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理论探索

合集下载

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价值分析

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价值分析

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价值分析摘要: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是在党政领导下的共同负责,是院(系)党政地位平等基础上的集体领导,是被实践证明适合我国国情、符合高等学校校情的有效运行机制,针对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以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作用,确保党政共同负制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行政共同负责制目前,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已经运行多年,通过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能较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又给行政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的独立自主性的保证“政治与业务”平衡发展的务实有效的体制。

具体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集体领导、共同负责,有利于科学决策党政共同负责是一种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的领导体制,事实上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完成上级赋予部门的各项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好部门的工作。

共同负责在本质上强调了集体领导的原则,共同负责表明了在院系党政之间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而是作为领导集体共同保证院系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对本院系的教学、科研、党建、学生管理、招生就业以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等各项工作共同负责。

共同负责在决策上强调了共同负责的理念,院系党政必须严格遵照决策程序,将党政联席会议作为院系的最高决策机构,在院系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中共同负责。

院系党组织和院系行政作为领导集体要共同对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负总责。

院系党政的主要任务就是共同在院系工作中坚决贯彻和落实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的决定。

也就是说,在工作中,院系党组织既要对校党委负责,也要对校行政负责;院系行政既要对校行政负责,也要对校党委负责。

2互相监督,相互促进,有利于科学发展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院系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在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院系自主权的扩大以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院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以及责、权、利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浅议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董振文姜家兴许多文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3期【摘要】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高校二级院系的领导模式,对于贯彻学校工作目标、保障决策科学、助推人才培养、加强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分工责任不明、党委核心地位降低等问题,应当从思想、制度、程序、监督等方面予以改进,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党政共同负责制的优势,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创建。

【关键词】党政联席;民主集中;协调《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组织条例》)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了系级单位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之一“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中共教育部党组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建设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过党政酝酿,交换意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

”党中央及教育部党组的文件为当前高校二级院系开展党政联席会议、贯彻党政集体负责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成为了当前大多数高校二级学院的基本领导模式。

然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具体执行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党政联席会议存在问题(一)分工责任有待明确。

《组织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了系级党委参与讨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事项,《建设意见》中规定了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负责制度。

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负责制度有利于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贯彻学校目标,但却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相互推诿工作。

由于党政联席会议实行了党委和行政联合议事的机制,导致在个别党政联席会议中出现有利可图的事项争决策、困难重重的事项互推诿,致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是责任主体不明。

由于实行党政集体负责制度,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时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出现法不责众的现象。

(二)党委政治核心地位有待巩固。

民族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制度初探

民族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制度初探

民族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制度初探摘要:党政联席制度是高校院(系)研究工作的重要形式,是领导体制的尝试和创新。

本文通过纵向比较分析党政联席制的历史沿革、横向比较不同二级学院的领导机制,为民族高校二级学院科学的党政联席制组建形式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关键词:民族院校二级学院领导体制党政联席完善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执政条件下民族高校二级学院领导体制进行了不断探索。

6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民族高校二级学院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

在民族院校中如何建立更加科学的二级学院领导体制,需要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启示,更需要立足于高校内部管理的实际进行改革。

自1999年以来,江苏省、北京市、浙江省等许多省市先后创新性地实践了以集体领导、分工合作为基础的党政联席制,从而使我国高等院校的领导体制出现了新的气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领导体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随着人们对党政联席制优越性的深入理解,在新的体制下,如何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有效保证发挥二级学院行政主旨的指挥中心作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二级学院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成为摆在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面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需要立足高等教育的实际、遵循高效管理的规律、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进行不断完善。

1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制度分析1.1 院(系)工作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二级学院管理机构的调整和完善,一直是近年来学者和管理者争论的焦点问题。

1996年和1998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的校一级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但是,却未对二级学院实行什么样的领导体制作出明确的规定,只是指出高校院(系)级单位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校党委、校行政的决定,院(系)党总支和行政要明确职责范围,既分工又合作。

目前不少高校对院(系)的领导制度没有统一的认识。

有的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有的实行院长负责制,有的是党政分工。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初探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初探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初探邱金英沈文静党政联席会议是高校二级院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最高组织决策机构,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协调和凝聚二级学院党政关系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发扬民主,形成合力,促进二级学院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从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科学内涵、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科学有效的实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了建议。

一、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科学内涵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指高校院级领导班子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制度。

2010年,《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一条(二)项规定:“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

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这是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工作机制和决策方式第一次写进《条例》。

从此,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开始作为一种领导体制在高校二级学院工作中明确下来,为高校二级学院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

此项规定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以党政负责为根本的领导体制学院党政负责人分工不同,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是以行政负责人为主,干部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党组织为主。

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交叉,二者又是协调配合的关系,支持与依靠的关系,思考和处理问题,都要从学院整体利益出发,反映全体教职工的愿望,二者只有思想统一,步伐一致,关系融洽,才能发挥整体功能。

(二)以会议为表现形式的议事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学院最高的决策机制。

主要任务是研究工作,商讨决策、交流情况、统一思想、协调关系。

党政联席会议还是沟通工作情况、交流信息、总结汇报工作完成情况的主要渠道。

党政联席会议作为学院主要议事制度和工作机制,以召开会议为主要表现形式,对议事范围、议题、程序、议事规则都要有明确的界定。

(三)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根本的议事规则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经过检验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研究与思考

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研究与思考

教育管理摘要目前,我国高校二级学院已经普遍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这是对中央加强党对高校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积极响应,对于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完善高校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党政共同负责制在各大院校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问题原因,探求解决办法,搭建支撑体系,从而让党政共同负责制更好地为高校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党政联席会议制度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the System of Joint Responsi-bility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n the Secondary Col-leg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hen Yanli,Wang Yan Abstract At present,the joi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has been widely practiced in the secondary col-leg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which is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ov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Party building,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universi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However,some problems have arisen in the process of the joi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requires people to think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explore the solutions,and set up a supporting system, so that the joi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 secondary colleges;Party and government joint re-sponsibility system;joint system of Party and government1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内涵党政共同负责制是指以学校二级院系党组织(本文指二级学院党总支)为政治核心,院长行政指挥,达到党政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全院工作的一种领导体制。

大学二级学院领导体制探索

大学二级学院领导体制探索
由此看来虽然院长负责制有利于发挥学院行政领导在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中的作用但是但这种体制下党总支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上不能紧密结合学院中心工作去发挥工作没有抓手也难以对行政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就可能受到削弱
第2卷第3 6 期
浙 江 海 洋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第3 期
徐献忠 : 大学二级学院领导体制探索
9 9
事务参与决策 、 如何参与决策等问题上 ,条例》 《 没有明确规定 , 大多数学校也缺乏具体规定。党政共同决策 的事项一般由行政领导来决定 ; 总支书记稍有不慎 , 会让行政领导误解为 “ 争权抢权 ”对院长决定 了的事 ; 情, 书记若有不同意见 , 会导致“ 、 不和 ; 将 相” 诸如此类 。因此 , 学院的民主集中制在工作 中取决与院长 的民
政 事务 中的作用 , 但是 , 这种 体制 下 党总 支 的作用 仅仅 局 限 于党 建 和思 想政 治 工作 上 , 能 紧密结 合 但 不 学 院中心工 作 去发挥 , 工作 没有 “ 手 ”也 难 以对行 政 工作进 行 有效 监督 , 建和 思想 政 治工作 就可 能受 到 抓 , 党
二级学 院是界 于大学校级 与系级 或教研 室 之 间的大学 次级组 织形 式 。随着我 国高等教 育 已经 进入 到大 众 化发展 阶段 ,各普 通高校 的办学规 模也迅 速膨 胀 ,国内很 多 大学相继 设 置 了二 级学 院 ( )以下简称 学 系 (
院)学院逐渐成为大学办学的主体力量 , , 学院在教学、 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主体性特征 日 趋明显 。 近年来 , 不 少学者开始提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 这实质上也是逐步实现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 目标, 建立现代大 学的内部管理模式。 当前 ,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学校层面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了 法律 依据 。但 是 , 为高校基 础的二级 学 院应 该 建立一 个什 么样 的领导 体制 和运行 机制 , 缺乏 明确规定 和 作 还

关于民办高校二级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二级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认识和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二级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认识和思考作者:宋庆彬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6期摘要:民办高校的二级院(系)是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载体,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健全与否关系到教育教学事业能否科学持续发展,能否培养出更好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政共同负责制是以党委作为政治核心、行政一把手作为行政指挥、党政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工作的一种领导体制。

民办高校二级院(系)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是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学院党政工作部署的需要,是强化院(系)领导班子民主决策的需要。

实施的关键在于开好党政联席会,在于党政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在于抓好制度和领导班子建设。

关键词:党政共同负责制二级院系民办高校民办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办高校的二级院(系)是按照专业类别设立的教学科研组织和管理单位,是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载体,是育人的前沿阵地,是学院工作的第一线。

民办高校的二级院(系)具备科学、健全的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对其教育教学事业科学持续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二级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由来2010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新条例是对1996年颁发的条例的修订,符合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高校的新要求。

在高校二级院(系)党总支的主要职责界定上由原先的“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修改为“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

2012年1月,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印发的《关于贯彻的若干意见》第二条规定:“坚持和完善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巩固学院事业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巩固和深化高等学院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集体领导体制。

坚持院(系)工作集体领导原则,院(系)党组织与行政共同决策本单位重要事项、共同负责落实本单位各项工作、同步接受工作考核、协同推进事业发展”,“党政联席会议是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决策形式”。

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探究

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探究

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探究摘要:高校的发展,关键在二级学院;二级学院的发展,关键在二级学院的领导班子。

加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分析了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加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中图分类号:G6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81―03校院二级管理后,学院一级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担负了更为重大的责任,相应地对学院党政班子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力度等各个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学校提出了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为了顺利实现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各二级学院也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建设目标,作为学院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学院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是顺利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也在不断深化,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也面临诸多新形势和新挑战,建设的任务异常繁重。

(一)国际形势带来的新考验。

随着我国在教育文化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的铺开,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全国各高校日趋渗透,各种不良思潮不断冲击着广大高校师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就业方式多样化、贫富差距扩大化,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目标迷惘等状况明显增加。

(三)高等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新态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高校在办学思想、教育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对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

二、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较高,能引领学院科学发展,但也有少部分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现状令人堪忧,比如:(一)党性修养不够高有些班子领导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不高、考虑问题比较片面化和情绪化,缺乏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念,给广大师生和社会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04摘要:党政共同负责制作为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运行制度,是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延伸和支撑,也是当下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最佳选择和基本遵循。

党政共同负责是指,党政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在实际工作中既要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又要注重党政之间协作。

在践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过程中,还需要正确处理“核心”与“中心”、“私情”与“党性”、“权力”与“监督”的关系,积极探索适合当下国情校情院情的党政共同负责制实践模式。

关键词:从严治党;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作者简介:任梅,江苏大学法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夏民,江苏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江苏镇江212013)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江苏法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DF01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9)04-0049-03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理论探索□任梅夏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出,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高校工作的始终。

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为此,高校要完善二级学院的党政共同负责制,强化二级学院党的领导,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决定能够贯彻执行。

由此,在全面从严治党时代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如何贯彻落实党政共同负责制,是一个值得严肃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历史形成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高校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高校的领导体制,先后数次变更高校领导体制。

198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再次重申高校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这一体制最终在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得到法律确认,并一直沿用至今。

值得指出的是,高校领导体制的变动,也导致了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摇摆。

当前,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大体上可分为院长负责制、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党政共同负责制三种模式。

其中,党政共同负责制作为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延伸和支撑,是高校二级学院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当下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最佳选择和基本遵循。

这种管理体制的生成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萌芽阶段。

1996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的第十三条,首次对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的工作职责作了较为系统、规范、科学的规定。

二级学院党组织主要担负“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等6类事项。

仔细审视该条例中二级学院党组织的职责,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党政共同负责制”等术语,但是在涉及职责的词语中,无论是“参与讨论和决定”、还是“做好”“领导”等,都渗透着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思想萌芽,对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正式确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形成阶段。

2007年5月颁发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这标志着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正式形成。

该意见指出,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把党组织的作用贯穿于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

该意见同时明确要求高校二级学院通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学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在会前要充分沟通酝酿、492019·04交换意见,再根据议题内容分别主持会议。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创设,有益于学院党政之间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有效协作、共同决策工作机制的运行,使党政共同负责制得以落地生根。

3.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完善阶段。

2010年8月,中共中央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要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地负责和开展工作。

同时,要求二级学院党组织同本单位行政领导一起,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以及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备、管理工作。

上述规定意味着,党政共同负责制得到党内最高层级文件的确认。

不仅如此,为了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指出二级学院要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集体讨论决定学院重大事项。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又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二级学院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健全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议事决策水平。

上述一系列文件的颁发从效力、形式、内涵等方面丰富和完善了党政工作负责制。

二、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科学内涵党政共同负责制作为高校二级学院首要的管理运行制度,要在学院内部得到良好的施行,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

1.党政共同负责制表明党政地位平等。

党政共同负责制是在扬弃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基础之上,创设的更适合学院管理体制的崭新制度。

按照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要求,学院党政的主要任务是共同贯彻落实学校党委、行政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及党代会、教代会通过的各项决议精神。

既然是共同贯彻落实,学院党政领导就必须克服学院党组织只对校党委、党代会负责和学院行政只对校行政、教代会负责的各自为政的思想,树立学院行政也要向校党委、党代会负责和学院党组织也要向校行政、教代会负责的思想[1]。

这表明,学院党政之间不存在主次关系、从属关系,而是地位平等的并列关系。

学院党政对学院重要事务享有同等的决策权力,如果决策失误则承担同等的领导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院行政领导要自觉维护和接受学院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自觉担负起保障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政治责任。

2.党政共同负责制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政共同负责制体现的是集体领导,而集体领导的核心是集体决策,集体决策的载体是党政联席会议。

党政联席会议作为党政共同负责制的决策形式,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政联席会议的召开,要按照事前沟通、充分酝酿、集体商议、分工负责的要求,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

党政联席会议的召开要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保障学院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民主集中制既可以有效预防个人独断专行、主观臆断,决策失误,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完成会议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

毫无疑问,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所作出的决议对领导班子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在党政联席会议未作出变更或上级机关未作出改变前,个人必须必条件服从。

任何个人以任何理由不执行或在执行决中打折扣搞变通,都是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行为,应当给予严肃追责。

3.党政共同负责制需要加强党政之间协作。

在学院的诸多工作中,有的事项明确规定由学院党组织负责,有的明确规定由学院行政负责,有的明确规定由学院党组织和学院行政共同负责,有的则没有明确规定负责主体。

单独由党政一方负责的事项离不开另一方的配合协调,共同负责和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更需要党政之间的协商合作。

因此,学院党政之间加强协作,处理好工作中分工与配合的关系,既可以充分发挥院党政领导各自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可以有效预防学院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真空地带”。

不容回避的是,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党政共同负责制运行不畅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政之间缺乏协作精神,相互之间缺乏“补台”意识。

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学院领导班子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尤其是“大局意识”,克服狭隘的个人主义,树立全院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将个人的“需求”服从于学院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二级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践行要领在践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过程中,还需要正确处理“三对”关系,积极探索适合当下国情校情院情502019·04的党政共同负责制实践模式,才能让这项制度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1.准确把握“核心”与“中心”的关系。

学院党组织履行政治责任,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决定的贯彻执行,发挥学院的政治核心作用;学院行政组织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学科、科研等中心工作,发挥学院的业务中心作用。

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如何与学院的中心工作有机衔接,使“中心”与“核心”变成“同心”,形成合力,是党政共同负责制践行的关键要素。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绝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自我标榜,也不是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而是要与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交流合作等的事业发展有机地融合。

学院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可以比喻为“鱼”与“水”关系,相互依靠、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而不是“油”与“水”关系,浮在表面、融不进去;也不是“蛙”与“水”关系,需要时“跳到水里”、不需要时“跳到岸上”。

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着部分学院党组织书记“边缘化”的现象,除了治党管党失之于“宽松软”之外,还与学院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游离于学院的中心工作密切相关。

2.正确看待“私情”与“党性”的关系。

在学院工作中,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尤其是学院党政两个“一把手”之间,可能会出现“私情”与“党性”的矛盾和冲突。

学院领导成员班子之间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显然是有利于学院各项决策的有序推进。

为此,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尤其党政两个“一把手”之间要相互尊重加强沟通、坦诚相待、在工作中求大同、存小异。

但是如果一味追求领导班子的和谐,为了“私情”而不顾“党性”,导致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则会损害学院事业的发展,也不被党的纪律所允许。

因此,当“私情”与“党性”相对立,必须将“党性”放在首要位置。

为此,必须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要求,定期开好学院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

在民主生活会上,为了增加民主生活会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领导班子成员要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本着满腔热情帮同志的愿望,相互之间严肃认真提意见,做到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3.正确面对“权力”与“监督”的关系。

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理想模式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四个环节的和谐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