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帕”台风炉下、下广两村灾情分析及反思

合集下载

台风灾后工作总结

台风灾后工作总结

台风灾后工作总结篇一:台风抗灾复产工作总结台风抗灾复产工作总结今年第13号台风“启德”于17日中午12:30分在麻章区湖光镇登陆,并于下午14时左右折回到我市南兴镇附近往北部湾远去。

这次台风正面袭击我镇,风力达11级,阵风12级,同时带来大雨和暴雨,加上恰逢天文潮,对我镇农业、牧渔业、养殖业、交通道路遭受惨重经济损失,据初步统计,我镇受灾人口18700人,转移人员559人,损坏公路16公里,涵闸1个,茅草房受损120间(其中全倒塌5间),一批渔塘农作物被淹、大量树木被拦腰折断,全镇经济损失达1551.5万元。

一、灾情损失情况1、受灾范围村委会(社区)27个;村庄84个;受淹村庄1个;受灾最严重的村庄:那灵村委会那西村,倒塌房屋(间):120(包括受损茅草房),受灾人口:18700,人员伤亡:0;直接经济损失251万。

2、农林牧渔业农作物受灾面积总计:12070亩(其中水稻4540亩,甘蔗5330亩,其他作物2200)。

林业受损面积:2730亩,牲畜死亡20头,三鸟死亡:430只。

水产养殖:虾塘鱼塘800亩,渔排1000箱,贝类10万只,合计总损失1140.5万元3、水利设施损坏水库0座;水库垮坝0座;损坏堤防1处,15米长;堤防0处;其他0;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4、交通、供电、设施铁路中断0处,公路中断0段,毁坏路基(面)16千米,桥梁 (本文转自实用工作文档频道)受毁0座;损坏输电线路0.46千米;损坏通讯线路0千米。

街灯30盏,6万元;电杆10支,8万元;电线,4600米,2万元,供电设施2个,1万元;自来厂设备,1万。

交通供电通讯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

二、市挂点领导到点情况16日上午,市挂点领导陈汉枢、市海洋与渔业局高诚彪、市统计局、物价局等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到我镇驻点指挥督查防御工作,并深入海堤、渔船、渔排检查落实渔船到港避风情况,落实渔排养殖人员转移工作。

三、我镇防御工作情况篇二:全区台风受灾情况汇报全区台风受灾情况汇报受第10号台风“达维”过境影响,我区遭遇大风大雨恶劣天气,8月2日至4日全区平均降雨量59.8毫米,对农业生产、绿化苗木、道路交通造成一定影响,现将受灾、救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台风受灾基本情况据初步统计:全区夏粮种植面积4.17万亩,此次受灾面积(作物产量损失一成以上)0.965万亩,其中玉米受灾面积0.895万亩,蔬菜受灾面积0.07万亩;成灾面积(作物产量损失三成及以上)0.226万亩,其中玉米成灾面积0.205万亩,蔬菜成灾面积0.021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156.5万元。

台风“圣帕”引起的台风风暴潮特征分析

台风“圣帕”引起的台风风暴潮特征分析

台风“圣帕”引起的台风风暴潮特征分析
夏丽花陈德花刘铭冷典颂
【期刊名称】《《福建气象》》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2007年登陆福建的第9号台风“圣帕”给福建省沿海带来一次风暴潮灾害,本文通过普查台风影响和登陆前后气象和水文资料,分析总结了此次台风风暴潮增水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

此次台风风暴潮增水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增水达50cm以上的持续时间长达52小时;风暴潮增水最大峰值出现在台风位于台湾海峡时,次峰值分别出现在台风登陆台湾岛前1-2d、时和台风登陆福建沿海
前4小时。

台风风暴潮增水幅度与台风中心强度、验潮站的风力呈正相关,与各
验潮站的海平面气压关系密切,6小时海平面变压对于风暴潮增水幅度的预报有一定的提前预示意义。

【总页数】5页(P6-10)
【作者】夏丽花陈德花刘铭冷典颂
【作者单位】福建省气象台福州350001 厦门市气象局厦门361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1.23
【相关文献】
1.台风风暴潮灾害主要承灾体的成灾机制浅析——以2013年“天兔”台风风暴潮为例 [J], 陈思宇;王志强;廖永丰
2.2007年8月登陆台风帕布、圣帕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J], 辜旭赞;潘彭刚
3.台风"圣帕"登陆福建前后的风暴潮特征分析 [J], 夏丽花;陈德花;刘铭;冷典颂
4.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风暴潮特征分析与预报 [J], 陈宇东;吴向荣
5.广西沿海8007号台风暴潮数值模拟及台风暴潮某些特性的分析 [J], 李树华;陈文广;梁善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防御威马逊台风工作总结

防御威马逊台风工作总结

防御威马逊台风工作总结篇一:抗台风总结台风总结目前,我公司主要工作区域为集团4区东部,我司对所属的建筑物参数进行评估,评估参数为:/㎡,我司建筑物符合广东地区风荷载标准值(详见附件1)。

9月21日根据集团公司部署的预防台风的任务,我司高度重视,启动防台风黄色预警,临时成立应对台风领导小组,召集我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召开应对台风紧急会议,全体与会人员前往操作现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立即整改,要求做到人员安排合理,物资补给足,设备使用安全,加固易落物品,加大现场巡查,保证道路安全,保持排水渠通畅,做好防洪准备。

将应对台风工作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自上而下顺利开展。

人员安排合理:合理安排前场一线人员排班,做到保障人员充足,及时应对恶劣天气造成的财产损害。

设施设备使用安全:保障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做好电源保护工作。

请对供电系统进行检查,不必要的设施设备给予断电,防止出现遇水短路,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将暂未使用的重要设备全部用封盖,防止雨水渗入。

加固易落物品:对标识标牌等悬挂物进行清理,对标示标牌进行加固,将室外悬挂物加固,防止大风吹落造成人员伤亡。

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各层级管理人员、值班人员做到现场巡查,保持信息通畅,做到层级汇报。

保持排水渠通畅:将公司外围排水渠进行清理,清理污泥,将水渠保持水流最大量,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公司。

通过领导靠前站、保持信息传递通畅、各部门协调联动等措施,顺利的完成了恶劣天气的应对任务。

篇二:抗击台风救灾总结准备充分行动有力奋力夺取二次抗风救灾新胜利在全镇上下开展“威马逊”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台风“海鸥”接踵“威马逊”而来侵袭琼岛,给全省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面对严重灾情,XX镇全镇上下“愈挫愈奋,愈灾愈强”,继续发扬敢于担当、人民至上、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抗风救灾精神,万众一心,携手奋战,奋力夺取二次抗风救灾新胜利。

XX镇委、镇政府在这次抗击“海鸥”工作中准备充分、反应迅速、措施扎实、行动有力,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快速反应能力。

台风后的情况汇报

台风后的情况汇报

台风后的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台风“烟花”于近日袭击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灾情。

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紧急抢修和救援,我单位的台风防御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将台风后的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受灾情况。

台风“烟花”带来了狂风暴雨,导致我单位部分建筑物受损,包括屋顶瓦片损坏、玻璃破裂等。

部分道路和桥梁被洪水冲毁,交通受阻,给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带来了困难。

同时,部分农田和果园遭受水淹,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农作物损失。

二、抢修和救援工作。

台风过后,我单位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抢修和救援工作。

我们迅速清理了道路和桥梁上的淤泥和杂物,恢复了交通通畅。

对受损建筑物进行了初步的维修和加固,确保了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同时,我们组织人员对受灾农田和果园进行了勘察和评估,制定了相应的恢复重建方案,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三、灾后重建。

为了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我单位将继续加大灾后重建工作力度。

我们将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关心和帮助,积极组织人员和物资投入到受灾地区,加快灾后重建的进程。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为今后的台风防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四、总结和展望。

台风“烟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抗击自然灾害,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台风防御工作的各项措施,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美好家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我单位台风后的情况汇报,请领导审阅。

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致。

敬礼!。

台风洪涝感悟心得体会(3篇)

台风洪涝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繁遭受台风和洪涝灾害的侵袭,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亲身经历了台风洪涝的残酷,深感自然灾害的无情。

在这场灾难面前,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同时也对防灾减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台风洪涝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台风洪涝灾害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

在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无数家庭因灾害而破碎,无数生命在瞬间消逝。

这场灾难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懂得关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珍惜每一天,珍惜与亲人朋友的相聚时光。

二、团结互助的力量在台风洪涝灾害面前,全国各地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展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无论是救援队伍、志愿者,还是普通民众,都在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种精神让我深感自豪,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1. 救援队伍的英勇无畏在台风洪涝灾害中,救援队伍冲锋在前,舍己为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他们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被困群众,确保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

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2.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在灾区,志愿者是救援队伍的有力补充。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为了灾区人民,放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投身到救援工作中。

他们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为灾区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3. 普通民众的守望相助在灾难面前,普通民众也展现出了守望相助的精神。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为灾区人民提供物资、心理援助,传递正能量。

这种精神让人感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三、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台风洪涝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防灾减灾工作刻不容缓。

以下是我对防灾减灾的一些思考:1.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学习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灾害面前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对抗台救灾工作的调研报告

对抗台救灾工作的调研报告

对抗台救灾工作的调研报告****地处**最南端,地形呈u字面江靠海,近年来多次受到台风的侵袭,如05年遭受了5号台风“海棠”、9号台风“麦莎”、13号台风“泰利”的各种考验。

06年五十年一遇的第八号超强台风“桑美”在**县马站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十七级,达每秒六十米。

马站镇的后县村,8月10号这天,台风从这里登陆后,几乎将整个村子夷为平地。

07年台风“圣帕”外围龙卷风再次袭击**县。

每次台风的袭击消防官兵均奋战一线,如何更好发挥抗击台风的效能,笔者结合历年抗台经验进行一些探讨与思考。

台风是指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级及其以上,即风速超过32.6米/秒的强热带气旋,是热带气旋四个强度等级的最高等级。

一、台风灾害事故特点(一)破坏力强,危害性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狂风巨浪。

台风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米/秒以上,狂风可摧毁大片房屋和设施,大风还引发风暴增水,沿海沿江潮水位抬高,出现大波大浪,导致海水倒灌,危及大堤和堤内人员设施的安全。

如果出现天文大潮、台风、暴雨三碰头,则破坏性更大,上游洪水来势猛,下游潮水顶托行洪不畅,风大潮高,极易引起船只相互碰撞受损,甚至沉没,严重时风浪可能掀断缆绳,致使船只随波逐流,极易撞毁桥梁、码头、海堤、江堤、造成恶性事故;二是风暴潮。

由于其中心气压很低及强风可使沿岸海水暴涨,形成台风风暴潮,致使海浪冲破海堤,海水倒灌;三是暴雨。

迄今为止,最强的暴雨是由台风产生的。

山区半山区易出现山洪爆发,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夹带沙石、泥土的洪水威力大、破坏性强,往往损坏防岸、漫堤决堤、堵塞涵洞、冲毁道路桥梁、填埋农田、毁坏村庄,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遇有火灾。

两种灾害相互借势,危害极大。

(二)波及面广,人员伤亡大每年7月至9月都有强台风登陆我国大陆沿海省市,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伤亡数百人。

如06年超强“桑美”台风在**登陆后,短时间内求救报警电话不断。

台风过后的思考

台风过后的思考

台风过后的思考第一篇:台风过后的思考台风过后的思考永嘉县金溪水电有限公司董晓敏台风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应是一种频繁的自然灾害,破坏力之巨大,不是人力可与之抗衡的。

经受过台风伤害后,往往对它的路径变化莫测,尤其是它的巨大能量更是有一种“谈风色变”的心理。

一场灾害性的台风过后,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它的沉痛回忆和思考。

下面将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的两起台风灾害事故进行剖析,进行一些思考以期从中吸取教训,为以后防台工作、措施作得更扎实,减少台风的灾害损失。

2004年14号台风“云娜”2004年8月12日至13日,第14号强台风“云娜”正面袭击浙江省。

登陆时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45米/秒),并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

据中国气象局分析,这次台风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使杭州、嘉兴、舟山、宁波、绍兴、衢州、金华、台州、温州、丽水等10个市、75个县(市、区)、75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81.3亿元。

台风“云娜”卫星云图台风“云娜”分析风力特强。

台风登陆时中心气压950百帕,过程最大风速达58.7米/秒,大大超过十二级台风36.9米/秒的上限,其风速之大,杀伤力之强,为我省历史上所罕见。

降雨强度特大。

根据各地水文站测报记录,从11 日8 时至14 日8 时,全省累计雨量超过100 毫米的站点有275个,其中超过200毫米的站点有79个,超过300 毫米的站点有36个。

最大降雨量为乐清市的砩头916.0毫米,(其中:12小时降雨量661.8毫米,24 小时降雨量874.7毫米)。

(永嘉县金溪水库降雨283.2毫米。

(12日19时至13日凌晨02时降雨192毫米),洪峰流量910.57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478.67立方米/秒)。

影响范围广。

这次台风10 级风圈达180 公里,降雨量大于50 毫米的区域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大于100 毫米区域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大于200毫米区域面积达1.3 万平方公里;大于300毫米区域面积达0.7万平方公里;大于500毫米的区域面积0.23 万平方公里;大于700 毫米的区域面积100平方公里。

台风农业灾情情况汇报

台风农业灾情情况汇报

台风农业灾情情况汇报近期,我国多地区遭受台风侵袭,造成了严重的农业灾情。

根据各地调查统计,台风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面积农作物受灾,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以下是各地农业灾情情况的汇报:一、受灾地区及灾情情况。

1. 广东省,台风过后,广东省茂名、阳江、揭阳等地受灾严重。

茂名市受灾面积达到10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水稻、蔬菜、水果等,受灾率高达60%以上。

阳江市受灾面积达到8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稻谷、甘蔗等,受灾率达到50%以上。

揭阳市受灾面积达到6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水稻、蔬菜等,受灾率超过70%。

2. 浙江省,浙江省台风灾情主要集中在温州、台州、宁波等地。

温州市受灾面积达到12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稻谷、蔬菜、水果等,受灾率达到50%以上。

台州市受灾面积达到10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稻谷、蔬菜等,受灾率超过60%。

宁波市受灾面积达到8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水稻、蔬菜等,受灾率高达70%以上。

3. 福建省,福建省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厦门等地。

泉州市受灾面积达到11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水稻、蔬菜等,受灾率达到60%以上。

漳州市受灾面积达到10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水稻、果树等,受灾率超过50%。

厦门市受灾面积达到700多公顷,主要受灾作物为蔬菜、水果等,受灾率高达70%以上。

二、灾情影响及救助措施。

台风灾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导致了大量农作物受灾。

受灾农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和支持。

各地政府已经启动了灾情救助预案,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加强对受灾农民的帮扶和救助。

同时,各地也正在积极评估灾情损失,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争取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减少灾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台风造成的农业灾情,各地要继续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做好农作物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情损失。

同时,要加强对受灾农民的帮扶和救助工作,确保受灾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炉山、半岭水库基本情况水库名称集雨面积(km 2)总库容(万m 3)正常高水位(m)正常高库容(万m 3)登陆前库容(万m 3)占总库容(%)占正常高库容(%)闸门炉山水库21153281382772457588无半岭水库3013328932802387385无收稿日期“圣帕”台风炉下、下广两村灾情分析及反思王 钢(宁德市防汛办,福建宁德 352100)摘要:2007年8月13日,0709号“圣帕”台风对福州市、宁德市造成巨大损失。

该文以福安市湾坞乡炉下、下广两村灾情为例,通过洪水计算,分析暴雨洪水特性、受灾原因,供参考。

关键词:“圣帕”台风;暴雨灾害;灾情分析中图分类号:P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011(2008)02-0009-021 背景介绍“圣帕”台风于2007年8月13日2时生成于太平洋西南洋面,于15日20时转变为超强台风,18日6时左右登陆台湾东南部,19日2时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登陆,中心风速33m/s,风力12级,20日2时出福建省,前后持续7天时间。

“圣帕”台风引发的暴雨、洪水给福安市湾坞乡炉下、下广两村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2007年8月19日晚10∶30,炉下村进水被淹,8月20日0∶00左右,下广村进水被淹,淹没深度1m ~2m,淹没时间达数小时之久。

灾后,炉下、下广两村群众对炉山溪上游的炉山、半岭两座小(1)型水库泄洪提出置疑、谴责,并要求赔偿,后经宁德市水利局及当地政府的论证、协调,局势得到缓和。

本文以此为契点展开分析和论证。

2 工程概况介绍湾坞乡炉下、下广两村位于赛江下游支流炉山溪河畔。

炉山溪支流河道全长11km,坡降1019‰,于湾坞乡炉下村处汇入赛江干流,流域总面积47km 2。

1974年在流域上游建成炉山水库,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高4216m 。

1994年在炉山水库下游建成半岭水库。

两座水库基本情况见表1,具体位置分布见图1。

3 洪涝灾情分析和论证311 “圣帕”台风炉山溪暴雨洪水计算由于湾坞乡没有设立雨量站,炉山溪没有设立水位站,结合周围地形状况、此次台风影响特点和实际降雨情况,通过对邻近雨量站即白塔水文站、七步水文站、宁德雨量站、图1 炉山水库、半岭水库具体位置金涵雨量站(注:下白石水雨站只有水情数据,雨情数据因故障缺失)降雨分析,并对以上站点数据初步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相似性分析后认为:白塔水文站降雨过程更符合炉山溪实际降雨情况,可作参考站使用,降雨情况见表2。

由于下白石水雨站和炉山溪入河口地处赛江入海口附近,受潮位影响较大,且下白石水雨站和炉山溪入河口相距较近,故下白石水雨站潮位与炉山溪入河口水位相差较小,可作参考使用。

宁德市预警报系统下白石站点潮位情况见表3。

:2007-11-109表2 白塔水文站2007年8月19日09∶00-20日08∶00逐时降雨时间8119,9∶00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雨量(mm)02156151015142151315915111842152815时间8120,00∶0012345678雨量(mm)111528153793010表3 下白石水雨站2007年8月19日20时-20日5时潮位时间8119,20∶1823∶088120,0∶401∶011∶271∶582∶133∶043∶303∶514∶27潮位(mm)0152015721142144217631313123310521842162104表4 半岭水库入库流量和经水库调洪后下泄流量时间序列(h)367891011121314151515161615入库流量(m3/s)4178121418171720162428113311391856179311148212175下泄流量(m3/s)00000002319361648157514951813212165时间序列(h)171819202122232425263035入库流量(m3/s)1441297127515611752134518401736133211281614181013下泄流量(m3/s)1851181897147411561648194311381534123013表5 半岭水库2007年8月19日~20日手工记录的水位、下泄流量降雨时间当前水位(m)溢洪水深(m)下泄流量(m3)8119,20∶00930开始泄洪8119,22∶0093150152619 8119,23∶0093180185414 8120,00∶1594111118717 8120,02∶00941611615415 8120,02∶30941451145132 8120,03∶009411191注:由于此次计算所采用的降雨量为白塔站即炉山溪参考站的逐时降雨量分布、所用推理公式所求的值为概化后的结果,以及人工记录的水位等都存在一定的误差,故以上计算结果仅作参考分析之用。

通过表2降雨量资料,结合《宁德市暴雨等值线图集》,此次炉山溪6h暴雨最大暴雨量140mm,略大于该地区10年一遇的暴雨量13512mm。

采用推理公式法演算洪水过程。

由于8月19日17∶00上游炉山水库已经过洪,计算中把炉山水库近似看作天然河道过洪,计算汇流断面到半岭水库。

经计算,洪峰汇流时间为3127h,洪峰流量为212m3/s,半岭水库入库流量和经水库调洪后下泄流量见表4。

半岭水库2007年8月19日~20日手工记录的水位、泄洪资料见表5。

312 洪涝灾害灾情分析与反思通过分析,0709号“圣帕”台风暴雨致使两村遭受洪涝灾害主要有5个直接或间接原因。

()台风登陆带来短历时、强降雨及洪峰来临时河口正处于潮水高潮位顶托。

从表、表3、表可知,年月19日20时~20日1时炉山溪出现强降雨。

半岭水库8月20日1∶30左右时出现最大洪峰量212m3/s,同时水库泄洪量125189m3/s,到河流出口时约2点左右(半岭水库到炉山溪河口洪水传播时间约015h);2时左右入库144m3/s,最大泄洪量185m3/s,到河流出口时约2∶30左右;3时左右入库97m3/s,最大泄洪量118m3/s,到河流出口时约3∶30左右。

炉山溪河口潮水位在20日1∶58为3131m,2∶13为3123m,即处于退潮阶段。

由此可见,短历时、强降雨和潮水顶托是造成炉下、半岭两村受淹的主要原因。

此时的炉山、半岭水库的确起到一定的削峰滞洪作用,削峰滞洪约015h,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但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即如果此次潮水最高潮位提前015h,则水库的削峰滞洪可能给沿海小流域水库下游村落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工程设施标准偏低或未按照标准建设。

2006年宁德市的九都、八都和霍童镇遭受“616”暴雨灾害,寿宁县托溪乡遭受0608号“桑美”台风暴雨灾害,福安市炉下、下广两村遭受0709号“圣帕”台风暴雨灾害,分析其原因,首先,这些乡镇、村落基本上都是依河而建,地势低洼,平均高程(相对高)仅在1m~4m,极易受洪水影响。

这些地段的河床基本比较平稳,河道窄而浅,洪水不易宣泄,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往往是整个乡镇或者村落受淹,造成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第二,防洪工程设施简陋,防洪标准偏低或者未按照标准建设。

一旦发生较大洪水,工程极易被摧毁,造成严重灾害。

第三,洪水灾害频繁,来不及修缮又遭洪水袭击,防不胜防。

(3)河道弃土、弃渣占用严重,泄洪地带违规建房,垃圾、杂物严重阻塞河道,洪水不易排出,极易成灾。

调查发现,年~年,沈海高速公路福安连(下转第页)124200782000200227 01表3 各工况应力计算成果汇总单位:MPa工况主拉应力拱坝周边其他部位最大主压应力(1)1101(拱冠梁218,上游)0154(左岸248,上游)2114(拱冠梁218,下游)(2)0178(左岸223,上游)0119(左岸245,下游)1153(拱冠梁218,下游)(3)1103(左岸228,上游)0124(左岸233,上游)2103(左岸228,下游)(4)0160(左岸248,上游)0169(右岸238,上游)110(拱冠梁218,下游)(5)0150(右岸218,下游)0172(右岸233,下游)1116(右岸218,上游)表2 迭代后的拱厚及应力比较高程(m )248238228218初拟体形左拱端厚(m)21651126181817应力值(MPa)0169701732-016011121拱冠梁厚(m )21641926151812应力值(MPa )-016630198101774114右拱端厚(m )21651026171816应力值(MPa)0163701946112501574迭代1次左拱端厚(m)215417612719应力值(MPa)0171801819-017871135拱冠梁厚(m )215415610715应力值(MPa )-0181110801861151右拱端厚(m )215415611719应力值(MPa )01655110611410161迭代2次左拱端厚(m)215413517713应力值(MPa)017301863-11031144拱冠梁厚(m )215411515619应力值(MPa )-01129111901968-01526右拱端厚(m )215411516712应力值(MPa)016621117115801649(下游左岸223m 处)。

2次迭代计算出的坝体方量为12249m 3,最大拉应力1104MPa (上游左岸228m 处),最大压应力2103MPa (下游左岸228m 处)。

选择2次迭代后的成果作为大坝设计的优化成果,按以下5种工况进行坝体应力计算:①正常蓄水位+自重+淤砂压力+温降②设计洪水位+自重+淤砂压力+温升③校核洪水位+自重+淤砂压力+温升④死水位+自重+淤砂压力+温降⑤死水位+自重+淤砂压力+温升计算成果见表3,最大主拉应力拱坝周边为1103MPa,其它部位为0172MPa,最大主压应力2114MPa 。

由迭代成果看,初拟拱坝形体后,通过满应力设计原理,在应力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拱坝坝体方量,相对经验作法来说,拱坝体形更经济合理。

3 结语龙江水电站拱坝实例应用表明,与经验方法相比较,满应力设计较为简便,能给出一个满足应力条件的节省的拱坝体形布置方案。

对于中小型设计单位来说,满应力设计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朱伯芳,高季章,陈祖煜,厉易生1拱坝设计与研究[M]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作者简介:陆意刚(1975-),男,福建浦城人,工程师,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