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产业的国内外经验及对江苏的启示
国内外临港产业布局对苏北的启示

国内外临港产业布局对苏北的启示[摘要]本文分析鹿特丹、德国、日本、珠三角、上海等地区较为成熟的临港产业布局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了以港口为突破口,以地区产业为纽带,以临海城镇为依托的苏北沿海临港产业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港口;临港产业;布局1 前言苏北地区通江达海,建港资源丰富,随着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加快,“江苏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振兴苏北战略”列入江苏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苏北沿海地区区位比较优势凸显,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和机遇。
纵观世界经济和港口城市发展历程,沿海区域一直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生机的区域,洛杉矶、鹿特丹、日本的沿太平洋工业带以及新加坡等,都是依海而建,因海而生,靠港而兴。
发展临港产业、壮大临港经济,无疑是沿海城市发展振兴的一个必然选择。
苏北沿海地区如何以港口为突破口,以地区产业为纽带,以临海城镇为依托,把港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是苏北沿海地区迅速崛起的重要课题。
鹿特丹、德国、日本、珠三角等一些地区的临港产业布局模式,给苏北沿海地区临港产业的发展以重要启示。
2 国内外临港产业布局的相关经验2.1 鹿特丹:建设实现五个“一体化”鹿特丹作为荷兰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商业和金融中心。
每年约有3万艘次来自世界各国的船舶挂靠鹿特丹港,500多个定期航班驶往全球1000多个港口。
鹿特丹城市充分利用了临近鹿特丹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造船、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制糖和食品工业。
鹿特丹港在临港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优势是在沿江两岸绵延几十公里的鹿特丹工业园内设计了五个“一体化”,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及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
2.2 德国鲁尔区:充分发挥国际现代物流服务业的集成创新优势,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
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政府为应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对煤炭和钢铁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并积极培育生物制药产业、物流产业、化工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
国内外园区经验对我国开发区转型的启示剖析

江苏沿江沿海开发区转型的规划路径探索——以靖江、太仓港、大丰港开发区为例【摘要】【关键词】1、引言各类港口岸线资源是工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江苏省的开发区发展启始于1984年成立的南通、连云港两个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壮大于90年代太仓、常熟、江阴、张家港、扬州等一系列沿江开发区的涌现。
截至2014年底,江苏850公里岸线的长江沿岸拥有20家省级以上开发区,长达950公里岸线的沿海岸线则设有3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沿江沿海形成的石化、钢铁、新型材料、机械等基础产业带使其成为继沪宁高新产业带形成后江苏最重要的产业带。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江苏沿江沿海开发区整体面临着江苏对外依存度高,发达国家经济下行对江苏省开发区较大;管辖范围大,建设用地总量较大,土地制约更突出,有些产业层次相对较高,环保标准高的项目在苏南一些地区已无法引进,土地集约程度和地均效益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短缺现象愈加突出,开发区转型提升压力升高等新形势,转型升级发展压力巨大。
2、国内外港口园区转型升级经验借鉴2.1产业升级,内涵提升产业规模扩大与整合也是一种产业升级,比如阿姆斯特丹的石化产业集群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德国汉堡工业园阿姆斯特丹产业升级2.2以港兴产,效率提升重视港口对制造业、转运、贸易的带动作用。
裕廊工业园区拥有裕廊码头、普劳布科姆港、森巴旺港等多个港口,具备各类集装箱转运码头、散货码头和专业码头,建设公、水多种交通方式联合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了以货物转运为主体,集保税、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综合工贸港口群。
园区还利用航空、炼油、船舶修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围绕集装箱中转,衍生出许多附加功能和业务,丰富新加坡作为现代意义上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
表3-1 新加坡裕廊园区港口群新型综合服务功能一览2.3搭建平台,实现创新2.4功能提升,产城融合2.5生态低碳,节能集约2.1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新加坡裕廊工业园,位于新加坡岛西南部海滨地带,始建于1961年。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依托沿海优势,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临港产业带动战略、贸易促进战略,利用港口及港口城市的集聚辐射等功能发展临港经济,实现临港工业、临港物流业、临港商贸业的协调发展,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临港经济是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浙江省海岸线漫长,港口(湾)资源丰富。
在新一轮产业带建设中,应着力开发利用沿海港口(湾)资源、大力发展临港经济、重点建设全球化大生产的大进大出的基地,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产业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经验一:临港经济发展是寻求自由贸易的演化过程。
从发达国家及地区看,临港经济最初模式源于自由港贸易,以经营商业和贸易为主。
1547年意大利西北部热那亚湾的里南那港,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
17世纪以后,一些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和航海业发达的欧洲国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陆续把一些著名港口城市辟为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如德国的汉堡和不莱梅、法国的敦刻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等。
到20世纪50年代,临港经济在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以出口加工区为主要形式,主要发展“出口替代”工业,有些出口加工区还发展了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发展旅游业,搞综合经营。
到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相互依赖,港口不仅是运输枢纽而且成为全球化大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验二:临港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近半个世纪来,在沿海出现了造船、修船、水产品加工和原料加工这些直接与海洋有关的工业部门。
发展中国家开采的石油60%以上都经海上运输,有通往沿海港口密集的管道网输送石油;随着油轮的容量越来越大,使超级油轮出现,沿海炼油工业迅速发展;港口城市的钢铁工业也迅速发展,形成临海巨型钢铁城,钢材成品直接供给造船工业以及出口;沿海建立核电站,海水用于核反应堆冷却水非常便利等,从而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密集的港口经济带和沿海地域的工业群。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

论连云港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对策摘要:为通过构建港口产业集群,提升连云港港口竞争力,在阐述港口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连云港港口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临港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临港工业1 前言江苏省委提出的“三沿”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江苏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东陇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将连云港摆上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
顺应东陇海产业带建设发展的大趋势,加快连云港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迅速形成东陇海产业带的“龙头”增长极,已经非常现实地摆在连云港市面前。
发展临港产业既是连云港市蓬勃振兴的历史机遇和时代召唤,更是连云港市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取向。
1.1 临港产业集群的内涵临港产业泛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运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群。
集群是同一价值链中运营的独立组织在地理区域内的集中。
临港产业集群是以港口服务为中心形成的一系列具有较强相关性,并在地理空间上相互接近,能够产生较大外部经济性的产业集合。
1.2 临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多种形式影响港口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企业座落在产业集群内部,较有机会接近专业员工、元件和信息。
港口区域内部相关产业集聚在一起,能产生范围经济效应。
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部相关产业作业效率的提高。
其次,临港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可以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投资,并节省物流和信息流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集群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能够吸引更多实力雄厚的相关企业加入集群,并引进技术和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提升港口竞争力。
最后,在集群区域内,港口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更容易察觉到产品、服务或供应链需要改进之处,这刺激新企业的成长,进而扩大临港产业集群的规模。
2 连云港发展临港产业条件分析2.1 连云港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因素从外部宏观环境看,国际制造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大进大出型工业加速向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港口地区转移,连云港市发展临港工业正面临难得的机遇;从自身要素禀赋看,连云港市具有良好的港口、区位、资源等诸多潜在和比较优势,迅速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和竞争优势,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奠定了现实基础和优势条件。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临空经济,顾名思义,是以航空运输为核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
它不仅是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借鉴和建议。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临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的临空经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系统梳理临空经济的概念和特征,明确临空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方向。
通过案例分析,详细剖析国际上临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包括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借鉴和建议。
本文还将展望临空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我国临空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我国临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临空经济的概念及其在全球的发展概述临空经济,也被称为航空城经济或空港经济,是一种依托大型机场的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等特定经济区域,发展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而在周边地区所形成的高端产业经济发展形态。
这种经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得益于机场作为交通枢纽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得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要素在机场周边地区快速聚集和流动。
在全球范围内,临空经济的发展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大型机场逐渐成为全球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临空经济也逐渐崭露头角。
特别是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临空经济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国内外工业带动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外工业带动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国内外工业带动农业的经验与启示有以下几点:
1. 农业与工业互动发展:工业和农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工业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人民收入,从而带动农业的发展。
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食品保障。
2. 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工业的科技创新对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
3. 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发展:工业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例如道路、电力、通讯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能够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能源和信息条件,提升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
4. 农产品加工与产业链发展:工业对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提供了机会,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可以增加附加值和利润空间,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此外,农产品加工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5. 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业的发展可以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为农村提供了市场和就业机会,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增加。
这些经验与启示说明,工业和农业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关系。
通过合理规划和政策支持,可以实现工业和农业的良性循环,推动国内外农业的发展。
江苏省沿海临港产业和腹地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沿海临港产业和腹地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港口信息平台不成熟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信息的共享更是成为了各个产业的生产需求,信息的共享程度越高,企业从中获得的价值也就越高。
目前,我国公开的较大的港口信息平台是集运宝典,然而集运宝典只适用于上海港,宁波港等大型港口,对于江苏省省内港口信息更新慢,准确率低,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以及个人的需求。
据有关数据分析,江苏沿海港口都存在着信息整合度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比如盐城港,其港口的船舶信息只能通过各船公司内部群通知,不能及时准确的提供船舶定位,箱况信息。
同时,盐城港对于码头信息的管理非常落后,对于集装箱进出场不能及时反馈给客户,从而有时会给客户造成一定的损失。
并且由于港口信息平台建设水平低,使得腹地产业不能及时获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消息,降低与临港产业发展的协同度。
(二)临港产业集群竞争力低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港口经济的地位与日俱增,临港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我国各港口借鉴国外先进港口的建设经验,根据实地情况,相继推进临港产业集群的构建。
然由于各港口发展进程不同,临港产业集群竞争力也有高有低。
据王刚,孔令杰(2013) [7]利用熵权 TOPSIS 法从港口条件,物流产业,腹地经济三个方向实证研究江苏各港口的相对接近程度,相对接近程度越高,港口发展水平越高,竞争力越高。
其论文中选取了江苏连云港,盐城,南通等11个港口2011年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且从上述三方面进行对比,从中可以看出,除内河港苏州港港口经济发展较快之外,各港口的发展水平相对接近,沿海港口未能充分发挥优势,即沿海港口和其腹地未形成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缺乏特色,同时临港产业群规模小,竞争力低。
(三)腹地产业结构趋同江苏省目前拥有13个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然而据苗书迪,熊建文(2016) [8]的研究显示,在新经济常态背景下,江苏省的产业仍存在三次产业层次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
国内自贸区发展实践及其对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建设的启示

国内自贸区发展实践及其对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建设的启示1. 引言1.1 国内自贸区的背景国内自贸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旨在吸引外资、促进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自2013年以来,我国陆续设立了多个自贸区,各地自贸区在政策支持、市场开放、贸易便利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贸易便利化、服务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贸区的建设也为打造更加开放的经济格局、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
自贸区的建设不仅能够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还有助于促进国内市场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国内自贸区的建设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更多的发展机遇,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开放力度,国内自贸区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
【字数:207】1.2 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的建设意义连云港地处沿海,拥有便利的海陆空交通条件,是连接长三角和东北亚的重要枢纽,建设自贸区片区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地理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连云港港口是国内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建设自贸区片区可以进一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便利化,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落户,推动贸易流通的发展。
连云港片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域内,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建设自贸区片区可以进一步激发其产业发展潜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建设自贸区片区可以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和资源向连云港集聚,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为江苏乃至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的建设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国内自贸区发展实践国内自贸区发展实践主要集中在一些先行先试的自贸区,如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自贸区、福建自贸区等。
这些自贸区在探索改革开放的新路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港 产 业 的 国 内外 经 验 及 对 江 苏 的 启 示
刘 波 , 成长 春 , 凌 申1 , 2
( 1 . 盐城师范学院 , 江苏 盐城 2 2 4 0 5 1 ; 2 . 江 苏 沿 海 开 发研 究 院 , 江苏 盐城 2 2 4 0 5 1 )
摘要: 探 讨 临 港 产 业 的 基本 理论 , 借 鉴 发 达 国 家 和 地 区 发 展 临 港 产 业 的先 进 经 验 , 结 合 江 苏 沿 海 地 区 发 展 临 港 产 业 的 优 势 条
v i d e n e w w a y s or f J i a n g s u C o a s t a l Ar e a s t o d e v e l o p c h a r a c t e i r s i t c h a r b o r i n d u s t r y . Ke y wo r d s : h a r b o r i n d u s t y; r g l o b l a e x p e i r e n c e s ; i n d u s t y r c h o i c e ; J i a n g s u C o a s t l a Ar e a s
Ab s t r a c t: Th i s p a p e r s t u di e d t h e b a s i c t h e o r y a n d p in r c i p l e o f h a r b o r i n d u s t r y, a n d c a r ie r d o n s u mma r y e x pe r i e n c e o f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Ba s e d o n
En l i g h t e n me n t f r o m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Ha r b o r I n d u s t r y a t Ho me a n d Ab r o a d i n J i a n g s u
b a s e, a u t o mo t i v e i n d us t r y b a s e, wi n d p o we r i n d u s t r y b a s e, o e e a n e n g i n e e in r g i n d us t r y ba s e a n d l o g i s t i c s d i s t r i b u t e d b a s e, he t s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c o u l d p r o —
・
专题研 究 ・
资源开发与市场 R e m u m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r k e t 2 0 1 3 2 9 ( 1 2 )
d o i : 1 0. 3 9 1 4 1 . 2 0 1 3 . 1 2. 0 1 5
2 1 世纪 是 海 洋 的 世 纪 , 因此 拓 展 海 洋 经 济 空 间 , 大力 发展 海洋 经济 已经成 为 国家 和地方 共 同的 战略诉
征[ 。
表 1 临 港 产 业 发 展 阶段
求 。江苏 沿海地 区是我 国海 洋 经济 发 展 的低 谷 地 带 ,
随着 2 0 0 9年 上升为 国家 区域开 发 战略后 , 江苏 沿 海开 发全 面铺 开 , 大 型港 口基 础 设 施 和 临港 产 业 项 目进 展
L I U B o 一, CHENG Ch a n g— c hu n 一, L I NG S h e n ’
( 1 . Y a n c h e n g T e a c h e r s U n i v e r s i t y , Ya n c h e n g 2 2 4 0 5 1 , C h i n a ; 2.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J i a n g s u C o a s t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 Ya n c h e n g 2 2 4 0 5 1 , C h i n a )
he t s u p e io r i r t y c o n d i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h a r b o r i n d u s t r y , he t d e v e l o p i n g e mp h a s i s o f h rb a o r i n d u s t r y w a s p u t f o r w a r d , i n c l u d i n g p e t r o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件, 提 出 石 油 化工 、 汽车制造 、 风 电装 备 制 造 、 海 洋 工程 、 物 流 集 散 五 大 优 势 临 港 产 业 基 地 建 设 是 临 港 产 业 发 展 的重 点 , 旨 在 为 江 苏 沿 海地 区 临港 产 业 发 展 提 供 新 思 路 。 关键词 : 临港产业 ; 基本经验 ; 产业选择 ; 江 苏 沿 海 地 区 中图分类号: 6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5—8 1 4 1 ( 2 0 1 3 ) 1 2 —1 2 8 4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