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2012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2012年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035102
法律(法学)
035199
法律(非法学)法庭科学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204
中共党史
42
42
63
315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55
55
中德法学院
比较法学
53
80
340
53
80
345
55
90
335
60
48
90
330
50
85
330
中美法学院
比较法学
53
80
340
53
80
345
55
90
340
60
48
90
330
50
85
330
中欧法学院
比较法学
54
90
330
60
54
90
335
50
85
33
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学院名称
专业
专业名称
政治
外语
业务课
总分
备注
法学院
030101
法学理论
60
60
90
340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10
军事法学
030121
法律与经济
355
030122

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

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

它们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

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

”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5.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6.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A.形成级差地租I的超额利润B.形成级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C.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D.形成垄断地租的超额利润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A.商业资本B.借贷资本C.产业资本D.流通资本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9.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兵民是胜利之本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0.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中国政法大学07-11年复试分数、录取比例

中国政法大学07-11年复试分数、录取比例

民商院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 127
4 123 7.69:1
民商院 知识产权法学
31 295
9 286 13:1
刑司院 刑法学
80 800 24 776 13.86:1
刑司院 诉讼法学
58 478 23 455 12.71:1
(刑侦:24 人 司法鉴定:3 人)
刑司院 证据法学
6 56
2 54 13.5:1
政治、 外语
55 53 55 53 55 53 60
08 年
专业课 90 85 90 85 90 85 90
349
60
90
349
60
90
345
53
85
343
55
90
342
60
90
341
55
90
340
55
90
53
80
340
53
80
340
53
80
总分 345 345 345 345 345 345 360
刑法学 诉讼法学 证据法学 国际法学 法学理论 比较法学 比较法学 比较法学
政治、 外语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53
07 年
专业课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90 90 90 80
80 80
总分 343 335 340 340 340 340 351
6
27
27 4.5:1
法学院 法律与经济
11 126 4 122 17.43:1
法学院 人权法学

(NEW)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40行政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NEW)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40行政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407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 理、政治学考研真题
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407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 理、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 管理学院840行政管理综合考研真
题(回忆版)
管理学 简答题 1.简述目标置换的内涵 2.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3.部门话方法 4.控制过程的基本要素 5.你所读过的管理学著作简述其思想(每题15分)
目 录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40行政管理综合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12公共管理综合二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12公共管理综合二考研真题 及详解
④ 新旧计划均以同一基础评估,对新计划有激励作用,对无效率的 旧计划予以删除,具有兴利除害、提高行政效率的效用。
⑤ 决策方案优先顺序的排列与分级,有助于预算分配的弹性,在预 算执行期间如有新业务或应删除计划,亦以相同的步骤评估,不至于形 成累计庞大会计剩余与不足的问题。
2.简述弹性化组织。 答:(1)弹性化组织的含义 弹性化组织,指的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此去除中层管理者 与扩大控制幅度以改善垂直的沟通,管理者的角色不再是指挥与控制,
第一部分 公共管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零基预算的特征 答:(1)零基预算的含义 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财政年度的实际需求 为依据,而不考虑上一财政年度各项支出基数的一种预算编制。零基预 算意味着各机关应致力于追求现行计划的效率和效能,同时亦应提升计 划削减或裁并的可能性。零基预算与设计计划预算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 重视计划的削减,后者则强调计划的发展。 (2)零基预算的特征 ① 拟由预算的分配来评核政府方案的政治可预测性与行政效能是推 行零基预算制度的前提。

2007年上半年全国自考(行政管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上半年全国自考(行政管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上半年全国自考(行政管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 5.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的是【】A.史坦因B.威尔逊C.古德诺D.怀特正确答案:A2.早期行政管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A.社会人假设B.理性人假设C.经济人假设D.道德人假设正确答案:C3.西蒙认为,整个行政管理过程的核心是【】A.执行B.决策C.组织D.监督正确答案:B4.雷格斯认为,棱柱型行政模式存在于【】A.工业社会B.农业社会C.过渡型社会D.信息社会正确答案:C5.“受限市场模式”的提出者是【】A.法约尔B.高斯C.泰罗D.雷格斯正确答案:D6.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是【】A.人民群众B.国家法律C.暴力斗争D.选举正确答案:A7.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所有手段中,最有效的手段是【】A.法律手段B.强制手段C.经济手段D.合法手段正确答案:B8.行政职能的载体是【】A.行政技术B.行政人员C.行政效率D.行政机构正确答案:D9.标志着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所确认,并于2004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是【】A.《行政诉讼法》B.《公务员法》C.《行政许可法》D.《国家赔偿法》正确答案:C10.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是【】A.合法性B.合理性C.主体性D.系统性正确答案:A11.半总统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瑞士正确答案:C12.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A.计划和组织B.使用和开发C.激励和监督D.制度建设正确答案:B13.政府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预算编制B.预算执行C.决算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正确答案:B14.行政组织生存的依据和合法性基础是【】A.职能B.机构C.目标D.环境正确答案:C15.解决行政组织中上下级冲突的常见方式是【】A.服从权威B.调处C.谈判D.冷处理正确答案:A16.渐进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A.西蒙B.林德布洛姆C.埃佐尼D.邓恩正确答案:B17.行政执行工作的关键是【】A.计划B.协调C.动员D.指挥正确答案:D18.行为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是【】A.利益调节B.行为激励C.强迫命令D.遵守规范正确答案:B19.使行政管理思想转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A.行政管理方法B.行政手段C.行政技术D.行政组织正确答案:A20.行政法律规范最基本的功能是【】A.管理与制裁B.约束与惩戒C.规范与控制D.批评与教育正确答案:C21.行政管理的基石是【】A.以德行政B.依法行政C.效率行政D.责任行政22.绩效评估的基础和核心是【】A.确立评估的程序B.确立评估的标准C.确立评估的组织D.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正确答案:D23.行政组织根据一定的价值准则所设定的作为衡量行政绩效高低的一系列数据、标准的总和是【】A.行政绩效评估体系B.行政绩效评估指标C.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D.行政绩效评估标准正确答案:C24.行政发展的主要外部动力是【】A.文化B.经济C.政治D.技术正确答案:C25.我国行政发展始终坚持的中心是【】A.政治改革B.机构改革C.发展经济D.维护稳定正确答案:C多项选择题26.在西方行政管理学中,系统学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A.新公共行政学理论B.权变理论C.政府治理理论D.官僚组织理论E.行政生态理论正确答案:B,E27.对行政系统影响最为重要的政治环境因素主要有【】A.经济发展程度B.政党制度C.社会团体发达程度以及社会流通性D.行政价值文化E.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正确答案:B,C,E28.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行政效率B.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C.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D.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E.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正确答案:A,B,E29.行政职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执行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多样性E.动态性正确答案:A,B,D,E30.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A.适应性原则B.协调性原则C.权责相称原则D.精干高效原则E.法制性原则正确答案:A,B,C,D,E31.国家公务员的新陈代谢机制包括【】A.考试录用B.调任C.辞退D.辞职E.退休正确答案:A,B,C,D,E32.行政沟通的基本形态有【】A.环式B.轮式C.链式D.Y式E.全通道式正确答案:A,B,C,D,E33.下列属于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的是【】A.权力机关监督B.政党监督C.新闻舆论监督D.审计监督E.行政监察正确答案:A,B,C34.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有【】A.与法治相结合B.坚持具体指导C.思想政治工作领先D.调查研究在先E.与利益相协调正确答案:B,C,D35.行政改革的内容主要有【】A.功能调整B.结构重组C.关系理顺D.行为变革E.效率提高正确答案:A,B,D简答题36.简述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2007年法律硕士(综合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法律硕士(综合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7年法律硕士(综合课)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划分一般法与特别法的标准是()。

A.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B.法律创制主体的不同C.法律制定程序的不同D.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正确答案:A解析:划分一般法和普通法的标准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一般法是指针对一般人、一般事、一般时间、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特别法是指针对特定人、特定事、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有效的法律。

故A项正确。

法律创制主体的不同,是划分国内法和国际法的标准;法律制定程序的不同,是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的标准;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是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标准,故B、C、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2.规则的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是()。

A.确定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正确答案:D解析:按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直接地被明确规定下来,可以把法律规则区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是指明确地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无须再援用其他规则来确定本规则内容的法律规则。

委任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授权某一机构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规则。

准用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准则的内容,但是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规则来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的法律规则。

而任意性规则与强行性规则相对,是指法律规则的适用与否由主体自行协商的规则。

根据题目要求,选D项。

3.甲购买了北京到广州的火车票,并乘坐票面指定的车次顺利到达广州,由此形成的客运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甲的人身B.甲为购买火车票而支付的价款C.甲购买的火车票D.铁路部门运送甲的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2007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试题分析.doc

2007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试题分析.doc

免押题和猜题而采取的反押题措施。

法理学的简答题考查的是司法解释的作用,这一题在考试分析中有明确的答案,大家如果没有看考试分析而是一直在复习考试指南,问题也不大。

虽然考试指南只列出了法律解释的作用,大家也可以进行概念的移植,其实法律解释和司法解释的作用是一致的。

第二小题,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性质是按专业分工而设立的辅助性工作机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向大会负责,闭会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它的任务是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研究、审议、拟定有关议案或提出有关报告,交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处理。

具体内容可以参照考试分析,答案是很明确的。

第三小题,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确立司法独立的原则;第二,禁止刑讯;第三,禁止体罚;第四,试行公开审判及陪审制。

法理学的分析题这道其实是一道辨析题,题目是这样的:立法是国家机关按照各自的需要创制法律文件的活动。

如果大家准确地掌握了立法的概念,这道题是非常容易做的。

立法的准确概念是,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者经授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专门活动。

因此,可以看出本题至少有5处值得商榷。

第一,“国家机关”,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者经授权的国家机关。

因为立法是国家的一项专门活动,是国家履行职能的主要方式之一,立法权是国家权利体系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权利,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来承担的。

第二,“按照各自的需要”,立法是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的活动,现代国家都非常注重立法程序的规范化和格式化,以此来保证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可能按照国家机关各自的需要来进行。

第三,“创制”,立法是一项系统性多层次的综合性法律活动,它不仅包括创制还包括认可、修改、废止等活动。

第四,“法律文件”,立法不仅针对法律还针对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产生普遍性、规范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管理学1.论述零基预算及其类型2.论述期望值理论的前提条件公共行政学1.简述公共行政设计的影响因素2.论述各国行政伦理立法内容3.分析网络反腐的利弊公共管理1.简述零基预算的特征2.弹性化组织3.论述“权利扩张,机构膨胀”的引起原因公共政策分析1.简述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2.金登的多源流分析3.论述政策过程中的正义政治学1.什么是多数暴政2.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3.有限ZF是什么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议会制度的区别5.论述权力制衡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一)名词解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我们的考研专业课对每个科目都收集了重点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析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③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A”。

第一,什么是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A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的5点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315管理学、行政学(各占75分)
第一部分:管理学(75分)
一、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泰罗认为,科学管理是一场心理革命,如何理解这一命题?
2、如何理解个性——工作适应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3、简述风险性决策的条件
二、论述题:(两小题分别是25分和20分,共45分)
1、请运用决策理论分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之成因(500字)
2、论述期望理论的假设前提和激励过程(400字)
第二部分:公共行政原理(75分)
概念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帕金森定律
2、公共行政的一般过程
3、个人瞻徇制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行政领导体制及其内容
2、行政民主化的原则
三、论述题:(24分)
论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区别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基础
第一部分:公共政策分析(50分)
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清题号。

每小题5分,共10分。

)
1、价值分析
2、精英决策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