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元帅们的另一面
抗日名将戴安澜 远征军中战功显赫的铁血将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日名将戴安澜远征军中战功显赫的铁血将军!导语:戴安澜简介:戴安澜(1904~1942),国军名将,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
19戴安澜简介:戴安澜(1904~1942),国军名将,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
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
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戴安澜的传奇故事:“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这是评价戴安澜将军的诗词,主席一生诗词甚多,但以律诗吊挽将军的,只有两首。
能有幸享此殊荣的,一位是共和国的元帅罗荣桓,另一位却是一名国民党的将军。
1943年3月,毛主席在延安曾写一首《五律·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位被毛主席称为"海鸥"将军的人,名叫戴安澜,号"海鸥",戴安澜原名戴衍动,1924年他参加国民革命军,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心中十分难过,为了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他正式改名为"安澜"。
1939年,戴安澜升任国民党军第200师少将师长,这一年他仅有25岁。
第200师对外号称是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
从"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的诗句中不难看出,戴安澜作为统帅的这个生活常识分享。
相声小品剧本《铁血丹心岳家军》(7)

三一文库()/其他范文/相声小品剧本《铁血丹心岳家军》(7)第十九集1、番营前。
二十门大炮一齐轰响,宋营瞬时被烟火包围……2、夜。
山头。
岳飞与韩世忠、张信等立在山头观看,只见宋营之内火光冲天。
岳飞叹道:“各位元帅,若不是王佐一条臂膀,我等现在俱成灰粉矣!”韩世忠:“真想不到金国能造出威力如此之大的大炮,相比之下,我那水军战船之上的炮差得远了。
”张信:“能逃此难,也亏皇天保佑尔,岳元帅,我们今日此难已脱,可是明日番兵再拿他来交战我们该怎么对付?”岳飞:“张元帅请放心,此事我已有安排,只在今夜,我让他的大炮变成一堆废铁!”张信:“岳元帅用兵神出鬼没,张信真是佩服的很!”岳飞:“惭愧惭愧!如无各位相助,岳某能成何事?大家还须团结一致对敌才是!”韩世忠:“岳元帅说的是,抗击金国,复我大宋,我们理应团结一致!”三人久久注目于宋营的火光……3、夜。
营前。
金兵打完炮,兀术拍手道:“今日一阵才算成功也,众儿郎,今晚先回去休息,明日再去查看战果!”番兵领命,也不管那炮了,一齐撤回营里。
4、夜。
河堤之下。
岳云、张宪带着无数步兵悄悄摸上来,他们聆听着金营内的动静,他们确信金兵已安歇了,岳云一挥手,众军士一齐上前,先用铁钉将大炮的火门给钉死了,又一齐用力将大炮一门门俱推入了小商河中。
5、晨。
金营内。
陆文龙与王佐带着乳母打马出营而去。
6、兀术帐中。
番兵匆匆前来,早有平章拦着:“元帅还在睡觉,有事情等元帅醒了再报。
”帐内兀术被惊醒了,他揉揉惺松的眼睛,出来道:“外面何事吵闹?”番兵:“元帅,那宋军大营中今日旌旗依旧,似未曾受到炮打一样,另有陆殿下和苦官一大早投宋营而去,却不知何故?”兀术大惊道:“有这等事?待我去看看!”7、兀术营前。
兀术抬眼一看,他惊得捶胸顿足:“一定是陆文龙给岳飞报的信。
好狠的岳飞,竟能使他手下断臂舍身来欺骗某家,想那曹宁肯定也是被他说反过去的。
来人,快给我准备大炮再打!”番兵急去寻觅,哪里还有大炮的影子?番兵四下寻找,却见在小商河里竖着几门炮口,番兵慌忙回报兀术,兀术不由得垂泪:“数载功夫又被岳南蛮破了,似此如何是好?”哈密蚩沉呤良久,道:“元帅,臣再无别计,如今只有摆上一个‘金龙绞尾阵’,引那岳飞来打,倘若他敢攻入阵中,或者一鼓可擒也。
电影解说《新铁血战士》解说文案

电影《新铁血战士》影视解说完整版今天跟大家说的是《新铁血战士》。
男主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万米高空,正在向地面坠落,万分惊险的降落到一座丛林里,他非常疑惑,这里是哪,到底发生了什么?和他一起坠落的是一名满脸横肉的墨西哥大汉弯刀,突然又一人从天而降,直接摔成了肉饼,原来一起掉进丛林的不止他们两人,还有一个抱着加特林的车臣武装分子,一名以色列国防狙击手,一名爆炸AK的非洲革命君,一名囚犯,一个冷酷的日本黑帮成员以及一个挂在树上书呆子一样的医生,这帮人经过短暂交手,才非常克制的停火沟通,原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被绑架之后从天上扔下来的,都全副武装,个个面带杀气,一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唯独那个书呆子有点格格不入。
不过既然同病相怜,他们只能暂时结盟,一起搜索丛林找到被绑架的真相,所有人都不愿说出自己的名字,在分不清是敌是友,之前全都面容冷酷,暗自戒备,不远处出现一个奇怪的图腾,图腾的脚下是一堆白骨,可见这片丛林十分的凶险,众人猜测这可能是军方演习或者是绑架勒索,又或者是政府人体实验,但是都被他们一一排除,演习的人员不可能如此混杂,勒索他们又不值钱,实验的话,身体根本没有药物反应,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被扔到这里呢?男主十分冷静地说,怎么来的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离开这里,说完就抱起AA 12继续前进,众人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尾随其后,路上车臣武装看见一朵奇葩的花,想要摘上一朵,立刻被医生好意阻止,他用刀一挑认出那花含有剧毒,沾上一点就会全身麻痹,失去行动能力,车臣武装见状非常感激并承诺会一路保护他,很快,男主就发现头上的太阳根本没有动作,而且这地方磁场很不稳定,总之,一切都十分的诡异。
不多时,面前出现了一堆空投的笼子,里面只有一张不知是什么生物蜕下的外皮,几只蟑螂在上面爬来爬去,十分的恶心。
突然非洲革命军被树枝绊倒,地上突然触发了一些十分凶险的机关,檑木,尖刺,捕兽夹,陷兽坑应有尽有,还好这帮人都是精英,身手灵活,躲过了这些机关,原来离机关不远处藏着一个已经死掉的美军士兵,整个胸膛四处被重武器轰碎,却不知死者在此地伏击什么样的敌人,很显然,敌人非常精明,绕过陷阱将他反杀,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的确有敌人隐藏在暗处,一直都在用红外影像监视他们。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提到德意志帝国,一定不能略过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威名赫赫,整个欧洲听闻他的名字,都战栗发抖。
俾斯麦的智慧和意志力远远超越时代,他的功业彪炳千秋——统一德国,完败奥地利,战胜法兰西,瓦解丹麦,实现德意志帝国的霸业。
俾斯麦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及欧洲的历史走向。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瓦解丹麦、完胜奥地利、战胜法兰西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外领地分布图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统一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9日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
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展开剩余90%德意志第二帝国属地列表在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39个独立的州国。
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
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州国中面积最大的,领土占整个帝国的六成。
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普鲁士王国为蓝色新的德意志帝国包括25个国家(含三个汉萨城市)和一个直辖领地。
它实现了“小德意志方案”(不包括奥地利),而非“大德意志方案”(将包括奥地利)。
德意志帝国虽然时常有君主联盟支撑,但它严格来说是一个国家的联盟。
德意志第二帝国邦国成员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
帝国共经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
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
【俾斯麦统一德意志】俾斯麦与威廉一世1862年,当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与议会自由派的对峙战愈演愈烈时,远在法国巴黎的俾斯麦似乎成了最后的赢家,这一年,他被威廉一世召回并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
缅怀十大元帅的诗句

缅怀十大元帅的诗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缅怀十大元帅,献上崇敬之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是无可替代的英雄,用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引领着国家走向光明的未来。
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民族的荣耀而奋斗,他们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第一任元帅是朱德,人称“人民的功臣”,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他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伟人。
他带领红军跋山涉水,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任元帅是彭德怀,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杰出的战略家和军事领袖。
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军事英雄。
他的勇气和决心一直鼓舞着后人,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第三任元帅是林彪,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英雄事迹流传于后世,激励着无数的国人奋发图强,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华夏民族百折不挠追求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永远铭记这十大元帅,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前进,他们的精神指引着我们的方向。
缅怀十大元帅,永志不忘,铭记于心,传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继续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而努力奋斗。
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第二篇示例:缅怀十大元帅,叩拜英灵辈。
他们曾奋勇杀敌,荡涤国土塞。
他们的一生充满了战斗与牺牲,他们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元帅们的事迹,千古传颂。
他们以刚毅的品质和无比的勇气,带领军队和人民一同战胜敌人,保卫和平与国家的尊严。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英雄,是人民的楷模。
红军元帅朱德,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敌,率领军队进行长征,创立了伟大的人民军队。
他坚定不移,英勇无畏,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陈毅元帅,身经百战,功勋赫赫。
他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北伐战争中表现英勇,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彭德怀元帅,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忠诚无私,向敌人掷弹还击,英勇顽强,为人民利益全力以赴。
纳粹德国全部27位元帅照片及介绍

陆军元帅沃尔特·冯·布劳希奇(1881-1948)1881年10月4日出生于柏林,军人世家。
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元帅。
1941年12月19日被免职,最后职位:陆军总司令。
转自铁血社区h p bb s e xue ne1900年从军,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参加过一战、二战。
担任过东普鲁士军区司令、第四集团军司令、陆军总司令。
1939-1940年相继指挥进攻波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诸战役,连连获胜。
1941年指挥入侵南斯拉夫、希腊和苏联。
由于对苏闪击战失败,于同年12月19日被希特勒强迫辞职,在同一天希特勒任命自己为陆军总司令。
布劳希奇转入预备役后隐名度日。
1945年被英军俘虏,1948年10月18日当他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提作证人期间,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汉堡战俘营帝国元帅赫尔曼·威廉·戈林(1893年~1946年)1893年1月12日,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罗森海姆的马林巴德温泉别墅,官僚家庭,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帝国元帅(德国最高军衔)。
1945年4月23日被免职,最后职位:空军总司令。
转自铁血社区h p bb s e xue ne1912年从军。
毕业于卡尔斯鲁赫军官学校、利希菲尔德军事学院,参加过一战、二战。
担任过国会议长、普鲁士总理兼内政部长、航空部长、空军总司令、国防委员会主席。
1938.2.4授空军元帅;1940.7.19授帝国元帅。
1945年4月20日,在苏军兵临柏林之际,他出逃到巴伐利亚,因企图取代希特勒的地位未能成功而于23日被解除了一切职务。
1946年10月15日夜间,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即将执行对纳粹战犯死刑判决的前两小时,戈林突然服毒自杀。
次日凌晨,在被处死者的尸体从监狱运出后,关押戈林的蒙道尔夫集中营负责人安德鲁斯上校发布消息说:“戈林未受绞刑,他在昨晚10点45分服用氰化钾自杀。
陆军元帅京特·冯·克卢格(1882-1944)1882年10月3日出生于波森,军人世家。
传承铁军精神 再铸铁血兵魂

传承铁军精神再铸铁血兵魂我是一名一九七八年应征入伍的铁道兵战士,对铁道兵这个名字是耳熟能详,倍感亲切。
铁道兵的辉煌历史,我虽然亲身经历不多,但我受此影响和熏陶是终身难忘的。
铁道兵诞生在炮火纷飞的一九四八年的东北战场,一九八四年为响应党和祖国的召唤,集体改工并入铁道部,走过了艰难而又辉煌的三十五年的历程。
在铁道兵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叶剑英元帅挥毫泼墨:“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给予了铁道兵崇高的赞誉。
从东北森林密布的大小兴安岭,到西南崇山峻岭的云贵川高原;从波涛滚滚的东海之滨到大西北的茫茫戈壁;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到处都留下了铁道兵的光辉足迹。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制胜”是对铁道兵的名副其实的特别褒奖。
解放战争“大军打到哪,铁路修到哪里!”为捣毁蒋家王朝敲响了丧钟;抗美援朝“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的赞歌。
和平建设时期,秉承“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拼击风浪,勇立潮头,屡建战功,声名显赫。
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
传承铁军精神,再铸铁血兵魂。
回顾历史,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我们既不能忘记历史,更要与时俱进续写历史,让铁道兵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永垂青史。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时代在呼唤着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不能丢,铁道兵本色不能忘”。
尤其是当年铁道兵部队传承下来的中国铁建系统的建筑施工单位更要继承和发扬铁道兵传承下来的五种精神:一是要继续发扬“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当年的铁道兵有一句口头禅:“献了青春献儿孙,献了儿孙献人生”。
为了建设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
如今的铁建人,要秉承铁道兵精神,为了装点祖国的大好河山,只要是祖国建设的需要,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无论是天南地北,还是海角天涯;无论是崇山峻岭,还是雪域高原;义无反顾,安营扎寨,工程项目建在那里,把家就安在那里,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将圣”李聚奎上将 – 铁血网

“将圣”李聚奎上将–铁血网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的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新生的共和国是一个将星闪烁的国家。
说起李聚奎上将,现健在的老将军们都说:此人堪属“将圣”!他曾救过彭德怀一命/林彪问他怎样当好红一师师长,他说:“红一师师长就是红军的第一师长!”李聚奎将军是参加平江起义的2000多名官兵中,最后一位谢世的老人。
他曾救过彭德怀一命。
那是平江起义之后,国民党军队对起义部队疯狂“围剿”。
起义部队处境危急。
当部队退到一个叫白沙的地方时,彭德怀集合部队讲话。
正讲着,站在前排的一大队队长雷振球,突然冲到前面,伸手就夺彭德怀警卫员薛洪全手中的驳壳枪,企图射杀彭德怀后投敌。
薛没有防备,手枪被雷抢走。
当时,由于事发突然,人们来不及反应,情况已是千钧一发。
正在这节骨眼上,站在部队前面的李聚奎以一种保护彭团长的本能反应,向雷振球扑去。
李聚奎扑上去时很用力,加上带着惯性,雷被狠狠地摔在地上。
正好大队长黄云桥反应过来,从侧面给了雷振球一枪,结果了雷的性命。
多少年后,彭德怀授了元帅,跟随彭多年的老部下还直夸奖李聚奎,称李聚奎当时反应快,从枪口下为我军抢回一个元帅。
大家不忘此事,但李聚奎总是笑一笑,从不渲染,更不张扬。
1928年,李聚奎在彭德怀领导下的红五军第九大队任中队长。
当红五军同井冈山“朱毛红军”会师时,彭德怀请毛给部队讲话,那是李聚奎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许多年后,他都记得:“毛主席穿一件不太干净的中山装,没戴帽子,一边讲话,一边吸烟,走过来,走过去,一口很随便的湖南腔,讲了许多革命道理。
”特别是要联合工农兵打遍天下的道理,给李聚奎印象很深。
李聚奎记不清在中央苏区打了多少恶仗、险仗和硬仗。
从第一次反“围剿”到第四次反“围剿”,他先当团长,不久在战斗中当了三军团的师长。
三军团同一军团一样,反“围剿”时打的都是大仗。
作为三军团的一个师长,他几乎每天都同官兵一道,把脑袋挂在裤腰上,一仗比一仗打得漂亮。
许多老将们都记得,李聚奎打仗很有三军团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血元帅们的另一面
---------读《十大元帅十大将》有感当五星红旗飘扬在1949年的天安门广场之上,当嘹亮的国歌在1949年传遍神州之时,人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无论是在艰苦抗战的困难时刻,还是在解放全中国的非常时期,他们都沉着冷静的带领着人民的军队吹响了凯旋的号角,取得了这最终的胜利;他们不仅战功显赫,还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就是缔造共和国的十大元帅。
彭德怀元帅胆识过人,独当一面,挥师抗美援朝威名远播国外。
毛主席赋诗谓之:“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奔驰。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战火的洗礼和童年的经历让他对于后辈抱着极大的期望,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关怀。
每到一处,元帅在工作之余,必会和周围的孩子们打成一片。
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他住过的吴家花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彭老总发现自家附近居民的一个小姑娘一直用块布包着书上学,出身贫寒的他推测到一定是孩子家里生活困难,没钱买书包。
后经了解,情况果然如他所料,彭老总为了能使孩子安心学习,又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彭总有意多接触这个孩子,和她谈理想,谈学习。
久而久之两人建立了友谊。
在这样的情况下,彭老总才高兴的领着孩子上商店,给她买了书包和钢笔。
彭老总酷爱“孔夫子”,“孔夫子”是彭老总给书起的代名词,彭老总不仅自己惜书、爱书、读书,也积极鼓励别人去读、去爱书,“出门带书报”则是彭总身边工作人员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1959年庐山会议后,因罢官搬出中南海,彭老总上交了出书以外的一切东西,结果他是“夫子搬家———全是书”。
贺龙元帅自幼习武,在家乡是一个响当当的武状元。
自少年时便有报国之志,
在袁世凯称帝时,他便两把菜刀闹革命,参加了护国军,成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战将。
习武的经历让他具有了顽强的毅力,在长征的路上,他的脚一受冻,脚底便裂口了,而且直流血。
有一次好不容易到了宿营地,他的勤务员小陈就马上端一盆热水,让贺龙元帅洗洗那双流血的脚,当小陈正要走的时候,贺龙元帅拿了一瓶凡士林往脚上抹,抹完以后,叫小陈拿火烧他的脚,这样裂口中的嫩肉就会干了,不再出血。
小陈哆哆嗦嗦帮贺龙元帅烧完了以后,就看见贺龙元帅已经满头大汗,汗水不停的顺着下巴往下流。
却不吭一声。
后来凡士林用完了,就用猪油,再后来就直接干烧,好几次烧完后元帅都脸色苍白,但元帅自始至终都没有喊过一次。
贺龙元帅对于体育事业尤为热爱,建国后,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篮球,足球,排球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并开始培养专业运动员。
刘伯承元帅一生参加了自辛亥革命以来的所有战争,先后负伤9处,而在1916年3月,当指挥护国军支队攻打丰都时,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
这也是他戎马一生中所受的最重伤了。
当德籍沃医生为他摘除右眼球时,为保护脑神经,坚持不用一点麻醉药。
他扶着柱子,满头大汗,为防止昏迷过去,元帅他默默数着医生的刀数,直到最后没坑一声。
沃医生不禁为之动容:“你不是军人,而是军神!军神!真有三国关云长刮骨疗伤的气概!”元帅他不仅作战勇猛,对自己的部下也关爱有加,当他得知八路军某团石志本副团长左眼受伤残废后,主动把自己的假眼睛借给他,在不合适的情况下,他又专程派人去上海为石志本订了一个假眼。
陈毅元帅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鸿才睿智”,下棋是他的爱好,吟诗作对是他的强项。
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也不忘借诗抒怀,1936年,当他自己身负重伤,被46师重重包围在梅岭20多天时,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以此
作为自己的绝笔信,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气概和对革命的期望。
在“文革”期间写下了《青松》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态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些激动人心的诗句,正是一代无产革命家无私无限的革命精神、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建立后,陈毅元帅一度担任上海市市长职务,面对上海众多的资本家,陈毅元帅诚心交友,于上海市“第一琵琶”卫仲乐结为知己,接受荣毅仁的邀请,欣然去荣府赴宴,通过此次晚宴,消除了海内外中国资本家的疑虑,也看到了共产主义的柔和资本主义政策,促使刘洪生、吴蕴初等一大批知名资本家相继回国,为国家的商业发展做出了有力的推动。
徐向前元帅和和反动军阀阎锡山为山西五台老乡,但却有着和阎锡山完全不同作风。
他总是要求自己要严于律己,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革命原则,要用事实证明共产党人是与阎锡山完全不同的人。
抗战爆发初期,他的两位姐姐把自己心爱的儿子交给了他,但元帅并没有给他的两个亲外甥一丝一毫的特殊照顾,而是把他们放在打仗最多、最激烈的部队中,自己的两位外甥相继在对日作战中壮烈殉国。
1949年,太原解放,不少五台老乡都想通过徐向前元帅获得一官半职,但都被元帅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并耐心的教导他们共产党的部队是为人民服务的部队。
他也只是一个人民的官。
聂荣臻元帅堪称一代儒将,他将中国人的至仁至义完美的展现出来,在百团大战中,进攻井陉煤矿时收养了两名因战火失去双亲的日本孤女,并妥善的将她们交给了日本政府,他在给日本政府的信中写道:“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
深望君等判然醒悟,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此事后被中日两国人广为传颂,聂荣臻元帅并
被日本人成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荣臻元帅还是和钱学森院士一样的“两弹之父”。
聂荣臻元帅对于我国的火箭事业尤为关心,在他的关照下,火箭方面的科研人员们始终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影响,即便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可以说我国火箭事业能有如此成就,聂荣臻元帅居功甚伟。
当我合上书时,心中澎湃之情久久不能平静。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以说是是对整个元帅群体的真实写照。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在峥嵘岁月中,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来,他们从枪林弹雨中冉冉升起……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们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他们饮马黄河、长江,进军广阔神州大地,直指天涯海角……他们为战胜国内外强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繁荣昌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征尘未洗,又投身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保卫和建设人民祖国共和国的斗争中,致力于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们呕心沥血;为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他们运筹帷幄;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他们的高尚情操和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