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历城二中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历城二中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矍铄炽热如火跃然纸上B. 摇摇欲坠咄咄逼人源远流长C. 雕梁画栋毕恭毕敬纸醉金迷D. 鸿毛之嫌唾手可得一蹴而就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改革力度。

B.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

C.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D.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表现不仅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而且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3.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城市的夜晚,霓虹闪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B. 他的声音如洪钟,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C. 他的笑容如春风,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D. 他的脚步如飞,迅速穿越了整个校园。

4.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已经成为我案头的常客。

B. 她的声音如丝般细腻。

C. 他的智慧如同大海,深邃而广阔。

D.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5.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夜。

C. 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的花朵,让人陶醉。

D. 他的声音如雷鸣,震撼了整个校园。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在我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

这些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节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被遗忘。

(1)下列关于传统节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C. 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D. 传统节日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阻碍。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关于传统节日现状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节日已经完全融入了现代生活。

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2019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_____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世界文明也为中华民族分别贡献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_______的优秀作品。

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__ _的问題,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

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_____,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古往今来,( )。

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傾注心血的作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汗牛充栋 脍炙人口 千篇一律 蔚然成风 B . 浩如烟海 脍炙人口 千篇一律 大行其道 C . 汗牛充栋 有口皆碑 千人一面 蔚然成风 D . 浩如烟海 有口皆碑 千人一面 大行其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仅为世界文明也为中华民族分别提供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

历城二中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历城二中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B.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D. 鸡犬升天(jī quǎn shēng ti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 他的书法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当代书圣”。

C. 看到他的优秀表现,同学们都纷纷向他学习。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老师您好,我明天请假回家。

B. 你看,这道题怎么做?C.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你能不能让我看看?D. 你别说了,我听你说过很多遍了。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这朵花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的海洋。

D. 那座山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句是:A. 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B. 这个公园里绿树成荫。

C. 我喜欢听音乐,你也喜欢吗?D. 这本书里的内容很有趣。

6.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他成绩优秀,是全班的第一名。

B. 她做事一丝不苟,总是力求完美。

C.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D. 那个运动员在比赛中一马当先。

7. 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句是: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是从蓝色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蓝色更胜一筹。

B. 水滴石穿:水滴虽然小,但长时间滴在石头上,也能把石头穿透。

C. 破釜沉舟: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决心一战到底。

D. 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

B. 小明是个好学生,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数学11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数学11月月考试卷 理(含解析)

12019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11月月考数学(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单选题1.复数(是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表示的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集合,,则A .B .C .D .3.设M 是边BC 上任意一点,N 为AM 的中点,若,则的值为A .B .C .D .1 4.设均为单位向量,则“"是“”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设 ,则 A . B .C .D .6.把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再把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则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A .B .C .D .只装订不密封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7.在中,角均为锐角,且,则的形状是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8.已知函数,且实数满足,若实数是函数的一个零点,那么下列不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A .B .C .D .9.若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则的值是A.0 B.2 C.4 D.610.《数书九章》中对已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填补了我国传统数学的一个空白,与著名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已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其求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现有周长为的满足,试用以上给出的公式求得的面积为A .B .C .D .11.已知函数与的图象上存在关于轴对称的点,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12.设()lnf x x=,若函数()()g x f x ax=-在区间()20,e上有三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10,e⎛⎫⎪⎝⎭B.211,e e⎛⎫⎪⎝⎭C.222,e e⎛⎫⎪⎝⎭D.221,e e⎛⎫⎪⎝⎭二、填空题13.已知为等差数列,++=2019,=2013,以表示的前项和,则使得达到最大值的是__________.214.设函数f(x)=,若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则ω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5.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满足,且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若方程在区间上有四个不同的根,则________16.已知,,分别是的两个实数根,则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设命题:函数的定义域为;命题:不等式对一切正实数均成立.(Ⅰ)如果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Ⅱ)如果命题“或”为真命题,且“且”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8.已知向量−,1),,),函数.(Ⅰ)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Ⅱ)若,,分别是角,,的的对边,,,且=1,求△的面积.19.在△ABC中,a,b ,c 分别是角A,B,C的对边,cos 2cosC a cB b-=,且2a c+=.(1)求角B;(2)求边长b的最小值.20.已知为等比数列,其中,且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21.已知.(Ⅰ)当时,求的极值;(Ⅱ)若有2个不同零点,求的取值范围.22.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Ⅱ)记函数的图象为曲线,设点是曲线上两个不同点,如果曲线上存在点,使得:①3;②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称函数存在“中值相依切线”.试问:函数是否存在中值相依切线,请说明理由42019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11月月考数学(理)试题数学答案参考答案1.B【解析】【分析】根据虚数单位的性质,可化简,写出,判断对应点的位置即可.【详解】因为,所以表示的点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虚数单位的性质及复数的运算,涉及共轭复数概念,属于中档题.2.A【解析】【分析】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化简集合A,再根据对数的真数大于零化简集合B,求交集运算即可.【详解】由可得,所以,由可得,所以,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涉及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及对数的概念,属于中档题。

2021届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 “天中节” “龙舟节” “诗人节” “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与节日勃发的活力。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范,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

端午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

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

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

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的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层面的生存,也需要文化的延续。

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

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

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

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

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父,指最小的叔叔。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B.百贾,指各种行业的商人。

在古代,“商”就是开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贾”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所以称“行贾坐商”。

C.督邮,官名,始置于西汉中期,郡守属吏,汉时拥有重权。

«三国演义»中,曾经有位督邮向刘备索贿不成,想要陷害刘备,被张飞痛打。

D.论弃仲孙市,意思是将许仲孙在街市上处决。

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示众,称“弃市”,后以“弃市”专指死刑。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日记凸显..了知识分子对灾难的反思,这正如湖北大学刘川鄂教授所言的,“灾难文学必须有与灾难相匹配的尊严”。

这要求作家需要具有对时代整体视察的视野,对世间万物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类运气配合体感同身受....的洞察力,对传统美学精神休戚相关的明白力。

因此,我们在日记中感受到的反思,绝不仅仅限于这场灾难,而是..对灾难反思的反思。

(乙)它反思的是我们生活方式是否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否惠及..每一小我私家?我们的每一小我私家是否拥有说真话的勇气?(丙)在作家的理性中无疑体现着这样一种爱——那无数的远方和人们都与我有关,不仅有医护人员的颂歌,还有雷神山、火神山建设者们的平凡;不仅有快递小哥的投递,还有志愿者那平凡而详细的坚守;不仅有救治的举措,还有无可怎样的神伤。

1.文段中的加点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凸显B.感同身受C.而是D.惠及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所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

(完整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

(完整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王、小张和小李是同一大学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专业并不热门,工作难找.小王的父母托人给他介绍了几份工作,有公司文员、企业销售等,但他都因为不满意而坚持不上班,认为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坚持要继续寻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小张毕业前参加了多场招聘会和几场公务员考试,最终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他当基层文员.小张欣然接受,他认为工作不一定要和所学专业相关,有了自立于社会的资本,再来追求自己的理想才是务实之举。

小李认为自己的专业虽然不热门,但是自己却真正热爱它,既然时下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如继续深造,让自己成为这个专业的高端人才.他相信有了深层次的专业研究,一定会找到合适对口的工作。

小王、小张和小李的做法,你更赞成哪一个?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热爱,就没有失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常常听说的一句话,我从心底表示赞同.因为强烈的感情必然会引发出巨大的能量。

然而人们对于“兴趣”一词的理解,我以为还存在着不小的偏差--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培养兴趣”的说法,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兴趣即为爱。

而爱是对外物的一种感性的欢欣与赞叹,爱不能够条分缕析,也不是凭借理性的疏导就能够促成的。

然而“培养”一词中却暗含了精确的实验,让人联想到冷光四射的器皿等多种画面,它完全依赖于理性,实在是与有着感性属性的“兴趣”相悖。

所以,靠“培养”而产生的“兴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兴趣”,更不宜将这种“兴趣”看作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如果“兴趣"可以通过“培养”而获得,那么人们对待万事万物都可以借助“培养”而产生“兴趣”,就像先包办婚姻,再让夫妇俩“培养感情”,然后认为“这对夫妇的婚姻有感情基础”一样——这实在是对“感情”一词的亵渎。

所以说,培养起来的“兴趣”并不是真正的“兴趣”,它本质上更接近于“坚持”。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铺天盖地。

(甲)这意味着,无论你读不读网络小说,将来你看的电影,电视剧,听的歌曲,玩的游戏,很可能都跟网络小说有关。

可以说,我们正处在“网络文学”的时代。

网络文学其实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通俗文学。

今天被我们奉为圭臬..的元杂剧、明清小说,都是通俗文学,都是在底层文人大量的创作基础上,于勾栏瓦舍的频繁演出中,涌现出来的大众文艺精品。

(乙)金庸的大多数作品本来..就是在报纸上连载的通俗文学,《书剑恩仇录》(小说)《绝代佳人》(剧本)就继承了晚清以来的通俗文学传统,但最终融入了主流文化。

(丙)有人说:“网络小说怪力乱神,子虚乌有,怎么能够担当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重任!”在我看来,网络小说在发展初期,有过放任自流的阶段,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

但“风物长宜放眼量”,今天正是包括网络小说在内的网络文艺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换的关键阶段。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圭臬B.本来C.泥沙俱下D.亚文化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立法上强调加重刑法,并不必然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效果,在特定条件下甚至还起着相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

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

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

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舟发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

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对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

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

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

”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 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诚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不过,凡是知晓世界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形成的。

尽管后印象派的画家是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取了灵感,但是日本浮世绘的画法,则是来自中国唐代绘画及明代画家陈洪绶和萧云从的作品。

正如毕加索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中国。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桂小虎《东方的启迪——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绘画的影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因此,被西方艺术史论家公认为世界艺术的高峰。

B.早在14世纪,随着中国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在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中国传统艺术就影响到欧洲。

C.发明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术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冲击很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

D.中国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技巧高超,体系完整,地位不可替代,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也最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总述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影响,点明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B.第二、三两段按照历史时代顺序,具体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巨大影响,紧密照应第一段相关内容。

C.结尾一段重申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地位及贡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D.在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过程中,文章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国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的作品《舟发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其中的风景以及画法与中国宋代风景画非常相似。

B.“罗可可”艺术被认为应称作“中国——法国式”,安格尔被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足见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影响之大。

C.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杰出画家之所以能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艺术杰作,与他们善于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分不开。

D.有人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影响。

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形成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信念阿成黑龙江境内的业余作者,彼此都是有联系的。

看到谁成功地发表作品了,或者征文得了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了,就通通信,在血泪般的成绩面前,发泄一下,无比自豪一下。

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

但是,我们不服他们!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

我们有我们的世界。

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

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

通宵达旦地聊!我先是在鹤岗下的火车。

下了火车后,我再转长途汽车去梧桐。

都说好了,我的那个文友在车站等我。

我下了长途车,便和文友像外国人那样拥抱起来,互相叭叭地拍了背。

这种样子当地人是看不惯的。

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铺吃饭的时候,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他家里是不行了,他的那个娘儿们,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

唉,怎么创作呢。

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当天返回去可没车了,咋也得明天早晨走哇!他说,放心吧,安排妥了,在一家老房子里。

事先我都收拾好了,搭了两个板铺。

还说得过去。

大夏天儿的,还用被褥么?我说,不用不用,能聊天就行。

我能住几天?他说,两天。

我说,两天够了。

就是想跟你聊啊,都想疯了。

事后,我们又弄了点酒、烟和吃食,出了小饭铺,就去了那个老房子。

那个老房子虽然破,但比预想的还要好。

我们住进了其中的一个屋子里。

屋子里的两个板铺也行,平的,阔极了。

于是我们边吃边聊。

我们都有很多很多的构思。

比如爱情啊,打猎啊,土匪啊,七大姑八大姨,爹妈兄弟呀,还有机关改革,美好的理想,自杀,疯子,流浪汉等等。

但是,好像编起来挺困难。

目前就是咱们兄弟嘴小,等以后吧……奴隶要翻身哪。

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我们仰面躺在板铺上聊天的时候,文友说,你也别瞧不起咱们睡觉的这个地方。

我说,我没瞧不起。

我又不是托尔斯泰,我刚才讲的话,也不过是展望未来。

文友说,这个地方,日伪时期是梧桐伪警察分驻所。

赵尚志被俘之后,就死在这里。

真的?文友说,赵尚志可是抗联队伍里的一个大人物啊,他担任过东北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还有一些衔我记不住了。

日本鬼子想抓他想得眼珠子都红了。

后来,他们和梧桐警察分驻所共同下了一个套,把赵尚志抓住了。

什么套儿?文友说,挺复杂的。

我简单说,就是派了一个假装收山货的特务上山,取得赵尚志的信任后,勾他一同去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就是现在咱俩住的这个地方。

中埋伏了是不是?肯定的。

对。

并且那个特务还冲着赵尚志的腹部干了一枪。

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当时伪三江省警务厅给满洲国治安部的报告呢。

是一个日本人写的。

我说,你背背我听听。

他开始背:“赵尚志受伤后,仅活八小时。

当警察审讯时,他对中国人警察说:‘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

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

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

其最后的表现,真不愧一个大匪首的尊严。

”文友问,咋样?写得挺客观吧?我说,写得好!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

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

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

坐长途车离开梧桐的时候,车又路过了那座老房子。

看着它离我们车越来越远了,在灰尘里变得迷蒙起来,心中不禁一阵凄凉。

(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这里既有“我”对文友所说的他的家事感到吃惊,又有怕自己没有住处的担心。

B.文中的老房子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与文友之间的对话在老房子中展开,它勾连着历史与现在,是抗日英雄事迹的历史见证者。

C.通过对话,文章再现了赵尚志为国牺牲的光辉形象,这与“我”所处时代芸芸众生的碌碌无为形成对比,使作品具有批判意识。

D.“我”被赵尚志的人生感动,因而斟满酒祭奠他;面对少人问津、略显破败的老房子,“我”又不免倍感寒心和凄凉。

5.作为业余作者,作品中的“我”和文友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6分)6.作者在记叙中插入有关赵尚志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

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

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

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

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史机遇。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

此外,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和积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阶段。

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根本上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6月25日)材料二:因为10多年前堆放工业固废造成环境污染,浙江衢州的瑞力杰公司日前被法院判决支付124万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这家公司的污染行为,最早是县环保局在环境大整治中发现的,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将工业固废运走。

固废是运走了,但留下的污染远远没有消除。

当地检察院发现这一线索后,又对该公司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