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六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WTT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9课《只有一个地球》(课件)

作为这个宝贵地球上的一员,你是幸运的。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太可爱,同 时又太容易破碎的地球母亲倾诉呢?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 地球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 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 后代吧!
有可能移居的星球距离太远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 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 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 居住呢?
建造移民基地只是遥远的设想
目前地球人口60亿,地球只能居住80 亿人口,50年后,地球将增加到90亿, 就是说有10亿人口别无去处,你说可怕 吗?所以我们只有擦干地球母亲的眼泪, 保护地球。
我们郑重宣誓: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向地球妈
妈宣誓,我决心加入环保行列, 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从小做起, 从我做起,争创环保小卫士!
—— 宣誓人:
18 只有一个地球
四作业超市:
通过今天的学习,完成一份“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 相关作业。 小画家:请你画一幅“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环保宣 传画。 广告设计师:请你设计一个“人人都来保护地球”的广 告。 小作家:请写一份倡议书,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地球, 美化环境。
句子品析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 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 “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句话让 我们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
朗读指导
带着感情读一读这句话,要把地球的美读出来。
18 只有一个地球
渺小
列数字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 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 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 小的。它只有这么大, 不会再长大。
【语文知识点】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

【语文知识点】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 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这样,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只有⼀个地球》是⼀篇科学⼩品⽂,⽂章从⼈类⽣存的⾓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类赖以⽣存的“只有⼀个地球”的事实,呼吁⼈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只有⼀个地球》课⽂原⽂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眼帘的是⼀个晶莹的球体,上⾯蓝⾊和⽩⾊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裏着⼀层薄薄的⽔蓝⾊“纱⾐”。
地球,这位⼈类的母亲,这个⽣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地球是渺⼩的。
它只有这么⼤,不会再长⼤。
地球所拥有的⾃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是经过⼏百万年,甚⾄⼏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私的,它向⼈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类⽣活所需要的⽔资源、⼟地资源、⽣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长期给⼈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们随意毁坏⾃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还造成了⼀系列⽣态灾难,给⼈类⽣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得很吗,那⾥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少在以地球为中⼼的四⼗万亿千⽶的范围内,没有适合⼈类居住的第⼆个星球。
⼈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星或者⽉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有多少⼈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态环境。
部编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及赏析《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她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甚至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课文赏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事例,深刻揭示了人类对地球的依赖性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警示人们要珍惜和保护地球。
文章首先描述了地球的美丽和脆弱,强调了地球资源的可再生性和人类对其的破坏行为。
接着,作者指出地球是唯一的家园,人类无法在破坏地球后轻易找到新的居住地。
这一部分通过对科学事实的引用,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呼吁人们要珍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只有一个地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这样,人类活动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只有一个地球》,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这样,人类活动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原文-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原文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人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裏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李剑波、蔡士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4、联系实际,提升情感,写一写学完本课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宇航员感叹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通过阅读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老师想请一名
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指名生说:地球美丽、壮观与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人类要保护地球
(大屏幕出示4个方面)
师:阅读就是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到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请把它用波浪线画出来,颤抖的波浪线,那是你的心灵在颤抖,同时在旁边作好批注。
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句子研读,深究题意。
1、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师:古人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记下了你心灵震动的痕迹。
谁想把让你心灵颤抖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矿物资源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我从中体会到了矿物资源形成时间之长,来之不易。
师:通过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几百万年和几亿年”
师:你真棒,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意思。
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活多少年?形成对比更深刻地体会矿物资源的来之不易。
体会使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
师: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把自己经过几亿年才形成的矿物资源怎样利用了呢?
生读相关句子,从中体会出了地球的“慷慨和无私”。
人类的无知和不加节
制,导致资源的枯竭。
(大屏幕出示相关句子,重点词语变红色)
师随机板书。
(大屏幕出示有关资源面临枯竭的数据)
师:同学们,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才形成的资源却被贪婪的无知的人们破坏着,你的心情怎样?
生:气愤、伤心,同时又感到资源的可惜。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2、感悟可再生资源地破坏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体会到了你们的气愤和痛心,还有哪些句子让你的心灵在颤抖?
生汇报相关句子
理解“本来”在句子中的作用。
(大屏幕出示两个句子,一个去掉“本来”一词,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
“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
它突出了这些资源的原先可再生性,强调了现在的不可再生的特点。
师:为什么现在不可再生了,罪魁祸首是谁呢?
生找相关句子,品读句子。
抓住“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和“生态灾难”理解句子意思。
(师板书)
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难”?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
补充有关生态灾难的资料,加深理解。
(石油泄漏、乱砍滥伐、滥用化学口等图片和数据)三年级学习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说明了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大自然就会给人类严重的惩罚。
师: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给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再读一读。
师:我听得出你们声音里饱含着一股义愤,想说吗?
指名生品读这一段。
师:你们不仅感受到了这种威胁,而且你们有一种呼吁的想法,那就齐读吧。
生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3、感悟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师:宇宙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同时体会说明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
理解“至少”在句子中的意思。
(出示两个句子作对比)
“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千米”有多远?(坐飞机需要600万年)。
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地球适合人类居住。
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者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大屏幕出示句子“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生齐读。
强调“只有一个地球”中的“只有一个”。
生理解词语意思后,带着感悟到的意思再品读句子。
4、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来理解,联系课文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
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象,地球为提供生存空间及无私奉献自然资源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从“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等方面思考。
“同时”强调地球的两重性: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再继续破坏自然资源,可爱的地球可能走向“破碎”,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重性。
随着生的汇报理解,大屏幕相机出示内容。
师:你们现在都是宇航员,你们在太空遨游时,看见可爱又容易破碎的地球时,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品读句子。
师:面对可爱同时又容易破碎的地球,我们人类应怎样做?
生品读句子“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三、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看到你们的表情,面对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们一定想对地球母亲,对人类,对你自己说些什么吧!请把心里话写下来。
生写小练笔。
(播放悲伤、凄凉的音乐)
交流自己的心里话。
师:你们千言万语的心里话汇成一句(生齐读课题),我们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课题),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13 只有一个地球
说明文语言不加节制开采枯竭珍惜资源
准确性随意毁坏生态灾难保护地球严谨性滥用化学品
教学效果和资源运用的评价
从远程教育接收的资源中提取需要的资源,重新组合,丰富自己的教学。
我经常查阅远教资源里的教案、课件等项目,为自己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然。
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
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资源枯竭的理解,我收集了有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可开采年限的数据,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看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都大吃一惊,没有想到我国地大物博,这些资源竟面临着不到百年的开采年限,不仅知道自然资源的来之不易,更激起了学生珍惜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讲到生态灾难的时候,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生态灾难都有哪些,我再出示相关的图片和数据(石油泄漏导致海水污染动、植物面临死亡;乱砍滥伐导致山洪暴发和土地沙漠化;滥用化学品和乱扔垃圾导致河水污染鱼儿的大量死亡等等)加深学生对生态灾难的了解,同时学生真正意识到了人类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有多么严重,从而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当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只有一个地球”适合人类居住时,更加明确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紧迫性,不能只喊口号,还要付之于行动,读写结合,提升情感(小练笔:写一写自己想对地球和人类说的心里话),为了渲染气氛,我出示太空中遥望地球图片的同时,还播放了一段悲伤、凄凉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感受到地球母亲的伤痛和哀愁,从而加深对宇航员所说的话的理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能综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把教材上平实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组合,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境界。
让物有所用,才有所值。