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ⅱ)及解析

200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ⅱ)及解析

第 2 页(共 13 页)
A.
B.
C.
D.
二、实验题
9.(17 分)(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单摆偏离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
【解答】解: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第 6 页(共 13 页)
故有 mgh=
解得 v= 所以在相同的高度,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即速率相同. 由于 a 的路程小于 b 的路程.故 ta<tb,即 a 比 b 先到达 s. 又到达 s 点时 a 的速度竖直向下,而 b 的速度水平向左. 故两物体的动量不相等. 故选 A. 【点评】两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sb>sa,但在相同的高度速率相同,这是本题的突破 口.所以挖掘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4.(3 分) 【考点】光的偏振. 【分析】根据光的现象,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狭逢垂直,都能有光通过偏振 片. 【解答】解:A、太阳光包含垂直传播方向向各个方向振动的光,当太阳光照射 P 时能在 P 的另一侧观察到偏振光,故 A 正确;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能通过偏振片,故 B 正确;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不能通过偏振片,因为它们已经相互垂直.故 C 是错误的; D、沿与竖直方向成 45°角振动的光也能通过偏振片,故 D 正确; 故选:ABD 【点评】D 选项容易漏选,其实题中另一侧能观察到光即可.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 S1 和 S2,将 R 调到最大;b.合上
S1,调节 R 使 满偏;c.合上 S2,调节 R1 使 半偏,此时可认为的 的内阻 rg=R1.试 问:

物理_2007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_复习

物理_2007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_复习

2007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一、(32分)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电流强度为I、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等.2.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P=3.5m和x Q=6.5m处.在t1=0.5s时,质点P此后恰好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2=________s时,质点Q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3=0.9s时,质点P的位移为________cm.3. 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100V,R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 CD为多少?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多少?4. 在磁感应强度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个以速度v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________.5.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当车辆经过减速带时会产生振动.若某汽车的固有频率为1.25Hz,则当该车以________m/s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6. 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B接交流稳压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 AB= 100V,R0=40Ω,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D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CD为________V,通过电阻R0的电流有效值为________A.7.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8. 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π)(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为y=2.5cos(kx+23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小环运动到x=π3m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__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________m处.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9. 23892 U衰变为 22286 Rn要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m,n分别为()A 2,4B 4,2C 4,6D 16,610. 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甲所示的螺线管,当该螺线管中通过电流大小为I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乙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大小也为I的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0B 0.5BC BD 2B11. 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A 光是电磁波B 光具有波动性C 光可以携带信息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2. 位于介质I和II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如图所示.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A f1=2f2,v1=v2B f1=f2,v1=0.5v2C f1=f2,v1=2v2D f1=0.5f2,v1=v213. 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2007年上海高考

2007年上海高考

2007上海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分别选做A类或B类试题。

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

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类试题计分。

4.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

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电流强度为I、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直导线有力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

2A.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P、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3.5m和x=6.5m处。

在t1=0.5s时,质点P恰好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2=时,质点Q第二次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0.9s时,质点P的位移为。

动;当t3A.如图所示,AB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100V,R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当滑动片处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C、D两端电压U CD为V,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为A。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一段通电直导线。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上海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上海卷

2007年上海物理高考试卷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1A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 、电流强度为I 、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 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 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等。

2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 、Q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3.5m 和x =6.5m 处。

在t 1=0.5s 时,质点P 恰好此后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 2=_________s 时,质点Q 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 1=0.9s 时,质点P 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cm 。

3A .如图所示,AB 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 =100V ,R 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20Ω,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 、D 两端电压U CD 为___________V ,通过电阻R 0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A 。

B 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 .在磁感应强度B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

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 个以速度v 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 。

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 =___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 =___________。

2B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 ,当车辆经过着速带时会产生振动。

若某汽车的因有频率为1.25Hz ,则当该车以_________m/s 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1、分割原则(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2)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实例:俄罗斯套娃、伸缩式荧光棒、伸缩式天线、推拉门等。

C111.2007年上海卷

C111.2007年上海卷
0
t/s
1 2 3 4 5 6 7
2007年上海卷 年上海卷13 年上海卷 13. 一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 , 由 A点无初速释 . 一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 点无初速释 先后经过电场中的B点和 点和C点 点电荷在A、 、 放,先后经过电场中的 点和 点。点电荷在 、B、 C三点的电势能分别用 A、EB、EC表示,则EA、EB 三点的电势能分别用E 表示, 三点的电势能分别用 间的关系可能是( 和EC间的关系可能是( A D ) (A)EA>EB>EC。 ) (B)EA<EB<EC。 ) (C)EA<EC<EB。 ) (D)EA>EC>EB。 )
2007年上海卷 年上海卷2A 年上海卷 2A. 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 0时的波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时的波 .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形如图所示,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形如图所示 , P 、 Q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 =3.5m和x=6.5m处。在t1=0.5s时,质点 恰好此后 和 = 处 时 质点P恰好此后 0.6 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 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 ; 则 t2 = _________s时, 质点 时 质点Q 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 当 t1= 0.9s时, 时 2 质点P的位移为 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cm。 质点 的位移为 。
0
3
x/m
解见下页
2 解: y = 2.5 cos( kx + π ) 3
y/m x/m
x=0, y0 = -1.25m 0 1 x1 = π m y1 = -2.5m 3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h1=1.25 m 1 1 2 2 mv mv 0 = mgh1 2 2

2007年上海高中物理会考卷

2007年上海高中物理会考卷

2007年上海高中物理会考卷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我们2007年上海高中物理会考。

这份试卷旨在检验大家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帮助大家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向。

请大家认真作答,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矢量?A. 时间B. 质量C. 速度D. 密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基本物理量?A. 电流B. 功C. 力D. 压强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导出物理量?A. 长度C. 质量D. 功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 牛顿B. 焦耳C. 米D. 千克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A. 秒B. 米C. 千克D. 瓦特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辅助单位?A. 安培B. 摄氏度C. 库仑D. 摩尔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补充单位?A. 焦耳B. 牛顿C. 米D. 库仑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制外单位?B. 千克C. 秒D. 英寸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专用单位?A. 米B. 千克C. 秒D. 摄氏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量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2. 基本物理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导出物理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国际单位制中的辅助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C.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光的传播速度在所有介质中都是相同的答案:D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答案:A3.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 牛顿B. 焦耳C. 瓦特D. 帕斯卡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B. 位移随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速度和位移成正比D. 位移随时间的立方成正比答案:A5.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感应电流B. 静止的导体在磁场中不会受到力的作用C.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变化的方向无关D.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无关答案:A6.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D.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可逆的答案:A7. 以下关于原子核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整个原子的质量C. 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D. 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答案:B8.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压强不变时,体积一定增大B. 温度降低,压强不变时,体积一定减小C. 压强增大,温度不变时,体积一定减小D. 体积增大,温度不变时,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9. 以下关于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波速只与介质有关,与波源无关B. 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C. 波的振幅与波源的能量有关D. 波的传播方向与波源的振动方向垂直答案:D10. 在电路中,欧姆定律描述的是: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与电阻成正比C.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D. 电压与电流成反比,与电阻成正比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 或B 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 类或B 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 类、B 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 类试题计分,4.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长为l 、电流强度为I 、方向与磁场垂直的通电导线有力F 的作用,可以用磁感应强度B 描述磁场的力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用类似方法描述物质基本性质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__等。

2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P 、Q 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3.5m 和x =6.5m 处。

在t 1=0.5s 时,质点P 恰好此后第二次处于波峰位置;则t 2=_________s 时,质点Q 此后第二次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当t 1=0.9s 时,质点P 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cm 。

3A .如图所示,AB 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 AB =100V ,R 0=40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 =20Ω,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 、D 两端电压U CD 为___________V ,通过电阻R 0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A 。

B 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 .在磁感应强度B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放入一段通电导线。

若任意时刻该导线中有N 个以速度v 做定向移动的电荷,每个电荷的电量为q 。

则每个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f =___________,该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F =___________。

2B .在接近收费口的道路上安装了若干条突起于路面且与行驶方向垂直的减速带,减速带间距为10m ,当车辆经过着速带时会产生振动。

若某汽车的因有频率为1.25Hz ,则当该车以_________m/s 的速度行驶在此减速区时颠簸得最厉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3B .如图所示,自耦变压器输入端A 、B接交流稳压电源,其电压有效值U AB =100V ,R 0=40Ω,当滑动片处于线圈中点位置时,C 、D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 CD 为___________V ,通过电阻R 0的电流有效值为_____________A 。

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4.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后,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

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 、b 两束,射线a 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 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 为__________射线,射线b 为_______________射线。

5.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 =2.5 cos ⎝⎛⎭⎫kx +23π (单位:m ),式中k =1m -1。

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 =0处以v 0=5m/s 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则当小环运动到x=π3 m 时的速度大小v =__________m/s ;该小环在x 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__________m 处。

二.(40分)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6.238 92 U 衰变为22286Rn 要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则m ,n 分别为( )(A )2,4。

(B )4,2。

(C )4,6。

(D )16,6。

7.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长导线,用其中一根绕成如图(a )所示的螺线管,当该螺线管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 的电流时,测得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若将另一根长导线对折后绕成如图(b )所示的螺线管,并通以电流强度也为I 的电流时,则在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0。

(B )0.5B 。

(C )B 。

(D )2 B 。

8.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 )(A )光是电磁波。

(B )光具有波动性。

(C )光可以携带信息。

(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9.如图所示,位于介质I 和II 分界面上的波源S ,产生两列分别沿x 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

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 1、f 2和v 1、v 2,则()照 相 底 片(A )f 1=2f 2,v 1=v 2。

(B )f 1=f 2,v 1=0.5v 2。

(C )f 1=f 2,v 1=2v 2。

(D )f 1=0.5f 2,v 1=v 2。

10.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 、B 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 作用在小球A 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A )F 1。

(B )F 2。

(C )F 3。

(D )F 4。

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 型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 ,能使h 变大的原因是() (A )环境温度升高。

(B )大气压强升高。

(C )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

(D )U 型玻璃管自由下落。

1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t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 ,则()(A )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

(B )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

(C )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

(D )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

13.一点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由A 点无初速释放,先后经过电场中的B 点和C 点。

点电荷在A 、B 、C 三点的电势能分别用E A 、E B 、E C 表示,则E A 、E B 和E C 间的关系可能是()(A )E A >E B >E C 。

(B )E A <E B <E C 。

(C )E A <E C <E B 。

(D )E A >E C >E B 。

三.(30分)实验题.14.(5分)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 段和DE 段的运动分别为()(A )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B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

(C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D )AC 段是匀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

(2)在与AB 、AC 、AD 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 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15.(6分)为了测量一个阻值较大的末知电阻,某同学使用了干电池(1.5V ),毫安表(1mA ),电阻箱(0-9999Ω),电键,导线等器材。

该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a )所示,实验时,将电阻箱阻值置于最大,断开K 2,闭合K 1,减小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1=1.00mA ,记录电流强度值;然后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断开K 1,闭合K 2,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 1=0.80mA ,记录电流强度值。

由此可得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_Ω。

经分析,该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中电源电动势的值可能与标称值不一致,因此会造成误差。

为避免电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又设计了如图(b )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过程如下:断开K 1,闭合K 2,此时电流表指针处于某一位置,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其大小为I ;断开K 2,闭合K 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其大小为R 0。

由此可测出R x =___________。

16.(5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 )所示电路研究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

电源E 电动势、内电阻恒定,R 1为滑动变阻器,R 2、R 3为定值电阻,A 、V 为理想电表。

(1)若滑动片P 由a 滑至b 时A 示数一直变小,则R 1和R 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R 1=6Ω,R 2=12Ω,电源内电阻r =6Ω,,当滑动片P 由a 滑至b 时,电源E 的输出功率P 随外电路总电阻R 的变化关系如图(b )所示,则R 3的阻值应该选择( )(A )2Ω。

(B )4Ω。

(C )6Ω。

(D )8Ω。

17.(8分)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a )所示,在悬点O 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 ,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 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 ,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 ’=h (h >L )。

(1)电热丝P 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a ) (b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 点,O ’C =s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0_______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小球落点与O ’点的水平距离s 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 2为纵坐标、cos θ为横坐标,得到如图(b )所示图像。

则当θ=30︒时,s 为 ________m ;若悬线长L =1.0m ,悬点到木板间的距离OO ’为________m 。

18.(6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与两种实际气体I 、II 在标准大气压下做等压变化时的V -T 关系如图(a )所示,图中V '-V 0V 0-V ''=12。

用三份上述理想气体作为测温物质制成三个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其中二个温度计中的理想气体分别换成上述实际气体I 、I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