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表示位置2

合集下载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课件)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都离不开地图
的辅助
知识点一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你能指出学
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吗?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 500 m,再向北走
2 000 m.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 000 m,再向北走
3 500 m,最后 向东走500 m.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 000 m,再向东走
∴最终到达的地点是超市,故选D.
练习3一次军事演习中,“红军”已经找到了M、N两个“蓝军”的据点,已算出其坐标分别为
(2,5)和(1,-2),并且还知道“蓝军”的主力据点K的坐标为(6,3),请根据上述信
息在图中建立坐标系,并在图上标注据点K的位置。
y
M
5
K
1
O1 2
N
6

x
练习4
我们出门旅游经常利用平面图确定位置,如图是某地火车站及周围场所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0m,再向北走2000m.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0m,再向北走3500m,最后向东走500m.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0m,再向东走3000m,最后向南走750m.
一格代表
500 m
小强家 y/m
(北)
·
(–1500 ,3500)
小刚家
(1500,2000)
·
O
·
x/m
走400米,再向南走250米,再向西走50米,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D )
【解析】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得出每次移动后的坐标,即可得
出答案.
根据题意,张大妈从体育馆(−100,200)向南走150米到
(−100,50),
再向东走400米到达(300,50),再向南走250米到达(300,−200),

人教版初中数学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课件

人教版初中数学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课件

早晨6:00-7:00 上午9:00-11:00 下午4:30-5:30
与奶奶一起到和平广场锻炼 与奶奶一起上老年大学 到和平路小学讲校史
请依据图示中给定的单位长度,在图中标出和平广场A、老年大 学B与和平路小学C的位置.
课堂检测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解:以爷爷家为坐标原点,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建 立坐标系(如图所示).可得:和平广场A坐标为(400,0); 老年大学B (-600,0);和平路小学C (-400,-300).
解:有敌方舰艇B和小岛;还需要敌方舰艇B与我方潜艇O的
距离.
(2) 距离我方潜艇 20 n mile的敌舰有 哪几艘? 解:有敌舰A和敌舰C.
40˚
O 1cm
1cm
˚
小岛
敌方舰 艇B
敌方 舰艇 C 敌方 舰艇 A
探究新知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3) 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解:(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两个
探究新知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素养考点 1 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
例 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cm表 示20 n mile),对我方潜艇O来说:
O
探究新知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 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
需要什么数据 ?
图1
图2
巩固练习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解:1、以长方形左下角的顶点为原点,长所在的直线为x轴 (向右为正方向),宽所在的直线为y轴(向上为正方向) 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孔心的坐标是(15,25).
2、灯塔在货轮的南偏东500 ,40n mile处,货轮在灯塔的 北偏西500 ,40n mile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巩固坐标系的认识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以及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于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坐标系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理解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理解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应用。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学校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各种事物,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提问:“如果你要找到学校的图书馆,你会怎么告诉别人?”从而引出坐标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如(x,y)表示在x轴方向上移动x 个单位,y轴方向上移动y个单位。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用坐标表示图中的各种事物。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50m
小刚家
(150,200)
校门
x
(300,-175) 小敏家
不管是出差还是外出观光旅游人们都愿意带 上一副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你知道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地理位置的 一般步骤是什么吗?
原点,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____ 正方向 确定X轴、Y轴的______. 比例尺 ,在坐标轴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_______ 单位长度 上标出_______. 坐标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______ 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春天到了,初一(1)班组织同学到人民公园春游,张明、王立 两位同学和其他同学走散了,同学们已经到了中心广场,而他们 仍在牡丹园赏花,他们对着景区示意图在电话中向老师报告了他 们的位置.
张明:“我这里的坐标是(300,300)”
王立:“我这里的坐标是(100,500)”
他们所说的位置都是正确的,你知道这两位同学是如何建立的坐 标系吗?

10m
小红家
小勇家
小丽家 (2,1)
小明家
(0,0)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建立适 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顶点的坐标。
y
4 3 2 1
D
C
解:如图,以点A为坐标原 点,分别以边AB、AD所在直 线为X轴、y轴,建立直角 坐标系, 则点A、B、C、D 的坐标分别为 A(0,0)
x
A
o
1 2 3
二、根据比例尺-300 标出单位长度;
汽车南站
y
100m
(400,500)
500 400 300 200
铁塔寺 太白楼 公园
市委
儿童乐园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导学案)

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2.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不管是出差办事,还是出去旅游,人们都愿意带上一幅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你知道怎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学习目标:(1)会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一个点或某地的地理位置.(2)会运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3)能根据实际问题和背景建立恰当的坐标系来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3.学习重、难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范围:课本P73至P74“归纳”为止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边看课本,边动手画图.(4)自学参考提纲:①a.课本P73探究题中,以学校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分别以正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以正北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若出校门向东走1500m,再向北走2000m是小刚家,则小刚家的位置记作(1500,2000).b.出校门向西走2000m,再向北走3500m,最后向东走500m是小强家,则小强家的位置应记作(-1500,3500).c.出校门向南走1000m,再向东走3000m,最后向南走750m是小敏家,则小敏家的位置应记作(3000,-1750).d.在课本P74图7.2-2中标出小强、小敏家的位置.②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方式不变,但规定一个单位长度代表100m长,则小刚、小强、小敏家的位置的坐标分别为(15,20),(-15,35),(30,-17.5).③以学校为原点建立坐标系,有何优点?④试归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具体步骤.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和在认知方法、过程、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展示和交流.4.强化:(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①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②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单位长度并在坐标轴上标出来;③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相应地点的名称.(2)练习:课本P75“练习”第1题.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74“归纳”以下至P75“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要求:按题目条件,结合方位图进行分析.(4)自学参考提纲:①在课本P74“思考”中,已知救生船B在遇险船A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那么反过来,遇险船A在救生船B的南偏西60°的方向上,又已知两船相距35n mile,所以若以遇险船A为参照点,则救生船B的位置就可用北偏东60°,35n mile来表示;若以救生船B为参照点,则遇险船A的位置就可用南偏西60°,35n mile来表示.②在航海中要表示物体的位置,除了用经纬度表示以外,还可以用方位角和距离来表示.③练习:课本P75“练习”第2题.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关注学生会不会画方位图,并根据图形回答物体或点的方位.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展示和交流.4.强化: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各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收效进行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在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生活中的作用,感悟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同时还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学习.(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60分)1.(10分)边长为300米的正方形广场四个顶点有四家商场,如果商场A 的坐标是(150,150),商场C的坐标是C(-150,-150),那么商场B、D的坐标分别是(150,-150)或(-150,150).2.(15分)如图,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地点的坐标.解:如图,以学校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垂直于x轴于点A的直线为y轴,表格中1小格代表1个单位长度.A(0,0),B(5,0),C(8,0),D(2,3), E(-2,4),F(-7,0),G(-1,-2),H(3,-3).3.(15分)如图,在一次活动中,位于A处的1班准备前往相距5km的B处与2班会合,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2班相对于1班的位置?反过来,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1班相对于2班的位置?解:若以1班为参照点,则2班的位置为南偏西40°,5km;若以2班为参照点,则1班的位置为北偏东40°,5km.4.(20分)体操表演时,甲、乙、丙的位置如图所示,甲说:“我的位置用(-1,1)表示.”那么乙、丙的位置该怎样表示呢?解:由题意可得,可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乙(-3,-1),丙(1,2).二、综合运用(20分)5.从A点出发,向南走100米,再向西走300米到M;从B出发,向南走200米,再向西走200米也到M,那么A在B的什么方向?B在M的什么方向?解:由题意可得:A在B的南偏东45°,1002米处,B在M北偏东45°,2002米处.三、拓展延伸(20分)6.如图,在三角形AOB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4),(6,2),求三角形AOB的面积.解: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C,过点B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D,交CA的延长线于点E,∴E(6,4).∴S△AOB =S长方形ODEC -S△OBD-S△OAC-S△ABE=4×6-12×6×2-12×2×4-12×2×4=10.。

例谈生活中的坐标定位方法

例谈生活中的坐标定位方法
(1)对教学楼来说,要想确定实验楼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对教学楼来说,车棚在什么位置?艺体楼在什么位置?
解:(1)要想确定实验楼的位置,还需要知道实验楼在教学楼
的哪个方位角上,以及它和教学楼的距离
(2)对教学楼来说,车棚在南偏东35 ,图上距离约为0.8cm;
艺体楼在正东方向,图上距离约为1.5cm.
例5.晚上10时,一艘船从海港A出发执行任务,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东行驶,12时到达B地,然后再向北行驶,由于天气突变,船速降至每小时20海里,凌晨3时到达C地,这时船在海港A的什么位置?从C看A在什么位置?
分析:如图3,由题意知:AB=30×2=60(海里),
BC=20×3=60(海里),所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应为:地面上的工作人员一般靠经纬线和飞船所处高度来确定位置.
四、区域定位法
它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需要有两个数据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用这种仿佛确定物体的位置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但有时往往不精确,所以要视情况而定.
例4.如图2是新时代学校平面简图的一部分,其中 代表仓库, 代表办公楼, 代表实验楼,试说出办公楼、实验楼所在的区域.
分析:要求办公楼、实验楼所在区域,先竖着找
出其 所在的字母区域,再横着找出所处的数字区域,
两者合在一起便使问题得解.
答案为:办公楼在 区,实验楼在 区.
五、船只定位法
就是人们有时用两个角度取得海上的位置.如图3,对于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海岸线上的两个观测点只要同时观测出船只相对于每个观测点的方位角,即能确定这艘船只的准确位置.
(2)由于电影院中的座位分单号座和双号座,因此李娜和王欣的座位不挨在一起.
(3)(11,7)表示11排7座,(12,7)表示12排7座.

2022年初中数学同步 7年级下册 第13课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教师版含解析)

2022年初中数学同步 7年级下册 第13课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教师版含解析)

第13课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目标导航课程标准1.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2. 能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知识精讲知识点0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确定点的位置的必经过程,只有建立了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点的位置才能得以确定,才能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的过程:(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注意:(1)建立坐标系的关键是确定原点和坐标轴的位置,我们一般选择那些使点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的方法,例如借助于图形的某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等,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是不唯一的.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点的坐标不同.(2)应注意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的确定.知识点02 用坐标表示平移1.点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注意:(1)在坐标系内,左右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右加左减;(2)在坐标系内,上下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上加下减;(3)在坐标系内,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沿x轴平移纵坐标不变,沿y轴平移横坐标不变.2.图形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注意:(1)平移是图形的整体位置的移动,图形上各点都发生相同性质的变化,因此图形的平移问题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问题来解决.(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能力拓展考法01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典例1】小明写信给他的朋友介绍学校的有关情况:校门正北方100米处是教学楼,从校门向东50米,再向北50米是科教楼,从校门向西100米,再向北150米是宿舍楼……请画出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宿舍楼的位置,并写出这四个点的坐标.【分析】选取校门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可以容易地写出三个建筑物的坐标.否则就较复杂.【答案与解析】解:(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学校的建筑物位置如图所示,比例尺为1:10000.(2)校门的坐标为(0,0);教学楼的坐标为(0,100);科技楼的坐标是(50,50);宿舍楼的坐标为(-100,150).【点睛】选取的坐标原点不同,各个据点的坐标也不同,不论是哪个点表示原点,都要让人一听一看就清楚所描述的位置.【即学即练】一个探险家在日记上记录了宝藏的位置,从海岛的一块大圆石O出发,向东1000m,向北1000m,向西500m,再向南750m,到达点P,即为宝藏的位置.(1)画出坐标系确定宝藏的位置;(2)确定点P的坐标.【答案】解: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250作为单位长度,以大圆石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如图,中心带有箭头的线是行动路线,点P的位置如图所示.(2)点P的坐标是(500,250)【典例2】如图是一所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已知国旗杆的坐标为(-1,1),写出其他几个建筑物位置的坐标.若国旗杆的坐标为(3,1),则其他几个建筑物位置的坐标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请写出坐标,若不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解:当国旗杆的坐标是(-1,1)时,校门的坐标是(-4,1),实验楼的坐标是(2,-2),教学楼的坐标是(2,1),图书馆的坐标是(1,4);若国旗杆的坐标是(3,1),则校门的坐标是(0,1),实验楼的坐标是(6,-2),教学楼的坐标是(6,1),图书馆的坐标是(5,4).【点睛】根据已知点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进一步求得要求点的坐标.【即学即练】如图,是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则位于点上.【答案】(﹣2,1).解:∵位于点(1,﹣2)上,位于点(3,﹣2)上,∴位于点(﹣2,1)上.考法02用坐标表示平移【典例3】如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1)写出点A、B的坐标:A(,)、B(,)(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B′(,)、C′(,).(3)△ABC的面积为.【分析】(1)A在第四象限,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B的第一象限,横纵坐标均为正;(2)让三个点的横坐标减2,纵坐标加1即为平移后的坐标;(3)△ABC的面积等于边长为3,4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2个边长为1,3和一个边长为2,4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求解.【答案与解析】解:(1)写出点A、B的坐标:A(2,﹣1)、B(4,3)(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0,0)、B′(2,4)、C′(﹣1,3).(3)△ABC的面积=3×4﹣2××1×3﹣×2×4=5.【点睛】用到的知识点为: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下减,上加;格点中的三角形的面积通常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若干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表示.【即学即练】已知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2,3),B(-4,-1),C(2,0).三角形ABC中任意一点P(x0,y0)经平移后对应点为P1(x0+5,y0+3).将三角形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三角形A1B1C1:(1)求A1B1C1的坐标.(2)求三角形ABC和△A1B1C1的面积大小.【答案】解:(1)A 1(3,6),B 1(1,2),C 1(7,3).(2)ABC A B C S S '''=△△11124246143222=-⨯⨯-⨯⨯-⨯⨯=24-4-3-6=11. 考法03 综合应用【典例4】在A 市北300km 处有B 市,以A 市为原点,东西方向的直线为x 轴,南北方向的直线为y 轴,并以50km 为1个单位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气象台预报,今年7号台风中心位置现在C (10,6)处,并以40千米/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台风影响范围半径为200km ,问经几小时后,B 市将受到台风影响?并画出示意图.【分析】当台风中心移动到据B 点200千米时,B 市将受到台风影响,从而求出台风中心的移动距离,除以速度,即可求出所需时间.【答案与解析】解:∵台风影响范围半径为200km ,∴当台风中心移动到点(4,6)时,B 市将受到台风的影响.所用的时间为:50×(10-4)÷40=7.5(小时).所以经过7.5小时后,B市将受到台风的影响.(注:图中的单位1表示50km)【点睛】考查类比点的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求未知点的位置.或者直接利用坐标系中的移动法则“右加左减,上加下减”来确定坐标.【即学即练】一长方形住宅小区长400m,宽300m,以长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和较长边平行的直线为x轴,和较短边平行的直线为y轴,并取50m为1个单位.住宅小区内和附近有5处违章建筑,它们分别是A(3,3.5),B(-2,2),C(0,3.5),D(-3,2),E(-4,4).在坐标系中标出这些违章建筑位置,并说明哪些在小区内,哪些不在小区内.【答案】在小区内的违章建筑有B、D;不在小区内的违章建筑有A、E、C.题组A 基础过关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A.(﹣1,1)B.(﹣1,﹣2)C.(﹣1,2)D.(1,2)【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已知将点A(1,﹣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上平移纵坐标加可得点A′的横坐标为1﹣2=﹣1,纵坐标为﹣2+3=1,即A′的坐标为(﹣1,1).故选A.分层提分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的值为()2.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a bA.2B.3C.4D.5【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点A、B及其对应点的坐标得出平移方向和距离,据此求出a、b的值,继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点A(2,0)的对应点A1(4,b)知向右平移2个单位,由点B(0,1)的对应点B1(a,2)知向上平移1个单位,△a=0+2=2,b=0+1=1,△a+b=2+1=3,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横坐标的平移规律为: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的平移规律为:上移加,下移减.3.已知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A.(1,2)B.(2,9)C.(5,3)D.(–9,–4)【答案】A【解析】【详解】△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而点A(−1,4)的对应点为C(4,7),△由A平移到C点的横坐标增加5,纵坐标增加3,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1,2).4.如图, ,A B 的坐标为()()1,0,0,2,若将线段AB 平移至11A B ,则-a b 的值为( )A .1-B .0C .1D .2【答案】B【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B 点平移前后的纵坐标分别为2、4,可得B 点向上平移了2个单位,由A 点平移前后的横坐标分别是为1、3,可得A 点向右平移了2个单位,由此得线段AB 的平移的过程是: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以点A 、B 均按此规律平移,由此可得a=0+2=2,b=0+2=2,△a -b=2-2=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系中点、线段的平移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5.已知A (3,﹣2),B (1,0),把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其中点A 、B 分别对应点C 、D ,若C (5,x ),D (y ,0),则x +y 的值是( )A .﹣1B .0C .1D .2【答案】C【解析】由对应点坐标确定平移方向,再由平移得出x,y的值,即可计算x+y.【详解】△A(3,﹣2),B(1,0)平移后的对应点C(5,x),D(y,0),△平移方法为向右平移2个单位,△x=﹣2,y=3,△x+y=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的平移,掌握点坐标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点坐标平移: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下减上加.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相减,横坐标不变解答.【详解】△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A【分析】已知线段AB ,BC ,AC ,分别以三条线段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图形进行判断.【详解】如果以线段AB 为对角线,AC ,B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在第四象限;如果以线段AC 为对角线,AB ,BC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在第二象限;如果以线段CB 为对角线,AC ,BA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在第三象限.故不可能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00),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80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 .(0,9)B .(9,0)C .(0,8)D .(8,0)【答案】C【解析】【详解】 【分析】由题目可以知道,质点每秒运动一次,(0,0)→(0,1)→(1,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钟,2秒钟,3秒钟,到(1,1)用2秒,到(2,2)用6秒,到(3,3)用12秒,到(4,4)用20秒,依此类推:到点(n ,n),用n 2+n 秒,这样可以先确定,第80秒钟时所在的点所在正方形,然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得点的坐标.【详解】质点每秒运动一次,(0,0)→(0,1)→(1,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钟,2秒钟,3秒钟,到(1,1)用2秒,到(2,2)用6秒,到(3,3)用12秒,到(4,4)用20秒,依此类推:到点(n ,n),用n 2+n 秒, △当n=8时,n 2+n=82+8=72,△当质点运动到第72秒时到达(8,8),△质点接下来向左运动,运动时间为80-72=8秒,△此时质点的横坐标为8-8=0,△此时质点的坐标为(0,8),△第80秒后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0,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题——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难度较大.题组B 能力提升练9.将点()1,24P m m -+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落在x 轴上,则m =___.【答案】-3【解析】【分析】点坐标向上平移2个单位,就是纵坐标加上2,落在x 轴上,就是纵坐标为0,求出m 的值.【详解】解:点()1,24P m m -+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1,26P m m '-+,△平移后落在x 轴上,△260m +=,解得3m =-.故答案是:-3.【点睛】本题考查点坐标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坐标平移的方法.10.已知直线AB△x 轴,点A 的坐标为(1,2),并且线段AB =3,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答案】(4,2)或(﹣2,2).【解析】【详解】分析:AB△x 轴,说明A ,B 的纵坐标相等为2,再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AB△x 轴,点A 坐标为(1,2),△A ,B 的纵坐标相等为2,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则有AB=|x -1|=3,解得:x=4或-2,△点B 的坐标为(4,2)或(-2,2).故本题答案为:(4,2)或(-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都相等.注意所求的点的位置的两种情况,不要漏解.11.已知点A(a ,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答案】±4【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坐标与图形得到三角形OAB 的两边分别为|a|与5,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15102a ⋅⋅=, 解得a=4或a=-4,即a 的值为±4.考点:1.三角形的面积;2.坐标与图形性质.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M (1,3)与点N (x ,3)之间的距离是5,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答案】-4或6【解析】【详解】分析:点M 、N 的纵坐标相等,则直线MN 在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可列出等式|x -1|=5,从而解得x 的值.解答:解:△点M(1,3)与点N(x ,3)之间的距离是5,△|x -1|=5,解得x=-4或6.故答案为-4或6.13.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 平移至11A B ,则a b +的值为_____.【答案】2【解析】【分析】由图可得到点B的纵坐标是如何变化的,让A的纵坐标也做相应变化即可得到b的值;看点A的横坐标是如何变化的,让B的横坐标也做相应变化即可得到a的值,相加即可得到所求.【详解】由题意可知:a=0+(3-2)=1;b=0+(2-1)=1;△a+b=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得到各点的平移规律.14.把点A(a,-2)向左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点与点A关于y轴对称,则a等于____.【答案】1.5【解析】【详解】试题解析:由题意,得a+(a-3)=0,解得a=1.5.点睛: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5.(1)把点P(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2)把点A(-2,-3)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的坐标是_______.(3)把点P(2,3)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_.【答案】(4,-3) (-2,-6) (-2,7)【解析】【分析】(1)根据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即横坐标加2,纵坐标不变求解即可;(2)根据点向下平移3个单位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3求解即可;(3)根据点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即横坐标减4,纵坐标加4求解即可.【详解】解:(1)△把点P(2,-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横坐标加2,纵坐标不变,△点P'的坐标是(4,-3);(2)△把点A(-2,-3)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3,△点B 的坐标是(-2,-6);(3)△把点P (2,3)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 ',△横坐标减4,纵坐标加4,△点P '的坐标是(-2,7).故答案为:(4,-3);(-2,-6);(-2,7).【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向左平移,点的横坐标减小,纵坐标不变;向右平移,点的横坐标增大,纵坐标不变;向上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大;向下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小.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则D 的坐标为_______,连接AC ,BD .在y 轴上存在一点P ,连接P A ,PB ,使PAB S =△S 四边形ABDC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答案】 (4,2) (0,4)或(0,-4)【解析】【分析】根据B 点的平移方式即可得到D 点的坐标;设点P 到AB 的距离为h ,则S △P AB =12×AB ×h ,根据S △P AB =S 四边形ABDC ,列方程求h 的值,确定P 点坐标;【详解】解:由题意得点D 是点B (3,0)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的对应点,△点D 的坐标为(4,2);同理可得点C 的坐标为(0,2),△OC =2,△A (-1,0),B (3,0),△AB =4,△=8ABDC S AB OC ⋅=四边形,设点P 到AB 的距离为h ,△S △P AB =12×AB ×h =2h ,△S △P AB =S 四边形ABDC ,得2h =8,解得h =4,△P 在y 轴上,△OP =4,△P (0,4)或(0,-4).故答案为:(4,2);(0,4)或(0,-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解题时注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 ,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 题组C 培优拔尖练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1,4),点A 在坐标轴上,且S 三角形PAO =4,求点A 的坐标.【答案】A(2,0)或(-2,0)或(0,8)或(0,-8)【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于点A 的坐标不能确定,故应分点A 在x 轴上和点在y 轴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试题解析:当点A 在x 轴上时,设A(x ,0),△S △PAO =4,A(1,4) △12|x|×4=4,解得x=±2,△A(-2,0)或(2,0);当点A 在y 轴上时,设A(0,y),△S △PAO =4,A(1,4)△12|y|×1=4,解得x=±8,△A(-8,0)或(8,0).综上所述,A 点坐标为(-2,0)或(2,0)或(-8,0)或(8,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角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进行分类讨论,不要漏解.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3),B(-5,1),C(-2,0),P(a ,b)是△ABC 的边AC 上任意一点,△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A 1B 1C 1,点P 的对应点为P 1(a +6,b -2).(1)直接写出点C 1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A 1B 1C 1;(3)求△AOA 1的面积.【答案】(1)(4,-2);(2)作图见解析,(3)6.【解析】【分析】(1)根据点P 的对应点为P 1(6,2a b +-)确定出平移规律为向右6个单位,向下2个单位,,由此规律和C(-2,0)即可求出C 1的坐标;(2)根据(1)中的平移规律确定点A 、B 、C 平移后的对应点A 1、B 1、C 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3)利用△AOA 1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1)△点P(a ,b)的对应点为P 1(a+6,b -2),△平移规律为向右6个单位,向下2个单位,△C(-2,0)的对应点C 1的坐标为(4,-2);(2)△A 1B 1C 1如图所示;(3)△AOA1的面积=6×3-12×3×3-12×3×1-12×6×2=18-92-32-6=18-12=6.考点:图形的平移变换.19.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例如从A到B记为:A→B(+1,+4),从D到C记为:D→C(﹣1,+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B→C(______,_____),D→_____(﹣4,﹣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答案】(1) (3,4);(2,0);A;(2)答案见解析;(3)10.【解析】【分析】(1)根据规定及实例可知A→C记为(3,4)B→C记为(2,0)D→A记为(﹣4,﹣2);(2)按题目所示平移规律分别向右向上平移2个格点,再向右平移2个格点,向下平移1个格点;向左平移2个格点,向上平移3个格点;向左平移1个向下平移两个格点即可得到点P的坐标,在图中标出即可;(3)根据点的运动路径,表示出运动的距离,相加即可得到行走的总路径长.(1)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A →C 记为(3,4)B →C 记为(2,0)D →A 记为(﹣4,﹣2);(2)P 点位置如图所示.(3)据已知条件可知:A →B 表示为:(1,4),B →C 记为(2,0)C →D 记为(1,﹣2);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故答案为(3,4);(2,0);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数与负数,利用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理解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移动时,如何用坐标表示.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1)写出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2)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连接PA ,PB ,使S 三角形PAB =S 四边形ABDC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Q 是线段BD 上的动点,连接QC ,QO ,当点Q 在BD 上移动时(不与B ,D 重合),给出下列结论:①DCQ BOQ CQO +∠∠∠的值不变;②DCQ CQO BOQ+∠∠∠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你找出这个结论并求值.【答案】(1)C(0,2),D(4,2),S 四边形ABCD =8;(2)存在,点P 的坐标为(0,4)或(0,-4);(3)结论①正确,DCQ BOQ CQO+∠∠∠=1. 【解析】(1)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左减右加,上加下减,即可得到点C、D的坐标,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即可;(2)设点P的坐标为(0,y),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乘以高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答案;(3)结论①正确.过点Q作QE△AB,交CO于点E,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证得△DCQ+△BOQ =△CQO,由此得到结论①正确【详解】(1)△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C(0,2),D(4,2),AB△CD且AB=CD=4,△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S四边形ABCD=4×2=8.(2)存在,设点P的坐标为(0,y),根据题意,得12×4×|y|=8.解得y=4或y=-4.△点P的坐标为(0,4)或(0,-4).(3)结论①正确.过点Q作QE△AB,交CO于点E.△AB△CD,△QE△CD.△△DCQ=△EQC,△BOQ=△EQO.△△EQC+△EQO=△CQO,△△DCQ+△BOQ=△CQO.△DCQ BOQCQO∠∠∠=1.【点睛】此题考查点平移的坐标规律,利用面积求点的坐标,平行线的性质,(2)中利用面积求点坐标时,高度为点纵坐标的绝对值,得到纵坐标为两个值,这是题中易错点。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说明:(1)我们习惯选取向东、向北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因此建立坐标系的关键是确定原点的位置.(2)确定比例尺是画平面示意图的重要环节,要结合比例尺来确定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3)表示各点的坐标有两种方式.2、用坐标变化表示平移由点的平移与点坐标的变化关系引出了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关系.(1)点的平移①点的平移引起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②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引起的点的平移变换.(2)图形的平移①图形上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引起的图形的平移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②图形的平移引起的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则图形上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a;如果把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则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a.3、用坐标变化表示图形的压缩或拉伸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乘以一个大于1(或小于1且大于0)的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横向拉伸(或压缩)a倍;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乘以一个大于1(或小于1且大于0)的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纵向拉伸(或压缩)a倍.4、用坐标变化表示图形的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乘以-1,相应的新图形与原图关于y轴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纵坐标都乘以-1,相应的新图形与原图关于x轴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1,相应的新图形与原图关于原点对称;平面直角坐标系练习1、正方形ABCD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正方形ABCD 绕D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B 点的坐标为( )A .(22)-,B .(41),C .(31),D .(40),2、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4,6)、B (5,2)、C (2,1),如果将△AB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B C ,那么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 A .(-3,3) B .(3,-3) C .(-2,4) D .(1,4)3、(1)把点P(-1,3)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到达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小岛为观测点,你能告诉边防战士渔船A、B、C、D位置吗?小岛南偏西60°方向的15km处是什么?…
北屯初级中学课堂导学案(续)
归纳总结: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三、新知应用:
某渔船8:00从小岛出发向西航行,10:00折向北航行,平均航速均为20千米?时。问11:30该渔船在什么位置?请先画出航线示意图(比例尺1:1000000),然后量出渔船相对于小岛的方位,并量出距离。
年级:七周次:课时:北屯初级中学数学课堂导学案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课题:7.2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2)设计人:吴辉备课组长:刘红艳
学习目标:1、探索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法;体验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坐标思想;
初步会用方向、距离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一、学前准备
1、以班长为观测点,怎样确定老师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怎样描述老师的位置?
“321号水库”在他现在所在地的南偏东27度的方向,距离此处1.1千米的地方.
根据这些信息画出表示各处位置的一张简图。
我的收获:
总结反思
确定老师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一个行吗?为什么?
把这种方法叫方位角、距离定位法。
二、探索与思考
探究一:如图是某城市市区的一部分示意图,对市政府来说:
(1)北偏东60的方向有哪些单位?要想确定单位的位置。还需要哪些数据?
(2)火车站与学校分别位于市政府的什么方向,怎样确定他们的位置?
探究二:如下图,8月30日江苏省4艘渔船在回港途中,突遭9级强风,船上共35名船员遇险,岛上边防战士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进行拉网式搜救。
四、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2、预习的疑难解决了吗?
五、自我检测:
(1)小明去某地考察环境污染问题,并且他事先知道下面的信息:
“悠悠日用化工品广”在他现在所在地的北偏东30度方向,距离此处3千米的地方;
“明天调味品厂”在他现在所在地的北偏西45度的方向,距离此处2.4千米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