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基础测试题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l.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畎.亩(quǎn) 箕畚.(běn ) 丈夫之冠.(.guàn)B.胶鬲.(gé) 按辔.(pèi) 山北之塞.(sāi)C.始龀.(chǐ) 穷匮.(.kuì) 彀.弓弩(gòu)D.荷.担(hé) 夯.实(hāng) 介胄.之士(zhòu)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河曲智叟亡以应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动心忍性(……的原因)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遣)D.达于汉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B.惩山北之.塞投诸渤海之.尾C.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D.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军细柳,以备胡”中“军”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B.吾与汝毕力平险.C.丈夫之冠.也D.虽乘奔.御风6.下列句子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帝感其诚C.孔子云:何陋之有D.上自劳军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B.《愚公移山)一文成功塑造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周亚夫军细柳》一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

D.李清照的《渔家傲)词风豪放,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展现出作者内心刚健昂扬的气概。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②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⑤,绿水逶迤。

(欧阳修《采桑子》)⑥,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2)提示性默写(4分)②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2. 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 (2分)A.丈夫之冠.(guàn)荷.担者三夫(hè) B.无穷匮.也(kuì) 一厝.朔东(cuò)C.军士吏被.甲(bèi)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yī) D.可得而犯邪.(yé) 折戟.沉沙铁未销(jǐ)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甚矣,汝之不惠B.曾益其所不能C.往之女家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A.不得志,独行.其道行.拂乱其所为 B.曾不若.孀妻弱子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先驱曰:“天子且.至。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长嗟.(juē)孀.妻(shuāng)始龀.(chèn)版筑.(zhù)B.拂.士(bì)都尉.(wèi)按辔.(pèi)傅说.(shuō)C.胶鬲.(gé)箕畚.(běn)先驱.(qū)谩.有(màn)D.智叟.(sǒu)荷.担(hē)畎.亩(quǎn)殷.勤(yīn)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C.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皇帝)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造)始一反.焉(往返)D.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来,将要)天子为.动(被感动)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汉书》,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二、综合性学习6.综合性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泉中学初二(6)班决定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人教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畎.亩(quǎn)箕.畚(jī)曾.益(zēng)丈夫之冠.(ɡuān)B.孀.妻(shuānɡ)按辔.(pèi)一厝.(chuò)荷.担者三夫(hè)C.始龀.(chèn)傅说.(yuè)彀弓弩.(nǔ)法家拂.士(fú)D.智叟.(sǒu)穷匮.(kuì)持兵揖.(yī)叩.石垦壤(kòu)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与民由.之(遵循)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惩.山北之塞(惩罚)B.毕.力平险(尽、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曾.益其所不能(同“增”)C.且焉.置土石(怎么)威武不能屈.(屈服。

文中是使动用法)荷.担者三夫(肩负、扛)D.曩.者霸上(先前)惧其不已.(停止)至霸上及棘门军.(驻军)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军士吏被甲B.入则无法家拂士C.丈夫之冠D.始一反焉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劳.其筋骨上自劳.军B.汝心之.固已而之.细柳军C.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D.虽.我之死虽.乘奔御风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动摇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23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文: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发布的命令。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六单元单元测试[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22分)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冠.礼傅说.夯.实②拂.士荷.担箕畚.③棘.门被.甲按辔.④曩.者燕.脂折戟.A.guànyuèhāngB.bìhéběnC.jīngpīpèiD.nǎngyānjí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2分) (1)必先苦.其心志()(2)富贵不能淫.()(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4分) (1)行拂.乱其所为()虞.国始龀.介胄.穷匮.yúchènzhòukuì入则无法家拂士().(2)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3)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4)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以备胡().5.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何苦而不平..D.使人称谢..所以动心忍性..惩山北之塞.居无何.富贵不能淫..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金状元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八上语文

金状元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八上语文

金状元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八上语文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觅食mì惧惮dàn萧索xiāo臆测yìB.山麓lù栈桥jiàn惘然mǎnɡ煞白shàC.汲取jí诅咒zǔ孕育yùn窒息zhìD.亵渎xiè搓捻cuō芳馨xīn繁衍yǎ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禀告滑稽险象叠生随机应变B.归咎潺弱骇人听闻恪敬职守C.鄙夷阴霾囊萤印雪肃然起敬D.匀称酬和望眼欲穿鳞次栉比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南岸。

②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③上帝久久地伫立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④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和认真。

A.渡过肃穆凝视专注B.度过肃静凝望专心C.度过肃静凝望专注D.渡过肃穆凝视专心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我省将在普通高考中启用首次考生身份验证系统。

B.5月17日,广元少年康亮模仿结绳逃脱,自吊房梁5小时,险些送命。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全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全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一)(第一单元+《桃花源记》)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阻â管xiá寒jìn jū躬2.填写下列成语:锐不可眼花乱名其实转弯角3.常识填空: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背景和结语。

4.填空:A.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

B.《芦花荡》的作者是。

5.下列加点的词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新华网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过是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牲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7.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③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

请你展示:A.有关战争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B.有关战争的诗句:,。

第五单元能力测试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

第五单元能力测试题-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部编版)

第五单元能力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河堤.(tí)池沼.(zhǎo)黏.土(nián)擅.长(shàn)B.拱.桥(gǒng)碑.(bēi)文喧嚣.(xiāo)摄.取(niè)C.罅.隙(xià)汴.梁(biàn)钵.声(bǒ)舳.舻(zhú)D.地穴.(xué)遒劲.(jìn)考订.(dìng)握篙.(gǎo)【答案】B【解析】A.有误,“河堤”的“堤”应读“dī”;B.全部正确;C.有误,“钵声”的“钵”应读“bō”;D.有误,“遒劲”的劲应读“jìng”。

故选:B。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正襟危坐井然有致B.眼花缭乱络绎不绝响彻云宵亭台轩榭C.锐不可挡层峦叠峰摩肩接踵无动于衷D.举箸提笔触目伤怀殚精竭虑天翻地覆【答案】D【解析】A.“慌”应为“皇”;B.“宵”应为“霄”;C.“挡”应为“当”。

故选D。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穴居了四年的蝉,只有短暂的生命在阳光下________茫茫黑夜中,它们________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________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

它们不知春夏秋冬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的传说。

它们只是等候,而后________。

A.开放静静幽微重生B.绽放静静熹微复生C.绽放寂寞熹微重生D.开放寂寞幽微复生【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第二空,备选词为“静静”和“寂寞”,根据句意,这里不体现“孤单冷清”之意,应选“静静”。

排除C、D两项。

第三空,“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幽微”指(声音、气味等)微弱。

这里形容清晨的光芒,应用“熹微”。

排除A项。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基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濯清涟而不妖()()
调素琴()陶后鲜有闻()罔不因势象形()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钩画了了()天下之伟观也()方其远出海门()沿溯阻绝()属引凄异()
夕日欲颓()吞天沃日()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通()八分有奇()通()
左手倚一衡木通()诎右臂支船通()
略无阙处通()选贤与能通()矜、寡、孤、独、废疾者通()
(三)、指出下列词的古今含义
1、芳草鲜美古:今
2、丝竹之乱耳古:今
3、高可二黍许古:今
4、亭亭净植古:今
5、其两膝相比者古:今
6、无案牍之劳形古:今
7、晓雾将歇古:今
8、沉鳞竞跃古:今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
渔人甚异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披发文身()石青糁之()故人不独亲其亲()虽乘奔御风()(五)、解释下列加点词(20分)
武陵人捕鱼为业()处处志之()便舍船()为宫室、器皿()寻向所志()屋舍俨然()中轩敞者为舱()寻向所志()乃不知有汉()不足为外人道也()寻病终()屠乃奔倚其下()神情与苏黄不属()沿溯阻绝()具答之()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绝巘多生怪柏()各具情态()属引凄异()哀转久绝()
(六)、译句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八)默写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早晚躬耕句子是:,;
表明自己归隐决心的句子:,。

2.《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
3.《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长江之水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4、《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俯视一切的雄心和壮志的句子
5、《春望》中诗人运用拟人抒写感时伤国的句子是:,。

6、《望岳阳楼》中诗人由近及远引发了奇异遐想的句子是。

7、自古逢秋悲寂寥,。

8、,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阅读理解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4.“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5.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6.“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7.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8.“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9.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相与步中庭()念无与乐者()
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8、文中描写月光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的是。

9、“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传达出怎样的内心世界?
10、“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曾经勾起许多诗人、词人的创作情思,写出很多名篇佳作。

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月”字的上下句:
(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
③男有分()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⑤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是谓大同()
12.揣摩句子特征,翻译句子。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四)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9、请将文段中的空白处填上诗句。

20、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

①箬蓬覆之(指代“船舱”)()
②闭之(指代“小窗”)()
③石青糁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2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
②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3、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的不同。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
②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
24、找出摘录文段中含有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____通____,意为__________;____通____,意为__________。

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一段文字写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点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