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空气》精品(第1课时)
初三化学(人教版)《空气(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科学家们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英国化学家 丹尼尔·卢瑟福 (1749—1819)
发现空气中 存在氮气。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科学家们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英国化学家 普利斯特里 (1733—1804)
瑞典化学家 舍勒
(1742—1786)
发现空气 中存在氧气, 并制得氧气。
由于被传统 的燃素说所束缚, 并没有定量的测 出空气中氮气和 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1)实验前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 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3)向燃烧匙中加入足量的红磷。 (4)在空气中点燃红磷。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模拟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5)将燃着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预先 放入了一定量的水),并迅速塞紧瓶塞。
反应
装置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模拟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装置
燃烧匙
弹簧夹
初中化学
红磷 水
滴有 红墨水的水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模拟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装置
燃烧匙
弹簧夹
初中化学
红磷 水
滴有 红墨水的水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模拟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氧气的体积。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科学家们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发现
他怀疑从空气中分密离出度来 的含氮氮得化到气合的中物氮可分气能解 还含1有.2尚505未g被/L 发 现从氧的气空较留气下中重的分的氮离气气出体。1.2572 g/L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思考与讨论
实验步骤:
(1) 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 间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2)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放 入足量的红磷,用酒精灯加热 (3) 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橡胶塞 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 (4) 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 变化情况
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按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点击播放视频
思考与讨论
上述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 中的氧气,因燃烧产物为固体 ,容器内的气压会减小,在大 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 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
思考与讨论
(1) 红磷逐渐熄灭,瓶内出现大量 白烟 ,放出大量 热 。
(2) 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
①在集气瓶内加人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②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 察现象; 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D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堂探究
知识点2 空气的成分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 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又 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 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 了氧气和氮气,还有其他成分。 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 地测定空气的成分。
典例剖析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D )
A×. 新鲜空气
(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不同种物质组 成,是混合物)
B×. 矿泉水 (矿泉水中有水和矿物质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
C×.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中有水和氢氧化钙,也是混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组织学生进行空气成分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空气组成和体积分数的理解。
3.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
-教学设想: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教学设想: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变化规律。
2.学会使用空气成分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正确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3.掌握空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了解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按以下步骤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1.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特点。
2.空气成分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空气成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进一步验证空气的组成。
3.空气污染物:讲解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3.研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查阅权威资料,确保报告的可靠性。
4.创新设计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5.家长参与任务,旨在增强家庭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与家长共同关注环境问题的责任感。
5.知识拓展,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防治技术,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教学设想: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一 空气(第一课时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化学式表 示的。 如:氧气(O2)、氮气(N2)、红磷(P)、 五氧化二磷(P2O5)等 混合物: 由二种物质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 如:空气、河水、雨水、矿泉水、泥沙、汤水 等。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下一张) 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 2、氮气(下一张)
1)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装置的密闭性不好 3)红磷的量不足 4)瓶内温度没有降到室温
有
思考
上述这个实验如果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做上 述实验;要确保成功,应该如何改进?
温馨提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与 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发应而不生成任何气体。
空气的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 N2 ):78% 氧气( O2 ):21% 稀有气体(He、Ne、Ar、kr、Xe、Rn ): 0.94% 二氧化碳( CO2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3’02
低温现象——液氮的应用
6’39
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 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 剂等。
试描述氮气的性质。
3、稀有气体
灯管中的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集气瓶
3、仔细观察实验现 象
想一想
1、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2、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 中?
你看到了什么?
实验现象:
1、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打开弹簧夹,水倒流入集 气瓶中,水面上升至瓶内体 积的1/5。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第二单元 课题1(第1课时) 教学课件(23张PPT)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阅读课本26页)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
出空气由氧气和氮 气组成
加
汞 + 氧气 热
拉瓦锡研究 空气成分所 用的装置
氧化汞(红色粉末)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成分的发现
❖最初人们以为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
证明了其中有氧气和氮气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冷却到室温才打开弹簧夹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
偏大的是( C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 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 就打开弹簧夹
答:(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 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 (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 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
空气 的成分
3.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稀有 气体
二氧 化碳
其他气 体杂质
体积
78%
分数
巧记空气的成分
氮七八,氧二一,
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
4.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 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 续燃烧。
5.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 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
课题1空气-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讲义(人教版)

课题1 空气一、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2.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二、重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难点: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研究三、考点精讲(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拉瓦锡是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汞(化学符号Hg)氧气(化学符号O2)氮气(化学符号N2)空气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或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从而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容器内。
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可粗略地认为是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3)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4)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水进入集气瓶(或试管)且进入集气瓶(或试管)的水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6)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不漏气;②药品必须要足量;③读数时要冷却至室温;④实验前弹簧夹要夹紧;⑤燃烧匙应快速插入,并立即塞进瓶塞,防止部分空气逸出。
与纯净物【答案】D【解析】A、取用的红磷必须足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否则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正确;B、引燃红磷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左管内液面下降,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左管内液面上升,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冷却后升至刻度1,正确;C、该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逸出,比较环保,且避免了盛有点燃红磷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气体的受热膨胀逸出,误差小,正确;D、该装置是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无法测得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错误。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以生活中的空气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重要性。
2.提问:“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各占多少比例?”引发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三、实验探究
1.教师演示空气成分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7.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空气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8.课后作业,巩固提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以空气污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探讨空气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
八、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小论文,探讨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空气的基础知识,如大气层、气压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本节课中进一步学习。
1.完成课后练习题: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空气污染等方面,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撰写小论文:以“空气保护,从我做起”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环保方面的责任。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500字左右。
5.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学习方法,提高知识整理和总结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

氧 2,点燃红磷,迅速
气 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yǎngq
含 ì)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 量 时,打开止水夹。
的
测
定
第四页,共十六页。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
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后,水顺着导管 流入集气瓶,进入(jìnrù)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瓶内空间
的1/5。
文字 表达式 (wénzì)
第八页,共十六页。
探究 点二:纯净物和混 (tànjiū) 合物
• (二)小组讨论:
• 举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它们是由
哪些物质组成 的? (zǔ chénɡ)
• 纯净物:
;
• 混合物:
。
第九页,共十六页。
2. 纯净 物与混合 (chúnjìng) 物 象空气这样由多种物质(wùzhì)组成的物质(wùzhì) 是混合物。(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时1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 空气确实存的吗。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止水夹。1.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 (xiāohào)完。举生活中的实例,说说它们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象空气这样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混合物:糖水(含有糖和水) 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其中是纯净物的是:①⑥⑧⑦
• 2、纯净物:水 氧气 氮气 蔗糖
混合物:糖水(含有糖和水) 空 气(含有氮气、氧气等)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cèdìng)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
5.【中考•福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B.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感谢你的聆听
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 大气压把水压进集气瓶内,进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气体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分数。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考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②所选的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③反应后生成物必须为固体。
课堂导入
呼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污染
新课讲授
想一想: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新课讲授
答案: (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空气》精品(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课堂导入
唐朝诗人李峤写过一首小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 万竿斜。”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风,风是无形的,空气流动形成了 风。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药品:汞(Hg)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 体积的1/5的结论。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注意: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原理:
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总体积减少,压强 降低,打开止水 夹后,烧杯中的水便进入到集气瓶中,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瓶内的水就有多少。因 此,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课堂小结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 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空气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 质组成。
纯净物可以用化学 符号表示
氮气:N2 氧气:O2
课堂小结
空气是 由什么 组成的
测定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
空气的成分、混 合物和纯净物
典型例题
1.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需要考虑的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课堂小结
运用口诀法记忆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即: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 化学计算常用到,时刻牢记在心底。
课堂小结
➢ 拓展:上述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百分比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可理 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约有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稀有气体0.94 体积、二氧化碳0.03体积、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体积。
因素是( B )
A.选择的可燃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选择的可燃物只能在氧气中燃烧 C.选择的可燃物必须足量 D.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
典型例题
2.【中考•邵阳】实验室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合
理的是( A )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步骤: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好记号。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 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 烧的现象。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的1/5。
典型例题
3.【中考•长沙】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空气是混合物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典型例题
4.【中考•昆明】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空气
B.高钙奶粉
C.蒸馏水
D.加铁酱油
新课讲授
【拓展】空气的发现史 1.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 2.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 3.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 气和氮气.
新课讲授
舍勒
普利斯特里
拉瓦锡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考1】红磷燃烧发生了什么变化?白烟是什么物质?
红磷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化学变化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白烟是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考2】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思考4】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 是什么原因呢?
①装置漏气; ②红磷的量不足; ③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④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干燥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1)氮气(78%) (2)氧气(21%) (3)其它成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