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比例的基本性质(带解析)【精品】.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 4.1.2《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课一练 4.1.2《比例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不能与3,6,9组成比例的数是()A. 2B. 12C. 182.6、9、10和()可以组成比例.A. 7B. 5.4C. 83.比例尺是()A. 一个比例B. 一个比C. 一个方程4.两种相关联的量()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一定成比例5.1,2,3,x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则x不可能是()A. 5B. 6C. 1.5二、填空题.6.________叫做比例.7.表示________叫做比例.8.表示两个________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9.如果3a=5b,那么a∶b=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1.5∶4=12∶32,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1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成立:(1)________:6=12:9(2)4.5:________= 5:9(3)5:15=________:9(4)45:15=6.9:________13.甲数的三分之一和乙数的五分之一(甲数、乙数均不为0)相等,甲数与乙数的比是________。
三、判断题。
14.比例也是一种方程.()15.1.4:2能够和7:10组成比例.()16.一个比例的外项之积是1.2,若一个内项是0.6,则另一个内项是0.2()四、解答题18.写出一个你喜欢的比例.19.根据图中的数据写比例.20.写出比值是13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21.写出一个比值是3的比例.522.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2与12的比等于0.75与x的比。
(2)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38和23,两个内项分别是x和5%。
23.在照片上,小明的身高是12cm,照片上的身高与实际身高的比是1:1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1.75、50和30这三个数可以与()组成一个比例。
A.20 B.25 C.352.与:能组成比例的是()A.3:4B.4:3C.4:9D.9:43.下面的()比不能组成比例。
A.7:8和14:16 B.0.6:0.2和3:1 C.19:110和10:9 4.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A.4:3 B.3:4 C.1:2 D.2:15.用3,5,9,15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是()A.15∶3=5∶9 B.9∶3=5∶15 C.5∶3=15∶96.能与组成比例的是()A.1:2 B.5:4 C.3:27.4、6、8和□可以组成比例。
□内应填()A.3 B.6 C.88.下面比例式不成立的是()A.10∶12=35∶42 B.20∶10=60∶20 C.0.6∶0.2=9.可以与13:0.3组成比例的比是()A.9:10 B.2 :3 C.130:310.在下面的比中,能与1:2组成比例的是()A.4:8 B.7:4 C.4:711.能与8、0.6、0.2组成比例的数是()A.24 B.2.4 C.24012.6、9、10和下面哪个数能组成比例?()A.1.5 B.7 C.5.413.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A.6:5 B.5:6 C.8:15 D.15:814.6、9、10和下面哪个数可能组成比例?()A.1.5 B.7 C.1515.75、50和30这三个数可以与下面哪个数组成一个比例?()A.20B.25C.3516.由10的四个约数组成的比例是()A.10×1=2×5 B.10:2=5:1 C.2:5=1:10A.5、6、7和8B.77、3、21和24C.1.6、6.4、2和0.5D.0.8、0.75、6和 121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已知一个外项是5,那么,另一个外项是()A. B. C. D.19.比例式的后项扩大5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A.扩大10倍 B.缩小5倍 C.扩大5倍 D.不变20.比例式4:9= 20:45,根据比例式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形式是()A. 4×9= 20×45B. 4×20= 9×45C. 4×45= 9×2021.把30×5=25×6改写成比例是()A.30:25=5:6 B.30:6=25:5 C.5:30=6:2522.把a×b=c×d改写成比例式,不可能是()A.a:c=d:b B.a:d=c:b C.a:d=b:c D.b:d=c:a23.现在、3、9三个数,再从下面选出一个就可以组成比例的数是()A.6 B. C.424.关于比例说法错误的是()A.已知任意三项,就能求出第四项。
【一课一练】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附答案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如果A×2=B÷3,那么A:B=()。
A.2:3B.1:6C.3:2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A.0.6︰0.2和34︰14B.12︰0.3和20︰153.已知23×15=25×25下面的比例()不成立A.23: 25=2.5:1.5B.23: 25=1.5:2.5C.23:2.5= 25:1.5D.25: 23=1.5:2.54.甲数的15与乙数的25%相等,那么甲数和乙数相比,()。
A.甲数大B.乙数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5.如果A×2=B÷3,那么A:B=()A.2:3B.6:1C.1:66.在一个比例中,一个外项缩小6倍,要使比例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另一个外项扩大6倍B.其中一个内项缩小到原来的16C.另一个内项扩大6倍7.当a:b= 45时,5a=()。
A.b B.4b C.5b D.9b 8.下面各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的是()A.5:8和14:16B.0.6:0.2和3:1C.110:99 和10:99.把130:2=110:6改写成2×110=6×130是根据()。
A.小数的性质B.分数的基本性质C.比例的基本性质D.比的基本性质◆基础知识达标10.甲数的13和乙数的14的比是3:0.75,乙数和甲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4:1B.3:1C.1:3D.1:411.a× 34=b÷ 54,那么a:b=()。
(b不等于0)。
A.3:5B.5:3C.16:15D.15:16 1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14:12和18:4B.0.2:10和2:50C.34:18和12:11213.如果a× 12=b× 23,且a、b不为零,那么a与b的比是()A.3:4B.4:3C.1:314.如果a÷b= 35,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a=3b B.a= 35b C.a=3,b=5D.b= 53a 15.已知a:b=c:d,若将b乘5,使比例不成立的条件是()。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新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单选题1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A 8:3B :C :D 15:40()A 21B 12C D3甲数是乙数的倍,那么乙数与甲数的比是()A 2∶7B 5∶7C 7∶54甲数是乙数的,乙数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
A 6:7B 7:6C 7:13二、判断题5表示两个式子相等的算式叫做比例。
()6比的前项不能为0。
()的相当于b的,那么a:b=5:7()8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为0。
()三、填空题9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________.1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厘米的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长比是________.四、解答题13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用10以内的四个不同自然数组成比例,想想能写几个?14小东家的客厅是正方形的,用边长是的方砖铺地,正好需要100块。
如果改用边长是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五、应用题1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6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远?(用比例解.)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解:A项:因为3×3=9,8×8=64,内项积和外项积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B项:因为3×=,8×=,内项积和外项积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C项:因为3×=,8×=,内项积和外项积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D项:因为:3×40=8×15,3:8=15:40,能与3:8组成比例故答案为:D。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只要内项积与外项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2【答案】D【解析】【解答】=9×解:==÷=故答案为:D【分析】先计算方程右边的乘法,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3【答案】B【解析】【解答】乙数是1,甲数就是,乙数与甲数的比:1:=10:14=5:7故答案为:B【分析】甲数是乙数的4倍,那么乙数可以看做1,甲数就是,写出乙数与甲数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4【答案】C【解析】【解答】解:将乙数看作1,则甲数是,甲、乙两数和是:1=,乙数:甲、乙两数和=1:=7:13故答案为:C。
2019新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比例的基本性质(带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练习卷(带解析)1.75、50和30这三个数可以与()组成一个比例。
A.20 B.25 C.352.与:能组成比例的是()A.3:4B.4:3C.4:9D.9:43.下面的()比不能组成比例。
A.7:8和14:16 B.0.6:0.2和3:1 C.19:110和10:94.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A.4:3 B.3:4 C.1:2 D.2:15.用3,5,9,15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是()A.15∶3=5∶9 B.9∶3=5∶15 C.5∶3=15∶96.能与组成比例的是()A.1:2 B.5:4 C.3:27.4、6、8和□可以组成比例。
□内应填()A.3 B.6 C.88.下面比例式不成立的是()A.10∶12=35∶42 B.20∶10=60∶20 C.0.6∶0.2=9.可以与13:0.3组成比例的比是()A.9:10 B.2 :3 C.130:310.在下面的比中,能与1:2组成比例的是()A.4:8 B.7:4 C.4:711.能与8、0.6、0.2组成比例的数是()A.24 B.2.4 C.24012.6、9、10和下面哪个数能组成比例?()A.1.5 B.7 C.5.413.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A.6:5 B.5:6 C.8:15 D.15:814.6、9、10和下面哪个数可能组成比例?()A.1.5 B.7 C.1515.75、50和30这三个数可以与下面哪个数组成一个比例?()A.20B.25C.3516.由10的四个约数组成的比例是()A.10×1=2×5 B.10:2=5:1 C.2:5=1:1017.下列各组中,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5、6、7和8B.77、3、21和24C.1.6、6.4、2和0.5D.0.8、0.75、6和 121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已知一个外项是5,那么,另一个外项是()A. B. C. D.19.比例式的后项扩大5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A.扩大10倍 B.缩小5倍 C.扩大5倍 D.不变20.比例式4:9= 20:45,根据比例式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形式是()A. 4×9= 20×45B. 4×20= 9×45C. 4×45= 9×2021.把30×5=25×6改写成比例是()A.30:25=5:6 B.30:6=25:5 C.5:30=6:2522.把a×b=c×d改写成比例式,不可能是()A.a:c=d:b B.a:d=c:b C.a:d=b:c D.b:d=c:a23.现在、3、9三个数,再从下面选出一个就可以组成比例的数是()A.6 B. C.424.关于比例说法错误的是()A.已知任意三项,就能求出第四项。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单选题1.和: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 6:8B. 3:4C. 4:3D.2.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 24B. 60C. 2163.如果a是b的75%,那么a:b=()A. 3:4B. 4:3C. 4:5D. 7:54.用一个放大一百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30°的角,则观察的角()A. 大小不变B. 缩小了100倍C. 放大100倍二、判断题5.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比是1:1.6.在一个比例里,如果内项的积等于1,那么两个外项的积一定是1。
7.如果5A=6B,那么A:B=6:5.8.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两个外项的积,商是1.三、填空题9.42的因数中有________个是质数;从42的因数中选出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10.如果3a=5b,那么a∶b=________∶________。
11.20的因数有________,用其中的四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12.在36的因数中选出4个因数,组成比例是________。
13.根据2.5×3=1.5×5,可以写出比例________;一个零件长6.5毫米,按照10:1的比例尺画在纸上,应该画________毫米长。
四、解答题14.= =24÷[ ]=[ ](填小数).15.解方程(1)ⅹ+ⅹ=15(2)ⅹ∶=∶五、应用题16.解比例。
①②③④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选项A,6:8=6÷8=,≠,不能组成比例;选项B,3:4=3÷4=,≠,不能组成比例;选项C,4:3=4÷3=,=,可以组成比例;选项D,:=÷=,≠,不能组成比例.故答案为:C.【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求出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2.【答案】C【解析】【解答】放大后长是:6×3=18(厘米)放大后宽是:4×3=12(厘米)放大后的面积是:18×12=216(平方厘米)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216平方厘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4.2比例的基本性质

4.2 比例的基本性质
1.填一填。
(1)如果a ︰b =c ︰d ,那么,( )×( )=( )×( )。
(b 、d 都不为0)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a ,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23 ︰ 14 和 45 ︰310
(2)34 ︰1.2和 54 ︰1.6
3.根据等式,改写成比例式。
(1)14×12=21×8 (2)A ×B=C ×D
4用8,40,32再找上一个数组成比例,可以找哪些数?请写出组成的比例。
答案:
1.(1)a×d=b×c (2)5a
2.(1)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因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和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相等,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3.(1)14:21=8:12 (2)A:C=D:B
4.8:32=10:40 8:10=32:40 (答案不唯一)。
六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解比例_人教版-word

2019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练习卷(带解析)1.一种合金含有铜、铁的质量比为2:5,若生产这种合金140吨,则需要的铜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少()吨。
A.60 B.40 C.50 D.202.甲乙丙三数之和是320,甲:乙:丙=4:5:7,乙的值是()A.20 B.80 C.100 D.1403.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这三个数的比是4:3:2,这三个数分别是()A.8,6,4 B.24,18,12 C.4,3,24.用一根长100厘米的绳子围一个长方形,使长与宽的比是7:3。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A.35厘米 B.30厘米 C.15厘米5.把水泥和沙子按1:3混合制成混凝土1000千克,需要水泥()千克。
A.100 B.300 C.750 D.2506.如果10:5=x:2,那么x应该是()A.6 B.4 C.10 D.3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2:7,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A.2:7 B.6:21 C.4:49 D.7:28.用4,0.8,5和x组成比例,并解比例,x有()种不同的解。
()A.1 B.2 C.3 D.49.用3辆汽车每次可运送大米450袋,用同样的8辆汽车,每次可运送大米多少袋?设:每次可运大米x袋。
下面比例错误的是()A.450:3=x:8 B.450:x=3:8 C.x:3= 450:810.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主要根据()A.比的基本性质 B.分数的基本性质C.比例的基本性质 D.除法的基本性质11.解比例x:3=2:1,x的值是()A.6 B.1.5 C.0.712.1 :3 =x:9的正确的解是()A.x=15B.x= 3C.x= 913.在比例3.6:x = 4:5中,x的值是()A.4B.9C.4.514.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是1:120。
现有0.5千克农药,能配这种药水______千克。
15.如果a:4=4:32,那么a=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练习卷(带解析)1.75、50和30这三个数可以与()组成一个比例。
A.20 B.25 C.352.与:能组成比例的是()A.3:4B.4:3C.4:9D.9:43.下面的()比不能组成比例。
A.7:8和14:16 B.0.6:0.2和3:1 C.19:110和10:94.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A.4:3 B.3:4 C.1:2 D.2:15.用3,5,9,15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是()A.15∶3=5∶9 B.9∶3=5∶15 C.5∶3=15∶96.能与组成比例的是()A.1:2 B.5:4 C.3:27.4、6、8和□可以组成比例。
□内应填()A.3 B.6 C.88.下面比例式不成立的是()A.10∶12=35∶42 B.20∶10=60∶20 C.0.6∶0.2=9.可以与13:0.3组成比例的比是()A.9:10 B.2 :3 C.130:310.在下面的比中,能与1:2组成比例的是()A.4:8 B.7:4 C.4:711.能与8、0.6、0.2组成比例的数是()A.24 B.2.4 C.24012.6、9、10和下面哪个数能组成比例?()A.1.5 B.7 C.5.413.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A.6:5 B.5:6 C.8:15 D.15:814.6、9、10和下面哪个数可能组成比例?()A.1.5 B.7 C.1515.75、50和30这三个数可以与下面哪个数组成一个比例?()A.20B.25C.3516.由10的四个约数组成的比例是()A.10×1=2×5 B.10:2=5:1 C.2:5=1:1017.下列各组中,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5、6、7和8B.77、3、21和24C.1.6、6.4、2和0.5D.0.8、0.75、6和 121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已知一个外项是5,那么,另一个外项是()A. B. C. D.19.比例式的后项扩大5倍,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A.扩大10倍 B.缩小5倍 C.扩大5倍 D.不变20.比例式4:9= 20:45,根据比例式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形式是()A. 4×9= 20×45B. 4×20= 9×45C. 4×45= 9×2021.把30×5=25×6改写成比例是()A.30:25=5:6 B.30:6=25:5 C.5:30=6:2522.把a×b=c×d改写成比例式,不可能是()A.a:c=d:b B.a:d=c:b C.a:d=b:c D.b:d=c:a23.现在、3、9三个数,再从下面选出一个就可以组成比例的数是()A.6 B. C.424.关于比例说法错误的是()A.已知任意三项,就能求出第四项。
B.已知任何两项的积就能求出另外两项的积。
C.已知两个外项的积,就能知道两个内项的积。
D.已知前两项的比值,就能知道后两项的比值。
25.根据8×9=12×6写出的比例,正确的是()A.9:12=8:6 B.8:12=9:6 C.9:12=6:826.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外项是()A. B.4 C.127.若2a=5b,则a:b=______:______。
28.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它的一个外项是0.8,另一个外项是______。
29.若3x等于5y,则x:y=______。
30.如果3a=4b,那么a:b=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75×20=50×30,所以75、50和30这三个数可以与20组成一个比例。
2.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所以答案为C。
3.C【解析】8×14=112,7×16=112,7:8和14:16能组成比例;0.2×3=0.6,0.6×1=0.6,0.6:0.2和3:1能组成比例;110×10=1100,19×9=171,171≠1100,19:110和10:9不能组成比例,所以答案为C。
4.A【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所以,所以答案为A。
5.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3×15=5×9,所以内项和外项为3和15、5和9,所以组成比例式的为C。
6.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而,所以答案为C。
7.A【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4×6=3×8=24,所以3、4、6、8可以组成比例,故A正确。
8.B【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10×42=12×35=420,所以A是比例式;20×20≠10×60,所以B不是比例式;0.6×=0.15,所以答案为B。
9.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13×10≠0.3×9,13×3≠0.3×2,13×3=130×0.3=39,所以答案为C。
10.A【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1×8=2×4,1×4≠2×7,1×7≠2×4,所以答案为A。
11.A【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0.6×8=24×0.2,所以可以组成比例的是24、8、0.6、0.2,故答案为A。
12.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6×9=10×5.4=54,所以 5.4、6、9、10能组成比例,故答案为A。
13.A【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所以A正确。
,所以B不正确。
,所以C不正确。
,所以D不正确。
14.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15×6=9×10=90,所以6、9、10、15可以组成比例。
15.A【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20×75=30×50=1500,所以20、30、50、75,可以组成比例。
16.B【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10的约数有1、2、5、10,所以1×10=2×5,所以内向和外项为1和10、2和5,所以B正确。
17.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A为5×8≠6×7,B为3×7≠21×24,C为0.5×6.4=2×1.6=3.2,D为0.75×12≠0.8×6,所以答案为C。
18.D【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最小的合数是4,可知两个内项的积是4,所以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也等于4,一个外项是5,则另一个外项是:4÷5=。
19.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后项扩大5倍,若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扩大5倍。
20.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4×45=9×20,所以答案为C。
21.B【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30×5=25×6,所以30:6=25:5;22.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a×b=c×d,所以内项和外项为:a和b、c和d。
而C中外项为a和c,内项为b和d,所以不正确。
23.B【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所以答案为B。
24.B【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知道任意两项的乘积不知道这两项是不是同为外项或者同为内项,所以无法判断另外两项的乘积。
25.C【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则内项和外项为8和9、12和6。
所以可知C 正确。
26.A【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内项互为倒数,所以内项的乘积1,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是4,则另一个外项是4的倒数为。
27.5,2【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2a=5b,所以a:b=5:2。
28.1.25【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则两内项之积为1,所以两外项之积也为1,一个外项是0.8,则另一个外项为:1÷0.8=1.25;29.5:3【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因为3x=5y,所以x:y=5:3。
30.4,3【解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
3a=4b,a:b=4:3;所以如果3a=4b,那么a:b=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