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坝煤矿回风斜井井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

回风立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材料设计图纸矿井地质资料2、行业规范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范》MT5009-9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50164-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煤矿安全规程》GB6722-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等3、企业管理执行标准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4101:2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第一章工程概况回风立井设计深度119m,井筒净直径5.0m,净断面19.625m2。
其中表土层为15m,双层钢筋混凝土永久支护,支护厚度700mm,井颈段设有安全出口及风硐,基岩段84.442m为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400mm,井筒下部连接处15m,壁座6.4m。
井筒中心座标:X=4396947.258Y=19645444.451Z=1586.608附:回风立井断面图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一节临时工业广场布置项目部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厕所利用厚矿区的设施。
绞车房、空压机房、变电点、水泥库、钢筋加工场、砂石子堆料场、修理车间、工具房、值班室等工业设施布置在井筒附近。
稳车布置:2台(吊盘)附:临时工业广场平面布置第二节供电由矿方提供380V电源、电缆铺设到立井施工现场,井筒提升绞车一台40KW、通风机11KW、压风机75KW、稳车2台50KW、搅拌机、吊泵KW。
设配电点、设总开关、各用电点设分开关,井内施工用电从井口总开关引线到井筒,布设一条三相四芯电缆,电压380V,照明、信号线采用包皮电线,同样悬挂在井壁,选用防水、防爆灯、电压220V。
(整理)风道及风硐施工方案

风道及风硐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山西六建集团十九分公司下梨园项目部2012-8-14风道及风硐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下梨园煤业有限公司风道及风硐S1762-659-01图。
1.2《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下梨园煤业有限公司风井场面,工程勘察报告》。
1.3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规;1.4国家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及相关图集;1.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艺标准及施工手册操作规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标准。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下梨园煤业有限公司风井场地风道及风硐工程。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茂华下梨园煤业有限公司要求,2012年10月20日验收使用,因此风洞及风硐计划开工时间为2012为保证风为保证风道施工的安全正常进行,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工期的按时完成,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以各职能人员负责的风道施工领导小组,各负其责,分抓共管,优质、高效完成风道施工任务。
组长:张双为副组长:邢建敏陈洛铁刘永英孙泽民组员:何运宁何超太康德才四、施工准备4.1组织准备4.1.1按要求备齐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人员及职能人员,以各就其位,做施工准备工作。
4.1.2项目部按照程序文件物色、选择合格施工队伍,并对合同评审签订,从劳动力到材料采购部署安排,以确保施工劳动力满足需要,材料满足供应。
4.1.3劳务配置:木工组长一人.木工9人.钢筋组长一人.钢筋工8人.混凝土组长一人.混凝土工6人.壮工6人.4.1.4施工机械及工具配备:土方开挖:挖掘机1台。
装载机1台。
木工组:台式电锯1台.手提电锯3台。
钢筋组:切断机1台。
弯曲机1台。
钢筋调直机1台。
混凝土组:插式制捣器2台。
斗车5个。
铁锹10把。
4.2场地准备:4.2.1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创造施工条件。
施工平面图及施工进度计划表附后。
4.2.2平整场地:对红线范围内凡高低相差悬殊或高出300㎜以上的土进行场地平整,障碍物清除,以方便施工,对已做的管线、基础要进行夯填、平整,达到施工场地要求。
回风立井井筒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回风立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目录前言............................................... 2第一章工程概况....................................... 4第二章凿井施工方案及机械化作业线配置 .................. 7第三章凿井设备选型计算及辅助系统设置 ................ 10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19第五章井筒及相关硐室施工工艺........................ 22第六章劳动组织及循环作业方式 ....................... 28第七章进度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 29第八章资源配置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第十章安全技术措施................................. 38第十一章文明施工、环保、消防措施.................... 49前言在认真分析井筒掘砌工程施工有关图纸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设计的特点,结合我公司施工装备和技术能力,编制此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了行之有效的设备和先进可靠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井筒施工采用混合作业方式。
工程质量目标:井筒施工矿建工程合格。
安全管理目标:无重伤、无死亡,实现文明施工。
我们在本工程的建设中,将主动接受建设单位的监督和指导,强化企业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施工技术和装备,创造出一流的施工质量和速度,按工期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此项工程的施工。
一、编制原则:1、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在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2、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平行交叉作业,加快施工准备工作进度。
煤矿回风井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井筒地质及测量工作 (2)第三节施工准备工作 (7)第二章井筒施工 (8)第一节施工方案选择及井筒防治水 (8)第二节施工方法 (9)第三节表土段施工 (10)第四节基岩段施工 (13)第五节通风 (17)第三章凿井辅助系统和设施 (18)第一节简述 (18)第二节吊挂设施选型计算 (23)第三节供电 (32)第四章劳动组织及进度指标 (35)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 (36)第一节质量方针及目标 (36)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37)第三节质量标准及技术措施 (39)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技术措施 (43)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 (43)第二节井筒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44)第七章文明生产标准 (57)第八章工期保证措施 (58)第九章环境管理 (58)附表一电缆明细表附表二钢丝绳明细表附表三施工设备明细表附图井筒施工准备期工程(工作)进度网络图施工工期排队及施工网络图施工广场平面布置示意图井筒预想柱状图井筒断面图休息硐室断面图壁座放大图永久断面布置图临时腰泵房设计图提绞平立面布置图井筒施工平立面布置图施工吊盘图封口盘结构图天轮平台布置图二层台平、剖面图施工锁口盘图高压供电系统图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地理和交通位置夏店井田位于汝州煤田东部,汝州市西北,东临庇山矿区,其中心距离汝州市约15km,行政区划隶属河南省汝州市夏店乡、陵头乡管辖。
区内地势平坦,焦(作)——柳(州)铁路和许(昌)——洛(阳)公路在本井田西南通过。
另外,汝州镇——汝阳县公路、庙下街——鲁山县公路分别在汝州镇、庙下镇与许——洛公路相连。
除上述主要公路外,夏店乡、陵头乡及庙下镇之间亦有柏油公路相通,村与村之间简易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二、井筒设计概况夏店矿回风立井口设计标高+307.8m,井底标高-560.0m,井深876.8m(含井底水窝9m),净直径6.0m,井筒中心坐标为X=3792897.000,Y=38382753.000。
回风立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 排水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回风立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排水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对排水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说明。
该项目涉及排水井井筒的施工工序和组织,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施工组织设计2.1 施工任务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施工任务如下:- 准备工作:包括调配施工人员、采购施工材料和设备;- 井筒测量:进行井筒位置和尺寸的测量,并标记出施工控制点;- 井筒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井筒的开挖工作,包括挖土和排水;- 井筒加固:对井筒进行加固处理,以确保井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井筒衬砌:进行井筒内的衬砌工作,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进行施工;- 井筒盖板安装:安装井筒的盖板,确保井筒的密封性和防止外界杂物进入;- 完工验收:进行井筒施工的完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2 施工组织架构为了有效组织施工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设计以下施工组织架构:- 施工经理:负责整体施工管理和协调;- 技术负责人:负责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 施工队长:负责具体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指导;- 工人队伍: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按照施工队长的指导进行作业。
2.3 施工方法与工艺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采用以下施工方法与工艺:- 开挖工艺:采用机械挖掘结合手工清理的方式进行井筒开挖;- 排水工艺:在井筒开挖过程中进行排水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干燥;- 加固工艺: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井筒的方式,提高井筒的承载能力;- 衬砌工艺:采用防水性能良好的砖石材料进行井筒的衬砌;- 盖板安装:采用重型井盖板进行安装,确保井筒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4 安全措施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和安全警示标志,限制非施工人员进入;-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和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检查要求,由专人操作;- 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在必要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目录............................................................................................................... 1 第一章 矿井设计的基本情况 .................................................................... 5 1.1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 5 1.1.1 位置、范围与交通概况 ........................................................ 5 1.1.2 地形地貌 ............................................................................... 5 1.1.3 气候条件 ............................................................................... 5 1.1.4 地震 ....................................................................................... 6 1.1.5 水系及主要河流 ................................................................... 6 1.1.6 交通运输条件 ....................................................................... 6 1.1.7 水、电条件 ........................................................................... 6 1.1.8 通信条件 ................................................................................ 6 1.1.9 井田构造 ............................................................................... 7 1.1.10 井田地层 ............................................................................. 7 1.1.11 含煤地层 ............................................................................ 10 1.1.12 煤层瓦斯 ............................................................................ 11 1.1.13 煤尘爆炸性 ....................................................................... 11 1.1.14 煤的自然发火倾向 ............................................................ 12 1.1.15 煤质特征 ............................................................................ 12 1.1.16 水文地质条件 ................................................................... 13 1.1.17 瓦斯 ................................................................................... 17 1.1.18 建设条件综合评价 ........................................................... 17 第 2 节 矿田的开拓与开采 .............................................................. 18 1.2.0 井田境界 .................................................................................... 18 1.2.1 资源量 ....................................................................................... 18 1.2.2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 19 1.2.3 矿井服务年限........................................................................... 19 1.2.4.矿井工作制度........................................................................... 20 1.2.5 井田年产量 ......................................................................... 20 1.2.6 井田开拓 ............................................................................. 20 1.2.7 水平划分及标高 .................................................................. 23 1.2.8 煤层开采顺序 ..................................................................... 23 1.2.9 盘区和工作面数目 .............................................................. 23
(精品文档)煤矿风井井施工组织设计

xx矿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xx矿井回风立井井筒冻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特殊凿井处二○一一年八月十三日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人员表施工组织设计会审人员表陕西彬长矿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小庄矿井回风立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因其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用普通法施工难以通过,为加快矿井建设速度,确定采用冻结法施工。
我处承担了回风立井井筒冻结工程的施工,并依据投标书所确定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编制了回风立井井筒冻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设计的主要依据是:(1) 陕西省彬长矿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小庄矿井副立井井筒检查勘察地质报告;(2) 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小庄矿井回风立井井壁结构;(3) 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小庄矿井回风立井井筒检查钻孔柱状图;(4)《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5)《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MT5009-94);(6)《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矿井概况 (1)2 井筒地质特征(甲方未提供地质资料,要求参考主、副井资料) (1)2.1地层 (1)2.2 构造概述 (3)2.3 各含水地层水文地质特征 (4)2.4 地下水化学类型 (5)3 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5)3.1 井筒岩石物理学性质 (5)3.2 岩土工程地质评述 (5)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8)1 设计要点 (8)2 冻结方式 (8)3 冻结深度的确定 (8)4 冻结技术参数的确定 (8)5 钻孔布置设计 (9)6 冻结管结构设计 (12)7 测温孔设计 (12)8 水文孔设计 (12)8.1 水文孔滤水管位置 (12)8.2 封止水位置 (12)9 冻结壁形成预测 (12)9.1 主要含水层冻结壁交圈时间 (12)9.2 井筒开挖标准 (13)9.3 井筒开挖时间 (13)9.4 冻结壁形成预测 (13)第三章冻结制冷系统设计 (14)1 氨系统设计 (14)2 盐水系统设计 (15)3 冷却水系统设计 (15)第四章供配电设计 (17)1 供电要求及供电方式 (17)2 供电设计 (17)2.1 用电负荷统计 (17)2.2 变压器的选择 (18)3 所需电气设备及主要电气材料 (19)4 启动方式的选择 (19)5 照明 (19)第五章施工工期及劳动力组织 (26)1 施工工期 (26)2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26)3 劳动组织 (28)第六章施工管理 (29)1 施工管理制度 (29)2 施工计划管理 (29)2.1 工程施工计划的贯彻 (29)2.2 工程施工计划的实施 (30)2.3 工程施工计划的检查 (31)2.4 工程施工计划的调整 (31)3 施工技术管理 (31)第七章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要求 (32)1 施工工艺 (32)1.1 施工准备 (32)1.2 钻孔施工工艺 (32)1.3 冻结施工工艺 (33)1.4 施工工艺顺序 (34)2 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37)2.1 钻孔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37)2.2 冻结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40)第八章主要施工措施 (42)1 质量保证措施 (42)1.1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优良。
回风斜井施工方案

关于回风斜井施工方案的说明
刘家梁矿回风斜井位于轨道巷南侧,宽2.6米、高2.4米左右,已经不能满足矿井需要,根据初步设计和公司领导现场核查决定扩刷原回风井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原回风井口距8#煤斜长244米,井筒斜长118米处开始甩头,呈慢弧型走向,造成井口与落平点非线性偏移18.5米。
井口标高1131.221米,井底落平标高1062.396米,井筒大致分4个坡度,21°、16°、10°、4°,造成扩刷提升运输困难。
根据原回风井支护方式结合刘家梁矿老工人描述当时施工回风井多次冒顶情况得知,原回风井穿过三段易冒落区,围岩破碎复杂,并伴有强淋水,给工队扩刷施工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以安全为主的前提下,决定原回风井井口坐标不变X=4264319.002 Y=19513210.362 ,Z=1131.221。
,方位调整为:326-56-29,回风井口至8#煤运输大巷坡度为17°,斜长222米;8#煤至13#煤坡度21°,垂距约40米,斜长110米,共计332米,总工程量与原定扩刷减少20米。
施工期间老回风井可继续使用,以保证东坡井正常生产建设。
在造价上,新掘井筒比扩刷老回风井预算减少,并且工队在施工安全上得到保障、工期缩短、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大竹县秦家沟煤矿+340m水平水仓掘进施工组织设计1大竹县秦家沟煤矿+340m水平水仓掘进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编制依据第一章工程概况及交通地理位臵第二章施工组织及布署第三章施工准备及场区布臵第四季工程测量第五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第六章作业指导书第七章井筒揭煤层施工方案第八章施工辅助设施第九章施工进度、工期及保证措施第十章质量保证计划及措施第十一章安全、技术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十二章成本控制措施第十三章冬雨季施工措施第十四章健康监护及环保措施第十五章附图、附表编制依据:1、《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MT5009—94);2、《矿山井巷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3、《锚喷支护工程质量检测规范》(MTT5015—96);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0);7、《煤矿测量规程》(1998);8、《煤矿地质规程》(2001年);9、《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10、本公司ISO2002质量标准;第一章工程概况及交通地理位臵一、工程技术特征1、回风斜井(1)井口段L=45.035m,S掘=21.1m2,S净=16.3m2倾角α=0°。
f=4~6。
巷道支护,混凝土碹,C20,d=400mm(2)斜井段L=320.325m,S=16.3m2,倾角α=26°。
f=7~10。
巷道支护,挂网锚喷C20,φ16×1600mm树脂锚杆,钢筋机制10铅丝,网格间距50×50。
D=100mm(3)1、2号交叉点混凝土砌碹支护C20(4)引风道L=39.891m,倾角25°,混凝土砌碹厚度400mm支护等级C20,引风道井口坐标:X=.053 Y=.926 Z=+865.000(5)躲身硐L=10×1.5m,S=2.92m2,倾角α=0°。
回风斜井井口坐标:X=.200 Y=.200 Z=861.0002、+730总回风石门:L=494.7m,S掘=18.4m2,倾角α=3‰。
f=4~6支护形式为锚喷、挂网锚喷C20 ;f=7~10。
巷道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C20,喷厚d=100㎜。
3、+730总回风上山:L=151.3m,S掘=18.4m2,S净=17.3m2,倾角α=30°。
f=7~10,支护形式为喷射混凝土C20 ;喷厚d=100㎜。
躲避洞每隔40m设一个。
4、+720回风石门:L=49.971m,S掘=17.4m2,S净=16.3m2,倾角α=0°。
f=7~10,支护形式为喷射混凝土C20 ;喷厚d=100㎜。
5、+720主运输石门:L=456.646m,S掘=19.0m2,S净=16.7m2,倾角α=0°。
f=4~6,支护形式为树脂锚杆喷射混凝土C20 ;喷厚d=100㎜。
铺设轨道30kgm,轨距600mm。
6、+720总回风巷:L=1209.233m,其中4-4断面L=565.636m,S掘=18.4m 2,S净=16.2m2,倾角α=0°。
f=7~10,支护形式为喷射混凝土C20 ;喷厚d=100㎜。
7、+720轨道上山:L=180.3m,S掘=11.0m2,S净=10.1m2,倾角α=25°。
f=7~10,支护形式为喷射混凝土C20 ;喷厚d=100㎜。
铺设轨道30kgm,轨距600mm。
(1)、+720轨道上山下车场及绕道:L=52.93m,车场S掘=18.4m2,S净=16.2m2,倾角α=0°。
f=7~10,支护形式为喷射混凝土C20 ;喷厚d=100㎜。
铺设轨道30kgm,轨距600mm。
(2)、+720轨道上山上车场:L=131m,车场S掘=18.4m2,S净=16.2m2,倾角α=0°。
f=7~10,支护形式为喷射混凝土C20 ;喷厚d=100㎜。
铺设轨道30kgm,轨距600mm。
8、+720排水平硐: L=916.35m,其中混凝土砌碹厚250mm,S掘=8.71m2,挂网锚喷厚100mm,S掘=7.3m2,喷射混凝土厚50mm,S掘=6.9m2。
S净=6.5m2,倾角α=3‰。
f=7~10,半园拱型断面,树脂锚杆φ=16×1600mm,机制10号铅丝网,网格50×50mm。
锚杆间排距800×800mm。
平硐井口段设双向风门及U型水沟,水沟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井口坐标:X=.00 Y=.50 Z=+720.00(底板)9、落水洞处理:落水洞上口为一近似椭圆形,长轴31m,短轴27m,有梯级收缩坎,洞底为一长方形(长10m,宽5m),长边方向与长轴一致;落水洞上口至洞底垂高31m;整个落水洞近似一个上底为椭圆形、下底为一长方形的棱锥。
10、+720永久轻便道:斜长310m,坡度26°,轨型15kgm,轨距600mm,水泥轨枕,间距700mm。
11、工程量另有:工业广场临时公路;排洪沟;挡土墙;平场土石方开挖及回填等。
二、交通及地理位臵秦家沟煤矿位于大竹县周家镇,井田范围包括仙洞河以南的张狮坝井条田和秦家沟井田。
其中,秦家沟井田地跨重庆、贵州两省。
矿井进风要井筒及工业广场位于重庆境内,行政区划属重庆市綦江县石壕镇所辖,矿区内有公路四通八达,国道210线渝黔公路赶水至温水支线通过。
矿部有矿区公路与上述公路相连。
由矿部至松藻煤电公司所在地打通镇约23公里。
打通镇至重庆市区174公里,至贵阳市340公里。
矿区北端有渝黔铁路沿松坎河通过,本矿井原煤通过井下与逢春煤矿井下运输线相连,原煤运至白岩装车站后,与标准轨专线铁路在赶水车站与渝黔铁路接轨外运,三、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与贵州高原过渡带,山脉走向大致与地层走向二致。
地势东南高北西低,东部边缘为仙洞河、井田北东翼被羊叉河切割成低谷深沟,南西翼被秦家沟和切割成低谷。
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为羊角脑海拔1255.4m,最低点为羊叉河与仙洞河汇流处,海拔550m,属低山浅切割地形,侵蚀剥蚀地貌。
四、河流本井田的河流有三条,由西向东分别为秦家沟河、羊叉河、仙洞河,为常年性小河,同属长河支流綦江水系。
秦家沟河发源于贵州习水县温水区茶园~小湾岗一带,流经温水星文井田罗半台进入本井田,顺嘉陵江组石灰岩槽谷流至学堂坡下(K28号落水洞)潜入地下,于穿洞(K40暗河出口)泄出汇入羊叉河。
洪水流量6.56m3s,枯水季节流量0.236m3s,洪水标高909.95m~906.41m,洪水淹没的最大范围0.5平方公里。
羊叉河发源于贵州习水县白杨坪,流经河坪子进入本井田后,横切阳新统、龙潭组、长兴组等地层,至穿洞转向北东流入张狮坝井田。
河流上游毛坝嘴至穿洞间,河床狭窄,两岸多悬崖绝壁,河床坡度大,水流喘急。
流量0.10~3.06m3s,二般流离0.546m3s 。
洪水位标高810.5m~683.89m。
仙洞河发源于贵州新田湾,至下坝流入井田,切割阳新统地层后测得较小流量0.042m3s ,较大流量4.08m3s 。
流至张狮坝与羊叉河汇合。
五、气象本区属大陆性亚热带气候,温和潮湿,多云雾和雨。
最大年降水量1348.6mm(1982年),最小年降水量819.20mm(1969年),平均年降水量1071.2mm。
一般六至八月雨量充沛,十二月至次年二月雨量较小。
历年一次最大降水量为131.4mm(1975.9.19~20)。
冬季有短暂积雪。
最高年平均气温19.5℃(1983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8.1℃(1982年)。
最高日气温42.2℃(1975.8.27),最低日气温均在10℃左右,尤以十二月至次年一月气候较为寒冷。
相对湿度一般在74~81%,绝对湿度一般在16.8~18.5mgs月间。
本区属山区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0.32ms,月变化在0.5~1.3ms。
地震:据重庆市地震办公室鉴定,重庆市地震烈度为5~6度,个别地区7度,松藻矿区为6度。
六、井田地层井田内出露的地层最新为中三迭统雷口坡组,最老为中志留统韩家店组,各地层走向呈北东东向延伸,以三迭系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二迭系,志留只分布于井田南缘,第四系坡积物和残积物分布于地形凹陷地带和羊叉河两岸。
七、地质构造本井田位于桑木场背斜北向端西翼。
由一单斜组成,单斜地层走向N40°~85°E间,倾向北西30°~45°,浅部较深部为陡。
(1)、断裂本井田经地面和钻孔揭露共发现断层74条,其中地面可见断层47条(秦家沟井田30条、张狮坝井田16条),对煤系地层影响较大和对施工有影响的断层如下:F13、F13-1、F30断层,是一组产状一致,大体互相平行排列逆断层组。
F13逆断层:地面出露于81~10勘探线之间花地嘴至马村以东,出露长度700m。
走向N70°E,倾斜NW,倾角70°,落差15~30m。
F13-1逆断层:地面出露与F13断层二致,走向N70°~75°E,倾向NW,倾角70°,落差15~40m;F30逆断层:地面出露于8~9勘探线间马鞍山至花地嘴附近,出露长度370m。
走向N70°E,倾向NW,倾角70,落差30~35m;(2)、煤系地层本井田的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地层属海相和过渡相交替沉积,为潮坪成煤环境。
龙潭组下平行不整合于下二迭统茅口组灰岩上,上覆长兴组石灰岩二步。
煤系地层最小厚度66.13m,最大厚度89.48m,平均厚度76.64m,含煤6~11层,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6层,自上而下的编号是6#、7#、8#、10#、11#、12#煤层,可采总厚7.70m,可采含煤层系数10%,区内煤层整体倾向北西,煤层倾角30~45°,属倾斜~急倾斜煤层。
其可采煤层有6#、7#、8#、11#煤层。
6#煤层局部可采,7#煤层绝大部分可采,8#煤层全区可采。
八、水文地质(1)大气降水本井田各含水层均有出露,因此,大气降水成为矿井水主要补给和充水水源之一。
(2)、含水层阳新灰岩(含栖霞组、茅口组)含水层厚364m,出在煤系地层下方,井田范围广泛出露,其岩溶发育,尤其在距煤系地层底板30m以外,暗河甚多,在浅部该层为强含水层。
长兴灰岩岩溶裂隙水长兴组灰岩含水层在煤系地层之上,厚50.77m在地形上多呈反向坡或陡坡,不利于大气降水的渗透,加之厚度不大,地面出露泉水极少,含水性弱。
玉龙山灰岩裂隙水玉龙山灰岩含水层在煤系地层之上,厚131.67m,其二、三段为厚至中厚层钙质石灰岩或泥质灰岩,裂隙水发育,地面时有泉水出露,流量中等,是区内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