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盘古开天地

合集下载

18盘古开天地(有生字拼音)

18盘古开天地(有生字拼音)

轻清上 ︱︱ ︱ 重浊 下
2021/3/11
升 上升 天 ︱ ︱︱ 降 下降 地
17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2021/3/11
18
盘古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2021/3/11
19
不知过了多少年
一万年过去了 一千年过去了 一百年过去了
一年过去了
2021/3/11

2021/3/11
30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2021/3/11
31
2021/他3/11 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32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2021/3/11
33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021/3/11
34
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哪些巨大变化?

西


2021/3/11
20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 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2021/3/11
21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 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2021/3/11
22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 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2021/3/11
23
2021/3/11
天地分开以
后,盘古怕它们
2021/3/11
38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
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18.1盘古开天地

18.1盘古开天地
六、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课文讲了名叫()的巨人( )事。








一、导入揭题。
传说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今天老师就和大一起学习《18、盘古开天地》(板书)。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通过读、记、写学会本课生字。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
1、出示自学指导(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自学指导(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完成:
(1)把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样记住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生自由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2)师重点指导书写“暗、降、滋、创”(注意笔画笔顺);认识多音字“降”。
课文讲了名叫()的巨人( )用他的()创造了()的故事。课文先讲()醒来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再讲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盘古倒下以后)发生的变化。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请生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2)指名填空。
(二)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要具体了解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首要就是扫除拦路虎。下面,就让我们来和文中的这些生字宝宝交交朋友吧。
标杆教学集体备课语文教案设计
科目
教学内容
18.盘古开Biblioteka 地课时一课时编号
25
年级
三年级

18.《盘古开天地》分层作业

18.《盘古开天地》分层作业

18.《盘古开天地》课堂作业练习班级姓名评价一、看拼音写词语hēi àn jī fū xuèyèzī rùn sìzhī( ) ( ) ( ) ( ) ( )xiàjiànɡ yízhànɡ liáo kuòchuànɡ zào( ) ( ) ( ) ( )二、我会填。

()的风()的大地()的雨露()的云()的江河()的宇宙三、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巨大庞大①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 )的变化。

②大象的身体很( )。

2.创造建造①这座高楼是5年前( )的。

②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了美丽的世界。

3.辽阔广阔①小明很爱读课外书,他的知识面十分( )。

②他的肌肤,变成了( )的大地。

四、我会按课文内容连一连。

(变成了)(变成了)四肢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肌肤雨露声音大地上的四极血液大地气息隆隆的雷声汗毛江河双眼太阳和月亮汗水花草树木五、改写句子1、天地被盘古分开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区的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大红花。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我能从下面这段话中找出三对反义词。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

18盘古开天地(二)

18盘古开天地(二)

天 ︱ 地自由朗读第三Fra bibliotek然段,回答问题:
1、天地分开后,盘古做了什么?
2、你体会到盘古具有什么精神?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 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 顶 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 蹬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 不知过了多少年 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累得倒了下去
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作业小超市
必做:
1、把课文故事声情并茂地讲述给家长听。 2、完成课后练习。
选做: 1、仿写第4段。 2、选看一个神话故事。 推荐: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愚公移山》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 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
丽的宇宙。
18 盘古开天地
宇宙 气息 祖宗 血液
黑暗 上升 勇猛 缓慢 四肢 肌肤 茂盛 滋润 奔流不息
下降 逐渐 辽阔 创造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 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 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 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
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 见周围一片漆黑,就 抡起大斧头, 抡
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猛劈 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
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
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 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比较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 抡起大斧头,
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 拿起大斧头,

盘古开天地(小学语文三年级)

盘古开天地(小学语文三年级)

18、盘古开天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4、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件,激趣揭题。

2、读课文,交流发现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盘古英勇献身,舍己为人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俗话说得好,相逢像首歌、相聚是缘分,相识是朋友。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可爱的朋友,相逢、相聚、相识在这课堂上,感到十分的高兴!2.作为朋友,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美丽的礼物,请同学们看:(幻灯片出示巍峨的高山、辽阔的大海、一泻千里的飞瀑、遮天蔽日的森林等等)。

3.同学们,这份礼物美吗?(生回答)4.是呀,这个地球上有巍峨的高山、辽阔的大海、一泻千里的飞瀑、遮天蔽日的森林,许许多多美丽的风景……可是同学们,你可知道这一切的一切是怎样来的吗?有一个神话故事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5.你听过神话故事吗?有什么?(生回答)那你觉得神话故事和一般的故事有什么不不一样的地方吗?(生回答神话是虚构的,是不真实的)6.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板书课题)(二)板书课题,读题。

先指名读课题,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预习了吗?老师考考大家:出示生字(投影出示)提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肌肤、四肢:(肌肤、肢,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跟身体有关,很多跟身体有关的字都有月字旁。

)2、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师:课文的主要意思,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18、盘古开天地

18、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 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 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 十万八千年。
混沌: ①、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 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②、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的样子。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
要讲一件什么事?画出能概括
全文内容的句子。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 拿起大斧头,
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 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 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 变成了地。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轻 ︱ 重
清 ︱ 浊
上升 ︱ 下降
天 ︱ 地
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பைடு நூலகம்宇宙。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 抡 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 猛劈 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 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 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 成了地。
比较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 抡起大斧头,
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 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 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 后,盘古怕它们 还会合在一起, 就头顶着天,用 脚使劲蹬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 地每天下沉一丈, 盘古也随着越长 越高。这样不知 过了多少年,天 和地逐渐成形了, 盘古也累得倒了 下去。
天地分开以 后,盘古怕它们 还会合在一起, 就头顶着天,用 脚使劲蹬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 地每天下沉一丈, 盘古也随着越长 越高。这样不知 过了多少年,天 和地逐渐成形了, 盘古也累得倒了 下去。

18.盘古开天地(第一 课时)

18.盘古开天地(第一 课时)
(2)理解,“混沌”,在课文里边什么意思?
找出文章的句子读一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3)理解“清”、“浊”,想一想,你所看过的哪些东西是“清”的,哪一些东西是“浊”的。
(4)血液,“血”,还有一个音读“xiě”。流血了。口语叫流“xiě”了。
(5)指名读“滋润”,想一想,很干燥的季节,你喝了一口水,或者很干燥的大地,下过一场雨的土地啊,你的喉咙就滋润了起来,土地也就滋润起来了,是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滋润”
走进文本,对话交流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通过朗读,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1.引:是呀,创造需要工具,需要力量,需要行动!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我们到书里找答案。
2.任务三:听课文录音,想像画面
(1)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交流。
(2)朗读指导
(3)引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4)从这一句话党中,尤其是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是何其的艰难?:“缓缓”和“慢慢”。
(5)读出这种艰难。
5.尽管这样难,盘古无所畏惧,天地也为盘古的勇于开辟打开了一条道!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
(1)出示: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小结:学生字,善于掌握规律,有些时候抓住它的字型结构和偏旁,就能把它记清楚。
我会读:
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每一句话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的读。读好同学做一做《作业本》第1题
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通过提炼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词语。
1.引:老师知道了你们爱读书。但,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想一想,《盘古开天地》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也就是说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

18.2盘古开天地

18.2盘古开天地
教学集体备课语文教案设计
科目
教学内容
18.盘古开天地
课时
一课时
编号
26
年级
三年级
备课教师
备课组长签名
设计日期
学习目标
(叙写)
1、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导入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A、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你喜爱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与同桌交流。
B、你喜欢盘古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生说说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多种形式地朗读课
四、当堂训练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的风()的云()的雷声()的大地
()的江河()的树木()的宇宙()的雨露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请生回答问题(1),并相机指导认识3组反义词。
(2)、抽生读问题二画出的句子,指导朗读。
(3)指导学生完成问题3,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段。完成当堂训练1
过渡:这篇课文美不美,你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找一找和同桌交流一下呢?




1、出示学习要求(二)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过渡:(见第一自பைடு நூலகம்段)。
1、出示学习要求(一)(分条出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想象朗读, 小组合作等方式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对神话的浓厚兴趣。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神话故事。

教学重点:
1.通过想象朗读, 小组合作等方式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2. 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朗读, 小组合作等方式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画导入,引导质疑。

1.播放孩子们熟悉的动画《西游记》《葫芦娃》等,导入神话
2.多种方式读本课生词。

3.课文围绕哪句话写?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有人说“聪明的人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这句话你能读成哪个词?(创造)
4.围绕着“创造”你想知道什么?
5.整理重点疑问:盘古创造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盘古创造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宇宙最早是什么样的?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

2.理解“混沌”,感受荒凉。

(1)“混沌”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词典的意思理解词语)
(2)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看看宇宙中“混沌一片的东西”是指什么东西?(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都混在一起。

就叫——(混沌)。

(3)在你的想象中,“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
3.师小结:盘古开天地前,宇宙模糊一团,什么也看不见,分不清天和地,白天和黑夜,没有美丽的日月星辰,也没有动物和植物世界一片荒凉。

三、研读2—3自然段
(一):品悟词句,感悟“开天辟地”之难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词。

2.出示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换词比较:“抡”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语?“抡”与“拿”“提”“拎”有什么不同?
(2)动作演示:谁还能把“抡斧猛劈”的动作演一演?从这一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3)谁能用朗读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力量、勇气和决心?
3.出示句子:“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你从这个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2)找出句中反义词: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师生合作读对偶句,体会句子的整齐美: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4)找出句中近义词:“渐渐”、“缓缓”、“慢慢”。

把这三个词语都换成了“慢慢”,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体会用一组近义词表达相同的意思的效果,感受句子的变化美)(5)请同学们再把句子读一读,想想文章连用“渐渐”、“缓缓”、“慢慢”三个词语突出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设境体验,感受“顶天立地”之苦
1.天地终于缓缓地分开了,然而,厚重的天总是要向下坠,盘古是怎样顶天立地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画面。

2.现在你就是盘古,站起来,伸出你的手,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学生动作演示)师旁述:用力顶了,好重!用力顶—不好了快塌下来了,用力!脚用力蹬了,使劲!蹬住地,用力,加油!再使劲!
3.说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吗?
四、小结和作业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读读词语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2.交流汇报
3.小结:盘古的身体化作了璀璨的星空,辽阔的大地,奔腾的大海,它创造世界的过程也是________的过程。

(板书:奉献、牺牲)
4. 你想对盘古说...
5.组内复述这个故事。

三、拓展延伸,亲近神话
1.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学后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图片,简介。

3.小结: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

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

四、作业设计:
1.把《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宇宙混沌→{顶天立地}→创造宇宙(奉献、牺牲)
身化万物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脉络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的,我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轴,把激活想象作为基本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写话等方式要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感受神话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并从中积累语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舍不得丢弃的环节,比如动画导入,复习字词,朗读课文,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了时间的安排上前松后紧,本来设计的身化宇宙的重点内容,在朗读上体现得不够,只是让学生草草读了几句,没有能按照本意,看图体会多读几遍。

而这段里面的能力拓展,仿写(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着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

)这一环节就只能点到而止了。

总体上,这次课比第一次展示课要进步许多。

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今后还要多多研究各类课文的教法,合理设置教学环节,真正实现老师的引导地位,放手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