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16:4.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16:4.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一、学习目标1.认识在应用酶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

2.掌握固定化技术的方法及适合不同固定方法的材料。

3.掌握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操作过程,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二、重点难点1.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三、学习过程[基础知识](一)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高果糖浆是指能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的酶是。

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

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

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二)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或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和法。

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和法固定,而细胞多采用法固定化。

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或,而个小的酶容易从中漏出。

包埋法法固定化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包埋在不溶于水的中。

常用的载体有、、、和等。

(三)实验操作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1.酵母细胞的活化(1)在缺水的状态下,微生物会处于_______状态。

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___________状态的过程。

(2)酵母细胞所需要的活化时间_____,一般需要0.5~1h,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____,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容器外。

(3)操作过程:1g干酵母+10mL蒸馏水→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的CaCl2溶液(1)作用:使凝胶______。

(2)操作过程:0.83g无水CaCl2+150mL蒸馏水→200mL烧杯→溶解备用。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1)加热使___________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实验的成败。

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8:4.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8:4.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案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一、教学目标1.说出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作用和原理。

2.尝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胞进行酒精发酵。

3.尝试设计实验探究固定化后酵母细胞的活性并利用固定化细及相关产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3.难点突破:老师课前实践,摸索出各种试剂的最适浓度;录制微课《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并设计实验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

三、学法指导学习微课《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思考以下问题:1.从操作角度来考虑,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化细胞技术哪一种方法更容易?哪一种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2.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又应该选择哪种方法?3.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还是一系列酶?4.如果想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该选择哪种方法?5.什么是干酵母的活化?如何活化?6.如何配制氯化钙溶液?7.如何配制海藻酸钠溶液?配制过程中为什么改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8.为什么要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加入酵母细胞?9.如何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10.发酵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要密封?四、实验过程⑴酵母细胞的活化⑵配制氯化钙溶液⑶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挑起海藻酸钠观察其粘稠度(4)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5)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的大小、颜色、形态(6)洗涤凝胶珠(7)用固定化细胞进行发酵实验瓶内气泡开瓶后的气味五、结果分析与评价有条件的话在屏幕上同步直播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过程,将实验结果拍摄出来进行比较,分析凝胶珠合格与否的原因。

六、后续实验让有兴趣的同学继续在实验室完成“洗涤”、“酵母细胞的酒精发酵”、“发酵液中葡萄糖剩余量或者酒精的检测”。

七、教学反思《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按照教材中海藻酸钠的浓度配方进行实验的话很难得到合格的凝胶珠,笔者在不断的实践得到更合理浓度配比即0.7g海藻酸钠+25ml蒸馏水;在配制海藻酸钠溶液过程中用酒精灯加热容易焦糊,实践中改用水浴加热;做了这两个改进后学生的成功率大大提升,让他们感受到了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后续实验的积极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基础过关+对点训练:专题4.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基础过关+对点训练:专题4.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基础过关+对点训练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理一理判一判1.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2.固定化细胞相当于固定了一系列酶。

(√)3.酶分子相对较小,常用包埋法进行固定。

(×)4.将固定好的酶放于反应柱后,底部筛板上的小孔能使酶通过而反应物无法通过。

(×)5.固定化酵母细胞需要用到CaCl2溶液和海藻酸钠溶液。

(√) 6.生产高果糖浆时所固定的葡萄糖异构酶可以无休止重复使用下去。

(×)7.细胞的固定化不需要无菌操作。

(×)8.用固定化细胞进行酒精发酵时,不受温度的影响。

(×)悟一悟1.在缺水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酵母细胞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为0.5~1 h,但实验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2.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

3.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一定要按照教材的提示进行操作。

加热时要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4.海藻酸钠的浓度关系到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可影响实验效果。

5.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否则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酵母菌死亡。

6.可利用海藻酸钠制成不含酵母菌的凝胶珠,用作对照。

7.海藻酸钠胶体在CaCl2这种电解质的作用下,发生聚沉,形成凝胶珠,需稳定30 min左右。

8.细胞的固定化要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反复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酵母菌种要纯,用具和材料要严格消毒,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营养液中成分应全面,还需要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感悟体会:练一练1.[2018·江苏高考真题]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B.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解析:在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中,应该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式使海藻酸钠缓慢溶解,A项错误;将混合液用注射器缓慢滴加到CaCl2溶液进行酵母细胞的固定化,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B项错误;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与液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C项错误;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D项正确。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及其酒精发酵试验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及其酒精发酵试验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及其酒精发酵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方法;2.学习用固定化酵母进行酒精发酵;3.进一步理解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的原理和一般工艺过程。

二、实验原理(一)酵母菌酒精发酵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利用葡萄糖或淀粉水解糖发酵产生乙醇和CO2的作用,称为酒精发酵,总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酒精发酵是生产酒精及各种酒类的基础。

本实验采用固定化酵母发酵,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的酵母细胞数、生成的CO2量以及最终产物酒精的量,可以判断固定化酵母的发酵能力。

(二)细胞固定化技术固定化细胞就是被限制自由的细胞。

即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细胞固定在载体上或限度在一定的空间界限内,但细胞仍保留催化活性并能反复或连续使用。

微生物细胞的固定化方法有:(1)吸附法,(2)包埋法,(3)不用载体法。

本实验采用凝胶包埋的固定化方法,把酵母细胞悬浮在海藻酸钠溶液中,再滴加入CaCl2溶液,形成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细胞包埋在凝胶的小孔中,制成固定化细胞。

三、实验器材(一)淀粉的液化与糖化(双酶法)1. 酵母菌细胞:酒精活性干酵母。

2. 2.5%海藻酸钠溶液40mL,2 % CaCl2溶液100mL。

3.培养基:①增殖培养基:浓度为130BX麦芽汁,以6N硫酸调节pH值至4.1~4.5。

(每组100mL 装于250mL三角瓶,1kg/cm2,灭菌30min后备用)②发酵培养基:淀粉水解液,具体制备见实验步骤。

4. 培养箱、显微镜、蒸馏装置及其他常规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①调浆:以1﹕3~3.5的比例,将玉米粉(或玉米淀粉)用60℃左右的温水调成粉浆500mL;②液化:加α-淀粉酶(用量约为10u/g淀粉);加热至85~90℃,保持30~60 min,加热煮沸10 min,补充水分。

③糖化:将上述液化醪冷至60~62℃,加入糖化酶,用量为80~100u/g淀粉,维持30 min后分装于500mL三角瓶,每瓶装糖化醪250mL。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课题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详细教案设计附课堂练习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课题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详细教案设计附课堂练习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课题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详细教案设计附课堂练习★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固定化技术的常用方法2、理解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过程3、知道固定化酶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1、固定化细胞技术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同时领会研究的科学方法★课题重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课题难点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1.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生产高果糖浆(1(2)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

(3)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识图4-5反应柱):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

2.固定化技术的方法(识图4-6固定方法):将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思考1〗对固定酶的作用影响较小的固定方法是什么?吸附法。

〖思考2〗将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过程变为连续的酶反应,应当固定(酶、细胞);若将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应当固定(酶、细胞)。

3.固定细胞的材料:固定细胞时应当选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2.实验设计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1)酵母细胞的活化:1g干酵母+10mL蒸馏水→50mL烧杯→搅拌均匀→放置1h,使之活化。

〖思考3〗活化是指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的过程。

(2)配制CaCl2溶液:0.83gCaCl2+150mL蒸馏水→200mL烧杯→溶解备用。

高中生物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3)

高中生物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3)
↓ 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至 配制好的 CaCl2 溶液中,形成凝胶珠,使其在溶液中浸泡 30 min 左右
↓ 冲洗: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蒸馏水冲洗 2~3 次
↓ 发酵:将 150 mL 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转移至 200 mL 的锥形瓶中,加入固定好的酵母细胞,25 ℃下发酵 24 h
3.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是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于 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 中,常用的包埋载体有
明胶 、 琼脂糖 、 海藻酸钠 、 醋酸纤维素 和 聚丙烯酰胺 等。 4.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高果糖浆的生产 固定化酶技术已经应用于高果糖浆的生产中,生产 高果糖浆所需要的酶是 葡萄糖异构酶 ,所使用的反 应柱上的孔应满足 酶颗粒 不能通过筛板上的小孔, 而 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
(3)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 (4)海藻酸钠溶化过程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 (5)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 数目_____。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 ,说明 ______。 (6)该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解析 (1)酵母细胞在缺水的状态下休眠。活化是加入水使酵 母菌恢复到生活状态。酵母细胞活化后体积会增大。(2)固定 化酶常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3)实验的关键是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得到凝胶珠。(4)海藻酸钠溶化过程要小 火加热(小火间断加热)不断搅拌,使海藻酸钠完全溶化,又 不会焦糊。(5)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包埋的酵母菌就过少;海 藻酸钠浓度过高,不易与酵母菌混合均匀。(6)氯化钙能使海 藻酸钠形成聚沉。
反应物不易 与酶接近, 尤其是大分 子物质,反 应效率下降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三讲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三讲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第三讲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要点落实:1 .固定化酶(1)酶的应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轻纺、医药等各个领域(2)应用普通酶的缺点①在、、和有机溶剂等环境下容易失活②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 ________ ,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影响________ 。

(3)固定化酶的实例一高果糖浆的生产①反应机理:葡萄糖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 酶的催化下生成果糖。

②反应柱: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____________ 无法通过小孔,而___________ 溶液可自由出入。

③反应过程: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下端流出。

④反应柱的优点:能 ___________ 半年,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2.固定化细胞(1)固定化技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2)固定化方法①__________ 法:将酶或细胞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或细微网格里) 。

②__________ 法:将酶分子或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

③__________ 法:将酶吸附到载体表面上(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适用方法①酶更适合采用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法固定化,因为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②细胞多采用______________ ,因为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4)常用的包埋细胞的多孔载体:明胶、琼脂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定化细胞的优点:与固定化酶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导学案: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导学案: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重难点突破】一、如何理解固定化酶的作用和原理?1.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酶的空间结构及活性中心。

所以在固定化要选择适当条件,力图不使其活性中心的基团受到影响。

2.酶固定化的方法很多,目前采用的固定化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类:载体结合法(包括共价键结合法、离子结合法、物理吸附法)、交联法和包埋法。

上述几种方法也可并用,称为混合法。

(1)载体结合法:利用共价键、离子键和物理吸附法把酶固定在纤维素、琼脂糖、多孔玻璃和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的固定化处。

(2)交联法:交联法是利用双功能试剂的作用,在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凝集成网状结构而制成的固定化酶。

酶蛋白中的游离基团(如氨基、巯基等)可参与交联反应。

(3)包埋法:包埋法是将酶包埋在聚合物凝胶的微细网络中或被半透性的聚合物膜所包围,使酶分子不能从凝胶的网络中或膜中漏出,而小分子的底物和产物则可以自由通过凝胶网格和半透膜。

3.固定化酶应用实例将葡萄糖异化酶固定在果颗状载体上→放入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反应柱(酶颗粒不能通过,反应液能通过)→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上端注入→流经反应柱→与葡萄糖异构酶接触→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4.对固定化酶的理解:可以使反应过程管道化、自动化,产物易从反应液中回收;酶的稳定性有所改进;酶的使用效率提高。

【典题演示1】1. (2010苏南四市一模)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

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

下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答案】D【解析】正确掌握固定酶的特性和识别图形是突破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属于固定化酶应用特点的是
()。

①可以被反复利用②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③能自由出入载体④一种固
定化酶只催化一种酶促反应⑤酶多用包埋法固定化
A.①②③B.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⑤
解析酶被固定后可与产品分离,故可反复使用,但不能自由出入依附的载体。

通常情况下固定化酶种类单一,所以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答案 C
2.(2011·山东泰安模拟)下列关于使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果糖浆的生产需要使用果糖异构酶
B.在反应柱内的顶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防止异物进入
C.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果糖从反应柱下端流出
D.固定化酶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解析生产高果糖浆时所用的酶应为葡萄糖异构酶,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

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

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答案 C
3.下图中所示的酶固定化技术中属于包埋法的一组是()。

A.①②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解析①为吸附法,②为化学结合法,③、④为包埋法,③包埋于网格中,④包埋于微胶囊中。

答案 D
4.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2溶液的作用是
()。

A.用于调节溶液
B.用于进行离子交换
C.用于胶体聚沉
D.用于为酵母菌提供2+
解析海藻酸钠胶体在2这种电解质溶液的作用下,发生聚沉,形成凝胶珠,其作用机理是由于盐离子的电荷与胶体微粒电荷相互吸引,形成更大的胶体颗粒,类似于人体红细胞与抗凝集素之间的凝集反应。

答案 C
5.(2011·辽宁实中、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联考)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在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

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
复状态。

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

(2)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而固定化酶常用和。

(3)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

(4)海藻酸钠溶化过程的注意事项是。

(5)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

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

(6)该实验中2溶液的作用是。

解析(1)酵母细胞在缺水的状态下休眠。

活化是加入水使酵母菌恢复到生活状态。

酵母细胞活化后体积会增大。

(2)固定化酶常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

(3)实验的关键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得到凝胶珠。

(4)海藻酸钠溶化过程要小火加热(小火间断加热)不断搅拌,使海藻酸钠完全溶化,又不会焦糊。

(5)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包埋的酵母菌就过少;海藻酸钠浓度过高,不易与酵母菌混合均匀。

(6)氯化钙能使海藻酸钠形成聚沉。

答案(1)缺水正常的生活体积增大
(2)化学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4)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避免海藻酸钠发生焦糊
(5)少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6)用于海藻酸钠聚沉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