看这一品种的生育期以及抗病能力等方面。
3.良好的品种背景:选择那些具有良好品种背景的品种。
如在产量、品质、耐旱性、耐寒性、抗病能力等方面等都是领先的。
二、黄豆的土壤和环境条件土壤应该富含有机质和养分;黄豆生长的pH值应该在6.0-7.5之间,过酸和过碱的土壤都不利于黄豆生长;同时黄豆在生长季节较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尤其是在开花和结荚的时候要保证充足的水分。
三、黄豆的种植和管理1.冬季处理:在冬季黄豆需要在土里休眠,为了保证黄豆的品质,要在黄豆播种前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
可以进行腐熟有机肥的覆盖,以增加土壤的营养价值,同时在翻土之前还要进行杂草和根腐菌的处理。
2.播种时间:黄豆可以在春季播种,因为春季温度适宜,土壤湿度合适,并且此时阳光充足,更有利于黄豆的生长。
3.深度和行距:黄豆播种的深度一定要适中,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黄豆的萌发和生长;同时种子之间的距离也要适当,要选择合适的行距和株距,大小也要合适。
4.以半耕式种植为主:在种植的时候,半耕式种植是黄豆较为常用的种植方式,它可以为黄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黄豆的根部和地面部分萌发和生长。
5.解决黄豆的病害:黄豆比较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如黄豆锈病、蚜虫、蓟马等等,为了保证黄豆生长的健康,要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措施加以治疗。
四、黄豆的收获和储存当黄豆的种子变得黄色或棕色,裂开的花苞伸出来3-4厘米左右时,就可以收割了。
为了保证黄豆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要注意黄豆收割的时机以及收割后的处理措施。
同时在收割后应立即进行挑选和储存,以防止黄豆果实被霉菌污染和损坏。
生物豆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生物豆子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2. 探究不同条件下豆子萌发的情况。
3. 学习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种子萌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以及完整有活力的胚。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豆子的萌发情况,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四、实验材料1. 黄豆(或绿豆)若干粒2. 两个小碟子(或小碗)3. 自来水4. 温度计5. 湿布6. 干布7. 记录纸和笔五、实验方法1. 准备两个小碟子,分别标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将黄豆分别放入两个碟子中,每个碟子放入等量的黄豆。
3. 在实验组碟子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使豆子浸没在水中。
在对照组碟子中不加水。
4. 将两个碟子放置在室温下,用湿布覆盖,保持豆子湿润。
5. 每天观察并记录豆子的变化,包括发芽率、发芽时间、豆芽长度等。
6. 分别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设置不同温度(如低温、常温、高温)的实验,观察豆子的萌发情况。
六、实验步骤1. 实验前,将黄豆浸泡在水中24小时,使其吸足水分。
2. 将浸泡好的黄豆分别放入两个碟子中,每个碟子放入等量的黄豆。
3. 在实验组碟子中加入适量的自来水,使豆子浸没在水中。
在对照组碟子中不加水。
4. 将两个碟子放置在室温下,用湿布覆盖,保持豆子湿润。
5. 每天观察并记录豆子的变化,包括发芽率、发芽时间、豆芽长度等。
6. 分别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设置不同温度(如低温、常温、高温)的实验,观察豆子的萌发情况。
7.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七、实验结果1. 实验组豆子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水分对豆子萌发有重要作用。
2. 随着温度的升高,实验组豆子的发芽率逐渐提高,说明温度对豆子萌发有显著影响。
3. 低温条件下,实验组豆子的发芽率较低,说明低温抑制了豆子的萌发。
4. 高温条件下,实验组豆子的发芽率也较低,说明高温同样抑制了豆子的萌发。
生物实验报告发豆芽(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环境因素。
2. 掌握豆芽的培育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材料1. 黄豆若干2. 水盆3. 装豆芽的容器(如碗、盆等)4. 湿布或保鲜膜5. 温度计6. 记录本三、实验方法1. 将黄豆洗净,放入水盆中浸泡,浸泡时间约为6-8小时。
2. 将浸泡好的黄豆取出,用湿布或保鲜膜覆盖,保持湿润。
3. 将装有豆芽的容器放置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20-25℃。
4. 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5. 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子叶展开等。
6.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豆芽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黄豆洗净,浸泡6-8小时。
2. 实验开始:将浸泡好的黄豆取出,用湿布或保鲜膜覆盖,保持湿润。
3. 实验观察:a. 第一天:观察黄豆是否吸水膨胀,种皮是否破裂。
b. 第二天:观察黄豆胚根是否突破种皮,子叶是否展开。
c. 第三天:观察豆芽生长速度,记录豆芽高度。
d. 第四天:继续观察豆芽生长速度,记录豆芽高度。
e. 第五天:观察豆芽生长情况,记录豆芽高度。
f. 第六天:观察豆芽生长情况,记录豆芽高度。
g. 第七天:观察豆芽生长情况,记录豆芽高度。
4. 实验结束:将豆芽从容器中取出,洗净,可进行食用或观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第一天:黄豆吸水膨胀,种皮略有破裂。
b. 第二天:黄豆胚根突破种皮,子叶开始展开。
c. 第三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2cm。
d. 第四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3cm。
e. 第五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4cm。
f. 第六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5cm。
g. 第七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6cm。
2. 实验分析:a. 种子吸水膨胀:种子在浸泡过程中吸收水分,使种皮膨胀,有利于胚根突破种皮。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第一章 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小麦是我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你认为贮藏小麦的最佳环境条件应该是()。
A.高温、潮湿B.低温、潮湿C.低温、干燥D.高温、干燥【答案】C【分析】在种子贮藏过程中要设法减弱种子的呼吸作用,以减少种子内有机物的消耗。
【解答】种子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机物,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种子的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多,不利于种子的贮藏;在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易造成种子发霉;因此贮藏小麦种子的最佳环境应该是干燥、低温、空气流通。
2.【答题】大豆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能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A.子叶B.胚芽C.胚轴D.胚根【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种子的萌发过程。
【解答】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A错误;胚芽能发育成茎和叶,B正确;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C错误;胚根发育植物的根,D错误。
3.【答题】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黄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其中最有利于萌发的处理方式是()。
A.水位保持在①处,25℃B.水位保持在②处,25℃C.水位保持在①处,0℃D.水位保持在②处,0℃【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答】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自身因素为完整而有活力的胚、且度过休眠期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所以0℃不适宜,应放在25℃的环境中;水位保持在①处,会将种子淹没,缺乏空气,②处水分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
所以,最有利于萌发的处理方式是水位保持在②处,25℃。
选B。
4.【答题】阳阳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入一粒小麦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适宜温度下放在暗处,结果不萌发。
对实验的下列分析与评价不合理的是()。
A.实验缺乏对照,不具说服力B.种子太少,偶然误差增大C.结果证明种子正处在休眠期D.水分、氧气满足种子萌发要求【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并长成营自养生活的幼苗的过程。
生产上往往以幼苗出土为结束。
种子萌发的前提是种子具有生活力,解除了休眠,部分植物的种子还需完成后熟过程。
种子萌发的条件: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部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些生物化学变化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多数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0℃~5℃,最高温度为35℃一40℃,最适温度为25℃~30℃。
(2)一定的水分:水分可以使种皮变软,胚芽与胚根才能突破种皮,同时储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转化,容易被胚吸收利用。
但是,如果水分过多,会引起种子缺乏氧气,种子无法呼吸,导致种子腐烂。
(3)充分的空气:种子萌发时吸入氧气,把细胞内储存的大量营养物质逐渐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应种子萌发时生理活动的需要。
2.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种子具有完整的胚。
(2)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过程: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子叶大都出土,因此播种时要浅一些;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子叶不出土,可种的深一海,由于种子萌发时所需养料来自种子自身,所以同样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士壤中和贫瘠的土壤中,只要外界条件具备,都一样能萌发。
被子植物的一生知识梳理: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点: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实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培养兴趣和能力。
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知识。
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出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推荐器材:罐头瓶、吸水纸、标签、水、绿豆种子。
设计实验: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实验设计,设计对照实验。
生物中考考点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2:种子的萌发

考点12 种子的萌发中考频度:★★★★☆难易程度:★★★★☆一、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实验过程条件无水少量水少量水较多水场所橱柜橱柜冰箱橱柜种子数量10粒10粒10粒10粒分组状况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2.变量分析(1)1号与2号对照,变量是水分。
(2)3号与2号对照,变量是温度。
(3)4号与2号对照,变量是空气。
3.结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常见问题(1)取材: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作为实验对象。
原因是种子萌发既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又受自身条件的影响。
(2)取材数量:每组实验的种子不能低于10粒,减小误差。
(3)在每组对照实验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他条件一致。
这是遵循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
三、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种子不能萌发的几种情况在具备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后,以下几种情况的种子仍不能萌发。
(1)干瘪的种子不能萌发。
种子萌发过程中即使具备了各种适宜的外界条件,但胚芽、胚轴、胚根要迅速生长,还需要充足的养料供应,因为它们在未长成幼苗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干瘪的种子含养料很少,这样的种子生命力不强。
(2)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萌发。
因为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如果胚不完整,即使有丰富的养料,它也不能发育成一个新植物体。
学科!网(3)种子处于休眠期。
由于各种原因,种子处在休眠期,此时的种子一定不会萌发。
(4)储存时间过长,胚已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
有的种子虽然胚是完整的,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死,没有生物活性,此时即使具备了所有的环境条件,种子也不能萌发。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具有完整的、活的胚。
(2)具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种子成熟且不在休眠期。
四、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增强,营养分解。
2.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3.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钻出地面。
大豆生育期划分标准

(一)种子萌发和出苗期胚根首先从胚珠珠孔伸出,当胚根伸长到与种子等长时称发芽。
胚轴伸长,种皮脱落,子叶随下胚轴伸长露出土面,当子叶展开时称出苗。
条件适宜,播种后4—6d 黄豆即可出苗。
田间半数以上子叶出土即为出苗期。
(二)幼苗期从出苗到花芽分化前为幼苗期。
出苗后2片子叶展开,其幼茎继续伸长,上面的2片对生的单叶随即展开,此时称单叶期。
随着幼茎不断伸长,长出第一片复叶时称3叶期。
3叶期地上部分增长速度较慢,地下根系生长较快形成根瘤。
此期末根系初步形成,开始需要较多的水分和养料。
幼苗期大约20—25d,占整个生育期的l/5,这一时期是长根期;应注意蹲苗,加强田间管理,达到苗全、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基础。
(三)花芽分化期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始花为花芽分化期,也是分枝期。
一般约经25—30d。
当复叶出现4—5片时,主茎下部开始发生分枝,同时分化花芽。
人豆花芽的分化和现蕾是在短口照条件下进行的。
花芽开始分化过程是:先出现半球状花芽原始体,接着在它的前面形成事片,再形成筒;继而分化出龙骨瓣、翼瓣和旗瓣;环状的雄蕊原始体相继分化,在雄蕊中央雌蕊开始分化,并出现胚珠原始体;随后进入胚珠、花药原始体分化,花器官逐渐长大,最后陆续形成花蕾、花粉和胚囊,完成花芽分化。
花芽开始分化,植株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
这时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同时注意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株壮、枝多、花芽多、花健的要求。
(四)开花结荚期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从软而小的豆荚出现到幼荚形成为结荚期,出于大豆开花与结荚是并进的,所以这两个时期通称开花结荚期。
大豆花很小,着生在叶腋或茎的顶端,每个花簇上着生的花数,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
大豆落花落荚率高,因此每个花簇结荚数较少。
大豆开花以上午6—9时为多,由现蕾至开花一般为3—7d。
胚珠受精后,了房逐渐膨大,形成软而小的绿色幼荚,当荚长lcm时,称为结荚。
豆荚的生长是先增长,再增宽,最后增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一、提出问题
平常我观察到,土壤里的种子会发芽,大集上卖的绿豆芽没有土壤也会发芽。
空气中放置过长的种子在也会悄悄生芽。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有哪些呢?
二、作出假设
我们所吃的豆芽浸泡在水中,看来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家中存放的种子放置空气中,种子萌发应当需要充足的空气。
冬天种子一般不会萌发,看来种子萌发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应当是种子萌发所必须的三项条件。
这种假设,需要以实验为依据来进行验证,下面是我所做的实验的过程。
三、验证假设
㈠准备材料
四粒黄豆、两个空玻璃瓶、适量的自来水、植物油、玻璃棒、家用缝衣线、冰箱。
㈡实验步骤
①向两个空玻璃瓶中各倒入二分之一的水。
②把一个玻璃棒上绑上三粒豆子,捆绑的方法是将豆子用手指固定住,将线先在豆子中间绕三圈并且拉紧,系好线头就行了。
捆绑的位置是使一根玻璃棒上最上面的一粒豆子露出水面以上,第二粒一半在水面以上,一半在水面以下,第三粒在水面以下。
另外根玻璃棒上的豆子与第一根玻璃棒上的第二粒豆子
位置相同。
③将两根捆绑好豆子的玻璃棒插入水中。
④向有三颗豆子的瓶中注入花生油少许,直至形成的油膜将水面完全覆盖住为止。
⑤将有三粒豆子的瓶子放在客厅里,开空调使得室温达到20摄氏度左右。
将有一粒豆子的瓶子放入冰箱保鲜室内。
⑥等待观察结果。
四、完善实验
㈠豆子应选择完整无损的,不能选择储存时间过长胚已经死亡了的。
㈡要选择不在冬眠期的种子。
五、实验结果
㈠室温下瓶中的豆子中间一粒两天后萌发。
㈡冰箱保鲜室内的豆子因缺乏适宜的温度而没有发芽。
㈢室温下瓶中豆子暴露在空气中的一粒豆子因缺乏一定的水分而没有发芽。
㈣室温下瓶中豆子浸没在水中的一粒豆子因为缺乏充足的空气而没有发芽。
六、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种子需要生活在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的条件下才能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