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章末归纳提升湘教版选修6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2.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2.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相关素材非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它生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和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就是因为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而我们人的生命周期比它短许多,我们等不到它再形成了才利用———-它的形成速度远远大于我们对它的开采利用速度。

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

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

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章末整合

同步备课套餐之地理湘教版选修6课件: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章末整合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章末整合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区 教材详解区
1
网络构建区
2
教材详解区
教材P21 活动思考 1.水、森林、土地、鱼、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石油、铁矿、煤是非可 再生资源。 2.略。 教材P24 活动探究 1.建设占用、灾毁耕地造成的损失属于实质性的;生态退耕、农业结构 调整造成的损失属于暂时的。 2.有必要。退耕还林(草),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 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可以改变局地小气候,减少旱涝灾害。从 而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减少灾毁耕地。
教材P35 活动思考 根据现有材料,世界上类似的通过造林抵御荒漠化的工程还有许多,但 只有罗斯福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究其根源,是因为美国的治沙之道不 只是种树,而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针对1934年的特大黑风暴,罗斯 福1935年下令并实施《大平原各州林业工程》(习惯称罗斯福工程),拨 款7 500万美元,大致沿西经100度线种植了一条宽100英里、从北向南纵 贯美国中部的防护林带。美国在实施罗斯福工程的同时还做了一系列工 作:①成立了土壤保持局,鼓励各州采取土壤保护措施,加强对土地的 监管;②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等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技术得到普遍 应用;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2.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为了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国 民政府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直到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 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树形:(1)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 国大地。(2)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 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 体系的良性循环。 文字:表示每年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 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2.3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素材湘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

3 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关素材可再生资源再生资源包括两种: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

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

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冉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

高中地理·选修6-第2章 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配湘教

高中地理·选修6-第2章 第1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配湘教

项目
具体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自然 原因
年际变化大
受夏季风进退和强弱的影响,部分地区出 现年际缺水现象
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 耕地资源北多南少,而水资源分布是南多

北少
人为 原因
人均占有量少 水资源利用不当
人口数量庞大 浪费严重 污染严重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自然资源有什么分类形式? 【答案】①按其能否再生或恢复分为可再生资源(包括生物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和非可再生资源(主要为 能源矿产,如煤炭、石油等);②按利用目的可分为农业资源、药物资 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③按圈层特征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 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等。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 【答案】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 总量为主要指标。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4.土地资源问题。 (1)除人均 19 _农___、20 __林__、21 __牧__用地日益减少外,还突出表现在 耕地资源 22 __短__缺__和 23 _土__地__退__化___两方面。 (2) 耕 地 24 ____整__体__质__量__下__降_____ 、 25 ___后__备__资__源__不__足____ 、 26 __耕__地__总__量____和人均量减少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 素。 (3)水土流失、 27 _土__地__荒__漠__化_、土壤 28 _次__生__盐__渍__化__、潜育化以及 29 __环__境__污__染____等使土地资源严重退化,农业生产空间趋于萎缩。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资源保护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6(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资源保护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6(2021年整理)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6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综合检测湘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综合检测(二)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阅读下列漫画,完成1~3题.1.能表示水资源危机的漫画是( )A.①B.②C.③D.④2.漫画中的行为属于滥采导致耕地减少的是()A.① B.②C.③ D.④3.漫画中的行为会导致矿产资源短缺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1题,水资源危机的表现就是水资源短缺,漫画③表现的就是缺水。

第2题,漫画④中的耕牛是题眼,说明滥采瓷泥会导致耕地资源减少。

第3题,非法采矿的表现是采富弃贫、储量消耗高,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这会导致矿产资源短缺;漫画①中的“非法开采”是题眼。

【答案】1。

C 2。

D 3.A近年来,石油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进口物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石油危机”、“能源危机”的客观原因是( )A.主要产油区与主要消费区不一致B.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C.石油总量供不应求D.石油输出国限产提价5.为保证我国石油的战略安全,下列措施中叙述错误的是()A.采取节油措施B.加强地质勘探C.投资开发国外石油D.减少汽车数量【解析】第4题,“石油危机”、“能源危机”的客观原因是主要产油区与主要消费区不一致。

做题时注意“客观”二字.第5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消费量增加,并不能依靠减少汽车数量的办法来保证石油供给.【答案】 4.A 5。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湘教版选修6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湘教版选修6
【答案】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 合理利用地下水。
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退化为例)
项目
具体内容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 概念
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壤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 (2013年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 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 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 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 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 【解析】第(1)题,结合文字材料及图可知,巴西甘蔗产量大,为乙 醇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巴西石油资源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 需求量越来越大。第(2)题,在分析利时,主要考虑乙醇汽油的优势及对 环境的保护价值;在分析弊时,要注意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 如果用粮食大力发展乙醇,会加剧粮食供应压力。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 命题视角
• 耕地破坏在高考命题中常常与荒漠化、盐渍化、 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结合起来考查,这部分知识与必 修结合比较密切,常常作为命题的背景,侧重于考查 土地退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 真题展示
•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 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 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 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本章归纳整合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本章归纳整合课件 湘教版选修6

解析:对照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的比例在下降,天 然气的比例在上升,30年后天然气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因为天 然气的环境效益比石油高。日本的石油目前主要是来源于中东地 区,材料三是日本为解决石油来源单一化而做出的努力。从日本 的情况可以供我国借鉴的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实施能源来源多 途径措施,并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答案:(1)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 (2)石油来源过分依赖中东(或石油来源单一化) (3)能源结构多元化,能源来源多元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等。
主要分布在西 南、中南(长江 三峡、珠江中 上游)和西北黄 河上游地区
雨日比较少的沙
能量比较分散;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
漠地区:如非洲
太 投资大、效率
向西南、经北京西侧、
的撒哈拉沙漠、
阳 低、占地广、
兰州、昆明,再折向
美国的西部沙漠、
能 储能难,但有
西藏南部一线以西、
澳大利亚的西部
广阔的前景
以北地区
沙漠地区
非可再生能源;发
瑞拉和墨西哥、非洲
热量高,开采、运

的利比亚和埃及、俄
输、使用方便,属

罗斯、亚洲的中国和
于高质量的能源;
印尼、北美的加拿大
会产生污染
和美国、西欧的北海
主要分布在东 北和华北地区
地区
可再生能源;不污 水
染环境,为清洁能 能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 首位,以下依次为俄 罗斯、巴西、美国、 加拿大等国
本章归纳整合
知识构建
专题整合
主要能源比较
1.煤炭和石油的形成 地质史上有过两个成煤时期。一个是古生代晚期,这个时期 的主要成煤原料是蕨类植物;另一个是中生代,它的主要成 煤原料是裸子植物。 石油主要是由地质时期的一些水生低等生物大量沉积在湖泊 和海洋中,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转变富集而成。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期末复习提升-精选文档

2018秋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六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期末复习提升-精选文档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期末复习提升一、我国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是指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总量较多,人均拥有量较少;浪费严重;资源的开采利用引发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资源的耗竭,破坏了资源的再生功能,加大了资源的供需矛盾等。

产生这些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快,总量多,人口素质不高,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开发方式落后,没有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练习12019年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世界许多国家却在“闹水荒”。

据此回答(1)~(2)题。

(1)全球水危机的表现包括()①少数热带国家缺水,其他地区不缺水②人口增长快、淡水资源有限的中东和非洲地区缺水问题最突出③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而淡水的消耗量逐渐减少④人口的持续增加,使世界人均淡水消耗量高速增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⑤水资源危机是引发政治冲突的重要因素⑥水危机不仅包括淡水供应量的不足,还包括很多人不能拥有干净的饮用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⑦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A.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⑦C.②④⑤⑥⑦D.②③④⑥⑦(2)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1)C(2)B二、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练习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仅有的两个量化指标是:“实现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9年翻一番”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材料二材料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

(1)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中,________(填能源名称)所占的比重最大,分析这种能源结构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章末归纳提升
备选答案
①水资源②土地资源③石油资源④地下采矿⑤煤炭资源⑥植树造林⑦耕地
我国能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现状(1)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2)地区分布不平衡;(3)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
煤为主,约占70%。

(4)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能源问题及成因(1)问题:①石油供应紧张;石油进口依存度提高,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②石
油进口的可靠性差。

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中国进口的石油一半左右来自中东,1/4来自西非,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③石油进口脆弱性强。

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为主,大约占90%,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2)成因:①我国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
紧张;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发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⑤国际
石油价格上涨;⑥我国石油储备体系不完善。

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1)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2)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
产量;(3)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4)稳妥发展核电;(5)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6)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7)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8)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
展,利用乙醇汽油等。

世界几种能源的分布及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