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习辅导资料及报名大纲分数线信息
2017年南开汉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录-参考书-考研真题-报录比-复习攻略-复试线

2017年南开汉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录-参考书-考研真题-报录比-复习攻略-复试线一、专业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备注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080汉语言文化学院045300汉语国际教育01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与研究专业硕士。
不允许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和国防生报考。
本专业招生名额:Y25M6,不含在汉语言文化学院计划录取的Y15M4中。
Y15M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法语或245德语③354汉语基础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0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03汉语言交际与文化二、专业课参考书目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354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古代汉语基础》施向东、冉启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第1版)《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2版)2013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真题汉语基础辨析下列词语(每小题5分,共10分)1.“常常”和“往往”2.“边疆”和“边境”十、语法分析(共计10分)1.用简易加线分析下列句子成分,主谓之间用Ⅱ隔开,主语中心用=表示,谓语中心语用___表示,宾语用~表示,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补语用<>表示,插入语用下划△表示,兼语用双横线下加波浪线表示,分析到成分为止。
请将原句抄写在答题纸上进行分析。
(16)谁要是工作起来马马虎虎的,不管他说的多么动听,人们也不会信任他。
(17)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而且到过欧美,看见过许多西方的名城。
2.分析下列句子中下加横线词的词性(共3分)(18)我恨不得给他两巴掌。
(19)他骑自行车像飞似的。
(20)连我你都不认识?3.分析对话中的两个定语变换位置的表意功能(共2分)A:“你就是可爱的小雪弟弟?”B:“我就是小雪的可爱弟弟。
2011年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真题解析

2011年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育明教育资深咨询师薛老师认为:在考研复习备考中,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套路,在专业课上面能够得到相关内部人员的指导那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特别是能够收集到一些笔记、真题、讲义、课件、模拟题等具有含金量的资料,那更是为自己考研之路创造有利的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合理安排时间,最后坚持到底,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卷!汉语基础壹、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8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现代汉语普通话以_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2.与印欧语言相比,汉语语音方面特点的具体表现是(),(),()。
答案:元音优势,没有复辅音,有声调。
3.语音二属性是指(),(),()。
答案:4.我国古代占主流的图书分类法是四部分类法,所谓“四部”是(),(),(),()。
答案:5.完整的甲骨卜辞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6.隶属又分作()和(),分别是()和()通行的字体。
答案:汉隶,秦隶,汉朝,秦朝7.由表字义()的部件和表()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
答案:形声8.“凹”字的第一笔是()。
答案:9.复合式合成词至少是由()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从结合的关系看,主要有()(),(),(),(),()五种类型。
答案:陈述,支配,补充,联合,偏正10.“呢”属于()词。
答案:语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始终不变的元音叫单元音。
X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记调值绝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X普通话中的变调只有上声的变调。
X普通话的辅音音位一共有22个。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口腔节制气流的方式的状况。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24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

2024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一、概述2024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基础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生,以适应和促进国际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需求。
二、考试内容1. 汉语语言知识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汉语语音、语法、词汇、语义以及语用的掌握情况,重点考察语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2. 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汉语教学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
重点考察教学设计、教案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3. 跨文化交际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与交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重点考察跨文化交际策略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文化适应能力。
4. 文化素养和中国社会概况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对中国社会概况的掌握情况。
重点考察对中国文化传统、历史、艺术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5. 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该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能力,以及学术写作和论文撰写能力。
重点考察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前沿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考试题型与评分标准1. 选择题选择题主要用于考察考生对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评分主要依据对题目的正确性和解答情况进行评判。
2. 填空题填空题主要用于考察考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分主要依据对填空答案的准确性和语法、词汇使用的正确性进行评判。
3. 解答题解答题主要用于考察考生对教学理论、文化素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理解和能力。
评分主要依据对问题的解答情况、论证的合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进行评判。
四、参考资料考生可以参考以下资料进行备考:1.《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现代汉语语法教程》3.《汉语词汇学》4.《中华文化导论》 5.《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方法与写作》五、考试准备考生可以通过参加汉语教学培训班、自主学习以及参与教学实践等方式进行考试准备,提高自己的汉语语言水平、教学理论和研究能力。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习辅导资料及导师分数线信息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红宝书是由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
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专注考研专业课资料与考研专业课辅导!
第1页共4页
天津考研网()
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南开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编写及整理的一套复 习材料。本套材料对考研指定教材中的考点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 复习规划,使得同学们只要使用我们这套材料便可以掌握南开大学此门课程几乎全部的考点、 帮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面而有深度的复习。 本资料为 A4 纸打印版 450 余页,其中核心原创部分 150 余页,总量达到 13 万余字,清晰易 复习,填补了此专业原创资料空白的局面。今年在吸收了近 3 年版本资料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全面参考了多本权威参考教材,囊括了这些权威教材的主要核心知识点,为目前市面上的最 全面最详尽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辅导资料。已于写者签订资料保真转让协议,各位研 友可放心使用参考!
语③354 汉语基础④445 Y25M6,招生名额单列,不含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在汉语言文化学院计划录取
的 Y15M8 中。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近几年考研报名录取情况
院(系、所)
专业
报考人 录取人
数
数
汉语言文化学院(201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140
19
汉语言文化学院(201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197
目前主要从事汉语口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出版著作有 1.《汉锦语调查与研 究》 ,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年 8 月;2.《说字解词》(合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3.《汉语语用学新探》(合作)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 月。论文: 《An Investigation of Ai-Cham Language》(收入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院 《Comparative Kadai》1987 年)、《天津话的语流音变》(《中国语文》1995 年)、《可重叠为 AABB 式形容词的范围》(《世界汉语教学》1996 年)、<<不同语体下连词使用频率的考察与分 析>>(〈〈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2004 年)、〈〈五百个基础汉字造出的句子可以 覆盖多少个语法点〉〉(〈〈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等论 文近三十篇。还出版有《古汉语教程》等对外汉语教材若干部。
2013年-2015年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院)考研历年复试线

2013年-2015年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院)考研历年复试线汉语国际教育2016年推免人数人4人历年复试分数线学科门类(专业)单科要求总分要求年份政治(联考综合)外语业务科一业务科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55559090325201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555590903402014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555590903352013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2024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

2024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2024年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旨在全面评估考生对中文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专业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中文教育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
考试内容涵盖了中文教育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实践技能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内容。
以下将详细介绍大纲的各个部分。
一、语言知识语言知识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在汉语语音、语法、词汇和汉字等方面的知识水平。
考生需要熟悉汉语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区分和发音规律。
同时要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常见的句子类型,并能够正确运用。
此外,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常用词汇和汉字,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
二、教学理论教学理论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文教学理论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考生需要了解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评估等。
同时要了解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能够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和兴趣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材料。
此外,考生需要了解中文教学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政策和规范。
三、实践技能实践技能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素养。
考生需要具备教学实施的能力,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评估的能力。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教学内容。
同时要具备教师情绪管理和师生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技能。
四、研究能力研究能力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
考生需要具备独立进行中文教育研究的能力,能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课题的设计和实施,并能够科学地分析和解读研究结果。
考生需要具备论文写作和学术论证的能力,能够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并能够参与学术交流和讨论。
总结起来,2024年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考试大纲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语言知识、教学理论、实践技能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考生需要熟悉汉语语音、语法、词汇和汉字等知识,了解中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2024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

2024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导言:2024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是根据当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发展和需求,经过专家团队论证和审定制定的。
该大纲旨在提供学科设置、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指导,为考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考试要求,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一、学科背景和目标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以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为目标,是为满足国内外汉语学习者增长的需求而设立的专业学科。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熟悉教学原理与教学方法,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备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能力。
二、学科设置和内容1.语言学(1)语音学:音节和声调的学习与教学。
(2)词汇学:词语的学习与教学,词汇的归纳总结。
(3)句法学:句子结构的学习与教学,句法分析与句法教学。
(4)语义学:词义的学习与教学,情景语义的教学。
(5)语用学:语境的学习与教学,交际策略的教学。
2.教育学(1)教育心理学:学习者心理特点的研究与应用。
(2)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方法与技巧。
(3)测评与评估:学习者测评与教学效果评估。
3.汉语学习与教学(1)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教材的开发与评估,课程设计与实施。
(2)教学实践与评价: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3)汉字学习与教学:汉字教学策略与方法。
4.跨文化交际(1)中国概况与文化导入:中国历史、地理、政治与文化的介绍。
(2)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和沟通策略。
(3)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实际教学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三、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满分为100分。
其中,笔试占70分,口试占30分。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了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评价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
结语:2024年汉语国际教育考研大纲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考试要求。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专业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习辅导资料及报名大纲分数线信息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专业课考试科目包括汉语基础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研究方向主要有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育与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汉语言交际与文化三个方向。
而且专业硕士是不允许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和国防生报考。
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考试信息。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考试科目 备注
Y90M45
045300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01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02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03汉语言交际与文化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54汉语基础④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专业硕士。
不允许少数民族
骨干计划、强军计划和国防
生报考。
文学院专业硕士(含
各个专业学位)只面向非应
届生招生,招生名额共计为:
Y30M0,且不含在文学院计
划录取的Y90M45中。
汉语
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科
目使用汉语言文化学院试
卷。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近四年报名录取情况
院(系、所) 专业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汉语言文化学院(2014年) 汉语国际教育 14019
汉语言文化学院(2013年) 汉语国际教育 19718
汉语言文化学院(2012年) 汉语国际教育 15219
汉语言文化学院(2011年) 汉语国际教育 4519注:
1、统计人数只包含统考类考生人数,不含推荐免试生数
2、个别专业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调剂的原因
根据近四年的报名录取情况可以看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报考人数有所增加,录取人数基本维持在18至19个人的样子。
2011年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报考人数较少,只有45人,到2012年增加到了152人。
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报名分数线情况:
政治(联考综合)外语 业务科一 业务科二 总分要求 学院 专业
2014 2015 20142015201420152014 2015 20142015
语言文化学院 国际教育
硕士
55 55 55 55 90 90 90 90 340 325
从近两年的分数线对比情况来看,单科成绩要求没有变化,但在总分要求上2015年要比2014年降低15分,总分要求降低不排除多方面因素影响而成,考生可以根据近两年的分数线情况做一个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专业课科目包括汉语基础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两门,下面为考生将这两门最近一年的考研大纲附在下面,供考生参考。
《汉语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汉语基础考试是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汉语基础考试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和汉语分析应用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 具备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3. 具备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和汉语分析应用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分析应用能力。
总分150分。
I.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语言学基础、汉语概况、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汉字以及古代汉语等方面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比较准确地加以理解和掌握。
2. 题型
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
参考考试时间约为50分钟。
II. 汉语语言分析应用能力
1. 考试要求
该部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有关汉语语言知识进行应用,测试辨音和标音能力、字形字义辨别分析能力及汉字规范书写能力、语法、词汇分析应用能力、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等。
2. 题型
题型包括汉字字形、字义辨别分析题、改正错别字;改正偏误句子并进行分析说明、语法分析题;词语辨析;古文今译、加注标点等。
共计100分。
参考考试时间约为130分钟。
六.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汉语基础》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分钟)
1 汉语语言学
基础知识
填空约20个;判断10-15个;选择10-15个。
50 50
2 汉语分析应
用能力语音:辨音和标音1-2题。
汉字:字形字义辨别分析1题;汉字结构等分析
1题;改正错别字1题。
语法:句子偏误分析1题(含4-6个句子)、语法
简要分析2题。
词汇:词语辨析2组。
文言文阅读:简答1题、翻译2题、标点1题。
100 130
共计:150 180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主要考察学生在中国文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与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中国文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水平考试,并不以某种教材或参考书为依据。
考试范围为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中外文化知识。
2. 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评价的能力。
3. 运用跨文化理论分析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分为客观题、主观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考生在中国文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方面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教学案例的综合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案例分析与写作。
总分150分。
I.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国古今社会人文、历史地理、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教育科举、科技发明、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及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外著名文化遗产等方面的重要常识,理清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较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特质,并对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有一定认识。
2. 题型
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总分90分(其中中外文化75分,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15分)。
参考考试时间为90分钟。
II.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1. 考试要求
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考生较全面了解以下问题:
(1)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理论、假说和研究发现。
(2)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教学流派的特点、影响和局限。
(3)汉语教学的特点、原则和课堂教学的方法。
2. 题型
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
共计30分。
参考考试时间为40分钟。
III. 案例分析与写作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指出跨文化交际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文化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
要求写出不少于800字的短文。
2. 题型
试卷给出汉语教学方面的具体案例,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
共计30分。
参考考试时间为50分钟。
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内容一览表
序号题型题量分值时间(分钟)
1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
交际基础知识30个填空题,20个选择题,2个名词解释
题,1个简答题,1个论述题
90 90
2 教育学、心理学及
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5个填空题,5个选择题,2个简答题30 40 3 案例分析与写作一篇800汉字的案例分析文章30 50
共计:150 180 本资料由天津考研网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