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合集下载

单向板肋梁楼板设计实例(市政)

单向板肋梁楼板设计实例(市政)

任务8:单向板楼盖设计实例【设计资料】某工厂仓库,为多层内框架砖混结构。

外墙厚37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400mm ×400mm,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其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2.33。

楼面做法:楼面面层水磨石(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图1.2.33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方案: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截面尺寸、选材。

2、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设计步骤】1、结构平面布置方案1)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2.33所示,确定主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2根次梁,次梁的跨度为5m,板的跨度为2.2m。

2)确定截面尺寸板厚h≥l0/40(按表1.2.1取用)=2200/40=55mm,考虑工业建筑单向楼板要求不应小于70 mm,故取板厚h=80mm。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1/18~1/12)l0=(1/18~1/12)×5000=278~417mm,取h=400mm,则b=(1/2~1/3)h=(133~200)mm,取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1/14~1/8)l0 =(1/14~1/8)×6600=471~825 mm,取h=600mm,则b=(1/2~1/3)h=(200~300)mm,取b=250mm。

3)选材(1)、混凝土:C25(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300级。

2、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①荷载计算:查表1.2.4可得水磨石地面自重为0.65kN/m2,混合砂浆17 KN/m3,钢筋混凝土25KN/m3,取1m宽板带计算可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0.65×1=0.65 KN/m80mm钢筋混凝土板:25×0.08×1=2.0 KN/m15mm板底混合砂浆:17×0.015×1=0.255 KN/m恒载标准值:g k=2.905 KN/m板的恒荷载设计值(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g =1.2×g k=3.486 KN/m板的活荷载标准值:q k=9×1=9 KN/m板的活荷载设计值(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q =1.3×q k=11.7 KN/m板的设计值总值:g+q=1.2×g k +1.3×q k =15.186 KN/m②确定板的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4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共11页)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书(共11页)

单向(dān xiànɡ)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jì suàn)书一、设计(shèjì)资料某三层工业(gōngyè)厂房(层高3.6m),拟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楼梯在此平面以外。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KN/㎡(荷载分项系数1.3)。

楼面面层为20㎜厚混合砂浆抹底,底面用20㎜厚水泥砂浆抹平。

混凝土采用C25(柱可采用C30),梁、柱内受力纵筋为HRB335级,其他均为HPB235级。

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

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

进行楼盖设计。

二、结构布置选用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梁、板的布置及构件尺寸如图所示。

三、板的计算确定板厚h=10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结构尺寸和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1.荷载(hèzài)20mm 水泥砂浆面层(miàn cénɡ) 25KN/m³×0.02m×2=1 KN/m²100mm钢筋(gāngjīn)混凝土板 25 KN/m³×0.1m=2.5 KN/m²20mm混合(hùnhé)砂浆摸底 25 KN/m³×0.02m=0.5 KN/m²永久荷载标准值 g k=4 .0KN/m²可变荷载标准值 q k=6.0 KN/m²荷载设计值 1.2×4.0 KN/m²+1.3×6.0 KN/m²=12.6 KN/m²1m板宽设计值 p=12.6 KN/m²2.内力计算跨度板厚 h=100mm 次梁截面b×h=250㎜×450㎜边跨l01=(2500-120-125+100/2)㎜=2305㎜ l n1=(2500-120-250/2)=2255㎜距端第二跨l02=2500㎜-250㎜=2250㎜ l n2=2250㎜跨距差(2305-2250)/2250=2.4%<10% ,可按等跨连续梁查表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注意:楼板有单、双向之分,其中单向楼板L/b>=2,即长/宽>=2,双向楼板L/b<2) 内容很多,考试一般不会叫你设计,因为耗时间太多例题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1)结构形式某工厂仓库,采用多层砖混结构,内框架承重体系。

外墙厚370mm ,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00mm ×300mm 。

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示范围内不考虑楼梯间。

图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2)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3)楼面荷载恒荷载:包括梁、楼板及粉刷层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253/m kN ,水泥砂浆容重3/20m kN ,石灰砂浆容重173/m kN ,荷载分项系数2.1=G γ。

活荷载: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82/m kN ,荷载分项系数3.1=G γ(楼面活荷载标准值≥42/m kN )。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PB335级钢筋,其余均采用HPB235级钢筋。

(2)设计要求1)板、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2)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3)绘制板、次梁的结构施工图。

解:(1)楼盖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 1)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m ,次梁的跨度为5m ,主梁每跨内布置2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m 。

2)截面尺寸板考虑刚度要求,板厚度mm h 57~502000351~401=⨯⎪⎭⎫⎝⎛≥。

考虑工业建筑楼板最小厚度为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mm l h 417~2785000121~181121~1810=⨯⎪⎭⎫ ⎝⎛=⎪⎭⎫ ⎝⎛=。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较大,取次梁截面尺寸mm mm h b 400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mm l h 750~429600081~14181~1410=⨯⎪⎭⎫ ⎝⎛=⎪⎭⎫ ⎝⎛=,取主梁截面尺寸mm mm h b 600250⨯=⨯。

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参考例题

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参考例题

某三层仓库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一、设计资料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kN/m 2。

2、楼面水泥砂浆面层厚25mm (3/20m KN =γ); 梁、板均为20mm 厚纸筋石灰砂浆(3/17m KN =γ)。

3、材料选用:(1)混凝土:采用C25(2/9.11mm N f c =,2/27.1mm N f c =,3/25m KN =γ); (2)钢 筋:板采用HPB235级钢筋(2'/210mm N f f y y ==,b ξ=0.614)梁的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mm N f f y y ==,b ξ=0.550) 箍筋、架立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mm N f f y y ==,b ξ=0.550)4、楼面梁格布置图1-1 梁格布置图5、板、次梁及主梁相关尺寸的确定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按刚度条件板厚为mm l h o 5.5740230040≈=≥,按构造要求,工业房屋楼面的最小厚度为70mm ,则可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mm l h o )500~333()181~121(==,则取h=450mm ,截面宽度应满足mm h b )225~150()31~21(==,则取b=200mm 。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mm l h )690~460()141~81(0==,则取h=650mm ,截面宽度应满足mm h b )325~217()31~21(==,则取b=250mm 。

二、板的设计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如下2-1 板的几何尺寸2-2 板的计算简图1. 荷载 ①恒荷载板自重 0.08 ×25=2.0KN/m 2 楼面面层 0.025×20=0.5KN/m 2 天棚抹灰 0.02 ×17=0.34KN/m 2 g k =2.84KN/m 2 ②活荷载 q k =6.0KN/m 2 ③荷载组合设计值对于标准值大于4KN//m 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Q γ=1.3,所以有:g+q=1.2g k +1.3q k =1.2×2.84+1.3×6.0=11.208KN/m 22. 内力计算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中间跨: 0l =n l =2.3-0.20 =2.10m边 跨: 0l = n l +2h=2.30-0.12-0.10+0.04=2.12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2.12 2.102.10- =0.009<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例题

则1m板宽为计算单元时, 板上荷载q+g=9.69kN/m。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梁板结构
3.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3)板的内力——弯矩设计值计算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21 22010 00.9% 51% 0 2100
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P42表1-2查出板的弯矩系数aM, 板的弯矩设计值见表1-8
l02=2.10
9.69×2.102/16 =2.67
l02=2.10
-
9.69×2.102/14
=-3.05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梁板结构
3.板(B1~B6)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4)板 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C2混 5 凝a1土 1.0, , fc1.9 1N/m 2, ftm 1.2N 7 /m 2;m
2 C 6350
1 B 6475 A
边跨l0取 16 4 7m5m
图1-36(b)次梁的计算简图
中间l0跨 2ln 635m0m
1.3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 梁板结构
4.次梁L2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2)次梁的荷载设计值计算
永久荷载设计值:
P24表1-2注解;
板传来的3.1 永 92.久 37.荷 3k4N 载/m : P50 次梁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截面宽度 b (1 /3~ 1 /2 )h 1~ 520 m 2, 5 m取 b200mm
(3)主梁L1截面尺寸b×h l690m0m
主梁截面高度 h 1 /1 ~ 1 4 /8 l 4~ 9 8m 3 6 , 3 m h取 650mm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1.设计资料本设计为一工业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T-01所示,柱的高度取9m,柱子截面为400mm×400mm。

图T-01(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

其余采用HRB335()。

2.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

次梁截面高度取,截面宽度,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T-02所示。

图T-02图T-03(1)荷载:恒载标准值:20mm水泥砂浆面层;80mm钢筋混凝土板;20mm混合砂浆顶棚抹灰;;恒载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合计;即每米板宽。

(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跨度差,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T-03所示。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Q-01。

(3)截面承载力计算:,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 表Q-02。

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其弯矩降低20%。

3.次梁的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取主梁的梁高,梁宽。

荷载:恒载设计值:由板传来;次梁自重;梁侧抹灰;;活荷载设计值:由板传来;合计:;(1)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中间跨:;跨度差:;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

次梁弯矩和剪力见表Q-03及表Q-04。

(2)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为:边跨:;离端第二跨、中间跨:;梁高:;翼缘厚:;判别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均属于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离端第二支座按布置两排纵筋考虑,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PPT)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PPT)

在均布及三角形荷载作用下:
M k1gl 2 k2ql 2 V k3gl k4ql
在集中荷载作用下:
M k5Gl k6Ql V k7G k8Q
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3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措施计算构造内力
内力包络图
由内力叠合图形旳外包线构成,它反应出各截面可能产生旳最大 内力值,是设计时选择截面和布置钢筋旳根据。
次 梁 :(4~6)m 主 梁 :(5~8)m
构造平面布置方案
(a) 主梁横向布置
(b) 主梁纵向布置 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方案
(c) 只布置次梁
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2 现浇整体式楼盖构造内力分析措施
弹性理论 有较大旳安全贮备。 塑性理论 内力分析与截面计算相协调,成果比较经济,但一般
情况下构造旳裂缝较宽,变形较大。
民用建h筑/ l 楼板 l ≥70mm
工业建筑楼板 ≥80hmm
• 高跨h比/ l h 中旳
取短h向跨度
h
• 板厚一般宜为h
80mm≤ ≤16h0mm
• 高跨比 中旳 为肋高
1 单向板肋梁楼盖构造布置
构造布置涉及柱网、承重墙、梁和板旳布置
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价及施工条件等,合理拟定构造旳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实践,常用跨度为:单向板 :(1.7~2.5)m
混凝土构造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单向板与双向板
单向板:荷载作用下,只在一种方向或主要在一种方向弯曲旳板。 双向板: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视任一方向弯曲旳板。
《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 50010-2023)要求:
(1) 对两边支承旳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对于四边支承旳板

2.2.4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2.2.4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2.2.4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1.设计资料某多层仓库为内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平面如图2.16所示。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抹灰,梁板下面用15mm 厚水泥石灰抹底。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其他钢筋采用HPB300级,柱截面为400mm ×400mm 。

图2.16 仓库建筑平面图 2.试设计该楼盖,设计内容包括:1)按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主次梁,选择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2)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板和次梁,并绘制配筋图。

3)按弹性方法设计主梁,并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及配筋图。

3.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选择由于一般单向板的跨度取为1.8~2.7m ,次梁的跨度4~6m ;主梁的跨度5~8m 。

确定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由此主梁跨度为6.6m ,次梁跨度为6m ,板的跨度为2.2m 。

根据构造要求,初定截面尺寸如下:板厚:按30lh >,2200=l ,且70≥h ,取mm 80=h ; 次梁:梁面按12~18ll h =,m m 6600=l ,取梁高m m 450=h ,梁宽按2~3h h b =估算,取m m 200=b ;主梁:梁高按8~141lh =,m m 6600=l ,取m m 700=h ,梁宽取m m 300=b 。

楼盖的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如图2.17所示。

图2.17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图 4.板的计算 1)荷载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400.002.020=⨯kN/m 2 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0.208.025=⨯kN/m 2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255.0015.017=⨯kN/m 2 恒荷载标准值 655.2=k g kN/m 2 活荷载标准值 000.6=k q kN/m 2 荷载设计值应取以下两种组合的较大值 a.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986.10000.63.1655.22.1=⨯+⨯=⋅+⋅=k Q k G q g q γγkN/m 2 b.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044.9000.67.03.1655.235.1=⨯⨯+⨯=⋅⋅+⋅=k Q Q k G q g q ψγγkN/m 2 因此取q=10.99 kN/m 2计算 2)计算简图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2020280120100220020=+--=+=h l l n mm或2040212012010022020=+--=+=a l l n mm 取小值 20200=l mm中间跨:mm 200020022000=-==n l l ;平均跨度为:mm 2010220002020=+=l跨度差:%10%1200020002020<=-可以采用等跨连续板的弯矩系数计算板的弯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工学院课程设计实例课程名称:工程结构课程编号:1411860学时学分:2周、2学分学生班级:工程管理1101学生姓名:黄骏学生学号:1101404115指导教师:顾向阳制订日期:2012年6月归口单位:建筑工程学院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 、剪力V 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平面图如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6m kN q k =;(2)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3/20m kN =γ),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3/17m kN =γ);(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采用HRB400和HRB335;(4)板伸入墙内120mm ,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70mm ;柱的截面尺寸400 mm ×400 mm 。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 平面结构布置: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的跨度为5.4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m 。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 =80mm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121~181)L =(300~450)mm ,取h =400mm 。

则b =(21~31)h =(133~200)mm ,取b =200m 。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81~141)L =(429~750)mm ,取h =600mm 。

则b =(21~31)h =(200~300)mm ,取b =250mm 。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於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於中间区格单向板。

(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20mm 原水泥砂浆面层:0.02×20=0.4kN/㎡ 80mm 原钢筋混凝土板:0.08×25=2kN/㎡ 15mm 石灰砂浆: 0.015×17=0.255 kN/㎡小计: 2.655 kN/㎡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2/6m kN q k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

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10.986 kN/㎡ 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4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20mm 。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l 0= l n +h/2=2000-100-120+80/2=1820mm<1.025 l n =1824.5取l 01=1820mm中跨: l 02=l n =2000mm -200mm =1800mm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图:3、内力计算及配筋: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表1.0ABCCBA18201820180018001800g +q=10.986kN/m板的计算简图则由20)(l q g M +=α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这是对端区格单向板而言的,对于中间区格单向板,其Mc 和M2应乘以0.8,分别为 Mc=c M 8.0=-2.08 kN ·m; M2=28.0M =1.82kN ·m 环境类别一级,C30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 。

板厚80mm :,mm a h h s 6020800=-=-=板宽b=1000mm 。

C30混凝土,α1=1.0,fc=14.3 kN/mm ²,HRB400钢筋,fy=360N/mm ²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2M 、3M )和中间支座(c M )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ξ均小于0.35,符合塑形内力重分布的原则;As/bh=163/(1000×80)=0.21%,此值大于0.45ft/fy=0.45×1.43/360=0.18%,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

5、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采用弯起式筋,详见板的配筋图.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次梁的支承情况: 2、荷载计算:由板传来: 3.186×2= 6.372 kN/m 次梁肋自重: 0.2×(0.4-0.08) ×25×1.2=1.92kN/m 次梁粉刷重 0.02×(0.4-0.08)×2×17×1.2= 0.26kN/m 恒载: g=8.552kN/m 活载: q=7.8×2=15.6kN/m 设计值总值: q g +=24.152 kN/m3、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 。

主梁截面为250×600.计算跨度:边跨l0=ln+a/2=5400-120-250/2+240/2=5275mm<1.025ln=5284mm ,取l0=5275mm 中间跨l0=ln=5400-250=515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由20)(l q g M +=α可计算出1M 、B M 、2M 、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由n l q g V )(+=β可计算出A V 、Bl V 、Br V 、c V ,计算结果如下表:4、截面承载力计算:ABCCBA52755275515051505150g +q=24.152kN/m次梁的计算简图⑴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 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f h ,按'f h =1/3×5400=1800mm ;又'f h =h+s0=1800mm ,故取'f b =1800mm 。

除支座B 截面纵向钢筋按两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环境类别一类,C30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5mm 。

一排纵向钢筋h0=400-35=365mm ,二排纵向钢筋h0=400-60=340mm 。

C30混凝土, α1=1.0,βc=1,fc=14.3N/mm ²,ft=1.43N/mm ²;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fy=360N/mm ²,箍筋采用HRB335钢,fyv=300Kn/mm ²。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下表,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於第一类T 形截面。

(2)、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ξ均小于0.35,符合塑形内力重分布的原则;As/bh=314.2/(200×400)=0.39%,此值大于0.45ft/fy=0.45×1.43/360=0.18%,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

⑷、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验算截面尺寸:Hw=h0-h ’f=340-80=260mm,因hw/b=260/200=1.3<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0.25βc fe b h0=0.25×1×14.3×200×340=243.1×103N>Vmax=130.19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 左侧截面。

由Vcs=0.7ft b h0+1.25 fyv Asv/s h0,可得到箍筋间距S=1.25 fyv Asv h0/(VBl-0.7 ft b h0)=1.25×300×56.6×340/(127.76×10 3-0.7×1.43×200×340)=120.90mm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见效20%。

现调整箍筋间距,s=0.8×120=96,最后取箍筋间距s=100。

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

验算配箍率下限值: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0.3ft/fyv=0.3×1.43/300=0.14%,实际配箍率 ρsv=Asv/(bs)=56.6/(200×100)=0.283%>0.14%,满足要求。

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8.552×6=51.312 kN/m主梁自重(含粉刷): (0.6-0.08)×0.2×25×1.8+2×(0.6-0.08)×1.8×17×0.015=4.92kN /m恒载:=k G 56.232kN/m 恒载设计值:==k G G 2.167.478kN/m 取68kN/m 活载设计值:=Q 15.6×6=93.6kN/m 取94kN/m 2、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 ;中间支承在400×400mm 的混凝土柱上。

其计算跨度边跨:6000-200-120=5680mm,因0.025ln=142mm<a/2=185mm ,取 L0=1.025ln+b/2=1.025×5680+400/2=6022,近似取 6022mm 中跨:6000mm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3、内力计算:1)、弯矩设计值:QL k GL k M 21+=其中, 2 1k k 可由书中表查取,L 为计算跨度,对于B 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M1,max=0.244×68×6.022+0.289×94×6.022=263.51kN.m MB,max=-0.267×68×6.022-0.311×94×6.022=-285.38kN.m M2,max=0.067×68×6+0.200×94×6.022=140.55kN.m2)、剪力设计值:Q k G k V 43+=,其中, 43k k 可由书中表查可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