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与理性的乔布斯
他是个天才和疯子,乔布斯办公室语录

他是个天才和疯子,乔布斯办公室语录乔布斯先生每天必来到我们部门看昨天的成果,能听到他骂人,我们并不生气,因为我们知道他不允许产品上市后没有销路。
He is a genius and crazy, Steve jobs office sayings.Mr Jobs will come to our department see every day yesterday achievement, can hear him call names, we are not angry, beca use we know that he didn‟t allow product launch, No sale for after.1、不要按照用户的坏习惯去设计,也不要按照程序员的思维去设计!1, do not according to user bad habits to design, also do not according to programmers thinking design!2、有好的想法要坚持,不要被其他人的观点的噪声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
当你的想法站不住时,立即大度的丢弃,这其实更是一种坚持。
2, have good ideas are going to insist, don‟t be others‟ opinion noise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When your ideas stand, immediately magnanimous discard it is, and it is also a kind of persistence.3、任何一款产品都不应该带着BUG去见用户,那怕失信于媒体推迟发布时间。
3, any product are not should bring a BUG to meet users, that is afraid to betray media postpone the release of time.4、产品一定是让人感觉最新,但坚决不做小白鼠去尝试前无古人的新产品。
乔布斯善于调控情绪的人物素材

乔布斯善于调控情绪的人物素材
乔布斯是一位非常善于调控情绪的人物。
他不仅在创造出苹果公
司这个伟大的品牌时表现出了极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也在处理公司内
部问题时展示了非凡的情绪控制能力。
尽管他曾经因为公司业绩不理想而情绪失控,发飙砸桌子,但是
他在卷土重来后,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
他学会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
调控,让他更加冷静和理智地面对问题,更加有效地处理事情。
乔布斯在团队中也充分地运用了情绪调控技能。
他知道如何将不
同的职员与团队成员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团队合作效果。
他有时会对成员提出严厉的要求,但也能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温暖的鼓
励和支持。
在乔布斯看来,情绪控制是领导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相信,
只有领导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够让团队成员感到安全和信任。
并且他认为,情绪调控也是有效汇聚团队力量和引领团队达成目标的
重要手段。
总结来说,乔布斯是一位极具情绪调控能力的人物,他的成功得
益于他的情绪调控。
他在处理公司事务和带领团队时都展现了出色的
情绪控制能力,这也为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袖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人物传记:乔布斯

人物传记: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
1976年乔布斯和朋友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界的标志性人物。
同时也把他视作麦金塔计算机、iPod、iTune、ipad、iphone等风靡全球亿万人的电子产品的缔造者。
毋庸置疑的,经过了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他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甚至改变了世界。
1955年2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一个私生婴儿出生了,他随即被送给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收养。
孩子的亲生母亲,一位研究生,在要求乔布斯夫妇保证将这个孩子送入大学后,离开了这家人的视野。
后来,这个孩子被取名为史蒂夫,史蒂夫·乔布斯。
乔布斯5个月大时,全家搬到了南旧金山;10岁前,乔布斯一家搬到了山景城,随后进入了山景城的蒙塔洛马小学就读。
1967年,全家人又搬到了洛斯阿尔托斯的克里斯特路11161号,这所房子也是后来苹果电脑的诞生地。
在此期间,他先后就读于库比蒂诺中学和霍姆斯泰德高中。
1972年,乔布斯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斯阿图斯的Homestead高中。
此前,他曾去过里德大学探望过一个朋友,这次的大学之旅之后,坚持己见的乔布斯就下定决心已定要上里德大学。
事实上,乔布斯只在学校里听了一学期的课,就干脆利落的办了退学手续,并过着嬉皮士般的生活,深受当时那个年代的文化影响。
可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乔布斯和那些只知道无原则叛逆和追求另类生活的嬉皮士相比不同,他是个有追求的嬉皮士。
乔布斯在里德大学一边学禅一边游荡,蹭吃蹭宿舍,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到教室旁听对自己有用的课,例如英文书法课。
正如后来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所说:“如果我在大学里没有旁听过英文书法课,Macintosh就不会有那么多漂亮、比例匀称的字体。
”生长在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的乔布斯从小就表现出对计算机技术的极大兴趣,中学时就就经常在课后到惠普公司听讲座,甚而在1968年成为惠普公司的夏季实习生,儿而当时他只有13岁,也是在这个售后他遇到了后来“苹果双雄”中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史蒂夫·沃兹。
理性看待乔布斯

理性看待乔布斯有人说,“老罗的精神教父是乔布斯,他对乔布斯的一言一行,包括手机的设计学得都很像。
”即便如此,我依然保持了自己一贯推崇的独立精神与理智。
在一次公开的演讲里,我表达了对乔布斯的基本态度:“不要把乔布斯当成神,也不要当成恶魔。
认可那些该认可的,批评那些该批评的。
乔布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的天才,但同时人品很差。
”骨子里是个文科生我们那个时代没有数码产品,只有模拟的电子产品,绝大多数的男生都喜欢。
只是在喜欢的里面,喜欢到要琢磨、要研究、要从事这个行业的可能就没有这么多了。
我那时候完全没奢望过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是,我过去理解只有学理工科的才能做这个,比如学电子的,才能从事这个行业。
直到2000年以后,苹果红遍全球之后,我慢慢发现一个道理,就是乔布斯、盛田昭夫和博朗兄弟,他们都是有非常浓重的文艺青年气质的,我开始意识到如果在一个大企业里运作这么一个事情,很可能需要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完美配合。
它首先是科技行业,底层是扎扎实实的科学技术,这是文科生搞不定的,但理科生搞定这个以后为什么绝大多数科技产品都不好用呢,因为只有文科生才知道一个产品怎么设计才是所谓傻瓜化的东西,就是易用性。
我们在公司经常发现,工程师眼里所有东西都好用,包括我们认为最难用的,他们也认为好用。
这是因为理科生通常智商非常高,交互方面的理解能力非常好,所以我们经常为一个功能不够易用反复推敲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很可笑,觉得这谁不会用呢,可是我们把公司里公认是数码白痴的同事叫过来一做实验,你会发现他们就是不会用,这在理科生和工程师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他没法相信有人连这么简单的交互都不会用。
但是我们做产品一定会把自己的老娘、自己的老婆当成实验对象,如果我们家老太太80岁了,她一看也没有误解,那才说明这交互设计做得非常好。
这些理工男嘲笑的时候经常忘了这么一个事实。
比如喜欢摄影的人多数都是文艺青年,你跟理工男、工程师聊你会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是摄影爱好者,那你如果不是摄影爱好者的话,一个非自动型的相机,就是一个非常难用的东西。
分析乔布斯(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

分析乔布斯(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乔布斯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企业家和技术先驱,他对现代科技产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乔布斯的成功与他独特的性格、能力、兴趣和价值观密不可分。
性格方面,乔布斯在私生活中被认为是一个非常严苛的人,培养内部竞争,非常注重细节和完美。
他的决策力和执着的精神是众所周知的。
乔布斯有一种让人无法抵挡的魅力和激情,他致力于解决人与技术之间的鸿沟,使许多技术变得更加人性化。
在能力方面,乔布斯是一位天才级别的设计师和营销专家。
他全神贯注地追求更高的美学、可用性和工程师精神,如艺术家般创造出许多真正革新的产品,如苹果Macintosh 电脑、iPod、iPhone等。
他组织能力出色,成功地打造了一支强大的团队,将苹果公司从一家建立不久的小公司成长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技术公司之一。
兴趣方面,乔布斯对于艺术和设计有着深刻的热爱。
他在年轻时期旅行了世界,尤其是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促成了他对细节、精致、审美的极度关注。
他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他常常在笔记本电脑上听着自己的喜爱音乐,帮助自己进入创造区域。
乔布斯还喜欢独特的建筑和园艺,积极进行各种创作探索。
最后是价值观方面。
乔布斯深信在未来数字时代,科技和设计将成为更好的生活的核心。
他坚信不懈地推动着科技的发展,贯穿着他的个人价值观:追求极致的完美和革新,推动世界技术进步,使人类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便利。
他相信通过领导能力和产生革新的设计,英勇地面对风险等方式,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
总体来看,乔布斯是一位非常不同寻常的企业家和创造者。
他不仅是一个独具一格的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并且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这些特质为他在科技和商业领域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乔布斯的偏执思想

斯蒂夫·乔布斯27岁,刚刚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苹果公司的麦金塔电脑两年后才问世。
乔布斯说:“这是一个经典时刻。
我独自一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杯茶、一盏灯和一台音响。
你知道,这就是我的全部。
”今年1月24日麦金塔电脑迎来25周年纪念日,而乔布斯则住进了医院,他的讣告都有媒体提前写好了。
你可以说乔布斯是个完美主义者,也可以说他是偏执狂,的一篇文章对他的评价很到位,“对于技术,或者股市,甚至是癌症,他都自作主张。
这种性格即使他成为当今最伟大的ceo,也使他的公司冒了很大风险。
”国内关于斯蒂夫·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公司的传记不多。
这本《撬开苹果》内容不算好,只能算一本乔布斯的粉丝书,作者利安德·卡尼是美国《连线》杂志的总编,是乔布斯的超级崇拜者。
不过书中描述乔布斯是怎样孤注一掷地追求设计的这段故事,能够为这幅照片做详细的说明。
乔布斯十分注重电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电脑包装设计。
事实上,乔布斯认为,在向消费者推介其“具有革命性”的计算机的过程中,第一批麦金塔电脑的包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1984年,只有一些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才见过像麦金塔这样的电脑;而且,只有资深工程师和电脑爱好者才使用个人电脑。
早期的电脑以零部件的形式出售,需要使用者在工作台上对其进行焊接组装,它们可用于数学计算,使用者在光标处输入晦涩难懂的指令对电脑进行操作。
与此相反,乔布斯和麦金塔电脑的设计团队已经研发出了易于使用的电脑,这些电脑拥有生动的图像和简单的英语菜单,人们只需使用当时还比较陌生的点击设备——鼠标,就可完成操作。
为了帮助消费者熟悉鼠标和麦金塔电脑的其他部件,乔布斯认为,应当由购买者自己亲自从包装箱内取出电脑部件进行组装。
通过组装电脑,用户将了解电脑的各个部件及电脑的工作原理。
该电脑的所有部件——主件、显示器、键盘、鼠标、电线、磁盘和使用说明书都是独立包装的。
乔布斯和设计团队设计出了当时体积最小的包装箱,包装箱上印有黑白色的麦金塔电脑外形图以及“苹果”字样。
为何乔布斯脾气怪糟却能让一群最优秀的人为他卖命

为何乔布斯脾⽓怪糟却能让⼀群最优秀的⼈为他卖命为何乔布斯脾⽓怪糟却能让⼀群最优秀的⼈为他卖命?付江作者付江发表于3⼩时前| 412次阅读| 来源CSDN| 3条评论| 作者苹果乔布斯摘要:与次相对应的⼀篇趣贴来⾃于Quora上的帖⼦:为何乔布斯脾⽓暴躁,不善于与⼈交摘要:际,却依然能团结⼀群最优秀的⼈为他卖命。
CSDN报道(付江/摘译摘译))⽇前,⼀篇旧⽂ What it's Really Like Working with Steve Jobs地址)冲上了Hacker News Top3,引发了激烈讨论。
⽂中作者Glenn Reid回忆了⾃(CSDN译⽂地址⼰和乔帮主⼀起⼯作的真实回忆。
Glenn Reid从Next时代就跟着帮主,负责了iMovie和iPhoto的开发,团队⼀开始只有3到4⼈,产品的细节讨论帮主都参加,帮主最喜欢设计产品,并说⾃⼰当CEO的原因是可以⾃由参加产品设计讨论。
与次相对应的⼀篇趣贴来⾃于Quora上的If Steve Jobs was such a bad boss, why did so manypeople work with him? 乔布斯脾⽓暴躁,不善于与⼈交际,却依然能团结⼀群最优秀的⼈为他卖命。
在贴中,Scott Dunlap认为是因为:“乔布斯既能准确看清现在,⼜能清楚地看到未为他卖命。
来。
如果你曾经与这些⼈共事过,你的职业⽣涯⾼度将被拔⾼,他们会是你最好的职业引导师。
”danabramov 将其归功于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能⼒。
所谓现实扭曲⼒场,原意是说乔布斯⼝若悬河的表述能⼒、过⼈的意志⼒、扭曲事实以达到⽬标的迫切愿当年Steve望,所形成的视听混淆能⼒。
由此推动⼈做不可能的事。
⼀个早期的例⼦是,当年Wozniak在创建⼀个叫突围(Breakout)的游戏,Steve Wozniak告诉他,这将需要⼏个⽉的时间,但乔布斯盯着他,坚持能在四天之内完成,他能做到这⼀点。
读乔布斯传,决定成功的是去做疯狂的事情

读乔布斯传,决定成功的是去做疯狂的事情我平常生活的电子产品里很少有苹果的牌子,没有什么排异的成分在里面,只是有得用就可以了。
但身边很多朋友会用苹果的产品,觉得用起来确实好。
这两天我在看沃尔特·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就觉得很多人会选择苹果产品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人说,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我,所以这一口咬的特别大罢了。
乔布斯就是那种被咬的特别大口的苹果。
乔布斯小时候被父母抛弃,大概也是这个原因才让他养成了暴躁,控制欲强,追求完美的性格。
自小跟着养父母的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格外感兴趣,再加上他的聪明,少年时期便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
但性格暴躁的乔布斯跟身边人相处的并不愉快,学生时期,乔布斯还是学校里著名的问题少年,直到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发觉了他的聪明,并建议他跳级!后来乔布斯经历了跳级,转学,来到硅谷最好的学校,并遇到了与自己的成就息息相关的人斯蒂芬·沃兹尼亚克!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命运的捉弄。
乔布斯有过几段失败的恋情,还有一个不被乔布斯承认的女儿。
但晚年的乔布斯非常注重亲情,最终承认了这个女儿。
经历过几段恋情后的乔布斯,也许更明白了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妻子,这个时候劳伦·鲍威尔出现了。
他们好像是注定好的夫妻,彼此性格相投,也愿意支持彼此的事业。
劳伦为乔布斯育有两女一子,这也让晚年的乔布斯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与此同时,乔布斯不断将自己的疯狂想法运用到苹果公司的创新中,从电脑到平板,再到第一台苹果手机问世,乔布斯用他近乎疯狂的执着和创新将一个又一个的新纪录带给了世人。
我记得一个印象很深的细节,乔布斯要求苹果手机的店面一律开在街道最繁华的地段,不管租金有多贵。
而店面的装修风格都让人耳目一新,这样的选址和装修让苹果手机店面刷新了收益记录!乔布斯认为,创新理念才是一个公司持久不衰的宗旨!乔布斯创出苹果手机的时候,将他的一个完美主义带到了手机外观的设计上,也就是苹果手机不能拆卸,完全是一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躁与理性的乔布斯
7年前,某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全球知名老总,常常谈到一款他推动开发的触屏“平板”电脑。
他的这一得意项目将改变数百万人使用电脑的方式。
这人就是比尔·盖茨(Bill Gates),那款产品是平板电脑(Tablet PC)——该设备虽然仍在销售,但已被打入失败电子产品的冷宫。
本周,当苹果(Apple)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结束外界长达数月的疯狂猜测,推出他自己公司的iPad牌平板机时,其反响很难让人忽视。
盖茨已经离开商业舞台,转而投身慈善。
但对乔布斯来说,一切又恢复如常:在死气沉沉的金属和玻璃块上撒上“仙尘”,为数字时代创造令人觊觎之物。
去年,为与一种几近致命的癌症作斗争,他休了6个月的病假,还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
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极简主义的追求
平板电脑(个头比智能手机大,比手提电脑小,没有键盘)一直是个人电脑的死穴。
如果现年54岁的乔布斯能够成功,他东山再起的职业生涯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曾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苹果开发高管、后来创建个人电脑对手公司Be Inc的让-路易·卡西(Jean-Louis Gassee)指出,新产品带有经典的乔布斯风格。
“整个产品反映出史蒂夫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极简主义的追求——恰到好处,而不是堆砌一个又一个功能,”他表示。
“它来自我们熟悉且敬佩的史蒂夫。
”
iPad简约线条的背后,是令这位苹果首席执很早就与众不同的特质:对技术的驾驭、审美眼光和营销才能。
迪斯尼(Walt Disney)动画业务的幕后创意人才、乔布斯的老朋友约翰·拉斯特(John Lasseter)讲述了一件轶事,可以概括乔布斯几近偏执的完美主义精神。
“他发现一件非常不错的黑色高领衫——我记得是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他很喜欢,想再买一件,但他们没货了,”拉斯特最近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
“他打电话到那家公司,问他们会不会再做一件,他们拒绝了。
于是他说:‘好吧,你们必须做多少件我才能买到?'后来他们把衣服做出来了,我记得他买了整整一橱。
”
缺乏耐心
在任何为他工作过的人看来,这种完美主义精神有其弊端:让人伤心的缺乏耐心,几乎到了霸道的程度。
在我们为撰写本文而联系的前雇员和同事中,不少人拒绝评论他的管理风格。
其中一人表示,他们对乔布斯的畏惧依然强烈。
苹果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不那么胆怯。
“史蒂夫有时会令人不快,甚至惹人讨厌,”他在最近一次采访中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
“他会在开会时走进来,扔下一句:‘算了吧。
那都是一堆垃圾。
你们没有做好,”然后就走出去,还说:‘你们都是白痴。
'”
对乔布斯批评最严厉的人士认为他行事神秘。
乔布斯在3年前受到指控,当时苹果公司将一起不当发行股票期权的丑闻归咎于两名前高层雇员,尽管该公司过了很久以后透露,乔布斯此前了解有关那次发行的情况,还获得了一些期权。
后来,经过监管机构的一番审查,乔布斯被证明是清白的。
工程师的头脑和艺术家的心灵
当然,从来就没有人说过,天才必须要容易共事——而“天才”是像拉斯特这样与乔布斯长期合作的人常常使用的一个词。
他的朋友——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主管、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这样概括他的天赋:“他具有一个工程师的头脑和一颗艺术家的心灵。
”
这种结合对他的成功至关重要。
他学过美术字,并且表示,那段经历影响了第一台Macintosh电脑,他称其为“第一款使用漂亮字体的电脑”。
无论是他在皮克斯(Pixar)公司——该公司曾获得他的资金支持,后于2006年被迪斯尼买下——用电脑制作的热门动画片,还是iPod(第一款不让人感觉是由笨手笨脚的工程师焊接起来的数字媒体设备)的大获成功,都清晰地体现了这种结合。
但他的事业还由一种罕见的明确目的性所界定。
1997年,当他再次回到苹果(12年前,他输掉了一场权力斗争,继而遭到驱逐)时,他必须搁置多年的怨恨。
拉斯特表示:“关于这件事,他给我的简单说法是:‘我当时之所以回到苹果,是因为我觉得,有苹果存在,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而现在,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苹果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
真正重要的东西
2005年,他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发表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演讲,道出了自己人生中一些最敏感的往事——未婚的母亲把他送给别人收养,他被苹果辞退,2004年医生认为他将死于癌症的那一刻——并对自己何以成功发表了精辟的看法。
“记住自己将很快死去,是我得到的有助于我做出人生重大选择的最重要工具,”他表示。
“因为几乎每一件事情——别人对你的所有期待,所有的骄傲,对难堪或失败的所有畏惧——这些事情在死亡面前都会淡去,留下真正重要的那些东西。
”
此类公开声明令人们更加觉得,技术界的叛逆顽童已经成熟,或者正以新的视角观察事物。
由于早年曾加入旧金山的反文化运动,他给人的另一种印象是超然世外,不理会那些以普通标准衡量成功的平庸之辈对他的评价。
他的大部分人生轨迹都有东方宗教的标记:在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当“旁听生”时,他说自己每天都去Hare Krishna神庙吃饭;而他1991年的婚礼是由一名和尚主持的。
本周,乔布斯显得少见的放松。
他的气色比前一段时间好了一些,在旧金山举行的产品发布会结束后,他身着标志性的高领衫,与记者们轻松交谈——这十分难得。
但他没有理由害羞。
苹果的股票市值已经飙升至1800亿美元,超过了谷歌(Google),并达到微软(Microsoft)的三分之二。
乔布斯推出的上一款产品iPhone,为集团贡献了三分之一的收入,并推动苹果的股价在一年里翻了一番。
iPad引起的最初反响并不算大。
就像在他之前的盖茨一样,乔布斯可能会遭遇惨败。
但如果他的过往记录有任何参考意义的话,消费者可能还是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很难离开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