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大桥简介(全)

合集下载

苏通大桥

苏通大桥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路线全长33.21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跨江大桥工程:总长8206米,100+100+300+1088+300+100+100(其中主桥长约1088米)=2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辅桥航道桥采用140+268+140=548米的T 型刚构梁桥,为同类桥梁工程世界第二;南北引桥采用30、50、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主桥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船队通航需要。

苏通大桥.创造四项世界之最一、最大主跨(斜拉桥):苏通大桥主跨径1088米,是当今世界跨径最大斜拉桥。

桥面采用预制混凝土钢箱梁,采用节短线和预制悬拼装施工技术。

桥塔施工流程分为68个节段,每个节段为4.5m,施工顺序为下塔柱施工、下横梁施工、中塔柱施工、交汇段施工、钢锚箱安装和上塔柱施工。

施工采用液压爬模系统施工,上部混凝土内安装有钢锚箱,把承重的斜拉索牢靠的固定在桥塔上。

钢锚箱总共有30节。

桥塔的混凝土采用的是C50高强度混凝土。

三、最深基础:苏通大桥主墩基础由131根长约120米、直径2.5米至2.8米的群桩组成,承台长114米、宽48米,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是在40米水深以下厚达300米的软土地基上建起来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

钢护筒搭设施工平台,所用的护筒直径为2.5至2.85m,壁厚25mm的钻孔桩钢护筒,打入地下后搭建施工平台。

钻孔灌注桩施工:将护筒打入既定位置后,钻机下钻,于此同时不断灌注泥浆护壁并循环,将桩内的沉渣排除,到达设计标高后,提出钻孔并清孔,然后分节下放钢筋笼,在中间插入一根粗导管至底,最后浇筑混凝土。

四、最长拉索:苏通大桥最长拉索长达577米,比日本多多罗大桥斜拉索长100米,为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

苏通长江大桥简介

苏通长江大桥简介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苏通大桥简介全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地理位置和意义: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桥建设工程情况:苏通大桥工程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

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l、跨江大桥工程:总长8206米,其中主桥采用 100+100+300+1088+300+100+100(其中主桥长约1088米)。

=2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米,列世界第一;主塔高度300. 4米,列世界第一;斜拉索的长度577米,列世界第一;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米 X 48.1米,列世界第一。

专用航道桥采用140+268+140=548米的T型刚构梁桥,为同类桥梁工程世界第二;南北引桥采用30、50、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2、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15.1公里,设互通立交两处,主线收费站、服务区各一处;3、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9.1公里,设互通立交一处。

苏通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南、北两岸接线为120公里/小时,跨江大桥为100公里/小时,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

主桥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船队通航需要。

全线共需钢材约25万吨,混凝土140万方,填方320万方,占用土地一万多亩,拆迁建筑物26万平米。

工程总投资约64.5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六年。

江苏苏通长江大桥

江苏苏通长江大桥
3大桥历史
苏通大桥前期工作经历了规划、预可、工可、初设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从1991年进行规划研究,至2003年6月开工,历时12年。
苏通大桥图片(3张)
1991年开始研究苏通过江通道规划。
1997年10月省交通厅、南通市政府共同完成苏通大桥预可行性研究。
2000年11月交通部完成苏通大桥预可行性研究行业评审。
2001年12月江苏省、交通部在南京召开苏通大桥国际技术研讨会。
2002年 3月苏通大桥项目公司筹备组成立。
2002年 4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通过苏通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
2002年 4月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苏通大桥项目公司名称为江苏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 6月筹备组在南通召开苏通大桥建设管理第一次工作会议。
2002年 8月省政府任命江苏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和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领导,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同时成立。
2002年 8月江苏省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首次会议、首届董事会一次会议、首届监事会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
2002年 9月江苏省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在省工商局正式登记注册。
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在南通隆重举行苏通大桥奠基仪式。
1、沪宁高速公路-苏州-苏嘉杭高速公路-苏通大桥;
2、延安路高架-A20-A12沪嘉浏高速-嘉定-沿江高速-太仓-常熟-转苏通大桥;
3、延安高架--A9--A5--沿江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太仓-常熟-转苏通大桥;
4、上海出发到董浜下到苏嘉杭高速路大桥入口上;
5、上海出发到沙溪下到通江路大桥入口上;
2006年 7月开始上部结构架设,大节段钢箱梁成功吊装到位。

苏通大桥

苏通大桥
①气象条件差。 ②水文条件复杂。 ③基岩埋藏深。 ④航运密度高。 苏通大桥对以上四项挑战的克服,使其安全性能大大提
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提高桥梁的刚度,减小静、动力变位,改善结构内力 ;通过提高桥梁的阻尼,降低由地震、脉动风和汽车制动等动荷载引起的动力反应。通过 设置带有限位功能的黏滞阻尼器或液压缓冲器,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刚度和阻尼,使静力 和动力反应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苏通大桥为主跨1 088 m的斜拉桥,桥位处风速大、风况复杂,抗震 要求高,需要通过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重点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1)减小地震荷载的动力响应
(2)控制汽车制动和脉动风引起主梁振动
(3)降低温度荷载的内力
要求
(4)减小大风荷载引起的主梁端部位移,降低对伸缩缝伸缩量的
主要部分的施工
苏通大桥建设中的四大挑战
苏通大桥
1.工程概况 2.结构体系研究 3.主要部分的施工 4.重大意义
工程概况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亚洲区 欧洲区 北美区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长江口南通河段,联结苏州、南通两市。大桥 桥位处建设条件有四大特点——气象条件较差(台风影响较频繁、设计基本风速为38.9 m /s)、水文条件复杂(流速流向多变、最大水深达50 1TI、平均流速达3.86 m/s、江面 宽达6 000 m)、基岩埋藏深(基岩埋深一般在270 ITI以下,较好的持力层埋深在一60 m以 下)、通航标准高(主孔净高不小于62 m、净宽不小于891 m,辅助孔净宽不小于220 m)。
③最高桥塔:
原先世界上已建成最高桥塔为日本明石海峡大桥297 米的桥塔。

苏通大桥

苏通大桥

苏通大桥苏通大桥全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如图所示,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西距江阴大桥82公里,东距长江入海口108公里,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通道和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跨江大桥和南、北岸接线三部分组成。

其中跨江大桥长8146米,北接线长约15.1公里,南接线长约9.2公里。

跨江大桥由主跨1 088米双塔斜拉桥及辅桥和引桥组成。

主桥主孔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级船队通航需要。

工程于2003年6月27日开工,于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苏通大桥2009年以来苏通大桥日均车流量超过4万辆。

并且苏通大桥的建成显著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和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扩大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腹地范围,大大减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城市之间的出行时间和燃油消耗。

促进了南通等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大桥两岸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以南通市为例,其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的出行时间由2.18小时缩短到1.38小时,出行时间减少36.7%。

这对消除长江两岸经济发展差异,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以及文化融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支撑了项目服务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苏通大桥的成功建设树立了工程师追求技术卓越与不断革新的典范。

苏通大桥在国际上首创了静力限位与动力阻尼组合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及关键装置与设计方法,使得千米级斜拉桥在世界上首次得以实现;开发了内置式钢锚箱组合索塔锚固结构和大型群桩基础结构及设计方法,已在苏通大桥等多座国际重大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国际上首创了大型深水群桩基础施工控制技术;并且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千米级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目标、总体方法、过程与内容以及控制精度标准,基于几何控制法原理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建立了多构件三维无应力几何形态和设计制造安装全过程控制方法,应用该方法苏通大桥实现的控制精度高于国际同类标准,攻克了千米级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难题。

苏通长江大桥简介

苏通长江大桥简介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苏通大桥简介全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地理位置和意义: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

建设苏通大桥对完善国家和江苏省干线公路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沿江整体开发,改善长江安全航运条件、缓解过江交通压力、保证航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桥建设工程情况:苏通大桥工程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立交,终于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

路线全长32.4公里,主要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l、跨江大桥工程:总长8206米,其中主桥采用100+100+300+1088+300+100+100(其中主桥长约1088米)。

=2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

斜拉桥主孔跨度1088米,列世界第一;主塔高度300. 4米,列世界第一;斜拉索的长度577米,列世界第一;群桩基础平面尺寸113.75米X 48.1米,列世界第一。

专用航道桥采用140+268+140=548米的T型刚构梁桥,为同类桥梁工程世界第二;南北引桥采用30、50、7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2、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15.1公里,设互通立交两处,主线收费站、服务区各一处;3、南岸接线工程:路线总长9.1公里,设互通立交一处。

苏通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南、北两岸接线为120公里/小时,跨江大桥为100公里/小时,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一超20级,挂车一120。

主桥通航净空高62米,宽891米,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船队通航需要。

全线共需钢材约25万吨,混凝土140万方,填方320万方,占用土地一万多亩,拆迁建筑物26万平米。

工程总投资约64.5亿元,计划建设工期为六年。

苏通大桥项目概况

苏通大桥项目概况

工程质量及安全
• 一、苏通大桥工程中十大关键技术
• • • • • • • • • • • ①主桥结构体系研究。 ②抗风性能研究。 ③抗震性能研究。 ④防船撞系统研究。 ⑤超大群桩基础设计与施工。 ⑥冲刷防护设计与施工 。 ⑦超高钢混桥塔设计与施工 。 ⑧超长斜拉索减振技术 。 ⑨主梁架设技术。 ⑩施工控制技术 。 保证了苏通大桥的工程质量从设计到施工都是非常可靠的。
二、工程进度
• 苏通大桥前期工作经历了规划、预可、工、初 设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从1991年进行规划研究, 至2003年6月开工,历时12年。
苏通大桥工程进度详细情况
• 1991年开始研究苏通过江通道规划。 • 1997年10月省交通厅、南通市政府共同完成苏通大桥预可 行性研究。 • 2000年11月交通部完成苏通大桥预可行性研究行业评审。 • 2001年 6月国家计委批准苏通大桥项目建议书。 • 2001年10月江苏省、交通部在南京召开苏通大桥省部建设 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 2001年11月 通过招标,确定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江苏 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同济大学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承担跨江 大桥初步设计。同时设计单位委托丹麦COWI公司,苏通桥 指委托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日本长大株式会社分别进行 了设计咨询审查。 • 2001年12月江苏省、交通部在南京召开苏通大桥国际技术 研讨会。 • 2002年 3月苏通大桥项目公司筹备组成立。 • 2002年 4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通过苏通大桥工程可行 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批。 • 2002年 4月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苏通大桥项目公司名称 为江苏苏通大桥有限责任公司。
二、苏通大桥建设中的四大挑战
• • • • •
①气象条件差。 ②水文条件复杂。 ③基岩埋藏深。 ④航运密度高。 苏通大桥对以上四项挑战的克服,使其安 全性能大大提高。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苏通大桥
2020.5.27
组员: 韩冬军 黄延滨 吴鸿杰 曾艺婷
概况
◎苏通大桥(Su-Tong YangZe River Highway Bridge )是国家高速沈阳-海口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 枢纽,又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省, 于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车。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北起于通启高速公路的小海互通 立交,南止苏嘉杭高速公路董浜互通立交,是江苏 省公路主骨架网“纵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 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结构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由北岸接线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 1、跨江大桥工程:跨江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专用航道桥为T型刚构梁桥, 为当时同类桥梁工程世界第二;南北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2、北岸接线工程设互通立交两处,主线收费站、服务区各一处。
3、南岸接线工程设互通立交一处。
技术难题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设面临“抗风、抗震”、“防冲、防撞、防腐蚀”等技术难关。从工程前期开始,苏通 长江公路大桥关键技术研究作为我国工程领域第一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 者迎难而上,多年来攻克四大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完成了主塔墩永久性冲刷防护工程、主桥全部410根钻孔
3、最高桥塔:原先世界上已建成最高桥塔为日本明石海峡大桥297米的桥塔,苏通长江公路大桥 采用高300.4米的混凝土塔,为当时世界最高桥塔。
4、最长拉索: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最长拉索长达577米,比日本多多罗大桥斜拉索长100米,为当 时世界上最长的斜拉索。
感谢聆听
2020.5.27
灌注桩施工、世界最大的两个钢吊箱的沉放及混凝土封底、世界最大群桩基础工程。
科研成果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建成创造4项世界之最。 1、最大主跨(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跨径为1088米,是当时世界跨径最大斜拉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地理位置及主要功能 (1)1.2 前期工作概况 (1)2. 主要技术标准 (3)3. 建设条件 (6)3.1 地形地貌 (6)3.2 气象 (7)3.3 河势及河床稳定 (8)3.4 水文 (8)3.5 工程地质 (11)3.6 地震 (13)4. 主航道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17)4.1 总体设计 (17)4.2 结构设计 (17)4.3 施工方案 (24)5.专用航道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28)5.1 总体设计 (28)5.2 结构设计 (29)5.3 施工方案 (31)6. 引桥桥型及结构方案 (33)6.1 总体设计 (33)6.2 结构设计 (33)6.3 施工方案 (36)7. 接线工程 (37)7.1 接线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37)7.2 接线工程设计路段划分 (37)7.3 接线工程路线走向 (37)7.4接线工程概况 (37)8.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39)8.1 管理养护机构 (39)8.2 交通安全设施 (39)8.3 监控系统 (39)8.4 通信系统 (40)8.6 收费系统 (40)8.7 限载系统 (40)8.8 供电照明及综合电力监控 (40)8.9 房屋建筑 (41)8.10 景观工程 (41)8.11 跨江大桥附属工程 (42)9. 建设安排与实施方案 (43)9.1 总体施工方案 (43)9.2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44)附图地理位置 ......................................................................................................................... 图-1路线平纵面缩图 ............................................................................................................. 图-2全桥标准横断面 ............................................................................................................. 图-3主航道桥总体布置 ......................................................................................................... 图-4专用航道桥总体布置 ..................................................................................................... 图-5全桥施工进度安排 ......................................................................................................... 图-61. 项目概况1.1 项目地理位置及主要功能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简称“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通河段,连接苏州、南通两市,北岸接线始于江苏省公路主骨架“横三”线——宁(南京)通(南通)启(启东)高速公路,与实施中的连(连云港)盐(盐城)通(南通)高速公路相接;南岸接线终于江苏省公路主骨架“连三”线——沿江高速公路太仓至江阴段,与实施中的苏(苏州)嘉(嘉兴)杭(杭州)高速公路相接。

上游距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约82 km,下游离长江入海口约108 km。

苏通大桥是交通部规划的黑龙江嘉荫至福建南平国家重点干线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苏省公路主骨架之一赣榆至吴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长江两岸干线公路网的形成和连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及江苏省公路运输网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1.2 前期工作概况苏通大桥前期工作始于1991年,并于1997年12月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式编制完成了《南通长江公路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8年12月,江苏省提出了苏通大桥项目建议书并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1999年4月,交通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行业审查。

1999年9月,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评估。

2001年4月,根据有关方面要求,江苏省组织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的补充报告。

2001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达了经国务院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苏通路大桥项目正式立项。

苏通大桥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始于1999年7月,考虑到苏通大桥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建设条件比较复杂,工程规模及技术难度大,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分为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组织开展有关专题和桥梁科研工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以专题和桥梁科研成果为基础,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经大量的专题和桥梁科研后,于2001年3月完成中间成果报告,2001年8月,经江苏省组织预审后编制完成了正式报告并上报。

鉴于工可报告推荐主航道桥方案为主跨超千米的斜拉桥,技术难度较大,编制单位对工程方案又做了进一步深化研究,交通部和江苏省也于2001年12月邀请国、内外著名桥梁专家在南京召开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技术研讨会”,随后通过了交通部行业审查。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也于2002年2月初组织专家进行了评估。

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过程中,设计单位又对主桥桥型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比较、论证,形成了专题报告。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基础[2002]2330号文《印发国家计委关于审批江苏省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的通知》,批复了苏通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了加快前期工作步伐,江苏省交通厅于2001年9月~12月组织开展了苏通大桥初步设计招标、评标工作。

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为主体设计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合作参加单位的设计联合体中标,承担苏通大桥的初步设计任务。

同时,设计联合体聘请丹麦COWI公司承担有关设计咨询审查工作。

受设计单位邀请,高格桥梁景观设计研究中心参加了跨江大桥工程景观设计工作。

根据业主要求,初步设计工作2002年2月底全面启动,于2002年10月完成。

初步设计成果完成后,交通部公路司于2002年11月27日~12月7日组织专家对设计基础资料进行了审查,2002年12月24日~26日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全面审查。

2. 主要技术标准a. 公路等级:平原微丘区全封闭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b. 计算行车速度:100 km/h;c. 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d. 车辆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2-1;f. 纵坡:≤3%;g. 横坡:2%;h. 平、纵曲线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5500 m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7000 m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6000 mi. 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j. 抗风设计标准: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00~150年,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施工阶段设计重现期10~30年,根据具体情况采用k. 设计洪水频率:主航道桥、专用航道桥、引桥1/300;l. 跨江大桥设计水位:见表2-1 ( 表中高程为85国家高程系统)。

表2-1跨江大桥设计水位一览表m. 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数量:经交通部批准,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数量采用如表2-3所示。

n. 船舶撞击力标准根据苏通大桥实际情况,主航道桥与专用航道桥年撞损频率可分别考虑:主航道桥整体年撞损频率取<10-4,专用航道桥整体年撞损频率取<10-4。

经船舶撞击力标准专题研究,主航道桥、专用航道桥、引桥采用的船舶撞击力标准如表2-2 ~ 表2 -5所示。

表2-2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孔数量一览表表2-3主航道桥船舶撞击力标准表2-4专用航道桥船舶撞击力标准表2-5引桥船舶撞击力标准3. 建设条件3.1 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区属长江冲积平原的新长江三角洲,是大长江三角洲的近前缘地带。

两岸陆域河网密布,地势平坦,高程一般在2~5m(85国家高程系统)之间;局部地段有山丘分布。

苏通大桥拟建区段长江属弯曲与分汊混合型河段。

平面形态呈S形弯曲;水面宽窄相间,西段天生港附近宽约6 km,往下展宽,在军山附近宽约10 km,到东方红农场拐角处宽达14 km,再往下突然缩窄,至东段徐六泾附近宽约6 km;江中沙洲发育,槽深滩宽,江心沙洲主要有如皋沙、通州沙和狼山沙、新通海沙、白茆沙等,属心滩地貌;通州沙东水道与新通海沙南水道中有水深达近50 m的深槽区,构成长江主汊,属深槽侵蚀及堆积地貌,其它水道则为支汊,属河道冲蚀及冲积地貌。

见图3-1。

桥轴断面主槽呈“V”字形,略偏南岸,-10m等深线以下水域宽约1800m,-20m 等深线以下水域宽约1100m,最深点高超约-31.3m,南北主塔位置的床底高程分别为-14.5 m和-22.7m;夹槽在主槽南侧,主槽与夹槽中心距约1700m;夹槽呈盆形,宽约400m,底面高程约-10m,南北主墩位置的床底高程分别为-9.3 m和-10.1m。

图3-1 南通河断平面形态图3.2 气象1. 桥位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复杂多变,不良天气频繁,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不良天气有暴雨、连阴雨、雷暴、台风、大风、大雪、雾等。

对于台风,桥位地区从5月下旬至11月下旬都有可能遭受台风袭击,年均出现台风2.3~2.7次。

7月上旬到9月为台风多发期,8月份是台风影响最多的月份,约占40%。

在设计中要优先考虑抗风能力强的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时,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施工状态如最大单悬臂、最大双悬臂等尽量避开台风多发期,以确保大桥安全。

桥位地区年平均下雨日120天左右,最多150天;年平均下雾日和雷暴日均为30天左右,最多可达60天。

上述不良天气都会导致有效施工天数的减少,安排工期时要给予充分考虑。

2. 桥位地区年平均气温15.4℃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42.2℃,年极端最低气温-12.7℃;月最高气温30.1℃、月最低气温-0.2℃。

由此确定大桥设计温度参数为:结构合拢温度10~20℃,混凝土结构升降温±20℃;钢结构升温+32℃,降温-33℃。

3. 通过查阅桥位两岸地区的天气灾害记录和走访调查当地居民,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桥位处没有龙卷风发生。

4. 通过在江面建立观测平台和在岸边设立剃度观测塔,揭示了宽阔水面上风况不同于邻近气象站、也有别于沿岸风速测站的事实,真实反映了桥位处的风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