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无人驾驶车辆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1.2020年2月,国家11部委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智能汽车进行了定义: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
A:车联网B:高精度地图C:工控机D:人工智能答案:D2.2004年DARPA举办了越野环境下的大挑战赛,虽然没有一辆参赛车完成比赛。
但该届赛事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A:对B:错答案:A3.SAE将自动驾驶分为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以及完全自动驾驶五个级别。
()A:错B:对答案:B4.从人的参与来看,L1是逐步释放手脚;L2全部释放手脚,但不释放注意力。
()A:错B:对答案:B5.视频中介绍的第二种体系结构,把无人驾驶系统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三个部分。
在决策层引入()。
A:深度学习B:车联网C:3D高精度地图D:大数据答案:BC6.下面4辆自动驾驶试验车中,与其他三辆技术路线不同的是( )A:B:C:D:答案:A1.在无人驾驶车辆研究早期阶段,主要采用外加机构改造的方式来将有人驾驶车辆改造成无人驾驶车辆,主要是在()方面外加执行机构来实现无人化。
A:变速操纵B:制动操纵C:转向操纵D:油门操纵答案:ABCD2.无人驾驶汽车的一体化设计是指综合考虑无人驾驶汽车对行驶环境的感知和决策以及车辆的动力学特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将汽车动力学特性与环境感知决策进行有机的结合。
()A:对B:错答案:A3.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和线控转向系统几个阶段。
()A:错B:对答案:B4.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的优点是助力大小能够根据方向盘输入转矩和车速实时调节,降低了能量消耗且增强了路感。
()A:对B:错答案:A5.相较于传统的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的优点有()A:增强汽车舒适性。
B:.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背景:智能汽车是指集使用感应、计算机、通讯和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汽车,具备自主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能力,能够自动地避免交通事故,提高行驶安全性和效率,并改善出行体验。
智能汽车的发展对于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改善出行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项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十分重要。
目标:1. 加快智能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全球智能汽车创新和制造的领导者。
2. 推进智能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智能汽车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
3. 积极组织开展智能汽车示范运营,推广智能汽车的商业化应用。
4. 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化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
行动计划:1. 加大智能汽车技术研发投入,建立领先的智能汽车研发实验室和技术创新平台。
2. 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开展智能汽车技术研究和技术转化。
3. 推动智能汽车相关产业链的建设和优化,鼓励智能汽车创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4. 建立完善的智能汽车标准体系,加强智能汽车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
5. 加强智能汽车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智能汽车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驾驶安全。
6. 推动智能汽车在特定区域进行示范运营,提高智能汽车在现实交通环境中的运行能力和可靠性。
7. 积极引导和促进智能汽车的商业化应用,鼓励企业加大智能汽车产品的推广力度。
8.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合作,建立智能汽车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智能汽车的发展和应用。
9. 制定智能汽车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智能汽车人才。
10.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智能汽车标准制定和国际智能汽车项目合作。
预期效果:1. 提升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和智能交互能力,实现更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出行体验。
2. 推动智能汽车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化应用,带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3. 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改善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Antoniou, C., Christodoulou, L. (2018). Overview of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Automated Vehicles.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gazine, 10(2), 7-19.2. Lu, X., Ding, D., Shen, C. (2019).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merging Trends in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 Technolog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9), 3523-3537.3. Wang, D., Yu, R., Yang, H. (2020).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Self-Driving Technolog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1(7), 2943-2963.4. Zhao, X., Wang, W., Wilbur, M. (2018).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ximizing Benefits From Automated Driv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19(12), 3794-3809.5. Zhang, Y., Tang, T. (2019).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68(4), 2896-2906.6. Bello, O., So, J., Mokarim, M. (2017).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EEE Access, 5, 3177-3187.7. Bello, O., Chuah, C., So, J. (2018).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Architectures for 5G Networks.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Tutorials, 20(1), 394-429.Automated vehicles,monly referred to as self-driving cars, are a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 that has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the way we travel. These vehicles are equipped with advanced sensors, processors, and software that enable them to perceive the environment, make real-time decisions, and navigate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As a result, they hold the promise of improving road safety, reducing traffic congestion, and increasing mobility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or limited access to transportation.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 (CAV) technologies, whichbine the capabilities of self-driving cars with vehicle-to-vehicle (V2V) and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V2I)munication. This allows CAVs to share informa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surroundinginfrastructure, enabling them to anticipate and react to potential hazards and traffic conditions more effectively. Furthermore, CAVs have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way goods are transported, with autonomous trucks and delivery vehicles promising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s.Despite the promising potential of CAV technologies, there are also a number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need to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jor concerns is the safety of automated vehicles, as a single accident involving a CAV has the potential to generate significant public distrust and hinder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the technology.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CAVs is therefore a top priority for manufacturers, regulatory agencies, and researchers.In addition to safety considerations, there are also ethical and legal i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deployment of CAVs. For example, who would be liable 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 involving a self-driving car? How should CAVs be programmed to prioritize the safety of their occupants versus other road users? These areplex questions that require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AV technology.Furthermore, the integration of CAVs into existing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presents a number of technical and logistical challenges. For example, existing road markings, traffic signs, and infrastructure may not be designed to amodate CAVs, and these will need to be updated to ensurepatibility with automated vehicle technology. Additionally, the deployment of CAVs will require significant investment in new infrastructure and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their operation, which may pose financial challenges for governments and transportation agencies.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there are also numerous opportun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CAV technologies. For example, CAVs have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raffic congestion by optimizing traffic flow and minimizing the impact of human error on road capacity. This could lead to cost saving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by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associated with stop-and-go traffic.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road safety and congestion, CAVs could also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o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or limited access totransportation. By providing a reliable and affordabl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or people who are unable to drive, CAVs could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millions of individuals around the world.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CAV technologies also have the potential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and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market for CAV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continues to grow, it is expected to create demand for new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spur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V technologies is the integration with 5G networks, which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the high-speed, low-latencymunication required for CAVs to operate effectively. The deployment of 5G networks is a key enabler for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CAVs, as it will provide the bandwidth and reliability required for CAVs to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surrounding infrastructure in real time.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 technologies hold the promise ofrevolutionizing the way we travel and transport goods. While there are numerous challenges and obstacl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road safety, reducing congestion, and increasing mobility for individuals with limited access to transportation. As CAV technologies continue to mature and evolve, it is important for stakeholders acros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researchmunity to work together to address the technical, ethical, and regulatory consid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adoption of CAVs. By doing so, we can help ensure that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CAV technologies are realized in a safe,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manner.。
解读《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解读《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作者:董扬来源:《新能源汽车报》2020年第08期2月10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这是一份事关中国汽车产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文件。
一、高屋建瓴,很好的顶层设计。
与前两年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发布的关于车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交通等发展规划、战略相比,本《发展战略》参与编制部门更多,立意更高(国民经济综合发展、全社会参与),概括更全面,车辆、交通、通讯、互联网以及国际合作等各方面的内容更加均衡。
勾勒出未来智能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与社会应用的宏伟蓝图,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智能汽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二、注重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
其中包括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设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讯网络、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和建设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技術平台等5大方面。
集中力量办大事,国民经济各领域协同发展,道路建设与通讯及互联网等领域投资大、技术进步快是我国的独有优势。
与西方国家基础设施相对发达但投入下降、发展相对缓慢,从而智能汽车技术发展偏重于车辆端相比,我国注重智能汽车和基础设施体系的协同发展,应该有技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车辆端成本相对较低和应用面更广的优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发展战略》中关于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有利于解决当前非常迫切的现行地图表达与测绘等方面的法律障碍。
三、多部委联合发布,利用已有政府管理体系,便于落实。
通常一项国家战略发布,会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的专门的领导小组。
而本《发展战略》在保障措施中明确,充分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等工作机制作用,按照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形成发展合力。
这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身体力行落实十八大、十九大确定的改革方针,全面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部门间协调合作,推进放、管、服全面落地的决心。
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背景与环境

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背景与环境(一)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智能网联汽车是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目前,包括美、欧、日等在内的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纷纷加快产业布局、制定发展规划,通过产业政策、技术研发、标准法规、示范运行等综合措施,加快推动产业化进程。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国家战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美国智能交通系统项目明确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两大核心战略,《自动驾驶政策指南》和《自动驾驶3.0:准备迎接未来交通》对自动驾驶技术与交通安全融合提出要求。
欧盟重视ITS整体化部署并高度关注智能化和网联化驾驶领域的推进及合作,相继发布《ITS发展行动计划》《Horizon 2020》《GEAR 2030 战略》涵盖交通、IT、物流、通信、保险等多个方面。
日本政府将自动驾驶和车辆通信作为重要方向,通过《先进安全汽车》《ITS技术发展路线图》《SIP自动驾驶系统研究开发计划》等项目,推进基础技术以及协同式系统相关领域的开发与实用化。
汽车、零部件、互联网等企业巨头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布局。
奔驰、宝马、沃尔沃、特斯拉、丰田等国外主要汽车企业已普遍实现L2级智能网联汽车量产,并将2020年作为L3甚至L4级车型大规模量产的重要时间节点。
各国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合作日益加强,相互持股与并购的情况日益普遍,跨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戴姆勒、大众、沃尔沃、丰田、博世、采埃孚等整车和零部件厂商与英伟达开展计算平台合作;英特尔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 先后与宝马、大陆、德尔福开展合作;通用、丰田等车企分别投资Uber、Lyft等网约车平台。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与应用服务加速产业发展。
美国已有几十个州颁布自动驾驶汽车相关法规,并率先在加州、亚利桑那州和内华达州开展车上无驾驶员的测试。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的政策思路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的政策思路1. 引言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智能网联汽车是指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互联和数据传输,以及车辆与驾驶员之间的智能互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新方向和未来的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背景主要是受到两方面因素的推动:一方面是科技的快速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使得汽车具备了更高级的智能和自动化水平;另一方面是社会需求的变化,包括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纷纷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的主流趋势,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机遇。
1.2 政策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性政策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性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政策的明确与支持能够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生产、推广和应用提供必要的规范与引导,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政策的制定还能够保障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政策的支持还能够促进相关企业的投入和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政策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正文2.1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是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步骤。
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技术研发,以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2020中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2020中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导读:2020年2月10日,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了“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这对“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主题探讨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智能汽车巳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为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制定本战略。
一、发展态势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一)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从技术层面看,汽车正由人工操控的机械产品逐步向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
从产业层面看,汽车与相关产业全面融合,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特征。
从应用层面看,汽车将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成为新兴业态重要载体。
从发展层面看,一些跨国企业率先开展产业布局,一些国家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智能汽车巳成为汽车强国战略选择。
(二)发展智能汽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智能汽车,有利于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增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能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有利于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数字经济,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有利于加快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增强新时代国家综合实力;有利于保障生命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增进人民福社。
(三)我国拥有智能汽车发展的战略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制度优势显著。
我国汽车产业体系完善,品牌质量逐步提升,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发展基础较为扎实。
互联网、信息通信等领域涌现一批知名企业,网络通信实力雄厚。
路网规模、5G通信、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水平国际领先,基础设施保障有力。
计算机周报:政策持续催化+5G重要应用,长期看好智能驾驶

报告摘要:●本周随笔·政策持续催化+5G重要应用,长期看好智能驾驶2020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政策在车端、路段以及试点等方面都提出了发展目标。
在车端,政策提出“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其中包括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
在路端,政策提出“提升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其中包括加强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规划研究、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等。
在测试试点方面,政策提出“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试点和示范应用”,包括支持开展自动驾驶载货运输服务等。
政策持续催化,智能驾驶发展目标明确。
近年来国家针对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包括《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其中提出一系列关于智能汽车覆盖率、车联网覆盖率等方面的目标,包括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基本形成,实现自动驾驶L3级模块化生产,L4在特定环境中逐步应用等。
5G最重要应用之一,看好发展前景。
由于低时延、高速率等特点,5G将提升车车通信、车路通信的能力,促进车联网发展,进而带动整个智能驾驶向更高级别发展,加速智能驾驶舱、车路协同等落地进度。
我们认为5G应用端有望成为2021年计算机板块最重要主题之一,而智能驾驶、车联网作为5G应用端重要应用,有望得到更多关注,叠加相关领域景气度较高,我们持续看好智能驾驶舱、车路协同等相关领域,重点标的中科创达、千方科技。
●本周观点整体观点:布局未来,静待5G应用爆发。
近期板块震荡行情持续,我们认为流动性持续宽松叠加风险偏好回暖预期强,年底板块企稳反弹趋势已现。
展望春季行情,20年计算机行业受疫情影响,预算削减开工进度不及预期等利空导致整体业绩一般,低基数逻辑下,期待明年一季度春季躁动行情。
1)把握核心科技变革趋势,看好2021年5G应用端爆发,寻找5G核心应用:包括智能驾驶、超高清视频、工业软件;2)推荐布局主线行情,主抓优质“赛道”核心资产:云计算、网络安全、金融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5年,世界上第一辆无人汽车Linrrican Wonder驶上了纽约街头,虽然只是由后车上的人通过无线电操控的,但人们对汽车的梦想却由此展开,不断地努力着缩小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随着时代的飞速变化,世界迈入了新信息大数据的互联网时代,汽车也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化发展,各种技术堆叠在汽车身上,冰冷的机械向智能转变,慢慢的梦想中的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智能汽车这四个字也渐渐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根据我国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的定义,智能汽车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其中,就智能汽车的智能化程度我国划分了六个级别。
智能汽车技术逻辑的两条主线是“信息感知”和“决策控制”,一般由传感器、控制执行三大关键技术组成,主要包括:先进传感通信术、横向控制以及纵技等。
根据《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智能汽车各个部件中以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部件最为核心关键。
各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方向——智能汽车
在传统汽车行业走到山顶之时,谁能把握住时代的浪潮,谁就能抓住未来,因此智能汽车这个顺应时代的产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这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国外各国接连推出各种针对智能汽车的政策和规划,都试图在这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一席之地。
中国虽然在这场智能汽车发展竞赛中起步较晚,但也毫不示弱接连推出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智能汽车的发展,以发展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为方向,
建设智能汽车强国为目标,将智能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战略方向。
综上,随着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智能汽车结合时代的技术升级,不断发展,越来多的国家开始关注智能汽车行业并在此布局,甚至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发改委拟放宽汽车限购政策:购置税央地共享、购车或抵扣个税澎湃新闻记者从知情人
士处获悉,为进一步扩大汽车更新消费市场,国家发改委日前向各相关企业下发了有关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提出拟放宽各地已出台的汽车限购政策,加大车辆购置税改革,探索实施差别化税率。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近期向工信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以及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下发了《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年-2020年)》的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市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2018年,国内汽车销量出现了近20年来首次下滑,对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2019年1月曾表示,国家发改委今年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
征求意见稿的重点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更新消费。
国家发改委在文件中提出,要破除乘用车消费升级的制度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应加快由限制购买向引导使用转变。
已实施限购的地方2019年和2020年车牌增量指标数量要在2018年基础上分别增加50%和100%,并取消对无车家庭购车的限制。
国家发改委还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必须取消。
燃油车车主更新购买新能源汽车后,仍拥有再次更新购买燃油汽车的权利。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完鼓励汽车消费的税收机制。
包括加大车辆购置税改革力度,探索实施差别化税率;推动汽车消费税改革,由生产环节调整为零售环节征收;将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鼓励地方政府优化汽车消费环境;研究提高成品油消费税额措施,增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优势。
国家发改委特别提出,建议研究制定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对个人购买节能环保或新能源汽车,允许其将购车支出分年度扣除。
较为新颖的是,国家发改委还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配图汽车特色消费市场,积极探索
住行一体化消费模式,鼓励汽车消费向房车升级,建立完善的房车服务体系,合理规划房车停车设施,稳步推进房车营地建设,合理配套相应水电、娱乐设施,不断扩大房车消费市场。
受此政策影响,4月17日下午,汽车整车板块内多支个股大涨,包括长城汽车、中通汽车、众泰汽车、一汽轿车、亚星客车、比亚迪、东风汽车、北汽蓝谷等个股均涨停。
在现代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逐步进入到汽车行业,使汽车更加智能化,但是有些因素却制约了汽车发展,今天就对汽车行业分析,来聊聊未来10年汽车发展趋势。
汽车行业前景分析
下面来看一下2019汽车行业前景分析,截止2019年6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汽车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22亿人,汽车驾驶人为3.8亿人。
未来10年汽车发展趋势是动力系统将被混动、纯点驱动取代;车身轻量化;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
在新能源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37%,纯电动汽车仍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流选择”,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74%,保有量达到281
万辆。
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情况可点击(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前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了解。
汽车维修前景:目前我国汽车维修厂低学历工人占比例极高,通晓现代汽车原理,会用仪器、设备诊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技术工人不超过35%,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分布大概如下:初中及以下占48%、高中占20%、中职占1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
而在日本和美国的汽车维修企业,故障诊断、技术工人合格率都在70%以上,因此还是比较缺乏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汽车维修人员。
至于现在开汽修厂行业前景如何,其实在如此大的汽车保有量情况下,修车还是有很多生意的,如果聘请的师傅技术可以,维修价格合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口碑。
但是开汽修厂主要考虑场地问题和工具配置,这些都是成本最高的,而且容易出现新开汽修店没人脉,因此开店钱前应先调查当地情况,以及成本预算,还要了解一些修车创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