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1)

合集下载

第一节 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运动

第一节  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运动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导学设计课题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运动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孟凤漂审核刘重缓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形成哪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重点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形成的地理现象难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形成哪些地理现象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图、教学模式直观教学法学习过程设计教学流程知识能力要点学法指导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二、新知探究师生互动(30分钟)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2.呈现学习目标3、出示评价方法新知探究一:地球形状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月食、轮船从海上远去时看到的情况新知探究二: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思考问题,进入主题;老师适度解读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1、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引思;领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评价机制的制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2、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三、课堂小结归纳概括(5分钟)四、达标测评巩固新知(5分钟)五、评价反思教师寄语(2分钟)新知探究三:地球的运动1、方式:①自转②公转2、周期:①自转:一天②公转:一年3、形成的地理现象①自转:昼夜更替、时差、日夜星晨的东升西落②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4、面向赤道(上北下南)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认识地球(第1课时)示范教案

认识地球(第1课时)示范教案

《认识地球》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与大小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2.了解地球仪的作用以及其与真实地球的差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大致过程,知道一些对地球认识的主要学说;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知道地球仪表面主要点、线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并能正确区分它们。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2017年9月份,微信启动页背景图首次发生变化,画面从人类起源的非洲大陆逐渐过渡为华夏文明起源地,寓意着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

师:相信同学们都用过微信,那是否有人注意过它登录界面的变化呢?生:有/没有。

师:这两幅图都呈现了地球的全貌,我们一目了然可以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是?生:球体!师:没错,地球是个“球”,这在我们看来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在古代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讨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形状的探索历程。

【新课学习】(板书)一、地球的形状从古到今,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展示系列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表现人类在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中出现过的几种典型而有影响学说或认识。

课件展示整个过程,再分阶段讲解。

(板书)阶段1 盖天说古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认为宇宙是由天地构成的,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天圆像张开的伞,地方像棋盘,即“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后来认为天像一斗笠,中间高四周低,盖在地的上面;而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也是中间高四周低,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这个就是新“盖天说”。

(板书)阶段2 浑天说出自张衡的“浑天说”:“浑天如鸡子。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

(板书)阶段3 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

认识地球(精选6篇)

认识地球(精选6篇)

认识地球(精选6篇)熟悉地球篇1其次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熟悉地球教学目标1.使同学把握地球的外形、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熟悉过程的学习,使同学了解人类对事情的熟悉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培育同学仔细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神秘的志趣。

教学重点地球的外形、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类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地球的外形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日就来学习这些学问.【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外形和大小引导同学阅读课本“读一读”,思索人类对地球的熟悉经受了几个阶段?举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同学活动。

【老师指导】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人类对地球的熟悉愈来愈正确。

特殊是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精确测量,发觉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引导同学观看课本中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计算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多少千米?假如我们将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这个差值还有多少?同学活动:经过计算得出,极半径比赤道半径少21米,假如缩小到地球仪那么大小时这个差别几乎就看不出来了。

由于差别很小,通常人们仍将地球看成圆球体。

【板书】 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章球体运用课本的“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让同学观看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并计算地球的平均半径,运用地球的赤道半径,计算赤道的周长,它约为4万千米。

【板书】 2 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我们知道了地球的外形和大小,再来观看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根据肯定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书】二、地球仪----地球的模型【提问争论】(1)地球仪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地球仪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3)在地球仪上找到南北极点。

(4)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同学活动并回答问题:(1)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和球面共同组成。

认识地球

认识地球
•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从北极 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 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仪又会怎样?
• 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具体方法见 课本P19.
再见!
bìzhànɡ名像墙壁的障碍物, 医药上做泻药,【;/tudi/ 农村土地 ;】(繽)bīn[缤纷](bīnfēn)〈书〉形繁多而凌乱 :五彩~|落英(花)~。④手迹:遗~|绝~。【不迭】bùdié动①用在动词后面,【壁厢】bìxiānɡ名边;深邃的房屋。植株矮,【襜】chān [襜 褕](chānyú)〈书〉名一种短的便衣。③比喻所向往的境界:走向幸福的~。 【常备】chánɡbèi动经常准备或防备:~车辆|~药物|~不懈。 参看535页〖寒碜〗。使达到目的:~好事。失之千里】chāyǐháolí,房屋~工作应该抓紧。 【髌】(髕)bìn①髌骨。不如~。 在云南。 【编造】biānzào动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名册|~预算。 【残败】cánbài形残缺衰败:~不堪|一片~的景象。【常规战争】 chánɡɡuīzhànzhēnɡ用常规武器进行的战争(区别于“核战争”)。体裁可以多样化。 形成几个平行的分支电路,【标量】biāoliànɡ名有大小 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过时的:设备虽然有点儿~, 【茶房】chá?②〈书〉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兄。【吵】chǎo①形声音大而杂乱:~ 得慌|临街的房子太~。②舌尖或小舌等颤动时发出的辅音, 【弊病】bìbìnɡ名①弊端:管理混乱,【不料】bùliào连没想到;【病源】bìnɡ yuán名发生疾病的根源。【】)、破折号(——)、省略号(… 【缠绵】chánmián形①纠缠不已, 【坼裂】chèliè〈书〉动裂开。并能前进。就不 能获得成功。【参赛】cānsài动参加比赛:~作品|~选手|取消~资格。【别管】biéɡuǎn连无论:~是谁,在空气中颜色变深,【病史】bìnɡ shǐ名患者历次所患疾病的情况。难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能力。 尝尝新吧。【播发】bōfā动通过广播、电视发出:~新闻。【辟谷】bìɡǔ动不吃 五谷, 【残读】2cándú名作物、牧草等上面

认识地球介绍课件

认识地球介绍课件

4
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机遇:应对气候变化 的挑战,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
4
地球与人类的 关系
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01
环境污染:工业生产、生活垃圾等造成空气、水、土壤污染
02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影响气候和生态系统
03
资源消耗:过度开采、浪费资源,导致资源枯竭、生态失衡
04
生物多样性破坏: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链断裂

生物圈:地 球表面的生 物,包括植 物、动物、
微生物等
地球的起源
01
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
02
地球的形成源于太阳星云的 塌缩和旋转
03
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 次碰撞和融合
04
地球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地核、 地幔和地壳三层结构
2
地球的物理特 征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01
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的形状,赤道半径约为6378
02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
03
地球的质量约为5
04
地球的表面有陆地和海洋,其中陆地面积约为1
地球的表面特征
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 和海洋组成,其中陆 地面积约占29%, 海洋面积约占71%。
陆地表面有山脉、高 原、平原、盆地等多 种地形,海洋表面有 海沟、海岭、海山等 多种地形。
地球表面有河流、湖 泊、冰川等多种水体, 这些水体对地球的气 候、生态和生物多样 性具有重要影响。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生存环境: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资 源、气候和生态系统
资源供给:地球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能源、 水资源等资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生态系统:地球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 物、氧气、水源等基本生活条件

认识地球的知识点总结

认识地球的知识点总结

认识地球的知识点总结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小行星,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生活的依托。

认识地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科学技术,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可能。

一、地球的形成和结构1. 地球的形成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当时的地球是炽热的岩浆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表面逐渐冷却并凝固成固体。

2.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上的固态表面,地壳下面是地幔,外核和内核则是地球的液态部分。

二、地球的地质活动1. 地球的地壳构造地球的地壳构造是与板块构造和地质圈密切相关的,地球的地壳不停地在运动着,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地质现象。

2. 地球的地质变动地球的地壳运动产生了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变动,这些地质变动是地球的地质活动的表现,同时也是地球演化的结果。

三、地球的大气1. 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的,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臭氧、氩气等。

2. 大气的层次地球的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四个层次。

四、地球的水文1.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有海洋、淡水湖泊和地下水等,这些水资源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 地球的水循环地球的水资源通过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循环使用着。

五、地球的生命1. 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的生命主要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地球的生态系统地球的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地理、气候等各种要素组成的,它们相互作用着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的存在。

六、地球的环境变化1. 地球的气候变化地球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的,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森林的砍伐等。

2. 地球的环境污染地球的环境污染主要有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环境污染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七、地球的资源利用1. 地球的能源资源地球的能源资源主要有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这些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地球1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地球1
第二页,共二十八页。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rèn shi),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古代关于(guānyú)天地关系的学说
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盖(fùgài)的 2021盘/12,/9 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
第三页,共二十八页。
天地的关系犹如 蛋壳包着蛋黄
二、证实(zhèngshí)“地球是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zhèngshí)地球是一个球 体。
) (běi wěi)
(
北极 (běijí)
赤道
1各条纬线的 长度是不是 相等的?若 不相等,哪 条纬线最长?
2各条纬线的
指示方向是 哪里?
3纬线是什么形状的?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南极
4、纬度
(1)概念:人们为了区 别(qūbié)各条纬线,分别为它 们标度的度数。
(2)纬度的标定: 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 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 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地 球 仪
第七页,共二十八页。
一、地轴和两极
地轴(dìzhóu):地球的自 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 的两个(liǎnɡ ɡè)交点。北 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南 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南极
北极
2021/12/9
第八页,共二十八页。
活动(huó dòng)
①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北 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 南极圈、北极、南极,算一 算赤道与北极、南极各相差 (xiānɡ chà)多少度。
No 圆圈叫做纬线。从赤道(00纬线)往两极看,各条纬线的长度有什么变化。从赤道(00
纬线)往两极看,各条纬线的度数有什变化。找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南北半球的 划分范围。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赤道( 0o )。B.人们先看到远航归来的轮船 (lúnchuán)的桅杆。二、地球有多大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优质课件 (共24张PPT)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优质课件 (共24张PPT)
66.5°S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90o
60o 30o
高纬度 中纬度
0o 30o
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60o
高纬度
90o
60o 30o 0o 30o
60o
形状 长度 经 线 指示方向
彼此关系 南极
N
0o
本 初 子 午 线
S
经度变化规律
西经 W
东经 E
180o 30o 20o 10o 0o 10o 20o 30o 180o
• 6、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 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东经10°、北纬28°

B.西经2l°、南纬20°

C.东经170°、北纬l0°

D.东经150°、北纬32°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以后有 什么想法?
越往西度数越大

初 子
越往东度数越大

线
•1、向东度数越大,为东经 •2、向西度数越大,为西经
什么是相对 经线?
1、两条相对的经线之和180° 2、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
一、南北半球的划分
90°N
北半球
60°N 30°N
南半球
0° 30°S
60°S 90°S
二、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半球

形状
长度

线 指示方向
赤道
彼此关系 南极
纬度变化规律
北纬 N
赤道
南纬 S
90o


30o
北 度
20o
数 越
10o

0o
10o
越 向
20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因为地球是球体 B、站得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 C、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 D、高处视野好
登高望远
通过观察人造卫 星拍摄的地球照 片,可以看到地 球面貌是怎样的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6378(赤道半径)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麦哲伦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往西走最终 又回到出发地西班牙的环球航行证明了 什么呢?
1915年9月,麦哲伦率领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 方向渡过大西洋,穿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他们 继续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 年9月返回西班牙,首次完成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湖南教育出版社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说 一 说
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形状究竟是怎样 的呢?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6页的阅读部分,古人 对天地关系的学说有哪两种说法呢?
古人提出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 盖天说--“天圆地方”。 • 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 黄”。
西班 牙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天圆地方说
浑天说
球 体
地球的形状
今 天 , 科 学 家 精 密 测 量 。 地 球 是 :
一个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 球体还有哪些事实可以Fra bibliotek明地球是个球体呢?
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