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标准
急救技能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操作评分标准

肢前臂掌侧有一8×10cm大小软组织创面,广泛渗血,中央喷射性出血
3
”,按颈椎骨折、右上肢外伤处理
操作者对右上肢进行指压止血:右手抬高患肢,左手四指压迫上臂中部肱 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
3
指压止血
基础固定 指示1号助手头锁固定患者颈椎:1号助手位于患者头部,采用头锁手法固 (7分) 定患者颈部,手型正确,手指不遮盖双耳,固定后口述“稳定”
1
他伤情
(12分) 双下肢:包括活动情况、双侧足背动脉、末梢循环
2
左上肢:包括左侧桡动脉及末梢循环,检查完后将患者双手放于胸部
2
期间,2号助手至患者左侧,将固定带连接脊柱板
1
口述准备搬运病人
1
操作者采用胸锁手法固定患者头部
2
指导1号助手采用右侧头肩锁手法固定患者头部
2
操作者及2号助手两人双左右手交叉,与1号助手配合将伤者轴位翻动于右 侧卧位;操作者统一口令,三人动作协调、平稳
3
操作者检查患者背部,口述背部无异常
2
操作者及2号助手将脊柱板安置于伤员背部适当的位置
2
颈椎损伤 操作者指挥,将伤者轴位翻动于仰卧位
2
固定及搬 操作者采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
2
运
(30分) 指导1号助手采用双肩锁手法固定伤员头颈部
2
1号助手指挥,操作者与2号助手配合两人双手交叉,将伤员用双前臂推至 脊柱板适当位置
2
颈部
(8分) 选择大小合适的颈托,塑形
2
颈托使用方法正确,安置得当
2
头面部:头部、前额、颧骨、鼻骨、下颌骨、双侧瞳孔、口腔、双耳
2
胸部:锁骨、胸骨、肋骨
2
全面检查 患者身体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教程及讲稿一、外伤止血1. 停止出血在外伤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一般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局部加压:用纱布、毛巾等应急物品压迫伤口,并坚持10-15分钟。
- 抬高患处:抬高伤口可减轻血液流入到伤口的压力,减轻出血情况。
- 牵拉受伤部位:用绷带或树枝等物牵拉受伤部位使其固定,减缓血液流动,等待医疗救援。
2. 包扎止血对于外伤止血,合理包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步骤。
根据不同伤口包扎要求的不同,基本包扎步骤如下:- 清理伤口:将伤口周围的毛发清理干净,以防止感染。
- 敷药涂药:将医用酒精或碘伏药涂抹于伤口,杀菌消毒。
- 加压止血:用消毒过的纱布、毛巾等物品加压在伤口上,使其止血。
- 压力固定:用口罩绷带或伤口膏等材料将伤口紧密地包扎起来,并注意伤口部位是否可以正常的供血供氧。
二、固定患处在进行救援时,必须及时把外伤部位进行固定,以下是常见的外伤固定教程:- 骨折固定:首先将患者稳妥地托起来,待骨折部位彻底休息稳定后,用托板等救援物品紧密地将伤处固定。
- 脱臼固定:根据脱臼的具体部位用合适的带子或绷带等固定伤处,将患者妥善地扒拉或移动到救援后续环节。
- 烫伤救援:首先,必须用清水彻底冲洗伤处,并用牙膏或附带的救援药品敷于伤处,然后用纱布等物品将患处紧密覆盖。
紧急情况下,最好用一条宽松的外衣掩盖伤处。
三、搬运方法在进行搬运前,必须根据不同外伤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搬运方法:- 伤员抬起: 多使用于脑外伤、脊椎骨折、颅骨骨折、下肢骨折等伤情,由两人或多人同时用急救板或衣服等搬运物品将患者轻轻托举起来,再行搬运。
- 担架搬运:多用于头部、颈部、胸腹部、盆腔的骨折、内伤和外伤等伤情。
用担架将患者轻轻升起,使其受到最小的伤害,并进行安全的搬运。
- 低位抬伤法:多适用于双下肢骨折伤员,要在一个平整的床板或救护车的车箱边沿先将伤员半坐半卧地搬上车,再卧倒,直至伤员平躺,最后进行固定搬运。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一、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适用于各种伤口•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
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替代。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较专业)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1.头部指压动脉止血法:(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颞部的外伤大出血。
在伤侧耳前,一手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浅动脉,另一手固定头部。
(2)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出血。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下颌角前约1厘米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多小枝相互吻合,所以必须压迫双侧。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1)指压肱动脉: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外伤大出血。
用一手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手固定手臂。
•(2)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大出血。
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泛吻合肢,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5)指压指(趾)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大出血。
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6)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大出血。
用双手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
二、指压动脉止血法•(7)指压胫前、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脚的大出血。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伤脚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三、填塞止血法适手于颈部和臀部等处较大而深的伤口。
•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快纱布止不住血,可再加纱布,包扎固定。
•颅脑外伤引起的鼻、耳、眼等处出血不能用填塞止血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管损伤时,出血凶猛,且其它止血方法不能止血时,才用此法•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布制止血带。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院前急救四大技术

拖毯法
爬行法
爬行法:无骨折、上肢无受伤、不能够站立行走的伤 病员,且环境狭窄或有浓烟,如狭小的山洞、火灾时。
将伤病员的双手用布条或绳子系牢,搭在自己脖子上, 然后骑跨在伤病员身上,爬行前进。
双人徒手搬运
四手座抬法 三手座抬法 两手座抬法 前后扶持法
四手座抬法
四手座抬:救护人员四只手形成口字形。此法 要点是两人的手必须握紧,移动步子必须协调 一致,且伤病员的双臂都必须搭在两个救护人 员的肩上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首先扼要地了解伤情,先查生命体征后查局部伤情,
以确定损伤性质、部位和范围。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应,长度应超
过上下关节。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三、固定
二)骨折临时固定的原则 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可适当加厚垫。 松紧适度,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四肢骨折固定,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
单人徒手搬运法
扶行法 抱行法 背负法 拖行法 爬行法
扶行法
适用于较轻、清醒、无骨折,能步行伤者 救护者站在伤者一侧,使病员一侧上肢绕过自
己的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 伤员背后,搀扶行走。
扶行法
抱行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伤者。是短距离搬运的 最佳方法,脊柱/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指压止血法
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骨弓根部 的搏动点(颞浅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咬肌前 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颜面部出血
指压止血法
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用拇指或其
包扎固定止血搬运操作标准

一、包扎材料选择
包扎材料应选择无菌、无污染、对伤口无刺激的材料,如纱布、绷带、三角巾等。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选择灭菌的敷料进行包扎。
对于污染较重的伤口,应
先进行清创,再使用灭菌敷料进行包扎。
二、包扎技术应用
1.伤口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坏死组织。
2.伤口评估:评估伤口大小、深度、出血情况等,确定包扎方式。
3.包扎方法: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包扎方法,如环形包扎、螺旋包扎等。
包扎时要保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三、止血方法选择
1.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出血部位,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2.止血带止血:在四肢部位使用止血带止血,但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造成
肢体坏死。
3.药物止血: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等涂抹在出血部位,达到止血目的。
四、固定技术实施
1.固定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夹板、绷带等。
2.固定方法: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夹板固定、石膏
固定等。
固定时要保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
五、搬运操作规范
1.搬运前准备:在搬运前应评估伤员的状况,如伤势、生命体征等,确定搬
运方式。
2.搬运方法:根据伤员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如单人背负、双人背负、担架搬运等。
搬运时要保持平稳,避免摇晃。
3.注意事项: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避免挤压伤员的
受伤部位。
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急救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评分标准

姓名:时间:成绩:考核者:
项 目
考核内容
评分
缺陷内容 及扣分
得 分
原则
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搬运。
5
准备
1、着装整齐、戴好罩、帽子,戴手套
5
2、橡皮止血带、绷带、纱布、棉垫。
5
选 用 方 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动脉,中、小静脉 或毛细血管出血;
1
7、胸、腹腔内出血不能使用指压止血及加压包扎止 血法。
2
2、指压止血法:
2.1头顶部、额部出血,对准伤侧下颌关节处,用拇 指压迫颞浅动脉,
2.2颜面部出血颜面部血供来自两侧动脉,对准伤侧 下颌角前约1 cm凹陷处,用拇指向内向上压迫面动 脉。
2.3头面部、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4指放在胸锁乳 突肌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体上。
2.4肩部、腋部、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 中部,对准第1肋骨面,压住锁骨下动脉。
2.5前臂出血抬高患肢,用拇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 侧沟中部,向外对准肱骨,压迫肱动脉。
2.6手掌出血抬高患肢,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 尺、桡动脉。
2.7下肢出血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 沟中点稍下方,对准强搏动点,压迫股动脉。
2.8足部出血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足腕 处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评分
缺陷内容 及扣分
得 分
1、压迫应向骨骼方向,压力大小适度,出血控制或 明显减少证明指压正确有效;
5
,注意事项
2、头面部、颈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时注意不能同时 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大脑缺血;压迫时间也 不能太长,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 及生命
急救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操作评分标准

加
压
包
扎
敷料选择合适(1分),无菌原则取敷料(3分),创面覆盖完整(4分),扎绷带方法正确(4分),加压均匀、适度(4分),绷带卷无脱落(3分),包扎平整美观(4分),敷料无外
及搬
运
双人配合扣锁颈部,颈托固定颈椎(5分),两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5分),同时抬高、换单腿(5分),起立平托于脊柱板上,头颈胸及双侧肢体同轴(6分),同时给予伤处垫软垫(4分),给予约束带固定伤员(5分)
4
止
血
1、指压止血:左手指压止血(2分),抬高伤肢两分钟(口述)(2分)后指导助手继续指压止血(3分)
2、止血带止血:a.检查止血带是否完好,无漏气(3分)b.止血带部位垫敷料(3分)c.上止血带部位正确,上臂上1/3段(3分)d.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压力40kPa(3分)e.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3分)f.填写标记卡,标注止血部位、时间并报告(3分)
急救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要求
标准分
扣分原因
得分
准备
环顾四周,评估环境安全并报告(1分),表明身份(1分),安慰患者(1分),物品准备(3分)
6
检查并
报告伤
情
1、患者颈部疼痛,活动受限(2分)
2、右前臂中段掌侧有一8X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2分)
30
整
体
质
量
操作熟练,动作规范
3
整体操作在480秒内完成得5分,481-490秒得3分,491-500秒得2分,501-510秒得1分,>510秒不得分。
5
创伤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创伤急救检伤顺序
● 1.简要询问病史,了解伤情。 ● 2.监测生命体征,判断有无致命伤。 ● 3.按照“CRASHPLAN”顺序检查,以免漏诊。其含义为 : ● C—心脏(cardiac)、R—呼吸(respiration)、A—腹部(abdomen)、S—脊柱(spine)、
H—头部(head)、P—骨盆(pelvic)、L—四肢(limb)、A—动脉(arteries)、N—神经 (nerves)。
创伤急救检伤顺序
● 4. 创伤初级评估 ● A 气道(Airway):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呼吸道无梗阻。 ● B 呼吸(Breathing):呼吸是否正常,有无张力性气胸或者开放性气胸、连枷胸。 ● C 循环(Circulation):有无体表或者肢体的活动性大出血,血压的估计。 ● D 神经系统障碍情况(Disability):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有无瘫痪、尤其注意高位截
就地取材
● 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可采用简易的工具代替担架如: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绳子、 竹竿或梯子等。
常用搬运方法--单人搬运方法
扶行法
抱持法
背负法
常用搬运方法--多人搬运方法
双人抬轿法
两人拉车法
三人同侧法
常用搬运方法--抬担架方法
● 担架员在伤员一侧,将伤员抱上担架,然后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担架员行走时要交叉走步,即 前者先跨左脚,后者先跨右脚;上坡头在前,下坡头在后;冬季要保暖,夏季要防暑;时刻观察 伤员情况。
创伤急救原则
● 1、基本原则 ● (1)要有整体观念,对创伤部位要仔细检查,对全身都要进行检查以避免有遗漏。 ● (2)先救命后包扎的原则,对创伤患者要先检查其生命体征,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及时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血包扎固定操作标准
作流程分值操作前准备20分1、护士准备(1)衣帽整洁(0、5分)、修剪指甲(0、25分)、戴手表(0、25分)
12、患者准备(1)检查患者伤情并报告:意识状态(1分)、生命体征(1分)、伤及部位(1分)、伤口大小(1分)、有无异物(1分)、出血量(1分)、四肢活动度(1分);情绪反应(0、5分)、合作程度(0、5分);8(2)安慰患者(1分)1(3)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表明身份(0、5分)、方法(0、5分)、注意事项(0、5分)及配合要点(0、5分)
23、环境准备:环顾四周,报告安全(脱离危险环境,双臂伸展,双眼上、下、左、右观察)
24、用物准备(1)止血带(1分、)卡片(记录扎止血带时间)(1分)、三角巾(1分)、无菌敷料(1分)、绷带(1分)5(2)手套(0、5分),别针(0、5分)1操作方法与程序70分1、戴手套(1分)
12、根据伤情取合适体位(2分)2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
810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3、止血带止血法(1)先用指压止血法止血:左手指压止血(2分),抬高伤肢两分钟(口头报告)(2分),右手指导伤员用健肢协助指压止血(2分)6(2)紧接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部位垫衬垫 (3
分),上止血带部位正确(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
2/3段)(3分),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2分),检查止血效果并报告(扪远端动脉搏动)(2分),填写标记卡(2分),报告止血部位、时间(2分)1
44、加压包扎止血法(1)覆盖敷料于创面上:敷料选择合适(2分),无菌原则取敷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2分),创面覆盖完整,敷料应大于创面(2分)6(2)扎绷带: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二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固定(6分),加压均匀、适度(2分),绷带卷无脱落(2分),包扎平整美观(2分),敷料无外露(2分)14(3)前臂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将三角巾铺于伤员胸前,顶角对准肘关节稍外侧,屈曲前臂并压住三角巾,底边二头绕过颈部在颈后打结,肘部顶角反折用别针扣住(4分)4头顶偏右有4、0cm头皮裂伤伤口,伤口中有金属异物刺入颅内,外露2、0cm5、有异物存留伤口包扎(1)检查异物情况 (2分),适当的敷料覆盖异物周围,放置正确、适度(2分),用三角巾制作成保护圈固定异物(3分),圆形保护圈要求高度超过异物(2分),并有一定的硬度(2分)11(2)三角巾帽式包扎: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6分),松紧适度(2分),不能
包压耳廓(2分),不能压迫异物(2分)。
12综合评价10分1、关爱患者,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2、操作熟练(1分),动作规范(1分),态度严谨(1分),反应敏捷(1分)
43、有效沟通
24、操作时间不超过5分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