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公路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绿美乡村公路打造工程方案

绿美乡村公路打造工程方案

绿美乡村公路打造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乡村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绿美乡村公路主要是通过在道路两侧绿化,以及在道路中间设置绿化带的方式,打造出绿色、生态、美丽的乡村公路,提高公路的环境质量,为乡村的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主要是对乡村公路进行绿美化改造,通过对道路两侧绿化带的规划和设计,以及道路中央绿化带的设置,改变乡村公路传统的单调、平凡的形象,打造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公路。

三、项目目标1. 提高公路环境质量。

改善公路两侧的绿化带,增加各种植被的种植,提高空气质量,改善路面环境。

2. 增加乡村公路景观价值。

通过绿化工程,营造出美景和人文景观,提高公路的美观度,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打造美丽的公路,提升当地的旅游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召开相关会议,做好规划工作。

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召开会议,研究乡村公路绿美化打造工程方案,确定实施步骤和工作要点。

2. 开展勘察和调查工作。

对工程实施地点进行勘察和调查,确定绿化带的规划范围和植被种植的方案。

3. 制定绿化带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调查的结果,编制绿化带规划设计方案,明确道路两侧和中央的绿化带的种植植被种类和数量。

4. 开展工程实施。

对绿化带进行清理和打草,重新设计和种植各种植被,修建绿化设施,打造出绿色美丽的公路环境。

5. 宣传推广和营销。

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和宣传媒体,宣传美丽乡村公路的建设成果,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项目实施难点及解决措施1. 土地流转问题。

由于乡村公路绿化改造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因此要解决好土地流转的问题,与农民协商确定土地流转补偿方案。

2. 植被种植条件问题。

不同地区的植被种植条件不同,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并做好养护工作。

3. 资金投入问题。

绿美乡村公路的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需要争取相关资金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现代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初探

现代城市道路景观生态化设计初探

使道路 与风景相 协调 ; 有些 道路 则根 据其地 理位 置和 环 态化 设计应 该把 握和 调整好 道路 和周 边建 筑 、 场 等的 广
境 设计成 以人车 共 同使 用 , 车辆慢速 通行 的道 路 。 关系 。 当今 的城 市街道 建设 欠缺 的是设计 方面 的通力 协 英 国著名 风景 建筑 师 J 迈克 卢斯 基 根据 这些 因素 作 。 如 , 路构造 物和 建筑物 非 常零散 , . 例 道 道路和 公 园 由
是所 有 的道 路都 以千遍 一律 的交通 功 能为主 , 些道路 基 本 的模式“ 有 斑块 一廊道 一基质 ” 分析和 改变景 观 。 来 在
应该合 理 的利 用其 地理上 的 资源 和 人文 资源 , 设计 成适 高密度 的城 市空 问 中 , 道路 被 界 定为 人 工廊 道 , 道路 而 应车辆 高速行驶 ,并建设 一些 与 自然和谐 统 一 的风 景 , 周边 的建筑 、 场成 为景观 生态 斑块 。因此道 路景 观生 广
蕴和文 明程度 , 现代 城市 的发展 逐渐 将道 路 的性质 定义 景观 设计应 遵 从 自然 。 是这种模 式只 强调 垂直 自然生 但 明确 , 根据 道 路 的功 能和 地 理环 境 , 道路 景 观 设计 上 态过 程 , 忽视 了水平 生态 过程 。近几 年 随着景 观 生态 在 而 合 理地利 用 自然环 境 资源 , 现各 自的特性 。因此并 不 学 的发展 , 水平 生态 过程 的研 究在加 深 。我们 用一个 体 对
绿化 、 景观 建筑 、 道系统 等进 行设计 。 廊
2 作为生态廊道的道路设计
著名 的景观设计师麦 克哈格主张 的‘ ‘ 干层饼模式”蜘 ,
强 调景 观 设计 中的 土地 利用 规 划 应 该遵 从 自然 固有 价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公路绿化是指在公路两侧或中央,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花草等方式,修建绿化带,以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净化空气等目的进行的一系列设计活动。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公路绿化设计时需要遵循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从绿化带规划、植物选择和管理等方面,简要介绍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一、绿化带规划1. 宽度规范绿化带的宽度应根据公路类型、车流量和地形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绿化带的宽度应在30~100米之间,一般公路绿化带的宽度应在15~50米之间。

对于山区或曲线较多的路段,绿化带的宽度应适当增加。

2. 空间布局绿化带应根据公路的形状、交通流量、交通安全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绿化带可以分为两侧绿化和中央绿化,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景观点、休息区等功能区域。

3. 地势处理绿化带应根据地势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山区公路,可以设置防护带、护坡等设施,保护绿化植物不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对于平原地区,可以进行适当的填坑、排水等处理,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植物选择1. 选择原生植物公路绿化应优先选择当地的原生植物,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原生植物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等特点,更容易生根生长,减少后期管理成本。

2. 选择抗逆植物公路绿化的植物选择要考虑到公路环境的特殊性,如车辆尾气、噪音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因此,应选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的植物,如耐污染性强的植物、耐干旱、抗风沙等特殊环境的植物。

3. 树种搭配公路绿化应注意树种的搭配,避免单一树种过多或过密,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可以选择不同树种的组合,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

三、管理要求1. 种植和成活率公路绿化应保证植物的种植质量和成活率。

种植时应注意减少植物根系的损伤,保证根系的完整性。

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成活。

2. 植物维护公路绿化需要进行定期的植物维护,包括除草、灌溉、修剪等工作。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公路中分带绿化方案

公路中分带绿化方案

公路中分带绿化方案1. 简介公路中分带绿化是指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为公路提供景观美化、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的功能。

合理的绿化设计可以有效缓解交通噪音、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和土壤等作用。

本文将介绍公路中分带绿化的设计方案和相关管理措施。

2. 绿化带设计原则2.1 功能分区绿化带设计应根据公路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区。

一般可以分为景观绿化区、生态保护区和防护绿化区。

景观绿化区用于增加公路的美观性,可以种植花草树木;生态保护区用于保护植物、动物和水体资源,应尽量保持自然状态;防护绿化区用于减少道路噪音和风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宜选择高大的灌木和乔木作为屏障。

2.2 植物选择在绿化带设计中,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一般应选择耐旱、抗寒、耐盐碱的植物,以保证植物能够良好地生长。

同时,还应根据绿化带的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美观效果和生态价值的植物。

例如,在景观绿化区可以选择花草树木,而在生态保护区可以选择具有保护作用的特色植物。

2.3 绿化带宽度绿化带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城市主干道的绿化带宽度应大于等于10米,次干道和支路可适当缩小。

对于高速公路和国道等大型道路,由于车流量较大,绿化带的宽度应适当加宽,以增加隔离效果和视觉美观。

3. 绿化带管理措施为保证绿化带的长期良好状态,除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外,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化带管理措施:3.1 灌溉和养护绿化带的植物需要定期的灌溉和养护,以保持其生长繁茂和美观。

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季节,确定灌溉的频率和水量,并及时对植物进行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3.2 垃圾清理定期清理绿化带内的垃圾和落叶,保持绿化带的整洁和美观。

可以设置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点,方便行人和工作人员投放垃圾。

3.3 安全防护在绿化带的边缘设置护栏或栅栏,以防止车辆误入绿化带。

同时,要及时修剪绿化带内的高大植物,以确保视野的畅通和交通安全。

3.4 定期检查定期对绿化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植物死亡、病虫害和设施损坏等问题。

浅谈鹤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态景观绿化设计研究

浅谈鹤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态景观绿化设计研究

品种 , 合理控制植物群落的演替方向, 保持生态系统 的长期 稳定 发展 方 向和维 持 当地生 态系 统平衡 。 ( 4 ) 边坡防护以生态防护和工程防护结合的形
式, 实现 多彩 多姿 的生 态 恢 复模 式 和 水 土 保持 的 防 护 目标 。
( 5 ) 充分 利 用 当地 自然 景 观 、 人 文 景 观 丰 富 的
观资源、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沿线 自 然人文环境 、 如
何最大限度地恢复沿线生态环境 , 都是丹通高速公 路建设过程 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
1 . 1 丹通 高速公 路 绿化 设计 理念 与原 则
以恢复 高速 公路 建设 过程 中对环境 的破坏 和 为 用 路人 提供 自然 、 舒适 、 赏 心 悦 目的行 车条 件 为 目
综合 当地实际情况 , 选用当地 乡土树种。适应
当地 的 气 候 、 土壤 条 件 。绿 化 植 被 的 高度 、 栽 植 间
距, 要起到夜间行车 防止眩光的作用 。注重群落的 生态效益 , 进行乔 一 灌一 草复层结构的合理搭配 , 使 之达到整体协调、 美观、 保持水土 、 保证安全的作用 。

9 8・
北 方 交 通
神望 月 。
2 0 1 4
的理 念和 人性关 怀 。
( 8 ) 合 理 设 置 针 阔乔 比例 和 草 木 本 花 卉 类 比
( 2 ) 牛坞 叠 翠一 山体 陡 峭 、 险峻 , 紧邻公路 , 崖 壁 自然生 长着 植被 , 仿佛 叠 落 的碧 翠 。 ( 3 ) 错 草 扶秋一 山林 寂静 , 溪 水 淙淙 , 秋 季 到 来 色 彩如锦 、 多 姿而 壮美 。
自然 的辽 东 群 山连 绵 壮 阔 , 它 广 博 的胸 襟 哺 育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

公路绿化设计规范公路绿化设计规范为了美化城市形象、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公路绿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下面介绍一些公路绿化设计的规范。

一、植物选择在公路绿化设计中,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及生态环境的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应该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能够适应道路旁的各种环境条件,如阳光、风力、土壤等。

植物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其美观性、耐久性、易管理性和适应性等因素。

二、绿化带设计公路两侧的绿化带设计是公路绿化中的重要部分。

绿化带可以分为内部绿化带和外部绿化带两部分。

内部绿化带通常位于公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之间,可以种植较高的树木、灌木和草坪等植物,用于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减少空气污染等目的。

外部绿化带位于人行道之外,可以种植一些较低矮的树木和灌木,用于隔离道路和建筑物、保护行人安全等目的。

三、景观设计在公路绿化中,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建筑物等方式,打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

公路绿化的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公路的功能和道路交通规则,避免对交通产生不良影响。

四、灌溉管理公路绿化的灌溉管理是保证绿化健康生长的关键。

灌溉应根据植物的需水量进行合理安排,每次灌溉应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灌溉设施应安装完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化控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养护管理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是保持绿化景观美观的关键。

养护管理应包括定期修剪、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定期修剪可以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除草可以减少杂草的竞争,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病虫害防治可以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六、生态保护在公路绿化设计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可以选择一些木本植物和草坪等植物,以增加氧气含量、吸附有害气体、降低温度等。

同时,应该避免使用对生态环境有害的农药和化肥,保护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总之,公路绿化设计规范是为了打造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景观生态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景观生态绿化设计.

2009(06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景观生态绿化设计Ecological Landscape Greening Design of Central Separate Belt of Highway摘要:介绍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景观规划设计、绿化苗木品种选择、绿化设计模式类型,以期对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绿化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设计模式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green seedling selection of species,the type of green de-sign of central separate belt of highway,with a view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ecological greening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highway.Key words:highway;central separate belt;landscape;greening;design pattern公路主干道绿化设计根据设计依据及原理分为中央分隔带(宽3m ,边坡(1~10m 及土路肩(0.75m 、坡脚(1m ,边沟外侧至栅栏(1~5m 三大部分,本文主要就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景观生态绿化模式设计作一浅析,希望能对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绿化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1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景观规划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除满足防眩功能要求及美化景观外,还要注意中央分隔带景观的视觉效果变化和开口处的视线问题。

根据防眩功能计算公式株距即根据最大防眩角度15度的要求,当树冠直径达到55cm 时,有效防眩单排株距=55/Sin150=3.861×55=212cm ,折算双排株距为424cm ,测出的理论值并考虑综合因素,标准段主防眩树种(河南桧株距单排为2m ,2.5m,3m ,双排为4m 。

宁宣杭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绿化设计

宁宣杭高速公路景观生态绿化设计

喧 闹 声 渐 渐 远 去 .尘 嚣 为 之 一 扫 。凭 栏远 眺 ,长河 似练 ,春 水 西 流 ,惊诧 回眸 间点 出本段 的主 题 。设 计 中突 出一个 “ ” ,运 灵 字 用 推窗 即见 景 、低 首 即望水 的设
量 出发 ,对 高 速公路 沿线 生态 景 观进行 规划 设计 ,从 而提 高道 路 环 境 的质量 和生 态效 应 。
Ke wo ds e p e s y; g e n n y r : x r s wa r e i g; d sg e in
1 引 言
件 、土壤 及植 被等 生态 、环 境 因 子情 况 .将 全 线划分 为 以下 三个 景观 类 型 :江 南秀美 田园风 情景 观 区 、 水 岸 菁 华 临 江 生 态 景 观
在 设 计 中 力 求 反 映 时 代 风 貌 、地 方特 色 ,结合 高速 公路 车 速 快 、车 流量大 和所 处 区段 的特 点 。严 格遵 守交 通线 路 的特 当
的调 整 、改造 ,以乡土 植物 物种
在 充分 考虑 行车 、公 路结 构
和 环 境 特 征 三者 关 系 的基 础 上 , 运用 景 观生 态学 、园林 造 景学 和 高 速公 路运 营管 理学 进行 高速 公 路绿 化设 计 。设 计 中主要 考虑 边 坡绿 化 和两 侧路缘 带绿 化 ,以发
改善 区域景 观 、提 高生态 环境 质
区 、隽 美 皖 南 山地 风 光景 观 区 。 其景 观特 色如 下所述 。
21 江 南秀 美 田园风情 景观 区 .
江畔郁 郁葱 葱 的林带 ,成 萦绕 迂
回之 势 ,水 清 木 华 ,峰 回路 转 , 虚 实退 进 ,千姿 百态 。水 东服 务
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问题
(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滞后性 (2)高速公路景观特色的缺乏性 (3)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工程不完善 (4)道路疏于管理
国内外研究状
国外研究现状 1962年日本开始着手修筑高速公路。到1970年发表了《高速公路造园设计要领》, 1976年发表了日本道路协会的《道路绿化技术标准设定》,吸收了欧美等国家公路景观 设计的理念,制定了新的经营方针。 1980年,法国在新的道路设计规范中增加了《道路景观设计规范》RAS-LG1980。在 此规范指导下,法国道路的设计与建造密切结合了所穿过地区的地形地貌,充分显示出沿 线的区域自然风貌和城镇最佳景观,成为现代道路景观设计的典范,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德国的道路设计者认为:“在道路设计中,景观是一大要素,景观设计应与道路的总 体设计有机地协调,使其对周围原有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在公路与周围环境的协 调问题上,德国逐渐形成了系统的道路线形及景观设计理论。 美国在道路工程的实践中,提出了公路美学理论。美国20世纪二十年代修建公园路时 就开始进行专门的景观设计。1965年在林登· 贝恩斯· 约翰逊总统夫人的倡导下,美国国会 通过了《道路美化条例》。1986年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出版了《公路建设项目视觉影响 评价》,要求所有公路建设项目都要进行美学和视觉质量影响评价,并于2002年重新修 订出版了《公路景观和环境设计指南》,这些法律和指南的颁布实施,极大的促进了公路 景观美学的发展,为公路与周围景观协调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另外,从 1996年开始,美国联邦公路局每两年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公路设计优质奖,至今已进 行5次评选。这一活动的开展,更加促进了公路建设项目中对景观环境的重视程度。
3.1.2 沿线景观与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 1 布局选线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初期的选线过程中,即应该考虑公路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合 理避让生态敏感区域、远离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和集中居民点,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等等,以达到最低限度地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目的,并为今后相对具体的景观规 划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景观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景观良好的高速公路应该是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的,并将周围环境的生态景观有 组织地引人高速公路的行进视觉范围之内。因此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规划必须进行沿线生态 环境的现状调查,明确各类景观元素与景观类型分布特点,并在规划过程中加以利用和整 合,以达到突出道路景观特色以及与环境有机融合的目的。 3 植物种类规划 植物景观规划,首先应在充分了解该地区植物物种、植被分布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植 物景观规划的原则,然后根据高速公路总体景观定位与区段划分控制规划,制订包括中央 分隔带、边坡在内的各类型植被的景观规划对策,最后还应确定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 及地被植物的具体植物名称,以供进行具体实施时选用。 4 典型景观与生态敏感点设计 在沿线现状调查工作结束后,确定若干典型景观点与生态敏感点,结合总体景观规划 理念和具体情况制订保育措施。
二、相关理论概念综述
2.1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规定, 高速公路应具备限制出入、分隔行使、汽车专用、全部立交和完善的交通设施条件;昼夜 行车通行量和行车速度符合设计标准。高速公路是高等级公路的一部分,也是主体部分。 在国际上,各国的情况不同,对公路的等级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我国的公路按技术等级、 年平均昼夜的交通量、通达区域的重要程度等指标,以最新标准可划分为5级,即: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其中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即通常 所指的高等级公路,其余为普通公路,亦称一般公路。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车 速高、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行车安全等特点。
(2)景观保护 1 景观界面规划的生态格局划分 包括道路“边界”和“领域”范围在内的景观构成的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廊道、 斑块与界面,需要在景观界面规划中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和总体规划理念加以控制和组 织,以满足动态景观观赏的需要。并最大程度地维系生态环境稳定,发挥生态环境效 益。 2 区段剖面规划的生态风貌控制 高速公路路域范围内的景观主要由道路横剖面来进行控制,包括中央分隔带的生 态规划以及边坡的生态规划,这两部分也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景观生态风貌。因而 在总体景观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对这两部分进行具有段落景观特色的生态性规划控制 与设计,是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规划的主要内容。 3 景观生态对策 根据道路规划工作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成果,景观规划应对沿线生态景观进行有 针对性的控制和培育,对环境评价中提到的沿线重点受影响区域在规划中制订相应的 补救与缓解措施,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4 景观节点生态规划 包括中央分隔带、边坡、互通式立交、附属区在内的景观节点,需要制订各自相 对较为详细的以景观为导向的规划。附属区等重要节点,还应该提供生态建设对策与 规划导则,并用若干生态指标如绿地率、郁闭度、建筑限高等加以有效控制。
3.1.1 生态规划思路 公路主题要素是以线形为主,路线走向的关键是公路自身的线形与体态。在主线 设计阶段,建设者和课题组就需提前考虑到,要建设生态型高速公路,单靠边坡防护、 绿化美化工作难以全面做好。 从景观角度来说,首先要处理好公路线形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事实证明,完全的 沿溪线或越岭线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从功能角度来说,要正确处理高速公路与沿线城镇居民点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 应遵循四种模式:一是路线“穿城而过”,这种模式适用于道路呈方格网布置的特大 城市,并且城市道路网中有与高速公路等级相近的快速干道;二是路线“绕城而过”, 适用于小城市或城镇;三是路线与功能相近的环线合并过境;四是采用连接线将高速 公路与城市道路系统连接在一起。这几种过境方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才能发挥高速 公路的骨干作用。 从环保角度来说,要正确处理好路线与沿线风景区、林区、名胜古迹等之间的关 系,尽量避免破坏已有的旅游设施,同时路线的布设应有利于旅游景点功能的发挥和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2 生态化高速公路
所谓生态公路,就是建立在交通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自然) 的 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在一定区域范 围内结合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而建立起来的公路系统。它是生态学 与公路建设相 结合的产物,其发展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区域公路的发展要求。“生态公路”不完全是 一个类型概念,而是一个评价性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文化 理念,是公路建设的方向、目标和标准。在公路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生态的这种可持续发 展思想理念标准,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使公路既能 高效、快捷、安全、舒适地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容。
2.4 高速公路绿化
高速公路绿化是现代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参照国外有关对高速公路 绿化的定义,结合我国公路绿化的具体情况,通过研究认为:高速公路绿化是指在高速 公路的用地范围内,以路为主体对象,通过按照工程设计标准对相应空间的划分和对绿 化物的合理配置,对路体各相关部位实施草、灌、乔、花的定位栽植。绿化工程完成后, 可起到防护、安全、环保、美化和引导交通的作用。 高速公路绿化是一门集园林学、草学、林学、水土保持学和环境生态学为一体的具 有多重效应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基本特点是多功能、综合性的人工再造草、灌、乔复合 型的绿地生态系统。
生态化道路景观
以高速公路为例
一、绪论
伴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在基础建设上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大,而在城市道路 的设计中,不仅仅出于功能、美学上的考虑,还要求在生态环境中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其中高速公路的设计不但作为技术对象来考虑,更要求作为景观对象加以研究。其中高 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在结合路线环境、自然资源及人性化服务等要素的前提下,还应使公 路景观本身与环境融为一体,最大程度减少工程介入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2.3.1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
(1)按公路景观客体的构成要素分类 (2)按公路景观主体的活动方式分类 (3)按公路景观的处理方式分类
2.3.2 高速公路景观特点
高速公路景观既不同于城市景观、乡村景观,也有别于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它有其 自身的特点与性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构成要素多元性 从上述公路景观客体的构成要素分类中,可见公路景观是由自然的与人工的、有机的 与无机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各种复杂元素构成。 (2)时空存在多维性 从公路景观空间来说,它是上接蓝天、下连地势;连续延绵、无尽无休;走向不定、 起伏转折的连贯性带形空间。而从时间上来说,公路景观既有前后相随的空间序列变化, 又有季相(一年四季)、时相(一天中的早、中、晚)、位相(人与景的相对位移)和人的心理时 空运动所形成的时间轴。 (3)景观评价的多主体性 评价的主体不同,评价主体所处的位置、活动方式不同,评价的原则和出发点必有显 著的差别。如观赏者、旅行者多从个人的体验和情感出发;经营者、投资者多从维护管理、 经济效益等方面甄别;沿线居住者多从出行是否便利、生活环境是否受到影响等方面考虑; 而公路设计者、建设者考虑更多的则是行驶的技术要求及建设的可行性。 (4)景观环境的多重性 公路景观不同于单纯的造型艺术、观赏景观,为满足运输通行功能,它有自身的体态 性能,组织机构。同时,它又含纳一定的社会、文化、地域、民俗等涵义。可以说它既具 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既具有功能性、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艺术性。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从1978年开始,陕西省汉中地区公路管理总段, 运用公路美学原理,对道路进行外观改善和景观设计。全线路基砌护肩带,边沟浆砌,行 车道两侧行道树翠绿挺拔,道路线形流畅并与周围景观协调,美化后的地段平整、清洁、 表线清晰,给人舒适优美的感觉。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交通部1983年制定颁发了 《公路标准化美化标准》,要求道路畅通、整洁、绿化、美化、公路与景观交叉协调,构 流畅、安全、舒适、优美的道路环境。尽管我国公路景观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研究内容 还不够完善,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环境意识的提高,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必将会 逐渐开展与不断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