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科学部分知识点测试

合集下载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题目一:选择题
1. 地球的形状是:
- A. 正方形
- B. 圆形
- C. 方锥体
- D. 椭圆形
2. 太阳是地球的颗:
- A. 行星
- B. 卫星
- C. 恒星
- D. 星系
3. 下面哪个属于非生物?
- A. 树木
- B. 大熊猫
- C. 石头
- D. 鱼类
题目二:填空题
1. 水的沸点是__℃。

2. 科学家使用__来研究宇宙中的星体。

题目三:简答题
1. 解释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现象。

2.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
1. 题目一答案:
1. B
2. C
3. C
2. 题目二答案:
1. 100
2. 望远镜
3. 题目三答案:
1. 日月星辰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引起的。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在不同时间照射到地球上的地方不同,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同时,地球的绕太阳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以及一年四季的轮回。

2.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人类通过改变自然环境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利益,例如建设房屋、开垦农田等;而环境也对人类有影响,如自然灾害的发生、气候变化等。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应该是平衡的,保护环境是人类的责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知识点(含答案)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复习提纲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上,地球看起来是很圆的,这主要是因为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仅相差0.33%)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仅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3.海面上远去的船只为什么船身比桅杆先消失?答: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表面是个曲面,所以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4.那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答:(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先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实例)。

(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从上往下出现)。

这说明海面是曲面。

(4)登高望远,站得越高看到的地平圈范围越大,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6)天涯海角走不到边(7)探究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对照实验(方法)5.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古至今的排列顺序②①④③①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②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③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④地球是个球体6.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设想。

过了2个世纪,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弧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这是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7.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七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单元一:科学与生活1. 以下哪些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多选)- [ ] 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 提高生活质量- [ ] 开发科学技术- [ ] 推动社会发展2.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多选)- [ ] 星星闪烁- [ ] 太阳升起- [ ] 雨水汽化- [ ] 烟雾钻进眼里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指什么?- [ ] 体积- [ ] 长度- [ ] 重量- [ ] 面积4. 下列科学家中,不是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 ] 杨根思- [ ] 诺曼·博洛克斯- [ ] 穆隆单元二: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 下面选项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 水的沸腾- [ ] 冰的融化- [ ] 石头的破碎- [ ] 铁锈的生成2. 物质的基本分类有:- [ ] 元素和化合物- [ ] 有机物和无机物- [ ] 酸和碱- [ ] 金属和非金属3.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 [ ] 纯净水- [ ] 石灰水- [ ] 空气- [ ] 氯气4. 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有:- [ ] 光照- [ ] 温度- [ ] 压力- [ ] 电流单元三: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 [ ] 水- [ ] 空气- [ ] 真空- [ ] 次级玻璃2. 白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 [ ] 全反射- [ ] 干涉- [ ] 色散- [ ] 透射3.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 ] 折射- [ ] 散射- [ ] 反射- [ ] 全反射4. 我们可以看见物体的原因是:- [ ] 光源的照射- [ ] 物体发出的光线- [ ] 物体对光的反射- [ ] 物体对光的吸收单元四:机械的力1. 几种基本力中,属于非接触力的是:- [ ] 重力- [ ] 摩擦力- [ ] 弹力- [ ] 推力2. 引力的方向是:- [ ] 垂直向上- [ ] 垂直向下- [ ] 水平向右- [ ] 水平向左3. 单位力的国际单位是:- [ ] 牛顿- [ ] 千克- [ ] 米/秒- [ ] 瓦特4. 刚性杆平衡的条件是:- [ ] 力的合力为零- [ ] 力的合力不为零- [ ] 力的合力和力的合力矩均为零- [ ] 力的合力和力的合力矩均不为零单元五:空气与水的运动1. 大气压指的是:- [ ] 空气密度- [ ] 空气质量- [ ] 空气体积- [ ] 空气对物体的压力2. 火车煤煳现象的解释是:- [ ] 煤烟因为运动而产生压力- [ ] 煤烟因为空气的阻力而发出声音- [ ] 煤烟因为空气的密度不同而发生燃烧- [ ] 煤烟因为空气流速不同而形成动静结构3. 瀑布形成的原因是:- [ ] 水的流速增大- [ ] 水的流速减小- [ ] 水的温度增加- [ ] 水的温度减小4. 浮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 ] 物体的质量- [ ] 物体的体积- [ ] 浸没物体的液体密度- [ ] 重力加速度参考答案:单元一:1. A B C D; 2. B C; 3. C; 4. A单元二:1. D; 2. A B C D; 3. D; 4. A B C D 单元三:1. C; 2. C; 3. A; 4. C单元四:1. C; 2. B; 3. A; 4. A单元五:1. D; 2. D; 3. A; 4. A B C。

初一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C.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D.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B. 能生长和繁殖D. 能进行光合作用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草食动物B. 肉食动物C. 植物D. 分解者5.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脏6.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肪D. 糖类7. 以下哪个是细胞分裂的过程?A. 有丝分裂B. 无丝分裂C. 细胞融合D. 细胞凋亡8. 以下哪个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钠D. 碘9. 以下哪个是细胞呼吸的过程?A. 光合作用B. 有氧呼吸C. 无氧呼吸D. 糖酵解10. 以下哪个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染色体B. DNAC. 基因D. 细胞核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12.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______、小肠、大肠和肛门。

13.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______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14.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______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15. 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______和______两种碱基配对形成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17.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8. 解释什么是细胞分化,并简述其在生物体发育中的作用。

19. 简述遗传物质DNA的复制过程。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20.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21. 描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七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水银B. 酒精C. 氧气D. 铅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种气体?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氢气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鳄鱼D. 鸟类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A. 森林B. 海洋C. 草原D. 沙漠5. 下列哪种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水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植物的根只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核。

()4.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5.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______的过程。

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三个过程。

3.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4.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5.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植物的呼吸作用。

2.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

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4.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5. 简述火山喷发的原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物体质量为5kg,受到一个20N的力使其移动了10m,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2. 一个长方体水箱的长、宽、高分别为2m、1m、0.5m,求该水箱的容积。

3.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A和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和3mol,求反应完全后物C 的物质的量。

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5. 某工厂一天生产1000个产品,其中有20个不合格,求该工厂的产品合格率。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初一上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什么单位?A. 时间单位B. 长度单位C. 质量单位D. 速度单位答案:B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A. 草B. 兔子C. 狼D. 细菌答案:A4.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是多久?A. 24小时B. 365天C. 30天D. 12个月5.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铁B. 橡胶C. 铜D. 铝答案:B6.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的密度大于水?A. 木头B. 冰C. 油D. 铁答案:D8.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什么?A. 电流的热效应B. 电流的磁效应C. 电流的化学效应D. 电流的光效应答案:A9.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B. 木材燃烧C. 水蒸发D. 食物腐败答案:C10. 以下哪种力是物体间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电磁力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

答案:自西向东2.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答案:水3.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答案:介质4.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

答案:蓝5. 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答案:根6. 人体的神经系统由______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答案:中枢神经系统7.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

答案:气态8.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热层和外层。

答案:中间层9.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10.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初一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A. 一个月B. 一年C. 一天D. 一周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光的三原色?A. 红B. 绿C. 蓝D. 黄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非金属?A. 铁B. 铜C. 碳D. 氧答案:C4. 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转换?A. 电能转化为热能B. 热能转化为电能C. 热能转化为光能D. 光能转化为热能答案:A6.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玻璃D. 铜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分类?A. 动物界、植物界、微生物界B. 动物界、植物界、矿物界C. 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D. 动物界、植物界、病毒界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 生产者、消费者、捕食者C. 生产者、消费者、竞争者D. 生产者、消费者、寄生者答案:A9.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橡胶B. 塑料C. 玻璃D. 铜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反应?A.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B. 铁与水反应生成铁锈C. 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铁锈D. 铁与氢气反应生成铁锈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

答案:自西向东2.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答案:叶绿体3. 人体中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

答案:皮肤4. 植物的根吸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答案:水和矿物质5.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6.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__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7.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细胞质和细胞核。

答案:细胞膜8.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________、小肠、大肠和肛门。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月相知识点分析 试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月相知识点分析  试题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姓名: 【重点知识复习】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2、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远动。

3、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农历初一朔〕月球——地球——太阳〔满月十五十六望〕〔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地球——太阳〔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地球——太阳月球4、①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月相的形成变化图〔重点,必须会画〕〔P105页图〕:上半月为正“D〞形,下半月为反“D〞形。

②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弦月出如今上半个月的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下弦月出如今下半个月的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

③月相变化的周期新月→满月→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朔望月④农历节日表: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农历四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除夕:农历腊月三十⑤古诗中的月相A、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循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新月)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眉月)E、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上弦月)F、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满月)G、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下弦月)H、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钢。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残月)5、潮起潮落是由于月球与地球的互相作用,大潮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和农历十五日食和月食1、日食:太阳外表全部或者局部被遮掩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个知识点的测试(5×20)
1 、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应()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向天平右盘中加砝码
D、减少天平右盘中砝码
2、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4、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山顶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下雪不冷,化雪冷”—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
C、“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一盆0 ℃的水放在0 ℃的环境里,用电风扇对它吹风,经过一段时间后()
A.水根本不结冰
B.水可以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
C.水可以结冰,但结冰后质量小于开始时水的质量
D.水可以结冰,结冰后环境的温度降低
6、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

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7、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

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

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
8、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9、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放热,温度降低。

B、吸热,温度升高。

C、吸热,温度不变
D、放热,温度不变
10、火热的夏天,棒冰在碗中不断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棒冰的温度()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先减低后升高
11、甲、乙两盆水中都装了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一些,乙盆里冰块少一点。

甲盆放在阴凉处,乙盆放在阳光下,1个小时后,两盆内冰块都没有化完,则
()
A、甲盆温度高于乙盆
B、乙盆温度高于甲盆
C、两盆温度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在0℃下将一杯0℃的水倒入一盆0℃的冰中,则会()
A、水全部结成冰
B、冰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没有变化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已知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则100℃的水银是()
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三者都有可能
14、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大火加热,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沸腾后关到小火,直到煮熟,则()
A、第一种方式比第二种方式费燃料但省时间
B、第一种方式比第二种方式省燃料且省时间
C、第一种方式比第二种方式费燃料但时间一样
D、第一种方式比第二种方式省燃料但时间一样
15、皮肤被100℃的水烫伤和被100℃的水蒸汽烫伤,()
A、被水烫伤更厉害
B、被水蒸气烫伤更厉害
C、两个一样厉害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6、在冬天,即使没有阳光,衣服还是会干,这种现象是()
A、汽化
B、液化
C、蒸发
D、凝华
1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在运动
18、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
A、钨丝升华了
B、钨丝凝华了
C、钨丝凝固了
D、钨丝先升华后凝华
19、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20、在用天平测盐水质量的步骤中,正确序号排列为()
①将盐水倒入空烧杯中②计算盐水质量为m=m1—m2 ③称出空烧杯质量m2
④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CBAAC BABBB CCACB A/CDD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