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加固无粘性土路基有效加固深度的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强夯法加固路基工程

浅析强夯法加固路基工程
21加 固深 度 .
标 准贯入试 验岩土工程 中最常用 的原位测试 技术之一, 它是动 力 触探的一种, 通常结合钻孔进行 。其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 , 将带有贯人 器的探杆打人土中, 按贯入的难易程度来评价土的性质 。 地基 载荷板试验 是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 向基土逐施加荷载 , 荷 载通过承压板 均布传递给地基 ,以测定天然埋藏条件下地 基土的变形 特性 , 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载荷板试验结果可为强夯加 固后地基承载 力 的确定提供直接依据。 压实度实验 : 压实度是以土的标准干密度为基准的相对值 , 是地基 土压实后接近最大干密度的程度 ,回填土压 实度对地 基的强度和稳定 性十分重要 , 将路基填土在强夯前 后的密度 量测 出来 , 然后根据理论计
2 _ 点布置 、 4夯 间距 夯击点布置是否合理 , 将影响强夯 的加 固效果 , 夯击点的布置应视 建筑结构类型 、 荷载大小 、 地基条件等具体情况 , 区别对待 , 一般可采用
土 、 土、 砂 黏性土 、 土、 杂填 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它不仅 能提高地 基的强 度并降低其压缩性, 而且还能改善其抵抗震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 陷性。由于强夯法经济易行 、 效果显著 、 设备简单 、 施工便捷 、 质量容制、
引 言
强夯法又名为动力固结法或动力压实法 。强夯法常用来加固碎 石
求有关 , 夯击次数 一般 通过现场试夯确定 , 以夯坑 的压缩 量最大 、 常 夯 坑周围隆起量最小为确定的原则。 目前常通 过现场试夯得 到的夯击次 数与夯沉量 的关系曲线确定 。 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 的性质确定。 一般来说 , 由粗颗粒土组成的 渗透性强的地基 , 夯击遍数 可少些 。反之 , 由细颗粒土组成的渗透性弱 的 地 基 , 击 遍 数 要 求 多些 。 夯

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施工技术探讨

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施工技术探讨

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路基施工在市政道路施工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路基处理对于市政道路施工的总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对一些比较特殊地基来讲,一定要采用相对适合的施工技术策略以确保道路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而这其中的强夯法在加固路基基底方面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本文将对道路路基处理中强夯法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起到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道路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目前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强夯法技术被广泛的应用,这种施工方法在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上效果非常的显著。

在当下,市政道路施工在施工规模上越来越庞大,使施工中软土层出现的几率也逐渐增高,这种情况下就要利用强夯法进行施工,使软土层在处理后达到最佳的效果。

夯实的次数和夯实的深度一定要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确定。

在这里我们将对市政道路施工中强夯法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什么是强夯法1.1强夯法的概念及其特点强夯法是指为使软土地基在承载力方面得到提升而利用重锤从某个特定的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对土方产生夯实作用的方法,使用此方法主要是为了起到一种机械加固的作用,所以从此角度上来说也可以叫做动力固结法。

多数情况下,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基本上都是使用起吊设备把10 ~ 25t 重的重锤提起到 10 米以上的空中,然后从这个高度做自由落体,这也是一个利用物体下落时产生的冲击使土壤得到压实的过程。

目前,这种加固方法主要被使用在砂性土、软土和粘性土土壤之中,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在建筑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带和市政工程当中也到了广泛的使用。

1.2 强夯法的施工优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夯法还具有机械工具选用简单、施工工艺相对简便、地基加固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工期短、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

在之前的施工工程中,强夯法基本上都是被用在砂性土壤与碎石性土地的地基当中,在多年的应用和改进过程中,逐渐采用各种高端技术和先进方法使地基能够进一步得到加固与改善,从而使强夯法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推广。

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传统的加固方法存在着成本高、施工周期长、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

而强夯加固技术通过利用高速下落的重锤,将土层实实在在地密实起来,提高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效果明显、适用性广泛等特点,是解决软土路基难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软土路基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软土路基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法,提高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对于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而言,软土路基加固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强夯加固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障交通安全。

通过研究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总结,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促进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推动软土路基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深入研究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应用,既能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又能推动软土路基工程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在当前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效益。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深入探讨该技术在提高软土路基承载力、减少路基沉降和增加路基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通过研究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探讨该技术在具体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为今后的软土路基设计和加固工程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指导。

最终目的是为加强软土路基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推动强夯加固技术在软土路基工程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和推广。

2. 正文2.1 软土路基加固技术概述软土路基是指土壤颗粒颗粒间间隙较大,结构疏松,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的土质。

探讨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施工技术

探讨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施工技术

探讨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施工技术摘要:市政道路进行施工时,尤其是路基建设时,强夯法至关重要。

众多的工程师以及施工人员从实际工程中吸取教训,学习他人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方法,尽己所能做好每一个步骤,这很好地促进了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又好又快的发展。

为什么强夯法会在其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它有什么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势,这里,我们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方法;强夯法0前言如何处理软土路基一直是公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对软土路基的处理程度直接影响到了最后工程的质量。

在这个问题上,强夯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向很多人展示了它的作用。

通过大量的实践得出,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强夯法能够很好地处理软土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充分地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利用强夯法。

1、强夯法的技术原理强夯法即强力夯实法,又称动力固结法。

是指把8-40t的重锤通过大型履带式起重机提到高处(一般为6-40m)使其自由落下,从而达到对土进行强力夯实的效果的一种地基新加固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人工填土、湿陷土、黄土。

通常情况下,采用连续或分遍间歇的方法对非饱和的粘性土地基进行夯击;同时,为了确保夯实次数和有效夯实深度,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现场试验。

事实证明,要想获得3~6m的有效夯实深度,需要在100~200吨米夯实能量下进行夯击。

2、强夯施工法的优点强夯法作为一种地基处理加固技术,具有经济、简单、快速、有效等优点,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整体施工的速度得到提升,与压路机碾压比较,虽然单位工程量的造价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缩短工期带来的效益也是比较显著的。

其二,在普通路基填筑中,填料中如果有粒径>20cm的砾料,在摊铺碾压时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而采用强夯法施工对填料粒径要求就不是特别严格,骨料粒径可达到40~50cm。

经过我们多年的工程实践与观察,40~50cm砾料经强夯夯实后,大部分已被击碎与周围的土结合为一体。

其三,在高填方中,由于用强夯夯实路基影响深度较深,因此可加强填料与原地面之间的结合。

强夯法加固铁路路基探究

强夯法加固铁路路基探究

强夯法加固铁路路基探究1.前言强夯法地基加固处理方法是1969年法国Menard技术公司首先使用,其为将重10~40t夯锤提升至10~40m的高度后落下,大重量及快速落下的夯锤将很大的冲击动能施加给地基土,一般为500~8000kN·m。

土体产生的冲击波和动应力使土体压缩密实,不仅提高了地基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且能够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

夯击时使土粒间产生位移、错动及混合,提高了土体的均匀性,减少了地基土的沉降差异。

工程实践表明,强夯法具有施工简单、加固效果好、使用经济等优点,因而被世界各国工程界所重视。

随着强夯法使用技术的日渐成熟,目前强夯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利水电、铁路、公路、房屋建筑、码头、港口等。

在技术、经济方面对各类土强夯处理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在强夯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夯置换法则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地基沉降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2.施工实例本项目施工的遂渝二线ZDK77+385~ZDK77+648段线路以填方形式通过,属于低矮路堤。

基底上覆5~7m的人工弃土,<1-1>人工弃土以粉质粘土为主,<1>人工弃土以碎石土为主,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Q4dl+pl)松软土及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夹砂岩,土体含水量接近于塑限,施工期间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以下9m处。

采取强夯法的处理方式进行表层5~7m人工弃土的加固处理。

以下就本项目强夯法施工参数的确定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2.1按需要有效加固深度先择单击夯击能需要的有效加固深度既是选择单击夯击能重要依据,反过来又是反映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

一般可按下列(1)式估算有效加固深度,或按表1预估。

本项目强夯处理的人工填土主要为碎石土为主,加固深度为7m。

浅谈强夯法地基处理有效加固深度

浅谈强夯法地基处理有效加固深度

浅谈强夯法地基处理有效加固深度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最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简便操作,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

经过多年的实际施工经验证明,强夯法在加固地基的过程中相比较其他方法而言具有设备简单、经济性能高、能够全面适用、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需求低等一系列的突出性优点。

但是,随着这种方法的应用也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无法较为准确的进行计算。

当前关于强夯法地基处理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进行实际比较,对比不同计算方法间的数值差异。

1.基本理论概述1.1强夯法及其原理概述我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成功引进了该种技术。

就强夯法而言,刚刚被提出的时候只能适用于砂土等非粘性地基,但是发展到现在强夯法已经可以成功的应用于粘性土地基。

强夯法的主要操作方法是通过重力作用使一个巨型重锤作自由落体,通过巨锤自由落体产生的惯性力反复锤击地基土壤表面,从而进一步夯实地基,这样可以使地基土壤的孔隙变小、增加其密度,提高使用性能。

通过强夯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土体的孔隙压缩、土体部分液化等作用。

1.2有效加固深度概述目前关于有效加固深度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概念,本文认为所谓的有效加固深度指的是以开始的起始待夯面为标高(以平整地面为基础),通过强夯措施使得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地基土,通过反复的夯实,无论是在强度还是变形等方面,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满足最终的使用性能。

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关于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所有的理论都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的施工中所采用的土体不一,这就给计算加固深度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2.强夯法地基处理有效加固深度2.1强夯法地基处理有效加固深度的判断规则有效加固深度的判断规则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基土体以及不同地基的目的加以区别。

(1)对于主要以抗震液化为目的的细砂类地基,在施工中可以选取夯实后不再出现抗震液化的土层作为有效加固深度;(2)对于把消除湿陷作为主要目的的黄土地基,则把消除湿陷现象的深度作为标准;(3)对于主要以减少地基下沉为目的的,则以每一层的2.5%为基础。

无粘性土强夯夯点间加固效果的估算

无粘性土强夯夯点间加固效果的估算

算 方法 , 用 所提 出的 方 法 , 出了加 固薄 弱点 的位 置 , 立 了簿弱 点 处 的加 固程 度 与无 量 纲 夯点 间距 问的 关 系式 。 应 得 建
关键 词 : 强夯 ;侧 向 加 固模 式 ; 点 问 ; 固效果 ;夯 点 间距 夯 加 中图 分 类号 : 6 2 1 P 4.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0 0 2 5 ( 0 2 0 - 1 7 7 1 0 - 2 1 2 0 )2 1 一O
无粘性土强夯夯点问加固效果的估算
李 士
( 东 电力 设 计研 究 院 , 广 东 广 州 广
50 0 ) 1 6 0

要 : 用 前人 的模 型 试验 结 果 , 出了 单点 夯 击 时的 侧 向加 固模 式 。 以此 模 式 为 基础 , 出 了一种 估 算 夯 点 外加 固程 度 的 计 利 提 提
图 1 密 度 等值 线概 化 图
Fi 1 S eth a n i o twr g. k c tda st c no y
Co h w等到 19 9 4年 提 出 了一 种估 算 夯 点 间加 固程 度
( 夯点下 内摩 擦角增 量与 夯点 下 内摩 擦 角增 量 比值 用 表示 ) 的方法 。但他们 的方 法 只适 用于夯 点正 方形 布
与无量纲夯点间距关 系表 达式并将之用 于若 干工程实
z +
() 1
例 。与前人研究成果 相 比 , 该法 可考 虑夯 击能 量对侧
向加 固范 围的影响 , 可用 于夯点呈三角形布置 的情形 。
式 中 : 为夯锤直径 , 为夯击 次数 , 为夯锤重量 , D N W H
为落距 ,, ,, 为 回归系数 , J忌 J 其值与相对密度 Dr 或体

浅谈强夯法加固深度

浅谈强夯法加固深度
[] 2 终世 祥 、 国地基 基础 工程 的 突 出成 就 [ ]施 工技 术, 94 我 J. 19
() 6 —1 9 :06 .
2 地 基处理 技术 的发展 情 况
3 龚晓南. 地基 处理及其发展 []土木工程学报 ,9 7 6 :32 . J. 19 ()2 4 地 基 处 理 技 术 的 发 展 反 映 在 地 基 处 理 机 械 、 料 、 工 工 艺 [ ] 材 施 [ ] 旭 元 . 基 处 理 技 术 的 发 展 与 现 状 [ ] 山 西 建 筑 ,0 5 3 4康 地 J. 20 ,1 等 各 个 方 面 。为 了满 足 日益 发 展 的 地 基 处 理 工 程 的需 要 , 近几 年
进一步产 生沉降 , 其适用 于各 类不 良地基 ; ) 升纠倾 法 。通 过 [ ] 3顶 1 刘金 励 . 国建 筑基础 工程技 术 的现状 和发展 述评 [] 建 筑 我 J. 在墙体中设置千斤顶顶 升整 幢建 筑物 , 可调整 不均 匀沉 降 , 既 又 技 术 ,9 7 2 ( )4 —5 1 9 ,8 7 :44 . 可整体顶升至要求标高 , 适用 于各 类不 良地基 。 其
另外 , 地基处理 技术 的施工 工艺 近年来 也在不 断提 高 , 有效
地保证和提高 了施 工质量 。地基处 理技术 的各个 方 面都在不 断
托换法( 或称基础 托换 ) 指对原 有建 筑物 地基 和基础 需要 提高和发展 。 是 进行处理 、 固或改 建 , 加 在原有 建筑 物基础 下需 要修 建地下 工程 3 结 语 以及邻近建造新工程而 影响 到原有 建筑 物 的安 全 等问题 的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 的具体选用 , 以地基 条件 、 应 设计 要求 、 理指 处 总称 。常用的施工方法有 :) 1基础 加宽法 ; ) 2 墩式 托换法 ; ) 式 标及范 围、 3桩 工程费用 、 工程进度 、 材料来源和 当地 环境多方面综 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
1.1 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区域有大量堆积一年多的铁矿渣,可就
地 利 用 作 为 路 基 填 料 ,能 有 效 缩 短 工 期 ,降 低 工 程 造 价。铁矿渣饱和度较低,渗透性好,强夯时不会产生明 显的超孔隙水压力,非常适合采用强夯法加固处理。
试 验 施 工 参 数 如 下 :履 带 式 起 重 机 ,起 重 能 力 为 16~25t;圆形夯锤,20t 重,直径为 2.5m。试验槽长 12m、 宽 12m、深 4m。将土压力计分七层埋设至试验槽中。 分布如图 1、图 2 所示。
0 引言 强 夯 法 加 固 地 基 因 其 设 备 简 单 、施 工 方 便 、节 省
材料、经济易行、适用面广、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而得 到广泛应用。虽然在实践中被证实是一种好的地基处 理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有效加固 深度还没有一套成熟完善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1]。本 文主要讨论强夯法处理无粘性土地基的有效加固深 度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无粘性土有效 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
杨阳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1) YANG Yang (North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 Institute, Tianjin 300381,China)
【摘 要】有效加固深度是强夯法设计施工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文中结合现场试验,通过 FLAC3D 建
有效加固深度是强夯现场工程中的一项重要设 计参数,也是反映强夯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强夯有效 加固深度是指地基土经强夯加固后能够满足特定工 程 要 求 的 深 度 ,与 加 固 目 标 值 紧 密 相 连 的 ,它 的 值 根 据被加固地基土的不同要求和判别方式的不同而不 同。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判别有效加固深度大小的 标准。 1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图 1 土压力计埋设位置俯视图(单位:m)
图 2 土压力计埋设位置侧视图(单位:m)
对夯点 A、B、C、D 分别按 2000、2250、2500、2800kN·m 的夯击能进行夯击,使用动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对 强夯过程中土压力计的数值变化进行动态采集,从而 计算出各监测点的动应力值。监测点位于夯点下沿深 度 2~8m 和沿径向 0~6m 处的整点处[ 2]。 1.2 数值模型
DOI院10.13905/j. cnki. dwjz. 2019. 01. 027
强夯法加固无粘性土路基有效加固深度的研究
STUDY OF THE DYNAMIC COMPACTION EFFECTIVE REINFORCEMENT DEPTH OF COHESIONLESS SOIL SUBGRADE
立了强夯加固无粘性土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夯锤落距、锤重、锤底面积以及土体参数等因素对强夯有效根据分析结果以及结合有效加固深度的传统经验公式,提出了针对
无粘性土的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工程验证表明,所建立的计算公式预估结果比较可靠,对强夯法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
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数值模拟;无粘性土
【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864(2019)01-0105-04
Abstract: The effective reinforcement dept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o far it is still lack of in-depth theoretical study.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field test, FLAC3D was used to d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compaction reinforcement to cohesionless soil. By the simu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factors which may influence the effective reinforcement depth, such as the hammer's weight, drop distance, base area, and the soil parameters. 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oil parameters' sensitivity to the effective reinforcement depth.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the traditional empirical formulae, the effective reinforcement depth calculation formula was estab原 lished for cohesionless soil. The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shows that the established calculation formula is more reli原 able and has a certain guiding effect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Key words: dynamic compaction;effective reinforcement depth; numerical simulation; cohesionless soi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