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编写人:罗世成审核人:高一生物组编写时间:2017-12-3 班级:组号:姓名:【学习目标】1.能通过渗透装置分析出渗透作用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条件。

2.会说出动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外界条件。

【重点难点】重点:1.渗透作用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条件。

2.原生质层的概念。

难点:渗透作用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条件。

【知识链接】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吸胀作用吸收水分主要是依赖于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没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主要以吸胀作用方式吸收水分,如干种子吸水。

渗透作用是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也是植物体吸水的主要方式,如根毛细胞吸水。

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个原生质体。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和细胞壁组成。

(注:去掉细胞壁后的植物细胞称为原生质体。

)【学习过程】一、渗透作用1.结合课本P60【问题探讨】中渗透现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为蔗糖溶液②为水溶液③为半透膜)(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半透膜),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4)结合以上(1)(2)(3)总结出什么是渗透作用及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5)液面高度差会不会一直升高,为什么?当液面不再升高时,长颈漏斗内外液体的浓度相等吗?(6)如果半透膜的面积增大一倍,其他条件(漏斗容积)不变,液面高度差会不会变化?达到的时间会不会变化?2.渗透作用的应用: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M 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 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 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 N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______________。

(2)条件及现象:①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_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甚至涨破。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精品导学案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程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教学活动】知识准备:渗透作用【演示实验】渗透作用:渗透装置: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活动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分析右侧水分子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示意图,探讨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1)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溶液浓度→细胞失水(2)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溶液浓度→细胞吸水(3)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溶液浓度→水分进出平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完成下图填图,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2)原生质层: 和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

(3)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①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②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________________③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水分进出平衡细胞维持原来形态(4)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细胞液浓度________外界溶液浓度。

内因: 的伸缩性比 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有 ;细胞液具有 。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1)原理: 的伸缩性比 的伸缩性大;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和 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实验材料: 。

(3)实验流程:书本(4)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不复原的原因是 。

活动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1)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 。

(2)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 。

(3)植物细胞在同一时间吸收离子和吸水的量 。

2.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________可以自由通过,一些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通过,其他的________、小分子和________则不能通过。

高中生物 4.1.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1.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1.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4、1、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半透膜2、渗透作用的原理3、细胞的吸水与失水【重点难点】重点:1、渗透现象发生需要的条件2、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3、细胞的吸水与失水难点: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自主学习】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3、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1)渗透作用需要的条件(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4、渗透作用的发生:(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 S2。

5、透作用的应用: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M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 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 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 N【随堂巩固】如图,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红色的细胞色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3000的蛋白质)的水溶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

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A、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C、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D、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3)当时,水分进出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

高中生物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说出渗透作用的条件。

3.说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原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相当于一层半透膜(部分物质能通过的膜);①当外界溶液_________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浓度差异大时,会因吸水而涨破。

②当外界溶液_________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浓度差异大时,会因失水而死亡。

③当外界溶液_________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思考(P61):①红细胞内的水透过细胞膜,血红蛋白透过细胞膜。

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③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多少取决于。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生质层: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3.探究: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____ → ____实验→____实验→分析_______,得出________ →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

(2)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小于_________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中央液泡体积会________;当_________大于_________的浓度时,细胞吸水,中央液泡体积会________。

(3)当植物细胞失水时,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___,因而会出现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后,液泡和原生质层恢复原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特点: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是对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_____。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优质导学案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优质导学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1.渗透原理以及应用。

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1)清水和盐水中浸泡了一段时间的萝卜条。

(2)两个烧杯中放等量的红色月季花瓣,一个烧杯加清水,一个烧杯加开水。

让学生分析这两个烧杯中的萝卜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月季花中色素为什么到水里?●探究新知探究一、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合作探究1]分析教材P60渗透装置示意图(问题探讨),并思考以下问题:(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试说明原因。

液面会持续上升吗?(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4)如果烧杯中是蔗糖溶液,漏斗中是清水,结果会怎样?[自主总结1](1)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过,从相对含量的地方向相对含量的地方(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具有和。

(3)渗透作用的应用: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探究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合作探究2](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否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膜?(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自主总结2](1)分析教材P60图4-1,并思考以下问题:①当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时,水分子进出动态平衡。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相当于半透膜,所以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探究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合作探究3](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需要的条件相同吗?(2)这两类细胞的结构有哪些差异?(3)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4)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放到清水里,结果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二.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三.学习难点:1.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四.学法指导: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完成以下内容,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五.自主预习: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发生了_______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具有(2)膜两侧溶液具有。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

(3)当时,水分进出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

(2)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

4.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实例(1) 水稻吸收_____及_____较多,吸收__________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番茄吸收__________较多,吸收__________较少。

说明不同植物对不同的___________吸收表现出较大差异。

(2)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__________血液中碘的含量。

(3) 不同微生物对_____________吸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5.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1) 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

(2) 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明问题: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________________膜。

六.合作探究:1.模拟生物学实验——渗透作用:分析教材P60渗透装置示意图,填出方框内液体名称:①什么是半透膜?②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液面会持续上升吗?③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④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⑤如果长颈漏斗内是清水,烧杯内是蔗糖溶液,漏斗管内的液面会如何变化?对比观察、讨论,总结:①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过__________,从相对含量___的地方向相对含量___的地方(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前导学案【课前预习,知识链接】一、渗透作用(预习课本60页问题探讨部分,填空)1.扩散:指物质分子从____浓度区域向____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

(初中知识)2.渗透作用实质上是水或者其他溶剂分子跨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3.半透膜:一些小分子能通过,一些大分子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

4.渗透作用定义:水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___(高/低)浓度的溶液进入___(高/低)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5.如果用一层纱布(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可以自由通过,即具有全透性)液面则不会升高;如果烧杯内不是清水,而是等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也不会升高。

由此可知,发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 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低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______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______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与红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植物细胞的结构2.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_________占据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将细胞质挤成一薄层,所以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_______。

3.水分子从细胞液中出来需要穿过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植物细胞膜外还有一层_________,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细胞壁具有________性,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自由通过。

5.细胞膜、_______以及两层膜之间的__________,称为原生质层。

014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导学案

014物质跨膜运输实例导学案

高一生物导学案020课题: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内探究【教材剖析】观察课本P60问题探讨中的渗透现象示意图,分析讨论1、2、3。

问题:通过以上问题,请总结出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水分的流动方向?【跟踪训练】训练1: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水柱a 将持续上升B .图甲中水柱a 将先上升后下降C .图乙中水柱b 将持续上升D .图乙中水柱b 将先上升后下降【教材分析】探究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图4—1,讨论P61“思考与讨论” 探究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问题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分析知识点一:渗透作用知识点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阅读课本P61-6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2:写出问题探究的一般过程。

(7个步骤)问题3:该实验为什么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可以吗?问题4:以下是简单的实验流程:此实验中,是否有设置对照实验?问题5:为什么植物细胞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不是一起变化,而是发生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时,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什么?问题6:如果换成0.5g/ml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有什么不同?换成0.1g/ml的KNO3呢?【跟踪训练】训练2: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B步骤主要观察细胞质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B.图中E步骤滴加的是清水C.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D.本实验不需设立对照实验,在时间上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训练3:假定将甲乙两个同种植物的成熟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

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训练4: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学习目标
⒈通过模拟实验推究膜的透性
⒉能根据观察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二.教学重点
1渗透作用的条件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教学难点
1.渗透作用的条件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二、预习导引
1.渗透作用的发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①②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 _时,细胞吸水膨胀;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的浓度 _ 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活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

3.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和三层构成。

4.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当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当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

5.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运输的过程。

而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的,而且是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 ___。

所以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三、课堂互动
㈠教师生成的问题单
1.医生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常使用0.9%的生理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放到清水里,结果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合理施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学生生成的问题单”
㈢重点、难点解析
【例1】下列细胞中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是( )
A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B .萎蔫的菠菜叶肉细胞
C .干玉米种子细胞
D .杨树茎的形成层细胞
解析:植物体内成熟的细胞靠渗透作用吸水,根尖分生区细胞、干种子细胞、茎的形成层细胞都是未成熟的细胞,没有形成中央大液泡,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

叶肉细胞是成熟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

答案:B
【例2】人体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中。

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甲中的涨破,乙中的维持原状,丙中的皱缩
B .甲中的维持原状,乙中的涨破,丙中的皱缩
C .甲中的维持原状,乙中的皱缩,丙中的涨破
D .甲中的皱缩,乙中的维持原状,丙中的涨破
解析:0.9%生理盐水与红细胞细胞质是等渗溶液,把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把红细胞放入浓盐水中红细胞就会失水皱缩。

答案:B
【例3】把人和猫的红细胞置于0.9%的生理盐水中,能基本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其原因在于
A .红细胞被固定了
B .红细胞的特性改变了
C .水分不进去也不出来
D .水分进出保持相对平衡
解析:由于人和猫的体液中无机盐含量约为0.9%,因此将其红细胞置入0.9%生理盐水中,水分进出保持相对平衡,红细胞不会产生涨破及皱缩现象。

答案: D
㈣随堂演练
⒈( 2007广东生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 .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 .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D .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⒉下表显示四组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放到四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1h 后的质量变化率,据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A .甲吸水最少 B .乙有机物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丙吸水多于失水
D .丁不吸水也不失水 ⒊(2006江苏)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 3溶液
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细胞是活细胞
B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溶液 马铃薯条 薯条质量变化率(%) ① 甲 +5 ② 乙 _5 ③ 丙 -3 ④ 丁 0
细胞液浓度
A B C · · · C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 .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 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⒋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你认为这3个细胞(均为正常的活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 .A ﹥B>C
B .A<B<C
C .B>A>C
D .B<A<C
⒌右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0.3g/mL 蔗糖溶液、0.5g/mL 蔗
糖溶液、0.3g/mL 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 表示开
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 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
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
理结果的是
A .a
B .b
C .c
D .d
三、预习结果检测
㈠单选题:
⒍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现取同一新
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 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 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BC 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⒎苋菜的细胞液中有一些红色的物质,无论用清水怎么洗,清水仍不见红色物质,但若把苋菜放入沸水中一烫,水立刻变成红色。

这个现象是因为
A.沸水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B.在清水中细胞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C.沸水中色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D.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
⒏变形虫可以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

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C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

9.把蚕豆叶表皮浸在7%的尿素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A.细胞液溶质透出细胞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C.细胞壁被破坏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
二、预习导引
⒈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⒉低高相等外界溶液与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差
⒊细胞膜液泡膜两者之间的细胞质
⒋半透膜细胞液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细胞液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后复原
⒌顺相对含量的梯度的跨膜顺相对含量的梯度的选择性选择透过性膜
㈣随堂演练⒈B ⒉B ⒊D ⒋A ⒌B
三、预习结果检测
㈠单选题:⒍D⒎A ⒏C ⒐B ⒑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