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灰雀》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

25《灰雀》导学案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素材积累】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第1篇】【教学思路】本课为精读课文,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讲解字词,初读课文,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以列宁的故事引出本课。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列宁与小男孩的两次谈话,从中体会列宁对灰雀和对小男孩的喜爱,以及列宁的教育艺术和语言艺术。
从小男孩知错就改的事实,提示学生要爱护鸟类,爱护大自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从列宁与小男孩的谈话中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教学媒体】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出示列宁的照片或挂图,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列宁的故事,由以前的故事引入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⑴检查读音: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特别注意以下读音: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⑵字形难点: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
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
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
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⑶理解词语: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三、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板书灰雀字音: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字义:郊外可惜诚实自言自语欢蹦乱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第2篇】灰雀教学目标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1、看图说话:1、书空课题,注意笔顺:“灰雀”;2、交流灰雀: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只灰雀的?(画出相应句子)3、背诵:这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再加加油,把它印在脑子里,怎么样?同学们都很棒,其实背诵也是一种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
4、看到这么可爱的小精灵,你有什么想法吗?二、导读激情列宁喜欢灰雀:1、看得出大家非常喜欢灰雀,你知道还有谁也喜欢他吗?从哪看出来的?准备内容:第一自然段:借助比较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每次……都”“经常”的作用。
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找遍了”体会列宁急切的心情。
第3-10自然段:从对话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惋惜,达到体会助读的目的。
2、引导概括。
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
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喜爱!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男孩捉回家去了!)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他喜欢灰雀。
)师: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
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
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师板书:男孩喜欢灰雀1、导读激情,深入体会。
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
(多媒体字幕:3-10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
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的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四、教学时间:两时第一时一、板书题,齐读。
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
(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二、初读文,了解文主要讲了一什么事?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散步昂望胸脯一定肯定惹人喜爱或者坚定面包渣白桦树自言自语欢蹦乱跳五、引导学生学习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
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
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七、作业:1、熟读文。
2、背诵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时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5、《灰雀》导学案第一课时设计人:审核人: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努力我快乐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
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及他们所组成的词语。
(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重)学法指导:在合作学习之前要充分地自学,将课文读通,读顺。
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知识准备:灰雀:小型鸣禽,体形如雀,羽毛多样,鸣声悦耳,可以笼养观赏。
群栖在河谷、树林中。
食物为桦树、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
本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
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一带和辽宁、河北等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列宁:(1870-1924)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
课前积累:名人名言: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自主学习:1、自主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遇到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把文中的“的”,“地”字短语用笔画出来。
2、我会读下面的词语。
郊外胸脯可惜散步仰望或者诚实勇敢严寒低头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找到描写灰雀的句子在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认真读一读。
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3、朗读背诵:课文描写灰雀的部分具体、生动、形象,让我们一起把它背下来吧!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课文主要讲的是()四、当堂检测:1、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灰雀()的公园()的孩子()地说()地唱歌()地找2、比较字形,并组词。
郊()华()者()低()校()桦()暑()底()效()花()著()纸()五、课后反思我的困惑:改进措施:第二课时设计人:审核人: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努力我快乐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品读语言文字中体会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推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1、讲述蜜蜂引路故事。
学生简单叙述。
蜜蜂引路中,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善于观察,积极思考)2、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板书:灰雀二、初读感悟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
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列宁和小男孩因为灰雀,而有了这段故事。
我们先来看看漂亮的灰雀吧。
灰雀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回答。
(美丽、漂亮、可爱)3、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灰雀,找一找,用横线把它画出来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
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4、你喜欢灰雀吗?读读课文,从哪儿感受到他招人喜欢。
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5、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吗?从哪儿看出来。
《灰雀导学案》

《灰雀》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灰雀》,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小说中所呈现的社会现实,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想一下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困难和挫折,当时是如何面对的?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解决问题?2. 激发学生兴趣:介绍《灰雀》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好奇心。
二、整体阅读1. 第一次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灰雀》,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干系。
2. 第二次阅读:请学生在第二次阅读时,重点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物性格的描写。
三、深入分析1. 社会现实问题:讨论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问题,如贫困、阶级差距、人性的扭曲等。
请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解决方法。
2. 人物性格分析:选取几个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和成长轨迹。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四、文学鉴赏1. 风格分析:探讨小说的文学风格、叙事手法和意义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比照其他文学作品,理解《灰雀》的奇特的地方。
2.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价值观。
五、写作训练1. 作文指导:要求学生结合《灰雀》中的人物和情节,写一篇关于人性的文章或散文。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2. 作业安置:安置学生完成作文,并在下次课上进行互相交流和评阅。
六、思维拓展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灰雀》中的某个议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 衍生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灰雀》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知识面。
七、教室总结1.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进修收获,强调学生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 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以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思考和探索人性的复杂性,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对《灰雀》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灰雀》导学案

自
学
交流
1、读第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2、阅读3到10自然段,你能从人物的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3、继续阅读课文11到13段,想想:列宁为什么问灰雀而不问小男孩呢?
4、你还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写一写。
组间巡视。
课题
5 灰 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体会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爱护和对灰雀的喜爱,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
难点
1.体会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尊重。
2.理解课文中人物语言描写后面的心理活动。
前置
作业
1、搜集列宁资料。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每组的1号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但老师要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形成共识。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展示点Fra bibliotek拨挑小组汇报,分别给小组和个人积分。
1、比较简单的第1道题让各组的4号回答、补充。
2、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功能,分配好谁负责展示第几个问题,谁补充。
老师认真倾听,发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加以点拨,关于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引导性点拨。
2、听写下列词语:
郊外、仰望、散步、胸脯、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
肯定、果然、欢蹦乱跳
导学 案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
习
反馈
1、听写词语。在独立思考或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说说课文内容。
2、分组分段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要求生字读音准确,语句流利。
3、大部分同学都查找了列宁的相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灰雀》导学案
第一课时
设计人:
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努力我快乐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
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及他们所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重点)
学法指导: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充分地自学,将课文读通,读顺。
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知识准备:
列宁:(1870-1924)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
一、自主学习: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
2、读下面的词语并抄写一遍。
郊外胸脯可惜散步仰望或者诚实勇敢
严寒低头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找到描写灰雀的句子在文中画出来,
读一读。
2、小组合作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认真读一读。
说一
说你读懂了什么?
3、朗读背诵:课文描写灰雀的部分具体、生动、形象,让我们一起把它背下来吧!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课文主要讲的是()
四、当堂检测:
1、填入合适的词语。
()的灰雀()的公园()的孩子
()地说()地唱歌()地找
2、比较字形,并组词。
郊()华()者()低()
校()桦()暑()底()
效()花()著()纸()
五、课后反思
我的困惑: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
设计人:
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努力我快乐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品读语言文字中体会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重)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列宁善解人意,尊重、爱护儿童和小男孩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难)
一、自主学习
1、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散()()没()()宁()()()()()()()()
2、找反义词。
喜爱---()仰望---()严寒---()
肯定---()诚实---()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朗读第2-8段,想一想:男孩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这句话时,在想什么呢?
2、默读11-13段,讨论讨论: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四、拓展延伸:
我发现列宁非常喜欢灰雀,你发现了什么?我们都来说一说,写一写。
五、课堂小结
学了课文,我发现列宁是一个
的人,小男孩是一个。
六、当堂检测:
1、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交——()甫——()昔——()——()——()——()2、造句。
自言自语------
七、课后反思
我的困惑: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