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简介.ppt

合集下载

庄子简介及其思想与作品PPT课件

庄子简介及其思想与作品PPT课件

里 的 极 限 思 想 。
截 其 半 , 万 世 不 竭 ” , 就 是 数
十 分 超 前 , 比 如 “ 一 尺 之 捶 ,
终 极 的 意 义 。 而 且 还 有 很 多 思
种 生 命 的 哲 学 , 他 的 思 考 也 具
边 上 来 反 思 人 生 , 他 的 哲 学 是
的 限 制 , 站 在 天 道 的 环 中 和 人

本 源 , 讲 天 道 自 然 无
道 ”
视 为 宇 宙 万 物
客 观 真 实 的 存 在 , 把
风 文
风 。 他
提 出 “

学 思 想 体 系 和 独 特 的
, 形 成 了 自 己 独 特 的
扬 了 老 子 和 道 家 的 思
庄 子 在 哲 学 上 继 承

之洋 鲁
作辟 迅
,阖 高
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度
"
能仪 评
庄子
• 庄子(约前369年—
前286年),庄氏,名周, 字子休(一说子沐), 楚庄王之后。战国时期 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 市东北民权县,也有说 是安徽亳州蒙城人)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 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学日 想 有一 生 态 他 人他 不 给庄 的 是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庄子二则》PPT-完美版课件

《庄子二则》PPT-完美版课件

完全,肯定(是这样)。
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疑问吾代知词,之哪而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已。经”。
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 以引出下文。
我非子,固不知矣;鱼也之乐全惠子曰:“
33
整体感知
译: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 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 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其几千里也;化而为北冥有鱼,名鲲。之大不知/
9
整体感知
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
北冥有鱼
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同“溟
”,海。
大鱼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传说中的大鸟名。
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
天动之翅膀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
合作探究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为什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鸟
10
整体感知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身躯庞大,不知道 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 长到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身躯庞大不知道
11
整体感知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
庄子运用大鹏凭借风的力量飞向南 巧借寓言,富有哲理。❼
27
写作特色
❷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庄子描绘了大鹏展翅而飞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天空, 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 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庄子》导读精品PPT课件

《庄子》导读精品PPT课件

•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 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 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 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 ”,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 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 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 ,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 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 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 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五、庄子的思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 (一)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 (二)庄子创立了“相对主义”学说。 • (三)庄子提出齐生死、等万物。 • (四)庄子主张“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
“自然 • (五)庄子不相信鬼神和“巫术”。 • (六)以丑怪内德为美。
相对主义
从事物相对立的那一面看便看不见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 的这一面看就能有所认识和了解。所以庄子说:事物对立的 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虽然这样,刚刚产生随 即便是死亡,刚刚死亡随即便会复生;刚刚肯定随即就是否 定,刚刚否定随即又予以肯定;依托正确的一面同时也就遵 循了谬误的一面,依托谬误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循了正确的一 面。因此圣人不走划分正误是非的道路而是观察比照事物的 本然,也就是顺着事物自身的情态。事物果真存在彼此两个 方面吗?事物果真不存在彼此两个方面的区分吗?彼此两个 方面都没有其对立的一面,这就是大道的枢纽。抓住了大道 的枢纽也就抓住了事物的要害,从而顺应事物无穷无尽的变 化。“是”是无穷的,“非”也是无穷的。所以说不如用事 物的本然来加以观察和认识。

《庄子》二则ppt 课件

《庄子》二则ppt 课件

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

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不敬佩
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 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 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的贡献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文意疏通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重点字词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抟扶摇 盘旋飞翔
息 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 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其(1) 表示选择
其(2) 代大鹏
是 这样
内容探究
内容探究
二人辩论了很久,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占据了上风?
从故事本身看
惠子胜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 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 最初的判断,而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 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内容探究
从文中,可以感受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 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气 息 逍
遥 游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 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 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 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 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美学思想 ppt课件

庄子美学思想 ppt课件

物的相反相成,兵家。
淡化事物区别,审美超越。
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出世 不讲谋略,一种精神超越,艺术 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社会政 化人生境界,中国纯艺术精神 治术
表达 格言式,论述式,有逻辑分析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音,无端
方式 之迹可寻。
崖之辞”自快、自适而已。
影响 两汉(治世),黄老并称。 魏晋(乱世),庄老并称。
----《庄子·秋水》
• 庄子的艺术人生,抒情诗人,为中国文人奠定了 艺术的原质。如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 轼……与不仕、隐逸相联系的是文学艺术活动, 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的重要源地。
• 闻一多“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 秘的惆怅,圣睿的幢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 的艳慕,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
期中作业
• 第一步、选择并抄录:
– 《老子》、《庄子》、《列子》原文,约 500字;
• 第二步、略加评论:
– 抄录原文之后,就这一段文字,加以讲述、 分析或评论。
期末作业
1、写一则与西方哲学美学的比较。
(提示: 比如有的同学读了叔本华、克罗齐,现象学、西方现
普通人大抵处于第一、二境界;孔子、孟子、墨子等人,属第 三境界,而庄子是天地境界中人。这一境界中人凤毛麟角,一 个原因是,普通人连生存都是极大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无视生 存问题而去追求最高境界。
《庄子》
• 《庄子》是最有文 学价值的先秦说理 散文,传世的只有 郭象的三十三篇本, 其中内篇7篇,外 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还被称为 《南华真经》。
庄子的美学思想
二,庄子的艺术人生
• 庄子简介
战国时代思想家、 文学家。宋国蒙人, 曾任蒙漆园吏。大约 与孟子同时而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 的思想,为道家学派 的重要代表人物,世 称“老庄”。

庄子故里简介

庄子故里简介

庄子故里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由),又称庄周,战国中期宋国蒙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典型的隐士。

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以《庄子》一书为主体,兼取诸子百家之说,综合创新而成新说。

他的文章气势恢宏,想象奇特,是道家学说中的重要经典。

庄子著作共四百零三篇(也有一说五百三十篇)。

在道教中有《庄子》《老子》《列子》等书传世;在佛教中有《南华经》《德充符》等书传世;在儒家中有《论语》《孟子》等书传世;在杂家中有《管子》《淮南子》等书传世。

庄子的著作被称为“南华真经”和“庄子书”。

他一生“处江湖之远”,却保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其学说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包含了哲学、美学、伦理学、文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庄子一生以道为本,以道为用。

—— 1 —1 —。

著名作家庄子人物简介

著名作家庄子人物简介

庄子作品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庄子作品的艺术风格
• 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 文笔恣肆,形象生动
庄子作品的特点
• 哲学思想与文学价值相结合 • 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如寓言、讽喻、拟人等
庄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庄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被誉为“文学的哲学”,是哲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的哲学思 想是对时代背 景的反思与回

03
• 反对虚伪的道德观念 • 倡导自然无为,追求心灵的 自由
02
庄子的哲学思想与主张
庄子的道家庄子思想概述
庄子主张“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 “道”是无形的、无名的,无法用言语描述 • “道”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消亡的根本原因
庄子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逍遥游的实现途径
• 通过心灵的自我修养,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 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验心灵的自由与愉悦 • 通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人生的智慧与感悟
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庄子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对道教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对后世文人骚客的心灵追求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哲学思想的传承
• 通过《庄子》一书,庄子的哲学思想得以传承 • 后世学者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研究与阐释,使其得以发扬 光大
03
庄子的文学作品与风格
庄子的代表作品《庄子》简介
《庄子》的创作背景
• 庄子辞官归隐后,潜心研究哲学,创作《庄子》 • 《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作品
《庄子》的内容与特点
• 阐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与主张 • 采用了寓言、讽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富有文学价值
庄子作品在现代文学与哲学中的应用

《庄子》

《庄子》


《庄子》的通行版本除了王先谦的《庄 子集解》和郭庆藩的《庄子集释》,还有 明《正统道藏》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 《诸子集成》本。
• 译文
• 为了防备那些撬箱子、摸口袋、开柜子的 小偷,就该绑紧绳子、加固门闩和锁,这 就是一般人认为的智慧。但如果碰到高强 的小偷,那么就会背着柜子、扛着箱子、 担着口袋逃跑,生怕绳子绑得不紧,门闩
• 二、《庄子》的结构及主要思想
• 今存《庄子》一书,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共33篇。 而《汉书· 艺文志》著52篇。一般认 为,内篇大体是庄周自著,外篇、杂 篇则是庄周后学所作。

《庄子》体现出庄周独特、深邃 的思想。庄周认为一切事物经常在变 化着,人对这种变化是无可奈何的, 只有服从。因此他主张“无为”,放 弃生活中的一切斗争。又认为一切事 物都是相对的,连人的认识也是如此。 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质 的差别,如大小、贵贱、寿夭、生死、 是非、善恶、得失、荣辱等等。
• 和锁不够结实。那么原先以为的智慧, 不就反而替高强的小偷提供便利了吗? • 河源枯竭,河谷就会干,丘陵平了,深 谷也就填满了。圣人已经死去,那么高 强的小偷就会消失,天下就太平无事。 圣人如果不死去,高强的暴徒就会不断 出现。虽然借重圣人来治理天下,却使 盗跖大大有利(《庄子· 盗跖》谓“盗跖, 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并以跖为与孔子同时、春秋末年人 )。
• 圣人制作斗和斛作为量具,高强的暴徒 就会连斗斛一块偷走;圣人制作权和衡 作为衡具,高强的暴徒就会连权衡一块 偷走;圣人制作符和玺作为信物,高强 的暴徒就会连符玺一块偷走;圣人提倡 仁义之道来匡正世俗,高强的暴徒就会 连仁义之道一块偷走。 • 凭什么说那样呢?偷拿衣带钩的人 被处死,而窃取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 通过诸侯,仁义得以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庄子散文多用韵,声调铿锵,
富于节奏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
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
之作,莫能先也”。
2020/9/24
3
庄子思想简介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 可得而不可见”
“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无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安时而处顺”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 命”
道理:不要自以为是。
2020/9/24
5
翻译
秋天的雨水按时令到来,众多河流都 注入黄河,黄河的水流大得在两岸和沙 洲之间分不清是牛是马。
在这时候,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 的美景是全在自己这里了。
( 他)沿着水流向东前进,到了北海, 脸朝东眺望,看不到海水的尽头。
2020/9/24
6
在这时候,河伯才转过脸来,茫然若失 地对海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 ‘听到的道理很多,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 的’,就是说的我呀。
庄子
2020/9/24
1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 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是战 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道家的 代表人物。他尝为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 愿与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 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 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 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⑸一词多义:
⒈ 望洋向若而叹曰(海神名,名词)
若以为莫若者(及、比得上,动词)
⒉ 闻道百/且夫吾尝闻(听到、听说,动词)
闻少仲尼之闻(学识,名词)
⒊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词)
始吾弗信(开始,名词)
⑹出自本文的成语
⒈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 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 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2020/9/24
8
语法小结:
⑴通假字:
⒈泾流之大(“泾”通“径”,径 直)
⒉不辩牛马(“辩”通“辨”, 辨别,区别)
2020/9/24
9
语法小结:
⑵古今异义词:
⒈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 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作连词,表示 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⒉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于是 ;古义:在这时候。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古义:得大道的人,
有见识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
气。) 2020/9/24
11
语法小结:
3) ⑶词类活用:
⒈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 “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
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
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2020/9/24
2
《庄子》简介
《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 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具有独特的风 格。首先是吸收神话创作精神,大量采用 寓言故事,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富有浪 漫主义色彩;
庄子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善用譬喻, 且用喻灵活;
⒊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 “见……于……”表示被动)
2020/9/24
13
语法小结(固定格式):
⒈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 古 汉 语 常 见 的 固 定 形 式 , 可 译 为 “ 认 为 …… 是……” “觉得……是……”)
再说我曾听说有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 夷的义行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
现在我目睹了您大海的广阔无边,如果我 不到您的家门口,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明 白大道理的人所耻笑。”
2020/9/24
7
提 问:
⒈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⒊找出词性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⒋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⒌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⒉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 “行”的状语:朝东,向东)
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 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
⒋东面而视(名词“面”用作动词:面对)
⒌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小看,轻视)
2020/9/24
12
语法小结:
⑷特殊句式:
⒈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 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⒉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 中,代词“己”作宾语则前置。)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者自美” “至 乐无乐”
202“0/9/2窃4 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
寓言: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对东海的大甲鱼说:我快乐极了,出 来时在井栏上跳跃,回去时在井底休息;在水里游 的时候,水会浮起我,到水底的时候呢,有泥巴来 按摩我的脚,可看看旁边的小蝌蚪、小螃蟹它们就 比不上我了。我独据一池井水,跳跃其间,无比自 在,你也进来享受享受吧!可是甲鱼的左脚还没有 跨进去,右膝却已被绊住了。它缓缓地说道:东海 有一千里长,八千尺高,即便连年旱灾水灾海水都 不曾为之减少或增加,这才是它真正的快乐呢!井 底之蛙听了之后若有所思。
⒊百川灌河(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 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于是 ;古义:在这时候。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古义:得大道的人, 有见识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 气。)
2020/9/24
10语法小结:⒉ 吾 Nhomakorabea 至 于 子 之 门 , 则 殆 矣 ( “ 非 …… , 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 式,可译为“(要)不是,就……”)
⒊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 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 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2020/9/24
14
语法小结:
⑴通假字:⒈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⒉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⑵古今异义词:
⒈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
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作连词,表示 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⒉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⒊百川灌河(河: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 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