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
名言名句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名言名句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名言名句的价值和意义名言名句,汇集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文化和思想的精华。
其中,关于机会和准备的名言更是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无论是古代先贤还是现代成功人士,他们对机会和准备的理解都成为了激励人们向前进取的宝贵财富。
1.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来自于路易斯・巴斯德。
他深刻地揭示了机会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需要我们通过准备和努力去争取和把握的。
这句话承载了机会与准备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启示我们在追逐机会时要有所准备,以便能够做到“纵有机会,亦须有准备”。
2.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机会是个时刻”,这句话表达了机会的瞬息万变和稍纵即逝。
正是因为机会的转瞬即逝,所以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准备,以便在机会来临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二、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深度解读1.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然而实际上,机会的公平并不意味着机会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
只有那些有所准备、具备能力并勇于迎接挑战的人,才能够抓住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功。
正如巴斯德所言:“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提醒着我们,不要停留在等待机会降临的幻想中,而是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准备,让自己成为那个配得上机会的人。
2. 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来说,机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机会往往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和把握的。
只有那些时刻保持警惕、有所准备并有勇气迎接挑战的人,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三、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我深信巴斯德所说的:“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名言。
在我看来,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不仅适用于职场和个人发展,更是对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一种引导和激励。
我认为机会的到来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准备去争取和把握的。
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个人成长中,只有具备能力和敢于迎接挑战的人,才能够真正抓住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功。
机会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机会总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这个故事中我读到“机会”这个词。
每个人都拥有机会,这种机会稍纵即逝,有人幸运地抓住了,因此注定要成功,又有人却对它无动于衷,也因此要失败,找不到成功的路子。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马云”这个人物,他是阿里巴巴公司创办人,是该公司的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
但连他不会忘记在1995年的时候,他第一次去美国时首次接触互联网的机会,正是这种机会,让他对以前的选择有了答案,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
退一步讲,假如他当初没有那么多想法,没有抓住那次选择的机会,那么他或许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大的成就,中国也就缺少了一个精彩的人物。
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过一些比我们年长的人,和他们在一起谈话时,言语中他们常常夹着几声叹息,如果我初中继续读书的话,或许……他们过早地离开了学校,有着种种的原因,或许是因为那时家里贫穷上不起学,或许是因为自己学习不好干脆放弃了,或许是由于家庭的变故,不得早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担。
他们放弃了学业,开始接触了纷杂的社会,慢慢地多了几份圆滑世故。
事隔多年,他们会把读书当作一件美好的事,只是偶然间会流露出一些遗憾,抱怨年少时的轻狂,不谙世事。
读书的事虽然在他们的身上破灭了,但他们对子女却无形中有了一份期待。
少年时他们错过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但他们不想让他们的子女也错过了。
诚然,没有一个人永远是失败者,也没有一个人永远是成功的人,机会总是有的,但容易错过,错过了也许就不再有了,就像那个想娶农场主漂亮的女儿一样,多的只是一份深深的遗憾罢了。
但是,机会并不是每时每刻眷顾着你,可能是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也可能在你最想放弃的时候出现。
它不经意间来了,又不经间地溜走了,而你却浑然不知。
因此在机会面前,要懂得用心去留意,而并不是一味的苦干蛮干了。
张九龄曾经说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没错,只有把握每一次机会,成功大门才能向你敞开。
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珍贵的机遇。
而这些机遇,只属于准备充分的人。
因为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够敏锐地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准备,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见和计划。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基石,决定了一个人在面对机会时的能力和反应。
没有足够的准备,就会错失机会,无法抓住前进的机遇。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只有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充分的准备,才能够在机会来临时胸怀坦荡、应对自如。
准备是学习的基础。
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也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只有在学习中努力奋进,才能够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正是我们应对机会的本钱。
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学习,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即使机会来临,也无法顺利抓住。
就如同一位运动员,只有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取得佳绩。
只有在学习上做好准备,才能够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准备是工作的基础。
工作是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是机遇成长的关键。
工作也充满了各种挑战和风险。
只有在工作中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工作中的准备包括对工作内容和行业知识的了解,对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掌握,以及对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思考等。
只有通过这些准备,才能够在工作中胸怀坦荡,做到事倍功半,从而抓住机会,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和提升。
准备是生活的基础。
生活是有机会和挑战的,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和突发情况。
一个人的生活准备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准备,也包括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
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心理的准备,当面对风风雨雨时,很容易被击溃。
只有提前准备,才能够在生活中主动应对,积极面对各种机会和挑战。
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这是因为只有准备充分的人,才能够敏锐地发现机会,勇敢地抓住机会,并乘势而上。
就好像一只鸟在飞翔中抓住了分支,只有全身心地准备,才能够扑打翅膀,飞出高空,实现自己的梦想。
励志书籍:《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

励志书籍:《机会只爱有准备的⼤脑》励志书籍:《机会只爱有准备的⼤脑》 《机会只爱有准备的⼤脑》由⽇本作家胜间和代所著,下⾯,yjbys⼩编为⼤家简单介绍⼀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希望⼤家喜欢! 内容简介: 不要抱怨⾃⼰时运不济,不要抱怨⾃⼰智⼒不⾜;不要再过浑浑噩噩的⽣活,不要再当同事和上司眼中的“没头脑”和“不⾼兴”。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想要的⼈⽣,更能去创造美好的⼈⽣。
我们缺的不是智⼒,不是毅⼒,不是努⼒,⽽是提升⼤脑“精神体格”的能⼒!因为——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头脑!《机会只爱有准备的⼤脑》读者对象:企业管理者、企业员⼯,以及⼴⼤⾯临压⼒的职场⼈群。
作者简介: 作者:(⽇本)胜间和代译者:千太阳胜间和代 ⽇本“职场新⼥神”、“理财天后” 《华尔街⽇报》“2005全世界值得关注的50名⼥性” “雅芳⼥性⼤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 19岁通过注册会计师第⼆次考试,成为史上最年轻合格者 开设⾸个职场⼥性交流⽹站“麦⽥” 代表作为《时间投资法》《轻松读懂财报》《⽩⾻精学习法》等 ⽬录: 第⼀章让偶然变幸运 / 1 “8个偶然”是如何变成幸运的 / 6 过效率化的⽣活会很累吗? / 8 看不见的精神有“体格”和“体能” / 10 精神体能强的五⼤特点 / 11 我弱不禁风的前20年 / 15 摆脱“闭居”的三个⽅法 / 17 “贤者学习历史,愚者学习经验” / 18 实⼒倒数第⼆的我通过英语学习形成了精神体能 / 18 21岁,⽣育改变了我的世界观 / 19 “精神体能强度”⾃我检测表 / 22 形成精神体能的三⼤⽀柱 / 22 第⼀个⽀柱——作好增强精神体能的⼼理准备 / 25 第⼆个⽀柱——很好地控制压⼒ / 34 第三个⽀柱——积累⼤量的类似体验 / 36 带着⾃⼰的资产负债表去思考 / 37第⼆章┃胜间式技巧①拓展 ——留意你的潜意识!⼤脑120%活⽤法 / 39 活⽤97%的潜意识,效果提⾼10倍 / 41 步骤1——潜意识和成长路径的关系(抬脚) / 45 步骤2——活⽤潜意识强化⾃⼰的数据库(跨步) / 54 步骤3——在⾏动中活⽤⾃⼰潜意识中的数据库(起跳) / 60第三章┃胜间技术②“锁定” ——抓住1%本质的速断速决法 / 79 抓住1%本质的速断速决法 / 81 步骤1——⽤⼼理解“扔掉”的重要性(抬脚) / 84 步骤2——掌握“扔掉”的技巧(跨步) / 91 步骤3——将决策和“扔掉”⽇常化(起跳) / 107第四章┃胜间技巧③增值 ——引来“4颗钻⽯”的个⼈资产增加法 / 117 步骤1——培养注重个⼈资产重要性的“感激”精神(抬脚) / 120 步骤2——迅速反应“4颗钻⽯”,创造个⼈资产的良性循环(跨步) / 128 步骤3——作能充分利⽤个⼈资产的分配(起跳) / 137第五章┃胜间技巧④“调和”胜间式⼈际关系法 ——“⽤5个任性能⼒”提⾼20倍年收⼊的秘密 / 145 步骤1理解“任性”和“成功”的关系(抬脚) / 149 步骤2——坚定⽽⾃信地⾏动(跨步) / 160 步骤3——增加⽀持⾃⼰的⼈(起跳) / 165后记┃发⽣的.事情都是对的 / 171附录┃开运“胜间语”词典 / 178⼀个⽉100本的读书投资法 / 179 雅芳⼥性⼤奖 / 179 胜间本 / 180 3种神器 / 180 戒除“三毒” / 181 ⾃⾏车 / 181 Gmail / 182 出演“情热⼤陆” / 182 信息是货币 / 183 优势识别器 / 183 全世界最受瞩⽬的50位⼥性 / 183 机缘 / 184 “天·⾬·伞”的架构 / 184 斯巴达式训练 / 185 知识的3点测量法 / 185 团队·google化 / 186 Chabo! / 186 精通能⼒ / 187 ⾦字塔分析法 / 187 影像阅读 / 188 框架化 / 188 最佳母亲奖 / 189 ⽤写书的5倍精⼒卖书 / 189 MECE / 189 麦⽥ / 190 精神体能 / 190 横向思维 / 191 聚餐 / 191 ⽴体思维 / 191 编辑推荐: 《机会只爱有准备的⼤脑》⼀部提升⼤脑利⽤率和“精神体能”的训练⼿册! 《机会只爱有准备的⼤脑》⼀部让你从容应对⾼负荷⼯作和⾼压⽣活的⼈⽣指南! 《机会只爱有准备的⼤脑》⽇本“职场新⼥神”、“理财天后”胜间和代的成功秘诀!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2⽇) 丛书名: ⾼效职场系列02平装: 230页 正⽂语种: 中⽂ 开本: 16 ISBN: 9787508620596 条形码: 9787508620596【励志书籍:《机会只爱有准备的⼤脑》】相关⽂章:09-0709-2409-2009-0408-0207-0506-1708-0109-2309-23。
励志书籍《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语录

励志书籍《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语录励志书籍《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语录精选1.除非你停止尝试,否则就永远不会是失败者。
2.你的大好机会可能就在当下。
3.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歌德4.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去尝试。
--西奥多·罗斯福5.当你有了过人的,你就成功了一半。
不仅要有勇气面对困境,还要有勇气将它战胜。
这样你的人生就会很精彩。
6.要勇于去尝试第一次。
敢于尝试,才有突破。
7.不断前进,那么你在某件事上栽跟头可能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坐着不动的人会被纠倒。
8.尝试就是探索,因为你尝试去做一件事,就等于去探索那件事成功的秘诀。
9.既然是必须面对的,何惧坦然承认;既然是必须争取的,又何必迟疑退缩。
10.尝试,是成功秘诀中最管用的一种方法,是连接人们和成功之间的一条纽带,它会带你迈进新的辉煌。
11.许多事,都是要经过不断尝试才会成功的,如果因为一次失败就退缩了,就永远不会成功。
在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只要不断重复尝试,就一定会成功。
12.自古成功在尝试。
不尝试永远都不会成功。
勇敢的尝试是成功的一半。
13.如果不开始行动,我们就无法知道结果。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15.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培根16.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美罗?勃朗宁17.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杨谰18.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19.实践长才干。
他们敢于尝试一切。
20.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对你意味着什么,敢于尝试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好运就在尝试中。
21.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说“不”,因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其中的奥秘。
只有大胆地去做了,才会明白原来有些事情并非高不可攀。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有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人们也常说“千载难逢”、“天赐良机”,现代社会向人们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实现目标的良好机遇。
作为一名第一次参与课题研究的新手,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就像一艘船,指引着我沿着明确的方向驶向辽阔的课题研究的海洋。
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共四篇十九章具体包括: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课题选择与研究设计;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与评价结果的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这本书给我这样一种感觉:时代感强、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实用性强。
该书的第二篇着重讲了课题选择与研究设计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这使我对课题选择的意义与原则有了很多认识。
一、正确选题的重要意义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
从自己探索的领域内发现、提出、筛选和最后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这就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
正确地选取课题,既是科学研究工作的起点,又是科学研究的结果。
因此,只有选择课题正确,才有可能实现对问题的科学研究。
而选题不当(不正确)往往是导致研究失败的最常见原因。
二、正确选题的基本原则“万事开头难”,因此在选题过程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才能确保正确地选择研究课题。
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告诉我们参与课题研究的新手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心理与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课题。
本人的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一历史教学中运用研究》将思维导图技术引入历史教学中,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思考,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以此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思维导图将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在不同思维之间形成有联系的、可联想的记忆链条,这让学生在记忆某些东西时很容易由此及彼产生联想,其记忆效果远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上帝仁慈地抛下金苹果,我们谓之“机遇”。
机遇真是神奇,它给“疑无路”的人带来“柳暗花明”,让商人散尽的千金“还复来”,还能让“屈心抑志”的文人从此“青云直上九重霄”。
说来神奇,其实它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而智者能发现它、利用它走向成功,愚人往往错过它却抱怨命运不公,其原因就在于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有准备的头脑才能辨识和把握机遇。
在科学史上,善于辨识和把握机遇而获得成功的事例屡见不鲜。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花了几年时间专心研究对付葡萄菌的办法却一无所获,后来有一次,因为偶然看到一只培养葡萄球菌的碟子生了霉,长出了青绿色的霉斑,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了青霉素。
享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做灯丝的材料时,试验了上千种材料都遭遇失败,最后偶然试用钨作而获得成功。
有人把科学家重大发现、发明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机遇,这实在是一个谬误。
法国着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指出:“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试想,如果费莱明不是一个细菌学专家,或者对葡萄菌没有经历数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发了霉的培养液随手倒掉了,那他还能成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吗?试想,爱迪生如果不是通过无数次试验,证明上千种材料不能作灯丝,并一直倾心于此项研究,又怎能发现适合做灯丝的钨呢?姜子牙磐溪垂钓数十载才迎来文王,后辅佐周武王攻下殷商的都城镐京,灭了荒淫无道、沉溺酒色的纣王,建立了周氏王朝诸葛亮高卧隆中数十载,方换来玄德“三顾茅庐”,进而辅佐刘备三分天下。
试想,姜太公成就的取得难道仅仅是因为与文王的偶然相遇吗?孔明三分之计的成功难道只是因为刘备偶然听到传闻而三顾茅庐吗?非也,其实他们在机遇到来之前早已胸中韬略万千,他们的头脑早已做好把握机遇的准备。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坐着等机遇,躺着喊机遇,睡着梦机遇,殊不知如果这样,机遇就会像满天星斗,可望而不可及,即使机遇真的来到身边,他也发现不了,更不用说去捕捉和利用了。
2024年《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读后感

2024年《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读后感《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是一本我在2024年读到的启发性书籍。
作者通过深入探讨大脑的潜能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它,为读者带来了无限的启示和思考。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思维和行为的知识。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思维方式对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工具,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它。
通过深入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并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技巧和策略,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决策效果、加强我们的创造力,并实现我们的目标。
这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努力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作者还强调了大脑的塑造性。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大脑的功能和结构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大脑的可塑性理论。
作者指出,我们的大脑是可以通过不断的锻炼和训练来改造和提升的。
通过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这本书还强调了准备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机会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以及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技能,为未来的机会做好准备。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挑战自己、放下舒适区,以及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会,实现我们的梦想。
这给了我极大的动力和勇气,让我更加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另外,作者在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心理素质是我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论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还是在克服困难和失败时,我们都需要具备坚韧和毅力,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坚持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让我认识到,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并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最后,这本书还提供了实用的技巧和工具,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大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作者:(日本)胜间和代译者:千太阳胜间和代
讲述有些人的职场人生总是顺风顺水,总有好运相随;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人却很少能够真正守得云开见月明,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就否定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
不要抱怨自己时运不济,不要抱怨自己智力不足;不要再过浑浑噩噩的生活,不要再当同事和上司眼中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更能去创造美好的人生。
我们缺的不是智力,不是毅力,不是努力,而是提升大脑“精神体格”的能力!因为——机会,只爱有准备的头脑!。
作者:(日本)胜间和代译者:千太阳胜间和代
日本“职场新女神”、“理财天后”
《华尔街日报》“2005全世界值得关注的50名女性”
“雅芳女性大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
19岁通过注册会计师第二次考试,成为史上最年轻合格者
开设首个职场女性交流网站“麦田”
代表作为《时间投资法》《轻松读懂财报》《白骨精学习法》等我很喜欢这篇文章里面的某些句子,发人深省。
当你犹豫的时候,选择新的、风险高的那件事。
考虑怎样让自己所在的团队发挥最大作用。
一些小事的决策、行动等很琐碎的习惯,正如混沌理论所说的那样,会不知不觉引来一些小的运气,小的运气慢慢积累的话,就会产生一定的成果。
精通不是通过一般的,比较正规的知识形式去认识,而是通过深层的经验引导出像直觉一样的东西。
这种直觉如果触动了庞大的潜意识里存储的经验,便能瞬间对乍一看很随机的事物进行形式的认知和判断。
能够和自己共享不会通过媒体为大众所知的真心话的伙伴,才是真正宝贵的个人资产。
如果你对某人有什么不满或者怒气的话,要合理地、客观地把你的想法传达给对方,和对方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对方来说都能形成一种健全的、没有受害者意识的和谐关系。
如果担心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就会伤害对方而隐瞒事实的话,那么最终情绪就会爆发。
实际上这种情况才是最不幸的。
只想说说读后感触最大的一点.
增加个人资产,提高效率的关键一点,
在于【舍弃】.
单从字面上理解,
这个道理很容易懂.
一天24小时,
不舍弃的话,本来要做10件事,
舍弃后,只做真正必要的3件事,
那么时间,精力等资源一下子就会腾出许多.
但问题是,说来容易做时难,
真正面对舍弃时,
我们往往都是犹豫不决,迟迟做不出【扔】这个动作.
胜间在这本书里提出的一个观点点醒了我,
不会舍弃,不愿舍弃,迟迟不舍弃(决断时间很长)的真正原因在于, 我们的选择很少.
当你只有相当有限的选择的时候,
你可能会左右权衡,举棋不定,
非常担心舍弃不当会带来更大损失.
但是,当你有足够的选择的时候,
出乎意料地,你的决断速度会加快,
舍弃会一下子变得不那么难了.
而拥有足够多的选择的大前提就是你要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是一个拥有足够多个人资产的人(技能,人际关系,财富等).
换句话说,
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力量,
才能把选择肢增多,
从而舍弃,从而通过舍弃再使自己的个人资产得到增加,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读后确实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以往做决断时贫乏的选择肢其实正是在提醒我们,
自己的能力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