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习题
中考数学总复习《圆的综合题》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圆的综合题》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3,4)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A.与x轴相交,与y轴相切B.与x轴相离,与y轴相交C.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D.与x轴相切,与y轴相离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直线y=kx-3k+4与⊙O交于B、C两点,则弦BC的长的最小值为()A.22B.24C.10√5D.12√3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OD=100°,则∠DCB等于()A.90°B.100°C.130°D.140°4.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接AD,则∠DAE的度数为()A.46°B.56°C.36°D.26°5.如图,PA、PB为∠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PO交AB于点C,PO的延长线交∠O 于点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BPA为等腰三角形B.AB与PD相互垂直平分C.点A,B都在以PO为直径的圆上D.PC为△BPA的边AB上的中线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半径为6的∠O中连接AC,若AB=CD,∠ACB=45°,∠ACD=12∠BAC,则BC的长度为()A.6 √3B.6 √2C.9 √3D.9 √27.如图,点A,B,D,C是∠O上的四个点,连结AB,CD并延长,相交于点E,若∠BOD=20°,∠AOC=90°,则∠E的度数为()A.30°B.35°C.45°D.55°8.∠ABC中∠C=Rt∠,AC=3,BC=4,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与AB,BC分别交于点E,D,则AE的长为()A.95B.125C.185D.3659.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B=60°,则∠A等于()A.80°B.50°C.40°D.30°10.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cm和7cm,圆心距是5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B.内切C.相交D.外切11.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2,则这个正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是()A.B.C.D.12.一个扇形的弧长为4π,半径长为4,则该扇形的面积为()A.4πB.6πC.8πD.12π二、填空题13.在Rt∠ABC中∠C=90°,AB=5,BC=4,求内切圆半径14.如图,∠C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点B,点A的坐标为(0,3),M是第三象限内弧OB上一点,∠BMO=120°,则∠C的半径为.15.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求得这个立体图形的侧面积为.16.一个半径为5cm的球形容器内装有水,若水面所在圆的直径为8cm,则容器内水的高度为cm.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P为圆心的圆弧与x轴交于A,B两点,已知P(4,2)和A(2,0),则点B的坐标是.18.下面是“作一个30°角”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平面内一点A.求作:∠A,使得∠A=30°.作法:如图①作射线AB;②在射线AB取一点O,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射线AB相交于点C;③以C为圆心,OC C为半径作弧,与⊙O交于点D,作射线AD.则∠DAB即为所求的角.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三、综合题19.如图,在△ABC中AC=BC=BD,点O在AC边上,OC为⊙O的半径,AB是⊙O 的切线,切点为点D,OC=2,OA=2√2.(1)求证:BC是⊙O的切线;(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0.如图,△ABC内接于⊙O,CD是直径,∠CBG=∠BAC,CD与AB相交于点E,过点E作EF⊥BC,垂足为F,过点O作OH⊥AC,垂足为H,连接BD、OA.(1)求证:直线BG与⊙O相切;(2)若BEOD=54,求EFAC的值.21.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BD是∠O的直径,过点A作∠O的切线AE交CD的延长线于点E,DA平分∠BDE.(1)求证:AE∠CD;(2)已知AE=4cm,CD=6cm,求∠O的半径.2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为∠O的直径,点E为∠ABC的内心,连接AE并延长交∠O 于D点,连接BD并延长至F,使得BD=DF,连接CF、BE.(1)求证:DB=DE;(2)求证:直线CF为∠O的切线.23.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因“亵渎神灵罪”而被投人监狱,在狱中他对方铁窗和圆月亮产生了兴趣.他不断变换观察的位置,一会儿看见圆比正方形大,一会儿看见正方形比圆大,于是伟大的古希腊尺规作图几何三大问题之--的化圆为方问题诞生了: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1)设有一个半径为√3的圆,则这个圆的周长为,面积为,作化圆为方得到的正方形的边长为(计算结果保留π)(2)由于对尺规作图的限制(只能有限次地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包括化圆为方在内的几何三大问题都已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但若不受标尺的限制,化圆为方并非难事。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分类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分类练习题1、一个数·它的亿位上是9·百万位上是7·十万位上和千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万。
2、把4·8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后·这个数是()。
3、9·5607是()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4、最小奇数是()·最小素数()·最小合数()·既是素数又是偶数的是()·20以内最大的素数是()。
5、把36分解质因数是()。
7、如果x6 是假分数·x7 是真分数时·x=()。
6、因为a=2×3×7·b=2×3×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甲数扩大10倍等于乙数·甲、乙的和是22·则甲数是()。
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偶数是()、()、()。
10、x和y都是自然数·x÷y=3(y≠0)·x和y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1、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分位上是最大的数字·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1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29·其中最大的那个奇数是()·将它分解质因数为()。
13、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323·这两个数是()和()·或()和()。
14、用3、4或7去除都余2的数中·其中最小的是()。
102总复习题

102总复习题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1.在检波器的输入信号中,如果所含有的频率成分为C ω,C ω+Ω,C ω−Ω,则在理想情况下,输出信号中包含有的频率成分为 。
A.C ωB.C ω+ΩC.C ω−ΩD.Ω2.某超外差接收机的中频为465KHz ,当接收931KHz 的信号时,还收到1KHz 的干扰信号,此干扰为 。
A.干扰哨声B.中频干扰C.镜像干扰D.交调干扰3.利用非线性器件相乘作用实现频率变换时,其有用项为 。
A.一次方项 B.二次方项 C.高次方项D.全部项4.射频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根据理想化负载特性曲线,当LC 回路谐振阻抗e R 增加一倍时,则输出功率o P 。
A.增加一倍B.减少一倍C.不变D.与e R 无关 5.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工作频率为10MHz ,则1C 和2C 为:A.8.5pF/12.7pFB.10.5pF/15.7pFC.6.8pF/13pFD.9.5pF/18.4pF 。
6.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石英晶体在电路中起______元件作用。
A.热敏电阻 B.电容C.电感D.短路。
7.某非线性器件可用幂级数表示为230123i a a a a υυυ=+++,信号υ是频率150KHz 和200KHz 的两个余弦波,则下面_________频率分量不可能出现在电流i 中。
A.50KHz 、350KHzB.100KHz 、150KHzC.250KHz 、300KHzD.200KHz 、275KHz 。
8.某接收机中频频率为1465f KHz =,输入信号载频550C f KHz =,则镜像干扰频率2f 为 。
A.1565KHzB.1480KHzC.380KHzD.2580KHz 。
9.集成模拟乘法器是_______集成器件。
A.线性B.非线性C.功率D.数字。
10.对于三点式振荡器,三极管各电极间接电抗元件X (电容或电感),C 、E 电极间接电抗元件X1,B 、E 电极间接X2,C 、B 电极间接X3,满足振荡的原则是 _。
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形的综合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形的综合题》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与双曲线y=kx交于A、B两点,P是以点C(2,2)为圆心,半径长1的圆上一动点,连结AP,Q为AP的中点.若线段OQ长度的最大值为2,则k的值为()A.−12B.−32C.−2D.−142.如图,已知AB∥CD,点E在线段AD上(不与点A,点D重合),连接CE.若∠C=20°,∠AEC=50°,则∠A=()A.10°B.20°C.30°D.40°3.如图,在Rt△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E.若BC=8cm,BD=5cm则DE的长为()A.2√3cm B.3cm C.4cm D.5cm4.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D=8cm,把纸片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E处,AE交DC于点O,若AO=10cm,则AB的长为()A.12cm B.14cm C.16cm D.18cm5.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A.20°B.25°C.30°D.15°6.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D,CE相交于点O,且CE=BD,若∠CBD=20°,则∠A的度数为()A.20°B.40°C.60°D.70°7.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与长度为5的线段能组成四边形的是()A.1,1,1B.1,1,8C.1,2,2D.2,2,28.如图,在∠ABC中AB=AC,BE=CD,BD=CF,若∠A=40°,则∠EDF等于()A.40°B.50°C.60°D.70°9.若点O是等腰∠ABC的外心,且∠BOC=60°,底边BC=2,则∠ABC的面积为() A.2+√3B.2√3C.2+√3或2-√3D.4+2√3或2-√3310.如图,等边ΔABC的边长为4,AD是BC边上的中线,F是AD边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当EF+CF取得最小值时,则∠ECF的度数为()A.15°B.22.5°C.30°D.45°11.如图,在△ABC中∠A=30°,∠ABC=100°,观察尺规作图的痕迹,则∠BFC的度数为()A.130°B.120°C.110°D.100°12.在测量一个小口圆形容器的壁厚时,小明用“X型转动钳”按如图方法进行测量,其中OA=OD,OB=OC,测得AB=5厘米,EF=6厘米,圆形容器的壁厚是()A.5厘米B.6厘米C.2厘米D.12厘米二、填空题13.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在AB的垂线段BF上取两点C、D,使BC=CD,过D作BF的垂线DE,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测得DE的长为20米,则河宽AB长为米.14.如图1,点P从△ABC的项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A的方向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AP的长度y随时间t(s)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点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1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BE的延长线交AD于点F,∠BED=120∘,则∠EFD的度数为.16.如图,△ABC中∠A=40°,D、E是AC边上的点,把△ABD沿BD对折得到△A′BD,再把△BCE沿BE对折得到△BC′E,若C′恰好落在BD上,且此时∠C′EB=80°,则∠ABC=.17.如图,测量三角形中线段AB的长度为cm.判断大小关系:AB+AC BC(填“ >”,“ =”或“ <”).18.如图,已知AB是∠O的弦,AB=8,C是∠O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M,N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是三、综合题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20.如图,在Rt∠OAB中∠OAB=90°,OA=AB=6,将∠OAB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1B1.(1)线段OA1的长是,∠AOB1的度数是;(2)连接AA1,求证:四边形OAA1B1是平行四边形.21.已知一次函数y=2x−2的图像为l1,函数y=12x−1的图像为l2.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求直线l1与y轴交点A的坐标;求直线l2与y轴的交点B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l1与y=12x−1的图象l2的交点P的坐标;(3)求由三点P、A、B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2.在图中利用网格点和三角板画图或计算:(1)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A′B′C′;(2)图中AC与A′C′的关系怎样?(3)记网格的边长为1,则△A′B′C′的面积为多少?23.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且CD=CB,E为BD的中点,F为AC的中点,连接EF交CD 于点M,连接AM.(1)求证:EF= 12AC;(2)若EF∠AC,求证:AM+DM=CB.24.如图①,Rt△ABC中∠C=90°,AC=6cm.动点P以acm/s的速度由B出发沿线段BA 向A运动,动点Q以1cm/s的速度由A出发沿射线AC运动.当点Q运动2s时,点P开始运动;P点到达终点时,P、Q一起停止.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APQ的面积为ycm2,y与t的函数关系图像如图②所示.(1)点P运动的速度a=cm/s,AB=cm;(2)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为12cm2;(3)是否存在t,使得直线PQ将Rt△ABC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C3.【答案】B4.【答案】C5.【答案】A6.【答案】B7.【答案】D8.【答案】D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2014.【答案】1215.【答案】105º16.【答案】60°17.【答案】2.0;>18.【答案】4√219.【答案】(1)解:Δ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把x=−1代入方程得a+c−2b+a−c=0,则a=b,所以ΔABC为等腰三角形(2)解:∵ΔABC为等边三角形∴a=b=c∴方程化为x2+x=0解得x1=0,x2=−1.20.【答案】(1)6;135°(2)证明:∵∠OAB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A1B1∴∠AOA1=90°,∠OA1B1=90°,OA1=A1 B1=OA=6∴∠AO A1=∠O A1B1∴OA∠A1B1∵A1B1=OA∴四边形OAA1B1是平行四边形.21.【答案】(1)解:当x =0时,y= -2,即直线l 1与y 轴交点A 的坐标为(0,−2)当x =0时,y= -1,即直线l 2与y 轴交点B 的坐标为(0,−1);(2)解:∵一次函数y =2x −2的图象l 1与y =12x −1的图象l 2相交∴2x −2=12x −1∴x =23∴y =2×23−2=−23∴交点P 的坐标为(23,−23);(3)解:三点P 、A 、B 围成的三角形,如下图,作PD ⊥AB 交y 轴于点DAB =|−1−(−2)|=1△ABP 的高DP 为:23∴S △ABP =12AB ×DP =12×1×23=13即由三点P 、A 、B 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3.22.【答案】(1)解:如图,∠A′B′C′为所作;(2)解:线段AC 与A′C′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数量关系是相等 (3)解:∠A′B′C′的面积=12×4×4=8.23.【答案】(1)证明:连接CE∵CD=CB,点E为BD的中点∴CE⊥BD∵点F为AC的中点∴EF=12AC;(2)解:∵点F是AC中点∴AF=FC,又EF⊥AC∴∠AFM=∠CFM,且AF=FC∴ΔAFM≅ΔCFM(SAS)∴AM=CM∵BC=CD=DM+CM=DM+AM.24.【答案】(1)1;10(2)解:当运动时间为t时,AQ=t+2,BP=t,AP=10−t 如图,作PH⊥AC,则△APH∽△ABC∴PH=APAB·BC=4(10−t)5∴S△APQ=12AQ·PH=12(t+2)4(10−t)5=2(t+2)(10−t)5∴△APQ的面积为12cm2时,解方程12=2(t+2)(10−t)5,得t1=4+√6∴当t=4+√6或4−√6时,△APQ的面积为12cm2;(3)解:∵S△ABC=24cm2,C△ABC=6+8+10=24cm∴12S△ABC=12cm2①当0<t≤4时由(2)可知,当t=4−√6时,△APQ的面积为12cm2此时,AQ=4−√6+2=6−√6∴AP+AQ=6+√6+6−√6=12,即AP+AQ=12C△ABC∴t=4−√6时,直线PQ将Rt△ABC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②当4<t≤10时设PQ与BC交于点N,作PM⊥BC则有:△PBM∽△ABC∴PM AC=BPBA=BMBC,∴PM=3t5,BM=4t5,MC=8−4t5∵PM QC=MNCN,∴MN=3t2−30t25−10t当BN+BP=12时,解方程4t5+3t2−30t25−10t+t=12,得t=5或t=4(舍去)此时,PM=3,BM=4,BP=5∴BN=4+3=7∴当4<t≤10时,不存在t使得直线PQ将Rt△ABC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综上,当t=4−√6时,直线PQ将Rt△ABC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当4<t≤10时,不存在t使得直线PQ将Rt△ABC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第11页共11页。
2021年期末总复习--习题部分

机械原理期末总复习——习题部分一、机构组成原理1.计算图示运动链的自由度。
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指出。
(已知ABCD和CDEF是平行四边形)(本题14分)2. 计算图示系统的自由度。
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应注明。
绘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试判断系统能否成为机构?为什么?(本题14分)3.(本题14分)计算图示系统的自由度。
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必须指出。
KGABCDEI JHFLMNO4.(本题10分)设计者意图设计一个如第二部分题一图所示的大筛机构,通过电机带动凸轮6转动,最后实现滑块8(与大筛固连)的特定运动。
请问:设计者的意图能否实现?设计者的意图若能实现,请给出判断理由;若不能实现,也请给出判断理由,并提出能实现设计者意图的方法。
(2013年北航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二部分题一图二、机构的运动分析1. 在下图所示的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试确定:(1)机构的全部瞬心;(2)构件3的速度v3(写出表达式)。
(本题14分)2. 在下图所示的四杆机构中,各杆杆长分别为l AB=28mm,l BC=70mm,l CD=50mm,l AD=72mm。
(1)若取CD为机架,该机构将演化为何种类型的机构?为什么?请说明这时A、D两个转动副是整转副还是摆转副;(2)若取AD为机架,AB为原动件,重新作图求该机构的极位夹角θ和急回系数K,杆CD的最大摆角ψ和最小传动角γmin;(3)若取AD为机架,利用瞬心法,在题图中作图,并列出输出连架杆CD与输入连架杆AB的角速比公式。
(本题14分)A D3. (本题14分)在图示机构中,已知构件1以角速度ω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试用瞬心法求构件2的角速度ω2和构件4的速度v 4的大小及方向(只需写出表达式)。
4. (本题14分)下图所示为Roberts 近似直线机构,连杆上的C 点可实现一段近似直线轨迹。
机构中各构件的相对尺寸如图所示。
离散数学复习题及答案

总复习题(一)一.单选题1 (C)。
一连通的平面图,5个顶点3个面,则边数为()。
、4 、5 、6 、72、 (A)。
如果一个简单图,则称为自补图,非同构的无向4阶自补图有()个。
、1 、2 、3 、43、 (D)。
为无环有向图,为的关联矩阵,则()。
、是的终点、与不关联、与关联、是的始点4、 (B)。
一连通的平面图,8个顶点4个面,则边数为。
、9 、10 、11 、125、 (D)。
如果一个简单图,则称为自补图,非同构的3阶有向完全图的子图中自补图有个。
、1 、2 、3 、46、21条边,3个4度顶点,其余顶点为3度的无向图共有个顶点。
、13 、12 、11 、107、 (D)。
有向图的通路包括。
、简单通路、初级通路、复杂通路、简单通路、初级通路和复杂通路8、 (D)。
一连通的平面图,9个顶点5个面,则边数为。
、9 、10 、11 、129、21条边,3个4度顶点,其余顶点为3度的无向图共有个顶点。
、13 、12 、11 、1010、 (D)。
有向图的通路包括。
、简单通路、初级通路、复杂通路、简单通路、初级通路和复杂通路11、 (D)。
一连通的平面图,9个顶点5个面,则边数为。
、9 、10 、11 、1212、 (B)。
为有向图,为的邻接矩阵,则。
、邻接到的边的条数是5、接到的长度为4的通路数是5A B C D GG ≅G A B C D E ,V D =[]m n ij m ⨯D 1m ij =A i v je B i v j e C i v j e D i v j e A B C D GG ≅G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E ,V D=[]n n ij a ⨯D 5a )4(ij =A i v j v B i v j v、长度为4的通路总数是5、长度为4的回路总数是513、 (C)。
在无向完全图中有个结点,则该图的边数为()。
中考数学总复习《选择、填空题》专项练习题含有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选择、填空题》专项练习题含有答案(测试时间:30分钟;总分: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14的相反数是( )A. -14B. 14C. -4D. 42.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3.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4. 下列几何体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其中主视图和俯视图相同的是( )5. 如图,四个长和宽分别为x +2和x 的矩形拼接成大正方形.若四个矩形和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为4×35+22,则根据题意能列出的方程是( )A. x 2+2x -35=0B. x 2+2x +35=0C. x 2+2x -4=0D. x 2+2x +4=0 第5题图24030x x -<⎧⎨+≥⎩6. 如图,一次函数y 1=-x +1与反比例函数y 2=-2x 的图象都经过A ,B 两点,则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或0<x <2C. -1<x <2D. -1<x <0或x >2 第6题图7. 某校的5名同学在“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中,成绩(分)分别是93,96,91,93,87,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数是92.5B. 中位数是91C. 众数是93D. 方差是0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称为“好点”.下列函数的图象中不存在...“好点”的是( )A. y =-xB. y =x +2C. y =2xD. y =x 2-2x9. 如图,在▱ABCD 中,AE ⊥BC 于点E ,AF ⊥CD 于点F .若AE =20,CE =15,CF =7,AF =24,则BE 的长为( )A. 10B. 254C. 15D. 252第9题图10. 如图,Rt △ABC 中,∠C =90°,AC =6,BC =8,以点A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D ,再分别以点A ,D 为圆心,AB ,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E ,连接AE ,DE ,若点F 为AE 的中点,则DF 的长为( )A. 4B. 5C. 6D. 8 第10题图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 对于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如下:a ⊕b =a +b a -b ,如:3⊕2=3+23-2=5,那么12⊕4=________.12. 方程x 2x -4-12-x=1的解为________.13. 2020年6月21日,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在河南省云台山举行,现从2位文旅大咖,2位文旅创作者中随机抽取2人分享经验,则抽取的2人中,一位是文旅大咖,一位是文旅创作者的概率是________.14. 如图,在扇形OAB 中,∠AOB =90°,C 是OA 的中点,D 是AB ︵的中点,连接CD 、C B.若OA =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第14题图15. 如图,已知Rt △ABC 中,∠C =90°,AC =4,AB =a ,点M 在边AB 上,且AM =14a ,点N 是AC上一动点,将△AMN 沿MN 折叠,使点A 的对应点A ′恰好落在BC 上,若△BMA ′是直角三角形,则a 的值为________.第15题图参考答案1. B2. D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3. C 【解析】⎩⎪⎨⎪⎧2x -4<0①x +3≥0②,解不等式①,得x <2,解不等式②,得x ≥-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 <2,表示在数轴上如选项C .4. C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5. A 【解析】依题意,得(x +x +2)2=4×35+22,即x 2+2x -35=0.6. D 【解析】联立⎩⎪⎨⎪⎧y =-x +1y =-2x ,解得⎩⎪⎨⎪⎧x =-1y =2或⎩⎪⎨⎪⎧x =2y =-1.∴A (-1,2),B (2,-1),y 1<y 2即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下方,结合题图可知,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1<x <0或x >2.7. C 【解析】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5×(93+96+91+93+87)=92(分),∴A 选项错误;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7、91、93、93、9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93分,∴B 选项错误;∵93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为93分,∴C 选项正确;∵这组数据有变化,∴方差不为0,∴D 选项错误.8. B 【解析】根据“好点”的定义,好点即为直线y =x 上的点,令各函数中y =x ,x =-x ,解得x =0,即“好点”为(0,0),故A 选项不符合;x =x +2,无解,即该函数图象中不存在“好点”,故B 选项符合;x =2x ,解得x =±2,经检验x =±2是原方程的解,即“好点”为(2,2)和(-2,-2),故C选项不符合;x =x 2-2x ,解得x =0或3,即“好点”为(0,0)和(3,3),故D 选项不符合.9. C 【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 =∠D ,∵AE ⊥BC ,AF ⊥CD ,∴∠AEB =∠AFD =90°,∴△AEB ∽△AFD ,∴BE DF =AE AF =2024=56,设BE =5x ,则DF =6x ,AB =CD =7+6x ,在Rt △ABE 中,(7+6x )2=(5x )2+202,即11x 2+84x -351=0,解得x =3或x =-11711(舍去),∴BE =5x =15.10. B 【解析】由作图可知△ADE ≌△BCA .∴∠ADE =∠C =90°,AE =AB .又∵AC =6,BC =8,∠C =90°,∴AB =10=AE .∵点F 为AE 的中点,∴DF =12AE =12AB =5.11. 2 【解析】由题意得12⊕4=12+412-4=422= 2.12. x =6 【解析】去分母得x -(-2)=2x -4,去括号得x +2=2x -4,移项得x -2x =-4-2,合并同类项得-x =-6,解得x =6,检验:当x =6时,2x -4≠0,2-x ≠0,∴原方程的解为x =6.13. 23【解析】2名文旅大咖记为A 1、A 2,2名文旅创作者记为B 1、B 2,列表如下:由表格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抽到一位文旅大咖,一位文旅创作者的情况有8种,∴P (抽取的2人中,一位是文旅大咖,一位是文旅创作者)=812=23. 14.π2+22-1 【解析】如解图,连接OD ,过点D 作DH ⊥OA 于点H ,∵∠AOB =90°,D 是AB ︵的中点,∴∠AOD =∠BOD =45°,∵OD =OA =2,∴DH =22OD =2,∵C 是OA 的中点,∴OC =1,∴S 阴影=S 扇形DOB +S △CDO -S △BCO =45×π×22360+12×2×1-12×1×2=π2+22-1.第14题解图15. 410或12 【解析】由折叠性质可得A ′M =AM =14a ,分两种情况:①如解图①,当∠BMA ′=90°时,△BMA ′是直角三角形,tanB=A ′M BM =AC BC ,即14a 34a =4BC,解得BC =12,由勾股定理得a =BC 2+AC 2=42+122=410;②如解图②,当∠BA ′M =90°时,△BMA ′是直角三角形,sin B =A ′M BM =ACAB ,即14a 34a =4a,解得a =12,∴a 的值为410或12.第15题解图。
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压轴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几何压轴题》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专题02三角形之直角、等腰问题 题型训练训练题01【2023·内蒙古·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90,3,1ACB AC BC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 C ''△.连接BB ',交AC 于点D ,则AD DC 的值为 .训练题02【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无人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图所示,某人利用无人机测最大楼的高度BC ,无人机在空中点P 处,测得点P 距地面上A 点80米,点A 处俯角为60︒,楼顶C 点处的俯角为30︒,已知点A 与大楼的距离AB 为70米(点A ,B ,C ,P 在同一平面内),求大楼的高度BC (结果保留根号)训练题03【2023·广东·中考真题】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如图中的照片展示了中国空间站上机械臂的一种工作状态,当两臂10m AC BC ==,两臂夹角100ACB ∠=︒时,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500.766︒≈ cos500.643︒≈ tan50 1.192︒≈)训练题04【2023·湖北黄冈·中考真题】综合实践课上,航模小组用航拍无人机进行测高实践.如图,无人机从地面CD 的中点A 处竖直上升30米到达B 处,测得博雅楼顶部E 的俯角为45︒,尚美楼顶部F 的俯角为30︒,已知博雅楼高度CE 为15米,则尚美楼高度DF 为 米.(结果保留根号)训练题05【2023·河北沧州·模拟预测】如图1,嘉淇在量角器的圆心O 处下挂一铅锤,制作了一个简易测角仪.将此测角仪拿到眼前,使视线沿着仪器的直径刚好到达树的最高点M .(1)在图1中,过点A 画出水平线,并标记观测M 的仰角α.若铅垂线在量角器上的读数为53︒,求α的值;(2)如图2,已知嘉淇眼睛离地1.5米,站在B 处观测M 的仰角为(1)中的α,向前走1.25米到达D 处,此时观测点M 的仰角为45︒,求树MN 的高度.(注:3tan 374︒≈ 3sin 375︒≈ 4cos375≈︒) 训练题06【2023·四川成都·八年级期末联考】如图 在等腰Rt EDF 中 90EDF ∠=︒ 2DE DF == DG EF ⊥于点G 点M N 分别是DE DG 上的动点 且DN EM = 则FM FN +的最小值为 .训练题07【2022·陕西西安·滨河期末】如图 直线y =x ﹣3分别交x 轴 y 轴于B A 两点 点C (0 1)在y 轴上 点P 在x 轴上运动 则2PC +PB 的最小值为 .训练题08【2021·四川甘孜·中考真题】如图 腰长为22+2的等腰ABC 中 顶角∠A =45° D 为腰AB 上的一个动点将ACD 沿CD 折叠 点A 落在点E 处 当CE 与ABC 的某一条腰垂直时 BD 的长为 .训练题09【2022·福建泉州·九年级联考】如图 ABC 和AG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90BAC G ∠=∠=︒ AGF 的边AF AG 交边BC 于点D E .若4=AD 3AE = 则BEDC 的值是 .训练题10【2021·宁夏固元·联考一模】如图在直角△BAD中延长斜边BD到点C 使得BD=2DC 连接AC 如果则的值是()A.B.C.D.答案&解析5 tanB3=tan CAD∠3 3351315训练题01【2023·内蒙古·中考真题】【答案】5【简证】因为tan 311tan 4522ABC CD ABD α∠=⎧⇒=⇒=⎨∠=︒⎩ 故5AD DC =【常规法】解:过点D 作DF AB ⊥于点F∵90ACB ∠=︒ 3AC = 1BC =∴223110AB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 C ''△∴==10AB AB ' 90BAB '∠=︒∴AB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ABB '∠=︒又∵DF AB ⊥∴45FDB ∠=︒∴DF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 BF =∵1122ADB S BC AD DF AB =⨯⨯=⨯⨯ 即=10AD DF ∵ 90C AFD ∠=∠=︒ CAB FAD ∠=∠∴AFDACB ∴DF AF BC AC= 即3AF DF = 又∵=10AF DF -45°α∴10=4 DF∴105=10=42AD⨯51=3=22CD-∴52==512ADCD故答案为:5.训练题02【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答案】大楼的高度BC 为303m .【分析】如图 过P 作PH AB ⊥于H 过C 作CQ PH ⊥于Q 而CB AB ⊥ 则四边形CQHB 是矩形 可得QH BC = BH CQ = 求解3sin 60804032PH AP =︒=⨯= cos6040AH AP =︒= 可得704030CQ BH ==-= tan 30103PQ CQ =︒= 可得403103303BC QH ==-=.【详解】解:如图 过P 作PH AB ⊥于H 过C 作CQ PH ⊥于Q 而CB AB ⊥则四边形CQHB 是矩形 ∴QH BC = BH CQ =由题意可得:80AP = 60PAH ∠=︒ 30PCQ ∠=︒ 70AB = ∴3sin 60804032PH AP =︒=⨯= cos6040AH AP =︒= ∴704030CQ BH ==-= ∴tan 30103PQ CQ =︒=∴403103303BC QH ==-= ∴大楼的高度BC 为303m .训练题03【2023·广东·中考真题】【答案】15.3m【分析】连接AB 作作CD AB ⊥于D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知2AB AD = 1502ACD ACB ∠=∠=︒ 在Rt ACD △中利用sin AD ACD AC∠=求出AD 继而求出AB 即可.【详解】解:连接AB 作CD AB ⊥于D∵AC BC = CD AB ⊥∴CD 是边AB 边上的中线 也是ACB ∠的角平分线∴2AB AD = 1502ACD ACB ∠=∠=︒ 在Rt ACD △中 10m AC = 50ACD ∠=︒ sin AD ACD AC ∠= ∴sin 5010AD ︒= ∴10sin50100.7667.66AD =︒≈⨯=∴()227.6615.3215.3m AB AD =≈⨯=≈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5.3m .训练题04【2023·湖北黄冈·中考真题】【答案】3053-/5330-+【分析】过点E 作EM AB ⊥于点M 过点F 作FN AB ⊥于点N 首先证明出四边形ECAM 是矩形 得到15AM CE == 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5AC EM BM === 进而得到15==AD AC 然后利用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53BN = 即可求解.【详解】如图所示 过点E 作EM AB ⊥于点M 过点F 作FN AB ⊥于点N由题意可得 四边形ECAM 是矩形 ∴15AM CE == ∵30AB = ∴15BM AB AM =-= ∵博雅楼顶部E 的俯角为45︒ ∴45EBM ∠=︒ ∴45BEM ∠=︒ ∴15AC EM BM ===∵点A 是CD 的中点 ∴15==AD AC 由题意可得四边形AMFN 是矩形 ∴15NF AD == ∵尚美楼顶部F 的俯角为30︒ ∴60NBF ∠=︒ ∴30BFN ∠=︒ ∴2BF BN =∴在Rt BNF △中 222BNNF BF += ∴()222152BN BN +=∴解得53BN =∴3053FD AN AB BN ==-=-.故答案为:3053-.训练题05【2023·河北沧州·模拟预测】【答案】(1)37︒(2)树MN 的高度为5.25米【分析】(1)根据互余的性质计算即可.(2) 过点A 作AP MN ⊥ 垂足为P 则 1.5PN AB ==米.设MN x =米.解直角三角形求解即可.【详解】(1)如图1;905337α=︒-︒=︒;(2)如图 过点A 作AP MN ⊥ 垂足为P 则 1.5PN AB ==米.设MN x =米. 在Rt APM △中 4( 1.5)tan 373MP AP x ==-︒(米) 在Rt MCP 中 1.5CP MP x ==-(米) 4( 1.5)( 1.5) 1.253AC AP CP x x ∴=-=---=(米) 解得 5.25x =. 答:树MN 的高度为5.25米.训练题06【2023·四川成都·八年级期末联考】【答案】23【分析】过点E 作AE EF ⊥ 使得2AE DF == 证得AEM FDN ≅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得FN AM = 求FM FN +的最小值即求FM AM +的最小值 此时只有A M F 在一条直线上时 FM AM +的最小 即为AF 的长 在Rt AEF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E 作AE EF ⊥ 使得2AE DF == 如图所示∵等腰Rt EDF 中 90EDF ∠=︒ 2DE DF ==∴45DEF ∠=︒ 222222EF =+=∴9045AEM DEF ∠=︒-∠=︒∵等腰Rt EDF 中 90EDF ∠=︒ 2DE DF == DG EF ⊥∴45FDN ∠=︒∴FDN AEM ∠=∠在AEM △和FDN 中AE DF AEM FDN EM DN =⎧⎪∠=∠⎨⎪=⎩∴AEM FDN≅()SAS ∴FN AM =∴求FM FN +的最小值即求FM AM +的最小值 此时只有A M F 在一条直线上时 FM AM +的最小 即为AF 的长∴在Rt AEF 中()222222223AF AE EF =+=+=的最小值为23即FM FN故答案为:23训练题07【2022·陕西西安·滨河期末】【答案】4【分析】过P作PD⊥AB于D依据△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BAO=∠ABO=45°=∠BPD进而得到△B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PD22=PB当C P D在同一直线上时CD⊥AB PC+PD的最小值等于垂线段CD的长求得CD的长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所示过P作PD⊥AB于D∵直线y=x﹣3分别交x轴y轴于B A两点令x=0 则y=﹣3;令y=0 则x=3∴A(0 ﹣3)B(3 0)∴AO=BO=3又∵∠AOB=90°∴△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O=∠ABO=45°=∠BPD∴△B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D22=PB∴2PC+PB2=(PC22+PB)2=(PC+PD)当C P D在同一直线上即CD⊥AB时PC+PD的值最小最小值等于垂线段CD 的长此时△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点C(0 1)在y轴上∴AC=1+3=4∴CD22=AC=22即PC+PD的最小值为22∴2PC+PB的最小值为222⨯=4 故答案为:4.训练题08【2021·四川甘孜·中考真题】【答案】2或22【分析】分两种情况:当CE ⊥AB 时 设垂足为M 在Rt △AMC 中 ∠A =45° 由折叠得:∠ACD =∠DCE =22.5° 证明△BCM ≌△DCM 得到BM =DM 证明△M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可得解;当CE ⊥AC 时 根据折叠的性质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计算即可;【详解】当CE ⊥AB 时 如图设垂足为M 在Rt △AMC 中 ∠A =45°由折叠得:∠ACD =∠DCE =22.5°∵等腰△ABC 中 顶角∠A =45°∴∠B =∠ACB =67.5°∴∠BCM =22.5°∴∠BCM =∠DCM在△BCM 和△DCM 中90BMC DMC CM CM BCM DCM ∠=∠=︒⎧⎪=⎨⎪∠=∠⎩∴△BCM ≌△DCM (ASA )∴BM =DM由折叠得:∠E =∠A =45° AD =DE∴△M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M =EM设DM =x 则BM =x DE 2=x∴AD 2=x .∵AB=22+2∴2x2x=22+2 解得:x2=∴BD=2x=22;当CE⊥AC时如图∴∠ACE=90°由折叠得:∠ACD=∠DCE=45°∵等腰△ABC中顶角∠A=45°∴∠E=∠A=45°AD=DE∴∠ADC=∠EDC=90°即点D E都在直线AB上且△ADC△DEC△A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22+2∴AD22=AC=22BD=AB﹣AD=(22+2)﹣(22)2=综上BD的长为2或22.故答案为:2或22.训练题09【2022·福建泉州·九年级联考】【答案】916【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先证明AED BEA ∽ 可得34BE AE AB AD ==,设3BE x = 则4AB x AC ==,再证明ADE CDA △∽△ 可得34AC AE CD AD == 可得163CD x = 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解:∵ABC 和AG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5,B F FAG AB AC ∠=∠=∠=︒=∵AEB AED ∠=∠∴AED BEA ∽∴AD AE DE AB BE AE ==,而4=AD 3AE = ∴34BE AE AB AD == 设3BE x = 则4AB x AC ==同理可得:ADE CDA △∽△∴AD AE DE CD AC AD == ∴34AC AE CD AD == ∴BE AC AB CD = ∴344x x x CD =,即163CD x = ∴3916163BE x CD x ==.训练题10【2021·宁夏固元·联考一模】【答案】D【详解】解:如图 延长AD 过点C 作CE ⊥AD 垂足为E∵ 即∴设AD =5x 则AB =3x∵∠CDE =∠BDA ∠CED =∠BAD∴△CDE ∽△BDA∴∴CE = DE =∴AE = ∴tan ∠CAD =.5tanB 3=53AD AB =12CE DE CD AB AD BD ===32x 52x 152x 15CE A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n 3)
• 7.求出下列各序列的z变换,指出收敛域, 画出零极点图,并指出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是否存在。 (1)n u(n) • (1) 1 • (2) u(n 2)
n
2
• (1) 由z变换的定义,
X ( z)
n
x(n) z
1 1 1 y (2) y (1) x(2) 0 3 3 3
1 1 1 y(3) y(2) x(3) 0 3 …… 3 3
2 2
1 1 y(n) y(n 1) x(n) 3 3
n 1
1 0 3
y(n) T [ x(n)] x(n 1) 3x(n 6)
• 当系统的输入为x (n) x(n m)时,系统的输出
1
y1 (n) T [ x1 (n)] x1 (n 1) 3x1 (n 6) x(n m 1) 3x(n m 6) y(n m)
1
1 2
1 1 n x(n) 1 x(n) 2 2
1 4
321 0 1 2 3 4 5
• 1.判定下列离散时间信号的周期性;若是周 期的,确定它的周期。 4 • (1) x(n) sin( n 1) 5 • (2) x(n) cos( n ) 9 • (3) x(n) cos( n) cos( n)
y1 (n) T[ x1 (n)] (n 1) x1 (n 1) (n 1) x(n 1 m)
y(n m) (n m (n)] T[ x(n m)] y(n m)
所以系统不是时不变系统。
2 4
• 为有理式 5和2没有公因子,所以周期 N=5 1 2π 2π 9 18π 无理数, • (2) 9 ω 所以该信号为非周期的; • (3)
0
4 (1)0 5
2π 5 5 2π ω0 4π 2
0
3 周期N 为8 • cos n 1 4 • cos n 周期N2为8 4 • 周期为N1和N2的最小公倍数 ,周期为8
y1 (n) T[ x1 (n)] (n 1) x1 (n 1)
• 所以系统是线性系统。
• 下面判断系统是否为时不变系统,假设系 统的输入为x(n),系统的输出
y(n) T [ x(n)] (n 1) x(n 1)
1
当系统的输入为x (n) x(n m)时,系统的输出
• 故系统的输出为
1 2 n 2 , n 1 h(n) 2, n0 0, n0
1 h(n) 2 (n) 4 u(n 1) 2
n
• (2)由图可知
• 由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可得
y ( n)
1 1 1 x(n) (n 1) ( n) ( n 1) ( n 2) 4 2 2
1 1 1 h(n 1) h(n) h(n 1) h(n 2) 4 2 2 n 1 n 1 1 1 1 2 (n 1) 4 u ( n) 2 ( n) 4 u ( n 1) 2 4 2 2 n 1 n2 1 1 1 2 (n 1) 4 u (n 2) 2 ( n 2) 4 u ( n 3) 2 2 2 1 3 13 29 37 1 (n 1) (n) (n 1) (n 2) 2 2 4 8 8 2
• 由此可得系统是时不变系统,所以该系统为 线性时不变系统。
• 接下来判断系统是否为因果系统,y(n)与 x(n-1)和x(n-6)有关,由因果系统的定义可 知,该系统为因果系统。 • 最后,判断系统是否为稳定系统,假设输入 有界,即
x(n) Bx
• 此时输出满足
y(n) x(n 1) 3x(n 6) 4Bx
• 再由值h(0)及输入推导h(1),并依次推导得 h(2),h(3)…。因而有:
1 h(1) h(0) 2 (1) (0) 1 0 1 2 2
1 h(2) h(1) 2 (2) (1) 1 0 0 1 2 1 1 1 h(3) h(2) 2 (3) (2) 0 0 2 2 2 2 2 1 1 1 h(4) h(3) 2 (4) (3) 0 0 2 2 2 …… n2 n2 1 1 1 h(n) h(n 1) 2 (n) (n 1) 0 0 2 2 2
n n n
2
• 所以系统是稳定的
• 5.已知一因果LTI系统由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 描述,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当输入为x(n)= (n 1) ,求系统的输出, 并判断系统是否为稳定系统; • (2) 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g(n)(即当输入为 u(n),系统的输出)。
n n 1
• 6、已知一因果LTI系统由常系数线性差分方 程描述, 2 y(n) y(n 1) 4 x(n) 2 x(n 1) • 试求 • (1)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 (2) 当如图1-4所示时,系统的输出。
x(n)
1
1 4 1 2
2 1 01 2 3
n
•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就是当输入x(t ) (t )时, 系统的输出h(t),差分方程变为:
• (2) y(n) (n 1) x(n 1)
• (1)
y1 (n) T[ x1 (n)] x1 (n 1) 3x1 (n 6)
y2 (n) T [ x2 (n)] x2 (n 1) 3x2 (n 6)
• 那么当输入为x(n) ax (n) bx (n) 时,系统的输出为
2
2
2
2
• 4.下面均为离散时间LTI系统的单位脉冲响 应,试指出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并陈 述理由。 1 h ( n ) ( ) u ( n) • (1) 3 • (2) h(n) (3)n u(2 n)
n
• (1) 因为当n<0时h(n)=0,,所以系统是因 n n 果的; 1 1 3 h(n) n 3 u(n) 3 2 • 因为 n n 0 • 所以系统是稳定的。 • (2)因为当n≤2时,h(n) ≠0,很明显当n<0时, h(n) ≠0 ,所以系统是非因果的; 2 • 因为 27 n n h(n) 3 u(2 n) 3
n 1
• 故系统的输出为
1 n 1 , n 1 y ( n ) 3 0, n 1
u(n 1) • 即 • 由系统的时不变性可知,当输入为x(n) = (n 1) ,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1 y(n) 3
n 1
1 h(n) u(n) 3
• 接下来判断系统是否为因果系统,y(n)只与 x(n-1)有关,由因果系统的定义可知,该系 统为因果系统。 • 最后,判断系统是否为稳定系统,假设输 入 x(n) 1 ,显然
x(n) 1
• 即输入有界,此时系统输出满足
y(n) (n 1) x(n 1) (n 1)
1 y (n) y (n 1) x(n) 3
• (1) 因为该LTI系统是因果的,且x(0)=0, n<1,所以y(0)=0,以此条件作为初始条件, 先求出y(1),
y (1) 1 y (0) x(1) 0 1 1 3
• 再由y(1)值及输入推导y(2),并依次推导得 y(3),y(4)…。因而有:
n
• 因为
3 1 1 h(n) n 3 u(n) 3 2 n n 0
n
n
• 所以系统是稳定的。 • (2) 单位阶跃响应为输入u(n)与h(n)的卷积, 即
1 1 3 1 g ( n) h( n ) u ( n) u ( n) u ( n ) u ( n) 11 3 3
1
2
1
2
• 根据乃奎斯特定理 f s 2 f h • 因为 xa (t ) cos2t ,而频谱中最高角频率 6 a 2 3 ,所以 ya (t ) 无失真 2
1
1
1
因为 xa (t ) cos5t ,而频谱中最高角频率 6 ,所以 ya (t ) 失真 a 5 3
1 3 x(n) cos( n) cos( n) cos 2 4 2 4
n cos n 4
• 2.判断下列离散时间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 变、因果、稳定系统,说明理由,其中, x(n)与y(n)分别为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 (1) y(n) x(n 1) 3x(n 6)
• 因此系统为稳定系统。
• (2)
y2 (n) T[ x2 (n)] (n 1) x2 (n 1)
y(n) T [ x(n)] T [ax1 (n) bx2 (n)] a(n 1) x1 (n 1) b(n 1) x2 (n 1) ay1 (n) by2 (n)
2h(n) h(n 1) 4 (n) 2 (n 1)
• 因为该LTI系统是因果的,且 (0) 0, n 0 , 所以,以 h(1) 0 此条件作为初始条件, 先求出h(0),
1 h(0) h(1) 2 (0) (1) 0 2 0 2 2
1 2
y(n) T [ x(n)] T [ax1 (n) bx2 (n)] ax1 (n 1) bx2 (n 1) 3ax1 (n 6) 3bx2 (n 6) ay1 (n) by2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