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合集下载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相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实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水平。

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水平以及概括、归纳的水平。

3.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实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理解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温故互查】宋元时期,从唐亡五代开始,到—年元朝结束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包括五代、辽、- —夏、、几个时期,其中元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建立,定都 ,经济上_____ 重视发展农业,政治上建立________ 制度。

这个时期,虽然政治上朝代更替频繁,但是文化高度繁荣。

分析:这个环节一般采取两人小组互相复述的方法。

时间大约2至3分钟左右。

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设问导读】“阅读教材72页至74页的内容,完成关于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相关内容的题。

”(-)自主学习科技篇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_____ 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________ 的发明, ______ 和________ 的广泛使用,是这个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__________ 北宋的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动了文化的传播。

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_________ 年。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己制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48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48

第13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课题第13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型新授课总节时16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

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能力目标:探究三大发明的过程。

情感目标: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差异个性设计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指导复习、提出问题。

温故引新
【探究归纳】展示:(投影)
文明的勃兴(先秦)----昌盛文化(秦汉)---承上启下(三国南北朝)-----文化高峰隋唐)---灿烂繁荣(宋元)
探究印刷术,回答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和不便的地方?
【实践应用】
例:一本书需要,12年,13万块版《大藏经》思考、回答:
活字印刷术有那几道工序?
宋元时期印刷术还有那些发明?
【检测反馈】
思考: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取得丰硕的科技成
本次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前提问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主要情况,让学生进行自己讲课,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果?
【交流反思】
板书设计讨论、回答:四大有那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
么不同?今天的印刷业有了什么发展?
些?它们的影响有那些?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沈括和《梦溪笔谈》、郭守敬和《授时历》。

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⑴制作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⑵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有关历史材料,通过思考、解析与探究,由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⑵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⑶祖先的发明可以增强我们的自豪感,但同时也应让学生心存忧患意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让四大发明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难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意义。

四、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烟花图片,提问:烟花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生答:火药)师:同学们,你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的文化博大精深,常令现代人扼腕叹息,今天我们让一起去寻访历史,了解灿烂的宋元文化。

(出示课件:灿烂的宋元文化)㈡学习和探究新课出示学习目标:⑴了解或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⑵沈括创制“十二气历”和《梦溪笔谈》;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

温故而知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请问:最初的印刷方式是什么?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算一算: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多长时间?提问:雕版印刷术有什么不足之处?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自学指导一:学生阅读72-74页小字部分,完成下面表格:学生自学,完成表格.之后教师讲解.想一想: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印刷业是如何发展和传播的?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的发展?毕升之后,活字印刷术在实践中又不断创新、发展,出现了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

回忆已学有关火药的知识,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设计思路1、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本课的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本课的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但初一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对这一问题难以产生联想和分析。

结合马克思、培根的话,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2、教法选择教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阅读指导法学法:阅读、讲述、归纳、动手实践、分组讨论法教学过程。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重点本课的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本课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系统知识归纳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北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字模”表演的图片,进行提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字模”表演十分精彩,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为之骄傲的一项发明是?(活字印刷术)【自主学习】【新课内容】为什么本课课标题是“灿烂的宋元文化”?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概况是怎样的?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是?(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先秦勃兴、秦汉昌盛、魏晋承上启下、隋唐辉煌、宋元灿烂,所以宋元时期是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探究学习,“知道不知道??”:1、你知道我们学过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吗?(雕版印刷术。

由此引出雕版印刷术,并探讨雕版印刷术的不足。

)2、雕版印刷术有什么不足之处?(通过完成课件材料“算一算”的两个小任务,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费时、费工、不经济。

由此引出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课题: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编写人:裴刘学校历史教研组周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通过阅读了解指南针的发明、改进、应用、传播情况,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

回忆已学有关火药的知识,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2)通过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2、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课前预习题1、隋唐和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分别发明了什么印刷术?2、指南针是何时出现的?有何优势?除用于航海外,还可用于哪些方面?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3、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有何意义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演示: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两大壮举,其中之一就是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欧洲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远洋航行,1497年-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年-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到欧洲的环球航行。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人教版

【教师寄语】学习灿烂的宋元科技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伟大.【学习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改进和应用3、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点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基础识记:(小组合作交流,疑难问题做好标记)1.()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是:()、()。

(3)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1)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的特性,制成(),3.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时期,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3)传播:由()人传入欧洲。

意义:。

(4)火药是我国古代()发明的。

(5)火药的应用:(),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时期,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4、沈括可郭守敬:阅读课本74页小字,概括沈括和郭守敬在科技方面的贡献。

三、【合作探究】1、英国科学家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根据自己对培根这段话的理解,试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教案】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案】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学设计---《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目标1、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2、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3、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4、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及分析,探究“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历史感知和历史想象能力;通过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考虑问题的初步能力。

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提问启发式;分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Ppt课件、教材、教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三幅图片,以及司南的雕塑图,引导学生分别指出它们是火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从而导入本课。

讲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1、温故知新----(1)xxxx时期,已有雕版印刷术的佛经、日历、诗集。

(2)唐朝印制的xxxx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xxxx的雕版印刷作品2、思考雕版印刷有什么欠缺和不便没有?为帮助同学们思考,老师给你们看两则材料:材料一:由于出版事业的发展,我们现在足不出户也可知天下事。

唐宋时,一个熟练刻工一天刻50个字,假设一份《汕头日报》8万字,请问一个刻工需要用多少时间?(1600多天)材料二: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完全就派不上用场了。

那么同学们,你知道雕版印刷术的不足了吗?(生答:费时费工)而且很不经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造成巨大的浪费。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雕版印刷的不足呢?(引导学生回答:如果把雕版死的字变为活字,死版变为活版,不就既经济又省时了吗?)引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朝代,以及它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第13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学习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72-74页“导入框”、文、插图和“动脑筋”
内容,自学并回答以下问题:
、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是哪三项?其发明的时间、应用及外传的情况?(可组内讨论)
2、沈括、郭守敬生活在什么朝代?他们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试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组内讨论完成)
(二)合作探究:
、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
2、结合文“南宋突火枪”、“元代火炮”和导入框“火箭”插图,“动脑筋”:它们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
3、教师对自主学习中的第三个问题加以引导,并通过师生的合作规范完成对此题的作答。

(三)拓展延伸:
通过本的学习,谈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系统总结:
宋元的科技成就:1、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
(发明、应用、外传)
3、火药
(五)巩固训练:
、欧洲到1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升的发明晚(

A、300年
B、400年
、800年
D、1000年
2、我国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是在(

A、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唐朝时期D、北宋时期
3、推测一下谁最有可能使用突火枪(

A、蒙恬
B、孙武、卫青
D、岳飞
4、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指东西方向)。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应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打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材料四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人用它来看风水。


读后请回答:
(1)我国古代所奉献于人类的四大发明是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南和指南针所发挥的作用。

(3)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材料中提到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怎样?
(4)材料四中鲁迅先生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
题?
(六)当堂反思:
说出这节的收获和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