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溶液化学讲课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溶液PPT学习课件PPT课件

第12页/共46页
1—2 相似相溶原理
由于溶质与溶剂的品种繁多,性质千差万别,导致 溶质与溶剂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因此,想得到溶解度 的普遍规律是困难的。但笼统地讲,溶解过程的一般 规律是相似相溶。具体地说:
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结构越相似,相互溶解越容 易 。 例 如 , 甲 醇 ( CH3OH) 和 乙 醇 ( CH3CH2OH) 和 水 (HOH)都可看作是羟基(一OH)和一个不大的基团联结 的分子,结构相似,因此,它们之间可以互溶,而戊 醇在水中几乎不溶,因为戊醇虽也有羟基,却在分子 结构中的地位下降,戊醇分子的另外一半 “CH3CH2CH2CH2CH2一”与水毫无相似之处。
§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2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3 电解质溶液
第1页/共46页
§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1—1 溶液的浓度:广义的浓度定义是溶液中的溶质相对于溶液或溶质的相对量。它是 一个强度量,不随溶液的取量而变。在历史上由于不同的实践需要形成了名目众多的 浓度表示法。近年来,趋向于仅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浓度, 即以mol(溶质)/L(溶液)为单位,称为“物质的量浓度”,并简称为“浓度”,可认为 是浓度的狭义定义。然而,在目前的实践工作中,我们仍不能避免不同浓度表示法之 间的相互换算。我们已经学过的浓度表示法有:
因此,拉乌尔定律另一种表述是:在一定温度下,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和溶质的 摩尔分数呈正比。
第20页/共46页
拉乌尔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溶液,但近似地适用于非电 解质的稀溶液,若溶质和溶剂物质的量分别为nA和nB, 因为nB>>nA,所以Δp = pB*·χA
以m表示溶质A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1),以M表示 水(溶剂B)的摩尔量(g/mol),则水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1000/M,则χA近似地等于:
1—2 相似相溶原理
由于溶质与溶剂的品种繁多,性质千差万别,导致 溶质与溶剂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因此,想得到溶解度 的普遍规律是困难的。但笼统地讲,溶解过程的一般 规律是相似相溶。具体地说:
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结构越相似,相互溶解越容 易 。 例 如 , 甲 醇 ( CH3OH) 和 乙 醇 ( CH3CH2OH) 和 水 (HOH)都可看作是羟基(一OH)和一个不大的基团联结 的分子,结构相似,因此,它们之间可以互溶,而戊 醇在水中几乎不溶,因为戊醇虽也有羟基,却在分子 结构中的地位下降,戊醇分子的另外一半 “CH3CH2CH2CH2CH2一”与水毫无相似之处。
§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2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3 电解质溶液
第1页/共46页
§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1—1 溶液的浓度:广义的浓度定义是溶液中的溶质相对于溶液或溶质的相对量。它是 一个强度量,不随溶液的取量而变。在历史上由于不同的实践需要形成了名目众多的 浓度表示法。近年来,趋向于仅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浓度, 即以mol(溶质)/L(溶液)为单位,称为“物质的量浓度”,并简称为“浓度”,可认为 是浓度的狭义定义。然而,在目前的实践工作中,我们仍不能避免不同浓度表示法之 间的相互换算。我们已经学过的浓度表示法有:
因此,拉乌尔定律另一种表述是:在一定温度下,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和溶质的 摩尔分数呈正比。
第20页/共46页
拉乌尔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溶液,但近似地适用于非电 解质的稀溶液,若溶质和溶剂物质的量分别为nA和nB, 因为nB>>nA,所以Δp = pB*·χA
以m表示溶质A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1),以M表示 水(溶剂B)的摩尔量(g/mol),则水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1000/M,则χA近似地等于:
《水溶液》公开课课件

变化
加入CaCl2后,Ca2++CO32- =CaCO3↓, c(CO32-)减 少,水解平衡向左移动,c(OH-)减少,溶液的红
色褪色
结果
2.盐酸、醋酸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⑴.书写NaHCO3溶液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HCO3-+H + CO2 ↑ +H2O
HCO3-+OH -
•
3.安南提交的报告如果能够得以通过 ,日本 就有希 望获得 常任理 事国席 位。对 此,曾 经深受 日本军 国主义 之害的 中、韩 等邻国 存有很 深的疑 虑。
•
4.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做皇太 子老师 时,向 皇太子 陈说正 直道理 ,并上 密奏章 陈述 将帅专权,对军纪的管理松懈,不 训练检 阅军队 。
•
8.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1显.向红Na色2C,O原3溶因液是中(滴结入合酚离酞子试方液程后式溶简液要说明)
CO32-+H2O
HCO3-+OH- c(OH-)>c(H+)
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CaCl2溶液, 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
原因是(操结作合离子方原程理式简要说明)
物质
CaSO4 CaCO320℃溶解度/g0.21CaSO4(s)
7×10-4
物质
溶解性
Mg(OH)2 MgCO3
难溶 微溶
SO42- + Ca2+ + CO32-
水溶液化学 PPT课件

的颜色、密度、酸碱性和导电性等;
2) 与溶质的浓度有关,而与溶质的本身性质无关。这 一类性质常称为溶液的依数性,也称为溶液的通性。
3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区别
电解质 概 念 电离特点 溶液中存 在的微粒 结构特点 实 例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全部或部分电离 离子或分子与离子共存 离子化合物, 少量共价化合物 HCl, KOH, NaNO3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 都不能够电离而导电的 化合物 化合物不直接电离 溶质分子 极性键结合共价化合物
7
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 蒸气压形成
蒸发: 一定条件下,液体表面能量足够大的分子克服分子 间引力而逸出到气相中的过程称为蒸发或气化. (吸热 过程)
凝聚:
蒸气分子因热运动而撞击液面时, 受到液体分子引 力作用而重新进入液体相的过程称为凝聚. (放热过程)
8
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 稀溶液的蒸气压(p)
17
2. 沸点上升及凝固点下降
p
纯溶剂 溶液
po p
ΔTfp
Tf Tfo T
(2) 凝固点下降:与纯溶剂相比, 难挥发物质的溶 液凝固点下降。
18
2. 沸点上升及凝固点下降
实验表明,对发生蒸气压下降的溶液, 其沸点将升高; 且 当凝固只结晶出纯溶剂的溶液, 其凝固点将降低。 (*表示纯溶剂): ΔTbp=Tbp- T*bp >0
NH3· H2O, CH3COOH, HF, H2S等
5
3.1 溶液的通性 3.1.1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 稀溶液定律 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一些性质,如 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溶液渗透压等变化, 与一定量溶剂中所溶解溶质的数量有关(成 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普通化学教学课件 水溶液化学

尔质量。
MB
=
kfmB ΔTf m A
2021/6/18
普通化学
科学教育
3.1.1、非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例】:为了防止汽车水箱中的水在266 K时凝固,以无水 乙醇(ρ=0.803g/ml)做防冻剂,问每升水须加若干 ml乙 醇?(假设溶液服从拉乌尔定律)
【解】:已知水的凝固点为273K,Kf =1.86 ∴△Tf=273-266=7(K) ∴△Tf=Kf× bB 则bB =△Tf/Kf=7/1.86=3.76(mol/kg) 即每升水加3.76mol乙醇,已知 M乙醇 = 46,ρ=0.803。 ∴应加入乙醇体积为 V=3.76×46/0.803=215.6(ml)
配制c(H2SO4)=0.10mo通化学
科学教育
• 解:根据题意, 则有:
•
•
c (H 2 S4 ) O M (H ( 2 H S 2 S 4 ) O 4 ) O 0 .9 1 6 .89 g 4 m 8 - 1 1 .L -1 00 m g 0 L -.L 1 m 0 1.0 m 8 oL l-1 o
的量之比称为物质的量分数,符号X,量
纲为1。
nB XB = ———
nB + nA
nB:溶质的物质的量, SI单位为mol nA:溶剂的物质的量, SI单位为mol
nB—B的物质的量,SI单位为mol xB —物质B的摩尔分数,量纲为一
2021/6/18
普通化学
科学教育
两组分的溶液系统 :
溶质B的摩尔分数: 溶剂A的摩尔分数:
第三章、水溶液化学
• 了解溶液的通性
• 明确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解离平衡和 缓冲溶液的概念,掌握有关pH值的计算;了 解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
水溶液(18张PPT)-精品课件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交流探究 2
H2O
H++OH- △H>0
对常温下的纯水进行下列操作:
条件
水的电离平 水的电 溶液 衡移动方向 离程度 中[H+]
溶液中 [OH-]
Kw [H+]、[OH-]浓
度大小关系
加热
正向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H+]=[OH-]
加HCl 逆向 减小 增大 减小 不变 [H+]>[OH-]
加NaOH 逆向 减小 减小 增大 不变 [H+]<[OH-]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8/112021/8/11August 11, 2021
[H+] = 1×10-13mol·L-。1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观察实验并思考
1、 以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有所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 、氯化氢、醋酸等电解质在溶于水的 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3、它们最终以何种形态存在?
《水溶液》PPT优质课件3

·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④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章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④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④
1. 城 市 发 展 论坛的 与会专 家普遍 认为: 我国城 镇化研 究主要 集中在 预测城 镇化速 度和趋 势上, 而对城 镇化过 程中公 共政策 的负面 影响则 明显被 忽视。 2. 这 个 高 台 光滑 突兀, 陡峭高 矗,十 分危险 。听老 人们说 ,这个 高台从 来就没 行人能 上去过 ,上去 的人从 来就没 有能活 着回来 的。 3. 安 南 提 交 的报告 如果能 够得以 通过, 日本就 有希望 获得常 任理事 国席位 。对此 ,曾经 深受日 本军国 主义之 害的中 、韩等 邻国存 有很深 的疑虑 。 4. 娄 机 为 人 正直。 关心国 事。做 皇太子 老师时 ,向皇 太子陈 说正直 道理, 并上密 奏章陈 述 将 帅专权 ,对军 纪的管 理松懈 ,不训 练检阅 军队。 5. 娄 机 为 人 诚恳, 做事严 谨。对 是非曲 直,他 当面判 断,事 后从不 再说; 赞人全 面,不 遗漏 6. 多 样 性 意 味着差 异,我 国的民 族多样 性决定 了以民 族为载 体的文 化的多 样性, 这种文 化的多 样性也 意味着 各民族 文化的 差异。 7. 从 自 然 生 态的角 度来看 ,生态 平衡的 维护就 是要维 护其生 物物种 的多样 性,所 以维护 社会和 谐的基 础也就 是文化 的多样 性。 8. 作 为 最 深 层次的 认同, 文化的 认同在 维护民 族团结 和和睦 之中具 有最根 本的作 用,因 此就要 建设好 各民族 共同的 精神家 园,培 养中华 民族的 共同体 意识。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④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章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④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④
1. 城 市 发 展 论坛的 与会专 家普遍 认为: 我国城 镇化研 究主要 集中在 预测城 镇化速 度和趋 势上, 而对城 镇化过 程中公 共政策 的负面 影响则 明显被 忽视。 2. 这 个 高 台 光滑 突兀, 陡峭高 矗,十 分危险 。听老 人们说 ,这个 高台从 来就没 行人能 上去过 ,上去 的人从 来就没 有能活 着回来 的。 3. 安 南 提 交 的报告 如果能 够得以 通过, 日本就 有希望 获得常 任理事 国席位 。对此 ,曾经 深受日 本军国 主义之 害的中 、韩等 邻国存 有很深 的疑虑 。 4. 娄 机 为 人 正直。 关心国 事。做 皇太子 老师时 ,向皇 太子陈 说正直 道理, 并上密 奏章陈 述 将 帅专权 ,对军 纪的管 理松懈 ,不训 练检阅 军队。 5. 娄 机 为 人 诚恳, 做事严 谨。对 是非曲 直,他 当面判 断,事 后从不 再说; 赞人全 面,不 遗漏 6. 多 样 性 意 味着差 异,我 国的民 族多样 性决定 了以民 族为载 体的文 化的多 样性, 这种文 化的多 样性也 意味着 各民族 文化的 差异。 7. 从 自 然 生 态的角 度来看 ,生态 平衡的 维护就 是要维 护其生 物物种 的多样 性,所 以维护 社会和 谐的基 础也就 是文化 的多样 性。 8. 作 为 最 深 层次的 认同, 文化的 认同在 维护民 族团结 和和睦 之中具 有最根 本的作 用,因 此就要 建设好 各民族 共同的 精神家 园,培 养中华 民族的 共同体 意识。
工程化学课件:第三章水溶液中的化学

K·kg·mol –1 =0.372 K
Tf (NaCl) = - 0.372 ℃ 。
2020/9/26
3.1.3 溶液的渗透压力
结论: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进入溶液的溶剂分子要比由 溶液进入纯溶剂的多
渗透压产生的两个条件:浓度差、半透膜
2020/9/26
渗透: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自动单向扩散的过程称为
①与溶质本性有关,如酸碱性、导电性、颜色等。 ②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
依数性:只与溶质粒子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本性无关的 性质称为溶液的依数性,又叫溶液的通性。
包括: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沸点上升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溶液具有渗透压
其中,粒子:溶液中实际存在的分子、离子等。
2020/9/26
• 通常0.1 mol·kg-1溶液中,强电解质α>30%;弱电解质 α<5%;中强电解质α=5%~30%。
注意: 1. 表示电解质相对强弱
2. 电离度与浓度有关,C越大,а 越小 3. 受温度影响较小。
2020/9/26
3.2 酸碱反应及其应用
3.2.1 水的解离平衡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H+
mA: kg
2020/9/26
3.1.2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一、溶液的沸点与凝固点
沸点::溶液的蒸气压(p溶液)与外压(p外压)相等时 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沸点。 纯水:p外 = 101.3kPa,t纯水 = 100℃.
凝固点:在一定的外压下,溶液与纯溶剂固体具有相同 的蒸气压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凝固点。(固液两相 平衡时的温度)
HCl(aq) + NH3(aq)
NH4+(aq) + Cl-(aq)
Tf (NaCl) = - 0.372 ℃ 。
2020/9/26
3.1.3 溶液的渗透压力
结论: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进入溶液的溶剂分子要比由 溶液进入纯溶剂的多
渗透压产生的两个条件:浓度差、半透膜
2020/9/26
渗透: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自动单向扩散的过程称为
①与溶质本性有关,如酸碱性、导电性、颜色等。 ②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
依数性:只与溶质粒子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本性无关的 性质称为溶液的依数性,又叫溶液的通性。
包括: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沸点上升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溶液具有渗透压
其中,粒子:溶液中实际存在的分子、离子等。
2020/9/26
• 通常0.1 mol·kg-1溶液中,强电解质α>30%;弱电解质 α<5%;中强电解质α=5%~30%。
注意: 1. 表示电解质相对强弱
2. 电离度与浓度有关,C越大,а 越小 3. 受温度影响较小。
2020/9/26
3.2 酸碱反应及其应用
3.2.1 水的解离平衡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H+
mA: kg
2020/9/26
3.1.2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一、溶液的沸点与凝固点
沸点::溶液的蒸气压(p溶液)与外压(p外压)相等时 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沸点。 纯水:p外 = 101.3kPa,t纯水 = 100℃.
凝固点:在一定的外压下,溶液与纯溶剂固体具有相同 的蒸气压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凝固点。(固液两相 平衡时的温度)
HCl(aq) + NH3(aq)
NH4+(aq) + Cl-(aq)
水溶液化学课件

15
例:自动防冻剂由不挥发非电解质乙二醇(C2H6O2)和水组 成,计算质量分数为25%的乙二醇水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 解:将质量分数换算为质量摩尔浓度m:
25 g/62.1 g mol -1 m 5.37 mol kg -1 0.075 kg
Tb k b m (0.52 C kg mol -1 ) (5.37 mol kg -1 ) 2.8 C Tf k f m (1.86 C kg mol -1 ) (5.37 mol kg -1 ) 10.0 C
11
纯溶剂与溶液的蒸气压
12
6
3.1.2 沸点升高
沸点 沸点:液体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用Tb表示。 通常,外界压强是指一个大气压,即101.325 kPa,也就 是液体的沸点是其蒸气压为101.325 kPa下的温度。
溶液的沸点升高 根据拉乌尔定律,在任何给定的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 将比纯溶剂的低。因此,要获得101.325 kPa的蒸气压将 需要较高的温度。这样,溶液的沸点就比相应的纯液体 高。
0.183 kPa
cRT
5.0g M g mol 1 L
1
8.314 kPa L mol -1 K 1 298.15 K
M
5.0 g 8.314 kPa L mol -1 K 1 298.15 K 6.8 10 4 g mol -1 0.183 kPa 1 L
撒上盐后,盐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使其低于冰 的蒸气压,冰就要融化。随着冰的融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于是冰盐混 合物的温度就降低。采用NaCl和冰,温度最低可降到-22℃,用 CaCl2·6H2O和冰最低可降到-55℃。
例:自动防冻剂由不挥发非电解质乙二醇(C2H6O2)和水组 成,计算质量分数为25%的乙二醇水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 解:将质量分数换算为质量摩尔浓度m:
25 g/62.1 g mol -1 m 5.37 mol kg -1 0.075 kg
Tb k b m (0.52 C kg mol -1 ) (5.37 mol kg -1 ) 2.8 C Tf k f m (1.86 C kg mol -1 ) (5.37 mol kg -1 ) 10.0 C
11
纯溶剂与溶液的蒸气压
12
6
3.1.2 沸点升高
沸点 沸点:液体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用Tb表示。 通常,外界压强是指一个大气压,即101.325 kPa,也就 是液体的沸点是其蒸气压为101.325 kPa下的温度。
溶液的沸点升高 根据拉乌尔定律,在任何给定的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 将比纯溶剂的低。因此,要获得101.325 kPa的蒸气压将 需要较高的温度。这样,溶液的沸点就比相应的纯液体 高。
0.183 kPa
cRT
5.0g M g mol 1 L
1
8.314 kPa L mol -1 K 1 298.15 K
M
5.0 g 8.314 kPa L mol -1 K 1 298.15 K 6.8 10 4 g mol -1 0.183 kPa 1 L
撒上盐后,盐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由于溶液蒸气压下降,使其低于冰 的蒸气压,冰就要融化。随着冰的融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于是冰盐混 合物的温度就降低。采用NaCl和冰,温度最低可降到-22℃,用 CaCl2·6H2O和冰最低可降到-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B
② 干燥剂工作原理
CaCl2、NaOH、P2O5等易潮解的固态物质,常 用作干燥剂。因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其表面形成 溶液,该溶液蒸气压较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小,使空 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凝结进入溶液而达到消除空气中水 蒸气的目的。
例:已知20ºC时水的蒸气压为2333Pa,将17.1g 某易 溶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100g 水中,溶液的蒸气压为 2312Pa,试计算该物质摩尔质量。
p pA m / 55.5
∴ p k m
结论: 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气压下
降数值只取决于溶剂的本性(k)及溶液的质量摩 尔浓度m。
(3) 蒸气压下降的应用
① 测定溶质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
设质量为WB的溶质溶于质量为WA的溶剂中,则有:
p
pA
WA
WB /MA
/MB WB
注意:固体表面的分子也能蒸发,具有一定的蒸气 压。固体与其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可达到平衡。
2.沸点上升 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溶液
组成的标度 —— 溶剂A + 溶质B
1. 质量摩尔浓度m: 1 k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SI单位
mol·kg-1 mB = nB/wA
nB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wA—溶剂的质量,单位为kg。
摩尔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以溶液中的总物质的量除任何一物质的量,即为 该物质的摩尔分数,是单位为一的量。
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液体溶液 由不同的溶质和水或其他溶剂组成的溶液有不同的性质。 溶液有两大类性质: ① 一类性质与溶液中溶质的本性有关,如溶液的颜色、密度、 酸碱性和导电性等; ② 另一类与溶液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本身性质 无关,如溶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等。
溶液: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或: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及其蒸气达到相平衡时,蒸 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 称蒸气压。 思考:蒸气压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不同溶剂蒸气压不同,相同溶剂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 例如: 20℃时,p(H2O)=2.339 kPa 100℃时,p(H2O)=101.325 kPa
越大,蒸气压下降越多。
p pA xB
对于稀溶液,溶剂物质的量nA 远远大于溶质物质 的量nB ,即nA nB
xB nB (/ nB nA ) nB / nA
设溶液的浓度以1000g溶剂(水)中含的溶质物质的量nB 为单位, 则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为:
m = nB(mol ∙ kg-1) ∵ nA = 1000/18 = 55.5 mol ∴ xB = nB / nA = m/55.5
(2) 蒸气压下降
若往溶剂(如水)中加入一种难挥发的溶质,使它 溶解形成溶液时,由实验可以测出溶剂的蒸气压下降。 同一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与溶液的蒸气压之差叫 做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拉乌尔定律: (1887年,法国物理学家)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溶
剂的蒸气压下降(△p)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即
p
nB n
pA
xB
pA
如实验测定,25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 p (H2O) = 3167.7 Pa; 0.5 mol ·kg-1 糖水的蒸气压则为: p (H2O) = 3135.7 Pa; 1.0 mol ·kg-1 糖水的蒸气压为: p (H2O) = 3107.7 Pa。
结论: 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低,溶液浓度
蒸发或气化的结果是使液体的温度降低了,因 为高能量分子的逸失使液体中剩余分子的平均动能 降低,周围环境及时向液体传递热量使该液体的温 度保持恒定,使高能量分子的个数得以恢复,蒸发 过程就可以继续进行直到液体全部蒸发完全。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 蒸气压
在封闭系统中,一定温度下,当液体的蒸发速率和其 蒸气凝聚的速率相等时的蒸气压力叫做该温度下液体
第三章水溶液化学
主要内容:
• (一)溶液的通性 • 非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 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 (二)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
平衡 •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
衡 •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三)难溶电解质的 多相离子平衡 多相离子平衡和溶度 积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 3.1 溶液的通性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凡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和形成的 均匀稳定的分散系统,叫做溶液。
设有双组分溶液,溶剂A和溶质B的物质的量分
别为nA和nB,则
xB
nB nA nB
nB n总
xA
nA nA nB
nA n总
xA xB 1
注意:无论有若干种物质,摩尔分数之和总是等于1。
§ 3.1 溶液的通性
一、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 沸点上升 3. 凝固点下降 4. 渗透压 5. 稀溶液的依数性
解:设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则溶质的质量摩尔浓
度为: m (17.1) (1000) 171 M 100 M
p pA p 2333 2312 21Pa
p
pA
m 55.5
21 2333 17.1 M 55.5
M 342 g mol 1
2. 沸点上升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称为该液体的沸点。
在此温度下,气化在整个液体中进行,产生气 泡,称之为液体的沸腾。在低于此温度下的气化, 仅限于在液体表面上进行,不会产生气泡,这是 蒸发。
这就是在沸点时和在沸点以下时液体气化的区别。
在沸腾时液体的温度恒定不变。 液体的沸点随外界气压而变,外界气压升高, 液体的沸点升高;外界气压降低,液体的沸点也随 之下降。 当外界气压为101.325 kPa (1atm)时,液体的沸 点称为正常沸点。
二、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 3.1 溶液的通性
一、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 稀溶液的依数性定律: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性质只与溶液 的浓度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这些性质包括: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 凝固点下降及溶液渗透压等。
蒸发或气化作用
在液体中,靠近液面的具有高能量的分子克服 了周围分子对它的引力而从液面逸出,这就是蒸发 或气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